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达生物(01801)
icon
搜索文档
海外消费周报:海外社服:博彩行业具备韧性,金沙中国3Q25中场市占率提升-20251023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3 21:15
投资评级 - 报告对海外社服行业中的博彩行业持积极看法,具体对金沙中国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22.5港币,对应22%的上升空间 [1][6] 核心观点 - 博彩行业整体展现出收入韧性,澳门三季度博彩毛收入同比增长13%,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 [1][6] - 行业复苏结构分化,中场博彩成为主要驱动力,其收入同比增长7%,较2019年增长15%,贡献总收入的73% [1][6] - 金沙中国业绩表现稳健,三季度净收入19亿美元(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6%),调整后EBITDA为6亿美元(同比增长2%,环比增长7%),恢复至2019年的79% [1][6] - 海外医药领域重大合作活跃,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总交易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的战略合作,凸显创新药出海价值 [3][11] - 海外教育行业显现复苏迹象,营利性分类管理有望重启,高教公司盈利能力和扩张动力预期提升 [5][18] 海外社服(博彩行业) - 澳门博彩业复苏主要由供给受限、演唱会带动及VIP与高端中场客群驱动 [1][6] - 金沙中国中场业务表现突出,收入同比增长12%,其中高端中场和普通中场分别同比增长6%和19%,分别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111%和99% [2][7] - 金沙中国中场博彩市占率环比提升1.4个百分点至25.4%,得益于Q2中旬以来更激进的顾客再投资项目 [2][7] - 报告重点关注美高梅中国、银河娱乐、金沙中国、蜜雪集团、古茗等公司 [8] - 盈利预测显示博彩公司估值具吸引力,例如金沙中国25年EV/EBITDA为11.3倍 [23] 海外医药 -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合作涉及IBI363、IBI343等后期在研疗法,信达将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及潜在里程碑付款102亿美元 [3][11] - 创新药研发进展积极,IBI363全球III期临床即将启动,IBI343在中日开展III期研究 [3][11] - 海外药企亦有重要进展,如安斯泰来/辉瑞Nectin-4 ADC组合疗法获FDA优先审评,阿斯利康FRα ADC启动全球III期临床 [12] - 建议关注创新药企(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及传统药企转型(如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的投资机会 [13] - 盈利预测显示部分创新药公司如信达生物26年预测PE为64倍,收入增长预期强劲 [24] 海外教育 - 教育指数本周上涨2.8%,跑赢恒生国企指数,年初至今累计涨幅22.1% [16] - 东方甄选数据方面,本周抖音GMV约2.3亿元,日均GMV3277万元,环比下降12.8%,同比上升14.4% [17] - 高教板块关注点在于营利性选择重启可能带来的盈利改善和扩张动力恢复,建议关注宇华教育、中教控股等公司 [18] - 职业培训需求回暖,中国东方教育上半年净利率提升5个百分点至19%,下半年招生增长预期提速 [18] - 教培公司秋季续班数据优秀,新东方、好未来等品牌吸引力凸显 [18][19] - 估值方面,教育公司PE差异较大,如新东方25年预测PE为19.8倍,而东方甄选为115.9倍 [26]
国产创新药“出海”再提速 多项交易密集落地
证券日报网· 2025-10-23 21:12
核心观点 - 10月以来国产创新药出海进程显著加速 多项高额BD交易密集落地 标志着中国创新药产业进入全球主流梯队 [1][2][4]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合作 -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 总交易额高达114亿美元 创下国产创新药BD交易新纪录 [1] - 合作整合双方在肿瘤免疫与抗体偶联药物领域的研发优势 共同加速两款后期在研药物的全球开发 [1] - 信达生物将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及潜在的里程碑付款 并将分享未来销售分成 [1] 其他药企BD交易进展 - 翰森制药与罗氏就HS-20110签署许可协议 获得8000万美元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和销售分成 [2] - 奥赛康药业子公司将创新药ASKG712项目权益许可给Visara 首付款700万美元 总金额约9600万美元 [2] - 维立志博和甘李药业等公司也披露最新BD交易 显示市场对国产创新药持续高溢价认可 [2] 行业趋势与驱动因素 - 中国创新药企研发能力持续提升 已成为全球医药BD最活跃力量之一 [3] - 2025年仅上半年 中国药企海外授权交易总额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呈爆发式增长 [3] - 当前国产创新药出海以BD授权模式为主 因自主出海周期长、成本高、风险大 [3] - 中国企业在ADC、双抗、细胞治疗等新兴赛道布局早、进展快 建立全球竞争力技术平台 [4] - 跨国药企面临专利到期问题 急需引入新产品填补收入缺口 与中国药企合作是成本可控的高效策略 [4]
当BD从“卖青苗”到“种大树”
新浪财经· 2025-10-23 19:44
(来源:深蓝观) 吴妮 | 撰文 又一 | 编辑 如果放在几个月前,114亿美金总额、12亿美金首付的BD交易,无论如何也会点燃一波市场情绪。 10月22日,武田和信达宣布了这笔总额114亿美元的合作:涵盖三款处于不同阶段的药物:PD-1/IL-2双 抗 IBI363 由信达与武田共同开发,并计划在美国共同商业化,现处于全球Ⅲ期临床;CLDN18.2 ADC IBI343 在中国和日本进行Ⅲ期注册试验,武田拥有大中华区以外的独家权益;EGFR/B7H3 ADC IBI3001 处于Ⅰ期临床,武田持有大中华区以外的独家选择权。 但信达和武田的BD交易宣布之后,信达的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下跌。 二级市场早已习惯于用首付金额丈量价值,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达1029.96亿美 元(首付款49.76亿美元),不时涌现首付和交易总额齐高的案例,比如三生与辉瑞一笔交易首付便高达 12.5亿美元等案例,不断推高着市场对"天花板"的想象。 来源:市场资讯 信达与武田的交易涉及三个管线,市场以传统眼光看待12亿美元的首付,难免会认为三个管线被低估。 而且这笔钱并非单纯的"预付款",而是投入一个共同"资金池"的 ...
信达生物(01801):携手武田,加速新一代IO及ADC疗法推向全球市场
西南证券· 2025-10-23 19:35
投资评级与基础信息 - 报告未明确给出目标价,当前股价为85.10港元 [1] - 公司52周股价区间为30.0-107.0港元,市值为1,458.37亿港元,流通股数为17.14亿股 [3] 核心合作事件与战略意义 - 公司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共同开发IBI363(PD-1/IL-2α-bias)、IBI343(CLDN18.2 ADC)及早期项目IBI3001的选择权 [5] - 公司将获得12亿美元首付款(含1亿美元溢价战略股权投资),潜在总交易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并获得销售分成 [5] - 双方将按40/60比例共同承担IBI363的全球开发成本,并共同负责其在美国的商业化及利润/损失分配 [5] - 此次合作被视为公司实现“成长为国际一流的生物制药企业”长远目标的关键一步 [5] 核心产品管线进展与临床数据 - IBI363多项适应症进入临床Ⅲ期,针对IO经治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全球多中心Ⅲ期临床已获FDA及NMPA许可 [5] - IBI363在Ⅰ期临床中显示对IO耐药NSCLC的潜力:3mg/kg治疗肺鳞癌的客观缓解率(ORR)达36.7%,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9.3个月;治疗肺腺癌的ORR达24%,mPFS达5.6个月 [5] - IBI343针对三线胰腺导管癌的Ⅲ期临床在中国启动,针对三线胃癌的Ⅲ期临床在中国与日本同步推进 [5] - IBI343治疗晚期胰腺癌数据:在6mg/kg剂量组的44例受试者中,确认的客观缓解率(cORR)为22.7%,中位PFS为5.4个月,中位OS为9.1个月;一线治疗受试者(N=17)的中位OS长达12.1个月 [5] 财务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4.4亿元、149.7亿元和201.1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21.40%、30.90%和34.30% [7][9] - 预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将由2024年的亏损0.95亿元转为2025年盈利8.65亿元,并在2027年增长至27.50亿元 [7] - 预计每股收益(EPS)将从2025年的0.50元增长至2027年的1.60元,净资产收益率(ROE)将从2025年的6.18%提升至2027年的14.96% [7] 盈利预测关键假设 - 肿瘤管线:假设2025-2027年产品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20%、20%、15%,毛利率维持在85%-86% [8][9] - 非肿瘤管线:假设2025-2027年产品销量同比增速分别为400%、160%、130.8%,毛利率维持在78%-79% [8][9] - 授权收入:假设2025-2027年均为7亿元 [8][9]
中国创新药奋起,正加速融入全球医药版图|“十四五”规划收官
第一财经· 2025-10-23 19:10
中国创新药迎来密集出海潮。 中国学者在国际医疗学界的影响力与中国创新药在全球的竞争力是同步在提升的。 2019年,中国终于有自主研发的抗癌药成功获批在美国上市,实现零的突破。自此之后,中国创新药走 向海外市场上市,按下了加速键。 截至目前,在海外上市的国产创新药,数量超过20款。 在近日举办的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中国肿瘤领域的研究再度成为焦点。 由中国学者主导的入选"突破性摘要"研究高达23项,创下历史新高,同时还有3项重磅成果进入最高学 术等级的"主席论坛"进行口头报告。 十年前,中国创新药在全球市场还默默无闻,如今已在崭露头角,融入全球医药版图中,也成为全球创 新贡献力量之一。"十四五"期间,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创新治疗方案闪亮登上国际舞台,中国创新药 迎来了密集出海潮。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创新药从模仿到跟随,正向源头创新转型。 密集出海潮 今年9月8日,国际肺癌研究协会迎来换届,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医院Paul Van Schil教授正式卸任,同济 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周彩存教授接任新一届主席,任期自2025年至2027年,这是该协会成立以来首位来自 中国大陆的主席。 最初,医药行业 ...
114亿美元刷新纪录背后,信达生物“全球化”正在加速
财经网· 2025-10-23 19:08
合作概述 - 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全球战略合作,共同开发与商业化信达生物在肿瘤免疫和抗体偶联药物领域的多款在研药物 [1] - 合作总金额最高可达114亿美元,刷新了中国创新药领域出海交易的金额纪录 [1] - 此次合作采用了“共同开发+共同商业化”的co-co模式,而非传统的一次性授权 [2] 交易细节 - 武田制药将向信达生物支付12亿美元首付款,其中包括1亿美元的战略股权投资 [1] - 战略股权投资的每股认购价格为112.56港元,较信达生物过去30个交易日的加权平均股价溢价20% [1] - 信达生物未来有权获得最高约102亿美元的研发与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大中华区以外的潜在销售分成 [1] 战略意义 - 此次合作是信达生物实现其2030年全球化能力建设目标的关键一步 [2] - 合作基于双方对药物下一步开发方向和适应症的高度契合与理念认同 [2] - 合作模式的选择反映了公司对全球化能力建设的长期战略考量 [2] 行业趋势 - 2024年中国医药BD交易总金额达635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2.59% [2] - 2024年重磅交易数量达24项,总金额430亿美元,占全球重磅交易近20% [2] - 截至2025年10月21日,中国创新药年度对外授权总金额历史上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 [3]
海通国际:信达生物与武田制药达成114亿美元交易 合作商业化值得期待
智通财经· 2025-10-23 19:03
目前IBI363的首个全球3期临床研究(MarsLight-11)的IND获FDA批准,用于治疗IO耐药的鳞状非小细胞 肺癌(sqNSCLC)患者。该研究将评估IBI3633mg/kg剂量单药治疗相较多西他赛,在治疗经铂类化疗及抗 PD-1/PD-L1免疫治疗进展后的sqNSCL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OS。 共同开发与商业化的模式,将助力信达生物积累搭建全球临床与商业化团队的经验。该行认为本次合作 将充分利用信达生物在中国国内的开发效率和武田制药的国际化开发能力。武田制药每年研发投入约50 亿美金,拥有4500人的临床团队,在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具备丰富的临床、商业化经验。本次合作将有 助于信达生物拓展全球布局,逐步在国际核心市场建立研发与商业化平台能力,并最大化可持续发展的 长期价值。 该行看好IBI363作为下一代肿瘤基石疗法的潜力,其有望持续拓展治疗边界,未来市场空间巨大。全球 IO响应人群约150万,对应500亿美元热肿瘤市场。若拓展至IO耐药人群(约100万)及冷肿瘤人群(约140 万),其市场空间有望扩大至1500–2000亿美元。作为"升级版"PD-1,IBI363通过其双重激 ...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10月2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10-23 19:03
沪港通(南向)成交概况 - 2025年10月23日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49.75亿元)、泡泡玛特(46.66亿元)和中芯国际(35.22亿元)[1] - 沪港通(南向)净买入额前三公司为泡泡玛特(+5.38亿元)、中国海洋石油(+5.29亿元)和中芯国际(+4.63亿元)[2] - 沪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中华虹半导体出现显著净卖出,净买入额为-3.56亿元[2] 深港通(南向)成交概况 - 2025年10月23日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32.77亿元)、中芯国际(25.85亿元)和泡泡玛特(23.60亿元)[1] - 深港通(南向)净买入额前三公司为美团-W(+4.87亿元)、中国海洋石油(+4.51亿元)和泡泡玛特(+2.55亿元)[2] - 深港通(南向)十大活跃成交公司中华虹半导体(-6.59亿元)、小米集团-W(-2.40亿元)和信达生物(-1.40亿元)净卖出额居前[2] 重点公司成交表现 - 阿里巴巴-W在沪港通和深港通成交额均位居首位,合计成交82.52亿元,但深港通呈现净卖出(-1.15亿元)[1][2] - 泡泡玛特在两大通道均受资金青睐,沪港通净买入5.38亿元,深港通净买入2.55亿元,合计净买入7.93亿元[1][2] - 中芯国际在沪港通获净买入4.63亿元,但在深港通呈现净流出(-3782.41万元)[1][2] - 华虹半导体在两大通道均遭大幅净卖出,沪港通净卖出3.56亿元,深港通净卖出6.59亿元,合计净卖出10.15亿元[2]
图解丨南下资金加仓中海油、泡泡玛特,减仓华虹半导体
格隆汇APP· 2025-10-23 18:20
南下资金整体流向 - 南下资金当日净买入港股总额为53.45亿港元 [1] 个股净买入情况 - 中国海洋石油获最大单日净买入9.79亿港元 [1] - 泡泡玛特获净买入7.93亿港元 且已连续3日净买入累计达21.5428亿港元 [1] - 美团-W获净买入5.24亿港元 [1]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4.25亿港元 且已连续3日净买入累计达11.9602亿港元 [1] - 巨子生物获净买入3.59亿港元 [1] - 腾讯控股获净买入2.65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1.53亿港元 [1] 个股净卖出情况 - 华虹半导体遭最大单日净卖出10.14亿港元 [1] - 信达生物遭净卖出1.4亿港元 [1] 沪股通与深股通交易活跃度 - 沪股通中阿里巴巴-W成交额达49.756亿港元 股价上涨1.7% [3] - 沪股通中中国海洋石油成交额达19.87亿港元 股价上涨2.2% [3] - 深股通中美团-W成交额达15.34亿港元 股价上涨4.1% [3] - 深股通中腾讯控股成交额达12.17亿港元 股价上涨1.5% [3]
南向资金 | 中国海洋石油获净买入9.8亿港元
第一财经· 2025-10-23 18:05
南向资金今日净买入53.45亿港元。其中中国海洋石油、泡泡玛特、美团-W净买入额位列前三,分别获 净买入9.8亿港元、7.93亿港元、5.24亿港元。净卖出方面,华虹半导体、信达生物、小米集团-W分别 遭净卖出10.14亿港元、1.4亿港元、0.57亿港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