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达生物(01801)
icon
搜索文档
花旗:信达生物-研发日要点_引领下一代IO+ADC发展
花旗· 2025-07-02 23: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将信达生物股票评级为买入,目标价从60港元上调至90港元 [1][5][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信达生物已从生物科技初创公司转变为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拥有15款已上市商业产品和良好的研发/商业化记录 [18] - 信达生物引领下一代IO + ADC的发展,有望带来更广泛谱、高效、低毒的创新癌症治疗方法 [1][9][18] - IBI363(PD - 1/IL - 2)作为下一代IO疗法的基石产品,展现出良好潜力 [1][2][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信达生物是一家致力于开发、生产和销售用于治疗癌症和其他重大疾病创新药物的领先生物制药公司,已推出15款商业产品,具备经证实的研发和商业化能力 [17] IBI363产品数据 - IBI363在黏膜(cORR 60%,n = 20)和肢端(cORR 50%,n = 6)黑色素瘤中显示出有前景的数据,而当前PD - 1治疗的ORR仅为10 - 15% [2] - IBI363在IO治疗的鳞状非小细胞肺癌(sqNSCLC)中显示出有前景的数据,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qNSCLC)的ORR为24%,略低于sqNSCLC但仍良好,12个月总生存率(OS)数据为71.6% [2] 财务预测调整 - 微调2025E/2026E/2027E营收预测1%/2%/2%,并将2025E/2026E/2027E每股收益(EPS)调整为0.05元/0.53元/1.22元(原为0.08元/0.54元/1.23元) [3] 财务数据 |年份|净利润(百万元人民币)|摊薄后每股收益(元人民币)|每股收益增长率(%)|市盈率(x)|市净率(x)|净资产收益率(%)|股息收益率(%)| | ---- | ---- | ---- | ---- | ---- | ---- | ---- | ---- | |2023A|-1,028|-0.660|55.6|na|8.8|-8.8|na| |2024A|-95|-0.061|90.8|na|8.4|-0.7|na| |2025E|70|0.045|174.1|na|8.4|0.5|na| |2026E|820|0.526|na|134.3|7.9|6.0|na| |2027E|1,894|1.216|131.0|58.1|6.9|12.7|na| [4] 下一代疗法进展 - 下一代IO疗法方面,IBI363有潜力成为下一代IO疗法的基石产品,信达生物还在开发具有多样化抗肿瘤机制的下一代IO,如细胞因子融合蛋白(如PD - 1/IL - 12)和T细胞衔接器;IBI3003(GPRC5D/BCMA/CD3)有潜力成为难治性和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同类最佳药物,目前处于1期研究,预计2025年下半年公布数据 [10] - 下一代ADC平台方面,信达生物拥有三个ADC平台,包括SyntecanE、SoloTx和DuetTx;基于DuetTx平台的IBI3020是全球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双有效载荷ADC [11] 2025年下半年关键肿瘤临床里程碑 - 新的关键试验启动,包括IBI363用于IO治疗的sqNSCLC、IBI363用于3L MSS CRC、IBI343(CLDN18.2 ADC)用于晚期胰腺癌 [12] - 新的概念验证试验正在进行,包括IBI363用于1L NSCLC、1L MSS CRC的1b/2期试验和泛肿瘤的1b期试验 [12] - 新的数据读出,包括IBI363在未接受过IO治疗的黑色素瘤的概念验证数据、IBI3001(EGFR/B7H3 ADC)的1期数据、IBI3003(GPRC5D/BCMA/CD3)的1期数据 [12] 估值方法 - 目标价90港元基于贴现现金流(DCF)方法,DCF分析考虑了到2035年的营收和盈利预测,假设终端增长率为4%,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为10.2%,贝塔系数为1.3,无风险利率为4.0% [19]
中华交易服务香港生物科技指数上涨0.36%,前十大权重包含信达生物等
金融界· 2025-07-02 22:23
市场表现 - 中华交易服务香港生物科技指数(CESHKB)上涨0.36%报7388.22点成交额129.85亿元 [1] - 近一个月上涨14.05%近三个月上涨17.80%年至今上涨64.30% [1] 指数构成 - 基日为2014年12月12日基点为2000.0点 [1] - 十大权重股为康方生物(10.49%)信达生物(9.9%)药明生物(9.73%)三生制药(8.86%)百济神州(8.81%)再鼎医药(5.86%)药明康德(5.85%)科伦博泰生物-B(5.1%)金斯瑞生物科技(4.42%)亚盛医药-B(4.15%) [1] 市场分布 - 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2] - 医药卫生行业占比100.00% [2]
医药生物行业:2025措施标志着我国创新药支持政策正式迈入2.0阶段或将激活创新药产业链新一轮的机遇
江海证券· 2025-07-02 21: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增持(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标志我国创新药支持政策迈入2.0阶段,将激活产业链新一轮机遇 [4][6] - 与2024年方案相比,2025年措施从“框架性支持”升级为“精准化突破”,构建全链条政策闭环,解决创新药发展痛点 [6] - 政策助力加速创新药审评审批,2025年精准细化措施预计激发企业研发动能,加速上市进程 [6] - 政策驱动与技术突破双轮驱动下,中国创新药行业迈入黄金发展期,2025年措施将推动行业高速高质量发展 [6] - 建议重点关注全球化布局者、AI驱动型平台企业、细分领域创新标兵三类企业,政策落地将推动产业从“仿创”向“首创”转型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表现 - 近十二个月行业相对收益1个月为 -0.15%、3个月为5.42%、12个月为4.76%,绝对收益1个月为2.52%、3个月为6.85%、12个月为18.66% [3] 政策对比 - 2024年方案聚焦“全链条支持”顶层设计,但未明确具体实施路径;2025年措施构建全链条政策闭环,以数据赋能、支付创新、国际协同为核心抓手 [6] 市场规模与增速 - 2024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5%,预计2025年增速保持在12%-15%区间 [6][7] 技术突破 - 双抗、ADC药物等实现全球突破,AI赋能研发缩短周期30%,基因治疗在血液肿瘤领域取得突破 [6][7] 国际化进程 - 2024年中国创新药License - out交易总额达519亿美元,同比激增42% [6][7] 投资建议关注企业类型 - 全球化布局者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君实生物 [7] - AI驱动型平台企业如药明康德、泰格医药 [7] - 细分领域创新标兵如美诺华、众生药业、微芯生物 [7]
港股通(沪)净买入12.79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7-02 21:38
市场表现 - 7月2日恒生指数上涨0.62%报收24221.41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50.36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金额达1289.67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交易 - 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819.84亿港元,净买入12.79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成交额31.70亿港元居首,但净卖出7.88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净买入16.74亿港元居首,股价上涨0.49% [1] - 重庆钢铁股份成交29.29亿港元,净买入1.16亿港元,股价大涨91.11% [1][2] - 小米集团-W成交28.27亿港元,净卖出2.22亿港元 [1] 深市港股通交易 - 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469.83亿港元,净买入37.57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成交24.07亿港元居首,但净卖出9.45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净买入6.51亿港元居首,股价上涨1.15% [2] - 腾讯控股成交15.89亿港元,净卖出2.59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成交15.82亿港元,净卖出1.47亿港元 [2] 个股表现 - 重庆钢铁股份股价单日涨幅达91.11% [1][2] - 思派健康股价上涨8.62% [2] - 三生制药股价上涨2.54% [2] - 泡泡玛特股价下跌3.15% [2]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2.57% [2]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活跃股名单(7月2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21:35
市场表现 - 7月2日恒生指数上涨0.62% [1] - 南向资金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289.67亿港元,其中买入成交670.02亿港元,卖出成交619.66亿港元,合计净买入50.36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累计成交金额469.83亿港元,净买入37.57亿港元;港股通(沪)累计成交金额819.84亿港元,净买入12.79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阿里巴巴-W成交金额最高,达55.77亿港元,但净卖出17.34亿港元,股价下跌0.36% [1][2] - 小米集团-W成交额44.08亿港元,净卖出3.70亿港元 [1] - 重庆钢铁股份成交额37.21亿港元,股价大幅上涨91.11% [1][2] - 美团-W成交额29.76亿港元,净买入3.38亿港元,股价上涨0.56% [2] - 中芯国际成交额32.74亿港元,净买入3.18亿港元,但股价下跌2.57% [2] 资金流向连续性 - 中芯国际获连续9天净买入,合计净买入59.43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连续4天净买入,合计净买入17.83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遭连续净卖出,合计净卖出金额分别为225.25亿港元、37.36亿港元、30.82亿港元 [2] 重点个股表现 - 盈富基金净买入额居首,达16.74亿港元,股价上涨0.49% [1] - 信达生物净买入6.51亿港元,股价上涨1.15% [1][2] - 泡泡玛特净买入1.23亿港元,但股价下跌3.15% [2] - 思派健康净买入8001.87万港元,股价上涨8.62% [2] - 建设银行净卖出8927.67万港元,股价上涨2.90% [2]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7月2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2 19:05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2025年7月2日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09988)(31.70亿元)、重庆钢铁股份(01053)(29.29亿元)、小米集团-W(01810)(28.27亿元)[1] - 阿里巴巴-W(09988)净卖出7.88亿元,重庆钢铁股份(01053)净买入1.16亿元,小米集团-W(01810)净卖出2.22亿元[2] - 中芯国际(00981)成交21.53亿元且净买入9974.21万元,美团-W(03690)净买入3.18亿元,盈富基金(02800)净买入16.74亿元[2]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09988)(24.07亿元)、腾讯控股(00700)(15.89亿元)、小米集团-W(01810)(15.82亿元)[1] - 阿里巴巴-W(09988)净卖出9.45亿元,腾讯控股(00700)净卖出2.59亿元,小米集团-W(01810)净卖出1.47亿元[2] - 信达生物(01801)净买入6.51亿元,中芯国际(00981)净买入2.18亿元,泡泡玛特(09992)净买入1.23亿元[2] 活跃成交公司数据对比 - 阿里巴巴-W(09988)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55.77亿元,但两地合计净卖出17.33亿元[1][2] - 重庆钢铁股份(01053)在沪港通净买入1.16亿元,深港通净买入2916.28万元,显示资金分歧[2] - 中芯国际(00981)在两地均获净买入,合计金额3.18亿元,反映半导体行业资金流入[2]
信达生物炸场
格隆汇· 2025-07-02 18:52
核心观点 - 信达生物近期迎来两大重要进展:减重新药玛仕度肽获批上市及完成5.5亿美元配股融资,为公司实现"2027年营收200亿元"目标和全球化布局注入强劲动力 [1] - 玛仕度肽作为全球首个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物,峰值销售额有望突破50亿元,覆盖超重/肥胖、糖尿病、MASH等多适应症 [2][4] - 公司通过配股融资加速全球化创新管线布局,90%资金用于临床研发及全球设施建设,2030年目标推进至少5款产品至全球III期研究 [5][6][9] - 新一代"IO+ADC"战略聚焦肿瘤治疗未满足需求,已布局10余款全球创新分子,包括IBI363、IBI343等潜力产品 [11][12][14][16] 玛仕度肽获批 - 6月27日获批上市,商品名"信尔美",是全球首个且唯一上市的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物 [1] - 中国超重/肥胖人群达5亿(BMI≥24),市场空间巨大,机构预测峰值销售额超50亿元 [2] - 覆盖7项III期临床研究,包括超重/肥胖(GLORY-1)、中重度肥胖(GLORY-2)、MAFLD(GLORY-3)等,16mg剂量20周减重达21% [2][3][4] - 对比竞品:诺和诺德司美格鲁肽2024年销售额293亿美元,礼来替尔泊肽164亿美元 [4] 5.5亿美元配股融资 - 6月26日完成配售5500万股,每股78.36港元,较前日折让4.9%,为近4年香港医疗健康板块最大规模新股发行 [5][6] - 资金分配:90%用于全球创新管线研发及设施建设,10%用于日常运营 [6] - 全球化布局:已与罗氏达成IBI3009(DLL3 ADC)授权协议,首付款8000万美元+10亿美元里程碑款 [7] 全球化创新管线 - 2030年目标:至少5款产品进入全球III期研究,包括IBI363(PD-1/IL-2α)、IBI343(CLDN18.2 ADC)、IBI3009等 [9] - IBI363:启动头对头K药治疗黑色素瘤III期,拓展肺癌/肠癌等大癌种,中美澳多中心临床中 [9][14] - IBI343:针对胰腺癌(中位OS 12.1个月)和胃癌的全球III期研究进展最快 [16][17] - 其他管线:IBI356(OX40L单抗)在澳中开展AD研究,IBI3002(IL-4Rα/TSLP双抗)多中心I期进行中 [10] 新一代"IO+ADC"战略 - 解决肿瘤异质性、免疫冷肿瘤、耐药等核心挑战,分三阶段推进联合治疗策略 [12] - 重点产品: - IBI363(PD-1/IL-2α):泛癌种Ib期试验中,联合ADC潜力显著 [14] - IBI343(CLDN18.2 ADC):胰腺癌Ib期mPFS 5.4个月,全球首个在该领域显效的ADC [16][17] - IBI3020(CEACAM5双载荷ADC):全球首个进入临床的同靶点药物 [9][12] - 研发密度:超过10款全球创新分子同步开发,覆盖IO/ADC/双抗等多技术平台 [12][14]
北水成交净买入50.36亿 北水加仓创新药概念股 抢筹盈富基金近17亿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7-02 18:04
7月2日港股市场,北水成交净买入50.36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成交净买入12.79亿港元,港股通(深)成 交净买入37.57亿港元。 北水净买入最多的个股是盈富基金(02800)、信达生物(01801)、美团-W(03690)。北水净卖出最多的个股 是阿里巴巴-W(09988)、腾讯(00700)、小米集团-W(01810)。 | 港股通(沪)活跃成交股 | | --- | | 重庆钢铁 ... HK 01053 | 4.11亿 | 3.81亿 | 7.92亿 +2916.28万 | | --- | --- | --- | --- | | 国泰君安 ... | 3.96亿 | 3.90亿 | 7.86亿 | | HK 01788 | | | +632.81万 | | 泡泡玛特 | 4.24亿 | 3.01亿 | 7.25亿 | | HK 09992 | | | +1.2316 | 港股通(深)活跃成交股 盈富基金(02800)获净买入16.74亿港元。消息面上,交银国际认为,港股当前适度的拥挤度状态为投资 者提供了较理想的配置窗口,特别是在科技板块估值压力充分释放的背景下,该行认为港股从结构性行 情向更为 ...
创新药“浓度”成基金收益利器
中国证券报· 2025-07-02 05:04
创新药板块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港股创新药板块在政策与产业催化、市场情绪推动下表现强劲,重仓相关板块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突出,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回报率高达85%以上,多只产品回报率超过60% [1]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A自2022年三季度全面转向港股生物医药板块,持仓中涌现多只"翻倍股",荣昌生物上半年涨幅高达278%,信达生物、诺诚健华、科伦博泰生物涨幅均超100%,前十大重仓股平均涨幅高达90%以上 [1] - 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中银港股通医药A、永赢医药创新智选A等基金凭借超60%回报率挺进公募基金上半年业绩前十名 [2] - 港股医药主题ETF包揽上半年涨幅前十名,涨幅均在50%以上,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上半年获资金净流入超60亿元,规模由年初6.53亿元增至78亿元以上 [2] 市场分歧与调整 - 随着板块估值来到相对高位,市场对后续行情出现分歧,部分机构认为短期事件性催化告一段落,短线交易型资金可能获利了结 [1] - 创新药板块进入相对高位震荡区间,银华基金认为短期事件性催化告一段落,基本面未现重大改变,股价调整会释放风险,下一轮基本面或政策利好可能带来新行情 [3] - 工银瑞信基金认为此前调整是短期涨幅较大后的自然现象,与行业基本面关系不大,大部分涨幅较大公司在特定治疗领域有突破,基本面已现积极变化 [3] 投资逻辑与机会 - 国盛证券医药生物团队表示上半年行情是市场与产业逻辑共振,流动性较好且科技方向资金外溢,跨国药企持续大额商务拓展推动创新药企海外业务价值重估 [2] -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基金经理认为板块处于估值和基本面双重修复过程,重磅创新药全球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与定价,投资者需甄别资产属性,找到"真创新" [3] - 6月30日《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提出加大研发支持、支持进入医保目录和商业保险、支持临床应用、提高多元支付能力等措施 [3] - 7月1日A股创新药板块再度上涨,博时基金认为政策文件构建了覆盖创新药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支持框架,广发基金认为政策将提升研发确定性,加速商业化回报周期 [4] - 东方红资产管理基金经理认为应高度重视产品型公司新成长周期,包括走向全球市场的生物科技创新公司和估值合理期待创新转型的传统药企 [4] 行业趋势与技术突破 - 永赢医药创新智选基金经理关注创新药板块硬科技、高增长、产业趋势三条主线:头部企业自主出海、产品阶段性优势、国内临床资源丰富和研发效率优势 [4][5] - 富国基金基金经理表示中国创新药产业迎来关键转折点,ADC与双抗技术凭借"成本优势+临床效率+产业链协同"三重优势有望在全球免疫治疗市场占重要份额 [5] - ADC赛道早期项目需警惕同质化竞争,AI在药物研发中仍属辅助工具,长期价值需数据验证,中国创新药产业从"技术跟随"转向"全球协同",有望孕育万亿市值巨头 [5]
中金:维持信达生物(01801)“跑赢行业”评级 升目标价至95.3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01 17:15
公司财务预测与评级 - 基本维持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4.72亿元、2026年12.99亿元不变 [1] - 基于DCF模型上调目标价38.1%至95.3港元,当前股价存在21.6%上行空间 [1]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核心产品进展 - 玛仕度肽注射液6月27日获批上市,为全球首个GCG/GLP-1双受体激动减重药物 [2] - III期试验显示6mg剂量48周体重较基线下降14.84%,肝脏脂肪含量≥10%患者全肝脂肪下降80.2% [3] - 肿瘤领域IBI363在ASCO会议中表现亮眼:鳞状非小细胞肺癌mOS 15.3个月,腺癌17.5个月 [4] 研发战略与管线布局 - 6月30日肿瘤研发日活动展示下一代IO与ADC战略,IBI363末线结直肠癌单药mOS达16.1个月 [2][4] - ADC联合IO疗法被视作肿瘤领域新方向,公司推进下一代ADC研发 [4] - 目标2030年5个管线产品进入全球多中心临床III期试验 [5] 国际化与领域突破 - 玛仕度肽获评FIERCE Pharma 2025年全球十大最期待药物 [3] - CVM领域替妥尤单抗、玛仕度肽已兑现,匹康奇拜有望年内获批 [5] - IBI363在IO经治黏膜/肢端型黑色素瘤mOS达14.7个月,联合疗法OS事件率仅17.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