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02628)
搜索文档
中国人寿(02628)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

2025-10-19 18:04
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归母净利润1567.85 - 1776.89亿元,同比增522.62 - 731.66亿元,增长50% - 70%[3] - 2025年前三季度预计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70.11 - 1779.46亿元,同比增523.37 - 732.72亿元,增长50% - 70%[5] - 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045.23亿元[10] - 2024年前三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046.74亿元[10] - 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1236.55亿元[10] - 2024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3.70元[10] 业绩预增原因 - 发挥功能、深化资负联动、推进产品业务多元、投资收益提升[6] 投资策略 - 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开展跨周期投资布局[6] - 加大权益投资力度,优化资产配置结构[6] 数据说明 - 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为初步估算,具体数据将在三季报披露[8]
中国人寿(601628.SH):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约50%到70%
格隆汇APP· 2025-10-19 17:38
格隆汇10月19日丨中国人寿(601628.SH)公布,经初步测算,预计本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约人民币1,567.85亿元到人民币1,776.89亿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人民币522.62 亿元到人民币731.66亿元,同比增长约50%到70%。 公司积极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做实做优"五篇大文章",聚焦价值创造与效益提升, 持续深化资负联动,深入推进产品和业务多元,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投资坚持服务实体经 济,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稳健开展跨周期投资布局,持续提升投资专业能力,不 断增强投资组合收益稳定性,提升长期回报潜力。今年以来,股票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不断巩固,公司积 极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把握市场机会坚决加大权益投资力度,前瞻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持续优 化资产配置结构,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预计本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人民币1,570.11亿元到人 民币1,779.46亿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将增加约人民币523.37亿元到人民币732.72亿元,同比增长约 50%到7 ...
中国人寿: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50%~7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9 17:17
公司业绩预告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567.85亿元至1776.89亿元之间 [2] - 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约50%到70% [2] 公司战略与运营 - 深化资产和负债联动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 - 推进产品和业务多元化发展 [2] - 投资方面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 [2] 投资表现与策略 - 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2] - 把握股票市场回稳向好的机遇 [2] - 坚决加大权益类资产的投资力度 [2] - 前瞻性地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 [2] - 持续优化整体资产配置结构 [2]
中国人寿: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约1567.85亿元到1776.89亿元,同比增长约50%~70%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9 17:08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人民币1567.85亿元至人民币1776.89亿元 [1] - 净利润预计将增加约人民币522.62亿元至人民币731.66亿元,同比增长50%至70% [1]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公司把握市场机会坚决加大权益投资力度并前瞻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 [1] 业务与战略 - 公司积极发挥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聚焦价值创造与效益提升,深化资负联动 [1] - 投资坚持服务实体经济,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理念,以提升投资组合收益稳定性和长期回报潜力 [1] - 2025年1至6月份,营业收入构成为:寿险业务占比183.56%,健康险业务占比33.0%,意外险业务占比2.92% [1]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公司市值为11535亿元 [2]
中国人寿(601628) - 2025 Q3 - 季度业绩预告

2025-10-19 16:50
根据您提供的任务要求和关键点内容,以下是严格按照规定进行的主题分组: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约人民币1,567.85亿元到1,776.89亿元[3]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约人民币522.62亿元到731.66亿元[3] - 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约50%到70%[3] - 2024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45.23亿元[6]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预计约人民币1,570.11亿元到1,779.46亿元[4]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加约人民币523.37亿元到732.72亿元[4]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约50%到70%[4] - 2024年同期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046.74亿元[6] 其他财务数据 - 2024年同期每股收益(基本与稀释)为人民币3.70元[6] 投资收益表现 - 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7]
中国人寿: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50%-70%
新浪财经· 2025-10-19 16:41
业绩表现 - 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567.85亿元到1776.89亿元 [1] - 净利润同比增长约50%到70% [1] - 投资收益同比大幅提升 [1] 投资策略 - 投资方面坚持服务实体经济 [1] - 把握股票市场回稳向好机遇 [1] - 坚决加大权益投资力度 [1] - 前瞻布局新质生产力相关领域 [1] - 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 [1] 业务运营 - 公司深化资负联动 [1] - 推进产品和业务多元 [1] -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1]
李作勋会见中国五矿集团战略投资部副部长刘宇一行
搜狐财经· 2025-10-18 23:52
锰产业发展战略 - 铜仁市正按照“富矿精开”要求 强化龙头企业带动 全力以赴推动锰产业高质量发展 [3] - 铜仁市希望中国五矿集团将锰矿资源开发摆在更突出位置 按照全产业链思路推进开采、选矿、加工、回收等环节 以提高资源价值 [3] - 中国五矿集团认可铜仁锰矿资源优势明显 产业基础良好 发展前景广阔 将形成深度调研报告以推动深化合作 [3] 央地合作与资源转化 - 铜仁市希望进一步深化央地合作 推动互利共赢 合力写好锰资源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 [3] - 中国五矿集团表示将助力铜仁将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 [3] - 中国五矿集团在矿产开发利用领域拥有雄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优势 [3]
新华保险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预增45%-65%,将超去年全年;平安继续增持招商银行、邮储银行H股,持股比例突破17%|13精周报
13个精算师· 2025-10-18 11:03
监管动态 - 国家医保局目标在2026年底前实现医保基金即时结算资金占比达到80%以上 [5] - 金融监管总局将首次举办中国保险创新论坛,聚焦世界经济碎片化下的金融风险及金融业数字化等议题 [6][7] - 天津金融监管局推动构建科技保险信息数据共享机制,以促进保险机构与科技型企业精准对接 [8] - 河南保险业为应对黄淮秋雨灾害投入防灾减损费用超1200万元,协调租用或捐赠大量收割及烘干设备 [9] - 云南金融监管局引导发展特色咖啡保险,为咖啡全产业链提供金融服务 [10] - 香港立法会通过网约车规管法案,要求网约车必须持有合适的第三者风险保险 [11] 公司动态:战略投资与资本运作 - 中国平安增持邮储银行641.6万股,总金额约3441.41万港元,增持后持股比例达17.01% [13] - 平安人寿增持招商银行H股,持股数量占该行H股总数突破17% [14] - 国民养老计划增资扩股,拟发行不超过4.71亿股新股,引入不超过5家新股东 [15] - 泰康人寿在上海成立注册资本为3亿元的企业管理公司 [16] - 中国人寿实施半年度A股利润分配,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238元,共计派发约67.27亿元 [23] 公司动态:财务业绩 - 新华保险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299.86亿至341.22亿元,同比增长45%-65% [18] - 人保财险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40%到60% [19] - 中国太保子公司太平洋人寿前三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2324.36亿元,同比增长10.9% [20] - 新华保险前9月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1727.05亿元,同比增长19% [21] - 众安在线前9月实现原保费收入269.34亿元,同比增加5.64% [22] - 中国信保2024年承保金额达10214.4亿美元,同比增长10% [24] - 中国人寿2025年前三季度赔付件数超4400万件,赔付金额超730亿元 [25] 人事变动 - 张树国、王晓琳获批担任中煤财险副总经理 [26] - 王永获批担任华夏久盈资管副总经理 [27][28] - 中国平安洪小源、宋献中、陈晓峰获任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 [29] - 太平基金总经理曹琦、副总经理邓先虎因工作调整离任,董事长刘冬暂代总经理职务 [30] 行业动态:市场表现与趋势 - 中国保险业在“十四五”期间累计赔付金额达9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61.7% [32] - 截至10月14日,险资机构年内参与港股IPO认购金额合计近30亿港元,超去年全年近3倍 [33] - 269款万能险产品9月份结算利率平均值为2.68%,同比下降约18个基点 [34] - 1469只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前三季度平均收益率为12.63%,94.3%的产品取得正收益 [35] - A股保险板块连续上涨6天,新华保险股价5日累计上涨11.12% [42] - 我国出现首例司法判决支持将遗产管理机构登记为保险受益人的案例 [43] - 香港拟强化网络安全法,预计将推高网络保险费,尤其对高风险行业影响显著 [44] 机构观点 - 中信建投认为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有望优化业务费用率,利好头部险企市场份额提升 [36] - 东吴证券指出保险板块资产端和负债端均有改善,对2026年新单保费持乐观预期 [37] - 险资年内对上市公司调研次数超1.2万次,重点关注医药、半导体、工业机械等行业 [38][39] - 瑞银将中国财险目标价上调至22.5港元,预计其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0%至108% [40] - 瑞银预计友邦保险第三季度新业务价值增长加速,主要受中国市场强劲反弹推动 [41] 产品与服务创新 - “北京普惠健康保”参保人数逐年增长,2025年度参保达434万人,累计参保超1500万人次 [46] - 2025年度“天津惠民保”正式上线,保费维持150元,累计参保人次超460万,累计赔付超4亿元 [47] - 人保财险推出“外贸企业专属保险套餐”,涵盖信用保险、货运保险等四大核心险种 [48] - 中国太保推出全国首个人形机器人专属保险产品“机智保”,覆盖“产、销、租、用”全链条风险 [49][50] - 平安产险在无锡落地全国首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申请费用损失补偿保险”,最高可覆盖90%的申报费用 [51]
中国人寿许崇苗:共同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18 10:41
公司ESG战略与目标 - 公司提出建设世界一流、负责任的寿险公司的ESG战略目标,涵盖三大维度、七大相关方的完整模型 [1] - 公司ESG实践已从系统推进阶段迈入深度融入与价值引领的新阶段,成为驱动主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1] - 公司遵循政策导向、客户至上、金融向善、长期主义、底线思维五大原则探索ESG发展路径 [1] 公司责任投资实践 - 公司主力投资平台国寿资产是国内首家签署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的保险资管机构,并以创始成员身份加入中国气候联合参与平台 [2] - 公司通过持续加大保险资金向绿色投资领域的倾斜力度,完成了对华电新能等标志性项目的战略投资 [2] - 公司制定《责任投资相关政策声明》,将责任投资嵌入全流程,形成权责清晰、持续优化的闭环管理体系 [2] 行业影响与愿景 - 公司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兼具接轨国际标准的ESG之路,希望为整个行业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1] - 公司希望与社会、行业携手探索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能,助力绿色金融新生态建设 [2] - 公司旨在共同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 [1]
2024年寿险产品盘点:增额终身寿依然是市场第一名,已经连续三年夺冠,有一款单品超过500亿!
13个精算师· 2025-10-17 19:04
寿险产品市场格局演变 - 2024年寿险产品销售数量且规模排行第一的是终身寿险,已连续三年夺冠 [2] - 2011-2015年期间两全保险产品销售数量最高,2016-2020年期间年金险产品成为主打,2021年以来终身寿险占据主导地位 [2] - 终身寿险不仅占据前五产品统计数量的第一,并且保费收入已经连续三年超过年金保险和两全保险 [2] 行业产品集中度分析 - 2024年寿险行业前五产品保费收入合计达到1.22万亿元,占行业原保险保费总收入的38.4% [4] - 保险回归保障政策实施以来,前五产品保费占比持续下降,已由2017年的48.4%下降到2024年的38.4% [4] - 2024年"TOP7+1"大型公司产品集中度为26.4%,中小型公司的产品集中度为63.8%,远高于大型公司 [4] 主要产品类型分布与规模 - 2024年终身寿险产品数量188个,保费收入7223.3亿元,每款产品平均保费收入38.4亿元 [22] - 两全保险产品平均保费收入42.3亿元,年金保险产品平均保费收入34.5亿元 [22] - 2024年度百亿大单品共有31款,保费收入介于50~100亿元的产品数量有32款,占比9% [24] 头部产品表现 - 中邮人寿"中邮年年好邮保一生C款终身寿险"以586.7亿元保费位列2024年度寿险公司保费规模第一 [25] - 中国人寿有四款产品进入保费规模前五,包括"国寿鑫耀龙腾两全保险"(373.8亿元)和"国寿鑫享未来两全保险"(372.2亿元) [25] - 在保费规模前50的产品中,主要是终身寿险、两全保险和年金保险三类产品 [25] 产品现金流状况 - 2024年寿险公司前五产品的退保金为278亿元,现金流支出收入比率为2.3%,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 [10] - 2024年"TOP7+1"大型公司的现金流支出收入比率为2.1%,中小型公司平均为2.4% [10] - 在323款有退保金额的产品中,现金流支出收入比率简单平均值为3.6%,加权平均值为2.3% [41] 公司产品集中度排名 - 友邦人寿前五产品收入集中度最低,为16.29%,平安寿险为19.91%,新华保险为23.30% [35] - 产品集中度最高的公司包括恒安标准养老和新华养老,均达到100% [37] - 总体来看,大公司的前五产品保费集中度较低,而中小型公司的产品保费集中度较高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