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渣打集团(02888)
icon
搜索文档
渣打集团(02888)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30.65亿美元 同比增加41%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2:43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收入达108.99亿美元,同比增长9% [1] - 普通股股东应占溢利30.65亿美元,同比增长41% [1] - 每股基本盈利139.2美仙,同比增长41% [1] - 剔除重大项目影响后经营收入实际增长13% [1] - 除税前基本溢利达47亿美元,同比增长22% [1] 成本与风险管理 - 基本支出增加4%,实现6%的正收入与成本增长差 [1] - 信贷减值支出3.36亿美元,年化贷款损失率为19个基点 [1] - 流动性覆盖比率达146%,反映严谨资产负债管理 [2] - 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14.3%,高于目标范围 [2] 资本配置与股东回报 - 宣布中期普通股股息每股12.3美仙,增加3.3美仙或37% [2] - 除2025年2月开展的15亿美元股份回购外,新增13亿美元回购计划 [2] - 股东分派和风险加权资产增加部分抵消了溢利增长 [2] 业务战略与运营表现 - 第二季度新增资金净流入创历史新高 [2] - 财富方案业务、环球市场业务及环球银行业务收入均实现双位数增长 [2] - 通过亚洲、非洲及中东地区网络为客户提供跨境解决方案 [2] - 专注跨境业务及富裕银行业务的战略持续取得成效 [2]
渣打集团(02888)将于9月30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23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2:43
股息派发 - 渣打集团将于2025年9月30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23美元 [1]
渣打集团(02888.HK)上半年除税前列账基准溢利增长30%至44亿美元 中期息12.3美仙
格隆汇· 2025-07-31 12:3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基本溢利47亿美元 按固定汇率计算上升22% [1]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列账基准溢利44亿美元 按固定汇率计算上升30% [1] - 每股基本盈利增加407美仙至1392美仙 增幅41% [1] - 列账基准每股盈利增加458美仙至1291美仙 增幅55% [1] - 中期普通股股息增加37%至每股123美仙 [1] 收入结构分析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收入109亿美元 按固定汇率计算上升10% [1] - 净利息收入55亿美元 按固定汇率计算上升4% [1] - 非净利息收入54亿美元 按固定汇率计算上升18% [1] - 第二季度经营收入55亿美元 按固定汇率计算上升14% [2] - 剔除Solv India与Jumbotail交易收益238亿美元后 第二季度收入上升10% [2] 业务板块表现 - 财富方案业务收入按固定汇率计算上升24% 资本市场产品增长强劲 [1] - 环球银行业务收入按固定汇率计算上升14% 受放贷及分销量增加带动 [1] - 环球市场业务收入按固定汇率计算上升28% 非经常性收入上升50% [1] - 第二季度财富方案业务上升20% 投资产品及银行保险均录得双位数增长 [2] - 第二季度环球市场业务上升47% 经常性及非经常性收入均表现强劲 [2] - 第二季度环球银行业务上升12% 受放贷及资本市场活动增多带动 [2] 战略执行与展望 - 第二季度新增资金净流入创历史新高 三大业务收入均录得双位数增长 [3] - 2023年至2026年经营收入目标按5-7%复合年增长率增加 正朝目标范围最高水平迈进 [3] - 2025年剔除重大项目后的增长预期接近5-7%范围的较低水平 [3]
渣打集团次季除税前基本溢利同比增加34% 拟回购13亿港元股份
新浪财经· 2025-07-31 12:25
财务表现 - 经营收入同比上升14%至55亿港元(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1] - 剔除重大项目后经营收入增加15%(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1] - 净利息收入大致持平,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为27亿港元[1] - 除税前基本溢利增加34%至24亿港元(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1] - 除税前列账基准溢利增加48%至23亿港元(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1] 资本管理 - 宣布即将展开另一轮13亿港元的股份回购计划[1]
渣打集团第二季度经调整除税前利润24.0亿美元,预估19亿美元。第二季度除税前利润22.8亿美元,预估16.3亿美元。第二季度经调整经营收入55.1亿美元,预估51.6亿美元。渣打集团宣布13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
快讯· 2025-07-31 12:09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经调整除税前利润24亿美元 超出市场预估19亿美元[1] - 第二季度除税前利润22.8亿美元 显著高于市场预估16.3亿美元[1] - 第二季度经调整经营收入55.1亿美元 超过市场预估51.6亿美元[1] 资本回报 - 宣布13亿美元股票回购计划[1]
7月31日电,渣打集团第二季度调整后税前利润24亿美元,预估为19亿美元。
快讯· 2025-07-31 12:05
财务表现 - 渣打集团第二季度调整后税前利润24亿美元 [1] - 实际利润超出市场预估的19亿美元 [1]
渣打集团(02888) - 2025年中期股息
2025-07-31 12:03
股息信息 - 渣打集团2025年中期股息为每股普通股0.123美元[1] - 股息类型为中期普通股息,报告期末为2025年6月30日[1] - 股息将于2025年9月30日以英鎊、港元或美元支付[2] 时间节点 - 可就部分股息行使货币选择权截止时限为2025年9月5日16:30[1] - 除净日为2025年8月6日,股份过户文件最后时限为8月7日16:30[1] - 记录日期为2025年8月8日上午9时(香港时间)[2]
渣打集团(0288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7-31 12:02
公司基本信息 - 渣打集团有限公司在英格兰及威尔士注册成立,总部设于伦敦,股份代号为香港联交所02888及伦敦证券交易所STAN.LN[4] 信贷风险定义及准则 - 信贷风险指交易对手未履行协定付款责任致集团损失的风险,来自银行账及交易账[7]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规定对特定金融工具确认预期信贷亏损的减值模式[8] 预期信贷亏损方法及相关假设 - 本集团采用的确定预期信贷亏损方法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预期信贷亏损方法等[11] - 确定预期信贷亏损的主要假设及判断包括纳入前瞻性资讯、考虑多种经济情景影响等[11] 金融工具阶段划分及相关情况 - 未作信贷减值的金融工具属第一阶段,确认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出现重大信贷恶化转至第二阶段,确认全期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出现信贷减值属第三阶段[9] - 阶段之间转拨涉及风险承担总额及信贷减值的变动[11] - 经修改金融资产包括暂缓还款及其他经修改贷款[11] - 12个月预期信贷亏损对应履约情况,全期预期信贷亏损对应履约但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情况,信贷减值对应不履约情况[1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负债表相关 - 集团资产负债表内最高信贷风险总额增加504亿元至8738亿元(2024年12月31日:8234亿元)[13] - 2025年6月30日资产负债表总额为87.3803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82.3387亿美元[22] - 2025年6月30日资产负债表外总额为29.6906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27.3161亿美元[22] - 2025年6月30日总计为117.0709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109.6548亿美元[22]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央行结存最高风险承担为8.0165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6.3447亿美元[22] - 2025年6月30日客户贷款及垫款最高风险承担为28.6731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28.1032亿美元[22] - 2025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最高风险承担为19.4073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17.2031亿美元[22] - 2025年6月30日衍生金融工具最高风险承担为6.4225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8.1472亿美元[22] - 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承诺最高风险承担为19.2947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18.2529亿美元[22] - 2025年6月30日财务担保及其他等值最高风险承担为10.3959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9.0632亿美元[2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贷款及垫款相关 - 集团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的94%仍处于第一阶段,为2732亿元(2024年12月31日:2691亿元)[14] - 第三阶段贷款及垫款减少1亿元至61亿元(2024年12月31日:62亿元),计入抵押品后保障比率增至85.6%(2024年12月31日:83.1%)[15] - 贷款及垫款总结余按摊销成本计为291,811百万元,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为63,887百万元[30] - 贷款及垫款账面净值(包括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为350,618百万元[30] - 第二阶段逾期少于30天的金额为270百万元,逾期超过30天的金额为437百万元[30] - 第三阶段信贷减值金融资产为6,136百万元[30] - 信贷减值总额为5,080百万元[30] - 按客户类别划分,企业及投资银行同业第一阶段优质贷款为28,979百万元,占比0.1%;满意贷款为12,634百万元,占比0.0%[30] - 零售银行业务第二阶段优质贷款为1,563百万元,占比4.2%;满意贷款为146百万元,占比36.7%;较高风险贷款为369百万元,占比33.3%[30] - 按摊销成本持有,“客户”项下贷款及垫款为41.89亿元,“银行同业”项下为42.50亿元[3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持有,“客户”项下贷款及垫款为557.68亿元,“银行同业”项下为345.65亿元[30] - 第三阶段抵押品为950百万元,第三阶段保障比率(计入抵押品后)为81.7%[30] - 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持有贷款及垫款中,“客户”项下有514.41亿元,“银行同业”项下有347.54亿元[31] - 2024年12月31日,按摊余成本持有贷款及垫款中,“客户”项下有96.60亿元,“银行同业”项下有29.46亿元[31] - 2024年12月31日,贷款及垫款总结余为285.936亿元,信贷减值总额为4.904亿元,账面价值为281.032亿元[31] - 2024年12月31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贷款及垫款总结余为58.525亿元,账面价值为339.557亿元[31] - 2025年6月30日,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中央及其他项目贷款及垫款总计162.149亿元,信贷减值总计3.681亿元[32] - 2024年12月31日,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以及中央及其他项目贷款及垫款总计163.956亿元,信贷减值总计3.561亿元[32] - 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承诺及财务担保名义总计21.7176亿美元,信贷减值总计209万美元[33] - 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承诺及财务担保名义总计19.3471亿美元,信贷减值总计224万美元[3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信贷减值相关 - 集团持续的信贷减值为净支出3.36亿元(2024年6月30日:2.40亿元)[17] - 整体下行场景的概率比重由32%增至45%[17] - 履约贷款商业房地产组合的平均贷款对价值比率增至55%(2024年12月31日:54%)[18] - 贷款对价值比率超过80%的贷款的比例已增至5%(2024年12月31日:4%)[18] - 中国商业房地产的信贷减值风险承担的比例增至73%(2024年12月31日:70%)[19] - 中国商业房地产第三阶段拨备覆盖率增至89%(2024年12月31日:87%)[19] - 高碳行业的资产负债表内风险承担净值总额增加19亿元至272亿元(2024年12月31日:254亿元)[20] - 2025年按阶段划分的金融工具总计账面净值为91.7576亿美元,信贷减值为5431万美元[24] - 现金及央行结存总结余为6.3455亿百万元,信贷减值总额为800万百万元[25] - 银行同业贷款及垫款(摊销成本)总结余为4.3609亿百万元,信贷减值总额为1600万百万元[25] - 客户贷款及垫款(摊销成本)总结余为28.5936亿百万元,信贷减值总额为4904万百万元[25] - 债务证券及其他合资格票据总结余为14.3579亿百万元,信贷减值总额为2900万百万元[25] - 公司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等信贷减值总额为18.8946亿百万元,总覆盖为-1.8%[34] - 香港地区总额为4.1137亿百万元,总覆盖为-3.2%,企业借贷总覆盖为-6.2%[34] - 新加坡地区总额为3.9577亿百万元,总覆盖为-0.5%,企业借贷总覆盖为-1.4%[34] - 中国地区总额为1.2774亿百万元,总覆盖为-0.7%,企业借贷总覆盖为-1.2%[34] - 英国地区总额为2.1186亿百万元,总覆盖为-1.7%,企业借贷总覆盖为-3.3%[34] - 美国地区总额为2.2358亿百万元,总覆盖为-0.1%,企业借贷总覆盖为-0.1%[34] - 其他地区总额为5.1914亿百万元,总覆盖为-2.7%,企业借贷总覆盖为-3.7%[34] - 2025年6月30日公司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等业务总额为1258.22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8.11亿美元,总覆盖为-1.1%[39]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等业务总额为1183.98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7.7亿美元,总覆盖为-1.1%[39] - 2025年6月30日香港地区业务总额为42.289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0.78亿美元,总覆盖为-0.5%[39] - 2024年12月31日香港地区业务总额为42.226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0.69亿美元,总覆盖为-0.5%[39] - 2025年6月30日新加坡地区业务总额为29.883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2.69亿美元,总覆盖为-1.2%[39] - 2024年12月31日新加坡地区业务总额为26.807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2.65亿美元,总覆盖为-1.2%[39] - 2025年6月30日韩国地区业务总额为21.761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0.5亿美元,总覆盖为-0.5%[39] - 2024年12月31日韩国地区业务总额为18.282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0.33亿美元,总覆盖为-0.5%[39] - 2025年6月30日世界其他地区业务总额为31.889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4.14亿美元,总覆盖为-2.1%[39] - 2024年12月31日世界其他地区业务总额为31.083亿美元,信贷减值总额为4.03亿美元,总覆盖为-2.2%[39] - 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承诺及财务担保名义总计7.1577亿百万元,预期信贷亏损总计-25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名义总计7.1585亿百万元,预期信贷亏损总计-27百万元[42] 各业务线表现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信贷等级1至12分配给第一、二阶段客户,13及14分配给第三阶段客户[26]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第一阶段风险承担从2024年12月31日的3671亿元增加223亿元至3894亿元,拨备从1.33亿元增加5500万元至1.88亿元[45]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第二阶段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3.62亿元减少900万元至3.53亿元[46]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第三阶段风险承担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52亿元减少2亿元至49亿元,拨备维持34亿元[47] - 2025年6月30日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抵押品总值为33.937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36.75亿美元[64][66]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年期较长及次投资级别企业贷款的抵押品占比降至47%(2024年12月31日:49%)[65]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全部资产类别抵押品的未经调整市值降至3780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3830亿美元)[65]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所持有形抵押品中87.0%(2024年12月31日:88.5%)由实物资产组成[65]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整体抵押品减少28亿美元至339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368亿美元)[65] - 2025年6月30日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最高风险承担为182.564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181.897亿美元[66]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能源行业2025年6月30日摊销成本为137.6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128.6亿美元[82]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制造业2025年6月30日摊销成本为218.53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208.67亿美元[82]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融资、保险及非银行服务2025年6月30日摊销成本为341.79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356.8亿美元[82]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运输、电讯及公用事业2025年6月30日摊销成本为192.74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186.1亿美元[82] 各业务线表现 - 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 - 私人银行业务第I级指以流动抵押品抵押的信贷,第II级指无抵押/部分抵押及以非流动抵押品抵押的信贷[28] - 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中,当期贷款(未逾期亦未减值)为优质信贷[28] - 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第一阶段风险承担从2024年12月31日的1796亿元增加65亿元至1861亿元,拨备从3.92亿元增加2000万元至4.12亿元[45] - 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第二阶段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1亿元减少500万元至1.46亿元[46] - 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第三阶段贷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亿元增加1亿元至17亿元,拨备稳定在8亿元[47] - 2025年6月30日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抵押品总值为95.041亿美元,2024年12月31日为85.163亿美元[64][68] - 财富管理及零售
渣打集团(0288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7-31 12:0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每股盈利增加41%,宣布进一步回购13亿美元股份[6]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收入上升14%至55亿美元,剔除重大项目增加15% [7] - 2025年第二季度非净利息收入上升31%至28亿美元,剔除重大项目增加33% [7] - 2025年第二季度除税前基本溢利增加34%至24亿美元,除税前列账基准溢利增加48%至23亿美元 [7] - 每股基本盈利增加40.7仙或41%至139.2仙,列賬基準每股盈利增加45.8仙或55%至129.1仙[11] - 经营收入上升9%至109亿元,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则上升10%;撇除重大项目,上升13%(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11] - 除税前基本溢利为47亿元,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上升22%;除税前列账基准溢利为44亿元,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上升30%[11]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收入为108.9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99.58亿元增长9%[12] - 上半年收入达109亿元,按年增加10%(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有形股东权益基本回报为18.1%[1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收入增长10%至109亿元,剔除重大项目影响则上升13%[22][23] - 除税前基本溢利达47亿元,增长22%,每股基本盈利上升41%至139仙[22] - 净利息收入增加4%,非净利息收入上升18%,剔除重大项目则上升25%[23] - 按基本基准计算,有形股东权益回报上升410个基点至18.1%,列账基准上升450个基点至16.4%[25] - 按基本基准计算每股基本盈利上升41%至139.2仙,列账基准每股盈利上升55%至129.1仙[2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息收入30.44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31.75亿元下降4%[29] - 2025年上半年非净利息收入78.62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66.16亿元增长19%[29] - 2025年上半年列账基准经营收入109.06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97.91亿元增长11%[29] - 2025年上半年本期溢利33.26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23.69亿元增长40%[29] - 2025年上半年有形股东权益列账基准回报为16.4%,较2024年上半年的11.9%增加450个基点[29] - 2025年上半年列账基准每股盈利129.1仙,较2024年上半年的83.3仙增长55%[29] - 2025年上半年财富方案业务收入上升24%,新增富裕客户资金净流入280亿元[30][32] - 2025年上半年环球市场收入增加28%,所有产品均录得普遍增长[30][31]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除税前溢利增加13%,收入增长7%,支出增加3%,信贷减值净回拨为1400万元[34] - 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除税前溢利增加8%,收入上升8%,支出增加7%,信贷减值支出增加6500万元至3.32亿元[34] - 创投业务录得除税前溢利4600万元,去年亏损1.97亿元,数码银行收入增加3000万元,支出增加4%,减值支出减少2000万元至2400万元[34]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基本溢利增加13%至34.42亿元,主要因经营收入强劲增长[53] - 2025年基本经营收入上升7%至65.83亿元,受环球市场及环球银行业务带动[53] - 2025年环球市场业务收入增加28%,环球银行业务增长14%[5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收入65.83亿元,较2024年61.94亿元增长6%[52] - 2025年上半年未计减损及税项前经营溢利34.28亿元,较2024年31.49亿元增长9%[52] - 除税前基本溢利增加8%,达13.98亿元[55] - 经营收入增加8%,至41.62亿元,财富方案业务增长24%[55] - 2025年上半年有135,000名全新客户开户,带来新增富裕客户资金净流入280亿元[55] - 2025年上半年创投业务数码银行收入8800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6200万元增长42%[58] - 2025年上半年创投业务经营收入3.2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8000万元大幅提升[58] - 2025年上半年创投业务未计减损及税项前经营溢利8100万元,而2024年上半年为亏损1.48亿元,变动155%[58]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基本溢利增加2.43亿元至4600万元,主要受Solv India交易2.38亿元收益带动[59] - 数码银行收入增加48%,经营支出增加4%,信贷减值减少45%至2400万元[59] - 2025年上半年中央及其他项目除税前基本亏损2.06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2.8亿元减少26%[60] - 2025年上半年中央及其他项目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之溢利1.02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7000万元增长46%[60] - 除税前基本亏损为2.06亿元,按年减少7400万元[61] - 收入损失为1.66亿元,按年改善3400万元[61] - 财资业务收入增加1.53亿元至 - 2600万元[61] - 2025年上半年集团经营收入为108.99亿元,经营支出为 - 59.65亿元[63] - 2025年上半年集团除税前基本溢利为46.80亿元[63] - 2025年第二季度基本经营收入总额为55.09亿元,第一季度为53.90亿元[64] - 2025年上半年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33.26亿美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23.69亿美元增长40%[65] - 2025年上半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期内溢利30.65亿美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21.69亿美元增长41%[65] - 2025年上半年普通股股东应占基本溢利33.07亿美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25.67亿美元增长29%[65] - 2025年上半年每股普通股基本盈利129.1仙,较2024年上半年的83.3仙增长45.8仙[65] - 2025年上半年普通股股东应占期内基本溢利33.79亿美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25.52亿美元增长32%[66]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基本为108.99亿美元,列账基准为109.06亿美元;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基本为99.58亿美元,列账基准为97.91亿美元[6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支出增加3%至30亿美元 [7] - 经营支出增加5%至60亿元,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则增加4%[11] - 税项支出为11亿元,基本实际税率为23.7%[11] - 2026年的经营支出将低于123亿元(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11] - 基本支出增加4%,产生6%的正收入与成本增长差,成本对收入比率增加3个百分点至55%[22][24] - 信贷减值支出为3.36亿元,年化贷款损失率为19个基点[22] - 基本实际税率为23.7%,低于上年度的30.1%[25] - 2025年上半年列账基准经营支出62.47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60.56亿元下降3%[29] - 2025年上半年交易服务收入下降6%,支付及流动资金收入跌幅抵消了其他增长[30][31] - 存款及按揭收入下跌3%,信用卡及私人贷款以及其他无抵押貸款收入上升2%,创投业务收入增加2.42亿元,数码银行收入增加2600万元,财资业务及其他产品收入增加5600万元[33]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支出增加3%[34] - 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支出增加7%,信贷减值支出增加6500万元至3.32亿元[34] - 创投业务支出增加4%,减值支出减少2000万元至2400万元[34] - 中央及其他项目的除税前亏损为2.06亿元,较上年度的2.80亿元有所改善,分占联营公司溢利增加3200万元[35]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支出31.55亿元,较2024年30.45亿元增长4%[52] - 经营支出增加3%,至31.55亿元,部分成本被“提效增益”计划节省[56] - 经营支出增加7%,至24.29亿元,部分被“提效增益”计划节省开支抵销[57] - 信贷减值支出上升至3.32亿元,反映无抵押违约增加[57] - 2025年上半年创投业务经营支出2.39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2.28亿元增加5%[58] - 2025年上半年创投业务信贷减值2400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4300万元减少44%[58] - 2025年上半年重组支出为1.37亿元[43] - 与“提效增益”计划有关的支出合共为1.60亿元[43] - 债务价值调整录得500万元的正向调整[43] - 2024年上半年已出售业务的净亏损为1.89亿元,包括出售津巴布韦业务产生的1.74亿元[43]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收入中,重组700万元、提效增益无、债务价值调整500万元、出售业务净亏损 - 500万元[4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财富方案业务收入上升24%,新增富裕客户资金净流入280亿元[30][32] - 2025年上半年环球市场收入增加28%,所有产品均录得普遍增长[30][31] - 2025年上半年交易服务收入下降6%,支付及流动资金收入跌幅抵消了其他增长[30][31] - 存款及按揭收入下跌3%,信用卡及私人贷款以及其他无抵押貸款收入上升2%,创投业务收入增加2.42亿元,数码银行收入增加2600万元,财资业务及其他产品收入增加5600万元[33]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除税前溢利增加13%,收入增长7%,支出增加3%,信贷减值净回拨为1400万元[34] - 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除税前溢利增加8%,收入上升8%,支出增加7%,信贷减值支出增加6500万元至3.32亿元[34] - 创投业务录得除税前溢利4600万元,去年亏损1.97亿元,数码银行收入增加3000万元,支出增加4%,减值支出减少2000万元至2400万元[34] - 2025年环球市场业务收入增加28%,环球银行业务增长14%[53] - 2025年交易服务收入减少6%,支付及流动资金减少9%[53] - 2025年证券服务收入增加6%,贸易及营运资金收入增加3%[53] - 经营收入增加8%,至41.62亿元,财富方案业务增长24%[55] - 2025年上半年有135,000名全新客户开户,带来新增富裕客户资金净流入280亿元[55] - 2025年上半年创投业务数码银行收入8800万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6200万元增长42%[58] - 2025年上半年创投业务经营收入3.2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8000万元大幅提升[58] - 2025年上半年创投业务未计减损及税项前经营溢利8100万元,而2024年上半年为亏损1.48亿元,变动155%[58] - 数码银行收入增加48%,经营支出增加4%,信贷减值减少45%至2400万元[59] 各地区表现 - 在亚洲市场按资产管理规模计为排名第三的财富管理机构[13] - 上半年跨境业务收入若剔除利率影响按年增长9%,来自东盟区内走廊的收入增长17%[14] - 亚洲、非洲及中东地区2025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4.9%、4.1%及3.4%,主要发达经济体平均增长率为1.3%[1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目标在2025 - 2029年间吸纳2000亿元新增资金净流入,富裕客户业务新增资金净流入创历史新高[13] - 对2025年全球增长预测由2024年底的3.2%调低至3.1%[19] - 计划于2024年至2026年向股东累计回馈至少80亿元[11] - 宣布展开13亿元股份回购计划,自2023年全年业绩以来公布的股东回报总额达65亿元,目标2026年底前回馈股东最少80亿元[18]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5年6月30日客户贷款及垫款为2870亿美元,自3月31日增加2% [7] - 2025年6月30日客户存款为5170亿美元,自3月31日增加5% [7] - 2025年6月30日风险加权资产为2600亿美元,自3月31日增加60亿美元 [7] - 普通股一级资本比率为14.3%(2025年3月31日为13.8%),中期普通股股息增加37%至每股12.3仙 [7] - 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为9139.36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8496.88亿元增长8%[12] - 流动性覆盖比率为146%,普通股权益一级资本比率为14.3%[23] - 中期普通股股息每股12.3仙,增加3.3仙或37%,将开展13亿元股份回购计划[23] - 2025年上半年首次发行10亿欧元社会债券、参与印尼太阳能项目和英国25亿英镑碳捕集交易[14] - 数码银行Mox及Trust业务交易量持续增长[15] - 经调整净利息收入上升3%至54.
渣打官宣!增设优先私人理财中心,加速拓展中国财富管理市场
券商中国· 2025-07-30 21:53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业务布局 - 渣打中国杭州钱江新城支行优先私人理财中心正式开业,这是公司在内地开业的第三家优先私人理财中心 [1][4] - 新理财中心位于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商务区,设计风格融合杭州特色文化元素 [2] - 该中心将为客户提供开户、理财咨询等多元化财富配置及增值服务 [4]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战略 - 公司持续深化财富管理业务布局,2023年以来已在上海、北京、南京先后落地优先私人理财中心 [3][5] - 渣打集团计划五年内投入15亿美元用于富裕客群业务,目标实现净新增资金2000亿美元 [8] - 公司目标是财富管理业务收入保持双位数复合年增长率,富裕客群收入占比达到整体零售收入的75% [8] 中国市场战略定位 - 中国是渣打最具活力和表现突出的市场之一,中国居民财富管理需求强劲且不断增长 [6] - 公司看好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正加速拓展投资和运营,对中国市场长远承诺坚定不移 [7] - 渣打中国营业网点已覆盖近30个沿海和内陆城市,显示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投入 [9] 高净值客户服务策略 - 高净值客群个性诉求突出,财富结构多元,家业传承与综合金融需求深入 [9] - 公司将为客户提供世界级财富管理解决方案,帮助把握财富先机实现增长 [7] - 杭州的商业智慧与渣打服务理念高度契合,公司将满足客户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