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元征科技(02488)
icon
搜索文档
元征科技20250409
2025-04-11 10:20
纪要涉及的公司 元征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2024年经营情况优异**:主营收入18.2亿元,较前年15亿元增长21%,全年环比增长8%;净利润3.4亿元,较前年1.7亿元翻倍,下半年环比增长23%;设备出货量约30万台,较前年20万台增长50%,其中国内出货17.6万台,同比增长8%,海外出货8.9万台,同比增长53%,电商出口13.4万台,同比增长90% [3][4] 2. **收入构成多元**:设备销售占比73%,其中诊断设备销售额13.4亿元,比前年增长27%,毛利率从44%提升至50%,OEM设备收入2.7亿元,占比15%,毛利率从13%提升至15%;软件收入实际收款1.7亿元,预计2025年超2亿;数据和服务收入2400万元,其中数据收入1100万元,远程诊断服务1300万元 [3][5] 3. **海外市场主导**:2024年海外市场包括电商一体化占总收入72%,约13.1亿人民币,国内市场贡献5.1亿人民币,占28%;美国区占海外市场最大份额40%,同比增长35% [3][6] 4. **数据资产丰富**:拥有超3.7亿辆车的数据连接量,每周活跃设备330万台,日活跃近30万台,累计诊断报告17亿份,将推动二手车估值、车辆维修等增值服务 [3][8] 5. **未来战略明确**:稳定设备销售,发展新能源设备如电池均衡模组,布局机器人领域如AF校准机器人,加强软件和AI技术应用,转型为软件公司,保持高分红派息(2024年派息率近80%)和股票回购 [3][9][10] 6. **2025年财务目标可期**:全年利润超5亿元,人均收入提升25%;一季度现金流同比增加超30%,收入同比增加近35% [3][12] 7. **软件和数据业务增长预期高**:2025年目标收入翻倍至5000万元,软件和数据业务合计预计增加一个多亿收入,提升净利润 [26] 8. **应对关税挑战有策略**:在美国建立大仓库,调整产品价格,寻找协同代工厂,软硬件分开报关,预计关税对毛利率影响约1.5个百分点,对净利润影响约3 - 4个百分点;设计双轨制销售体系,考虑在墨西哥或加拿大设组装厂,已在越南开展代工生产 [3][13][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业务战略**:提出智能诊断服务(ADS战略)、智能汽车服务(AS战略)以及新能源汽车服务(EVCS战略),巩固设备端体验,增加软件收入 [11] 2. **新能源和机器人产品布局**:2024年电动车诊断设备出货量达一万多套,2025年新款电池均衡设备效率提升三倍,价格降低一半,订单量超去年全年;五月海外年会上将发布全球最高端校准设备,面向欧美、澳洲、日本等高价值市场,正与集成公司探讨深度合作 [18] 3. **库存情况**:当前库存能维持六个月正常销售,包括公司自身和经销商共同持有,六个月内不受关税波动影响 [23] 4. **软件收入及递延情况**:2024年确认软件收入1.1亿元,实际达1.7亿元,约6000万元递延收入;2025年软件收入目标超2亿元 [24] 5. **收入预期**:2025年预计实现两个亿收入,包含去年递延收入,实际确认收入约1.3 - 1.4亿加去年5000万递延收入 [25] 6. **竞争策略**:与竞争对手靠产品功能和技术创新竞争,拥有超级远程技术,推出机器人、轮胎设备和新能源产品,修复美国市场口碑,2025年美国市场目标收入1亿美金 [32] 7. **数据资产和AI技术战略**:2025年人力投入1.1亿,占总体利润不到30%,预计后年软件利润比例超50%,调低硬件设备价格获软件回报;积累17亿份诊断报告,开展AIOBIO计划,提升产品活跃度和易用度 [33][34] 8. **海外营销活动**:2024年海外市场表现好得益于培训会和推广会等活动,2025年计划加强营销活动,国内举办一万场活动,海外活动数量超去年 [35][37] 9. **品牌与创新关系**:品牌基础坚实,但核心靠创新,如超级远程诊断设备成行业标杆,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38] 10. **新能源设备研发成果**:投入大量时间和资源,经两年试错和客户沟通,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带动销售量增长 [39]
元征科技(02488):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有限 提前备货、精准定价助力应对
智通财经网· 2025-04-09 11:03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就美国关税政策对自身影响及应对措施发表说明 称此次美国关税调整对公司影响非常有限 公司采取多种措施将影响降至最低 保障稳健运营与持续发展 [1] 关税政策对公司的影响 - 公司产品涵盖汽车诊断和维修硬件设备、软件产品、远程诊断和数据服务等 均为汽车后市场必需品 受经济周期波动影响小 [2] - 软件产品、远程诊断和数据服务不受此次美国关税调整影响 部分硬件设备销往美国市场 整体而言 此次美国关税调整对公司影响非常有限 [2] 公司已采取及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 前瞻性备货 自2024年中公司察觉潜在贸易风险 逐步增加美国本土备货库存 当前美国备货库存产品可满足未来6个月销售需求 确保政策波动期美国市场供货稳定 [3] - 善用智能算法和AI技术 公司将适时合理调整产品在美销售价格 多数客户表示理解 并运用智能算法和AI技术精准定价 降低价格调整的不利影响 [4] - 协同代工厂 公司与代工厂协商应对关税方案 如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成本 要求代工厂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与产品质量 并积极在低关税区域寻找优质代工厂合作 [5] - 优化收入结构 公司将持续提高软件、远程诊断和数据服务在总收入中的占比 向软件公司和数据公司发展 包括加速软件智能模块落地、提升远程诊断产品体验和用户发单量、推动大数据服务规模化应用场景落地 [6] - 密切关注政策 公司组建专项工作小组 密切跟踪美国关税政策后续动态及国际贸易环境变化 与有关部门等保持沟通 推动业务部门与合作伙伴紧密协作 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7] 公司当前经营状况及未来展望 - 目前公司整体经营良好 一季度全球业务增长显著 汽车诊断设备出货约7.7万台 同比增长约34% 胎压传感器设备出货约26.3万台 同比增长约65% 市场份额持续扩大 [8] - 尽管美国加征关税带来挑战 但公司凭借全球化布局与应对措施 有信心将影响降至最低 保障稳健运营与持续发展 为各方创造价值 [8]
元征科技(02488)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03 16:46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约3128万辆和31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约4%和5%[1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约18.25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约3.40亿元,同比增长101%;净利率18%,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12] - 主营业务成本收入比例降低4%;四项费用占比降低3%;库存周转天数约77天,同比缩短14%[13] - 经营活动流入3.91亿人民币,处置出售子公司收到3100万人民币,购建固定资产及研发投入7500万人民币,投资支付7200万人民币,偿还贷款1.31亿人民币,利息支出1300万人民币,派发股息1.9亿人民币,其他支出1200万人民币,现金变动为净流出7100万人民币,期末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4亿人民币[24] - 负债总额为7.53亿人民币,股东权益为12.44亿人民币,资产总额为19.97亿人民币,期末杠杆比率为0.61(2023年:0.73)[25] - 2024年公司合并资产总计19.97亿元,较2023年的18.55亿元增长7.62%[146] - 2024年公司合并负债合计7.53亿元,较2023年的7.80亿元下降3.53%[147] - 2024年公司合并股东权益合计12.44亿元,较2023年的10.75亿元增长15.63%[147] - 2024年公司资产总计19.89亿元,较2023年的18.75亿元增长6.12%[149] - 2024年公司负债合计8.33亿元,较2023年的8.59亿元下降3.05%[150] - 2024年公司股东权益合计11.56亿元,较2023年的10.16亿元增长13.80%[150] - 2024年公司合并流动资产合计12.27亿元,较2023年的12.06亿元增长1.77%[146] - 2024年公司合并非流动资产合计7.70亿元,较2023年的6.50亿元增长18.65%[146] - 2024年公司流动资产合计16.08亿元,较2023年的15.04亿元增长6.91%[149] - 2024年公司非流动资产合计3.82亿元,较2023年的3.71亿元增长2.91%[149] - 2024年营业收入为18.82亿元,较2023年的15.98亿元增长17.75%[152] - 2024年净利润为3.41亿元,较2023年的1.69亿元增长101.93%[152]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91亿元,较2023年的1.64亿元增长139.36%[155]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15亿元,2023年为1.73亿元[155] - 2024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3.42亿元,较2023年的 - 2.13亿元缺口扩大[156] - 2024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8165元,2023年为0.3932元[152] - 2024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8.40亿元,较2023年的15.99亿元增长15.60%[155] - 2024年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现金为4.14亿元,较2023年的2.18亿元增长89.22%[156] - 2024年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为5.45亿元,较2023年的2.41亿元增长126.00%[156] - 2024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40亿元,较期初的6.11亿元减少11.73%[156]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17.36亿元,流出小计16.64亿元,现金流量净额7195.62万元;2023年分别为14.62亿元、12.71亿元、1.91亿元[158] - 2024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7.46亿元,流出小计6.62亿元,现金流量净额8404.10万元;2023年分别为6.79亿元、4.71亿元、2.08亿元[158] - 2024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65亿元,流出小计6.02亿元,现金流量净额 -2.37亿元;2023年分别为8000万元、3.82亿元、 -3.02亿元[159] - 2024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变动额 -8511.72万元,期初余额5.54亿元,期末余额4.69亿元;2023年分别为9459.12万元、4.60亿元、5.54亿元[159] - 2024年股东权益合计较上年增加1.69亿元,综合收益总额3.55亿元,对股东分配1.83亿元[160] - 2023年股东权益合计较上年增加2885.55万元,综合收益总额1.77亿元,对股东分配1.47亿元[161] - 2024年其他综合收益较上年增加1.41亿元,盈余公积增加3042.50万元,未分配利润增加1.26亿元[160] - 2023年其他综合收益较上年增加7862.85万元,盈余公积增加3129.20万元,未分配利润减少9342.23万元[161] - 2024年股本为4.16亿元,资本公积为3.94亿元[160] - 2023年股本较上年减少1642.85万元,资本公积减少1788.05万元[16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海外业务收入约13亿元,占总收入70%;客户购买软件金额约1.7亿元[12] - 超级远程诊断服务收入约1299万元,业务量同比增长83%;数据收入约1076万元[13]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45元[14] - 董事会建议派付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45元[104] 业务运营数据 - 累计与全球逾3.7亿台车建立连接,诊断设备终端年活跃数逾330万,累积诊断报告数近17亿[15] - 中国区年活跃用户近120万、美国区近百万;全球举办客户培训2892场[16] - 元征新能源站在全球已建立百余个,覆盖国内12座城市及4个海外国家[20] 公司发展计划 - 公司计划提升海外业务规模,扩大超级远程诊断交易量,发展元征AI,提高硬件、软件、服务、数据四大业务收入[22] - 公司计划建立数字化、智能化客户关系[22] - 公司计划继续降低运营成本和产品成本,通过AI和先进工具提高工作效率[22] - 公司计划引进更多战略型人才[22] 公司人员构成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人数为1070人,较2023年的952人增加约6%,国内及海外人员共增加约120名[78][79] - 2024年男性员工726人,女性员工344人;2023年男性员工651人,女性员工301人[78] - 2024年管理人员228人,销售人员292人,生产人员13人,研发人员537人;2023年对应人数分别为173人、289人、19人、471人[78] - 2024年30岁以下员工358人,31 - 50岁员工656人,51岁或以上员工56人;2023年对应人数分别为293人、610人、49人[78] - 2024年国内员工954人,海外员工116人;2023年国内员工824人,海外员工128人[78] 员工培训与安全 - 2024年员工培训总人数为1070人,2023年为952人;2024年完成培训课时为45605,2023年为39439;2024年人均完成课时为43,2023年为41[84] - 2024年及过去2年无因工作关系死亡的员工[82] - 2024年度集团无员工工伤申报[82] 供应商管理 - 集团有完整供应商准入资格及过程管理,供应商需通过资格和物料评估双重确认[85] - 生产性物料采购金额10万元以内由单位负责人和财务经理终审,10 - 30万由总部财务经理和供应链总监终审,超30万由总裁终审[88] - 集团供应商总数约240家,超95%来自国内[88] - 原材料采购关注产地生态和劳工条件,生产制造查看员工工作环境,物流运输考虑包装材料,销售及售后了解是否存在不公平条款[88] 环保与社会责任 - 建立风险评估体系,与供应商签协议,对员工培训,定期现场稽核,设举报渠道,引入第三方认证,制定环保标准,优先选环保企业[90] - 从全生命周期评估环保性能,鼓励创新,发布产品环保要求,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激励措施,要求提交报告,实地考察,建立评估体系,市场监督[94] - 2024年无因安全与健康理由须回收的重大产品[96] - 2024年无客户因产品及服务质素或安全不满的重大投诉[95] - 2024年公司向刘仁八镇仁义八方教育基金、北京桂馨慈善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0万元及平板电脑2046台,向深圳市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捐赠人民币1万元[99] - 公司每年为每位员工提供1000元学习经费[99] - 公司每年预算投放约人民币1000万元用于社区贡献活动[100] 公司客户与供应商情况 - 2024年公司前五名客户营业收入总额约5.56亿元(2023年:3.55亿元),占本年全部营业收入总额约30%(2023年:23%),最大客户占本年全部营业收入总额约9%(2023年:8%)[117] - 2024年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约7.94亿元(2023年:4.08亿元),占本年采购总额约71%(2023年:51%),最大供应商占本年采购总额约24%(2023年:16%)[117] 公司股份情况 - 2024年公司股份总数无变动,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股票,也未按购股权计划授出购股权[118] - 有关期间公司维持了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19] - 公司组织章程细则及中国法例项下无有关优先购买权的条文[120] 公司治理与合规 - 公司已采纳内部监控系统确保资料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适时[67] - 公司已采纳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操守准则,未发现董事年内有违反情况[124] - 公司董事或管理层股东及其联系人无在与集团业务竞争或可能造成激烈竞争的业务中拥有权益[125] 审计相关 - 确定营业收入的确认是关键审计事项,因收入是关键业绩指标,存在管理层操纵收入确认的固有风险[133][135] - 对营业收入确认实施多项审计程序,包括测试内部控制、执行分析性复核等[136][137] - 认为公司营业收入的确认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136] -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执行审计工作,获取的审计证据充分、适当[131] - 公司管理层负责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治理层负责监督财务报告过程[140][141] - 注册会计师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并出具审计报告[142] - 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就审计范围、时间安排等事项沟通,确定关键审计事项[143] - 审计报告日期为2025年3月25日[144] - 注册会计师对其他信息的责任是阅读并考虑其与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不一致或错报,目前无事项报告[138][139] 公司历史沿革 - 2001年公司改组成立,注册资本为3300万元人民币[164] - 2002年发行1.1亿股H股,注册资本增至4400万元人民币[164] - 2003年增发8000万股H股,注册资本增至5200万元人民币[165] - 2011年公司股份合并,每股面值由0.1元变为1元,股份总数由6.036亿股变为6036万股[168] - 2014年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40股,股份总数由6036万股变为3.018亿股[168] - 2015年增发2736万股,股份总数由3.018亿股变为3.2916亿股[168] - 2017年增资内资股4630万股,股份总数由3.2916亿股变为3.7546亿股[169] - 2019年3月回购注销1527.95万股,股份总数由3.7546亿股变为3.601805亿股[170] - 2019年8月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每10股转2股,股份总数由3.601805亿股变为4.322166亿股[170] - 2023年11月回购注销1642.85万股,股份总数由4.322166亿股变为4.157881亿股[171] 合并财务报表范围 - 本期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主体共32户,与上期相比增加7户、减少2户[178] 会计政策与核算基础 - 公司以12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以此划分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182] - 应收账款核销、其他应收款核销、重要的在建工程的重要性标准均为金额大于72万元[182] - 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止[183] - 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差额调整资本公积,不足冲减则调整留存收益[185] -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成本大于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确认为商誉,小于则复核后计入当期损益[189] - 为企业合并发生的中介等直接相关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发行权益性证券的交易费用从权益中扣减[192] - 控制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享有可变回报且能影响回报金额,公司综合考虑相关事实和情况判断控制[193] -
元征科技20250326
2025-03-26 22: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汽车后市场、新能源汽车设备行业 公司:元征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绩表现 - 2024 年主营业务收入 18 亿元,同比增长 21%;净利润 3.4 亿元,同比增长近 100%;上半年收入 8.8 亿元,下半年 9.5 亿元,环比增长 8%;上半年净利润 1.5 亿元,下半年 1.9 亿元,环比增长 23%[3] - 2024 年营收 19.5 亿元,同比增长 8%;净利润 3.4 亿元,同比激增近 100%,下半年环比增长 23%,盈利能力显著提升,得益于硬件销售增长和软件收入贡献[4] 产品设备出货 - 2024 年诊断设备出货 30 万台,同比增长 50%,海外出货增长 53%,电商渠道增长 90%,跨境电商国内出货增长 8%;CVD 设备出货量下降 10%,产品结构向高端设备转型[4][5] - 2024 年胎压设备总出货量 68 万套,相比前年增长 50%[6] 业务结构 - 业务分硬件销售、软件收入、数据和服务收入三大块。2024 年硬件销售收入 13.4 亿元,同比增长 27%,毛利率从 44%提升至 50%;OEM 设备全年收入 2.7 亿,与前年持平,毛利率提高两个百分点,占总主营业务 88%[7] - 2024 年软件收入实际达 1.7 亿,同比增长 32%,因会计师要求采用递延方式计算报表,仅公布 1.1 亿[7] - 2024 年数据服务实现 1100 万元,来自二手车交易中的数据服务,2023 年此项为零[7] 区域市场表现 - 2024 年整体区域收入 10.5 亿元,同比增长 24%,毛利率从前年的 49%提升至 52%;北美区增长最快为 35%,拉美区增速较低为 3%,国内市场收入 5.1 亿元,同比增长 13%,毛利率提高两个百分点,占总销售额 28%[10] 终端覆盖与活跃度 - 截至 2024 年底,诊断设备覆盖全球 3.7 亿辆维修车辆,其中国内 2.2 亿辆,海外 1.7 亿辆;终端年活跃数达 330 万台,日活跃数 30 万台,其中国内 17 万台,海外 13 万台;日均产生 100 万份诊断报告,累计诊断报告数 17 亿份[11] 派息政策 - 坚持高派息政策,每年半年度派息。2023 年全年派息 1 亿元,派息率 59%;2024 年全年派息接近 2.8 亿元,派息率达 80%[13] 未来发展战略 - 公司层面:通过先进科技推动销售增长,扩大诊断设备全球市场占有率,保持新能源汽车设备行业领先地位;本月发布全新电池模组均衡设备以及用于 AF 校准的机器人设备[12] - 软件和数据层面:加强智能算法 AI 技术应用,提高总收入占比,向软件公司和数据公司转型;推广远程诊断技术,拓展二手车、汽车金融等领域的数据应用[12] - 财务层面:保持严谨财务政策和良好现金流,确保每年派息合理性并持续进行股票回购,提高股东价值[12] - 坚持设备、软件、数据三大块收入并重,注重现金流管理,保持设备毛利率,发展各项业务[23] - 围绕汽车电控系统业务,保持前端硬件产品毛利率和高速增长,加快获取软件收入,通过数据产生额外收益,逐步转型为以软件和数据业务为核心的企业[38] 软件业务 - 2024 年软件业务总收入约 1.7 亿元,几乎全部来自海外市场,依托硬件销售,有订阅和购买两种模式,硬件出货量和活跃度影响软件收入[17] - 软件升级服务按年收费,不同地区价格有差异,欧美区一年终端价格约 900 美元,拉美或东南亚等地区可能低至 499 美元[32] - 2024 年实现约 1.7 亿元软件收入,涉及约 8 万台设备享受到软件服务,每台设备软件服务费用约 2000 元[33] - 海外综合设备总量约 49 万台,约 20%用户进行了软件升级,不同区域升级情况不同[34] - 推进智能诊断服务(ADS)、智能汽车服务(AAS)和新能源汽车服务(EES)三大产品策略,引入更多 AI 技术,加快数据技术融合,有望将软件收入提高到 5 - 6 亿元[47] 数据和服务收入 - 2024 年从国内二手车交易中获得 1110 万元收入,通过 AI 技术在美国推出基于数据和 AI 算法的新产品并收费[20] - 2024 年远程诊断收费 1300 万元,来自国内和海外约 140 万单交易,覆盖交易金额约 10 亿元,占比 1.5%,预计 2025 年收入 2400 万元,未来是重要增长点[9] 超级远程诊断业务 - 2024 年完成 140 万单,其中国内约 71 万单,海外约 69 万单;国内按次收费,有套餐;海外采用基础套餐模式,每个用户收取 200 美元年费;全年收取 1300 万元远程诊断费用,总交易金额接近 9.5 亿元,占整体交易金额 1.5%左右[22] - 未来远程诊断服务市场空间至少是现在的 100 倍,预计年收入将达 500 亿人民币以上,海外市场交易金额将超 50 亿美元[24] - 目前采用年费策略,目标在交易金额中获 1.5%分成比例,若 2025 年收入从 1300 万增长到 4000 万,会考虑调整收费策略[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5 年软件递延收益中,6273 万元来源于去年,5565 万元今年确认,586 万元明年确认,提升业绩表现[14] - 2024 年诊断设备收入 13.4 亿元,OEM 设备收入 2.7 亿元;综合诊断设备收入 9.12 亿元,DIY 产品收入 2.21 亿元,行业设备收入约 7700 万元,商用车设备收入 5000 万元,胎压设备收入 4100 万元;诊断设备占总收入 50%,DIY 产品占 12%,胎压产品占 2%[15] - 预计 2025 年诊断设备继续增长,DIY 产品销售额保持在 2.12 亿元左右,胎压监测设备翻倍增长,新能源相关新产品和新设备带来超 1 亿元增量[16] - 软件订阅与升级服务有明确划分,2025 年计划在某些产品引入订阅模式,购买后两年内免费升级服务收入按 24 个月分摊确认[21] - 其他长期投资主要是股权投资,其他长期股权投资主要涉及西安和南京的物业[39][40] - 2024 年租金收入实际变化不大,深圳约三千多万,西安 2024 年中期开始出租,租金未计入报表,预计 2025 年显示[41] - 南京基地预计 2025 年第四季度完成建设及报建手续,采取整租策略,有合适买家会考虑出售,预计 2026 年产生稳定出租物业收入[42] - 西安和南京物业开发项目每年预期租金收入均约 2000 万元,预计 2025 年总房租收入约 5000 万元,2026 年达 7000 万元[43] - 2025 年在海外市场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包括新产品路演、全球展会、线上推广等,在北美区增加销售人员,设立软件销售专员,改组提高欧洲市场表现[44] - 公司所得税率较低因是高新企业、合理税务筹划、2019 - 20 年亏损额度可抵扣盈利[45] - 2024 年诊断设备毛利率 50%,前年 44%;OEM 设备毛利率去年 15%,前年 13%;计划维持现有毛利率,不降价提高市场普及率,关注提升软件质量和智能化水平[46]
元征科技(02488)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5 17: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营业额为人民币18.82亿元,较2023年的15.98亿元增长17.75%[3][6] - 2024年净利润为人民币3.41亿元,较2023年的1.69亿元增长102.05%[3][6] - 2024年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8165元,较2023年的0.3932元增长107.65%[6] - 2024年流动资产合计为人民币12.27亿元,较2023年的12.06亿元增长1.77%[4] - 2024年非流动资产合计为人民币7.70亿元,较2023年的6.50亿元增长18.50%[4] - 2024年负债合计为人民币7.53亿元,较2023年的7.80亿元下降3.53%[5] - 2024年股东权益合计为人民币12.44亿元,较2023年的10.75亿元增长15.70%[5] - 2024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3.91亿元,较2023年的1.64亿元增长139.24%[7] - 2024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 -1.15亿元,较2023年的1.73亿元下降166.39%[7] - 主营业务收入本年金额为1,824,507,041.15元,上年金额为1,513,039,475.79元;其他业务收入本年金额为57,537,118.57元,上年金额为85,313,135.77元[24] - 应收账款期末小计为338,104,292.27元,期初小计为253,486,065.93元,期末坏账准备为30,685,482.54元,期初坏账准备为25,549,487.67元,期末合计为307,418,809.73元,期初合计为227,936,578.26元[26] - 其他应收款期末小计为43,887,424.67元,期初小计为85,578,054.39元,期末坏账准备为25,279,362.68元,期初坏账准备为38,612,658.26元,期末合计为18,608,061.99元,期初合计为46,965,396.13元[29] - 存货期末账面余额为239,654,937.55元,跌价准备为26,886,117.45元,账面价值为212,768,820.10元;期初账面余额为227,819,392.82元,跌价准备为20,643,632.46元,账面价值为207,175,760.36元[30] - 应付账款期末合计为201,536,543.97元,期初合计为163,898,887.83元[31] -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约18.25亿元,同比增长21%;合并归母净利润约3.40亿元,同比增长101%;净利率18%,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48] - 2024年度税后利润3.41亿元,较2023年度的1.69亿元增加1.72亿元,利润增长主要来自营业额增长[58] - 本年总现金流出净额为7100万元,期末总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5.4亿元[59] - 负债总额为7.53亿元,股东权益为12.44亿元,资产总额为19.97亿元,期末杠杆比率为0.61(2023年:0.73)[60] - 前五名客户营业收入总额约5.56亿元(2023年:3.55亿元),占本年全部营业收入总额约30%(2023年:23%)[61] - 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约7.94亿元(2023年:4.08亿元),占本年采购总额约44%(2023年:51%)[61] 股息派发情况 - 2024年派发末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45元[3] - 董事会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0.45元[36][49] 会计政策与估计 - 公司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财政部2023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7号》、《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执行2024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执行这些政策对本报告期内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0][21] - 公司以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期间[13] - 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境外子公司以经营所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为记账本位币,编制报表时折算为人民币[14]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所有子公司均纳入[15] - 公司本期主要会计估计未发生变更[22] 行业市场数据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约3128万辆和31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约4%和5%[4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海外业务收入约13亿元,占总收入70%;客户购买软件金额约1.7亿元[48] - 2024年公司超级远程诊断服务收入约1299万元,业务量同比增长83%;数据收入约1076万元[48] - 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成本收入比例降低4%;四项费用占比降低3%;库存周转天数约77天,同比缩短14%[48] 业务运营成果 - 截至2024年末,公司通过汽车诊断设备与全球逾3.7亿台车建立连接,终端年活跃数逾330万,累积诊断报告数近17亿[51] - 2024年公司中国区年活跃用户近120万、美国区近百万,全球举办客户培训2892场[52] - 2024年公司启动ADS、AAS、EVS三大战略并取得阶段性成果[53] - 元征新能源站在全球已建立百余个,覆盖国内12座城市及4个海外国家[54] 研发情况 - 全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8件,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约50%[55] 资产抵押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以原值约2.64亿元的房屋建筑物等作银行贷款抵押品[41] 子公司变动情况 - 报告期内新增7家子公司,减少2家子公司,无其他重大合并范围变动[62] 财务报告审核情况 - 公司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已审阅及确认2024年度经审核的财务报告[63] 企业管治情况 - 报告期内公司遵守香港联合交易所《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64]
元征科技20241230
2024-12-31 16:56
1. 公司概况与业绩 * **公司地位**:全球整段设备储备量最多的公司。 * **收入结构**:主要收入来源于海外和电商,占比接近70%。 * **业绩表现**:2023年全年设备出货量约30万台,同比增长约10万台。 * **现金流**:现金流状况良好,2023年12月单月现金回款超过2.3亿人民币,为历史最高记录。 * **毛利率**:毛利率持续提升,2023年上半年毛利率达到47%。 * **盈利能力**:预计2023年净利率接近40%,其中软件收入贡献约40%,设备增长贡献约7千万人民币。 2. 战略与未来规划 * **战略调整**:自2022年开始的战略调整取得成功,海外市场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 **产品线**:推出ADAS自动校准设备、四轮定位仪等新产品。 * **软件能力**:持续提升软件能力,提高软件收入。 * **智能化发展**: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提升技术门槛和壁垒。 * **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为未来发展做准备。 * **2025年战略规划**:1月初将召开精英会议,制定2025年战略规划,重点发展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 3. 市场与竞争 * **海外市场**:北美区2023年全年实现约1000万美元收入,主要渠道包括联合渠道、OneSale渠道、Launch品牌渠道和远程服务公司。 * **国内市场**:2023年国内设备出货量约7.5万台,同比增长约5000台。 * **跨境电商**:2023年跨境电商设备出货量约13万台,同比增长约6万台。 * **竞争对手**:国内市场主要竞争对手为博士,海外市场主要竞争对手为道通科技。 * **新产品市场空间**:四轮定位仪市场容量约10万台,预计2024年销量可达3000台。 4. 资本市场 * **回购**:回购程序已完成,预计元旦后开始汇购动作。 * **全球通与深港通**:全球通和深港通工作正在进行中,预计明年开始推进。 * **市值预期**:预计市值达到50亿至60亿人民币,股票价格达到13元人民币左右。 5. 其他 * **OBD检测**:OBD检测对业务影响不大,主要功能简单,修车厂普遍了解。 * **关税**:美国关税问题主要来自美国,越南生产可保证越南原产地认证。 * **费用**:软件收入成本极低,主要收入来自美国、欧洲、澳洲、日韩等地区。 * **产品定价**:ADAS设备定价约1万至2万美金,四轮定位仪定价约6000至7000美金。
元征科技:汽车后市场龙头,轻舟已过万重山
天风证券· 2024-10-11 21:42
1. 汽车后市场龙头,受益于新能源车检测维修增量需求 1. 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中国较早致力于汽车诊断、检测、养护、轮胎设备研发生产的高新科技企业之一 [12] 2.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汽车诊断设备、举升机及OEM板块、诊断软件等,其中汽车诊断设备X431代表业内诊断技术先进水平 [12] 3. 公司已累计通过诊断设备与超3亿辆车辆建立了连接,终端年活跃数逾155万,日均产生逾80万份汽车诊断报告,历史累积诊断报告数逾13亿 [13] 4. 公司于2013年调整发展战略,决心转型为车联网的全球核心企业,并于2014年成功推出golo系列车联网产品 [14] 5. 2018年,公司尝试从多维度挖掘解析汽车大数据商业价值,在警用、保险、二手车领域已实现突破 [15] 6. 2018年,公司正式发布"元征车链平台",在区块链架构下对汽车检修、汽车保险、二手车等九大应用场景实现探索性示范应用 [17] 2. 核心团队及财务数据分析 1. 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长刘新先生有30年的汽车诊断及测试系统开发推广经验,公司副总裁刘国柱先生拥有15年诊断软件开发及管理方面的经验 [19] 2. 公司营业收入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2013年至2023年CAGR达到9% [20] 3. 公司毛利率在过去十年基本维持在40%左右的较高水平,经营性现金流保持高于净利润 [23] 4. 公司通过有效措施显著降低了负债水平,大幅改善了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 [24][25] 5. 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和应收账款周转率近年来均有所改善 [27] 3. 核心产品及发展趋势 1. 公司逐步调整产品结构,减少低毛利产品,聚焦高盈利的软件服务,优化产品结构 [29][30] 2. 公司于2022年5月正式设立新能源车产品部门,并推出X-431 EV MAX新能源汽车智能诊断设备,实现"整车检测+电池专检"功能 [31][32] 3. 公司新能源解决方案可通过4种方式进行电池包检测,覆盖95%以上新能源车型 [35][36] 4. 公司的超级远程诊断实现了远程车辆故障诊断,为维修企业在设备和运营上降本增效 [37][38] 4. 行业发展趋势及公司受益 1. 美国汽车后市场以独立维修店为主流,CAPA认证制度对于中国工厂进入全球市场有重要作用 [44][45] 2. 美国汽车后市场发展成熟,下游市场趋于稳定 [46] 3. 国内汽车后市场以4S店为主,但第三方维修店份额正在提升,新能源化趋势加速行业洗牌 [47][48] 4. 国内汽车后市场产品端呈现智能化、新能源化、网联化的发展趋势,公司产品能够充分受益 [49] 5. 盈利预测与估值 1. 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19.98/24.65/30.3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98/3.88/5.04亿元 [52] 2. 考虑公司出海/坎仲放量对应的盈利弹性,以及近两年较强的成长性,给予公司2024年15X PE,目标价10.75港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54][55] 6. 风险提示 1. 新产品销量不达预期 [56] 2. 竞争加剧 [56] 3. 海外拓展不及预期 [56]
元征科技(02488)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8-22 16:37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99,046千元,同比增长38.5%[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52,582千元,同比增长134.6%[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为0.367元,相比2023年同期的0.150元有所增加[4] - 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从上年的38.5%提升至本年的47.3%[35] - 公司净利率从上年的9.0%提升至本年的15.3%[35]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本年为0.367元,上年为0.150元[23] 资产负债情况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总资产为1,913,627千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1,855,219千元有所增加[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总负债为788,408千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780,380千元有所增加[3]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股东权益为1,125,219千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1,074,839千元有所增加[3] - 公司资产总额为1,914,000,000元,比年初增加3%[38] - 公司负债总额为789,000,000元,比年初增加1%[38] - 公司股东权益总额为1,125,000,000元,期末杠杆比率下调至0.70[38] 现金流量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71,052千元[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377千元[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441千元[5]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522,801千元,相比2023年12月31日的619,527千元有所减少[1][5]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71,000,000元[40] - 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为61,000,000元[41] - 公司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为107,000,000元[42] 应收账款与存货 - 公司应收账款期末金额为266,090元,年初金额为253,486元[15] - 公司应收账款净额期末为220,540元,年初为227,937元[15] - 公司原材料期末金额为18,674元,年初金额为21,915元[17] - 公司库存商品期末金额为205,647元,年初金额为160,680元[17] 应付账款与未分配利润 - 公司应付账款期末金额为210,610元,年初金额为163,899元[18] - 公司未分配利润期末数为239,157元[19] 减值损失 - 公司信用减值损失本年金额为16,021元,上年金额为932元[20] - 公司资产减值损失本年金额为36,805元,上年金额为11,161元[20] 股息与股东权益 - 公司董事会决定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20元人民币[24] - 中期现金股息每股0.20元人民币,H股股息每股0.2185港元[55] - H股股息兑换公式:港币股息 = 人民幣股息 / 宣派股息前一個公曆星期中國人民銀行每日公佈之港幣平均中間價[55] - 2024年8月2日至2024年8月8日,港幣平均中間價為1港元兌人民幣0.91517元或1人民幣元兌1.0927港元[55] - H股股息支票將於2024年9月13日或之前寄出[55] - 2024年8月24日至2024年8月29日暫停辦理H股過戶登記[55] 客户与供应商 - 公司前五名客户营业收入总额为230,000,000元,占全部营业收入总额的26%[48] - 公司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为401,000,000元,占采购总额的68%[48] 公司信息 - 董事會成員包括執行董事劉新先生(董事長)、劉國柱先生、黃兆歡女士及蔣仕文先生,非執行董事彭堅先生以及獨立非執行董事張艷曉女士及賓執朝先生及賀旭金女士[57] - 公司股份代號:HK2488[58] - 公司官網:www.cnlaunch.com,服務熱線:4000 666 666[58]
元征科技 -20240812
-· 2024-08-13 23:42
分组1 - 公司主要从事诊断设备的研发和销售,其中诊断设备占据主要收入 [1][4][5] - 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海外销售占比等措施,提升了整体毛利率 [1][2][3] - 公司的远程诊断服务是一个新的收入来源,毛利率较高 [2][3][10] - 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销售增长迅速,预计未来一年内可达到1亿美元规模 [13][20][33] - 公司在欧洲、拉美等其他海外市场也有较好的增长表现 [25][26] 分组2 - 公司通过精简管理团队、聚焦核心业务等措施,提升了内部管理效率 [27][28][29] - 公司的现金流状况良好,有利于支持未来发展 [31][32][33] - 公司未来将继续加大在新能源车诊断设备等领域的布局和投入 [17][18][19] - 公司已经做好应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准备,如可以考虑在海外设立生产基地 [35][36][37] - 公司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内部氛围积极向上,有望持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41][42][43]
元征科技(02488)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2 16:30
股息派发 - 公司董事会决议派发中期现金股息每股0.20元人民币(扣除适用税项前)[5] - H股股息将以港币派付,每股0.2185港元[5] - 宣派股息前一個公曆星期中國人民銀行每日公佈之港幣平均中間價為1港元兌人民幣0.91517元或1人民幣元兌1.0927港元[9] - 每股H股之股息為0.2185港元,按該平均價計入上述公式[9] 股息派发时间 - 宣派日為2024年8月9日[9] - 收款代理人將於2024年9月13日或之前以平郵方式寄予H股持有人[10] - 公司將於2024年8月24日至2024年8月29日暫停辦理H股過戶登記[11] - 記錄日期為2024年8月29日[11] 股息派发手续 - 公司已委任中國銀行(香港)信託有限公司為收款代理人[10] - 凡欲獲派現金股息而尚未登記過戶的H股持有人,必須於2024年8月23日下午四時三十分或之前,將過戶文件連同有關股票,一併送達本公司H股香港股份過戶登記處香港中央證券登記有限公司辦理登記手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