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达生物(01801)
icon
搜索文档
信达生物(01801.HK):Stephen A.Sherwin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格隆汇· 2025-08-26 20:24
公司治理变动 - Stephen A Sherwin自2025年8月26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1] - 同时获委任为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 [1]
信达生物(01801) - 董事名单及其角色与职能
2025-08-26 20:20
公司管理层 - 执行董事长包括俞德超博士、奚浩先生、张倩女士[2] - 独立非执行董事包括Charles Leland Cooney博士、许懿尹女士等[2] - 俞德超博士任公司主席兼首席执行官[2] - 陈树云先生任公司首席独立非执行董事[2] 董事会委员会 - 董事会下辖审核、薪酬、提名、战略四个委员会[2] - 俞德超博士是提名委员会成员、战略委员会主席[3] - 许懿尹女士是审核、薪酬委员会主席,提名委员会成员[3] - 陈树云先生是审核、薪酬委员会成员,提名委员会主席[3] 文档日期 - 文档记录日期为2025年8月26日[3]
信达生物(01801):Stephen A. Sherwin已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20:16
公司人事变动 - Stephen A Sherwin自2025年8月26日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 [1] - Stephen A Sherwin同时获委任为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成员 [1]
信达生物(01801) - 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变更战略委员会组成
2025-08-26 20:11
人员变动 - 2025年8月26日起,Stephen A. Sherwin博士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委员会成员[2] - Sherwin博士与公司签三年委任函,一方提前3个月书面通知可终止[5] 薪酬情况 - Sherwin博士董事袍金每年400,000元[5] 董事会构成 - 公告刊发时,董事会含俞德超博士等9人,包括Sherwin博士[7]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8月26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9:01
沪港通南向交易活跃度 - 盈富基金以50.10亿元成交额位居沪港通南向首位,净买入额达49.97亿元 [1][2] - 中芯国际以38.61亿元成交额位列沪港通南向第二,但净卖出7.08亿元 [1][2] - 阿里巴巴-W以32.89亿元成交额居沪港通南向第三,净买入4.48亿元 [1][2] 深港通南向交易活跃度 - 阿里巴巴-W以21.85亿元成交额位居深港通南向首位,净买入8.97亿元 [1][2] - 中芯国际以19.52亿元成交额位列深港通南向第二,但净卖出2.75亿元 [1][2] - 腾讯控股以18.10亿元成交额居深港通南向第三,净卖出2.40亿元 [1][2] 重点公司交叉交易表现 - 盈富基金在沪港通及深港通合计成交66.44亿元,总净买入65.45亿元 [2] - 中芯国际在两大通道合计成交58.13亿元,但总净卖出9.83亿元 [1][2] - 阿里巴巴-W在两大通道合计成交54.74亿元,总净买入13.45亿元 [1][2] 行业资金流向特征 - 科技板块呈现分化:腾讯控股在深港通净卖出2.40亿元,而美团在两大通道均获净买入(沪港通+0.84亿元/深港通+3.25亿元) [2] - 半导体板块资金流向背离:中芯国际遭净卖出9.83亿元,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0.38亿元 [2] - 消费类企业表现各异:泡泡玛特净卖出2.41亿元,美图公司净买入3.15亿元 [2]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买入165.73亿 内资再度加仓港股ETF及科网股 抢筹盈富基金(02800)超63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6 17:57
北水资金流向 - 北水成交净买入165.73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96.05亿港元 港股通(深)净买入69.67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02800)获净买入65.45亿港元 恒生中国企业(02828)获净买入17.79亿港元 [4] - 北水净买入前三为盈富基金 恒生中国企业 阿里巴巴-W(09988) 净卖出前三为中芯国际(00981) 东方甄选(01797) 小米集团-W(01810) [1] 个股资金明细 - 盈富基金(02800)净买入49.97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15.48亿港元 [2][3] - 中芯国际(00981)净卖出7.08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卖出2.75亿港元 [2][3] - 阿里巴巴-W(09988)净买入4.48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8.97亿港元 [2][3] - 腾讯控股(00700)净买入9.11亿港元 但港股通(沪)净卖出2.40亿港元 [2][3] - 东方甄选(01797)净卖出2.37亿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卖出6535.75万港元 [2][3] - 美团-W(03690)净买入8420.81万港元 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3.25亿港元 [2][3] - 小米集团-W(01810)净卖出1.43亿港元 但港股通(沪)净买入6711.84万港元 [2][3] - 泡泡玛特(09992)净卖出2.41亿港元 [2] - 华虹半导体(01347)净买入3839.66万港元 [2] - 信达生物(01801)净买入1.25亿港元 [3] - 中兴通讯(00763)净卖出5351.61万港元 [3] - 美图公司(01357)净买入3.15亿港元 [3] 行业资金动向 - 港股ETF获大幅增持 因9月降息预期及A-H股估值差收窄 南向资金在互联互通标的成交占比超40% [4] - 科网股获净买入 阿里巴巴 腾讯 美团分别获净买入13.45亿 6.7亿 4.09亿港元 受互联网平台价格行为规则征求意见及人工智能政策推动 [5] - 芯片股现分化 华虹半导体获净买入 中芯国际和中兴通讯遭净卖出 受国产AI芯片发展及算力大会政策引导影响 [6] 公司动态与消息面 - 美图公司(01357)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 大摩上调目标价至15.7港元并重申增持评级 [5] - 信达生物(01801)PD-1/IL-2α双特异性抗体IBI363获FDA批准III期临床 [6] - 小米集团(01810)二季度汽车收入增40% 但智能手机毛利率承压 存储器涨价影响或持续至2025年底 [7] - 东方甄选(01797)下半财年GMV同比跌55%至39亿元 高盛维持沽售评级但上调目标价至9港元 [7]
港股收盘 | 恒指收跌1.18% 黄金股逆市走高 医药、内房股等多数承压
智通财经· 2025-08-26 17:08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18%或304.99点至25524.92点 成交额3178.71亿港元 [1] - 恒生国企指数下跌1.07%至9148.66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74%至5782.24点 [1] - 方正证券指出港股估值具备吸引力 外资有望回流 南向资金持续流入 [1] 蓝筹股表现 - 石药集团下跌4.33%至10.38港元 拖累恒指6.04点 第二季度总收入6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3% 净利润同比下降24%至11亿元人民币 [2] - 康师傅控股上涨3.41%至11.53港元 贡献恒指1.14点 [2] - 中国联通下跌3.46%至10.05港元 拖累恒指3.48点 [2] 行业板块表现 - 黄金股集体上涨 中国黄金国际上涨10.56%至98.45港元 灵宝黄金上涨9.29%至12.59港元 招金矿业上涨5.35%至22.84港元 [3] - 苹果概念股活跃 高伟电子上涨6.92%至33.38港元 蓝思科技上涨5.36%至25.96港元 舜宇光学上涨1.85%至85.2港元 [4] - 博彩股延续涨势 新濠国际发展上涨9.27%至5.54港元 汇彩控股上涨6.38%至1港元 永利澳门上涨5.14%至7.37港元 [5] - 医药股普遍承压 康宁杰瑞制药下跌6.74%至10.24港元 君实生物下跌6.43%至32.6港元 信达生物下跌4.2%至95.75港元 [6] 宏观经济与政策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可能9月降息 华鑫证券看好黄金价格进一步上涨 [4] - 特朗普宣布解除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职务 引发对联储独立性担忧 [4] - 特朗普称将大幅削减药品价格并征收关税 可能对全球医药行业产生震荡 [6] 公司业绩与事件 - 双登股份首日上市上涨31.29%至19.05港元 发行价14.51港元 募集资金净额7.56亿港元 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出货量市占率11.1% [7] - 金界控股收入3.42亿美元同比增长16.76% 净利润1.49亿美元扭亏为盈 每股盈利3.36美仙 派中期息1.01美仙 [8] - 时代天使收入1.614亿美元同比增长33.1% 经调整净利润1950万美元同比增长84.8% 每股盈利0.09美元 派特别中期股息0.46港元 [9] - 美图公司获纳入MSCI中国指数 大摩重申增持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15.7港元 [10] - 心泰医疗控股股东乐普医疗通过大宗交易出售1114万股H股 每股价格22.79港元 占总股本3.21% [11] 行业趋势与预期 - 苹果计划从iPhone 17系列开启三年外观革新周期 国盛证券看好AI手机等终端换机周期 [5] - 澳门8月前24天博彩总收入176.5亿澳门元 日均7.35亿澳门元 摩根大通预期8月总收入增长11-14%至219-225亿澳门元 [5] - 国元证券指出创新药进入成果兑现阶段 研发进展催化较多 不受贸易战影响 [6]
港股异动 | 创新药概念股跌幅扩大 特朗普称将迅速对药品征收关税 大摩预计对BD征税可能性较低
智通财经· 2025-08-26 14:06
市场表现 - 创新药概念股午后跌幅扩大 信达生物跌5.3%至94.65港元 诺诚健华跌3.72%至17.35港元 联邦制药跌3.03%至16.31港元 和黄医药跌1.98%至24.74港元 [1] 政策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将把药品价格削减至目前价格的1/1400到1/1500 并迅速对药品征收关税 [1] - 该政策若实施可能对全球医药行业产生震荡 对中国生物医药股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 [1] 行业分析 - 大摩认为对外授权合作交易付款征收关税的可能性较低 因美国关税主要针对有形商品且聚焦生产回流 [1] - 服务相关收入包括知识产权转让较少受关注 特别是美国对中国保持服务贸易顺差 [1] - 大多数对外授权合作交易协议包含向全球授权方授予开发及制造权 部分授权方计划在美国获批后于当地生产授权药品 [1]
创新药概念股跌幅扩大 特朗普称将迅速对药品征收关税 大摩预计对BD征税可能性较低
智通财经· 2025-08-26 13:52
股价表现 - 信达生物跌5.3%至94.65港元 [1] - 诺诚健华跌3.72%至17.35港元 [1] - 联邦制药跌3.03%至16.31港元 [1] - 和黄医药跌1.98%至24.74港元 [1] 行业政策影响 -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将药品价格削减至目前价格的1/1400到1/1500 [1] - 美国可能迅速对药品征收关税 [1] - 若政策实施可能对全球医药行业产生震荡 [1] - 对中国生物医药股意味着机遇与挑战并存 [1] 关税政策分析 - 大摩认为对外授权合作交易付款征收关税可能性较低 [1] - 美国关税主要针对有形商品且聚焦生产回流 [1] - 服务相关收入(包括知识产权转让)较少受关注 [1] - 美国对中国保持服务贸易顺差 [1] - 多数对外授权合作协议包含向全球授权方授予开发及制造权 [1] - 部分授权方计划在美国获批后于当地生产授权药品 [1]
半年交易近500亿美元!中国创新药企与科学仪器的双向共振
仪器信息网· 2025-08-25 12:07
行业政策与资本动态 - 国家医保局2025年目录调整明确支持创新药 直接提振行业信心 [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BD交易金额达484.48亿美元 显示全球化布局加速 [3] 头部药企业绩表现 - 百济神州上半年营收175.18亿元 同比增长46% 归母净利润4.50亿元 为上市后首次盈利 [7] - 恒瑞医药创新药收入95.61亿元 占营收60.66% 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75.70亿元为核心增长动力 [8] - 翰森制药上半年收入74.34亿元 同比增长14.3% 创新药占比82.7% [8] - 信达生物产品收入超52亿元 同比增长35%以上 [8] - 中国生物制药上半年营收175.7亿元 净利润33.9亿元 同比增长140.2% 创新产品收入78亿元 [8] - 华东医药子公司中美华东收入73.17亿元 同比增长9.24% 研发投入14.84亿元 同比增长33.75% [9] 核心产品与全球化进展 - 百济神州替雷利珠单抗在47个国家和地区获批 上半年销售额26.43亿元 同比增长20.6% [7] - 恒瑞医药瑞维鲁胺、达尔西利等医保内创新药收入快速增长 [8] - 翰森制药抗肿瘤药阿美乐®收入约45.31亿元 占总收入60% [8] - 信达生物拿下全球首个GCG/GLP-1双靶点药物及国内首个IGF-1R抗体 [8] 研发投入与管线布局 - 百利天恒上半年营收1.71亿元 同比下降96.92% 净亏损11.18亿元 但拥有超15款创新药处于临床阶段 [11] - 恒瑞医药6款1类创新药获批 5项上市申请受理 10项临床进入Ⅲ期 22项进入Ⅱ期 15项进入Ⅰ期 [13] - 信达生物拥有52款在研新药 涵盖单抗、多抗、ADC及细胞治疗等领域 [13] - 华东医药推进80余项管线研发 聚焦肿瘤、内分泌及自身免疫三大领域 [13] 科学仪器厂商赋能作用 - 沃特世Q2制药业务同比增长11% GLP-1相关收入增长70% CDMO市场渗透率达27% [15] - 安捷伦Q2生命科学与诊断收入从6.04亿美元增至6.54亿美元 与博锐生物共建联合实验室 [16] - 赛默飞Q2实验室产品部门销售额60亿美元 占总营收55% Accelerator方案可缩短开发周期 [16] 行业协同与技术创新 - 抗体、ADC等复杂分子药物推动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需求 形成药企与仪器厂商技术迭代的良性循环 [15][18] - 科学仪器厂商提供从分子发现到质量控制的全流程技术支撑 推动分析、检测与生产环节升级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