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服务

搜索文档
江苏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行动方案出炉
新浪财经· 2025-08-19 12:29
江苏省数据交易市场建设 - 江苏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行动方案在南京数据价值化创新发展大会上发布 [1] - 省数据交易所作为核心枢纽于年初进驻江苏国际数据港 [1] - 交易所4月上架首批产品包括数据集、数据服务、数据应用三大门类 [1] - 目前平台数据产品达3837款 场内交易额9910万元 [1] "百千万"计划内容 - 计划将建设高质量数据交易专区 [1] - 重点覆盖医疗医保、气象、工业、现代农业、金融等细分领域 [1] - 目标是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数据支持 [1]
全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行动方案出炉
新华日报· 2025-08-19 06:05
数据价值化创新发展大会 - 8月18日数据价值化创新发展大会在南京国展中心举行 [1] - 全省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行动方案出炉 [1] - 数据交易产业生态培育"百千万"计划全面启动 [1] 江苏省数据交易所 - 省数据交易所于今年年初进驻江苏国际数据港(603881) [1] - 4月上架首批产品涵盖数据集、数据服务、数据应用三大门类 [1] - 截至目前平台上架数据产品达3837款 [1] - 场内交易额达9910万元 [1] "百千万"计划 - 省数据交易所将建设高质量数据交易专区 [1] - 重点覆盖医疗医保、气象、工业、现代农业、金融等细分领域 [1] - 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新鲜食材" [1] 玄武区数据产业集聚区 - 玄武区打造全国领先的数据产业集聚区 [1] - 推动数据要素全链条、全周期、全环节生态建设 [1] - 已集聚千余家上下游企业 [1] - 持续攻坚数据流动壁垒、构建供数用数生态、释放数据潜在价值 [1]
保税科技:8月4日召开董事会会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4 17:07
公司动态 - 保税科技第十届第六次董事会会议于2025年8月4日以通讯表决方式召开,审议了《公司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实施细则》等文件 [2] 业务构成 - 2024年保税科技营业收入构成为:供应链管理服务占比42.39%,码头仓储占比25.81%,智慧物流占比24.28%,仓储占比4.78%,数据服务占比1.08% [2]
极光探索现实世界资产(RWA)市场战略机遇
格隆汇· 2025-07-23 15:49
公司动态 - 极光已收到多方接洽,寻求合作探索现实世界资产(RWA)市场在中国和全球的发展机遇 [1] - 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罗伟东表示现有产品和服务能够全方位助力各方拓展RWA市场,正与一些兴趣浓厚的机构展开讨论 [1] 业务协同机会 数据服务 - 极光累计服务超过178万个APP,月活设备超过14亿,可将这些数据与RWA项目相结合 [1] - 为房地产RWA项目提供周边人口密度、消费能力等数据,辅助投资者决策 [1] - 为新能源RWA项目提供用户使用习惯数据,助力优化资产运营策略 [1] - 利用数据优势参与RWA资产的估值和定价,通过数据分析建立更精准的估值模型 [1] 营销云服务 - 极光的营销云解决方案能帮助企业实现多渠道客户触达,可借助营销渠道将RWA产品推广给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 [2] - 通过短信、邮件等通道向潜在投资者发送RWA项目信息和投资机会,提高项目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2] 客户互动 - 极光的客户互动能力可应用于RWA项目的客户服务中,为投资者提供优质的客户互动体验 [2] - 及时解答投资者疑问,处理相关投诉,增强投资者对RWA项目的信任和满意度 [2] - 通过客户互动收集投资者反馈,为RWA项目的改进和优化提供依据 [2] AI技术 - 极光在AI领域有一定布局,如深度融合GPTBots的智能体构建平台 [2] - 可利用AI技术优势与RWA项目方合作,开发基于AI的RWA相关应用,提升RWA项目的智能化水平 [2] 跨境业务 - 极光为中国出海企业提供客户互动和营销科技应用,在跨境业务方面有一定经验 [3] - 可借助跨境服务能力为跨境RWA项目提供支持,帮助项目在不同地区进行推广和运营 [3] - 协助解决跨境支付、投资者沟通等问题 [3] 战略展望 - 极光将持续赋能RWA生态创新发展,并期待携手行业伙伴开拓更多合作可能 [3]
塑造数据贸易新优势
经济日报· 2025-07-23 06:21
数据贸易的核心价值与意义 - 数据贸易是数字贸易与服务贸易的交叉领域,以数据产品和数据服务为核心交易活动,对释放经济增长动能具有重要意义 [2] - 全球信息服务出口额从2018年409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638亿美元,显示数据贸易市场巨大潜力 [2] - 数据贸易可推动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与货物贸易形成互补 [2] - 通过汇聚全球数据资源、引进先进技术,提升数据产业国际竞争力,为人工智能产业构建数据底座 [3] - 数据已成为驱动人工智能技术突破的关键要素,发展数据贸易有助于培育新质生产力 [3] 全球竞争格局与战略地位 - 美国凭借亚马逊、谷歌等数据服务商在数据贸易规模领先,欧洲依托法律体系成为重要参与方 [4] - 其他国家或从事数据服务外包,或处于原始数据出口阶段,全球数据贸易版图分化明显 [4] - 中国需系统布局数据贸易以抢占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位置 [4] 中国数据贸易发展现状 - 2024年中国数据生产量达41.06泽字节,同比增长25% [5] -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额7141.5亿元,同比增长12.2% [5] - 数据领域企业数量超19万家,产业规模超2万亿元,2030年有望达7.5万亿元 [5] - 国家部署10个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北京、上海自贸区试点数据出境管理负面清单 [5] 发展瓶颈与挑战 - 数据权属界定难,产权运行机制与商业实践存在脱节 [6] - 数据异质性和非标准化导致定价难题,影响大规模交易 [6] - 全球缺乏成熟交易模式,地方探索如上海国际数据港、海南数字保税区需升级为系统制度 [7] - 数据出境合规成本偏高,全球数据标准不统一增加处理成本 [7] 政策建议与发展路径 - 构建国际接轨的数据确权、定价、跨境安全规则,参与全球标准制定 [8] - 支持数据交易所设立国际专区,发展"两头在外"数据加工产业 [9] - 培育金融、医疗等领域数据服务商国际化,推动企业海外并购与合作 [9] - 通过WTO、APEC等平台加强国际治理合作,落实数据跨境流动承诺 [10]
科大讯飞河南新添AI版图,空港讯飞成立,注册资本达2000万
搜狐财经· 2025-07-13 23:25
公司成立与股权结构 - 河南空港讯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法定代表人孙亮,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 [1] - 公司业务涵盖互联网安全服务、数据服务、信息系统集成、人工智能行业系统集成服务及人工智能硬件销售 [1] - 公司由河南讯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后者为科大讯飞(002230)旗下全资子公司 [1][3] 业务范围与战略布局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人工智能双创服务平台建设、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及网络安全软件开发等 [2] - 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办公地点在徽德奥科技园人工智能产业大厦 [2] - 公司成立标志着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深化,将推动技术创新与应用 [2][5] 行业影响与区域发展 - 科大讯飞通过子公司河南讯飞人工智能科技控股河南空港讯飞,强化了在人工智能行业的领先地位 [3] - 公司成立为河南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动力,展现了科大讯飞对区域发展的重视 [3][5] - 公司未来将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推动河南地区经济繁荣与科技产业升级 [5]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25年7月7日,企业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2] - 公司所属行业为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人员规模为2人,天眼查评分为77.8分 [2] - 公司营业期限为无限期,登记机关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
【财经分析】提升流通效率 筑牢安全底线——数字科技与创新风控共塑大宗供应链韧性
新华财经· 2025-06-27 16:29
数字技术在大宗商品流通中的应用 - 无锡朝阳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电子磅秤、IC卡结算和小票二维码实现农产品全流程溯源,该市场农产品在无锡市农产品流通的占有率达80-90% [2] - 上海钢联构建全球数据采集与分析体系,覆盖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能源化工等八大行业,拥有3500人团队,每天与10万家样本企业高频交流 [2] - 上海钢联产业数据服务板块2024年收入超7.8亿元,其中数据订阅收入4.6亿元,同比增长4.82%,正在尝试构建联盟区块链平台结合数字水印技术 [3] 人工智能提升钢铁贸易效率 - 找钢网构建全链路AI应用矩阵,"AI采购助手"对接1.2万家供应商员工,自动更新2000万条商品信息 [3] - 胖猫云"AI掌柜"自动生成打印并发送超14万份业务单据,AI资金专员处理超436.5万笔收款单和付款单,AI风控专员审查近2万次车辆资质,监管超40万次物流轨迹 [3] - 找钢网通过AI辅助将钢材交易规模从2018年的1000万吨提升至2024年的5000多万吨,人员从1300人减少至1100余人 [4] 风控体系保障交易安全 - 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通过电子成交确认书降低违约风险,为纠纷调解及司法程序提供支持 [5] - 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建立棉花第三方监管网络体系,设立120多家指定交割仓库,累计监管棉花超4900万吨未发生风险事件 [5][6] - 中联金企业集团实现100%订单履约,国内布局8大产业园区,全球设立超30个线下仓储点,分区域存放货物降低物流风险 [6] 行业发展趋势 - 大宗商品流通企业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稳定经营等方面作用突显,需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以提升产业链韧性 [7] - 有必要加快建立大宗商品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机制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7]
上海数据交易所:上市公司数据价值化研究报告(2025)
搜狐财经· 2025-06-24 08:43
数据价值化理论内涵 - 数据价值化包含内部价值与外部价值双重属性 内部价值源于数据生产劳动的价值凝结 通过采集、清洗等系统性加工形成标准化资源 外部价值依赖市场化配置效率 企业作为数据生产者或消费者参与市场实现商业变现 [1] - 内部价值体现为数据驱动决策优化、运营提效等应用 外部价值通过跨行业融合与场景化交易实现 两者遵循"资源化-产品化-资产化-资本化"递进路径 各阶段独立创造价值又相互支撑 [1] - 数据商品化需满足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二重性 资产化阶段则需解决权属界定、定价机制等挑战 当前全国已设立51家数据交易所推动商品流通 [45] 行业政策与制度框架 - 国家层面构建"数据二十条"三权分置架构 明确数据资源持有权、加工使用权、产品经营权 为数据流通扫清制度障碍 [31] - 财政部2023年发布会计处理暂行规定 允许企业将数据资源确认为无形资产或存货 截至2024年末100家上市公司入表金额达21.64亿元 [34][35] - 产业政策推动数据要素全链条管理 部署算力网络建设与数据元件模式培育 目标实现国家枢纽节点间时延不超过80毫秒 [37] 上市公司实践现状 - 信息传输与软件服务业在数据价值化榜单中领先 制造业紧随其后 企业间数据资产化程度差异显著 地域聚集效应明显 [2] - 典型案例显示头部企业已探索多元化路径 如拓尔思强化数据资源管理 航天宏图推进产品化实践 万达信息优化价值释放机制 [10] - 上市公司数据资产入表规模仍较小 但呈现加速趋势 从2024年Q1的17家增至年末100家 反映制度实践期特征 [21] 未来发展趋势 - 数据价值化将成为企业核心战略 推动从信息化向智能化跃迁 通过数据产品交易将"沉默资本"转化为"流动资本" 创造新收入来源 [23] - 数据资产入表进程有望持续加速 估值体系将更重视数据要素贡献 建议企业完善治理架构与人才体系 主动披露数据价值 [2][14] - 行业生态趋向协同发展 龙头企业通过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 形成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创新范式 [27]
高特电子创业板IPO已受理 为新型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相关产品提供商
智通财经网· 2025-06-24 07:15
IPO及募资计划 - 高特电子深交所创业板IPO已受理,拟募资8.5亿元,中信证券为保荐机构 [1] - 募集资金用途:储能电池管理系统智能制造中心建设项目投入6亿元,补充流动资金2.5亿元 [2] 公司业务及行业地位 - 公司专注于新型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产品,连续三年大型储能领域BMS出货量居行业前列 [1] - BMS是储能系统的"神经中枢",负责数据采集、诊断、安全管理和主动维护 [1] - 产品覆盖储能BMS(电源侧/电网侧大型电站、工商业/户用储能)、后备电源BMS(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动力电池BMS(新能源汽车/电动船舶) [1] - 位列2023年中国新型储能BMS企业TOP10首位,2024年投运电站装机占比居行业前五 [2]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2022年3.46亿元→2023年7.79亿元(+125%)→2024年9.19亿元(+18%) [2][4] - 净利润:2022年5375万元→2023年8823万元(+64%)→2024年9842万元(+12%) [2][4] - 扣非净利润:2022年3019万元→2023年7904万元(+162%)→2024年8704万元(+10%) [4] - 资产总额:2022年4.48亿元→2023年9.81亿元(+119%)→2024年11.61亿元(+18%) [4] - 资产负债率:合并报表从2022年61.64%降至2024年31.19%,母公司从63.35%降至25.99% [4] - 研发费用占比:2022年6.91%→2023年4.96%→2024年6.94% [4] 运营指标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022年64.4%→2023年25.17%→2024年13.15% [4] - 经营活动现金流:2022年-9046万元→2023年-1.16亿元→2024年转正至995万元 [4] - 基本每股收益:2022年0.18元→2023年0.26元→2024年0.27元 [4]
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6-20 22:10
金融监管总局修订《货币经纪公司管理办法》核心要点 政策修订背景与意义 - 现行《货币经纪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发布于2005年,修订旨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优化服务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3] - 国内现有6家货币经纪公司,服务金融机构种类和数量持续增加,在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方面作用显著 [3] 业务范围调整 - 允许货币经纪公司为金融机构间货币、债券、外汇、黄金、衍生品等市场交易提供撮合服务 [3] - 明确衍生品经纪业务范围,不包括权益类和商品类衍生品 [3] - 新增数据服务权限,可依法利用经纪业务形成的市场行情数据向客户提供数据服务 [3] 准入与资本要求 - 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从2000万元人民币提高至1亿元人民币或等值可自由兑换货币 [4] - 出资人资质条件优化:要求入股资金为自有资金,禁止委托资金或债务资金入股 [4] - 出资比例限制:权益性投资余额原则上不得超过企业净资产的50%(含本次投资金额) [4] 监管强化措施 - 修订合规管理、操作风险管理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要求,加强数据安全管理 [6] - 新增"经纪人管理"专章:要求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可疑交易、通讯工具、业务场所及档案管理 [6] - 明确禁止性事项以防止损害客户权益或扰乱市场秩序 [6] - 强化跨部门协同监管,金融监管总局将与人民银行、证监会等部门在准入、业务管理和风险处置方面协作 [6] 实施时间 - 修订后的《办法》将于2025年8月1日起施行,原试点管理办法同步废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