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渣打集团(02888)
icon
搜索文档
渣打集团(02888)8月19日斥资743.13万英镑回购55.2万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8-20 17:19
公司回购操作 - 渣打集团于2025年8月19日实施股份回购 斥资金额743.13万英镑[1] - 回购股份数量55.2万股[1]
渣打集团(02888.HK)8月19日耗资743.13万英镑回购55.21万股
格隆汇· 2025-08-20 17:16
公司回购动态 - 渣打集团于2025年8月19日实施股份回购 耗资743.13万英镑 [1] - 回购股份数量为55.21万股 [1] 资金运作规模 - 单日回购金额折合约为743万英镑 [1] - 平均每股回购价格约为13.46英镑 [1]
渣打集团(02888) - 翌日披露报表
2025-08-20 17:11
FF305 翌日披露報表 (股份發行人 ──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股份購回及/或在場内出售庫存股份) 表格類別: 股票 狀態: 新提交 公司名稱: 渣打集團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20日 如上市發行人的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出現變動而須根據《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證券上市規則》(「《主板上市規則》」)第13.25A條 / 《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GEM證券 上市規則》(「《GEM上市規則》」)第17.27A條作出披露,必須填妥第一章節 。 | 第一章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 | 是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2888 | 說明 | | | | | | | | A. 已發行股份或庫存股份變動 | | | | | | | | | | |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股份)變動 | | 庫存股份變動 | | | | | 事件 | | 已發行股份(不包括庫存 ...
渣打集团:8月18日以约750万英镑回购约56万股
新浪财经· 2025-08-19 19:59
公司股份回购 - 渣打集团于8月18日在伦交所等交易所进行股份回购 斥资约750.1万英镑 [1] - 回购股份数量约56.5万股 每股回购价格区间为13.065至13.415英镑 [1]
第三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领先营商指数”综合营商指数跌至40.5 专家料下半年增长较温和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9:03
综合营商指数表现 - 渣打香港中小企领先营商指数第三季综合指数为40.5 较上季微跌3.3 为2022年第二季以来最低水平 [1][2] - 营业状况分项指数跌至36.6 盈利表现分项指数跌至34.1 反映本地中小企对本季生意额信心回落 [1] - 环球经济分项指数连续三季下跌 自2024年第四季起累计下跌15.6 [2] 行业指数分化表现 - 建造业指数录得42.3 住宿及膳食服务业指数录得42.9 两行业均录得升幅 [2] - 专业及商用服务业招聘意向上升2.9点 盈利表现改善1.2点 反映高增值型服务需求持续增长 [2] 成本与价格预期 - 原材料成本预期上升企业比例降至47% 为五季新低 [2] - 薪金上调压力缓解 较上季下跌1个百分点至19% [2] - 仅17%中小企计划提升货品或服务价格 比例与上季持平 [2] 环球经济环境影响 - 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及经济刺激措施未能完全提振消费 高关税政策抑制全球贸易流动并推高企业营运成本 [2] - 香港经济上半年强劲开局后 下半年增长将较为温和 [1] 中小企营商挑战 - 主要挑战包括市场竞争加剧(50%) 关税政策不稳定(40%) 进出口成本或员工薪金上升(37%) [2] 出海业务布局 - 已在境外开展业务的中小企占比分别为产品制造或生产75% 产品研发或检测63% 专业服务10% 产品销售25% 主要集中内地市场 [3] - 16%中小企已计划未来三年出海 18%正在考虑 其中59%倾向拓展内地 42%倾向亚洲地区 [3] - 出海最大挑战为不熟悉当地法规政策及找不到当地商业伙伴 [3]
渣打集团(02888) - 股东通讯
2025-08-19 17:18
渣打集團有限公司 (於英格蘭及威爾士註冊之有限責任的公眾有限公司) + + 所有郵件應寄往: 香港中央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183號 合和中心17M樓 股東參考編號 股東通訊 — 股東選擇 各位股東: 我們謹此歡迎 閣下成為新股東,並感謝 閣下投資於渣打集團有限公司(「本公司」)。 閣下如欲取得本公司更多資料、股價資訊及股東文件(包括本公司最新刊發的年報及半年報 告),請登入本公司網站 sc.com/hk/zh/investor-relations/news-and-hong-kong-stock-exchange-announcements/。 股東文件 為實踐我們保護環境的承諾及控制成本,我們鼓勵 閣下透過網站www.computershare.com/hk/investors管理 閣下所持股份。在 閣下可使用此項設施之前,需先致電2862 8555聯絡本公 司的股份過戶登記分處,方可於投資者中心進行登記。 閣下將不會自動獲寄發年報、半年報告或其他股東文件的印刷本,但 閣下將於該等文件可於本公司網站瀏覽時獲發通知。此倡議目的為股東提供選擇, 閣下如欲收取股東文件的印 刷本,請填妥以下表格。 ...
渣打集团(02888) - 货币选择表格
2025-08-19 17:17
渣打集團有限公司 (於英格蘭及威爾士註冊之 有限責任的公眾有限公司) 所有郵件請寄往: 香港中央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香港灣仔 皇后大道東183號 合和中心 17M樓 股東查詢熱線:2862 8555 閣下可於以下網址 www.computershare.com/hk/investors 查閱 閣下之持股量 股東參考編號 貨幣選擇表格 — 截至二○二五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中期股息 本公司非常重視 閣下個人資料的私隱及安全,而股份發行人及股份過戶登記處將一直遵守有關保密、資料保障及資料安全的現行法律及法規。 有關如何處理 閣下個人資料及 閣下私隱權的更多資料,請參閱股份發行人網站sc.com/hk/zh/privacy-policy-statement/ 上的私隱聲明。 有關如何處理 閣下個人資料及 閣下私隱權的更多資料, 閣下應向股份發行人查詢。 CCS2949 STDH 所有郵件請寄往: 香港中央證券登記有限公司 香港灣仔 皇后大道東183號 合和中心 17M樓 股東查詢熱線:(852) 2862 8555 閣下可於以下網址 香港登記股東除非已設立以其他貨幣收取股息的常行指示,否則彼等將自動以港元收取其現金股 ...
渣打集团(02888) - 可供阅览通知致非登记持有人及申请表格
2025-08-19 17:15
文件获取 - 采取行动前需仔细阅读股东文件[1] - 可在sc.com/en/investors/financial-results查看下载2025年半年报等文件[2] - 可填申请表寄至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获取股东文件纸质版[3] 联系信息 - 遇文件访问困难可联系computershare.com/hk/contact或致电2862 8555[4] - 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为香港德辅道中4–4A号32楼,电话(852) 2820 3333[5] 公司信息 - 公司注册于英格兰及威尔士,编号966425[5] - 公司股份代号为02888[10] 其他 - 非登记持有人指股份存放于中央结算系统并通知公司接收通讯文件的人士或公司[14] - 申请表格多项选择、未选、未签名或填写错误将作废[14]
渣打集团(02888) - 可供阅览通知致股东
2025-08-19 17:13
业绩总结 - 2025年7月31日宣派2025年中期股息12.3美仙[3] 股东权益 - 香港登记股东未设指示自动以港元收股息[3] - 可选英镑或美元收股息,需9月5日下午4时30分前送达指示[3] 资料获取与管理 - 可浏览网站查阅及下载2025年半年报告[2] - 可登记网上管理持股量[5] - 可查看隐私声明[8]
渣打集团(02888)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8-19 17: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第二季度经营收入上升14%至55亿美元(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8] - 2025年第二季度非净利息收入上升31%至28亿美元(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8] - 2025年上半年每股盈利增加41%[7] - 每股基本盈利增加40.7仙或41%至139.2仙[12] - 经营收入上升9%至109亿元[12][13] - 净利息收入上升4%至55亿元[12] - 非净利息收入上升18%至54亿元[12] - 除税前基本溢利为47亿元[12] - 渣打银行上半年收入达109亿元,同比增长10%(按固定汇率计算)[16][24] - 除税前基本溢利达47亿元,增长22%[24] - 每股基本盈利上升41%至139仙[24] - 经营收入增加10%至109亿元,剔除重大项目后增加13%[25] - 净利息收入增加4%[25] - 非净利息收入上升18%,剔除重大项目后上升25%[25] - 按基本基准计算之每股基本盈利上升41仙或41%至139.2仙[27] - 公司基本经营收入总额2025年上半年为108.99亿港元,同比增长9%(固定汇率增长10%),其中第二季度为55.09亿港元,同比增长15%(固定汇率增长14%)[32] - 公司基本净利息收入为54.99亿港元,同比增长3%(固定汇率4%),基本非净利息收入为54亿港元,同比增长17%(固定汇率18%)[31] - 按基本基准计算之每股盈利为139.2仙,同比增长41%[31] - 经调整净利息收入上半年为549.9亿港元,同比增长3%[39][40] - 公司总经营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99.58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108.99亿港元,同比增长9.4%[54] - 未计减损及税项前经营溢利从42.85亿港元增至49.34亿港元,同比增长15.1%[54] - 基本经营收入上升7%至65.83亿元[56] - 除税前基本溢利增加13%至34.42亿元[56] - 财富管理业务经营收入增加8%至41.62亿元[58] - 数码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从2024年上半年6200万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8800万港元[59][60] - 集团经营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995.8亿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1089.9亿元,增长9.4%[64] - 未计减损及税项前经营溢利从428.5亿元增至493.4亿元,增长15.2%[64] - 基本经营收入总额从2024年第二季度480.6亿元增至2025年第二季度550.9亿元,增长14.6%[65] - 环球市场收入从2024年第二季度79.6亿元增至2025年第二季度117.2亿元,增长47.2%[65] - 公司普通股股东应占期内溢利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30.65亿港元,同比增长41%[66] - 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权益持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17.3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74亿港元大幅增长78%[66]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每股普通股基本盈利为129.1仙,较去年同期的83.3仙增长45.8仙[66] -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普通股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为13.57亿港元,同比增长26%[66] - 2025年上半年列账基准每股基本盈利为129.1仙,较2024年同期的83.3仙大幅提升[75] - 普通股股东应占期内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21.69亿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30.65亿港元[75] - 基本基准每股盈利为139.2仙,反映核心业务盈利能力增强[7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经营支出增加5%至60亿元[12] - 信贷减值支出为3.36亿元[12] - 经营支出增加4%[26] - 信贷减值支出增加8700万元至3.36亿元[26] - 信贷减值支出总额上半年3.36亿港元,同比增长35%[41] - 上半年信贷减值支出3.36亿港元,同比增加8700万港元,年化贷款损失率为19个基点[43] - 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支出总额3.32亿港元,同比增加6500万港元[43] - 创投业务支出2400万港元,同比减少2000万港元[43] - 重组支出1.37亿港元,提效增益支出1.60亿港元[46] - 经营支出增加3%至31.55亿元[56] - 信贷减值净拨回为1400万元[56] - 信贷减值支出上升至3.32亿元[58] - 信贷减值减少45%,从2024年上半年4300万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2400万港元,反映Mox拖欠率改善[59][60] - 经营支出增加4%,从2024年上半年2.28亿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2.39亿港元[59][60] - 信贷减值总支出从2024年的2.56亿港元扩大至2025年的3.32亿港元[74] - 公司信贷减值净支出3.36亿元,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净支出3.32亿元[128]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贡献拨回净额1400万元,因斯里兰卡外币风险主权升级使第三阶段拨回4800万元[12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财富方案业务、环球市场业务及环球银行业务均录得双位数收入增长[16] - 可持续金融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目标在2025年前实现至少10亿元收入[17] - 环球市场收入大幅增长28%(固定汇率28%)至23.55亿港元,其中宏观交易增长28%(固定汇率28%),信贷交易增长24%(固定汇率24%)[32][33] - 财富方案业务收入增长23%(固定汇率24%)至15.19亿港元,投资产品增长27%(固定汇率28%),银行保险增长14%(固定汇率15%)[32][34] - 创投业务收入激增2.4亿港元,主要因SC Ventures就Solv India交易入账收益2.38亿港元[35]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除税前基本溢利增长11%(固定汇率13%)至34.42亿港元,第二季度增长15%(固定汇率18%)[36] - 交易服务收入下降6%(固定汇率6%)至29.96亿港元,主要受支付及流动资金收入减少9%(固定汇率9%)拖累[32][33] - 环球银行业务收入增长14%(固定汇率14%)至10.96亿港元,借贷及金融方案增长11%(固定汇率11%),资本市场及顾问业务大幅增长37%(固定汇率37%)[32][33] - 数码银行收入增长42%(固定汇率48%)至8800万港元,主要因贷款及存款量持续上升[32][35]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除税前溢利增长13%,收入增长7%[37] - 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除税前溢利增长8%,收入增长8%[37] - 创投业务录得除税前溢利4600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97亿元[37] - 环球市场业务收入大幅增长28%,从18.37亿港元增至23.55亿港元[55] - 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经营收入从38.84亿港元增至41.62亿港元,同比增长7.1%[54]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经营收入从61.94亿港元增至65.83亿港元,同比增长6%[55]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税前基本溢利从30.98亿港元增至34.42亿港元,同比增长11%[55] - 环球市场业务收入增加28%[56] - 环球银行业务收入录得14%增长[56] - 交易服务收入减少6%,其中支付及流动资金减少9%[56] - 财富方案业务收入强劲增长24%[58] - 创投业务除税前基本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亏损1.97亿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盈利4600万港元,主要受来自Solv India交易的2.38亿港元收益带动[59][60] - 中央及其他项目除税前基本亏损收窄26%,从2024年上半年亏损2.8亿港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亏损2.06亿港元[61] - 除税前基本亏损为2.06亿元,按年减少7400万元,主要由于收入损失减少及联营公司合营企业溢利增加3200万元[62] - 收入损失为1.66亿元,按年改善3400万元,财资业务收入增加1.53亿元至(2600)万元[62]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市场经营收入从221.1亿元增至277.5亿元,增长25.5%[64] - 英国市场从未计减损及税项前经营溢利2.3亿元增至8.1亿元,增长252.2%[6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自2021年起已推动1360亿元可持续融资,目标2030年前达3000亿元[17] - 计划于2024年至2026年向股东累计回馈至少80亿元[12] - 可持续金融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目标在2025年前实现至少10亿元收入[17] - 自2023年全年业绩以来股东回报总额达65亿元,目标2026年底前回馈最少80亿元[20] - 公司推迟实施巴塞尔协议3.1至2027年[107] - 部分亚洲市场将于2025年开始实施巴塞尔协议3.1[107] - 公司进行客户层面的气候风险评估[106] - 公司寻求提高可再生能源在用电量中的比例[106] - 公司通过ESG与声誉风险标准识别和管理客户服务风险[106] - 公司已成立数字资产风险委员会及负责任人工智能委员会[110] - 公司已启动后量子加密计划管理全行过渡[110] - 公司通过合规和ICS风险类别架构管理数据安全风险[110] - 公司积极与监管机构进行双边协商并回应咨询[111] - 公司运行每日市场风险压力情景评估市场冲击影响[100] - 公司定期审查供应链及第三方安排以提高业务韧性[100] - 公司维持跨产品和跨地区的多元化投资组合监控集中风险[100] - 公司遵循多元化原则管理信贷风险,涵盖产品、地区、客户类别及行业[88] - 公司控制金融市场活动以确保市场和交易对手信贷风险损失不会严重损害业务[88] - 公司保持充足资本、流动性及资金以支持营运,并维持利率状况以防范盈利或价值减少[88] - 公司控制营运及科技风险以确保营运损失(财务或声誉损失)不会严重损害业务[88] - 公司减轻和监控信息及网络安全风险以确保事件不会造成重大损害、业务中断、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88] - 公司衡量和管理因气候变化引致的财务和非财务风险,并根据净零策略减少排放量[88] - 公司更新了局部及新兴风险(TER)清单,基于2024年年报披露事项[89] - 公司通过投资、基础设施及雇员直接面临宏观经济及地缘政治风险,并通过客户间接面临此类风险[90] - 对高风险市场加强监察并制定风险策略[81] - 信贷组合质量保持稳健但风险成本净额偏高[84]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宣布股份回购13亿美元[7] - 中期普通股股息增加37%至每股12.3仙(相当于2.88亿美元)[8] - 宣布新一轮13亿元股份回购计划,中期股息2.88亿元[20] - 中期普通股股息每股12.3仙,增加3.3仙或37%[25] - 净息差上半年平均值2.05%,同比上升7个基点[39][40] - 风险加权资产收入回报率从8.1%提升至8.6%[54] - 有形股东权益基本回报率从14.0%显著提升至18.1%[54] - 有形股东权益基本回报率在2025年上半年达到18.1%,较去年同期的14.0%上升410个基点[67] - 2025年第二季度有形股东权益基本回报率为19.7%,较去年同期的12.9%显著提升680个基点[67] - 公司每股有形资产净值在2025年6月30日达到1,680仙,较去年同期的1,444仙增长236仙[68] - 2025年上半年基本净利息收入为54.99亿港元,列账基准净利息收入为30.44亿港元[70] - 2025年上半年基本非净利息收入为54.00亿港元,列账基准非净利息收入为78.62亿港元[70]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量减少至23.30亿股,较去年同期的25.50亿股下降9%[68] - 加权平均股份数目由26.05亿股减少至23.75亿股[75] - 风险承担总额从3248.21亿港元增至3271.33亿港元[74]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投资级企业组合占比75%[82] - 交易总涉险值从2080万元增至2300万元[83] - 非交易总涉险值从3880万元增至6230万元[83] - 流动性覆盖比率从138%提升至146%[85] - 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从14.2%微升至14.3%[85] - 杠杆比率从4.8%略降至4.7%[85]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非交易涉险值增加主因利率风险上升及美债存货增加[83] - 公司持续加强压力测试应对市场波动[83] - 全球地缘政治格局转型导致更具流动性的政治及经济联盟,乌克兰和中东冲突使局势复杂化[91] - 关税造成不确定性导致市场避险情绪加剧,股票下跌而黄金等避险资产出现历史性涨幅[93]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中国今年经济增长下降至4%[95] - 美国因债务水平和利息成本上升遭穆迪调低评级[96] - 各国政府再融资成本持续高企,利息支付成为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沉重负担[96] - 量子计算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可能带来大量能源需求[101] - 人工智能被用于诈骗及散播错误信息的情况大幅增加[103] - 网络事故及精密骗局风险剧增,人工智能促使网络攻击手法创新[104] - 依赖第三方关键流程成为监管重点,可能带来重大经营风险[104] - 超过60%的员工采用灵活工作模式[115] 资产和负债 - 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为14.3%(较2025年3月31日的13.8%上升)[8] - 2025年第二季度贷款损失率为12个基点[8] - 有形股东权益回报为19.7%(按年上升7个百分点)[8] - 客户贷款及垫款为2870亿美元(较2025年3月31日增加2%)[8] - 客户存款为5170亿美元(较2025年3月31日增加5%)[8] - 有形股东权益回报为18.1%[12][14] - 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为14.3%[14] - 有形股东权益基本回报率为18.1%[16] - 信贷减值支出为3.36亿元,年化贷款损失率为19个基点[24] - 流动性覆盖比率为146%[25] - 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为14.3%[25] - 按基本基准计算之有形股东权益回报上升410个基点至18.1%[27] -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达2918.11亿港元,较上年末增长2%[42] - 第三阶段贷款保障比率(计入抵押品后)为82%,同比持平[42] - 信贷等级12账户金额增长至20.95亿港元,较上年末增长116%[42] - 投资级别企业风险敞口占比75%,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42] - 第三阶段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61亿港元,与2024年底基本持平[44] - 信贷减值贷款占贷款总额比例2.1%,较2024年底下降7个基点[44] - 投资级企业风险承担比例75%,较2024年底提升1个百分点[44] - 客户贷款及垫款2867.31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长2%[47] - 客户存款5173.90亿港元,较2024年底增长11%[47] - 流动性覆盖比率146%,较2024年底提升8个百分点[47] - 客户贷款及垫款增加60亿元,基本基准计算增长80亿元或3%[48] - 客户存款增加530亿元至5170亿元,基本基准计算增长440亿元或9%[48] - 其他资产增加11%或600亿元,其中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金融资产增240亿元[48] - 风险加权资产总额较2024年末增加126亿元或5.1%至2597亿元[51] - 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14.3%,较2024年末上升11个基点[51] - 上半年斥资13.7亿元回购9350万股,导致普通股权一级资本比率下跌约61个基点[52] - 信贷风险加权资产增加20亿元至1913亿元[53] - 市场风险加权资产增加75亿元至358亿元[53] - 杠杆比率4.7%,较2024年末减少11个基点[52] - 即时流动性覆盖比率增加8个百分点至146%[49] -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从3357.07亿港元增至3506.18亿港元,同比增长4.4%[54] - 客户存款总额从5322.62亿港元增至5821.33亿港元,同比增长9.4%[54] - 客户贷款及垫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7.2亿港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55.5亿港元,增长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