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恒大物业(06666)
icon
搜索文档
港股异动 | 恒大物业(06666)午后涨超18% 报道称恒大集团清盘人正寻找恒大物业的买家
智通财经网· 2025-08-13 14:04
股价表现 - 恒大物业午后涨幅一度超过18% 收盘上涨8.75%至0.87港元 成交额达3.01亿港元 [1] 母公司上市地位变化 - 香港联交所决定取消中国恒大上市地位 将于8月25日上午九时起正式除牌 [1] - 中国恒大无意申请复核除牌决定 [1] 战略重组动向 - 中国恒大清盘人已聘请瑞银和中信证券寻找恒大物业的买家 [1] - 公司于2023年11月将官方微信公众号更名为"金碧物业服务" 释放独立经营信号 [1] 财务表现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27.57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2%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10.21亿元人民币 同比减少33.75% [1]
市场消息:中国恒大集团的清盘人据悉聘请瑞银和中信证券寻找恒大物业的买家。
新浪财经· 2025-08-13 12:27
公司动态 - 中国恒大集团清盘人已聘请瑞银和中信证券寻找恒大物业的买家 [1] 交易安排 - 瑞银和中信证券被委任为交易顾问负责恒大物业的出售事宜 [1] 资产处置 - 恒大物业作为中国恒大集团旗下资产被纳入清盘程序中的出售计划 [1]
恒大物业(06666)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6 16:33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7月31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恒大物業集團有限公司 ("本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8月6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6666 | 說明 |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0 | USD | | 0.0001 | USD | | 1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 USD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0 | USD | | 0.0001 | USD | | 10, ...
恒大物业:委任林怀汉先生及孔祥达先生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快讯· 2025-05-15 20:02
公司治理变动 - 恒大物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宣布委任林怀汉先生及孔祥达先生为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 [1] - 委任自2025年5月15日起生效 [1] 人事任命细节 - 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林怀汉先生 [1] - 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孔祥达先生 [1] 公司信息 - 涉及主体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恒大物业 股票代码06666 HK [1]
恒大物业(06666)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5 20:03
收入和利润表现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127.567亿元,同比增长2.2%[16] - 公司2024年总收入为人民币12,756.7百万元,同比增长2.2%[31] - 总收入为12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38] - 净利润为人民币10.32亿元[1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人民币10.21亿元[16] - 净利润为10.3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0%,净利率为8.1%[46] 各业务线收入表现 - 社区生活服务收入为人民币91.1亿元,同比增长12.6%[16] - 资产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77.68亿元,同比增长4.9%[16]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0,688.7百万元,占总收入83.8%,同比增长3.6%[32] - 基础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0,591.1百万元,同比增长3.6%[33] - 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为人民币97.6百万元,同比增长7.1%[32] - 社区生活服务收入为人民币911.0百万元,占总收入7.1%,同比增长12.6%[32] - 资产管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776.8百万元,占总收入6.1%,同比增长4.9%[32] - 社区运营服务收入为人民币380.2百万元,占总收入3.0%,同比下降38.5%[32] - 公司社区团购业务年收入较2023年度增长约27.5%[19] - 公司房屋租售业务覆盖237个城市,年交易金额超人民币40亿元,收入约人民币7323万元,较2023年度增长近150%[19] 成本和费用变化 - 销售成本为103.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0%[39] - 行政及营销开支为9.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3%[41] - 员工总成本6,072.1百万元[65] 毛利率变化 - 整体毛利为24.43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19.2%,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40] - 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为16.0%,同比下降5.3个百分点[40] - 毛利润为人民币24.434亿元[16]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净资产较2023年末增加人民币9.58亿元[16] - 货币资金较2023年末增加人民币9.109亿元[16] - 无形资产为14.98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1.48亿元[49] - 应收贸易账款为25.8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60亿元[50] - 应付贸易账款为17.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3.51亿元[51] - 其他应付款项减少168.9百万元至2,531.3百万元,降幅6.3%[52] - 合约负债增加105.6百万元至2,755.0百万元,增幅4.0%[53] - 即期所得税负债减少726.4百万元至461.1百万元,降幅61.2%[54] - 银行存款和现金总额增加828.4百万元至2,834.9百万元,增幅41.3%[55] - 流动负债净额改善至968.6百万元(2023年:1,907.3百万元)[56] - 流动比率提升至0.87倍(2023年:0.76倍)[56] - 公司无借款且资本负债比率为零[56] - 公司可供分派储备约人民币5.475亿元[152]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损失净额为0.4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1%[44]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9元[16] - 年度外聘核數師審核及審閱財務報表酬金為人民幣470萬元[114] - 非核數服務(中期財務報告審閱)費用約人民幣190萬元[114] 业务规模和市场表现 - 总合约面积约为7.99亿平方米,在管面积约为5.79亿平方米[17] - 公司在管面积达579百万平方米,较2023年增加47百万平方米[33] - 公司剔除关联方空置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人民币373.8百万元[33] - 公司最大客户收入占年度总收入约0.4%[154] - 前五大客户收入占年度总收入少于20%[154] - 公司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约7.6%[154] - 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占年度采购总额少于20%[154] - 公司是中国最大综合物业管理服务企业之一[139] 服务升级和技术投入 - 公司全年投入超人民币3亿元用于园区升级改造,完成4000余项项目,园区设备设施完好率从98.15%提升至99.60%[18] - 公司设备故障响应效率提升70%,实现20余类场景的主动监测与服务[20] - 公司社区服务集成平台打通15类生活场景,客户规模达300万人[21] - 公司通过AIoT技术打造智慧安防体系,实现高空抛物、人员溺水等场景的主动监测[20] - 公司推进"硬件+平台+服务"三位一体智慧社区生态建设,优化服务模式与运营效率[20] - 公司提供24小时管家服务响应客户需求[145] 社会责任和乡村振兴 - 公司本年度帮助逾3万农户创收超人民币4000万元[21] 业务发展战略 - 公司以"恒优选"平台推动社区团购业务,严控选品标准并优化供应链[24] - 公司聚焦医院学校、产业园区等非居业态市场,打造标杆服务体系[25] - 公司业务涵盖住宅商写产业园医院学校等多元业态[139] 公司治理结构 - 执行董事段胜利先生42岁拥有近20年房地产经验于2005年7月加入中国恒大集团[70] - 执行董事韩超先生36岁于2015年1月加入集团现任集团总经理[71] - 执行董事胡旭先生37岁于2010年8月加入集团现任副总经理及联席公司秘书[73] - 非执行董事桑权先生35岁于2013年7月加入恒大地产集团现任广东公司副总经理[75] - 非执行董事林五昌先生49岁于2010年1月加入恒大地产集团现任深圳公司珠海区域经理[77] - 独立非执行董事彭燎原先生56岁为中国执业律师拥有逾30年法律经验[79] - 独立非执行董事文艳红女士56岁为中国注册会计师拥有逾20年会计及审计经验[80] - 独立非执行董事董心怡先生54岁拥有逾30年投资银行及金融管理经验[81] - 高级管理层方舜先生37岁于2015年11月加入集团2020年3月起担任副总经理[83] - 联席公司秘书郑程杰先生37岁拥有逾十二年企业秘书服务经验[86] - 公司董事会由8名成员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2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8][89]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比例为37.5%(3/8),符合上市规则要求[92] - 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其中女性1人,男性7人,年龄范围35至56岁[125] - 公司承诺至少维持当前12.5%的女性董事比例[125] 董事会和委员会运作 - 2024年度召开5次董事会会议,其中韩超先生出席率100%(5/5),其他董事出席率80%(4/5)[94] - 审计委员会召开7次会议,彭燎原先生和董心怡先生出席率均为100%(7/7)[94] - 薪酬委员会召开2次会议,韩超先生和董心怡先生出席率均为100%(2/2)[94] - 提名委员会召开1次会议,段胜利先生、彭燎原先生和董心怡先生出席率均为100%(1/1)[94] - 審核委員會年內舉行7次會議[114] - 薪酬委員會年內舉行2次會議[117] - 提名委員會年內舉行1次會議[120] - 審核委員會由3名獨立非執行董事組成[113] - 薪酬委員會大部分成員為獨立非執行董事[115] - 提名委員會大部分成員為獨立非執行董事[118] 董事培训和合规 - 所有董事均完成持续专业发展培训,出席率100%[95][96] - 联席公司秘书胡旭先生和郑程杰先生2024年度均完成不少于15小时的专业培训[97] - 公司已为企业管治责任投保,覆盖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面临的法律诉讼风险[89] - 公司完全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全部适用条文[87] - 公司已采纳标准守则规范董事证券交易,所有董事确认2024年度均遵守规定[127] - 董事责任保单于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持续生效[157]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公司董事会负责评估和厘定实现战略目标时愿意接纳的风险性质及程度[99] - 公司审核委员会监察年内发生重大监控失误或发现重大监控弱项的次数及其财务影响[101] - 公司2024年度通过外部咨询机构协助完成全面风险管理检讨并更新主要风险清单[105] - 公司内部监控系统基于COSO框架包含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监控活动五个要素[106] - 公司2024年度在外部咨询机构协助下对内部控制流程进行复核并提出改善方案[107] - 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包含决策层(董事会)领导层(高管)执行层(部门/地区公司)三级架构[100][102] - 公司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完善为识别评估回应监控汇报五个主要步骤[103] - 公司风险覆盖战略财务经营合规及监管ESG等多元类型[102] - 公司内部审计职能独立监督内审发现漏洞并定期跟进改善措施执行[109] - 公司风险管理制度要求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全面风险管理检讨[105] - 風險管理及內部監控系統於2024年度被評為充足有效[110] 关联方交易和协议 - 2023年车位租赁总协议项下2024年交易总额约人民币182.7百万元,未超过年度上限人民币488.4百万元[181] - 2023年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总协议项下2024年交易总额约人民币80.9百万元,未超过年度上限人民币457.5百万元[183] - 2023年车位租赁总协议项下2025年拟进行交易上限为人民币493.7百万元[181] - 2023年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总协议项下2025年拟进行交易上限为人民币487.1百万元[182] - 公司与中国恒大集团续订车位租赁总协议及物业管理及相关服务总协议,期限均自2023年1月1日起至2025年12月31日止[181][182] - 控股股东已遵守2020年签订的不竞争契据[131] 股东沟通和股息政策 - 公司股息政策考虑可派发利润、财务状况、流动资金及投资需求等因素[130] - 持有不少于10%投票权的股东可请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33] - 股东提名董事候选人需在股东大会前7天提交书面通知及候选人同意书[134] - 公司通过多渠道与股东保持沟通联系[136]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150] 股权结构和董事持股 - 董事段胜利持有公司股份3,550,000股,占比0.03%[171] - 董事胡旭持有公司股份3,500股,占比不足0.01%[171] - 董事桑权持有公司股份1,000股,占比不足0.01%[171] - 董事段胜利持有中国恒大集团购股权20,600,000股,占比0.16%[175] - 董事段胜利持有恒大新能源汽车股份340,000股,占比不足0.01%[173] - 许家印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股份5,590,229,000股,占股权的51.71%[177] - 鑫鑫(BVI)有限公司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公司股份5,590,229,000股,占股权的51.71%[177] - 中国恒大集团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及实益拥有人身份持有公司股份5,590,229,000股,占股权的51.71%[177] - CEG Holdings (BVI) Limited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股份5,383,074,000股,占股权的49.79%[177] 购股权计划 - 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上限为1,081,081,100股,占已发行股份10%[164] - 任何12个月内向单一参与者授出购股权上限为已发行股份1%[164] - 购股权计划剩余有效期约6年1个月(至2031年5月9日)[166] - 2024年度未授出任何购股权,计划相关股份发行占比为零[166] 员工和人力资源 - 公司员工总数95,171人,员工总成本6,072.1百万元[65] - 员工人均培训7.9小时,总培训时间75.0万小时[67]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共有95,171名雇员[189] - 公司员工总数95,171人,其中男性员工57,702人占60.6%,女性员工37,469人占39.4%[126] 高管薪酬披露 - 公司未向董事或最高薪酬人士支付加入獎勵金或離職補償[121] - 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在100万至200万港元范围内有1人[122] - 公司未披露除董事外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的具体构成[122] 法律诉讼和或有事项 - 存在134亿元存款质押损失追回的重大不确定性[62] - 公司涉及约人民币134亿元的存款质押被银行强制执行的法律诉讼[198] - 恒大恒康人民币17亿元诉讼判决已生效[198] - 恒大恒康人民币10亿元诉讼判决已生效[198] - 公司弥补未完成履约保证收入约人民币87.5百万元,其中宁波市雅太酒店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扣减对价款约人民币72.2百万元[179]
恒大物业(06666)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20:00
集团业务规模数据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合约面积约799百万平方米,在管面积约579百万平方米,年内累计新签约第三方面积超47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超100%,合同年饱和收入超10亿元[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总合约面积约7.99亿平方米,在管面积约5.79亿平方米 [66] - 2024年累计新签约第三方面积超47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超100%,合同年饱和收入超10亿元人民币 [66] - 2024年非住宅项目年饱和收入约7.4亿元人民币,占比超70% [66]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总在管面积约5.79亿平方米,较2023年增加约4700万平方米[83] 股息分配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4]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度也无派息[129] 集团整体财务关键指标 - 集团营业收入约127.57亿元,同比增长约2.2%[5] - 集团毛利润约24.43亿元,毛利率约19.2%,同比下降约5.7个百分点[5] - 集团净利润约10.32亿元,净利率约8.1%,同比下降约4.4个百分点[5]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10.21亿元,每股基本盈利约0.09元[5] - 2024年资产总额约87.10亿元,较2023年的82.46亿元有所增长[8] - 2024年负债总额约77.33亿元,较2023年的82.27亿元有所下降[9] - 2024年权益总额约9.77亿元,较2023年的1.92亿元大幅增长[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9.69亿元,2023年末约19.07亿元,董事认为集团有充足营运资金满足至2025年12月31日的财务责任[14]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1020987千元,2023年为1541199千元,同比下降约33.75%[42]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09元,2023年为人民币0.14元,同比下降约35.71%[42] - 2024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127.5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2%;社区生活服务收入约9.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2.6%;资产管理服务收入约7.7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4.9% [65] - 2024年集团实现毛利润约24.434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约10.32亿元人民币,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10.21亿元人民币,每股基本盈利约0.09元 [65]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较2023年末增加约9.58亿元人民币,货币资金较2023年末增加约9.109亿元人民币 [65] - 2024年公司总收入约127.57亿元,同比增长约2.2%[81] - 2024年公司总收入127.57亿元,较2023年的124.87亿元增长2.2%,其中关联方收入8680.6万元,占比0.7%,同比降23.7%;第三方收入126.70亿元,占比99.3%,同比增2.4%[88] - 2024年销售成本103.13亿元,较2023年的93.78亿元增长10.0%,因在管面积扩大、提升服务品质等因素[89] - 2024年整体毛利24.43亿元,毛利率19.2%,同比下降5.7个百分点,各业务板块毛利率均有下降[90][91] - 2024年行政及营销开支9.75亿元,较2023年的9.09亿元增长7.3%,因智能化建设投入及法律诉讼费用等[92] - 2024年其他收入1.85亿元,较2023年的2.07亿元下降10.4%,因税务优惠及政府补贴减少[93] - 2024年其他损失净额4820万元,较2023年的1.51亿元下降68.1%,因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额下降[94] - 2024年所得税开支3.75亿元,较2023年的5.42亿元下降30.7%,因经营利润下降[95] - 2024年净利润10.32亿元,较2023年的15.64亿元下降34.0%,净利率8.1%,同比下降4.4个百分点[96] - 2024年末物业及设备账面净值6790万元,较2023年末的5860万元增长15.9%[97] - 2024年末无形资产14.98亿元,较2023年末的16.47亿元减少1.48亿元,因商誉等减值及摊销[100] - 其他应付款项从2023年12月31日约2700.2百万元减少约168.9百万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2531.3百万元[103] - 合约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约2649.4百万元增加约105.6百万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2755.0百万元[104] - 即期所得税负债从2023年12月31日约1187.5百万元减少约726.4百万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461.1百万元[105] - 银行存款和现金总额从2023年12月31日约2006.5百万元增加约828.4百万元至2024年12月31日约2834.9百万元[106]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净额约968.6百万元,2023年12月31日约1907.3百万元;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0.87倍,2023年12月31日为0.76倍[107] 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及准则应用 - 公司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础编制[15] - 公司本年度首次应用于2024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年度期间强制生效的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17] - 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6号的修订对公司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8]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的修订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19] - 应用香港会计准则第7号及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的修订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1] - 公司未提早应用已颁布但尚未生效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23] - 公司董事预期应用其他新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及其修订在可见未来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24] 公司业务区域及收入来源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主要在中国内地提供物业管理等服务[25]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大部分收入在中国内地取得[25] 各业务线收入数据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27.57亿和124.87亿元,基础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分别为105.91亿和102.27亿元[27]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向同系子公司及中国恒大集团的合资企业提供服务的收入分别占公司收入约0.7%及0.9%[27]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合约负债分别为27.55亿和26.49亿元,基础物业管理服务合约负债分别为26.80亿和25.83亿元[29]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其他收入分别为1.85亿和2.07亿元,政府补助分别为4781万和9222万元[33]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其他损失分别为4822万和1.51亿元,商誉减值亏损分别为4128万和1.46亿元[35]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开支分别为112.89亿和102.88亿元,雇员福利开支分别为60.72亿和56.28亿元[37]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财务成本分别为6954万和5477万元,借款利息分别为0和1087万元[38] - 2024年和2023年公司所得税开支分别为3.75亿和5.42亿元,即期税项分别为4.14亿和6.22亿元[39] - 2024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106.89亿元,同比增长约3.6%[83] - 2024年社区生活服务收入约9.11亿元,同比增长约12.6%[85] - 2024年资产管理服务收入约7.77亿元,同比增长约4.9%[86] - 2024年社区运营服务收入约3.80亿元,同比下降约38.5%[87] - 2024年基础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105.91亿元,同比增长约3.6%,主要因在管面积增加[83] - 2024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剔除与关联方有关的基础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3.74亿元[83] - 2024年非业主增值服务收入约9760万元[84] 所得税税率情况 - 中国内地业务法定税率为25%,部分子公司及分公司可享15%或20%优惠所得税率[40] 每股盈利情况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并无任何发行在外的潜在普通股,每股摊薄盈利与每股基本盈利相同[41] 应收应付款项数据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为2586373千元,2023年为3046591千元,同比下降约15.10%[44] - 2024年其他应收款项为537614千元,2023年为427236千元,同比增长约25.83%[44]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为1766671千元,2023年为1415367千元,同比增长约24.82%[50] - 2024年应计薪金为505544千元,2023年为521055千元,同比下降约3%[50] - 2024年公司向集团最终控股公司控制方提供服务收入为85189千元,2023年为77847千元,同比增长约9.43%[53] - 2024年公司租赁集团最终控股公司控制的停车场费用为182665千元,2023年为108260千元,同比增长约68.73%[53] - 2024年公司预计向中国恒大集团提供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为373841000元,但未确认收入[54] - 2024年公司与集团最终控股公司控制方的应收贸易账款为2004388千元,2023年为2083525千元,同比下降约3.80%[55] - 2024年预付款项中由集团最终控股公司控制的为139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1439千元人民币;应付贸易账款分别为453820千元人民币和375003千元人民币;其他应付款项分别为133650千元人民币和183506千元人民币;合约负债中由集团最终控股公司控制的2024年为6263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0 [56] 管理人员薪酬情况 - 2024年董事以外主要管理人员薪金、花红及其他福利为5445千元人民币,养老金计划供款开支为201千元人民币,总计5646千元人民币;2023年分别为2552千元人民币、114千元人民币,总计2666千元人民币 [57] 存款质押及诉讼情况 - 报告期结束后,集团约134亿元人民币存款质押被银行强制执行,全资附属公司已诉讼,部分判决生效,追回款项金额不确定,董事会预期对日常业务无重大影响 [59]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流动负债净额约为9.68619亿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约为19.07269亿元人民币,存在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重大不确定性 [62] - 公司因134亿元存款质押被强制执行出现重大损失,已对中国恒大集团及相关责任方追偿并获判决,但追回金额存在不确定性[113] - 集团约134亿元存款质押被银行强制执行,公司已诉讼获判决,恒大恒康17亿元及10亿元诉讼判决已生效[126] 公司业务运营成果 - 全年“家园焕新”行动累计投入超3亿元,完成4000余项园区升级改造,园区设备设施完好率从98.15%提高至99.60%[67] - 社区团购业务年内收入较2023年度增长约27.5%[68] - 房屋租售业务覆盖237个城市,年内累计交易金额超40亿元,实现收入约7323万元,较2023年度增长近150%[68][69] - 智慧安防体系设备故障响应效率提升70%,实现20余类场景主动监测与服务[70] - 社区服务集成平台打通15类生活场景,客户规模达300万人[70] - 本年度助农业务帮助逾3万农户创收超4000万元[71] 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将秉持“向客户、向一线”服务理念,加大公区投入,推进焕新工程[73] - 公司将依托“恒优选”平台做强社区团业务,以“蜂窝式扩张 +区域深耕”策略推动租售业务成长[74] - 公司将创新布局社区旅游,构建银发群体高品质生活场景[74] - 公司将精耕重点区域及存量市场,发力非居业态市场,打造标杆服务体系[75] 公司财务策略 - 公司坚持财务安全性与成长性并重,强化内部审计监督,深化财务信息化建设[77] 公司员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有95171名雇员,年内员工总成本约6072.1百万元[116] - 年内全体员工总受训时间达75.0万小时,人均受训时数为7.9小时[118] 公司重大投资及收购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无重大投资或对附属公司等的重大收购或出售[119] 购股计划情况 - 自2021年5月10
恒大物业(06666)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30 20:00
公司经营情况 - 公司管理规模稳步扩大,总合约面积约794百万平方米,在管面积约555百万平方米[5] - 期内新签约第三方面积超2,100万平方米,同比上涨超40%,合同总金额约人民币6亿元[5] - 资产管理服务收入约人民币406.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2.2%[6] - 社区生活服务收入约人民币427.6百万元,同比增长约3.8%[6] - 期内实现毛利润约人民币1,256.1百万元,同比下降约16.2%[6] - 期内实现净利润约人民币499.8百万元,同比下降约36.8%[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人民币500.5百万元,每股基本盈利约人民币0.05元[6] - 公司财务状况持续改善,货币资金和净资产较去年末均有所增加[6] - 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开展多项社会公益活动[6] 业务拓展 - 以「立標準、強品控」為抓手,構建完整閉環機制,提升客戶訴求響應效率[7] - 著力打造金碧社區文化活動品牌,營造友鄰友愛的社區氛圍[7] - 聚焦客戶高頻需求嚴選精品,提供安心高效的租售服務[8][9] - 以標杆項目帶動拓新增速,透過高品質服務口碑推動周邊全業態快速擴張[11] - 持續發揚「向一線」文化,驅動組織持續創新、高效運作[12][13] - 通過運用雲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提升集團運營效率[14] - 積極打造社區議事廳、黨員活動室等紅色陣地,形成黨建治理合力[15] 财务数据 - 收入总额约人民币6,220.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2%[24]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人民币5,193.8百万元,同比增长约2.5%[26] - 基础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人民币5,158.1百万元,同比增长约2.7%[26] - 总在管面积约555百万平方米,较2023年6月30日增加约4,600万平方米[26] - 社区生活服务收入约人民币427.6百万元,同比增长约3.8%[25] - 资产管理服务收入约人民币406.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2.2%[25] - 社区运营服务收入约人民币192.5百万元,同比下降约36.8%[25] - 第三方收入占比约99.5%,同比增长1.8%[32] - 整体毛利率约20.2%,同比下降约4.2个百分点[34] - 行政开支增加约33.2%,主要由于计提相关诉讼费用和滞纳金[37] - 净利润约人民币499.8百万元,同比下降约36.8%[41]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人民币500.5百万元,同比下降约35.9%[41] 资产负债情况 - 集团无形资产约为人民币1,564.8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人民币81.8百万元[44] - 应收贸易账款约人民币3,047.6百万元,与2023年12月31日基本持平[45] - 应付贸易账款约人民币1,586.5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人民币171.1百万元[46] - 合同负债约人民币2,562.0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人民币87.4百万元[47] - 即期所得税负债约人民币803.2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减少约人民币384.3百万元[48] - 集团银行存款和现金总额约人民币2,445.6百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增加约人民币439.1百万元[49] - 集团流动负债净值约人民币1,477.2百万元,流动比率约0.80倍[49] - 集团无任何借款,资本负债比率为零[49] 风险因素 - 集团面临行业监管、业务拓展、应收账款回收、关联方业务变化等风险[50][51] - 集团已采取多项措施应对持续经营风险[53] 其他事项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本集團概無任何重大投資或對附屬公司、聯營公司或合營企業的重大收購或出售[57]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並無有關重大投資或資本資產的具體計劃[58] - 本公司股東已於2021年5月10日舉行的本公司股東特別大會上決議採納本公司的購股權計劃[59] - 本公司並無採納任何股份獎勵計劃[61] - 許家印博士通過其控制的公司持有本公司51.71%的股權[66] - 中國恒大集團持有本公司51.71%的股權[66] - CEG Holdings (BVI) Limited持有本公司49.79%的股權[66] - 本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員持有本公司及其相聯法團的少量股權及購股權[62][63][64]
恒大物业(06666)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20:02
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营业收入约62.202亿元,同比增长约1.2%[2] - 同期,公司毛利润约12.561亿元,毛利率约20.2%,同比下降约4.2个百分点[2] - 同期,公司净利润约4.998亿元,净利率约8.0%,同比下降约4.9个百分点[2]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约5.005亿元,每股基本盈利约0.05元[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净流动负债约14.772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19.073亿元)[8]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值约82.377亿元,负债总额约77.808亿元[5][6]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约4.569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1.921亿元)[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任何中期股息[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收入为6220192千元,2023年同期为6145117千元[14]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182604千元,2023年同期为234059千元[17]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中国内地法定税率为25%,部分子公司按15%或20%缴税[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未宣派或派付股息,2023年同期也无[1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500526千元,2023年同期为781309千元[19] - 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人民币0.05元,2023年同期为人民币0.07元[1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管理规模稳步扩大,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毛利及净利润有一定程度下滑[3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6220.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2%[3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实现毛利润约1256.1百万元,同比下降约16.2%[3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净利润约499.8百万元,同比下降约36.8%[32] - 2024年6月30日,集团货币资金较2023年末增加约21.6百万元,净资产增加约437.7百万元[32] - 截至公告日期,集团已补缴2021、2022年度所得税款约642.5百万元,缴纳2023年度汇算清缴所得税约251.1百万元[3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收入约人民币6220.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2%[49] - 公司总收入约62.20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51.94亿元,同比增长2.5%[50][51] - 销售成本由2023年同期约46.46亿元增长6.8%至约49.64亿元[58] - 整体毛利约12.56亿元,毛利率约为20.2%,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59] - 行政开支由2023年同期约3.90亿元增长33.2%至约5.20亿元[61] - 其他收入约0.72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8.7%;其他损失净额约0.25亿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61.0%[62][63] - 所得税开支约1.826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2.341亿元下降约22.0%[64] - 净利润约4.998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约7.903亿元下降约36.8%,净利率约为8.0%,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4.9个百分点[65] - 2024年6月30日物业及设备净账面价值约624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5860万元增长约6.5%[66] - 2024年6月30日使用权资产约197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850万元减少约880万元[67] - 2024年6月30日无形资产约为15.648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6.466亿元减少约8180万元[68]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约15.865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4.154亿元增加约1.711亿元[69] - 2024年6月30日合约负债约25.6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6.494亿元减少约8740万元[70] - 2024年6月30日即期所得税负债约8.03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11.875亿元减少约3.843亿元[71] - 2024年6月30日银行存款和现金总额约24.456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约20.065亿元增加约4.391亿元[72]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约14.772亿元(2023年12月31日约19.073亿元),流动比率约0.80倍(2023年12月31日0.76倍)[72]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付中期股息(2023年同期亦无)[81] 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物业管理服务收入5193797千元,2023年同期为5066459千元[1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72348千元,2023年同期为79228千元[15] - 公司战略性业务如资产管理服务、社区生活服务稳健增长,财务状况持续改善[31] - 2024年上半年,集团资产管理服务收入约406.2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2.2%[32] - 2024年上半年,集团社区生活服务收入约427.6百万元,同比增长约3.8%[32] - 社区团购业务已建立覆盖逾千个项目的服务群,有高頻複購客戶约30万人、活躍“優選客”數千名,期内收入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18.6%[43] - 2024年上半年到家服务订单複購率超60%[44] - 房屋租售自營业务覆盖超100个城市、700餘个优质项目,收入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177.6%[4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在管面积约5.55亿平方米,较2023年6月30日增加约4600万平方米[51] - 社区生活服务收入约4.28亿元,同比增长3.8%;资产管理服务收入约4.06亿元,同比增长12.2%[54][55] - 社区运营服务收入约1.93亿元,同比下降36.8%,主要受市场大环境影响[56] - 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由2023年同期约21.0%下降4.8个百分点至约16.2%[60] - 社区运营服务毛利率由2023年同期约44.3%下降3.8个百分点至约40.5%[60] 合约与面积相关数据 - 于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合约面积约7.94亿平方米,在管面积约5.55亿平方米[2] - 期内累计新签约第三方面积超2100万平方米,同比上涨超40%,合同总金额约6亿元[2]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集团总合约面积约794百万平方米,在管面积约555百万平方米[32] - 期内累计新签第三方合约面积超2100万平方米,同比上涨超40%,合同总金额约6亿元[32] - 期内累计新簽約第三方面積超2100萬平方米,同比上涨超40%,合同總金額约人民币6亿元,存量项目佔比约60%,非住宅项目佔比约65%[46] 应收应付账款及其他款项数据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为3,047,633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046,591千元[20] - 2024年6月30日预付税项为19,13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810千元[20]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项为436,88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427,236千元[20]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总额约为5,972,459,000元,减值约为2,924,826,000元;2023年12月31日总额约为5,919,471,000元,减值约为2,872,880,000元[22] - 2024年6月30日应付有关连人士贸易账款为441,219千元,应付第三方为1,145,283千元;2023年12月31日应付有关连人士为375,003千元,应付第三方为1,040,364千元[24]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为1,586,502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15,367千元[24] 公司股份与计划相关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在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均为10,810,811,000,对应金额均为7,060千元[23] - 自2021年5月10日采纳购股计划至2024年6月30日无授出购股权,公司无其他股份计划[80] 公司重大事项与合规 - 集团与债权人达成协议,自2024年6月30日起未来12个月内负债到期时无需立即偿还[9] - 集团因134亿元人民币存款质押被强制执行出现重大损失,2021年度已全额计提减值损失,追偿存在重大不确定性[77]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无资产质押和重大或有负债[7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无重大投资、重大收购或出售,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公司无库存股份[79] - 2024年6月30日后至公告日期,集团无重大期后事项[8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和证券交易标准守则[80] - 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已由独立核数师栢淳审阅[82] 公司员工相关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有93,792名雇员[78] - 期内全体员工均参与培训,总受训时间达55.4万小时,人均受训时数为5.9小时[79] 公司未来发展策略 - 公司未来将从服务、业务、资产、市场、人才五个方面制定策略推动高质量发展[33][34][35][37][38]
恒大物业(06666)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4 20:00
公司业务发展 - 公司总合同面积约800百万平方米,管理面积约532百万平方米,新签约第三方合同面积约2,309万平方米[9] - 公司年内社区团购业务收入较2022年增长约138.7%[25] - 公司年内家政自营业务收入较2022年增长约46.8%[25] - 公司房屋租售业务收入较2022年增长约97.1%[27] - 公司市场拓展成效显著,新签约面积约2,550万平方米,第三方合约占比约91%[29] - 公司对外拓展项目达339个,年收入超过7亿元人民币,成功拓展多种业态项目[29] - 公司持续推动物业服务提质升级,聚焦社区团购、到家服务、家装美居等核心赛道,提升社区覆盖广度和深度[14] - 公司持续强化市场化拓展能力,以“金碧”品牌为核心,实现全业态快速扩张,推进公司规模效益稳定增长[17] - 公司将继续围绕多元化品牌发展战略,实施“巷战计划”,持续拓展周边项目,深挖潜在客户群体[35] 公司财务表现 -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12,486.5百万元,同比增长约5.7%,社区生活服务收入约人民币809.3百万元,同比增长约29.7%[9] - 毛利润约人民币3,108.4百万元,同比增长约14.3%,净利润约人民币1,563.8百万元,同比增长约5.8%[9] - 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约为10,318.5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8.3%[42] - 社区生活服务收入约为809.3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29.7%[47] - 资产管理服务收入约为740.4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4.6%[48] - 社区运营服务收入约为618.4百万人民币,同比下降约34.8%[49] - 公司年内净利润约为1,563.8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5.8%[37] - 物业管理服务方面,2023年度毛利率约为21.3%,比2022年度增加约2.3个百分点[54] - 社区生活服务方面,2023年度毛利率约为24.9%,比2022年度增加约3.1个百分点[55] - 资产管理服务方面,2023年度毛利率约为56.6%,比2022年度增加约8.4个百分点[56] - 社区运营服务方面,2023年度毛利率约为46.5%,比2022年度增加约1.2个百分点[57] 公司战略发展 - 公司秉持“向客户、向一线”的服务理念,不断强化客户体验,提升服务质量[23] - 公司持续深化资产管理服务,为业主提供资产咨询、评估、租售、代办等一体化运营服务,助力业主维护资产价值[15] - 公司全面推行“向一线”文化,持续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激励全链条工作运行机制,打造优秀团队[18] - 公司将继续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驱动力,提升服务能力,加强社区人文生活构建[31] - 公司将继续深化客群精细管理,提升售前、售中、售后服务质量及效率[32] - 公司致力于成为客户信赖的资产守护者,提升资产管理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全週期资产管理服务[34] 公司财务风险管理 - 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行业监管环境影响、业务表现受政府法规影响等[doc id='81'] - 公司未面临重大直接汇率波动风险,管理层将继续关注外汇风险并采取措施减低风险[doc id='84'] - 公司因存款质押被强制执行而出现重大损失,已采取措施解决持续经营不确定性[doc id='86'] - 公司已完成股权转让协议中的或有负债,员工总成本约人民幣5,627.7百萬元[doc id='88'] - 公司有91,482名员工,全员参与培训,总受训时间达137.5万小时[doc id='89'] 公司治理结构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以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详细履历见公司年报第29至32页[117] - 公司已委任新董事,并确保其理解其作为上市公司董事的责任[119][122] - 公司已为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投保,以应对可能面临的法律诉讼责任[120] - 董事会负责制定业务发展策略、监督业务表现、批准资金投资建议和审批财务报表[121] - 公司已将主席和行政总裁的角色分开,主席负责整体发展指引,行政总裁负责日常运营和业务决策[122] - 公司遵守上市规则关于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确保至少三分之一的董事会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23] - 公司已接收独立非执行董事关于其独立性的年度确认书,并董事会信任其独立性[124] - 公司制定机制确保董事会获得独立观点和意见,董事可在适当情况下寻求独立专业意见[125]
恒大物业(06666)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7 20:00
财务表现 - 本集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營業收入约人民幣12,486.5百萬元,同比增长约5.7%[1] - 本集团毛利潤约人民幣3,108.4百萬元,同比增长约14.3%,毛利率约24.9%,同比增加约1.9个百分点[2] - 本集团淨利潤约人民幣1,563.8百萬元,同比增长约5.8%,淨利率约12.5%[3] - 公司资产总额为8246416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了1148695人民币千元[6] - 公司流动资产总额为5969668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增长了1077224人民币千元[6] - 公司负债总额为8227205人民币千元,较2022年减少了432331人民币千元[7] 业务发展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从事物业管理、社区生活服务、资产管理和社区运营服务[10] - 公司持续推动物业服务提质升级,聚焦社区团购、到家服务、家装美居等核心赛道[71] - 公司秉承“品质就是生命线”理念,逐步调整业务商业模式,从合作经营转为自营[71] - 公司依托物业服务的天然优势,为业主提供资产咨询、评估、租售、托管、代办等一体化运营服务[72] - 公司将继续以客户满意度为核心驱动力,专注提升客户满意度,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能力[86] 财务状况 - 公司董事认为公司将有足够的运营资金直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务责任[15] - 公司已与多家债权人达成协议,同意未来12个月内不要求立即偿还债务[16] - 公司将继续实施成本控制措施以改善经营和财务状况[16] - 公司董事认为公司将有足够的运营资金来履行到期的财务责任[17] - 公司将根据需要对资产价值进行调整以反映可收回金额净额[18] 业务收入 - 2023年基础物业管理服务收入为10227.4亿元,较2022年增长8.4%[29] - 社区生活服务收入为809.3亿元,较2022年增长29.7%[29] - 政府补助收入为92.2亿元,较2022年减少23.1%[37] - 未完成业绩保证收入为29.2亿元,2022年未有[37] 财务细节 - 公司董事认为公司将有足够的运营资金直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务责任[15] - 公司已与多家债权人达成协议,同意未来12个月内不要求立即偿还债务[16] - 公司将继续实施成本控制措施以改善经营和财务状况[16] - 公司董事认为公司将有足够的运营资金来履行到期的财务责任[17] - 公司将根据需要对资产价值进行调整以反映可收回金额净额[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