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大物业(06666)
icon
搜索文档
恒大物业(0666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30 20:00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管理规模稳步扩大,总合约面积约794百万平方米,在管面积约555百万平方米[5] - 期内新签约第三方面积超2,100万平方米,同比上涨超40%,合同总金额约人民币6亿元[5] - 资产管理服务收入约人民币406.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2.2%[6] - 社区生活服务收入约人民币427.6百万元,同比增长约3.8%[6] - 期内实现毛利润约人民币1,256.1百万元,同比下降约16.2%[6] - 期内实现净利润约人民币499.8百万元,同比下降约36.8%[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人民币500.5百万元,每股基本盈利约人民币0.05元[6] - 公司财务状况持续改善,货币资金和净资产较去年末均有所增加[6] - 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多项社会公益活动[6] 业务拓展 - 以「立標準、強品控」為抓手,構建完整閉環機制,提升客戶訴求響應效率[7] - 著力打造金碧社區文化活動品牌,營造友鄰友愛的社區氛圍[7] - 聚焦客戶高頻需求嚴選精品,提供安心高效的租售服務[8][9] - 以標杆項目帶動拓新增速,透過高品質服務口碑推動周邊全業態快速擴張[11] - 持續發揚「向一線」文化,驅動組織持續創新、高效運作[12][13] - 通過運用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提升集團運營效率[14] - 積極打造社區議事廳、黨員活動室等紅色陣地,形成黨建治理合力[15] 财务数据 - 收入总额约人民币6,220.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2%[24]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人民币5,193.8百万元,同比增长约2.5%[26] - 基础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人民币5,158.1百万元,同比增长约2.7%[26] - 总在管面积约555百万平方米,较2023年6月30日增加约4,600万平方米[26] - 社区生活服务收入约人民币427.6百万元,同比增长约3.8%[25] - 资产管理服务收入约人民币406.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2.2%[25] - 社区运营服务收入约人民币192.5百万元,同比下降约36.8%[25] - 第三方收入占比约99.5%,同比增长1.8%[32] - 整体毛利率约20.2%,同比下降约4.2个百分点[34] - 行政开支增加约33.2%,主要由于计提相关诉讼费用和滞纳金[37] - 净利润约人民币499.8百万元,同比下降约36.8%[4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人民币500.5百万元,同比下降约35.9%[41] 资产负债情况 - 集团无形资产约为人民币1,564.8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人民币81.8百万元[44] - 应收贸易账款约人民币3,047.6百万元,与2023年12月31日基本持平[45] - 应付贸易账款约人民币1,586.5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人民币171.1百万元[46] - 合同负债约人民币2,562.0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人民币87.4百万元[47] - 即期所得税负债约人民币803.2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人民币384.3百万元[48] - 集团银行存款和现金总额约人民币2,445.6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人民币439.1百万元[49] - 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人民币1,477.2百万元,流动比率约0.80倍[49] - 集团无任何借款,资本负债比率为零[49] 风险因素 - 集团面临行业监管、业务拓展、应收账款回收、关联方业务变化等风险[50][51] - 集团已采取多项措施应对持续经营风险[53] 其他事项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概無任何重大投資或對附屬公司、聯營公司或合營企業的重大收購或出售[57]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並無有關重大投資或資本資產的具體計劃[58] - 本公司股東已於2021年5月10日舉行的本公司股東特別大會上決議採納本公司的購股權計劃[59] - 本公司並無採納任何股份獎勵計劃[61] - 許家印博士通過其控制的公司持有本公司51.71%的股權[66] - 中國恒大集團持有本公司51.71%的股權[66] - CEG Holdings (BVI) Limited持有本公司49.79%的股權[66] - 本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員持有本公司及其相聯法團的少量股權及購股權[62][63][64]
恒大物业(0666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0:0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收入约62.202亿元,同比增长约1.2%[2] - 同期,公司毛利润约12.561亿元,毛利率约20.2%,同比下降约4.2个百分点[2] - 同期,公司净利润约4.998亿元,净利率约8.0%,同比下降约4.9个百分点[2]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5.005亿元,每股基本盈利约0.05元[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流动负债约14.772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19.073亿元)[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约82.377亿元,负债总额约77.808亿元[5][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约4.569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1.921亿元)[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为6220192千元,2023年同期为6145117千元[14]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182604千元,2023年同期为234059千元[17]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内地法定税率为25%,部分子公司按15%或20%缴税[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宣派或派付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500526千元,2023年同期为781309千元[19]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05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0.07元[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管理规模稳步扩大,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毛利及净利润有一定程度下滑[3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6220.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2%[3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实现毛利润约1256.1百万元,同比下降约16.2%[3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净利润约499.8百万元,同比下降约36.8%[3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货币资金较2023年末增加约21.6百万元,净资产增加约437.7百万元[32] - 截至公告日期,集团已补缴2021、2022年度所得税款约642.5百万元,缴纳2023年度汇算清缴所得税约251.1百万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收入约人民币6220.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2%[49] - 公司总收入约62.20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51.94亿元,同比增长2.5%[50][51] - 销售成本由2023年同期约46.46亿元增长6.8%至约49.64亿元[58] - 整体毛利约12.56亿元,毛利率约为20.2%,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59] - 行政开支由2023年同期约3.90亿元增长33.2%至约5.20亿元[61] - 其他收入约0.72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8.7%;其他损失净额约0.25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61.0%[62][63] - 所得税开支约1.82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2.341亿元下降约22.0%[64] - 净利润约4.998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7.903亿元下降约36.8%,净利率约为8.0%,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4.9个百分点[65]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及设备净账面价值约624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5860万元增长约6.5%[66]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约197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850万元减少约880万元[67] - 2024年6月30日无形资产约为15.64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6.466亿元减少约8180万元[68]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约15.86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4.154亿元增加约1.711亿元[69] - 2024年6月30日合约负债约25.6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6.494亿元减少约8740万元[70] - 2024年6月30日即期所得税负债约8.03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1.875亿元减少约3.843亿元[71]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存款和现金总额约24.45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0.065亿元增加约4.391亿元[72]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约14.772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19.073亿元),流动比率约0.80倍(2023年12月31日0.76倍)[7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81]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5193797千元,2023年同期为5066459千元[1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72348千元,2023年同期为79228千元[15] - 公司战略性业务如资产管理服务、社区生活服务稳健增长,财务状况持续改善[3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资产管理服务收入约406.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2.2%[3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社区生活服务收入约427.6百万元,同比增长约3.8%[32] - 社区团购业务已建立覆盖逾千个项目的服务群,有高頻複購客戶约30万人、活躍“優選客”數千名,期内收入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18.6%[43] - 2024年上半年到家服务订单複購率超60%[44] - 房屋租售自營业务覆盖超100个城市、700餘个优质项目,收入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177.6%[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在管面积约5.55亿平方米,较2023年6月30日增加约4600万平方米[51] - 社区生活服务收入约4.28亿元,同比增长3.8%;资产管理服务收入约4.06亿元,同比增长12.2%[54][55] - 社区运营服务收入约1.93亿元,同比下降36.8%,主要受市场大环境影响[56] - 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由2023年同期约21.0%下降4.8个百分点至约16.2%[60] - 社区运营服务毛利率由2023年同期约44.3%下降3.8个百分点至约40.5%[60] 合约与面积相关数据 - 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合约面积约7.94亿平方米,在管面积约5.55亿平方米[2] - 期内累计新签约第三方面积超2100万平方米,同比上涨超40%,合同总金额约6亿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合约面积约794百万平方米,在管面积约555百万平方米[32] - 期内累计新签第三方合约面积超2100万平方米,同比上涨超40%,合同总金额约6亿元[32] - 期内累计新簽約第三方面積超2100萬平方米,同比上涨超40%,合同總金額约人民币6亿元,存量项目佔比约60%,非住宅项目佔比约65%[46] 应收应付账款及其他款项数据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3,047,63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46,591千元[20] - 2024年6月30日预付税项为19,13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810千元[20]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为436,88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7,236千元[20]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总额约为5,972,459,000元,减值约为2,924,826,000元;2023年12月31日总额约为5,919,471,000元,减值约为2,872,880,000元[22] - 2024年6月30日应付有关连人士贸易账款为441,219千元,应付第三方为1,145,283千元;2023年12月31日应付有关连人士为375,003千元,应付第三方为1,040,364千元[24]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1,586,50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15,367千元[24] 公司股份与计划相关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在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均为10,810,811,000,对应金额均为7,060千元[23] - 自2021年5月10日采纳购股计划至2024年6月30日无授出购股权,公司无其他股份计划[80] 公司重大事项与合规 - 集团与债权人达成协议,自2024年6月30日起未来12个月内负债到期时无需立即偿还[9] - 集团因134亿元人民币存款质押被强制执行出现重大损失,2021年度已全额计提减值损失,追偿存在重大不确定性[7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资产质押和重大或有负债[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公司无库存股份[79] - 2024年6月30日后至公告日期,集团无重大期后事项[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和证券交易标准守则[80] - 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已由独立核数师栢淳审阅[82] 公司员工相关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93,792名雇员[78] - 期内全体员工均参与培训,总受训时间达55.4万小时,人均受训时数为5.9小时[79] 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未来将从服务、业务、资产、市场、人才五个方面制定策略推动高质量发展[33][34][35][37][38]
恒大物业(0666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4 20:00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总合同面积约800百万平方米,管理面积约532百万平方米,新签约第三方合同面积约2,309万平方米[9] - 公司年内社区团购业务收入较2022年增长约138.7%[25] - 公司年内家政自营业务收入较2022年增长约46.8%[25] - 公司房屋租售业务收入较2022年增长约97.1%[27] - 公司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新签约面积约2,550万平方米,第三方合约占比约91%[29] - 公司对外拓展项目达339个,年收入超过7亿元人民币,成功拓展多种业态项目[29] - 公司持续推动物业服务提质升级,聚焦社区团购、到家服务、家装美居等核心赛道,提升社区覆盖广度和深度[14] - 公司持续强化市场化拓展能力,以“金碧”品牌为核心,实现全业态快速扩张,推进公司规模效益稳定增长[17] - 公司将继续围绕多元化品牌发展战略,实施“巷战计划”,持续拓展周边项目,深挖潜在客户群体[3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2,486.5百万元,同比增长约5.7%,社区生活服务收入约人民币809.3百万元,同比增长约29.7%[9] - 毛利润约人民币3,108.4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4.3%,净利润约人民币1,563.8百万元,同比增长约5.8%[9]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为10,318.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8.3%[42] - 社区生活服务收入约为809.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9.7%[47] - 资产管理服务收入约为740.4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4.6%[48] - 社区运营服务收入约为618.4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约34.8%[49] - 公司年内净利润约为1,563.8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8%[37] - 物业管理服务方面,2023年度毛利率约为21.3%,比2022年度增加约2.3个百分点[54] - 社区生活服务方面,2023年度毛利率约为24.9%,比2022年度增加约3.1个百分点[55] - 资产管理服务方面,2023年度毛利率约为56.6%,比2022年度增加约8.4个百分点[56] - 社区运营服务方面,2023年度毛利率约为46.5%,比2022年度增加约1.2个百分点[57] 公司战略发展 - 公司秉持“向客户、向一线”的服务理念,不断强化客户体验,提升服务质量[23] - 公司持续深化资产管理服务,为业主提供资产咨询、评估、租售、代办等一体化运营服务,助力业主维护资产价值[15] - 公司全面推行“向一线”文化,持续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全链条工作运行机制,打造优秀团队[18] - 公司将继续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驱动力,提升服务能力,加强社区人文生活构建[31] - 公司将继续深化客群精细管理,提升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质量及效率[32] - 公司致力于成为客户信赖的资产守护者,提升资产管理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全週期资产管理服务[34]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行业监管环境影响、业务表现受政府法规影响等[doc id='81'] - 公司未面临重大直接汇率波动风险,管理层将继续关注外汇风险并采取措施减低风险[doc id='84'] - 公司因存款质押被强制执行而出现重大损失,已采取措施解决持续经营不确定性[doc id='86'] - 公司已完成股权转让协议中的或有负债,员工总成本约人民幣5,627.7百萬元[doc id='88'] - 公司有91,482名员工,全员参与培训,总受训时间达137.5万小时[doc id='89']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详细履历见公司年报第29至32页[117] - 公司已委任新董事,并确保其理解其作为上市公司董事的责任[119][122] - 公司已为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投保,以应对可能面临的法律诉讼责任[120] - 董事会负责制定业务发展策略、监督业务表现、批准资金投资建议和审批财务报表[121] - 公司已将主席和行政总裁的角色分开,主席负责整体发展指引,行政总裁负责日常运营和业务决策[122]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关于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确保至少三分之一的董事会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3] - 公司已接收独立非执行董事关于其独立性的年度确认书,并董事会信任其独立性[124] - 公司制定机制确保董事会获得独立观点和意见,董事可在适当情况下寻求独立专业意见[125]
恒大物业(0666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0:00
财务表现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營業收入约人民幣12,486.5百萬元,同比增长约5.7%[1] - 本集团毛利潤约人民幣3,108.4百萬元,同比增长约14.3%,毛利率约24.9%,同比增加约1.9个百分点[2] - 本集团淨利潤约人民幣1,563.8百萬元,同比增长约5.8%,淨利率约12.5%[3] - 公司资产总额为8246416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了1148695人民币千元[6]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5969668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了1077224人民币千元[6] - 公司负债总额为8227205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减少了432331人民币千元[7] 业务发展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物业管理、社区生活服务、资产管理和社区运营服务[10] - 公司持续推动物业服务提质升级,聚焦社区团购、到家服务、家装美居等核心赛道[71] - 公司秉承“品质就是生命线”理念,逐步调整业务商业模式,从合作经营转为自营[71] - 公司依托物业服务的天然优势,为业主提供资产咨询、评估、租售、托管、代办等一体化运营服务[72] - 公司将继续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驱动力,专注提升客户满意度,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86] 财务状况 - 公司董事认为公司将有足够的运营资金直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务责任[15] - 公司已与多家债权人达成协议,同意未来12个月内不要求立即偿还债务[16] - 公司将继续实施成本控制措施以改善经营和财务状况[16] - 公司董事认为公司将有足够的运营资金来履行到期的财务责任[17] - 公司将根据需要对资产价值进行调整以反映可收回金额净额[18] 业务收入 - 2023年基础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10227.4亿元,较2022年增长8.4%[29] - 社区生活服务收入为809.3亿元,较2022年增长29.7%[29] - 政府补助收入为92.2亿元,较2022年减少23.1%[37] - 未完成业绩保证收入为29.2亿元,2022年未有[37] 财务细节 - 公司董事认为公司将有足够的运营资金直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务责任[15] - 公司已与多家债权人达成协议,同意未来12个月内不要求立即偿还债务[16] - 公司将继续实施成本控制措施以改善经营和财务状况[16] - 公司董事认为公司将有足够的运营资金来履行到期的财务责任[17] - 公司将根据需要对资产价值进行调整以反映可收回金额净额[18]
港股异动 | 恒大物业(06666)大涨超11% 获纳入恒生综合指数
智通财经· 2024-02-26 10:52
文章核心观点 - 恒大物业股价大涨 兴业证券推荐优质地产物管公司 [1] 公司情况 - 恒大物业股价大涨超 11% 截至发稿涨 11.54% 报 0.58 港元 成交额 577 万港元 [1] - 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数目从 518 只减至 514 只 恒大物业等 25 只股获纳入 变动 2024 年 3 月 4 日起生效 [1] 行业情况 - 房地产行业优化政策密集落地 更多金融支持政策落地后 供需两端有望获合理融资支持 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 提升购房者信心 释放购房需求 [1] - 国企地产公司财务安全 融资通畅 持续在核心城市拿地 销售、业绩有保障 [1] - 兴业证券推荐优质地产物管公司 [1]
港股异动 | 恒大物业(06666)盘中涨超18% 此前起诉恒大追偿超百亿 分析称意在保全物管板块
智通财经· 2024-02-01 15:16
文章核心观点 恒大物业盘中涨超18%,截至发稿涨16.25%报0.465港元,成交额1112.53万港元;香港高等法院对恒大发出清盘令,恒大物业处置受关注;恒大物业就134亿元存款质押被强制执行起诉,清盘令颁布后欠款大概率难追回 [1] 公司表现 - 恒大物业盘中涨超18%,截至发稿涨16.25%,报0.465港元,成交额1112.53万港元 [1] 行业事件 - 1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举行对恒大的清盘呈请聆讯并发出清盘令,恒大物业处置受市场与投资人关注 [1] 公司动态 - 1月26日恒大物业发布内部消息公告,全资附属子公司就约134亿元人民币存款质押被强制执行一事向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月25日已收到法院正式接受立案通知 [1] - 市场猜测恒大此举意在保全物管板块让恒大物业回血,但清盘令颁布后恒大物业134亿欠款大概率难以追回 [1]
恒大物业(06666)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18 20:04
公司运营情况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合同面积约812百万平方米,管理面积约509百万平方米[6]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6,145.1百万元,同比增长约6.2%;毛利率约为24.4%,同比增加约2.2个百分点[6] - 公司净利润约人民币790.3百万元,净利率约为12.9%,同比增加约3.0个百分点[6] - 公司已于2023年8月3日成功复牌,短期逆风不改变公司长期成长趋势[7]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持续打造极致服务体验,推进精益运营,不断创新服务举措,夯实发展根基[5] - 公司将着力提升市场化拓展能力,稳步踏入高质量独立发展新征程[5] - 公司将持续以客户为中心,深刻洞察客户需求,不断细化服务颗粒度,全面夯实物业服务本质[8] - 公司将持续深耕“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模式,提升社区及周边客户的渗透率、转化率及复购率[9] - 公司将继续实行城市深耕,聚焦存量和增量市场,挖掘高价值标的,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10] 公司财务状况 - 公司因「人民幣134億元存款質押」事件导致重大损失,维持持续经营取决于充足运营资金[67] - 公司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任何重大投资或对附属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的重大收购或出售[70] - 公司股东特别大会决议采纳购股权计划,旨在激励合资格参与者对公司发展作出贡献[74] - 公司购股权计划可授出的最高股份数目为1,081,081,100股股份,即已发行股本的10%[77] 公司财务报表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为6,090,524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541,480千元[155] - 公司向供应商预付款项为45,033千元,较2022年12月31日增长8,299千元[159]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1,610,003千元,其中银行现金占大部分,为1,607,995千元[159] - 公司股本为10,810,811,000股,股本总额为7,060千元[160] - 公司股份溢价为5,944,185千元,法定储备为504,384千元,资本储备为-12,757,250千元,汇兑储备为3,891千元,总计为-6,304,790千元[161]
恒大物业(06666)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4 20:00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收入约61.451亿元,同比增长约6.2%[2] - 同期,公司毛利润约14.992亿元,毛利率约为24.4%,同比增加约2.2个百分点[2] - 同期,公司净利润约7.903亿元,净利率约为12.9%,同比增加约3.0个百分点[2]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7.813亿元,每股基本盈利约0.07元[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其他全面收益中换算海外业务财务报表产生的汇兑差额为163.5万元,2022年同期为80.1万元[4]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约76.129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71.478亿元[5] - 2023年6月30日,公司负债总额约83.619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86.605亿元[7]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收入为人民币61.45117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57.88059亿元[14] - 2023年上半年集团总开支为人民币50.36223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49.19541亿元[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所得税开支为234,059千元,2022年同期为302,343千元[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781,309千元,2022年同期为546,136千元[2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07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0.05元[21] - 2023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总额为6,090,524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5,549,044千元[22] - 2023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1,847,552千元,2022年12月31日为1,913,404千元[26]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录得净流动负债约人民币2,525,932,000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3,321,357,000元[30] - 2023年6月30日公司录得净负债约人民币748,990,000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人民币1,512,765,000元[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61.451亿元,同比增长约6.2%[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毛利润约14.992亿元,毛利率约为24.4%,同比增加约2.2个百分点[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净利润约7.903亿元,净利率约为12.9%,同比增加约3.0个百分点[32]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7.813亿元,每股基本盈利约0.07元[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约61.451亿元,同比增长约6.2%[46] - 公司成本约464600万元,同比增长3.1% [52] - 整体毛利约149920万元,毛利率约为24.4%,同比增加2.2个百分点 [53][54] - 行政开支约39030万元,同比下降6.0% [54] - 其他收入约7920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5% [55] - 所得税开支约23410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6820万元 [56] - 净利润约79030万元,净利率为12.9%,较去年同期增加3.0个百分点 [56] - 应付贸易账款约184760万元,较去年减少6580万元(约3.4%),其他应付款项约286220万元,较去年减少14970万元(约5.0%) [59] - 2023年6月30日合约负债约24.968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88亿元减少约1.912亿元[60]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存款和现金总额约16.725亿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6.56亿元增加约0.165亿元[60]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约25.259亿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33.214亿元;流动比率约0.69倍[61]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50.24605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46.76572亿元[14] - 2023年上半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4185.4万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3283.8万元[14] - 2023年上半年社区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0.78658亿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10.78649亿元[14] - 2023年上半年政府补助收入为人民币3798.2万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6229.3万元[15] - 2023年上半年弥补未完成业绩保证收入为人民币2921.6万元,2022年同期无此项收入[15][16] - 2023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人民币770.1万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438.4万元[15] - 基础物业服务及社区增值服务收入合计约61.033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约99.3%[32]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50.24605亿元,占比81.8%,同比增长7.4%[47]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10.78658亿元,占比17.5%,同比增长0.0%[47]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0.41854亿元,占比0.7%,同比增长27.5%[47] - 多元化销售场景收入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230.8%[38] - 到家服务收入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96.9%[38] - 房屋租售业务收入较2022年同期增长约66.7%[38]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502460万元,同比增长7.4%,总在管面积约5.09亿平方米,较去年增加3000万平方米[48]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107870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社区生活服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上涨98.5% [49]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4190万元,第三方收入占比98.9%,同比增长6.3% [50] 业务规模数据 - 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合约面积约8.12亿平方米,在管面积约5.09亿平方米[2] - 本期新增合约面积约1514万平方米,其中来自第三方的合约面积占比约93.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总合约面积约8.12亿平方米,在管面积约5.09亿平方米,本期新增合约面积约1514万平方米,其中来自第三方的合约面积占比约93.3%[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新增合约面积约1514万平方米,第三方合约面积占比约93.3%[39] - 公司累计对外拓展项目167个,年饱和收入超4亿元[40] 股息分配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74] 公司股权及股份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10,810,811,000股,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2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份金额为7,060千元,与2022年12月31日相同[25] 公司借款及或然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短期借款约1.83亿元,无长期借款[61] - 2023年6月30日集团以附属公司宁波市雅太酒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80%的股权作银行借款质押[6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存在股权转让协议中约定业绩保证奖励及保证期双方利润分成的或然负债[66] 公司人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有约82836名雇员,全体员工总受训时间达45.2万小时,人均受训时数为5.5小时[67] 公司重大事项及合规情况 - 公司曾因关联方流动性危机及“134亿元存款质押”事件出现重大损失,于2023年8月3日成功复牌[33] - 公司需对134亿元质押担保被强制执行进行独立调查并公布结果及采取补救措施[71] - 2023年8月2日公司公告已履行复牌指引,8月3日股份于联交所恢复买卖[7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67] - 自2021年5月10日采纳购股计划至2023年6月30日无授出购股权[68] - 内控顾问于2023年7月24日出具内部控制评估报告,集团已实行整改措施,内控体系及程序基本完善[6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全部适用守则条文[7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董事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73] 公司业绩审阅及报告情况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已审阅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和综合财务报表[74] - 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由上会栢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进行审阅[75] - 本中期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在网站可供查阅[76] 公司发展策略及理念 - 公司将着力品质强基、创新创效、市场化发展、团队建设,走“高质量发展”之路[33][34][35] - 公司秉持“向客户、向一线”服务理念,针对不同项目分类施策,开展主题活动提升业主体验[36] - 公司结合物业场景探索增值业务,强化社区团购、到家服务等高频刚需业务[37]
恒大物业(0666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6-20 20:56
财务表现 - 2022年截至12月31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1809.2百万元,毛利润约2719.1百万元,净利润约1478.6百万元[6] - 公司销售成本约为人民币9,090.1百万元,较上一年度下降约4.6%[28] - 公司整体毛利约为人民币2,719.1百万元,毛利率约为23.0%[30] - 公司净利润约为人民币1,478.6百万元,本公司股东应占利润约为人民币1,422.7百万元[37] 业务拓展 - 公司成功拓展大批地标性项目,如武汉轨道交通、重庆太平洋广场、绍兴名城景区、台州方特主题乐园等[9] - 公司全年为2400余名退役军人妥善安置就业,荣获广东省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助力社会就业”突出贡献奖[11] 服务收入 - 公司主要收入来源包括物业管理服务、社区增值服务和非业主增值服务[23]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为944.0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3.7%,主要由于在管面积增加所致[23] - 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为228.0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0.4%,主要受到关联方流动性危机影响导致交付延迟的影响[25]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为8.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95.1%,主要因受关联方流动性危机影响,公司对非业主增值服务进行战略收缩[26]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及高级管理层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学历背景[65][66][67][68][70][71][72][73][74] - 公司深知高水平企业治理对提高企业表现和问责性具有重要价值,董事会努力遵守良好的企业治理原则[92] - 董事会已遵守上市规则关于独立非执行董事的任职要求[96] - 董事会已制定机制确保董事会获得独立观点和意见[99] - 公司已为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投保以应对可能的法律诉讼[100] 风险管理 - 公司營運受到中國政府行業法規影響[54] - 未來業務增長可能受到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55] - 公司目前未訂立外匯風險對沖合約[56] - 公司維持持續經營取決於擁有充足運營資金[57] - 公司以附屬公司股權作為銀行借款質押[58] - 公司存在股權轉讓協議中的或然負債[59]
恒大物业(06666) - 2022 - 年度财报
2023-06-20 20:52
管理面积数据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合约管理面积约822百万平方米,较2020年底新增约257百万平方米[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在管面积约473百万平方米,较2020年底新增约173百万平方米[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第三方开发商开发的物业管理面积约138百万平米,占总在管面积近30%,较2020年底新增约128百万平方米[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合约管理面积约822百万平方米,在管面积约473百万平方米,管理项目2504个,向320多万户住户提供服务,第三方开发商开发的物业管理面积新增约128百万平方米[12] 营业收入数据 - 2021年公司全年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3,193.5百万元,同比增长约22.4%[6] - 2021年公司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人民币9,101.8百万元,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人民币2,288.9百万元,两类收入占总营收约86.3%[6] - 2021年公司总收入约13193.5百万元,同比增长22.4%,其中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9101.8百万元,占比69.0%,同比增长44.0%;社区增值服务收入约2288.9百万元,占比17.3%,同比增长48.9%;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1802.7百万元,占比13.7%,同比下降38.3%[11][12][13][14] - 2021年公司收入为13,193,464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0,781,578千元人民币[165] 成本及毛利数据 - 2021年销售成本约9529.5百万元,同比增长40.9%,主要因管理面积增加及社区增值服务扩张[15] - 2021年公司毛利润约人民币3,663.9百万元[6] - 2021年整体毛利约3663.9百万元,同比下降8.8%,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降至26.9%,社区增值服务毛利率降至44.8%,非业主增值服务毛利率降至10.4%[16][17][18] 其他收支及开支数据 - 2021年行政及营销开支约980.1百万元,同比增长52.0%,因业务规模扩大致雇员开支增加[19] - 2021年其他收入约326.1百万元,同比增长110.7%,因定期存款增加使银行利息收入增加[20] - 2021年其他损失净额约595.8百万元,较2020年增加,主要因商誉减值增加,部分被汇兑亏损净额减少抵销[21] - 2021年所得税开支约169.9百万元,同比下降80.0%,因税前利润总额下降[22] 亏损及资产负债数据 - 2021年公司净亏损约388.8百万元,转盈为亏,主要因对关联方经营性应收未收回部分全额计提减值拨备[23] - 2021年物业及设备净账面价值约70.7百万元,同比增长30.6%;使用权资产约188.4百万元,增加约163.6百万元;无形资产约2205.3百万元,增加约2076.6百万元;应收贸易账款降至约1999.7百万元,其他应收款项增至约714.2百万元[24][25][26][27] - 2021年12月31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约21.421亿元,较2020年减少约2.951亿元;其他应付款项约33.944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16.35亿元[28] - 2021年12月31日,合约负债约30.801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3.543亿元[29] - 2021年12月31日,银行存款和现金总额约11.668亿元,较2020年减少约114.438亿元;受限制银行存款约0.366亿元,2020年为约20.052亿元[30] - 2021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值约54.502亿元,2020年为流动资产净值约95.949亿元;流动比率约0.4倍,2020年约为2.3倍[30] - 2021年12月31日,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均约为1.5亿元;资本负债比率不适用,2020年为零[30] - 2021年集团亏损约为3.88784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净流动负债和净负债分别约为54.50169亿元和35.0253亿元[152] - 2021年公司年内亏损388,784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盈利2,646,468千元人民币[165] - 2021年公司每股亏损0.03元人民币,2020年每股盈利0.26元人民币[165] - 2021年公司资产总值为6,602,128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7,108,539千元人民币[167] - 2021年公司权益亏绌3,502,530千元人民币,2020年权益总额为9,856,610千元人民币[167] - 2021年公司负债总额为10,104,658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7,251,929千元人民币[168] - 2021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中无形资产为2,205,277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28,683千元人民币[167] - 2021年公司流动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30,154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10,605,396千元人民币[167] - 2021年公司非流动负债中借款为150,000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0[168] - 2021年公司流动负债中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536,520千元人民币,2020年为4,196,587千元人民币[168] - 2021年公司年内亏损316294千元,货币换算差额315千元[170] - 2021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4483396千元,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742030千元,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13214474千元[171] - 2021年强制执行向最终控股公司提供的财务担保支出13400000千元,借款所得款项350000千元[171] - 2021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130154千元[171] - 2021年公司收购子公司时股东注资50000千元,解除对最终控股公司财务担保影响储备-39198千元[170] - 2021年度集团录得亏损约人民币3.89亿元,2021年12月31日净流动负债及净负债分别为人民币54.50亿元及人民币35.03亿元[175] 员工相关数据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有73381名雇员,员工总成本约57.673亿元[36] - 2021年全体员工总受训时间达300多万小时,人均受训时数为42.83小时[37]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聘用73381名雇员[129] 收购事项 - 2021年1月29日,公司以15亿元收购宁波雅太酒店物业100%权益,2月23日完成80%股权变更及工商变更登记[38] - 2021年2月28日,公司以约3.7139亿元收购深圳福田物业100%权益,4月19日完成股权变更及工商变更登记[39] - 2021年2月28日,公司以3.066亿元收购武汉杰佰利物业70%权益,3月25日完成51%股权变更及工商变更登记,9月6日完成19%股权变更及工商变更登记[40] - 2021年4月27日公司签订协议,以约3920万元收购恒大保险经纪有限公司100%权益,4月29日完成股权及工商变更登记[42] - 2021年1月29日,公司以15亿元收购宁波雅太酒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100%股权,卖方承诺目标集团2021年营收20亿元、净利润1.2亿元,2022年营收23亿元、净利润1.4亿元,2021年实际营收20.1亿元、净利润1.2亿元,分别超出目标0.1亿元和0亿元[117] - 2021年4月27日,公司全资子公司以3919.83万元收购恒大保险经纪有限公司100%股权,此为关联交易[118] - 2021年4月27日,集团子公司以约人民币3920万元收购恒大保险经纪全部股权[177] 上市及所得款项使用 - 2020年12月2日公司股份在港交所上市,全球发售配發及發行8.10811亿股新股份,所得款项净额约57.939亿元[4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将所得款项约19.326亿元用于战略收购等,约2.541亿元用于支持运营[4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将所得款项约31.239亿元存入银行作第三方质押担保保证金[4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剩余未使用的全球发行所得款项约4.833亿元[43] 董事委任及变动 - 2022年7月22日段勝利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其有逾18年房地产经验[44] - 2020年9月23日胡亮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其有逾15年物业管理经验[44] - 2022年7月22日吕沛美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其曾在恒大等担任多职[45] - 2020年9月23日王震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其有逾15年人力资源及行政管理经验[45] - 2022年7月22日余芬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其有逾30年会计及财务管理经验[45] - 2022年2月9日和7月22日,公司有董事委任及辞任情况[144] 企业管治相关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按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企业管治守则原则进行业务,遵守所有守则条文[51]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及截至年报日期,董事会由执行和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部分成员有委任和辞任变动[5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第3.10及3.10A条规定,包括最少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等[53] - 各执行董事和独立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的合约或委任函为期三年,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53] - 根据公司细则,每届股东周年大会三分之一董事须轮值退任,每名董事至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责任投保[53] - 董事会负责制定业务策略、监察业务表现、批准拨款投资及编制财务报表等[54] - 公司根据企业管治守则将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分开,段胜利为主席,胡亮为总经理[55] 董事会会议及成员出席情况 - 2021年公司召开七次董事会会议,董事会常规会议通知最少提前14天发出[57] - 甄立涛出席董事会会议4/4次、提名委员会会议2/2次[58] - 赵长龙出席股东大会2/2次、董事会会议3/3次、提名委员会会议1/1次[58] - 胡亮出席股东大会2/2次、董事会会议7/7次、薪酬委员会会议3/3次[58] - 王震出席股东大会2/2次、董事会会议7/7次[58] - 安丽红出席股东大会2/2次、董事会会议5/7次[58] - 陈镇洪出席股东大会2/2次、董事会会议5/7次、审核委员会会议2/2次、提名委员会会议3/3次[58] - 黄伟德出席股东大会2/2次、董事会会议4/6次、审核委员会会议2/2次、薪酬委员会会议2/2次[58] - 郭朝晖出席股东大会2/2次、董事会会议5/7次、审核委员会会议2/2次、薪酬委员会会议3/3次、提名委员会会议3/3次[58] - 文艳红出席董事会会议1/1次、审核委员会会议0/0次、薪酬委员会会议1/1次[58] 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 - 集团风险管理评估及报告频率至少每年一次[65] - 2021年董事会通过审核委员会对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讨,范围涵盖集团及下属地区公司[69] - 集团约人民币134亿元的存款质押被相关银行强制执行,独立调查委员会认为集团内控制度存在缺陷[70] - 独立调查委员会建议境内子公司强化落实现有制度、设立独立印章和档案管理制度等多项措施完善公司治理及合规管理[71] - 公司已委任内控顾问对集团内控及风险管理制度作全面评估,并将实施强化制度[71] - 为加强内部监控环境,公司将采取内审部定期检讨、提醒人员遵守程序、提供培训课程等措施[72] - 审核委员会及董事会认为,年报日期集团内部监控及流程已基本完善,能控制相关风险在合理水平[72] - 公司订有举报程序,让雇员、客户及供应商可匿名报告不当行为[73] - 集团设有监督职能统筹建立反欺诈系统,负责调查举报、提供指引和宣传诚信[73] - 集团风险管理体系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及监控活动五个要素组成[66] 委员会相关 - 审核委员会有三名成员,2021年举行2次会议[75] - 薪酬委员会有三名成员,2021年举行3次会议[77] - 提名委员会有三名成员,2021年举行3次会议[80][81]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2020 - 2021年业绩、报告等多方面并确认充分,与董事会选外聘核数师无意见分歧[75] - 薪酬委员会已审议执行董事薪酬政策等多方面并向董事会提建议[77] - 提名委员会已审议董事会架构等方面,评核独立董事独立性并作推荐[81] 股东及股息相关 - 公司已采纳股息政策,情况允许下每年向股东宣派股息,可不时宣派特别股息[86] - 公司接获承诺控股股东遵守不竞争契据的年度声明,独立非执行董事信纳其2021年度已遵守契据[8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未修订组织章程大纲及细则[88] - 任何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