新特能源(01799)

搜索文档
【港股收评】三大指数涨跌不一!钢铁、水泥股爆发
金融界· 2025-07-02 17:09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0.62%,国企指数涨0.54%,恒生科技指数跌0.64% [1] 钢铁板块 - 重庆钢铁股份大涨91.11%,中国东方集团涨11.45%,中国铁钛涨20.97%,鞍钢股份涨12.73%,马鞍山钢铁股份涨3.59% [1] - 唐山7月4-15日烧结机限产30%,约半数钢厂已收到通知,限产后产能利用率或从83%降至70%,烧结矿日产或减少3万吨 [1] 建材水泥板块 - 中国建材涨8.27%,山水水泥涨5.15%,华新水泥涨7.16%,海螺水泥涨6.21%,西部水泥涨6.62% [1] 光伏太阳能及电力设备板块 - 信义光能涨10.84%,福莱特玻璃涨11.01%,凯盛新能涨9.56%,信义玻璃涨9.55%,协鑫科技涨9%,新特能源涨8.63% [2] - 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自7月集体减产30%,预计7月产量降至45GW左右 [2] 黄金及有色金属板块 - 山东黄金涨5.69%,紫金矿业涨2.74%,招金矿业涨2.21%,中铝国际涨7.21% [2] - 国际铜价飙升,综合铜涨幅一度超1%,COMEX铜大涨近2%,高盛上调2025年下半年LME铜价预测至9890美元/吨 [2] 其他活跃板块 - 煤炭股、重型机械股、公路铁路股、港口运输股、家电、啤酒、香港零售商表现强劲 [3] 跌幅较大板块 - 烟草概念股:思摩尔国际跌3.51%,中烟香港跌1.95% [3] - 影视股:欢喜传媒跌5.19%,柠萌影视跌1.75% [3] - 体育用品股:安踏体育跌1.59% [3] - SaaS概念及芯片股:金山软件跌9.66%,移卡跌5.62%,汇量科技跌4.23%,宏光半导体跌5.36%,上海复旦跌4.01%,华虹半导体跌3.03% [3] - 短视频概念及明星科网股:医脉通跌2.59%,京东健康跌1.74% [3]
新特能源(1799.HK):多重利空释放 静待多晶硅供需改善
格隆汇· 2025-06-06 10:1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人民币3198.89百万元,营业成本人民币3006.23百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人民币263.01百万元 [1] - 多重利空因素已释放,包括行业周期底部、经营亏损、大额资产减值、A股上市撤回及调出港股通 [1] - 特变电工集团资金支持及应收账款保理等措施将助力公司度过周期底部 [1] 多晶硅行业现状 - 多晶硅价格暂时稳定,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3.75万元/吨,n型颗粒硅3.45万元/吨,p型多晶硅3.13万元/吨 [1] - 目前11家在产企业基本全部降负荷运作,2025年5月多晶硅产量10.16万吨,各厂按配额生产 [1] - 国内显性库存28.37万吨,全产业链库存超45万吨,需求不振导致供需改善缓慢 [1] - 多晶硅价格下行空间有限,2025年行业业绩持续承压,2026年供需改善后价格有望回归理性 [1] 公司业务构成及资产价值 - 2024年主营收入构成:多晶硅业务占37.4%,风光电站建设占35.9%,运营占11.3%,电气设备及其他占15.4% [1] - 截至2024年底并网发电运营电站约3.5GW,2024年确认收入的光伏及风电建设项目装机约3GW [1] - 考虑风光电站资产价值,公司价值被严重低估,预计2026年回归正常盈利 [1] 投资评级与目标价 - 目标价5.66港元/股,对应2026年8倍PE,较现价有32%涨幅空间 [2] - 给予"买入"评级 [2]
新特能源:多重利空释放,静待多晶硅供需改善-20250605
国元国际· 2025-06-05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 5.66 港元/股,对应 2026 年 8 倍 PE,较现价有 32%的涨幅空间 [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 Q1 公司净亏损 2.63 亿元,行业周期底部多重利空已释放,在特变电工集团资金支持等积极措施下,有望穿越周期底部 [3][8] - 多晶硅供需改善缓慢,2025 年行业业绩将持续承压,下半年供给侧停产检修,预期 2026 年供需改善后价格回归理性 [4][9] - 考虑公司风光电站建设及运营资产价值,公司价值严重低估,初步判断 2026 年公司将回归正常盈利 [5][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数据 - 2025 年 6 月 4 日收盘价 4.30 港元,总股本 14.3 亿股,总市值 61 亿港元,净资产 353 亿元,总资产 817 亿元,52 周高低为 13.5/3.78 港元,每股净资产 22.93 元 [2] - 主要股东为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66.60%)、新疆特变电工集团(6.07%)、上海宁泉资产管理 (3.72%) [2] 盈利预测 |指标|FY2023|FY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收入(人民币百万元)|30,752|21,213|20,518|21,898|22,738| |变动(%)|-18.1%|-31.0%|-3.3%|6.7%|3.8%| |归属股东净利润(人民币百万元)|4,345|(3,905)|(875)|1,098|1,534| |变动(%)|-67.6%|-189.9%|-77.6%|-225.4%|39.7%| |基本每股盈利(元)|3.04|(2.73)|(0.61)|0.77|1.07| |市盈率@4.3 港元(倍)|1.3|-1.4|-6.4|5.1|3.7| |每股净资产(元)|28.83|24.68|23.47|24.49|25.90| |市净率@4.3 港元(倍)|0.1|0.2|0.2|0.2|0.2| [7] 行业估值比较(20250604) |行业|代码|简称|货币|股价|市值 (亿元)|PE(2024A/2025E/2026E/2027E)|PB(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 | ---- | |多晶硅|600438.SH|通威股份|CNY|16.31|734|-10.4/-27.5/26.9/15.0|1.6/1.6/1.5/1.5| |多晶硅|688303.SH|大全能源|CNY|18.88|405|-14.9/-817.3/20.8/14.9|1.0/1.0/1.0/1.0| |多晶硅|3800.HK|协鑫科技|HKD|0.82|234|-4.6/-313.1/12.7/7.2|0.6/0.5/0.5/0.5| |多晶硅|平均||| | |-10.0/-386.0/20.1/12.4|1.1/1.0/1.0/1.0| |新能源运营|0916.HK|龙源电力|HKD|6.74|1,131|8.1/7.2/6.7/6.3|0.7/0.7/0.6/0.6| |新能源运营|2380.HK|中国电力|HKD|3.20|396|9.5/8.5/7.5/7.0|0.7/0.7/0.7/0.6| |新能源运营|0836.HK|华润电力|HKD|20.50|1,061|7.4/7.3/6.8/6.5|1.1/0.9/0.8/0.8| |新能源运营|0916.HK|龙源电力|HKD|6.74|1,131|8.1/7.2/6.7/6.3|0.7/0.7/0.6/0.6| |新能源运营|0182.HK|协合新能源|HKD|0.43|34|3.9/3.2/3.0/3.0|0.4/0.4/0.3/0.3| |新能源运营|0956.HK|新天绿色能源|HKD|4.25|286|9.9/6.6/5.9/5.1|0.7/0.7/0.6/0.5| |新能源运营|平均||| | |7.8/6.7/6.1/5.7|0.7/0.7/0.6/0.6| | |1799.HK|新特能源|HKD|4.30|61|-1.4/-6.4/5.1/3.7|0.2/0.2/0.2/0.2| [12] 财务报表摘要 损益表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元)|30,752|21,213|20,518|21,898|22,738| |营业成本(人民币百万元)|20,465|19,852|19,442|17,944|18,089| |其他收入(人民币百万元)|0|0|0|0|0| |行政费用(人民币百万元)|988|1,178|616|657|682| |财务开支(人民币百万元)|609|602|718|766|796| |应占联营公司利润(人民币百万元)|79|65|70|74|77| |其他开支(人民币百万元)|240|179|144|153|159| |税前盈利(人民币百万元)|6,105|(4,079)|(1,209)|1,516|2,118| |所得税(人民币百万元)|987|(36)|(179)|224|313| |少数股东应占利润(人民币百万元)|772|(139)|(154)|194|271| |归属股东净利润(人民币百万元)|4,345|(3,905)|(875)|1,098|1,534| |折旧及摊销(人民币百万元)|(1,602)|(3,410)|(575)|(613)|(637)| |EBITDA(人民币百万元)|7,019|(1,336)|(1,422)|1,289|1,881| [14] 财务分析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盈利能力| | | | | | |EBITDA 利率 (%)|23%|-6%|-7%|6%|8%| |净利率(%)|14%|-18%|-4%|5%|7%| |营运表现| | | | | | |SG&A/收入(%)|-3%|-6%|-3%|-3%|-3%| |实际税率 (%)|-16%|-1%|-15%|-15%|-15%| |股息支付率 (%)|0%|0%|0%|0%|0%| |营业周期(月)|12|61|62|63|64| |应付账款天数|322|322|322|322|322| |应收账款天数|189|189|189|189|189| |ROE (%)|12%|-12%|-3%|3%|4%| |ROA (%)|5%|-5%|-1%|1%|2%| |财务状况| | | | | | |净负债/股本|0.17|0.24|0.58|0.61|0.69| |收入/总资产|0.36|0.26|0.24|0.25|0.24| |总资产/股本|2.36|2.49|2.70|2.75|2.81| |收入对利息倍数|(50.51)|(35.26)|(28.57)|(28.57)|(28.57)| [14]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现金(人民币百万元)|13,501|11,663|5,549|8,365|9,985| |应收账款(人民币百万元)|4,902|5,058|3,600|3,842|3,989| |存货(人民币百万元)|3,658|4,725|4,300|3,968|4,000| |其他流动资产(人民币百万元)|9,460|7,186|8,018|8,217|8,377| |流动资产(人民币百万元)|31,520|28,633|21,466|24,393|26,351| |固定资产(人民币百万元)|44,297|41,000|43,050|45,203|47,463| |其他固定资产(人民币百万元)|10,112|12,048|19,495|19,656|22,897| |非流动资产(人民币百万元)|54,409|53,048|62,545|64,859|70,360| |总资产(人民币百万元)|85,929|81,681|84,012|89,251|96,711| |流动负债(人民币百万元)|23,445|25,691|26,054|25,270|25,236| |应付账款(人民币百万元)|9,870|10,870|10,327|9,811|9,320| |短期银行贷款(人民币百万元)|3|610|671|739|812| |其他短期负债(人民币百万元)|13,573|14,211|15,055|14,721|15,103| |非流动负债(人民币百万元)|21,252|20,695|24,402|28,959|34,433| |长期银行贷款(人民币百万元)|19,816|19,073|22,888|27,465|32,958| |其他负债(人民币百万元)|1,437|1,622|1,514|1,493|1,475| |总负债(人民币百万元)|44,698|46,387|50,456|54,228|59,669| |少数股东权益(人民币百万元)|4,819|2,500|2,423|2,520|2,655| |股东权益(人民币百万元)|36,413|32,793|31,133|32,503|34,387| |每股账面值(人民币元)|25.46|22.93|21.77|22.73|24.05| |营运资金(人民币百万元)|8,075|2,941|(4,587)|(877)|1,115| [14]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EBITDA(人民币百万元)|7,019|(1,336)|(1,422)|1,289|1,881| |融资成本(人民币百万元)|1,715|8,260|16,943|5,202|6,798| |营运资金变化(人民币百万元)|4,651|(5,134)|(7,528)|3,710|1,993| |所得税(人民币百万元)|987|(36)|(179)|224|313| |营运现金流(人民币百万元)|14,371|1,755|7,814|10,425|10,985| |资本开支(人民币百万元)|8,264|13,903|12,687|11,715|10,937| |其他投资活动(人民币百万元)|(15,412)|(23,403)|(20,884)|(18,850)|(17,202)| |投资活动现金流(人民币百万元)|(7,148)|(9,500)|(8,197)|(7,135)|(6,265)| |负债变化(人民币百万元)|531|(135)|3,876|4,645|5,567| |股本变化(人民币百万元)|0|0|0|0|0| |股息(人民币百万元)|1,230|1,204|1,445|1,733|2,080| |其他融资活动(人民币百万元)|8,376|302|(4,884)|(6,854)|(10,748)| |融资活动现金流(人民币百万元)|10,138|1,371|436|(475)|(3,101)| |现金变化(人民币百万元)|8,457|(6,374)|53|2,815|1,619| |期初持有现金(人民币百万元)|3,410|11,867|5,495|5,549|8,365
新特能源(01799):多重利空释放,静待多晶硅供需改善
国元香港· 2025-06-05 17: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目标价 5.66 港元/股,对应 2026 年 8 倍 PE,较现价有 32%的涨幅空间 [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 Q1 公司净亏损 2.63 亿元,多重利空已释放,未来在特变电工集团资金支持等措施下,有望穿越周期底部 [3][8] - 多晶硅供需改善缓慢,2025 年业绩或将持续承压,2026 年供需关系改善后价格有望回归理性 [4][9] - 考虑公司风光电站建设及运营资产价值,公司价值严重低估,初步判断 2026 年公司将回归正常盈利 [5][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数据 - 2025 年 6 月 4 日收盘价 4.30 港元,总股本 14.3 亿股,总市值 61 亿港元,净资产 353 亿元,总资产 817 亿元,52 周高低为 13.5/3.78 港元,每股净资产 22.93 元 [2] - 主要股东为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66.60%)、新疆特变电工集团(6.07%)、上海宁泉资产管理 (3.72%) [2] 盈利预测 |指标|FY2023|FY2024|2025E|2026E|2027E| |----|----|----|----|----|----| |收入(人民币百万元)|30,752|21,213|20,518|21,898|22,738| |变动(%)|-18.1%|-31.0%|-3.3%|6.7%|3.8%| |归属股东净利润(人民币百万元)|4,345|(3,905)|(875)|1,098|1,534| |变动(%)|-67.6%|-189.9%|-77.6%|-225.4%|39.7%| |基本每股盈利(元)|3.04|(2.73)|(0.61)|0.77|1.07| |市盈率@4.3 港元(倍)|1.3|-1.4|-6.4|5.1|3.7| |每股净资产(元)|28.83|24.68|23.47|24.49|25.90| |市净率@4.3 港元(倍)|0.1|0.2|0.2|0.2|0.2| [7] 行业估值比较(20250604) |行业|代码|简称|货币|股价|市值 (亿元人民币)|PE(2024A/2025E/2026E/2027E)|PB(2024A/2025E/2026E/2027E)| |----|----|----|----|----|----|----|----| |多晶硅|600438.SH|通威股份|CNY|16.31|734|-10.4/-27.5/26.9/15.0|1.6/1.6/1.5/1.5| |多晶硅|688303.SH|大全能源|CNY|18.88|405|-14.9/-817.3/20.8/14.9|1.0/1.0/1.0/1.0| |多晶硅|3800.HK|协鑫科技|HKD|0.82|234|-4.6/-313.1/12.7/7.2|0.6/0.5/0.5/0.5| |多晶硅|平均||| | |-10.0/-386.0/20.1/12.4|1.1/1.0/1.0/1.0| |新能源运营|0916.HK|龙源电力|HKD|6.74|1,131|8.1/7.2/6.7/6.3|0.7/0.7/0.6/0.6| |新能源运营|2380.HK|中国电力|HKD|3.20|396|9.5/8.5/7.5/7.0|0.7/0.7/0.7/0.6| |新能源运营|0836.HK|华润电力|HKD|20.50|1,061|7.4/7.3/6.8/6.5|1.1/0.9/0.8/0.8| |新能源运营|0916.HK|龙源电力|HKD|6.74|1,131|8.1/7.2/6.7/6.3|0.7/0.7/0.6/0.6| |新能源运营|0182.HK|协合新能源|HKD|0.43|34|3.9/3.2/3.0/3.0|0.4/0.4/0.3/0.3| |新能源运营|0956.HK|新天绿色能源|HKD|4.25|286|9.9/6.6/5.9/5.1|0.7/0.7/0.6/0.5| |新能源运营|平均||| | |7.8/6.7/6.1/5.7|0.7/0.7/0.6/0.6| | |1799.HK|新特能源|HKD|4.30|61|-1.4/-6.4/5.1/3.7|0.2/0.2/0.2/0.2| [12] 财务报表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人民币百万元)|30,752|21,213|20,518|21,898|22,738| |营业成本(人民币百万元)|20,465|19,852|19,442|17,944|18,089| |归属股东净利润(人民币百万元)|4,345|(3,905)|(875)|1,098|1,534| |EBITDA 利率 (%)|23%|-6%|-7%|6%|8%| |净利率(%)|14%|-18%|-4%|5%|7%| |ROE (%)|12%|-12%|-3%|3%|4%| |ROA (%)|5%|-5%|-1%|1%|2%| |净负债/股本|0.17|0.24|0.58|0.61|0.69| |收入/总资产|0.36|0.26|0.24|0.25|0.24| |总资产/股本|2.36|2.49|2.70|2.75|2.81| |现金(人民币百万元)|13,501|11,663|5,549|8,365|9,985| |应收账款(人民币百万元)|4,902|5,058|3,600|3,842|3,989| |存货(人民币百万元)|3,658|4,725|4,300|3,968|4,000| |流动资产(人民币百万元)|31,520|28,633|21,466|24,393|26,351| |固定资产(人民币百万元)|44,297|41,000|43,050|45,203|47,463| |非流动资产(人民币百万元)|54,409|53,048|62,545|64,859|70,360| |总资产(人民币百万元)|85,929|81,681|84,012|89,251|96,711| |总负债(人民币百万元)|44,698|46,387|50,456|54,228|59,669| |股东权益(人民币百万元)|36,413|32,793|31,133|32,503|34,387| |营运现金流(人民币百万元)|14,371|1,755|7,814|10,425|10,985| |投资活动现金流(人民币百万元)|(7,148)|(9,500)|(8,197)|(7,135)|(6,265)| |融资活动现金流(人民币百万元)|10,138|1,371|436|(475)|(3,101)| |现金变化(人民币百万元)|8,457|(6,374)|53|2,815|1,619| [14]
硅料收储“小作文”发酵:通威、大全股价大涨,业内盼去产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3 22:00
市场异动与传闻 - 5月13日早盘光伏板块异动 通威股份一度涨停 大全能源盘中涨逾19% 港股协鑫科技和新特能源股价明显上涨 [2] - 股价大涨与市场传言相关 传闻称硅料行业推进减产保供 头部企业或联合酝酿"收储计划" 即牵头并购其他硅料产能 [2] - 部分企业回应称不清楚消息来源 但有行业人士表示存在类似讨论 方向大致相同 [2] 传闻内容与市场反应 - 传闻核心为某头部企业组织投资者交流 提出硅料行业"收储计划"和减产保价方案 [5] - 具体方案包括由产能前六家企业收购剩余所有硅料产能 但具体方案未确定 [5] - 部分媒体证实确有厂商提出减产挺价方案 路径可能通过主管部门引导成立专项基金 待价格回暖后资金退出 [6] - 传闻发酵后主要光伏公司股价午后回落 通威股份最终收涨7.56% 大全能源收涨13.99% [6] 行业供需现状 - 硅业分会5月7日数据显示棒状硅企业无成交 颗粒硅成交均价3.60万元/吨 环比下降2.70% 价格连续三周下跌 [7] - 一季度多晶硅行业呈现"三低一高"状态 即市场价格低、供需低位、库存高位 [7] - 一季度硅料企业平均开工率跌破40% 产量同比减少超44% 但去库存效果轻微 截至3月底库存总量仍约39.18万吨 [8] - 一季度多晶硅平均成交价格跌至4.16万元/吨 跌破所有在产企业现金成本 全行业负现金流已超三个季度 [8] 行业困境与预期 - 硅料成为光伏主材去库存压力最大环节 减产保价不能根本扭转供需不平衡 [8] - "抢装潮"效应退去后需求下滑 4月硅片、电池、组件价格保持下行 进一步降低硅料采购预期 [8] - 行业拐点出现与去产能力度和决心密切相关 龙头企业需带头发挥作用 [2]
硅料环节“减产挺价”有新进展?业内人士回应
第一财经· 2025-05-13 13:31
光伏板块市场表现 - A股光伏板块早盘大幅走高 硅料环节企业领涨 大全能源涨近18% 通威股份涨停 [1] 硅料行业整合计划 - 业内传闻硅料行业排名前6的厂商计划收购剩余所有硅料产能 [1] - 头部硅料企业每月召开"碰头会"讨论减产议题 目前有意向联合推动产能整合 [1] - 头部企业已达成共识 第一步是大幅减产以实现库存去化 第二步是通过收购方式去化尾部产能 [1] - 资金支持方面 前期需要金融企业提供大部分资金 未来通过利润实现金融企业退出 [1] 硅料行业格局 - 当前多晶硅环节呈现"6+N"产业格局 6家头部公司为通威股份(82万吨)、协鑫科技(48万吨)、新特能源(30万吨)、大全能源(30万吨)、东方希望(25.5万吨)、亚洲硅业(22万吨) 合计236万吨产能 [1] - N代表剩余所有硅料公司 数量众多但市场份额较小 包括青海利豪、合盛硅业、新疆晶诺等企业 [1] - 6家头部公司的产品有效交付量至少占据行业需求75%以上 [2] - 需要通过并购方式减少剩余公司的竞争主体数量 [2]
新特能源(01799)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8 19:2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08年2月20日在中国注册成立,2012年10月16日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H股在联交所主板上市,股份代号1799[9] - 公司注册办事处、总部及中国主要营业地点均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众欣街2249号[8] - 公司核数师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8] - 公司中国法律法律顾问为新疆天阳律师事务所,香港法律法律顾问为金杜律师事务所[8] - 报告期为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14]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5年4月23日[13] - 内蒙古新特为公司持股82%的附属公司[12] - 公司持有新疆新能源99.49%股权[16] - 特变电工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64.52%股权,为公司控股股东[17] - 新疆众和为特变电工之30%受控公司,是公司关连人士[17] - 新疆特变直接及间接拥有公司6.07%股权,是公司关连人士[17] - 特变电工直接持有新疆天池85.78%的股权[18] - 新疆天池直接持有准东能源51%的股权,公司直接持有49%的股权[19] - 新疆天池直接持有准能投资51%的股权,硅基新材料持有49%的股权[19] 管理层变动 - 杨晓东先生于2024年9月6日获委任为战略委员会主席[7] - 孔营女士于2024年6月1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6月27日获调任为执行董事,2025年3月14日辞任[6] - 王术峰先生于2025年2月14日获委任为监事,曹欢先生于同日获免任[6] 行业环境与政策 - 2024年中国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超火电装机规模,但光伏产业链供需失衡,行业制造企业盈利下滑甚至亏损[29] - 2024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达17%,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18.9%左右[31] - 到2025年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39%左右,“十四五”后两年新上高耗能项目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不得低于20%,2024年底实现绿证核发全覆盖[31] - 2030年全国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15亿吨标煤以上[32] - 2025 - 2027年支撑年均新增2亿千瓦以上新能源合理消纳利用,新能源利用率不低于90%[33] - 2024年中国多晶硅产量为184.51万吨,同比增加25.43%,致密料均价从年初5.81万元/吨降至年底3.65万元/吨[34] - 2024年中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约427GW,同比增长20.63%,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349GW,同比增长14.6%[34] - 2024年中国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达1450GW,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34] - 2024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约277GW,同比增长约28%,累计装机容量约887GW[34] - 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79GW,同比增长约5%,累计装机容量约521GW[34] - 2024 - 2030年,预计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新增超5520GW,到2030年,光伏和风电年新增装机容量预计占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的95%[8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集团主营业务收入212.13亿元,亏损总额40.79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39.05亿元[21] - 2024年集团营业收入212.13亿元,利润总额 -40.79亿元,所得税费用 -0.36亿元,净利润 -40.44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39.05亿元,少数股东损益 -1.39亿元[23]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2.73元,2023年为3.04元,2022年为9.31元,2021年为3.92元,2020年为0.53元[23] -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2.1298亿元,净亏损40.4374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39.0488亿元,经营业绩同比大幅下滑[3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实现收入212.129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5.3882亿元,降幅31.02% [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发生成本198.516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7.8217亿元,降幅3.79% [51] - 2024年风能、光伏电站运营板块成本111095万元,较上年增加19143万元,增幅20.82%;电气设备板块成本240771万元,较上年增加71737万元,增幅42.44%[52] - 2024年集团毛利136136万元,较上年减少875664万元,降幅86.55%;综合毛利率6.42%,较上年下降26.48个百分点[53] - 2024年销售费用68561万元,较上年增加11798万元,增幅20.78%[54] - 2024年管理费用117830万元,较上年增加19059万元,增幅19.30%[55] - 2024年研发费用36703万元,较上年增加9300万元,增幅33.94%[56] - 2024年投资收益76734万元,上年同期亏损675万元[58] - 2024年资产减值损失341598万元,较上年增加188983万元,增幅123.83%[59] - 2024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390488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434503万元[61]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75458万元,较上年减少1261691万元,降幅87.79%[63] - 2024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549451万元,2023年末为1186723万元;资本负债比率30.55%,2023年末为21.87%[6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长期借款中资产抵押借款金额为162.011亿元,控股股东及公司保证金额为3.66亿元[71]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资产为286.3284亿元,其中货币资金为116.6308亿元,存货及合同资产为70.9494亿元,应收账款等为72.1132亿元,其他为25.8455亿元;流动负债为256.9149亿元,其中应付账款等为184.4035亿元,合同负债为21.6468亿元,其他应付款为4.4062亿元,应交税费为4.2904亿元,短期借款为6.1043亿元[72]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净流动资产为29.413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51.3377亿元;流动比率为111.45%,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22.99个百分点;受限制现金为61.6844亿元[7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多晶硅业务营收77.50亿元,占比36.53%,同比降60.29%;风电、光伏电站建设营收74.57亿元,占比35.15%,同比增18.97%;风电、光伏电站运营营收23.50亿元,占比11.08%,同比增6.18%;电气设备营收30.53亿元,占比14.39%,同比增45.82%;其他业务营收6.03亿元,占比2.84%,同比降8.47%;集团总营收同比降31.02%[22] - 2024年公司对部分多晶硅生产线检修改造和减产控产,通过增资和收购股权持有两个火力发电项目49%股权[24] - 2024年公司加快超5GW新能源项目开工建设,确认收入的光伏及风电建设项目装机规模约3GW,年底并网发电运营电站项目规模达3.5GW[25] - 2024年公司投资建设西安数字化工厂项目,部分逆变器自动生产线联调投产,逆變器产品中标大型央企、国企30余个标段,柔性直流技术首次应用于海上风电项目[25] - 2024年公司多晶硅平均销售价格3.84万元/吨(不含税),较上年同期下降约60%[36] - 2024年公司多晶硅产量19.88万吨,销量19.92万吨[36] - 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推动超5GW新能源大基地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并确认收入的光伏及风电建设项目装机约3GW[37] - 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实现并网发电的运营电站项目约3.5GW,非限电损失同比降低16%[38] - 2024年公司逆变器产品全年出货量超20GW,其中海外市场出货量超7GW,较上年同期增长超120%[39] - 2024年公司逆变器产品实现大型央企、国企的30余个标段中标入围,中标率和中标容量位居前列[3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多晶硅板块实现收入77.500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17.6812亿元,降幅60.29% [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风能、光伏电站建设板块实现收入74.572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8916亿元,增幅18.97% [49]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多晶硅板块发生成本101.331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7871亿元,降幅19.01% [51] 科研与创新成果 - 报告期内公司在多晶硅生产关键环节开展多项科技创新及核心技术攻关,降低成本、提升质量、提高电子二级以上产品占比[41] - 2024年公司获授权专利126件,截至2024年12月31日累计拥有国内授权专利880件、国际专利7件,累计参加已发布的标准编制172项,其中国际标准6项,国家标准58项,行业标准49项[43] - 公司参与的《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数智化测试与控制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3个项目获科技奖项[44] - 公司获《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ISO56005)》国际标准3级认证,研发的TB - eCloud光伏智能运维平台获批国家工信部2024年智能光伏试点示范项目[47] 安全生产与环保 - 2024年公司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和环保事故及事件[45] - 报告期公司开展各类安全培训参与人员超十万人次,组织各类应急演练参与人员近五万人次[4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将以工艺技术革新和多元布局应对困境,发挥产业协同优势[26] - 2025年,公司将发挥上下游产业协同优势,强化产品质量及成本管控,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84] - 公司将围绕多晶硅生产提质、降本、增效开展工作,确保产品成本更低、质量更优[87] - 公司将加大光伏、风能资源开发建设及运营规模,提升逆变器等关键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及盈利能力[88] - 公司将围绕提质、降本、增效推动科研创新项目成果转化,提升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89] - 公司将围绕战略目标及业务规划,提升人才厚度及组织效率,助力各项业务高效开展[90] - 公司将在2025 - 2026年投资建设准东3GW新能源项目[127] 风险提示 - 新能源行业受政府产业政策扶持影响大,若政策重大调整,可能影响公司经营及盈利[91] - 公司面临多晶硅价格持续低于成本、技术及新产品替代、市场竞争加剧、上网电价波动、光伏风电并网消纳、国际化等风险[92][93][94][96] 股权与股息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内资股1,053,829,244股,占比73.69%;H股376,170,756股,占比26.31%,合计1,430,000,000股[122]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股东分配的利润为人民币20,641,591,615.72元[123] - 公司以税后利润派付股息需将相当于税后利润的10%分配至法定公积金[126] - 2024年受光伏产业链影响公司出现较大亏损,董事会建议不宣派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27] - 公司向H股非居民企业股东派末期股息时按10%税率代扣代缴企业所得税[129] - H股香港或澳门居民等按10%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30] - H股与中国签低于10%税率协议国家(地区)居民暂按10%税率代扣,可申请退还多扣税款[130] - H股与中国签高于10%但低于20%税率协议国家(地区)居民按实际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30] - 公司派发末期股息时,对H股个人股东按20%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对内地个人股东通过港股通投资H股取得的股息红利也按20%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31] - 公司将于2025年6月13日至2025年6月18日暂停办理股份过户登记手续,H股及内资股股东需在2025年6月12日下午四時三十分前办理相关手续[132] 重大交易与投资 - 2024年12月24日公司决定撤回建议发行A股的申请,原计划募资建设准东20万吨多晶硅项目,一期10万吨已在2023年8月建成投产,二期暂无建设计划[98] - 2024年12月6日,公司与新疆天池及准东能源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15.077258亿元收购准东能源49%股权,2025年2月完成股权交割及工商登记[82] - 2024年6月14日,公司附属公司硅基新材料向准能投资增资4.9亿元,增资后将持有49%股权[171] - 2024年11月21日,公司附属公司新疆新能源及西安电气开展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约4.296亿元,扣除保理费用后代价合计4.107亿元[172] - 2024年12月6日公司收购准东能源49%股权,代价为15.077亿元[173] - 2024年向特变电工采购产品年度上限15亿元,实际交易9.3388
新特能源(01799) - 2025 Q1 - 季度业绩
2025-04-21 18:0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1.9889亿元[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营业成本30.0623亿元[3] - 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三个月,集团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亏损2.6301亿元[3] - 2025年3月31日,集团资产总额822.9815亿元[3]
新特能源申请一种两步法钙钛矿前驱体溶液等专利,提高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等性能
金融界· 2025-04-18 12:09
文章核心观点 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种两步法钙钛矿前驱体溶液、金属卤化物钙钛矿薄膜钙钛矿太阳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专利,该专利可提高钙钛矿太阳电池性能 [1] 公司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08年,位于乌鲁木齐市,从事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注册资本143000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20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2192次 [2] - 公司有商标信息13条,专利信息701条,行政许可54个 [2] 专利信息 - 专利公开号CN 119836202 A,申请日期为2025年1月 [1] - 两步法钙钛矿前驱体溶液制备方法包括掺杂有巯基噻唑的金属卤化物前驱体溶液制备和阳离子卤化物前驱体溶液制备 [1] - 该专利可降低钙钛矿薄膜中未反应金属卤化物相,抑制水分侵害,提高钙钛矿太阳电池效率等性能 [1]
新特能源:业绩符合预告,多晶硅售价回升,股价大跌后估值吸引-20250402
交银国际· 2025-04-02 16: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交银国际对新特能源的评级为买入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业绩符合预告,4季度多晶硅售价回升,但费用增长较快,2024年亏损39.1亿元,略好于业绩预告中值 [7] - 电站运营毛利率大幅下降,电站建设、电气设备毛利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电站建设毛利在高基数下小幅下降,电站运营毛利恢复增长,电气设备毛利继续快速增长 [7] - 股价大跌后估值吸引,维持买入评级,下调2025/26年盈利预测,下调目标价至6.28港元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一览 - 2023 - 2027E年收入分别为307.52亿、212.13亿、172.94亿、230.10亿、246.8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1%、-31.0%、-18.5%、33.0%、7.3% [3] - 2023 - 2027E年净利润分别为43.45亿、-39.57亿、-6.04亿、11.52亿、15.6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8%、-191.1%、-84.7%、-290.7%、35.9% [3] - 2025E、2026E每股盈利调整幅度分别为143.8%、-24.9% [3] 股份资料 - 52周高位10.92港元,52周低位4.93港元,市值18.5452亿港元,日均成交量213万股,年初至今变化-34.18%,200天平均价7.60港元 [6] 业绩概要 - 2024年营业收入212.13亿元,同比-31.0%;营业成本198.52亿元,同比-3.8%;归母净利润-39.05亿元 [8] 公司多晶硅业务关键数据预测 - 2023 - 2027E年产量分别为19.1、19.9、10.0、18.0、20.0万吨,销量分别为20.3、19.9、10.0、18.0、20.0万吨 [9] - 2023 - 2027E单吨销售均价(含税)分别为10.8、4.3、3.7、5.2、5.2万元,单吨毛利分别为3.5、-1.2、-2.0、0.0、0.1万元 [9] 分部估值 - 多晶硅板块基于0.5亿元的每万吨产能市值,给予14亿元估值,每股价值1.04港元;电站、逆变器等板块基于2025年分部利润14亿元的5倍市盈率,给予70亿元估值,每股价值5.24港元;加总估值84亿元,目标价6.28港元 [10] 财务数据 损益表 - 2023 - 2027E年净利润分别为43.45亿、-39.57亿、-6.04亿、11.52亿、15.66亿元人民币 [14] 资产负债简表 - 2023 - 2027E年总资产分别为859.29亿、816.81亿、791.14亿、832.06亿、843.80亿元人民币,总负债分别为446.98亿、463.87亿、465.04亿、496.54亿、495.38亿元人民币 [15] 现金流量表 - 2023 - 2027E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143.71亿、17.55亿、-23.13亿、78.88亿、62.71亿元人民币 [16] 财务比率 - 2023 - 2027E年毛利率分别为32.9%、6.4%、10.2%、17.5%、18.4%,净利率分别为14.1%、-18.7%、-3.5%、5.0%、6.3% [16] 交银国际新能源行业覆盖公司 - 交银国际对新能源行业多家公司给出评级,新特能源评级为买入,收盘价4.93港元,目标价6.28港元,潜在涨幅27.4%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