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叶制药(02186)
icon
搜索文档
绿叶制药(02186)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9-09 17:42
股份数据 - 2025年8月31日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数目为3,888,677,176[3] - 2025年9月9日因转换债券新增股份52,919,389,占比1.36%[3] - 2025年9月9日结束时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数目为3,941,596,565[3] 股份发行 - 按每股3.672港币兑换2500万美元可转换债券发行普通股[3] - 股份发行获董事会正式授权批准[4] - 公司已收取股份发行全部款项[4]
绿叶制药(02186.HK)获UBS Group AG增持673.2万股
格隆汇· 2025-09-09 07:45
交易概况 - UBS Group AG于2025年9月2日以每股均价3.7949港元增持绿叶制药673.2万股好仓[1] - 此次增持涉及资金约2554.73万港元[1] - 增持后UBS Group AG最新持好仓数量达到468,669,018股[1][3] 股权变动 - 增持后UBS Group AG持好仓比例从11.88%上升至12.05%,增加0.17个百分点[1][3] - 该机构同时持有484,298,070股淡仓,占已发行股份的12.45%[3] 公司基本信息 - 绿叶制药集团有限公司上市股份代号为02186.HK[1][2] - 权益披露资料覆盖日期为2025年9月8日至9月9日[2]
智通港股空仓持单统计|9月5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05 18:36
空仓比最高股票排名 - 中兴通讯空仓比16.47%居首 空仓数量维持1.24亿股[1][2] - 中远海控空仓比13.94%位列第二 空仓数量由3.93亿股增至4.01亿股[1][2] - 宁德时代空仓比13.88%排名第三 空仓数量由2186.91万股降至2164.51万股[1][2] 空仓比显著增加个股 - 赣锋锂业空仓比增幅最大 增加2.85%至12.46% 空仓数量由4263.72万股增至5528.41万股[1][2] - 华虹半导体空仓比增加2.56%至9.73%[1][2] - 美图公司空仓比上升1.80%至4.85%[1][2] 空仓比显著下降个股 - 海信家电空仓比降幅最大 减少3.57%至4.72%[1][3] - 药明康德空仓比下降2.44%至11.64% 空仓数量由6734.84万股降至5568.70万股[1][2][3] - 栢能集团空仓比减少1.76%至2.46%[1][3] 其他重点个股空仓变化 - 中国平安空仓比12.58% 空仓数量由9.42亿股降至9.37亿股[2] - 紫金矿业空仓比11.91% 空仓数量由6.84亿股增至7.13亿股[2] - 万科企业空仓比11.61% 空仓数量由2.67亿股降至2.56亿股[2]
绿叶制药(02186)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9-03 16:40
股本相关 - 截至2025年8月底,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2亿美元,股份10亿股,每股面值0.02美元[1] - 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38.88677176亿股,较上月增加1.27006533亿股[2] - 本月底库存股份数目为0,无变动[2] 可转换债券相关 - 一可转换债券本月底已发行总额1.8亿美元,无变动[4] - 另一可转换债券本月底已发行总额9000万美元,减少6000万美元[4] - 本月因可转换债券换股发行新股1.27006533亿股[4] - 可转换债券认购价/转换价分别为4.88港元和3.672港元[4] 其他 - 本月证券发行等获董事会授权批准,依规进行[7]
创新药概念再度走强,恒生创新药ETF(159316)等产品成交活跃,机构称创新药有望继续上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1:08
板块表现与资金流向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上涨3.0% [1] - 信达生物涨超6% 康诺亚-B、石药集团、绿叶制药涨超5%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成交额超4亿元 连续4日净流入后规模达18亿元 [1] 政策与行业催化 - 国家医保局公布2025年医保及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名单 以新药为主 [1] - 目录包含"百万抗癌药"CAR-T产品及多个"全球首个且唯一"产品 [1] - 9月创新药催化事件料增多 科技切换消除短钱压力后板块有望继续上行 [1] 指数优化与投资工具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剔除CXO企业 成为100%纯度创新药指数 [1] - 剔除CXO后指数年化收益率和夏普比率更高 [1] - 恒生创新药ETF(159316)为唯一跟踪该指数产品 [1]
绿叶制药绩后涨近6% 中期肿瘤治疗领域收入增加13.5%达12.9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9 10:31
股价表现 - 绿叶制药绩后股价上涨5.69%至3.53港元 成交额达1.80亿港元 [1] 财务业绩 - 公司中期收入31.8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46%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13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19.33% [1] - 每股盈利8.32分 [1] 业务分部表现 - 肿瘤治疗领域收入12.95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3.5% [1] - 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收入8.6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5.4% [1] - 心血管系统治疗领域收入6.93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9.2% [1] - 代谢治疗领域收入1.8亿元人民币 同比下降7.9% [1]
港股异动 | 绿叶制药(02186)绩后涨超5% 中期肿瘤治疗领域收入增加13.5%达12.95亿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09:59
股价表现 - 绿叶制药股价上涨5.39%至3.52港元 成交额达9339.19万港元 [1] 财务业绩 - 收入同比增长3.46%至31.81亿元人民币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下降19.33%至3.13亿元人民币 [1] - 每股盈利8.32分 [1] 产品组合结构 - 中国市场四大治疗领域产品布局:肿瘤科6款药品 中枢神经系统5款药品 心血管3款药品 代谢2款药品 [1] - 国际市场聚焦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 包括思瑞康系列及多款透皮贴剂产品 [1] 分领域收入表现 - 肿瘤治疗领域收入同比增长13.5%至12.95亿元人民币 [2] - 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收入同比增长5.4%至8.68亿元人民币 [2] - 心血管系统治疗领域收入同比下降9.2%至6.93亿元人民币 [2] - 代谢治疗领域收入同比下降7.9%至1.8亿元人民币 [2]
绿叶制药绩后涨超5% 中期肿瘤治疗领域收入增加13.5%达12.95亿元
智通财经· 2025-08-29 09:57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人民币31.81亿元 同比增长3.46%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13亿元 同比下降19.33% [1] - 每股盈利8.32分 [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业绩公布后股价涨超5% 达3.52港元 [1] - 成交额9339.19万港元 [1] 治疗领域收入结构 - 肿瘤治疗领域收入增长13.5%至12.95亿元 [2] - 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收入增长5.4%至8.68亿元 [2] - 心血管系统治疗领域收入下降9.2%至6.93亿元 [2] - 代谢治疗领域收入下降7.9%至1.8亿元 [2] 产品组合布局 - 中国市场拥有6款肿瘤治疗药品(力扑素/博优诺/百拓维/赞必佳/希美纳/米美欣) [1] - 中枢神经系统领域5款产品(思瑞康/若欣林/瑞可妥/美比瑞/金悠平) [1] - 心血管领域3款产品(血脂康/欧开/麦通纳)及代谢领域2款产品(贝希/博优平) [1] - 国际市场聚焦中枢神经系统领域 包括思瑞康系列/Rykindo/利斯的明贴剂系列/罗替高汀贴剂等产品 [1]
绿叶制药(02186.HK):中期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减少19.3%至3.13亿元
格隆汇· 2025-08-29 07:37
财务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同比增长3.5%至人民币31.81亿元 [1] - 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降19.3%至人民币3.13亿元 [1] - EBITDA同比增长4.2%至人民币12.04亿元 [1] - 每股盈利为人民币8.32分 [1]
绿叶制药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3.13亿元 同比减少19.33%
智通财经· 2025-08-28 23:07
财务表现 - 公司报告期收入31.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6% [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3.1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33% [1] - 每股盈利8.32分 [1] 中国市场产品布局 - 公司在中国市场聚焦四大治疗领域:肿瘤科、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及代谢 [1] - 根据IQVIA数据,肿瘤科、代谢、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相关药品分别构成中国第一、第二、第四及第五大药品市场 [1] - 肿瘤治疗领域拥有6款主要产品(力扑素、博优诺、百拓维、赞必佳、希美纳及米美欣) [1] - 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拥有5款主要产品(思瑞康、若欣林、瑞可妥、美比瑞及金悠平) [1] - 心血管治疗领域拥有3款主要产品(血脂康、欧开及麦通纳) [1] - 代谢治疗领域拥有2款主要产品(贝希及博优平) [1] 国际市场产品定位 - 国际市场产品主要集中在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 [1] - 核心产品包括思瑞康、思瑞康缓释片、Erzofri、Rykindo、利斯的明单日透皮贴剂、利斯的明多日透皮贴剂、罗替高汀贴剂、芬太尼贴剂及丁丙诺啡贴剂 [1] 分治疗领域收入表现 - 肿瘤治疗领域收入12.9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5% [2] - 中枢神经系统治疗领域收入8.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 [2] - 心血管系统治疗领域收入6.9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2% [2] - 代谢治疗领域收入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9% [2] 全球竞争优势 - 公司18大主要产品在全球高发疾病领域建立强大竞争优势 [2] - 核心产品市场份额有望稳步增长或保持现有水平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