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生物(02269)

搜索文档
药明生物(02269) - 2021 - 年度财报
2022-04-27 18:0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1年收益同比增长83.3%,纯利同比增长107.3%[7] - 公司收益从2020年的56.1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的102.9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83.4%[12] - 公司毛利从2020年的25.3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的48.29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90.7%[12] - 公司毛利率从2020年的45.1%提升至2021年的46.9%[12] - 公司纯利从2020年的16.93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1年的35.09亿元人民币,增长率为107.3%[12] - 公司纯利率从2020年的30.2%提升至2021年的34.1%[12] - 公司2021年收益为人民币102.901亿元,同比增长83.3%[58] - 北美市场收益为人民币52.289亿元,占总收益的50.8%[59] - 中国市场收益为人民币25.107亿元,占总收益的24.4%[59] - 欧洲市场收益为人民币22.763亿元,占总收益的22.1%[59] - 公司总收益在2021年达到人民币102.901亿元,同比增长83.3%[60] - IND前服务收益增长21.1%至人民币33.92亿元,占总收益的33.0%[60] - 后期(第III期)临床开发服务及商业化生产收益增长293.0%至人民币49.305亿元,占总收益的47.9%[60] - 五大客户收益增长122.2%至人民币37.442亿元,占总收益的36.4%[61] - 十大客户收益增长109.2%至人民币48.677亿元,占总收益的47.3%[61] - 销售及服务成本增长77.3%至人民币54.612亿元,毛利率从45.1%增长至46.9%[62][63] - 其他收益净额增长134.9%至人民币6.656亿元,主要由于股权投资公允价值收益增加[65] - 研发开支增长65.2%至人民币5.016亿元,持续投资于创新及科技[69] - 财务成本从2020年的约人民币42.7百万元减少8.2%至2021年的约人民币39.2百万元[70] - 所得税开支2021年为约人民币484.5百万元,实际税率为15.9%,部分被退税约人民币150.5百万元抵消[71] - 纯利从2020年的约人民币1,692.7百万元增长107.3%至2021年的约人民币3,508.6百万元,纯利率从30.2%增加至34.1%[73]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20年的人民币0.43元增长88.4%至2021年的人民币0.81元[74] - 物业、厂房及设备余额从2020年的约人民币11,996.2百万元增长50.6%至2021年的约人民币18,065.5百万元[75] - 使用权资产结余从2020年的约人民币874.2百万元增长93.4%至2021年的约人民币1,690.3百万元[76] - 商誉结余从2020年的约人民币185.4百万元增长725.2%至2021年的约人民币1,529.9百万元[77] - 无形资产从2020年的约人民币391.9百万元增长53.3%至2021年的约人民币600.7百万元[78]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结余从2020年的约人民币871.3百万元增长167.6%至2021年的约人民币2,331.7百万元[80] - 存货从2020年的约人民币1,084.2百万元增长55.6%至2021年的约人民币1,687.4百万元[81] - 流动负债中的合约负债从2020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664.9百万元增长160.8%至2021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733.8百万元[87] - 非流动负债中的合约负债为从疫苗合作伙伴收取的分期付款总额100.0百万美元[87] - 流动负债及非流动负债中的租赁负债总额从2020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727.2百万元增长110.8%至2021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532.9百万元[88]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以及定期存款总额从2020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8,368.1百万元增长21.3%至2021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10,150.9百万元[89] - 借款总额从2020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2,604.7百万元增长6.1%至2021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2,762.4百万元[92]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0年12月31日的12.5%下降至2021年12月31日的8.4%[95] - 已抵押银行存款从2020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528.8百万元减少58.8%至2021年12月31日的约人民币218.0百万元[94] - 2021年经调整纯利为人民币3,435.9百万元,同比增长100.3%[98] - 2021年经调整纯利率为33.4%,同比增长2.8个百分点[98] - 2021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人民币4,662.3百万元,同比增长91.0%[99] - 2021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45.3%,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99] - 2021年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3,572.7百万元,同比增长100.0%[100] - 2021年员工人数为9,864人,同比增长[100] - 2021年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人民币4,589.6百万元,同比增长86.3%[99] - 2021年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44.6%,同比增长0.7个百分点[99] - 2021年经调整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79元,同比增长80.0%[98] - 2022年1月4日至5日,公司回购10,435,500股股份,总价约842.67百万港元[102] 项目与产能 - 新增156个综合项目,使得综合项目总数升至480个,其中447个为非新冠项目[7] - 加速赋能20余个新冠项目,支持客户提交了近30项正式新药临床申请[7] - 临床后期项目数增加到32个,商业化生产项目新增7个,总数达9个[8] - 临床后期及商业化生产的收益增加至人民币49.305亿元,占总收益的47.9%[8] - 全球总产能从2020年底的5.4万升提升至2021年底的15.4万升,预计2022年底将提高至26.2万升,2024年后达到43万升[8] - 子公司药明海德签订9个疫苗合同,包括2个mRNA疫苗合同;药明合联在全球获得60个ADC综合项目,其中包括2个临床III期项目[8] - 公司综合项目从2020年的334个增长至2021年的480个,增长率为43.7%[14] - 公司临床前项目从2020年的169个增长至2021年的268个,增长率为58.6%[14] - 公司早期(第I及II期)临床开发项目从2020年的135个增长至2021年的171个,增长率为26.7%[14] - 公司后期(第III期)临床开发项目从2020年的28个增长至2021年的32个,增长率为14.3%[14] - 未完成订单总量从2020年的11,324百万美元增长20.1%至2021年的13,597百万美元,其中未完成服务订单增长19.9%,未完成潜在里程碑付款订单增长20.4%[1] - 三年内未完成订单总额从2020年的1,458百万美元增长98.2%至2021年的2,890百万美元[1] - 公司赋能全球超过20个COVID-19相关疫苗及药物项目,完成近30个IND申报,包括三个单克隆抗体的商业生产项目[20] - 公司赋能三个COVID-19中和抗体项目获批,其中一个在14个月内获得美国FDA紧急使用授权批准[20] - 公司完成118,000,000股新股配售,所得款净额约为13,121.24百万港元,用于全球扩展和技术创新[21] - 公司通过收购拜耳、辉瑞及CMAB Biopharma Limited的设施,进一步扩大全球产能布局[21] - 公司与药明康德子公司合全药业成立合资公司药明合联,从事抗体偶联药物及其他生物偶联物的CRDMO业务[22] - 公司为所有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提供服务,验证客户及合作伙伴对公司领先科技平台、行业最佳项目交付时间及优秀项目执行过往记录的信任[22] - 公司在全球获得60个ADC综合项目,其中22个项目已进入IND阶段至第II/III期临床开发阶段[25] - 新ADC工厂DP3面积约6,000平方米,自2019年获得GMP生产放行以来,已生产逾120批GMP原液及製劑[26] - DP3完成产能扩建,将冻干产能提高五倍[26] - 公司开发并推出WuXiBody™双特异性抗体平台,目前两个WuXiBody™双特异性分子正处於早期临床开发阶段[29] - 公司签署九份疫苗合约,包括与全球疫苗巨頭之一訂立合作生產協議,初始期限为20年,合約總值超過30亿美元[30] - 公司赋能客户开发三种COVID-19疫苗[30]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HO细胞株构建平台WuXia™,每年可赋能150个综合项目[31] - 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续生产工艺平台WuXiUP™,已广泛应用于超過40个项目[32] - 公司新增多個商業生產項目、獲得多個全球監管機構審批及啟動多處新生產設施的GMP生產[32] - MFG1是中国首个获得美国FDA及欧盟EMA双重认证的生物药生产工厂[33] - 公司原液营运产能达到约154,000升[34] - MFG3在上海基地提供一站式生物药开发及生产服务,产能为7,000升[34] - MFG4成功完成首个4,000升原液GMP生产,是亚洲首次使用4,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34] - MFG5是全球最大的一次性生物反应器cGMP生物药工厂,拥有九条4,000升生产线及12条2,000升生产线[34] - MFG21在苏州收购的GMP认证设施,设计产能为7,000升[35] - MFG13和MFG14在杭州成立微生物及病毒产业化平台,产能分别为2,000升和2,300升[36] - MFG20从辉瑞中国收购,设计产能为8,000升,已获GMP放行[36] - 製劑二廠(DP2)产能高达每年6,000万瓶生物製劑[37] - 製劑七廠(DP7)已为商业批次成功灌装超过1,000万剂[37] - 公司总计划产能达到430,000升[41] - 公司在美国麻萨诸塞州伍斯特市的生产十一厂(MFG11)设计接近完成,面积为200,000平方英尺,即将开始建设[43] - 公司在新泽西州克蘭伯里的生产十八厂(MFG18)提供150,000平方英尺的cGMP临床生产空间,工艺开发实验室于2021年4月投产,预计2022年原液的GMP运营将获放行[43] - 公司位于上海市奉贤区的新基地将建成一站式综合中心,总面积为150,000平方米,其中六层大楼已投入运营,二期建设包括四栋总面积约60,000平方米的大楼,进展顺利[43] - 公司在河北省石家莊的生产八厂(MFG8)计划产能为48,000升,设计符合美国、欧盟及中国cGMP标准,MEP完成率达95%[44] - 公司通过收购拜耳在德國的MFG19及DP7、輝瑞在中國杭州的MFG20、DP9及DP10以及CMAB在中國蘇州的MFG21及DP11,迅速提高产能[45] 客户与市场 - 公司全球客户总数增至逾470家,包括全部全球排前20的大型制药公司[10] - 客户数量从2020年的369名增加到2021年的470名,与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及中国50大制药公司中的42家开展合作[19] - 公司提供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额外财务指标,包括经调整纯利、经调整纯利率、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及经调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96] - 2021年度五大客户销售占公司收益总额的36.4%,最大客户销售占比为14.8%[177] - 2021年度五大供应商采购占公司采购总额的46.5%,最大供应商采购占比为18.3%[178] - 公司未建议派付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183] - 公司可分配予股东的储备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附注46[184] - 报告期内,公司慈善及其他捐款为人民币12,112,000元,相比2020年的人民币2,293,000元有所增加[185] - 第二次配售所得款項淨額約為人民幣3,512.2百萬元,已全部用于集团扩张[187] - 第三次配售所得款項淨額約為人民幣5,545.8百萬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使用4,506.9百萬元,剩余1,038.9百萬元预计在2022年底前使用[188] - 第四次配售所得款項淨額約為13
药明生物(02269) - 2021 - 中期财报
2021-09-21 16:34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上半年收益44.07亿元,较2020年同期19.44亿元增长126.7%[5] - 2021年上半年毛利22.97亿元,较2020年同期7.87亿元增长191.7%[5]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20.58亿元,较2020年同期7.05亿元增长191.9%[5] - 2021年上半年纯利18.83亿元,较2020年同期7.31亿元增长157.7%[5] - 2021年6月30日资产总值435.81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289.64亿元增长50.5%[5] - 2021年6月30日负债总额99.97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80.64亿元增长24.0%[5] - 2021年6月30日权益总额335.84亿元,较2020年12月31日209.00亿元增长60.7%[5] - 集团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同比增长126.7%,达人民币4406.8百万元,毛利同比增加191.7%至人民币2296.8百万元[9] - 公司收益从2020年上半年约19.441亿元增长126.7%至2021年上半年约44.068亿元[33] - 集团毛利从2020年上半年约7.873亿元增长191.7%至2021年上半年约22.968亿元,毛利率从40.5%增至52.1%[38] - 集团其他收入从2020年上半年约1.484亿元减少14.2%至2021年上半年约1.273亿元[39] - 集团其他收益净额从2020年上半年约2.257亿元增长38.0%至2021年上半年约3.115亿元[40] - 集团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下的减值亏损从2020年上半年约0.566亿元增至2021年上半年约1.332亿元,超50%预期下半年收回[41] - 集团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20年上半年约0.485亿元增长24.5%至2021年上半年约0.604亿元,占总收益比例从2.5%降至1.4%[42] - 集团行政开支从2020年上半年约2.034亿元增长70.9%至2021年上半年约3.476亿元[43] - 集团研发开支从2020年上半年约1.244亿元减少7.2%至2021年上半年约1.154亿元[44] - 集团经营溢利从2020年上半年约4.111亿元增长331.4%至2021年上半年约17.735亿元,经营利润率从21.1%提高至40.2%[45] - 集团财务成本从2020年上半年约0.224亿元减少6.7%至2021年上半年约0.209亿元[46] - 集团纯利从2020年上半年约7.307亿元增长157.7%至2021年上半年约18.828亿元,纯利率从37.6%增至42.7%[48] - 物业、厂房及设备余额从2020年12月31日约119.962亿元增长35.1%至2021年6月30日约162.062亿元[50] - 使用權資產結餘从2020年12月31日约8.742亿元增长75.3%至2021年6月30日约15.324亿元[51] - 商誉余额从2020年12月31日约1.854亿元增长619.6%至2021年6月30日约13.341亿元[52] - 无形资产从2020年12月31日约3.919亿元增长49.4%至2021年6月30日约5.855亿元[53] - 对多宁的投资余额从2020年12月31日约1.875亿元增长112.6%至2021年6月30日约3.987亿元,持股比例从15.86%增至21.78%[54]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结余总额从2020年12月31日约8.713亿元增长108.9%至2021年6月30日约18.198亿元[55] - 存货从2020年12月31日约10.842亿元增长57.4%至2021年6月30日约17.068亿元[5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20年12月31日约32.419亿元增长47.2%至2021年6月30日约47.715亿元[58]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20年12月31日约27.285亿元略微减少0.8%至2021年6月30日约27.066亿元[60]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以及定期存款总额结余从2020年12月31日约83.681亿元增长57.8%至2021年6月30日约132.036亿元[63] - 集团借款总额从2020年12月31日的约26.047亿元增长24.2%至2021年6月30日的约32.346亿元[67] - 2021年6月30日借款中,人民币借款约9550万元,年利率3.85% - 4.90%;美元借款约25.927亿元,年利率1.67% - 2.69%;欧元借款约5.464亿元,年利率0.8% - 1.50%[67] - 2021年6月30日借款中,约11.606亿元一年内到期,约14.304亿元一年后但两年内到期,约6.09亿元两年后但五年内到期,约3450万元五年后到期[67] - 2021年6月30日,已抵押银行存款约5.303亿元,与2020年12月31日的约5.288亿元相比相对稳定[68] - 2021年6月30日,账面价值约4090万元的楼宇作为约8050万元人民币借款的抵押[68]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0年12月31日的12.5%降至2021年6月30日的9.6%[69] - 2021年上半年纯利18.828亿元,2020年为7.307亿元[72] - 2021年经调整纯利18.121亿元,经调整纯利率41.1%;2020年经调整纯利6.67亿元,经调整纯利率34.3%[72]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纯利17.687亿元,应占经调整纯利率40.1%;2020年分别为6.724亿元和34.6%[72] - 2021年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0.43元,摊薄盈利0.40元;2020年分别为0.17元和0.16元[72]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纯利为18.828亿元,2020年同期为7.307亿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23.871亿元,利润率为54.2%,2020年同期分别为9.414亿元和48.4%;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23.164亿元,利润率为52.6%,2020年同期分别为8.777亿元和45.1%[74] - 2021年6月30日,集团拥有7686名雇员,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为11.848亿元,2020年同期约为6.493亿元[7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4406754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944103千元人民币[122] - 期内溢利为1882778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730704千元人民币[122] - 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1531458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678673千元人民币[122] - 基本每股盈利为0.44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0.19元人民币;摊薄每股盈利为0.42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0.18元人民币[123]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1601430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14759245千元人民币[124]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21979322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14204368千元人民币[124]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5441562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4498248千元人民币[124] - 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6537760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9706120千元人民币[124] - 2021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4555411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3565969千元人民币[125] - 2021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33583779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20899396千元人民币[125] - 2021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798,005千元,2020年为430,593千元[128] - 2021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 -7,741,402千元,2020年为 -4,031,050千元[128] - 2021年上半年融资活动产生的现金净额为11,215,535千元,2020年为1,044,437千元[128] - 2021年上半年汇率变动的影响为 -86,161千元,2020年为60,630千元[128] - 2021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为4,185,977千元,期初为7,095,735千元[128] - 2020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 -2,495,390千元,期初为6,205,496千元[128]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入127273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48429千元人民币,其中银行及其他金融资产利息收入26289千元人民币(2020年29373千元人民币)[142] - 2021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311533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225716千元人民币,其中外汇收益净额88907千元人民币(2020年123050千元人民币)[144] - 2021年上半年财务成本20874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22405千元人民币,已资本化借款成本利率为每年1.29%至2.31%(2020年为1.29%至3.14%)[145] - 2021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相关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63462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169681千元人民币[146] - 2021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1497675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810685千元人民币[146] - 2021年上半年减值亏损(已扣除拨回)为133166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56587千元人民币[146] - 2021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抵免)为175450千元人民币,2020年同期为 - 25598千元人民币[147] - 2021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盈利为18.4214亿元,2020年同期为7.36113亿元[151] - 2021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1.49321757亿股,2020年为38.75506623亿股[152] - 2021年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44.07831806亿股,2020年为41.45238678亿股[152] - 2021年上半年集团出售若干厂房及机器,总账面价值为171.8万元,现金收益为88.8万元,出售亏损为83万元[154] - 2021年上半年集团收购物业、厂房及设备47.39194亿元,2020年同期为29.7673亿元[155] - 2021年上半年集团确认使用权资产6.78391亿元及租赁负债6.74637亿元,2020年同期分别为4.68264亿元及4.64925亿元[155] - 2021年6月30日商誉账面价值为13.3414亿元[156] - 2021年6月30日无形资产中专利及许可账面价值为2.83934亿元,技术为7246.8万元,客户关系为2.29096亿元[157] - 2021年6月30日集团对上海多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比例为21.78%,2020年12月31日为15.86%[160] - 公司将多宁持股比例从8.13%增至21.78%,总代价3.54526亿元,2020年12月31日已增至15.86%,应付代价1.54526亿元[161]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权工具,2021年1月1日为127,167千元(汇率调整-1,263千元),6月30日为125,904千元[163]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2021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735
药明生物(02269) - 2020 - 年度财报
2021-04-27 17:4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未完成订单量总额同比增长122%至113.24亿美元[6] - 2020年收益同比增长40.9%,纯利同比增长67.5%[6] - 2020年公司收益达人民币5,612.4百万元,同比增长40.9%;纯利达人民币1,692.7百万元,同比增加67.5%[12] - 2020年末公司未完成订单总量达11,324百万美元,较2019年末大幅增长122.0%,其中未完成服务订单增长293.2%至6,629百万美元,未完成潜在里程碑付款增长37.4%至4,695百万美元[12] - 2020年公司毛利率为45.1%,纯利率为30.2%,经调整纯利率为30.6%[8] - 2020年末公司资产总值达28,963,613千元,负债总额达8,064,217千元,权益总额达20,899,396千元[8] - 2020年末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达7,095,735千元[8] - 公司收益从2019年约人民币39.837亿元增长40.9%至2020年约人民币56.124亿元[47] - 2020年北美收益24.792亿元,占比44.2%;中国收益24.641亿元,占比43.9%;欧洲收益4.466亿元,占比8.0%;世界其他地区收益2.225亿元,占比3.9%[48] - IND前服务收益增长54.8%至2020年约人民币28.003亿元,占总收益49.9%;IND后服务收益增长26.6%至约人民币27.248亿元,占总收益48.5%[49] - 五大客户收益从2019年约人民币12.557亿元增长34.2%至2020年约人民币16.847亿元,占2020年总收益30.0%[51] - 十大客户收益从2019年约人民币19.763亿元增长17.7%至2020年约人民币23.269亿元,占2020年总收益41.5%[51]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019年约人民币23.249亿元增长32.5%至2020年约人民币30.794亿元[52] - 毛利从2019年约人民币16.588亿元增长52.7%至2020年约人民币25.330亿元,毛利率从41.6%增至45.1%[53] - 其他收入从2019年约人民币1.799亿元增长22.3%至2020年约人民币2.201亿元[54] - 2020年减值亏损约人民币1.211亿元,2019年约为人民币0.068亿元[55] - 2020年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大幅增长75.1%,来自北美客户的收入增长16.0%[55] - 公司其他收益净额从2019年约2.15亿元增长1218.1%至2020年约28.34亿元[56]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19年约7710万元增长22.4%至2020年约9440万元,占总收益比例从1.9%降至1.7%[57] - 行政开支从2019年约3.673亿元增长39.2%至2020年约5.114亿元[58] - 研发开支从2019年约2.597亿元增长16.9%至2020年约3.037亿元[59] - 财务成本从2019年约1960万元增长117.9%至2020年约4270万元[60] - 所得税开支从2019年约1.163亿元增长134.8%至2020年约2.731亿元,实际所得税率从10.3%增至13.9%[61] - 公司纯利从2019年约10.103亿元增长67.5%至2020年约16.927亿元,纯利率从25.4%增至30.2%[62]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19年0.27元增长59.3%至2020年0.43元,每股摊薄盈利从2019年0.25元增长60.0%至2020年0.40元[63] - 物业、厂房及设备余额从2019年约63.385亿元增长89.3%至2020年约119.962亿元[64] - 对多宁的投资结余从2019年约3090万元增长506.8%至2020年约1.875亿元,持股比例从8.13%增至15.86%[66] - 存货从2019年12月31日约39940万元增长171.5%至2020年12月31日约10.842亿元[68] - 合约成本从2019年12月31日约2.842亿元增长38.0%至2020年12月31日约3.921亿元[69]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19年12月31日约17.367亿元增长86.7%至2020年12月31日约32.419亿元[70] - 合约资产从2019年12月31日约4000万元减少39.8%至2020年12月31日约2410万元[71]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19年12月31日约18.437亿元增长48.0%至2020年12月31日约27.285亿元[72] - 流动负债中的合约负债从2019年12月31日约3.364亿元增长97.7%至2020年12月31日约6.649亿元[73]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19年12月31日约2.926亿元增长148.5%至2020年12月31日约7.272亿元[74] - 银行结余及现金以及定期存款总额结余从2019年12月31日约62.055亿元增长34.8%至2020年12月31日约83.681亿元[75] - 借款总额从2019年12月31日约19.013亿元增长37.0%至2020年12月31日约26.047亿元[77]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19年12月31日的14.7%下降至2020年12月31日的12.5%[80] - 2020年纯利为16.927亿人民币,2019年为10.103亿人民币[82][84] - 2020年经调整纯利为17.158亿人民币,经调整纯利率为30.6%;2019年经调整纯利为12.014亿人民币,经调整纯利率为30.2%[82] - 2020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经调整纯利为17.22亿人民币,2019年为12.049亿人民币[82] - 2020年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为0.44元,摊薄盈利为0.41元;2019年经调整每股基本盈利为0.32元,摊薄盈利为0.30元[82] - 2020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24.409亿人民币,利润率为43.5%;2019年为14.764亿人民币,利润率为37.1%[84] - 2020年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24.64亿人民币,利润率为43.9%;2019年为16.675亿人民币,利润率为41.9%[84] - 2020年员工成本(不包括退休福利计划供款和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约为17.877亿人民币,2019年约为10.788亿人民币[85]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对五大客户销售占收益总额30.0%,2019年为31.5%;对最大客户销售占收益总额7.2%,2019年为9.1%[136]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五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65.6%,2019年为65.7%;单一最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24.3%,2019年为22.0%[137] - 报告期内,公司慈善及其他捐款为人民币229.3万元,2019年为人民币15万元[141] - 2020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账面价值约为人民币23.33亿元(扣除信用损失拨备人民币1.77亿元)[194] - 2020年12月31日,合约资产约为人民币0.24亿元(扣除信用损失拨备人民币0.08亿元)[194] - 贸易应收款项及合约资产合计占集团流动资产总值约16.6%[194]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未上市股权投资约为人民币1.27亿元[195] - 2020年12月31日,集团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未上市股权投资约为人民币1.27亿元[19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赋能12个新冠中和抗体在3 - 5个月内完成20余个全球多地IND申报[6] - 2020年新增103个综合项目,综合项目总数达334个[6] - 报告期内双特异性抗体技术平台WuXiBody®项目和抗体偶联药物(ADC)项目分别增长至29个和40个[6] - 报告期内疫苗业务达成四项合作协议,包括30亿美元的战略合作疫苗生产合同[6] - 公司已签署超2.6亿美元的新冠疫苗合同[6] - 2020年末公司综合项目数由去年同期250个增长33.6%至334个,临床前项目数增长39.7%至169个,早期临床开发项目数增长20.5%至135个,后期临床开发项目数增长75.0%至28个,新增一个商业化生产项目[10] - 2020年公司为369名客户提供服务,去年为266名,与全球20大制药公司中的14家及中国50大制药公司中的32家开展合作[12] - 2020年有36个项目由临床前开发阶段进入早期临床开发阶段[10] -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正在进行的综合项目总数为361个,包括190个临床前项目、137个早期临床开发项目、32个后期临床开发项目及2个商业化生产项目[12] - 生物药开发不同阶段一般收益:药物发现阶段为1.5 - 2.5百万美元,临床前开发阶段为4 - 6百万美元,早期临床开发阶段为4 - 6百万美元,后期临床开发阶段为20 - 50百万美元,商业化生产阶段每年为50 - 100百万美元[11] - 公司投入过半员工攻坚COVID - 19项目,赋能全球超10个相关项目,完成超20个IND申报[14] - 公司疫苗CDMO业务签订四份新合约,一份与全球疫苗巨头发约20年、总价超30亿美元,其他COVID - 19疫苗合约总价超2.6亿美元[16] - 自2019年以来,5个ADC获美国FDA批准,占历史获批总数一半[18]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全球获得40个ADC项目,多个进入IND至第II/III期临床开发阶段[18] - 公司新ADC工厂DP3面积约6000平方米,自2019年获GMP生产放行已生产逾50批原液及制剂[18] - ADC开发促使70% - 80%开发中的项目由生物药CDMO承接[18] - DP3开展产能扩张项目,新增20平方米产能冻乾机使冻乾产能提高五倍[18] - 现有超100种不同双特异性格式,临床试验中有约120种双特异性抗体[19]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在29个项目中应用WuXiBody®平台,首个WuXiBody®双特异性分子获IND批准[19] - 公司的WuXia™平台每年可为公司开发超80个IND项目,已提供超400个细胞株用于临床前及后期开发,9至10个星期内可获得高表达量的前三克隆[21] - 公司的WuXiUP™平台可运用1000至2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达到与10000至20000升传统不锈钢反应器相当的批次产量,已广泛应用于超30个项目[21] 产能相关情况 - 公司总计划产能达430,000升[6] - 公司加大投资部署约430,000升的全球生物药计划总产能[15] - 公司全球总计计划产能截至年度业绩公告日期约达430,000升[28] - MFG5设计产能为60,000升流加,MFG6为6,000升灌流,MFG7为48,000升流加等多个工厂有明确设计产能[29] - 爱尔兰邓多克基地(MFG6及MFG7)截至报告期末完成85%进度,预计2022年投产[29] - 爱尔兰疫苗工厂模块化实验室已运营并产生收益,2021年初主体厂房将封顶[30] - 公司在马萨诸塞州伍斯特市签订土地购买协议并动工建设面积为107,000平方英尺的生物药开发及生产工厂MFG11,预计2023年建成[31] - 新泽西州克兰伯里生产十八厂MFG18预计2021年投产,面积为66,000平方英尺,将具备全流程开发能力[31] - 公司在宾夕法尼亚州普鲁士国王开设面积为33,000平方英尺的工艺开发及测试实验室[31] - 上海奉贤区新基地一期面积34,000平方米大楼已完工并将2021年初全面运营,二期四栋共60,000平方米大楼建设进度达70%,新建生物药中心总面积将为150,000平方米[31] - 无锡生产五厂MFG5预计2021年获GMP放行,将配备九条4,000升和十二条2,000升生物反应器生产线,年初九条4,000升生产线已开始GMP运营[31] - 生产八厂MFG8于2018年在石家庄动工,计划产能48,000升,报告期内外部框架已建成[32] - 生物药一体化新业务创新中心自2020年11月在杭州投入运营[32]
药明生物(02269) - 2020 - 中期财报
2020-09-21 16: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0年上半年收益19.44103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16.0707亿元增长21.0%[6] - 2020年上半年毛利7.87306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6.71011亿元增长17.3%[6]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7.05106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5.12047亿元增长37.7%[6] - 2020年上半年纯利7.30704亿元,较2019年同期的4.49484亿元增长62.6%[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资产总值207.23859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176.02269亿元增长17.7%[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负债总额69.45292亿元,较2019年12月31日的47.06169亿元增长47.6%[6]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达19.44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1.0%,纯利同比增加62.6%至7.307亿元人民币[10] - 公司收益从2019年上半年约16.071亿元增长21.0%至2020年上半年约19.441亿元[34] - 2020年上半年北美地区收益87.82亿元,占比45.2%;中国地区收益81.57亿元,占比42.0%;欧洲地区收益12.27亿元,占比6.3%;世界其他地区收益12.75亿元,占比6.5%[35] - 2019年上半年北美地区收益84.67亿元,占比52.7%;中国地区收益56.92亿元,占比35.4%;欧洲地区收益11.23亿元,占比7.0%;世界其他地区收益7.89亿元,占比4.9%[35] - 2020年上半年IND前服务收益增长18.2%至约96.32亿元,占总收益49.5%[36] - 2020年上半年IND后服务收益增长20.8%至约95.66亿元,占总收益49.2%[36] - 2020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19.441亿美元,较2019年上半年的16.071亿美元增长,其中IND前服务收益9.632亿美元占49.5%,IND后服务收益9.566亿美元占49.2%,其他收益2430万美元占1.3%[37] - 销售及服务成本从2019年上半年约9.361亿美元增长23.6%至2020年上半年约11.568亿美元[38] - 毛利从2019年上半年约6.71亿美元增长17.3%至2020年上半年约7.873亿美元,毛利率从41.8%降至40.5%[39] - 其他收入从2019年上半年约1.238亿美元增长19.9%至2020年上半年约1.484亿美元[40] - 其他收益净额从2019年上半年约1630万美元增长1284.7%至2020年上半年约2.257亿美元[41] -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下的减值亏损(已扣除拨回)从2019年上半年约960万美元增长至2020年上半年约5660万美元,截至2020年8月中已收回约8.43亿美元[42]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19年上半年约2630万美元增长84.4%至2020年上半年约4850万美元,占总收益比例从1.6%增至2.5%[43] - 行政开支从2019年上半年约1.497亿美元增长35.9%至2020年上半年约2.034亿美元[44] - 研发开支从2019年上半年约1.091亿美元增长14.0%至2020年上半年约1.244亿美元[45] - 财务成本从2019年上半年约460万美元增长387.0%至2020年上半年约2240万美元[46] - 集团纯利从2019年上半年约4.495亿元增长62.6%至2020年上半年约7.307亿元,纯利率从28.0%增至37.6%[48] - 归属公司股东溢利从2019年上半年约4.5亿元增长63.6%至2020年上半年约7.361亿元,溢利率从28.0%增至37.9%[48] - 集团每股基本盈利从2019年上半年0.37元增长54.1%至2020年上半年0.57元,每股摊薄盈利从0.34元增长55.9%至0.53元[49] - 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余额从2019年末约63.385亿元增长44.3%至2020年中约91.445亿元[50] - 集团使用权资产结余从2019年末约4.579亿元增长94.7%至2020年中约8.915亿元[51] - 集团无形资产从2019年末约4.158亿元减少2.5%至2020年中约4.056亿元[51] - 集团流动资产中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19年末约8500万元增长至2020年中约9.706亿元[52] - 集团其他金融资产从2019年末约4.58亿元减少67.2%至2020年中约1.5亿元[53] - 集团存货从2019年末约3.994亿元增长53.2%至2020年中约6.118亿元[54] - 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2019年末约18.437亿元增加33.6%至2020年中约24.624亿元[58] - 合约负债从2019年12月31日约3.364亿元增长37.2%至2020年6月30日约4.614亿元[59]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19年12月31日约2.926亿元增长149.8%至2020年6月30日约7.308亿元[60] - 定期存款及银行结余及现金从2019年12月31日约62.055亿元减少至2020年6月30日约42.552亿元[61] - 借款总额从2019年12月31日约19.013亿元增长55.2%至2020年6月30日约29.503亿元[64] - 已抵押银行存款从2019年12月31日约4.316亿元增长22.5%至2020年6月30日约5.288亿元[65]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19年12月31日的14.7%增加至2020年6月30日的21.4%[66] - 2020年上半年纯利为7.307亿元,2019年为4.495亿元[69] - 2020年经调整纯利为7.34亿元,2019年为5.215亿元[69] - 2020年经调整纯利率为37.8%,2019年为32.4%[69] - 2020年经调整基本每股盈利为0.57元,2019年为0.42元[69]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纯利为7.307亿人民币,2019年同期为4.495亿人民币[7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9.414亿人民币,利润率为48.4%;2019年同期分别为6.754亿人民币和42.0%[7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9.447亿人民币,利润率为48.6%;2019年同期分别为7.474亿人民币和46.5%[70]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约为6.493亿人民币,2019年同期约为4.622亿人民币[71] - 2020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1944103千元,2019年同期为人民币1607070千元[118] - 2020年上半年毛利为人民币787306千元,2019年同期为人民币671011千元[118]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705106千元,2019年同期为人民币512047千元[118] - 2020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人民币730704千元,2019年同期为人民币449484千元[118] - 2020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678673千元,2019年同期为人民币448538千元[118] - 2020年上半年期内本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736113千元,2019年同期为人民币450042千元[119] - 2020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57元,2019年同期为人民币0.37元[119] - 2020年上半年摊薄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53元,2019年同期为人民币0.34元[119] - 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1,311,390千元,2019年12月31日为7,930,413千元,增长42.63%[120]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9,412,469千元,2019年12月31日为9,671,856千元,下降2.68%[120]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174,920千元,2019年12月31日为2,871,198千元,增长10.58%[120] - 2020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6,237,549千元,2019年12月31日为6,800,658千元,下降8.28%[120] - 2020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7,548,939千元,2019年12月31日为14,731,071千元,增长19.13%[120] - 2020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3,770,372千元,2019年12月31日为1,834,971千元,增长105.47%[121] - 2020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3,778,567千元,2019年12月31日为12,896,100千元,增长6.84%[121]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736,113千元,2019年同期为450,042千元,增长63.57%[122] - 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678,673千元,2019年同期为448,538千元,增长51.31%[122] - 2020年6月30日本公司股东应占权益为13,634,403千元,2019年12月31日为12,784,363千元,增长6.64%[121] - 2020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提供的现金净额为430,593千元,2019年为221,879千元[124] - 2020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的现金净额为4,031,050千元,2019年为1,447,187千元[124] - 2020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提供的现金净额为1,044,437千元,2019年为4,147千元[124] - 2020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2,495,390千元,期初为6,205,496千元;2019年减少净额为1,219,873千元,期初为4,084,395千元[124] - 2020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710,106千元,2019年为2,864,522千元[124] - 2020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944103千元,2019年同期为1607070千元[132][133][135] - 2020年上半年研究服务收益为1890327千元,2019年同期为1545587千元[132] - 2020年上半年销售货物收益为53776千元,2019年同期为61483千元[132] - 2020年上半年北美地区收益为878201千元,2019年同期为846749千元[135] - 2020年上半年中国地区收益为815731千元,2019年同期为569172千元[135] - 2020年上半年其他收入为148429千元,2019年同期为123756千元[136] - 2020年上半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225716千元,2019年同期为16311千元[138] - 2020年上半年财务成本为22405千元,2019年同期为4611千元[139] - 2020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相关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69681千元,2019年同期为135052千元[140] - 2020年上半年所得税(抵免)开支为 - 25598千元,2019年同期为62563千元[141] - 2020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盈利为736,113千元,2019年同期为450,042千元[144] - 2020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291,835,541股,2019年为1,228,412,653股;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
药明生物(02269) - 2019 - 年度财报
2020-04-27 16: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19年营收同比提升57.2%,毛利同比增长63.0%[6] - 2015 - 2019年收益分别为557,042千元、989,029千元、1,618,829千元、2,534,453千元[9] - 2015 - 2019年毛利率分别为32.4%、39.3%、40.8%、40.2%[9] - 2015 - 2019年经调整纯利率分别为12.8%、22.3%、26.7%、29.7%[9] - 2015 - 2019年资产总值分别为1,356,716千元、1,984,996千元、4,848,962千元、9,393,150千元、17,602,269千元[10] - 2015 - 2019年负债总额分别为1,210,715千元、1,714,529千元、824,602千元、1,398,922千元[10] - 2019年公司收益同比增长57.2%,达人民币3983.7百万元,毛利同比增加63.0%至人民币1658.8百万元[16] - 未完成订单总量由2018年的3639.0百万美元大幅增长40.2%至2019年的5102.0百万美元,未完成潜在里程碑付款由2006.0百万美元增长70.3%至3416.0百万美元[16] - 2019年公司为266名客户提供服务,较去年的220名有所增加[16] - 前十大客户每名客户平均收益由2018年约人民币119.3百万元增加65.6%至2019年约人民币197.6百万元[16] - 2019年公司收益约为人民币398370万元,较2018年的约人民币253450万元增长57.2%[55] - 2019年北美、中国、欧洲、世界其他地区收益占比分别为50.6%、38.7%、6.8%、3.9%[56] - 2019年IND前服务收益增长24.6%至约人民币180840万元,占总收益45.4%;IND后服务收益增长98.6%至约人民币215200万元,占总收益54.0%[56] - 2019年五大客户收益约为人民币125570万元,较2018年的约人民币79660万元增长57.6%,占2019年总收益31.5%[60] - 2019年十大客户收益约为人民币197630万元,较2018年的约人民币119310万元增长65.6%,占2019年总收益49.6%[61] - 公司2019年服务成本约为人民币232490万元,较2018年的约人民币151670万元增长53.3%[62] - 公司2019年毛利约为人民币165880万元,较2018年的约人民币101780万元增长63.0%;毛利率从2018年的40.2%增长至2019年的41.6%[62] - 公司2019年其他收入约为人民币17990万元,较2018年的约人民币19420万元下降7.4%[63] - 公司2019年减值亏损(已扣除拨回)约为人民币680万元,较2018年的约人民币5590万元减少87.8%[64] - 2019年其他收益净额约2150万元,较2018年的约2110万元增长1.9%[65] - 2019年销售及营销开支约7710万元,较2018年的约4240万元增长81.8%,占总收益比例为1.9%,与2018年的1.7%相对稳定[66] - 2019年行政开支约3.673亿元,较2018年的约2.277亿元增长61.3%[67] - 2019年研发开支约2.597亿元,较2018年的约1.693亿元增长53.4%[68] - 2019年所得税开支约1.163亿元,较2018年的约1.073亿元增长8.4%,实际所得税税率由2018年的约14.5%降至2019年的约10.3%[70] - 2019年纯利约10.103亿元,较2018年的约6.305亿元增长60.2%,纯利率为25.4%,2018年为24.9%[71] - 2019年经调整纯利约12.05亿元,较2018年的约7.515亿元增长60.3%,经调整纯利率为30.2%,2018年为29.7%[72] - 2019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约14.764亿元,较2018年的约9.621亿元增长53.5%,利润率为37.1%,2018年为38.0%[73] - 2019年每股基本盈利为0.82元,较2018年的0.52元增长57.7%;每股摊薄盈利为0.76元,较2018年的0.48元增长58.3%[74] - 2019年物业、厂房及设备余额约63.385亿元,较2018年的约29.039亿元增长118.3%[76] - 无形资产从2018年12月31日约3.318亿元增长25.3%至2019年12月31日约4.158亿元[79] - 2019年4月公司收购多宁9.32%股权,总价500万美元(约3380万元),12月股权稀释至8.13%[80] - 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权工具从2018年12月31日约1.366亿元增长1.6%至2019年12月31日约1.388亿元[80] - 2019年12月31日其他金融资产约4.58亿元,利率3.2% - 3.8%(2018年12月31日为零)[82] - 2019年12月31日计入流动资产的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约8500万元,预期回报率3.15% - 3.5%(2018年12月31日为零)[82] - 计入非流动的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18年12月31日约5570万元增长407.2%至2019年12月31日约2.825亿元[83] - 存货从2018年12月31日约2.272亿元增长75.8%至2019年12月31日约3.994亿元[85] - 合约成本从2018年12月31日约2.946亿元减少3.5%至2019年12月31日约2.842亿元[8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18年12月31日约10.672亿元增长62.7%至2019年12月31日约17.367亿元[87]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18年12月31日约7.118亿元增长159.0%至2019年12月31日约18.437亿元[89]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为62.055亿元,2018年12月31日约为40.844亿元,主要因2019年11月收取配售所得款项约35.122亿元、下半年银行借款所得款项净额约19.098亿元及经营活动产生现金[92]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借款总额约为19.013亿元,其中人民币固定利率借款约2.8亿元,实际利率3.70% - 3.92%;美元浮动利率借款约14.092亿元,实际利率3.01% - 3.33%;欧元浮动利率借款约2.121亿元,实际利率约1.50%[94] - 借款总额中,约5.061亿元将在一年内到期,约1.395亿元将在超过一年但两年内到期,约12.557亿元将在两年后但五年内到期[94]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已抵押银行存款约4.316亿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约0.252亿元增长1612.7%[95] - 2019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为14.7%[96] -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员工成本(不包括退休福利计划供款及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约为10.788亿元,2018年同期约为6.903亿元[98] - 2019年慈善及其他捐款为人民币150,000元(2018年为人民币198,000元)[169]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总额(扣除费用及开支后)约为人民币3,437.8百万元,截至2019年12月底已悉数按招股章程用途运用[170] - 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计划用途总额为33.679亿元,其中偿还集团全部未清偿银行借款12.386亿元,占比37%;建设新设施等用途17.397亿元,占比52%;其他一般营运用途2.759亿元,占比8%;改进及维护现有设施1.137亿元,占比3%[171] - 2018年3月21日首次配售5700万股,配售价每股7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31.867亿元,截至2019年12月31日实际使用14.945亿元,未动用16.922亿元,预计2020年底前动用[172][173] - 2019年10月31日第二次配售4650万股,配售价每股85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35.122亿元,将用于支持疫苗及微生物产品开发和全球产能扩张,预计2022年底前动用[174][175]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北美、中国和欧洲市场分别实现66.5%、43.6%和81.4%的增长[6] - 2019年研发管线引入59个新综合项目,综合项目总数达250个,16个后期项目中有2个提交上市申请[6] - 2019年行业领先技术平台引入超20个新项目至研发管线[6] - 疫苗CDMO业务与全球疫苗巨头发订二十年期战略合作协议,合同总值估计超30亿美元[6] - 2019年综合项目数由去年205个增长22.0%至250个[13] - 2019年临床前项目数由去年97个增长24.7%至121个[13] - 2019年早期(第I及II期)临床开发项目数由去年94个增长19.1%至112个[13] - 2019年后 期(第III期)临床开发项目数由去年13个增长23.1%至16个[13] - 报告期内21个项目由临床前开发阶段进入早期临床开发阶段[13] - 2019年,14个获美国FDA批准的新生物药中有三个为ADC,为历年最多[19] - 公司已为客户及合作伙伴开发或正在开发28个ADC,成功支持13个ADC项目推进至IND申请阶段[21] - 现有逾100种不同的双特异性格式,约80种双特异性抗体正进行临床测试[22] - 收到单抗序列后,2至4个月可通过WuXiBody™平台研发生成双特异性抗体,从开发及生产此新双特异性抗体至IND需16至18个月[23] - 报告期内,公司已与12个合作伙伴签署20项WuXiBody™授权协议[23] - 公司细胞株构建平台WuXia每年可开发超60个IND项目,已提供超277个细胞系用于临床前开发及后期开发[24] - 公司连续生产工艺平台WuXiUP运用2,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达到与20,000升传统不锈钢反应器相当的批次产量[25] - 报告期内,WuXiUP已广泛应用于超17个项目的单抗、双特异性抗体、融合蛋白及酶[25] - 公司与Amicus针对新一代庞贝氏症疗法ATB200达成独家商业化生产战略合作,该疗法已顺利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阶段[26] - 公司与天境生物合作,推进其产品管线中至少五个项目的CMC开发与至少一个项目的商业化生产[27] 生产基地建设与认证情况 - 无锡基地生产一厂(MFG1)获美国FDA及欧盟EMA认证[6] - 生产四厂(MFG4)、制剂四厂(DP4)及ADC制剂三厂(DP3)于2019年开始GMP生产[6] - 爱尔兰“未来工厂”于2019年封顶,收购拜耳在德国的生物药制剂工厂完成交割[6] - 公司将在爱尔兰投资2.4亿美元建造疫苗生产基地[6] - 公司全球领先的抗体偶联药物制剂三厂于报告期内开始投入GMP生产[17] - 公司首個商业化生产项目已在无锡基地生产一厂投入生产,获美国FDA及欧盟EMA双重认证[17] - 公司加速部署超280,000升的全球生物药计划产能[17] - 公司全球领先的生物偶联药物一体化研发生產中心的制剂三廠面积约为6,000平方米[20] - 报告期内,公司在无锡、上海及苏州拥有三个营运基地[28] - 无锡基地MFG2配有14个2000升及2个1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2018年7月完成6000升产能规模的工艺验证[30] - 无锡基地MFG4于2019年7月获GMP放行,配备4000升、2000升和1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30] - 无锡基地DP4于2019年7月获GMP生产放行,是中国首家机器人无菌生物制剂灌装车间线[30] - 上海基地MFG3产能为7000升,可提供一站式生物药开发和生产服务[32] - 上海奉贤区全球创新生物药研发制药一体化中心投入运营后面积达150000平方米[32] - 苏州基地投入运营占地16000平方米的新实验室大楼,增加产能[34] -
药明生物(02269) - 2019 - 中期财报
2019-09-20 16:3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19年上半年收益16.0707亿元,较2018年同期的10.54385亿元增长52.4%[6] - 2019年上半年毛利6.71011亿元,较2018年同期的4.14718亿元增长61.8%[6]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5.12047亿元,较2018年同期的2.85075亿元增长79.6%[6] - 2019年上半年纯利4.49484亿元,较2018年同期的2.4957亿元增长80.1%[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资产总值102.08168亿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93.9315亿元增长8.7%[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负债总额16.67694亿元,较2018年12月31日的13.98922亿元增长19.2%[6]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达16.071亿元人民币,较2018年同期增加52.4%[11] - 公司收益从2018年上半年约10.544亿元增长52.4%至2019年上半年约16.071亿元[31] - 2019年上半年北美收益8.467亿元,占比52.7%;中国收益5.692亿元,占比35.4%;欧洲收益1.123亿元,占比7.0%;其他地区收益0.789亿元,占比4.9%[32] - 2019年上半年IND前服务收益增加24.2%至约8.152亿元,占总收益50.7%;IND后服务收益增长98.9%至约7.919亿元,占总收益49.3%[33] - 公司服务成本从2018年上半年约6.397亿元增长46.3%至2019年上半年约9.361亿元[35] - 公司毛利从2018年上半年约4.147亿元增长61.8%至2019年上半年约6.710亿元,毛利率从39.3%增至41.8%[36]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18年上半年约0.408亿元增长169.6%至2019年上半年约1.100亿元[37] - 公司其他收益净额从2018年上半年约0.123亿元增长144.7%至2019年上半年约0.301亿元[38] - 减值亏损(已扣除拨回)从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1960万元减少51.0%至2019年同期约960万元[39]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1990万元增长32.2%至2019年同期约2630万元,2019年同期占总收益比例为1.6%,低于2018年同期的1.9%[40] - 行政开支从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8710万元增长71.9%至2019年同期约1.497亿元[41] - 研发开支从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5620万元增长94.1%至2019年同期约1.091亿元[42] - 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租赁负债利息开支约460万元,2018年同期为零[43] - 所得税开支从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3550万元增长76.3%至2019年同期约6260万元,实际所得税率2019年同期为12.2%,2018年同期为12.5%[44] - 纯利从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2.496亿元增长80.1%至2019年同期约4.495亿元,纯利率2019年同期为28.0%,2018年同期为23.7%[45] - 经调整纯利从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2.967亿元增加75.8%至2019年同期约5.215亿元,经调整纯利率2019年同期为32.4%,2018年同期为28.1%[46] -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从2018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3.811亿元增长77.2%至2019年同期约6.754亿元,利润率2019年同期为42.0%,2018年同期为36.1%;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从约4.283亿元增长74.5%至约7.474亿元,利润率2019年同期为46.5%,2018年同期为40.6%[47] - 厂房及设备余额从2018年12月31日约29.039亿元增加24.5%至2019年6月30日约36.158亿元,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购约8.475亿元,2018年同期约4.801亿元[49] - 存货从2018年12月31日的约2.272亿元增长40.4%至2019年6月30日的约3.189亿元[55] - 合约成本从2018年12月31日的约2.946亿元增长29.2%至2019年6月30日的约3.807亿元[5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18年12月31日的约10.672亿元增长15.9%至2019年6月30日的约12.371亿元[57] - 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16.0707亿元,2018年同期为10.54385亿元[102] - 2019年上半年毛利6.71011亿元,2018年同期为4.14718亿元[102] - 2019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5.12047亿元,2018年同期为2.85075亿元[102] - 2019年上半年期内溢利4.49484亿元,2018年同期为2.4957亿元[102] - 2019年上半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4.48538亿元,2018年同期为2.49514亿元[102] - 2019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450,042千元,2018年为249,570千元[103] - 2019年上半年基本每股盈利0.37元,2018年为0.21元;摊薄每股盈利0.34元,2018年为0.19元[103]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中厂房及设备为3,615,770千元,2018年12月31日为2,903,900千元[104]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中存货为318,947千元,2018年12月31日为227,189千元[104] - 2019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中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792,624千元,2018年12月31日为711,779千元[105] - 2019年6月30日流动净资产为3,656,158千元,2018年12月31日为4,426,431千元[105] - 2019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为319,130千元,2018年12月31日为80,165千元[105] - 2019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8,540,474千元,2018年12月31日为7,994,228千元[105] - 2019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8,540,559千元,2018年12月31日为7,993,755千元[105] - 2019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提供的现金净额为221,879千元,2018年同期为122,170千元[108] - 2019年上半年已收利息32,358千元,2018年同期为23,923千元[108] - 2019年上半年购买厂房及设备支出753,685千元,2018年同期为524,963千元[108] - 2019年上半年收回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2,577,021千元,2018年同期为1,139,726千元[108] - 2019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447,187千元,2018年同期提供现金净额533,579千元[108] - 2019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提供的现金净额为4,147千元,2018年同期为3,201,133千元[108] - 2019年上半年汇率变动的影响为1,288千元,2018年同期为10,385千元[108] - 2019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1,219,873千元,期初为4,084,395千元;2018年同期增加净额为3,867,267千元,期初为503,881千元[108] - 2019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64,522千元,2018年同期为4,371,148千元[108] - 2019年上半年研究服务按有偿服务基准收益为1501216千元,按全时当量基准收益为44371千元,销售货物商业生产合约收益为61483千元,总计收益1607070千元;2018年上半年总计收益1054385千元[140] - 2019年上半年某一时间点确认收益1562699千元,一段时间内确认收益44371千元,总计1607070千元;2018年上半年总计收益1054385千元[141] - 2019年上半年北美收益846749千元,中国收益569172千元,欧洲收益112260千元,全球其他地区收益78889千元,总计1607070千元;2018年上半年总计收益1054385千元[142] - 2019年上半年客户A收益174348千元;2018年上半年客户B收益109940千元[144] - 2019年上半年银行利息收入29632千元,与资产有关的政府补助3392千元,与收入有关的政府补助76968千元,其他收入总计109992千元;2018年上半年其他收入总计40815千元[145] - 2019年上半年外汇亏损净额2607千元,2018年为收益44356千元;衍生金融工具收益11885千元,2018年亏损39313千元;金融资产投资收益6301千元,2018年为6194千元;不可退还权利费收益13764千元,2018年无此项收益[147] - 2019年上半年租赁负债利息开支扣除资本化金额后为4611千元,2018年无此项开支[148] - 2019年上半年厂房及设备折旧扣除资本化合约成本后为78281千元,2018年为56857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扣除相关资本化金额后为11626千元,2018年无此项[149] - 2019年上半年员工成本(含董事酬金)相关开支扣除资本化金额后为390040千元,2018年为300384千元[149] - 2019年上半年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及合约资产减值亏损为9555千元,2018年为19562千元;无形资产摊销为8512千元,2018年为1388千元[149] - 2019年上半年即期税项中,中国企业所得税89745千元,香港利得税5012千元,美国联邦及州所得税523千元,英国所得税73千元;过往年度企业所得税超额拨备23025千元;递延税项为62563千元[150] - 2019年上半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的盈利为450042千元,2018年为249570千元[154] - 2019年用于计算每股基本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228412653股,用于计算每股摊薄盈利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1329326159股;2018年分别为1195738888股和1299498203股[155] - 2019年6月30日,集团于未上市联营公司的投资成本为3379.8万元,应占收购后溢利及其他全面收益为30.9万元[158] - 2019年6月30日,集团联营公司资产净值为1.39894亿元,期内收益为1696.4万元,期内溢利为306.5万元,集团期内应占溢利为30.9万元[161] - 2019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股权工具为1.36807亿元,较年初增加22.9万元[164] - 2019年6月30日,存货经扣除撇减金额约为834.4万元(2018年12月31日为670.6万元),原材料及消耗品为3.18947亿元(2018年12月31日为2.27189亿元)[165] - 2019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12.37078亿元(2018年12月31日为10.67235亿元)[167] - 贸易应收款项方面,2019年6月30日90天以内、91天至1年、1年以上分别为765,786千元、99,501千元、6,749千元,总计872,036千元;2018年12月31日对应分别为698,060千元、60,556千元、4,242千元,总计762,858千元[170]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用
药明生物(02269) - 2018 - 年度财报
2019-04-26 18:1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数为288,股份代号为2269[1][4] - 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有陈智胜博士、周伟昌博士,非执行董事有黄跃先生、李革博士等[3] - 公司授权代表为郑碧玉女士,联席公司秘书为郑碧玉女士[3]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无锡马山梅梁路108号[3]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为香港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54楼[3] - 公司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22楼[4] - 公司于2008年建立,2017年6月于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18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56.6%,中国区域增速高达77.5%[5] - 2018年公司收益为2534453千元人民币,毛利为1017755千元人民币,除税前溢利为737722千元人民币,纯利为630465千元人民币,经调整纯利为751557千元人民币[8] - 2018年公司毛利率为40.2%,纯利率为24.9%,经调整纯利率为29.7%[8] - 2018年公司资产总值为9393150千元人民币,权益总额为7994228千元人民币,负债总额为1398922千元人民币,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084395千元人民币[9] - 2017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经调整纯利为408.1百万元人民币,此处重新计算后为432872千元人民币[8][10] - 2018年公司收益同比增长56.6%,达人民币2,534.5百万元[14] - 未完成服务订单从2017年12月31日约476.0百万美元跃升243.1%至2018年12月31日约1,633.0百万美元[14] - 未完成潜在里程碑付款从2017年12月31日约1,002.0百万美元倍增至2018年12月31日约2,006.0百万美元[14] - 2018年公司服务220家客户,相比2017年的202家有所增加[16] - 前十大客户每名客户平均收益从2017年约8840万元增至2018年约1.193亿元,增幅达35.0%[16] - 每项目平均收益从2017年约1010万元增长22.8%至2018年约1240万元[16] - 2018年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693亿元,占公司收益的6.7%[24] - 集团收益从2017年的约16.188亿元增长56.6%至2018年的约25.345亿元[37] - 2018年北美、中国、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收益分别为12.84亿元、9.8亿元、1.717亿元和0.988亿元,占比分别为50.6%、38.7%、6.8%和3.9%[38] - IND前服务收益增长38.3%至14.51亿元,占总收益57.2%;IND后服务收益增长90.2%至10.835亿元,占总收益42.8%[39] - 五大客户收益从2017年的约6.466亿元增加23.2%至2018年的约7.966亿元,占2018年总收益31.4%[40] - 十大客户收益从2017年的约8.844亿元增加34.9%至2018年的约11.931亿元,占2018年总收益47.1%[41] - 服务成本从2017年的约9.583亿元增长58.3%至2018年的约15.167亿元[42] - 毛利从2017年的约6.606亿元增长54.1%至2018年的约10.178亿元,毛利率从40.8%微降至40.2%[43] - 其他收入从2017年的约0.347亿元增长459.7%至2018年的约1.942亿元[44] - 2018年追溯录得减值亏损净额约0.559亿元[45] - 销售及营销开支从2017年的约0.276亿元增长53.6%至2018年的约0.424亿元,占收益百分比均为1.7%[47] - 行政开支从2017年约1.34亿元增长69.9%至2018年约2.277亿元[48] - 研发开支从2017年约7450万元增长127.2%至2018年约1.693亿元[49] - 2017年其他开支约1610万元,2018年无记录[50] - 2017年财务成本约3570万元,2018年无记录[51] - 所得税开支从2017年约5110万元增长110.0%至2018年约1.073亿元,实际所得税率从16.8%降至14.5%[52] - 纯利从2017年约2.526亿元增长149.6%至2018年约6.305亿元,纯利率从15.6%增至24.9%[54] - 经调整纯利从2017年约4.329亿元增加73.6%至2018年约7.515亿元,经调整纯利率从26.7%提高至29.7%[54] -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从2017年约4.534亿元增长112.2%至2018年约9.621亿元,利润率从28.0%增至38.0%[55] - 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从2017年约6.336亿元增长70.9%至2018年约10.831亿元,利润率从39.1%增至42.7%[55] - 每股基本盈利从2017年0.24元增加116.7%至2018年0.52元,每股摊薄盈利从2017年0.22元增长118.2%至2018年0.48元[56] - 集团厂房及设备从2017年12月31日约17.802亿元增至2018年12月31日约29.039亿元,增幅63.1%[57] - 集团于2018年以5100万美元(约3.418亿元)购入一项许可作为无形资产[58] - 集团于2018年以约1.738亿元购入土地使用权作为预付租赁款项[59] - 集团于2018年分别以995万美元(约6830万元)认购Tysana和Privus各19.9%股权[60] - 集团存货从2017年12月31日约1.355亿元增至2018年12月31日约2.272亿元,增幅67.7%[63] - 集团合约成本从2017年12月31日约2.024亿元增至2018年12月31日约2.946亿元,增幅45.6%[64] - 集团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从2017年12月31日约5.899亿元增至2018年12月31日约10.672亿元,增幅80.9%[65] - 集团合约资产从2018年初约2440万元增至2018年12月31日约3600万元,增幅47.5%[66] - 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从2017年12月31日约5.299亿元增至2018年12月31日约7.118亿元,增幅34.3%[68] - 集团按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Canbridge股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79.6万元[62] - 2018年1月1日,约2.547亿元客户垫款重新分类为合约负债,合约负债(客户垫款)增加96.2%[69]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40.844亿元,2017年12月31日约20.6亿元,因2018年3月收到配售所得款31.867亿元及经营活动现金流[70]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质押银行存款约2520万元,较2017年12月31日约2120万元增加18.9%[73] - 2018年及2017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提取银行借款[72] - 2018年12月31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或担保[72] - 2018年及2017年12月31日,集团均无借贷,资本负债比率不适用[74] - 2018年公司对五大客户销售占收益总额31.4%,2017年为39.9%;对最大客户销售占比11.1%,2017年为11.9%[125] - 2018年公司五大供应商占采购总额64.9%,2017年为70.2%;单一最大供应商占比21.2%,2017年为27.0%[126] - 报告期内集团慈善及其他捐款为19.8万元,2017年为5万元[129]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总额约34.378亿元,2018年末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结余约7.419亿元[130] - 上市所得款项计划用途中,偿还借款等12.386亿元占37%,营运资金等17.397亿元占52%等,2018年实际使用26.26亿元[131] - 2018年3月公司配售5700万股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31.867亿元,用于建设新设施4.098亿元,年末未动用27.769亿元[133] - 截至2018年末公司及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行为[134] - 2018年公司共有205个综合项目,较2017年的161个同比增加27.3%[185] - 2018年公司实现年收入25.34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达到6.305亿元人民币[18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综合项目数从2017年的161个增加至2018年的205个[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205个综合项目,较2017年12月31日的161个增长[12] - 临床前项目数从去年同期90个增长至2018年12月31日的97个[12] - 早期(第I及II期)临床开发项目数从去年同期62个增长51.6%至2018年12月31日的94个[12] - 后期(第III期)临床开发项目数从去年同期8个增长62.5%至2018年12月31日的13个[12] - 报告期内,33个项目从临床前开发阶段进入早期临床开发阶段[12] 公司业务合作与发展 - 公司为全球前20大制药公司的13家及中国前50大制药公司的22家提供服务[5] - 公司与Oxford BioTherapeutics签订金额最高达450百万美元的合约[15] -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与全球20大制药公司中的13家、中国50大制药公司中的22家开展合作[16] - 2018年3月,公司成为通过美国FDA cGMP认证的中国唯一一家生物药生产基地和全球前十大生物药开发及生产服务供应商[17] - 2018年7月,公司与上海海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合营企业药明海德,注册资本5亿元[18] - 2019年2月,公司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完成Trogarzo™生产项目cGMP上市批准前检查且无重大缺陷项[75] - 2019年2月,集团与Amicus Therapeutics针对新一代庞贝氏症疗法ATB200达成独家商业化生产战略合作[75] - 2019年3月,公司生产Trogarzo™的相关基地取得欧盟EMA GMP证书[75] 公司技术平台与产能情况 - 公司WuXia细胞系开发平台每年可开发超60个项目[7] - 公司WuXiUP连续细胞培养生产工艺平台运用2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达到与20000升传统不锈钢反应器相当的批次产量[7] - 公司启动多项产能扩张计划,建成后总产能将达220,000升[6] - 公司计划生物药总产能可达220,000升以上[15] - 公司将单抗药品的IND申报周期减少至15到18个月,个别项目缩短至7个月[16] - MFG2配有14个2000升及2个1000升一次性生物反应器,是2018年全球最大使用一次性生物反应器作商业化生产设施的基地[19] - 2018年7月,公司完成MFG2流加生产线6000升产能规模的工艺验证[19] - 公司兴建的生物偶联药物一体化研发生产中心面积达6000平方米[20] - 上海基地的WuXia平台已提供超220个细胞系用于临床前后开发[21] - 上海基地新MFG3生物反应器总产能为7000升,有六条生产线,每年可完成60个IND申报项目[21] - 上海全球创新生物药研发制药一体化中心面积为160万平方呎[22] - 公司全球生物药总产能预计将达220,000升以上[28] - 无锡MFG4设计产能为10,000升流加/ CFB [29] - 无锡MFG5设计产能为60,000升流加 [29] - 爱尔兰MFG6设计产能为6,000升灌流 [29] - 爱尔兰MFG7设计产能为48,000升流加 [29] - 石家庄MFG8设计产能为48,000升流加 [29] - 无锡MFG9设计产能为6,000升流加/ CFB [29] - 新加坡MFG10设计产能为4,500升流加/灌流 [29] - 美国伍斯特MFG11设计产能为4,500升流加/灌流 [29] 公司管理层与董事信息 - 李革博士52岁,2014年2月获委任为董事长兼非执行董事,2010年5月创立集团,还担任药明康德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等职[78] - 胡先生毕业于浙江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