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合联(02268)

搜索文档
交银国际:升药明合联(02268)目标价至51港元 行业高景气度+CRDMO模式优势持续驱动业绩强劲增长
智通财经网· 2025-03-26 10:35
文章核心观点 交银国际基于2024年强劲业绩和管理层指引,上调药明合联2025 - 26E经调整净利润预测7 - 10%、上调DCF目标价至51港元 ,公司2024年业绩表现强劲,受行业高景气度和CRDMO模式优势驱动,2025年有望延续高增长 [1] 公司2024年业务表现 - 收入和经调整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91%/185%,符合此前盈利预告的85%以上/170%以上 [2] - 全年新签/赢得53个综合CMC项目,总项目数达到194个 [2] - 赋能客户提交30个IND申请,在全球同行中排名第一 [2] - 中国企业出海且金额超10亿美元的ADC BD交易中,60%使用公司CRDMO服务 [2] - 全年毛利率和经调整净利率分别上升4.3个/7.3个百分点 [2] - 北美地区收入同比增长180%、未完成订单总额增长超100%,中国以外地区的整体收入贡献从2023年的69%提升至74% [3] 公司2025年展望 - 收入增长35%,利润率相比2024年稳定,若新产能利用率较好,有提升空间 [2] - 关注商业化订单和后期订单递交BLA(8个处于PPQ)的进展,以及产能落地节奏 [1] 公司产能布局 - 快速推进新加坡产能建设,预计2025年底投入运营 [3] - 无锡第二条mAb/原液双功能产线BCM2L2于4Q24投入运营,2025 - 27年有望上线DP3和DP5两条产线,扩大制剂产能 [3] - 管理层预计2025年资本开支超14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35亿现金 + 经营性正现金流足以支持产能扩张 [3]
药明合联(02268):全方位高增长,订单储备充足,产能持续扩张
信达证券· 2025-03-25 19:5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药明合联2024年业绩全方位高增长,北美收入占比过半,体现核心竞争力和客户认可度 [1][2][3] - 公司项目数和客户群不断增加,未完成订单储备充足,2025年持续高增长确定性较高 [4][5] - 公司坚持“全球双厂生产”战略,产能持续扩张,无锡和新加坡基地产能提升值得期待 [6][7]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对应PE估值逐渐降低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52亿元,同比增长91%;毛利润12.40亿元,同比增长122%,毛利率30.6%;净利润10.69亿元,同比增长277%,净利率26.4%;经调整净利润11.74亿元,同比增长185%,经调整净利率29.0%;经调整净利润(不含利息收支)9.92亿元,同比增长171%,经调整净利率(不含利息收支)24.5% [1] - 按项目阶段,IND前收入16.76亿元,同比增长81%,占比41.4%;IND后收入23.77亿元,同比增长99%,占比58.6% [2] - 按项目类型,ADC项目收入37.67亿元,同比增长100%,占比93.0%;非ADC项目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21%,占比7.0% [2] - 按客户区域,北美收入20.30亿元,同比增长138%,占比50.1%;中国收入10.48亿元,同比增长59%,占比25.9%;欧洲收入6.39亿元,同比增长28%,占比15.8%;其他地区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196%,占比8.2% [2] 项目与客户情况 - 项目数量上,2024年新签53个综合项目,赢得23个iCMC项目,赋能提交30个IND申请,交付超300个GMP生产批次;各阶段项目数量均有增加,新增1个商业化项目和8个PPQ项目 [4] - 客户数量上,2024年累计达499家,同比增加154家;全球制药20强中13家合作,32%收入来自20强;中国企业出海超10亿美元ADC对外授权交易中,60%为公司客户;协助客户IND获批数量全球第一 [5] - 订单储备上,截至2024年底未完成订单总额9.91亿美元,同比增长71%,新签合同与未完成订单增速同步,北美未完成订单总额同比超100% [5] 产能扩张 - 2024年资本开支15.35亿元,2025年计划约14亿元,产能布局包括无锡、常州、上海和新加坡基地 [6] - 无锡基地可“一站式”生产,正在扩建,第2条mAb/DS双功能生产线2024年四季度投产,面积从4.8万平增至5.9万平;当前制剂产能800万瓶/年,预计2025年上半年提升2倍,2027年下半年提升3倍以上 [6] - 新加坡基地定位商业化生产,占地2.2万平,偶联原料药产能预计2025年底运营,制剂产能预计2026年中运营 [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89亿元、74.33亿元、95.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8亿元、20.08亿元、26.21亿元,EPS(摊薄)分别为1.24元、1.67元、2.18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30.14倍、22.35倍、17.12倍 [7]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124|4,052|5,589|7,433|9,515| |增长率YoY %|114.4%|90.8%|37.9%|33.0%|28.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百万元)|284|1,070|1,488|2,008|2,621| |增长率YoY%|82.1%|277.2%|39.1%|34.9%|30.6%| |毛利率%|26.3%|30.6%|31.0%|31.5%|32.0%| |净资产收益率ROE%|5.2%|16.1%|18.3%|19.8%|20.5%| |EPS(摊薄)(元)|0.28|0.89|1.24|1.67|2.18| |市盈率P/E(倍)|106.73|32.16|30.14|22.35|17.12| |市净率P/B(倍)|6.56|5.17|5.52|4.43|3.52|[8]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报表类型|会计年度|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非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合计)|无形资产|资产总计|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非流动负债|负债合计|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负债和股东权益|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净利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EBITDA|EPS (当年)(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利润|折旧摊销|营运资金变动|投资活动现金流|资本支出|长期投资|其他|筹资活动现金流|吸收投资|借款|现金流净增加额| |----|----|----|----|----|----|----|----|----|----|----|----|----|----|----|----|----|----|----|----|----|----|----|----|----|----|----|----|----|----|----|----|----|----|----|----|----|----|----| |资产负债表|2024A|6,101|1,925|1,573|119|3,023|2,725|277|9,124|2,466|478|1,020|18|2,485|6,639|9,124|/|/|/|/|/|/|/|/|/|/|/|/|/|/|/|/|/|/|/|/|/|/|/| |资产负债表|2025E|7,082|2,099|2,170|163|4,277|3,992|264|11,359|3,213|478|1,399|18|3,231|8,128|11,359|/|/|/|/|/|/|/|/|/|/|/|/|/|/|/|/|/|/|/|/|/|/|/| |资产负债表|2026E|8,966|3,017|2,886|215|5,288|5,015|252|14,255|4,101|478|1,847|18|4,119|10,136|14,255|/|/|/|/|/|/|/|/|/|/|/|/|/|/|/|/|/|/|/|/|/|/|/| |资产负债表|2027E|11,815|4,775|3,694|273|6,059|5,798|241|17,874|5,099|478|2,347|18|5,117|12,757|17,874|/|/|/|/|/|/|/|/|/|/|/|/|/|/|/|/|/|/|/|/|/|/|/| |利润表|2024A|/|/|/|/|/|/|/|/|/|/|/|/|/|/|/|/|4,052|2,812|56|164|100|3|1,220|1,220|150|1,070|1,070|1,373|0.89|/|/|/|/|/|/|/|/|/|/|/|/| |利润表|2025E|/|/|/|/|/|/|/|/|/|/|/|/|/|/|/|/|5,589|3,857|77|227|138|-24|1,697|1,697|209|1,488|1,488|1,819|1.24|/|/|/|/|/|/|/|/|/|/|/|/| |利润表|2026E|/|/|/|/|/|/|/|/|/|/|/|/|/|/|/|/|7,433|5,091|103|301|183|-28|2,290|2,290|282|2,008|2,008|2,450|1.67|/|/|/|/|/|/|/|/|/|/|/|/| |利润表|2027E|/|/|/|/|/|/|/|/|/|/|/|/|/|/|/|/|9,515|6,470|132|386|235|-46|2,989|2,989|368|2,621|2,621|3,172|2.18|/|/|/|/|/|/|/|/|/|/|/|/| |现金流量表|2024A|/|/|/|/|/|/|/|/|/|/|/|/|/|/|/|/|/|/|/|/|/|/|/|/|/|/|/|/|413|1,070|146|-807|-3,013|-1,535|-1,478|0|478|0|478|-2,122| |现金流量表|2025E|/|/|/|/|/|/|/|/|/|/|/|/|/|/|/|/|/|/|/|/|/|/|/|/|/|/|/|/|1,197|1,488|188|-437|-1,009|-1,400|0|391|-14|0|0|174| |现金流量表|2026E|/|/|/|/|/|/|/|/|/|/|/|/|/|/|/|/|/|/|/|/|/|/|/|/|/|/|/|/|1,612|2,008|229|-584|-680|-1,200|0|520|-14|0|0|918| |现金流量表|2027E|/|/|/|/|/|/|/|/|/|/|/|/|/|/|/|/|/|/|/|/|/|/|/|/|/|/|/|/|2,105|2,621|146|-745|-334|-1,000|0|666|-14|0|0|1,757|[9]
药明合联:全方位高增长,订单储备充足,产能持续扩张-20250325
信达证券· 2025-03-25 19:4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药明合联2024年全年业绩全方位高增长,各业务板块表现出色,北美收入占比过半,体现核心竞争力与客户认可度 [1][2][3] - 公司项目数和客户群不断增加,未完成订单储备充足,2025年持续高增长确定性较高 [4][5] - 公司坚持“全球双厂生产”战略,产能在无锡和新加坡基地持续扩张 [6][7]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对应PE估值逐渐降低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52亿元,同比增长91%;毛利润12.40亿元,同比增长122%,毛利率30.6%;净利润10.69亿元,同比增长277%,净利率26.4%;经调整净利润11.74亿元,同比增长185%,经调整净利率29.0%;经调整净利润(不含利息收支)9.92亿元,同比增长171%,经调整净利率(不含利息收支)24.5% [1] - 按项目阶段,IND前收入16.76亿元,同比增长81%,占比41.4%;IND后收入23.77亿元,同比增长99%,占比58.6% [2] - 按项目类型,ADC项目收入37.67亿元,同比增长100%,占比93.0%;非ADC项目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21%,占比7.0% [2] - 按客户区域,北美客户收入20.30亿元,同比增长138%,占比50.1%;中国客户收入10.48亿元,同比增长59%,占比25.9%;欧洲客户收入6.39亿元,同比增长28%,占比15.8%;其他地区客户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196%,占比8.2% [2] 项目与客户情况 - 项目数量上,2024年新签53个综合项目,赢得23个iCMC项目,赋能提交30个IND申请,交付超300个GMP生产批次;截至年底,各阶段项目数量均有增加,新增1个商业化项目和8个PPQ项目 [4] - 客户数量上,2024年累计达499家,同比增154家;全球制药20强中13家合作,32%收入来自20强;中国企业出海超10亿美元ADC对外授权交易中,60%为公司客户;协助客户IND获批数量全球第一 [5] - 订单储备上,截至2024年底未完成订单总额9.91亿美元,同比增长71%,新签合同与未完成订单增速同步,北美未完成订单总额同比超100% [5] 产能扩张情况 - 2024年实际资本开支15.35亿元,2025年计划约14亿元,产能布局于无锡、常州、上海和新加坡基地 [6] - 无锡基地是“一站式”生产基地,正在扩建,第2条mAb/DS双功能生产线2024年四季度投产,面积从4.8万平增至5.9万平;当前制剂产能800万瓶/年,预计2025年上半年提升2倍,2027年下半年提升3倍以上 [6] - 新加坡基地定位商业化生产,占地2.2万平,偶联原料药产能预计2025年底、制剂产能预计2026年中投入运营 [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89亿元、74.33亿元、95.1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88亿元、20.08亿元、26.21亿元,EPS(摊薄)分别为1.24元、1.67元、2.18元,对应PE估值分别为30.14倍、22.35倍、17.12倍 [7] 重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124|4,052|5,589|7,433|9,515| |增长率YoY %|114.4%|90.8%|37.9%|33.0%|28.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 (百万元)|284|1,070|1,488|2,008|2,621| |增长率YoY%|82.1%|277.2%|39.1%|34.9%|30.6%| |毛利率%|26.3%|30.6%|31.0%|31.5%|32.0%| |净资产收益率ROE%|5.2%|16.1%|18.3%|19.8%|20.5%| |EPS(摊薄)(元)|0.28|0.89|1.24|1.67|2.18| |市盈率P/E(倍)|106.73|32.16|30.14|22.35|17.12| |市净率P/B(倍)|6.56|5.17|5.52|4.43|3.52| [8]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 资产负债表展示了2024A - 2027E的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等情况 [9] - 利润表呈现了2024A - 2027E的营业总收入、成本、费用、利润等指标 [9] - 现金流量表给出了2024A - 2027E的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及净增加额 [9]
直击业绩会|药明合联2024年归母净利润“狂飙”277% 维持今年35%收入增幅预测不变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3-25 18:11
文章核心观点 药明合联2024年业绩高增长,受益于ADC药物火热及中国药企ADC项目“出海”,公司维持今年35%收入增幅预测不变,且行业前景向好 [1][3][5]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0.5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0.8%;毛利润达12.40亿元人民币,增速121.6%;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277%至10.70亿元 [1] - 2024年毛利率和经调整净利润率(不含利息收入和支出)分别同比提升4.3个和7.3个百分点 [3] 公司业务项目 - “早期发现”业务推动45个项目从发现阶段至iCMC阶段 [2] - “临床开发”业务新签53个综合项目、23个iCMC项目,赋能客户提交30个IND申请,交付超300个GMP生产批次 [2] - “生产”业务实现1个商业化阶段项目作为第二供应,完成8个工艺验证项目,预计有更多潜在新药上市申请提交 [2] 公司客户情况 - 客户数量从2022年的265家增长至2024年的499家,“全球制药企业20强”中有13家与其合作,32%收入来源于“20强”企业 [3] - 2024年美国地区iCMC阶段项目询单请求同比增长43%,超去年38%的增幅,北美地区收入贡献占比从2023年约40%提升至去年的50% [3] 公司业绩增长原因 - 近年来中国药企ADC药物项目“出海”势头凶猛,去年中国药企“出海”且交易金额超10亿美元的ADC药物对外授权交易中,60%是公司客户 [1][3] - 毛利率提升得益于产线产能利用率提高、集团运营和生产效率提高、持续成本管控以及采购策略优化 [3] 公司今年规划 - 维持今年收入35%增长的预测不变 [1][4][5] - 有4个侧重点,包括推进现有项目、实现DP3产线建设投产和新加坡基地投入运营、聚焦iCMC项目、向中美监管机构递交BLA实现从临床到商业化转型 [5] 行业情况 - 全球ADC外包服务规模2023年达2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增至110亿美元,具有成熟经验和技术的ADC研发生产外包企业有望持续增长 [6] - 摩根士丹利报告认为药明系公司当前估值未充分反映正面因素,预计其估值可进一步上升 [6]
药明合联(0226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4 21:25
香 港 交 易 及 結 算 所 有 限 公 司 及 香 港 聯 合 交 易 所 有 限 公 司 對 本 公 告 的 內 容 概 不 負 責,對 其 準 確 性 或 完 整 性 亦 不 發 表 任 何 聲 明,並 明 確 表 示,概 不 對 因 本 公 告 全 部 或 任 何 部 分 內 容 而 產 生 或 因 倚 賴 該 等 內 容 而 引 致 的 任 何 損 失 承 擔 任 何 責 任。 | 財 | 務 | 摘 | 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年 | | | | 2023年 | | | | 變 動 | | | | | | | | | | ...
药明合联(02268):首次覆盖报告:ADC CRDMO龙头,一体化平台赋能
国泰君安· 2025-03-14 23: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药明合联,给予“增持”评级 [1][4][2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 ADC CRDMO 市场持续扩容,药明合联作为端到端的 ADC CRDMO 龙头,受益行业高景气,客户订单持续扩容,项目漏斗管线后期逐步兑现下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抢滩布局 XDC 可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 预计 2024 - 2026 年 EPS 为 0.89/1.24/1.66 元,综合绝对估值法及相对估值法,给予目标价 43.4 元,对应 2025 年 PE35X [4] - 预计 2024 - 2026 年营收 39.76/54.55/72.15 亿元,同比增长 87.2%/37.2%/32.3%,综合毛利率为 35.0%/36.0%/37.0%,归母净利润为 10.67/14.92/19.95 亿元,同比增长 276.5%/39.8%/33.7% [16] 药明合联:全球领先的一体化、端到端生物偶联药物 CRDMO 龙头 - 药明合联是药明生物和合全药业的合资公司,为全球生物偶联药物开发者提供全流程服务,2024 年实施“赋能、跟随和赢得分子”战略推动项目增长 [23] - 药明合联实际控制人为药明生物,股权结构集中,旗下附属公司业务涵盖一站式服务需求,核心管理团队经验丰富 [26][28] - 受益于 ADC 行业高景气,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快速增长,2024H1 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达 17.00 亿元、4.88 亿元,同比高增 65.1%、175.5%,北美客户营收占比提升,盈利能力改善 [31][35][37] 全球 ADC 市场持续扩容,外包服务业务迅速崛起 - 全球 ADC 药物市场规模从 2018 年的 20 亿美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79 亿美元,CAGR 增速高达 41.0%,预计 2030 年增至 647 亿美元,中国 ADC 药物市场规模 2022 年达 8 亿元,预计 2030 年有望增长至 662 亿元 [40] - 截至 2025 年 2 月,全球 ADC 项目管线超 1519 项,临床前项目 1058 项占比 69.7%,临床阶段项目数 444 项占比 29.2%,头部企业竞争格局逐步明朗,靶点布局中 HER2 靶点竞争激烈,适应症逐步由实体瘤扩展至血液 [45][48][51] - 全球 ADC 授权交易活跃,2023 年交易额突破 1092 亿美元,同比增长 344%,2021 年以来中国 ADC 达成近 28 起总金额超 10 亿美元对外授权交易,潜在总金额超 560 亿美元 [57][58] - ADC 开发技术壁垒高,外包依赖度高,2022 年底全球 ADC 发现、开发及制造外包率高达约 70%,预计 2030 年全球 ADC 外包服务市场有望扩张至 110 亿美元,中国有望达 165 亿元,药明合联领跑国内市场 [63][69][73] 技术赋能 ADC 研发生产,积极推进海内外产能建设 - 从 2020 年到 2024 年,公司临床前项目从 28 个增长至 102 个,临床 I 期 - III 期项目从 12 个增长至 92 个,开展了 10 个 PPQ 项目,管线推进带动合约价值与后续服务收入提升 [82][84] - 公司三大基地位于长三角地区,地理位置毗邻提升效率,实施全球“双厂”布局策略,新加坡新基地有望 2025 年底投产 [89][91] - 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公司累计为 419 名客户提供服务,同比增长 37.8%,在手订单达 8.42 亿美元,同比 +105%,自主研发的 WuXiDAR4 技术有效改善 ADC 产品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稳定性 [95][99] 积极构筑第二增长曲线,引领由 ADC 到 XDC 的行业发展 - XDC 研发处于初步阶段,但部分产品如 RDC 已表现出强大商业潜力,新型 XDC 包括 RDC、FDC 等多种类型 [101][104] - 全球 XDC 研发进入快速增长期,处于临床阶段的项目已超 500 项,中国 XDC 项目已有近 150 项步入临床阶段,研发聚焦于多种非肿瘤疾病 [105]
药明合联20250305
2025-03-06 13:19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药明合联 - 行业:ADC 行业、CDMO 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药明合联业绩表现 - 营收从 2020 年不到 1 亿元增长到 2023 年超 20 亿元,2024 年收入预计超 39 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 180%[3] - 净利润从 2020 年 2600 多万元增长到 2023 年 2.84 亿元,2024 年预计超 11 亿元[3] - 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在手订单 8.4 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58.8 亿元,同比增长 105%[9] - 预计 2025 年收入至少增长 35%,2030 年公司增速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31%[9] 药明合联核心竞争力 - 盈利方面,净利润显著增长,展现强劲盈利能力[4] - 技术与产能上,拥有偶联技术等专长,在多地布局产能,保证充足合理产能并规避风险[4][8] - 响应能力上,大幅缩短 ADC 及双特异性抗体开发周期,优于行业平均水平[8] - 客户保留上,通过战略有效保留客户,累计执行项目多[8] - 团队人才上,管理团队经验丰富,员工素质高,核心人才保留率达 95%[8] - 成本上,受益于规模经济,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减少关联交易占比[8] - 市场地位上,在 CDMO 行业全球排名第二,中国排名第一[4][7] 全球及中国 ADC 市场趋势 - 全球 ADC 市场从 2018 年约 20 亿美元增至 2022 年 79 亿美元,复合增速超 40%,预计未来十年达 647 亿美元,复合增速超 30%[5] - 中国 ADC 市场预计 2030 年达 662 亿元人民币,复合增长率 72.8%,远超全球平均水平[5] ADC 外包服务市场情况 - 2022 年全球 ADC 及 XDC 外包率 70%,远高于其他生物制剂 34%的水平[6] - 2018 - 2022 年复合增速 34%,预计 2030 年市场规模达 110 亿美元,复合增长率接近 30%[6] 药明合联三大增长点 - 优质客户持续累积,订单管线推进,在手订单增长[10] - 全球市场布局,如新加坡新建产能满足客户需求[10] - 引领 ADC 向双抗发展,通过偶联创新技术增强稳定性和同构性[10] 药明合联应对挑战措施 - 股东减持对股价波动影响小,因药明康德减持不直接在二级市场交易[11] - 生物安全法案落地概率和进度不如预期快,公司有应对措施如全球化布局[11] - 与其他竞争对手客户签单合作,展现强大竞争力[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在摩根大通健康大会上,公司给出 2025 年收入至少 35%的增长指引,若按 40%增速计算,2026 年估值约 16 倍左右[12] - 截至 2022 年底,全球三分之二 CDMO 外包服务市场被前十名参与者占据,其中 CL10 占比 74.3%,C15 接近 50%[7]
药明合联:合力创新,联动未来-20250303
国盛证券· 2025-03-02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DC产业蓬勃发展,技术研发与商业化交易齐升,全球偶联药物市场将维持较高速增长 [1][27]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领先的ADC CRDMO公司,建设一站式CRDMO服务平台,战略技术协同并进,客户来源多元化 [2][3] - 作为全球领先ADC CRDMO服务商,公司受益于ADC市场爆发和技术革新,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2亿元、14.75亿元、19.07亿元,增速为264%、43%、29%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领先的ADC CRDMO企业,赋能偶联药物全流程 - 一站式偶联药物CRDMO平台,加速创新药物研发进程,公司是全球领先的CRDMO公司,2023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22年在ADC等生物偶联药物CRDMO中排名全球第二及中国第一 [13] - 专业多元的管理团队,为公司持续增长注入强劲动力,董事会由10位董事组成,管理层大多在生物医药行业深耕多年,公司两次采纳购股权计划激励人才 [16][17] - 业务强劲增长,财务表现亮眼,2020 -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从0.96亿元快速增长到21.24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26亿元增长到2.84亿元,2024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88亿元 [18] ADC赛道: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CRDMO迎来机遇 - ADC产业蓬勃发展,技术研发与商业化交易齐升,近年来ADC药物开发取得重大进展,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已从2018年的20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04亿美元,2023 - 2030年将以30.3%的年复合增长率维持增长 [27] - 技术创新吸引资本流入,ADC/XDC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技术创新使生物偶联药物扩展到ADC形式以外,但XDC开发仍处于初步阶段,ADC仍占整体XDC市场的主要部分 [36] - ADC研发生产技术需求,外包服务业态成趋势,ADC药物生产制备工艺复杂,催生企业生产研发的外包需求,中国ADC外包服务市场将延续上升趋势,到2030年估计价值将达人民币165亿元 [46] 一站式偶联CRDMO平台,领先技术赋能发展 - 打造一站式全方位物偶联药物平台,一小时服务圈赋能全球合作伙伴,公司打造全面一站式生物偶联药物平台,现有基地共同支持公司提高商业化的一体化端到端ADC CRDMO服务,新加坡基地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运营 [50][54] - 核心技术全球领先,提供全方位服务,采用“Enable - Follow - Win”战略促进“R - D - M”三领域的技术发展,WuXiDAR4™技术赋能ADC高质量发展,与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协同发展 [60][71] - 深耕客户奠定基础,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客户基础增长强劲,以北美和中国为主,与大型制药公司合作稳步增长,收入结构稳健,在全球ADC及更广泛生物偶联药物外包服务市场中排名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市场份额稳步增长 [76][8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 - 2026年ADC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50%、45%、35%,非ADC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119%、46%、33%,IND前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70%、52%、38%,IND后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48%、39%、29% [86][87] - 预计2024 - 2026年北美收入增速分别为83%、40%、27%,中国收入增速分别为84%、37%、33%,欧洲收入增速分别为101%、47%、34%,其他地区收入增速分别为66%、27%、23% [88][89] - 预计2024 - 2026年销售费用保持在0.5% - 0.6%左右的区间,管理费用率分别为4.5%、4.3%、4.3% [90][91]
药明合联:合力创新,联动未来-20250302
国盛证券· 2025-03-02 16: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DC产业蓬勃发展,技术研发与商业化交易齐升,全球偶联药物市场将维持较高速增长 [1]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建设一站式CRDMO服务平台,推进业务成长,战略技术协同并进,赋能客户拓展 [2][3] - 作为全球领先ADC CRDMO服务商,受益于ADC市场爆发和技术革新,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2亿元、14.75亿元、19.07亿元,增速为264%、43%、29%,PE为37X、26X、20X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领先的ADC CRDMO企业,赋能偶联药物全流程 - 一站式偶联药物CRDMO平台,加速创新药物研发进程,是全球领先的CRDMO公司,2023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22年在ADC等生物偶联药物CRDMO中排名全球第二及中国第一,市场份额9.8% [13] - 专业多元的管理团队,董事会由10位董事组成,管理层大多在生物医药行业深耕多年,有两次激励计划挽留人才 [16][17] - 业务强劲增长,财务表现亮眼,2020 - 2023年营业收入CAGR为180.7%,归母净利润增长,2024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88亿元,毛利率波动上升,费用率优化下降,IND后服务和ADC业务收入占比高 [18][21][26] ADC赛道: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CRDMO迎来机遇 - ADC产业蓬勃发展,技术研发与商业化交易齐升,2019 - 2022年ADC占FDA批准生物制剂约15.4%,2018 - 2030年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39.1%,2023 - 2030年为30.3%,自2018年以来每年有15至57款ADC候选药物进入临床试验,2022年以来涉及ADC交易超100项 [27][31][32] - 技术创新吸引资本流入,ADC/XDC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XDC开发处于初步阶段,预计未来五年17款XDC获批,ADC占主要部分,技术创新、市场扩展、商业化潜力是增长驱动因素,技术复杂性、供应链管理难度等是面临挑战 [36][44][45] - ADC研发生产技术需求,外包服务业态成趋势,ADC药物生产复杂催生外包需求,全球ADC外包服务需求高,中国ADC外包服务市场到2030年估计价值165亿元,2022 - 2030年复合年增长率35.9% [46] 一站式偶联CRDMO平台,领先技术赋能发展 - 打造一站式全方位物偶联药物平台,一小时服务圈赋能全球合作伙伴,提供全面CRDMO服务,现有基地支持服务,新加坡基地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运营,位居全球ADC及更广泛生物偶联药物外包服务市场前列,2022年市场份额9.8% [50][54][55] - 核心技术全球领先,提供全方位服务,采用“Enable - Follow - Win”战略,促进“R - D - M”三领域技术发展;WuXiDAR4™技术赋能ADC高质量发展,改善药代动力学特征和稳定性,简化CMC开发流程;与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协同发展,交易往来增加 [60][66][71] - 深耕客户奠定基础,市场占有率快速提升,客户基础增长强劲,以北美和中国为主,2024年上半年新增74家客户,累计419家,与大型制药公司合作增长,收入结构稳健,2024年上半年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中13家合作,贡献收入29%,全球第二中国第一,市场份额由2020年1.8%升至2022年9.8% [76][80][8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 - 2026年ADC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50%、45%、35%,非ADC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119%、46%、33%,IND前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70%、52%、38%,IND后服务收入增速分别为48%、39%、29%,各地区业务均有增长,销售费用率保持稳定下降,管理费用率平稳下降 [86][87][91]
药明合联:2024年营收利润超预期,长期增速有望超过ADC行业CAGR
兴证国际证券· 2025-01-21 14:13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为"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药明合联2024年营收利润超预期,预计收入、纯利、经调整纯利分别同比增长超过85%、260%及170% [2] - 公司作为全球ADC外包龙头,具有领先的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生产设施保持高产能利用率,新增产能带动利润率持续改善 [2] - 全球客户项目快速提升,截至2024年有681个药物发现项目和92个整体项目,全年新增53个整体项目,完成30个IND提交 [3] - 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服务客户数达499个,覆盖全球TOP20药企中的13家,北美收入占比提升至50% [3] - 公司强化全球产能布局,预计2024-2030年长期增速有望超过ADC行业增速,全球ADC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132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662亿美元 [3] 财务数据 - 2024年预计营业总收入为39.32亿元,同比增长85.1%,归母净利润为10.23亿元,同比增长260.9% [3] - 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为53.87亿元,同比增长37.0%,归母净利润为14.52亿元,同比增长41.9% [3] - 2026年预计营业总收入为72.73亿元,同比增长35.0%,归母净利润为20.54亿元,同比增长41.4% [3] - 2024年预计毛利率为32.1%,2025年为35.5%,2026年为37.5% [3] - 2024年预计ROE为15.7%,2025年为18.2%,2026年为20.4% [3] 产能布局 - 无锡基地覆盖ADC四个核心生产板块,2024年12月双功能生产线XBCM2 Line2投产,具备年产60批2000L规模抗体中间体和80批1000L规模偶联原液的商业化生产能力 [3] - DP3制剂产线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产,制剂产能提升至原先的2倍 [3] - 新加坡产能预计2025年底投入运营,将更好赋能海外客户及商业化项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