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脑动极光(06681)
icon
搜索文档
33家香港上市「医疗服务企业」市值排行及股市表现
新浪财经· 2025-10-11 13:58
来源:瑞恩资本RyanbenCapital | | | 33家香港上市 [医疗服务企业] 涨幅排行榜 | | | | --- | --- | --- | --- | --- | | | ┣市公司 | 上市代码 | 2025.09.30 收市价 (港元) | 本年涨幅 | | 1 | 脑动极光-B | 06681.HK | 8.58 | 166.46% | | 2 | 麦迪卫康 | 02159.HK | 1.23 | 136.54% | | 3 | 雍禾医疗 | 02279.HK | 2.05 | 127.78% | | 4 | 美丽田园医疗健康 | 02373.HK | 35.92 | 101.80% | | 5 | 佰泽医疗 | 02609.HK | 7.83 | 85.55% | | 6 | 复星医药 | 02196.HK | 25.78 | 82.58% | | 7 | 康 外球 | 09960.HK | 1.46 | 23.73% | | 8 | 天安卓健 | 00383.HK | 0.90 | 23.29% | | ਰੇ | 环球医疗 | 02666.HK | 6.07 | 22.38% | | 1 ...
脑动极光(0668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之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0-02 16:50
股本信息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50,000美元[1] - 上月底和本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均为500,000,000,000股,面值0.0000001美元[1] - 本月法定/注册股份和股本增加/减少均为0[1] 股份数目 - 上月底和本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库存股份及总数均未变[2] - 本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和库存股份数目增加/减少为0股[2] 其他 - 公司证券代号为06681[1][2] - 呈交者为董事谭铮[5]
异动盘点0930|优必选涨超5%,脑动极光-B涨超16%;阿里巴巴美股涨超4%,美光科技涨超4%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9-30 12:00
港股市场表现及驱动因素 - 中国中冶股价上涨近7%,机构观点认为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建筑企业价值面临重估[1] - 荣昌生物股价再涨超5%,其眼科创新药RC28已申报上市,并已与参天中国达成合作[1] - 来凯医药-B股价再涨近6%,近三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36%,其产品LAE102的I期临床MAD研究取得积极初步结果[1] - 优必选股价涨超5%,招商证券国际发布报告将人形机器人整机链首选推荐定为优必选,并上调了公司目标价[1] - 诺诚健华股价涨超6%,公司宣布其坦昔妥单抗已在多省市实现首批处方落地[1] - 脑动极光-B股价大涨超16%,脑机接口产业获得政策支持,公司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被认为具备先发优势[1] - 药师帮股价涨超10%,公司高毛利业务加速增长,其POCT设备预计在下半年加速投放[1] - 德昌电机控股股价下跌超7%,花旗发布报告将其投资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认为股价上行空间有限[1] - 五矿资源股价涨超2%,公司计划发行5亿美元于2030年到期的零息可换股债券,所筹资金将用于境外债务再融资[1] - 中国中车股价涨超1%,公司及下属企业在近三个月内签订了总额约543.4亿元的重大合同[2] 美股市场表现及驱动因素 - 阿里巴巴股价上涨4.65%,摩根士丹利重申对其"增持"评级,并将其ADR目标价从165美元上调至200美元[3] - 理想汽车股价上涨3.57%,其i6车型于9月27日开启交付,里昂发布研报预计i6车型销售表现将优于i8[3] - 京东股价微涨0.15%,公司宣布2025年双11购物节将于10月9日晚8点启动,较去年提前2天,为历届最早[3] - 小鹏汽车股价上涨1.76%,公司宣布其MONA M03车型已累计交付180,000台[3] - 新东方股价上涨4.38%,大和发布研究报告认为,经审视其2025年夏季学期经营状况及东方甄选2025财年业绩后,公司整体业务发展趋于稳定[3] - 荷兰制药商Merus股价暴涨35.97%,此前丹麦生物技术公司Genmab同意以每股97美元的价格对其进行全现金收购[3] - 减肥药制造商诺和诺德股价下跌0.20%,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将其评级下调至"卖出",目标价从99美元大幅下调至47美元[4] - 生物技术公司MoonLake股价暴跌89.93%,公司发布的治疗药物试验结果远低于预期,加拿大皇家银行将其目标价从67美元下调至10美元[4] - 台积电股价微跌0.05%,公司重申未就潜在投资或合作与任何企业进行谈判,驳斥了英特尔曾接触寻求合作的报道[4] - 美光科技股价上涨4.22%,摩根士丹利预测存储产业链的涨价周期可能延续至明年[4] - 回声星通信股价微涨0.27%,知情人士称Verizon正在讨论购买其部分无线频谱资产,谈判涉及AWS-3许可证[4]
脑动极光-B拉升逾14% 脑机接口产业迎政策催化 公司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具先发优势
智通财经· 2025-09-30 11:31
公司股价表现 - 脑动极光-B(06681)股价大幅拉升,截至发稿上涨14.08%至8.5港元,成交额达3.11亿港元 [1] 行业政策动态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表示将开辟脑机接口等新赛道,创建未来产业先导区 [1] - 国家药监局批准发布中国第一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术语》,该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1] 公司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核心产品为脑功能信息管理平台软件系统,是中国首款获监管批准的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 [2] - 公司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核心产品系统具备虚拟人技术和AI技术等独特优势 [2] - 公司是中国首家开发出针对认知障碍的医疗级数字疗法产品的公司,具有先发优势 [2] 公司市场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核心产品已纳入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医保报销目录 [2] - 公司已成功帮助超过120家医院在中国建立认知中心,其中包括多家“国家医学中心”认证的领先医院,有助于提升产品可及性和市场推广 [2]
港股脑动极光-B拉升逾14%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30 10:52
股价表现 - 港股脑动极光-B(06681HK)股价于9月30日大幅拉升逾14% [2] - 截至发稿时股价上涨1408%至85港元 [2] - 成交额达到311亿港元 [2]
港股异动 | 脑动极光-B(06681)拉升逾14% 脑机接口产业迎政策催化 公司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具先发优势
智通财经网· 2025-09-30 10:32
公司股价表现 - 脑动极光-B(06681)股价拉升逾14%,截至发稿涨14.08%,报8.5港元,成交额达3.11亿港元 [1] 行业政策利好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表示将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打造新兴支柱产业 [1] - 将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开辟包括脑机接口在内的新赛道 [1] - 国家药监局批准发布中国第一项脑机接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术语》,该标准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实施 [1] 公司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核心产品是脑功能信息管理平台软件系统,为中国首款获得监管批准的认知障碍数字疗法产品 [2] - 公司将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核心产品系统具备虚拟人技术和AI技术等独特技术优势 [2] - 公司是中国首家开发出针对认知障碍的医疗级数字疗法产品的公司,具有先发优势 [2] 市场准入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核心产品已纳入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医保报销目录 [2] - 公司已成功帮助超过120家医院在中国建立认知中心,其中包括多家获得"国家医学中心"认证的领先医院 [2]
脑动极光(06681)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9 20:38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5188.7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0005.1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82%[18] - 公司收入从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51.89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00.0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81%[41] - 公司期内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14389亿元人民币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1.26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0.92%[18] - 公司期内经调整净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7884.2万元人民币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8802.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1.64%[1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亏损为126.88百万元,2024年同期亏损为114.39百万元[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經調整淨虧損為人民幣88,022千元,相較2024年同期人民幣78,842千元虧損擴大[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內虧損及全面開支總額為人民幣126,881千元,2024年同期為人民幣114,389千元[67] - 收入大幅增长至100,051千元,较去年同期的51,887千元增长约92.8%[141] - 期内亏损为126,881千元,较去年同期的114,389千元扩大约10.9%[141] - 公司总营收为100.051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1.887百万人民币增长约92.8%[159] - 公司期内亏损为人民币12.636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1.4328亿元扩大10.5%[173] 成本和费用 - 公司销售成本从27.37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59.20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6.30%[43] - 公司毛利从24.52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40.8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60%[44] - 公司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5.38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30.45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98%[48] - 公司行政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28.14百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6.01百万元,增长63.50%[49] - 公司研发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64.23百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8.15百万元,增长6.10%[50] - 研发开支中,服务开支从4.56百万元增至6.81百万元,增幅49.40%[52] - 公司财务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10.90百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1.98百万元,增长9.82%[53] - 研发开支为68,149千元,较去年同期的64,231千元增长约6.1%[141] - 行政开支为46,008千元,较去年同期的28,138千元增长约63.5%[141] - 员工成本总额增至人民币8.165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7.1781亿元增长13.8%[170] - 财务成本为人民币1.197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1.0904亿元增长9.8%[166] - 上市开支为人民币26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859.2万元大幅减少68.9%[170] 其他财务数据 - 公司其他收入从0.58百万元人民币增加至7.2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155.17%[45] - 公司其他开支及其他损益净额从2.14百万元人民币减少至(4.42)百万元人民币,减少306.54%[46] - 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47.3%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0.8%[60] - 其他收入大幅增至人民币728.1万元,较上年同期的人民币58.2万元增长1151%[164] - 其他开支及其他损益净额为支出人民币441.5万元,而去年同期为收益人民币213.5万元[165] - 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166.7万元,上年同期为零[167] 业务运营指标 - 购买公司系统的医院数量从2024年的186家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05家[41] - 患者使用公司系统的次数从2024年的约1,800,000次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2,595,554次[41] - 选择在家中使用公司系统的患者人数从约7,397名大幅增加至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12,915名[41] - 公司核心产品已纳入中国30个省份的省级医保报销目录[19] - 公司已帮助中国超过200家医院建立认知中心[19] - 核心产品已就四种主要类型认知障碍的八种适应症实现商业化[20] - 公司另有四款产品在国内外获监管批准(中国三款,欧盟一款),六款候选产品处于开发阶段[20] - 院内外软件解决方案收入为74.877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5.826百万人民币增长63.4%[159] - 新业务医疗AI大语言模型解决方案收入为24.779百万人民币[159] - 研究项目收入为0.344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5.914百万人民币大幅下降94.2%[159] 研发进展与产品管线 - 公司认知数字疗法相关研究已累计纳入649名患者[12] - 公司儿童ADHD研究中,联合治疗组注意缺陷维度得分改善率从单药治疗组的23.3%提升至34.6%[13] - 公司儿童ADHD研究中,联合治疗组多动冲动维度得分改善率从单药治疗组的18.0%提高至34.6%[13] - 公司儿童ADHD研究中,联合治疗组核心症状总体得分改善率从单药治疗组的21.5%增至34.3%[13] - 核心产品于2018年9月获得首张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于2023年5月续签[22] - BCAT于2022年10月获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于2025年开启商业化[27] - SAS于2022年12月获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于2025年开启商业化[28] - DSS于2023年9月获得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于2025年实现商业化[29] - 抑郁症认知量化评估软件预计2026年实现商业化[32] - 抑郁症治疗软件预计于2026年第一季度启动临床试验[33] 资产、负债及现金流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6月30日的279.86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87.92百万元,增长2.88%[56]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流动比率为2.4,较2024年同期的0.7显著提升[60] - 公司资本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10.27百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1.55百万元[6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未偿还借款约为143.10百万元,年利率在2.08%至3.40%之间[5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拥有银行结余及现金287,922千元,较2024年底的343,882千元减少约16.3%[143] - 公司权益总额由2024年底的负债净额464,024千元转为2025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246,602千元,主要由于首次公开发售[144][146]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以及预付款项为171,831千元,较2024年底的134,221千元增长约28.0%[143] - 银行及其他借款为143,102千元,较2024年底的21,261千元大幅增加约573.1%[143]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10.153百万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75.527百万人民币增加45.8%[151]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67.557百万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所得现金净额86.002百万人民币[151]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223.082百万人民币,主要来自银行借款136.872百万人民币和首次公开发售股份218.197百万人民币[15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7.922百万人民币,较期初的343.882百万人民币减少16.3%[151] - 公司非流动资产为50.216百万人民币,其中中国内地占42.148百万人民币[163]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增长29.1%,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531亿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3.592亿元人民币[177] - 信贷亏损拨备大幅增加78.3%,从2024年12月31日的1237.1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205.5万元人民币[177] - 短期应收贷款激增439.0%,从2024年12月31日的440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371.7万元人民币[177] - 逾期贸易应收款项增长20.9%,从2024年12月31日的7884.5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528.8万元人民币[179] - 逾期90天或以上的款项增长29.2%,从2024年12月31日的5109.4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597.8万元人民币[179]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为10.9002亿元人民币,而2024年12月31日该科目余额为零[180] - 受限制银行存款增长45.0%,从2024年12月31日的6949.5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00755亿元人民币[181]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下降38.5%,从2024年12月31日的5609万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446.7万元人民币[182] - 长期债券总额下降21.9%,从2024年12月31日的3.4628亿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70464亿元人民币[184] - 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提前偿还绍兴基金长期债券本金人民币90,000,000元[185] - 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1,261,000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43,102,000元,增幅达573%[186] - 银行借款大幅增加至人民币135,944,000元(2024年末:人民币14,072,000元),其中人民币90,000,000元以14,000,000美元存款作抵押[186][188] - 银行借款年利率区间为2.08%至3.40%,较2024年末的3.00%至5.00%有所下降[188] - A-1轮优先股于2025年1月8日按公允价值人民币285,428,000元重新分类至权益[187]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1.09亿元[197] - A-1轮优先股于2024年12月31日的公平值为人民币2.854亿元[197] - 向关联方谭铮先生提供的垫款于2024年12月31日为人民币205.9万元[20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向关联方提供的垫款最高未偿还金额为人民币205.9万元[200]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員工總數為174名,全部位於中國內地[68] - 按職能劃分,2025年6月30日研發員工為128名,較2024年同期的156名減少[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總薪酬成本為人民幣81.65百萬元,較2024年同期人民幣71.78百萬元增加[69] - 2025年上半年以股份為基礎的付款為人民幣38,859千元,2024年同期為人民幣35,304千元[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管理及行政員工為31名,市場行銷員工為14名[69] - 公司董事谭先生合计持有公司401,701,000股股份,持股比例约为31.72%[86] - 公司董事Deng Feng先生持有公司126,854,000股股份,持股比例约为10.02%[86] - 公司董事李明秋女士持有公司123,527,000股股份,持股比例约为9.76%[86] - 公司董事谭先生在北京益慧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注册资本人民币385,936元,权益百分比约为0.76%[89] - 公司董事李明秋女士通过天津天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益慧科技有限公司拥有注册资本人民币161,653元,权益百分比约为0.32%[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266,278,000股[94] - 谭先生通过ZTan Limited、投票委托及股份奖励计划合计持有权益401,701,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31.72%[91] - 王博士通过Wispirits Limited、受控制法团及股份奖励计划合计持有权益210,901,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16.66%[91] - Northern Light Venture Fund IV实益持有115,729,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9.14%[91] - Crusky Limited实益持有123,527,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9.76%[91] - Healthblooming Limited实益持有99,104,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83%[91] - Wisdomspirit Holding Limited实益持有85,166,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6.73%[91] - 苏州策源扶海企业管理合伙企业实益持有70,525,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5.57%[93] - 中国方大资本控股实益持有70,143,00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5.54%[93] - 王博士通过委任安排控制Neurobright Limited约32.82%股权,并因此被视为拥有其在本公司的所有权益[96]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奖励计划项下最高奖励总数为85,166,000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6.73%[108]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奖励计划自2023年7月30日采纳日起有效期为10年[104][107]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奖励计划旨在认可及奖励集团合资格雇员贡献,并激励其为公司持续经营及发展作出贡献[105]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奖励计划授予的股份总数约为8397.1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约6.63%[119] - 授予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的股份奖励约为5407.5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约4.27%[119] - 授予雇员(非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的股份奖励约为2989.6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约2.36%[119] - 授予谭先生的股份奖励约为2712.9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约2.14%[119] - 授予王博士的股份奖励约为2694.6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约2.13%[119] - 股份奖励的归属计划为上市第一周年归属30%,第二周年归属30%,第三周年归属40%[1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确认股份奖励开支人民币38,859,000元[195] - 股份奖励计划授予46名承授人总计85,166股奖励股份,每股公允价值为人民币3,222.98元[192][193][195] 投资与融资活动 - 公司认购理财产品本金总额为30百万美元,于2025年6月30日剩余本金金额为15百万美元,并录得公平值收益约人民币1,012,000元[79]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资本负债比率为58.03%[80] - 公司于2025年1月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54] - 首次公开发售发行股份带来融资净额约513,220千元(股份溢价539,168千元减交易成本25,948千元)[146]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重新分类至权益的金额为285,428千元[146]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总额约为5.013亿港元[121]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的拟定用途与招股章程所披露一致,并未发生变动[121] - 公司IPO所得款项净额总计5.013亿港元,截至报告期末已使用1.748亿港元(占比34.9%),未使用金额为3.265亿港元[125] - 公司已将IPO所得款项净额的40.0%(2.005亿港元)用于研发等活动,报告期内已使用8080万港元,剩余1.197亿港元预计于2027年底前动用[123] - 公司已将IPO所得款项净额的16.5%(8270万港元)用于建立新认知中心,报告期内已使用4240万港元,剩余4030万港元预计于2027年底前动用[123] - 公司已将IPO所得款项净额的15.0%(7520万港元)用于加强AI及技术能力,报告期内已使用2000万港元,剩余5520万港元预计于2026年底前动用[125] - 公司已将IPO所得款项净额的15.0%(7520万港元)用于脑科学及数字疗法研究中心,报告期内已使用1540万港元,剩余5980万港元预计于2027年底前动用[125] - 公司已将IPO所得款项净额的5.0%(2510万港元)用于加速其他候选产品研发,报告期内已使用360万港元,剩余2150万港元预计于2026年底前动用[125] - 公司已将IPO所得款项净额的8.5%(4260万港元)用作营运资金,报告期内已
部分热门入通概念股午后跌幅扩大 佰泽医疗跌超20% 药捷安康跌近13%
智通财经· 2025-09-18 13:57
股价表现 - 北水资金热炒的入通概念股午后走低 佰泽医疗跌19.16%报9.45港元 脑动极光跌18.32%报8.56港元 药捷安康-B跌12.62%报182.8港元 [1] 指数纳入事件 - 药捷安康8月份公告获选纳入恒生指数系列9个成分股 包括恒生综合指数 恒生综合行业指数-医疗保健业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 恒生创新药指数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等 自9月8日起生效 [1] - 药捷安康9月15日被纳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成份股 [1] ETF资金流动 - 药捷安康纳入多只指数导致跟踪指数相关ETF被动买入 最大港股通创新药ETF于9月15日买入300万股 按前日收盘价计算金额约5.78亿港元 占基金净值比约2.62% [1] - 药捷安康股价过山车走势传导至相关ETF产品 引发基金公司与指数公司紧急沟通 [1]
港股异动 | 部分热门入通概念股午后跌幅扩大 佰泽医疗(02609)跌超20% 药捷安康(02617)跌近13%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13:51
股价表现 - 北水资金热炒的入通概念股午后走低 佰泽医疗跌19.16%至9.45港元 脑动极光跌18.32%至8.56港元 药捷安康-B跌12.62%至182.8港元[1] 指数纳入事件 - 药捷安康8月公告获选纳入恒生指数系列9个成分股 包括恒生综合指数 恒生综合行业指数-医疗保健业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 恒生创新药指数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等 自9月8日起生效[1] - 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月15日实施季度调整 药捷安康被纳入成份股[1] ETF资金流动 - 指数纳入导致跟踪指数ETF被动买入药捷安康[1] - 港股通创新药ETF9月15日买入药捷安康300万股 按前日收盘价计算对应金额约5.78亿港元 占基金净值比约2.62%[1] 市场影响 - 药捷安康-B近期股价呈现过山车走势 传导至相关ETF产品 引发基金公司与指数公司紧急沟通[1]
智通港股通资金流向统计(T+2)|9月18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07:34
南向资金净流入 - 阿里巴巴-W净流入金额最高达52.78亿港元 净流入比23.35% 收盘价154.6港元上涨2.32% [1][2] - 盈富基金净流入27.82亿港元 净流入比13.48% 收盘价27.08港元上涨0.3% [1][2] - 恒生中国企业净流入15.66亿港元 净流入比14.38% 收盘价96.34港元上涨0.27% [1][2] - 美团-W净流入6.7亿港元 百济神州净流入5.17亿港元且净流入比达38.88% [2] - 映恩生物-B净流入3.59亿港元且股价大涨13.18% 脑动极光-B净流入3.41亿港元且股价暴涨34.93% [2] 南向资金净流出 - 小米集团-W净流出7.21亿港元 净流出比10.12% 收盘价56.2港元上涨1.9% [1][2] - 信达生物净流出4.66亿港元 净流出比24.07% 收盘价95.6港元下跌2.3% [1][2] - 泡泡玛特净流出4.58亿港元 净流出比5.14% 收盘价259港元下跌6.43% [1][2] - 理想汽车-W净流出2.98亿港元 建设银行净流出2.54亿港元且股价下跌1.65% [2] - 中金公司净流出2.02亿港元且净流出比高达31.21% 腾讯控股净流出1.97亿港元 [2] 净流入比排名 - 越秀交通基建以63.76%净流入比位居榜首 净流入700.11万港元 [1][2] - 晶苑国际净流入比56.34% 华润燃气净流入比53.63%且净流入金额达4108.69万港元 [1][2] - 再鼎医药净流入比42.79%且净流入金额达2.11亿港元 为高比例流入中金额最大标的 [2][3] 净流出比排名 - 泉峰控股净流出比-59.36% 净流出3936.39万港元且股价下跌2.82% [1][3] - 雅迪控股净流出比-54.53% 净流出6582.97万港元 TCL电子净流出比-54.28% [1][3] - 九方智投控股净流出1.67亿港元 为高比例流出中金额最大标的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