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兴集团(06811)

搜索文档
太兴集团(06811.HK)上半年纯利同比上升280.8% 中期息3.5港仙
格隆汇· 2025-08-22 12:3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6.2%至17.122亿港元,主要受益于营销策略优化及引流产品推广 [1] - 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大幅上升280.8%至4080万港元,反映成本控制与分店整合策略见效 [1] - 毛利率维持73.4%高位,毛利额达12.564亿港元 [1] 财务与现金流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2.823亿港元,无银行借贷,体现财务结构稳健 [1] - 拟派中期股息每股3.50港仙,每股基本盈利为4.19港仙 [1] 运营策略与市场推广 - 通过"太兴App"及社交平台加强宣传推广,吸引目标客群并推动收入增长 [1] - 实施严谨成本管理措施,有效控制员工成本与租赁成本 [1]
太兴集团(06811)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之中期股息
2025-08-22 12:11
股息信息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宣派中期普通股息,每股0.035 HKD[1] - 除净日为2025年9月23日[1] - 股息派发日为2025年10月16日[1] 董事会成员 - 执行董事有陈永安先生(主席)、袁志明先生、陈淑芳女士及陈家强先生[3] - 非执行董事为何炳基先生[3]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麦炳良先生(又名麦华章)、黄绍开先生及萨翠云博士[3]
太兴集团(06811)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2 12:0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整体收益增长6.2%至1,712.2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1,612.5百万港元)[2] - 公司总收益同比增长6.2%至17.12亿港元(2024年同期:16.12亿港元)[17][21]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6.2%至约1712.2百万港元[48] - 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大幅上升280.8%至40.8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10.7百万港元)[2] - 除税前溢利同比增长254.8%至5635万港元(2024年同期:1589万港元)[17]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大幅增长至40.813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719百万港元增长280.8%[35]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大幅上升280.8%至约40.8百万港元[48] - 每股基本盈利为4.19港仙(2024年上半年:1.07港仙)[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员工成本增加2.6%至616.7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601.0百万港元)[3] - 融资成本上升12.7%至20.1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17.8百万港元)[3] - 所得税开支增长200.8%至15.5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5.2百万港元)[3] - 融资成本同比增长12.7%至2012万港元(2024年同期:1785万港元)[25] - 期内税项开支总额增长至15.538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166百万港元增长200.8%[32] - 用料成本增长至455.84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7.4%[30] - 雇员福利开支增长至616.71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6%[30] - 员工成本为616.7百万港元占收益比率36.0%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52] - 用料成本为455.8百万港元占收益比率26.6%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51]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8.6百万港元略低于去年同期8.9百万港元[50] - 使用权资产摊销、租赁及相关开支占收益比率从16.0%降至15.1%[53] - 租赁相关开支为258.3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258.0百万港元)[53] - 其他经营开支为253.4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237.6百万港元)[54]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值亏损为22.5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18.4百万港元)[54] - 其他经营开支占收益比率(扣除一次性支出)从13.5%降至13.4%[54] 各业务线表现 - 餐厅营运收益同比增长6.2%至16.67亿港元(2024年同期:15.70亿港元)[21] - 食品销售收益同比增长7.5%至4531万港元(2024年同期:4214万港元)[21] - 旗舰品牌“太兴”收益增长6.5%至645.0百万港元,占总收益37.7%(2024年上半年:37.5%)[59] - “敏华冰厅”收益为438.2百万港元,同比微跌0.2%,占总收益25.6%(2024年上半年:27.2%)[60] - 亚参鸡饭收益129.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9.4%占总收益7.6%[61] - 靠得住收益80.8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0.9%占总收益4.7%[62]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及澳门分部收益同比增长10.4%至15.79亿港元(2024年同期:14.31亿港元)[17][21] - 中国内地分部收益同比下降26.9%至1.33亿港元(2024年同期:1.82亿港元)[17][21] - 香港及澳门分部业绩同比增长55.4%至6466万港元(2024年同期:4161万港元)[17] - 中国内地分部亏损收窄至759万港元(2024年同期亏损:2496万港元)[1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2.3百万港元且无银行借款[2] - 公司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17.145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062亿港元增长6.7%[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307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23亿港元增长17.2%[5] - 流动负债净额为2.244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38亿港元改善18.0%[5] - 物业、厂房设备及使用权资产为17.303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807亿港元增长2.9%[5] - 权益总额为8.570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356亿港元下降8.4%[6] - 租赁负债总额为10.760亿港元(流动部分3.675亿+非流动部分7.084亿)[5][6] - 合约负债为4415.7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129.0万港元下降28.0%[5] - 存货为7385.6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7985.9万港元下降7.5%[5] - 贸易应收款项为3030.3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820.3万港元增长7.4%[5] - 预付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9867.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9301.0万港元增长6.1%[5] - 总资产同比下降4.3%至23.66亿港元(2024年末:24.71亿港元)[18] - 贸易应收款项从28.203百万港元增至30.303百万港元,增长7.4%[41] - 1个月内账龄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达94.5%(28.632百万港元)[41] - 贸易应付款项从85.269百万港元降至82.596百万港元,减少3.1%[42]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82.3百万港元较期初330.8百万港元减少[49] - 公司无银行借贷且现金流稳定支持长远发展[4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282.3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330.8百万港元减少14.7%[75] - 流动资产总额约485.8百万港元,流动负债总额约759.6百万港元,流动比率0.6倍[76] - 经调整流动比率1.4倍,较2024年末1.6倍下降[76] - 无计息银行借款[77] - 资产负债比率于2025年6月30日为58.4%,较2024年12月31日的56.0%上升2.4个百分点[78] - 或然负债为银行担保约75.9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2.1百万港元增加13.8百万港元[80] - 资产抵押涉及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约201.3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5.9百万港元减少4.6百万港元[81] - 已质押资产账面净值为201.3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205.9百万港元减少2.2%[37] 毛利率变化 - 毛利率改善至73.4%(毛利1,256.4百万港元÷收益1,712.2百万港元)[3] - 毛利率为73.4%较去年同期73.7%略有下降[48] 现金流和资本支出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减少9.9%至60.1百万港元(2024年上半年:66.7百万港元)[3]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收购支出减少至51.1百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8.6百万港元下降25.5%[36] - 资金主要用于开设新餐厅、扩展食品厂房及翻新现有餐厅[75] 股息分配 - 中期股息提升至每股3.50港仙(2024年上半年:2.50港仙)[2] - 中期股息每股3.50港仙,较去年同期每股2.50港仙增长40%[73] 店铺网络和品牌发展 - 集团餐厅网络拥有217间分店(2024年底:211间),其中188间位于香港及澳门,29间位于中国内地[58] - 亚参鸡饭店铺数量增至21间新增2间香港分店[61] - 靠得住湾仔分店连续15年获米芝莲必比登推介[62] - 重点开发将军澳、启德、荃湾等新兴潜力区域店铺网络[71] - 旗舰品牌"太兴"推进店铺翻新以提升客流量[70] - "敏华冰厅"推出限时晚市特色新品提升晚间营业额[70] 数字化和营销举措 - 太兴App会员人数突破27万[65] - 现金优惠券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加逾80%[64] - 深化与AlipayHK、The Club等平台合作拓展电商渠道[72] 企业社会责任和奖项 - 集团联同10多间社福机构举办社区及筹款活动[67] - 集团连续第七年获ERB优异雇主奖[68] - 集团获绿色驱动卓越奖表彰碳中和贡献[66] - 集团签署《种族多元共融雇主约章》推动职场共融[68] 股份回购和股东结构 - 公司于2025年1月以总额25,120,000港元购回27,540,000股股份,每股最高价0.97港元及最低价0.79港元[85] - 股份购回已于2025年2月28日注销,旨在展示对公司长期前景信心[85] - 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从1,005,399,000股减少至973,233,000股,同比下降3.2%[35] 人力资源 - 雇员人数于2025年6月30日约为6,400名,较2024年12月31日的6,200名增加200名[83] 风险因素 - 公司主要面临港元及人民币汇率波动风险,且未订立任何货币对冲工具[79] 审计和合规 - 审核委员会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已审阅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财务资料[87] - 报告期间未进行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且无重大投资计划[82] - 公司已遵守上市规则附录C1的企业管治守则及附录C3的董事证券交易标准守则[88][89]
太兴集团(06811) - 董事会会议通知
2025-08-12 12:19
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2日举行董事会会议[3] - 会议将批准刊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3] - 会议将考虑派发中期股息的建议(如有)[3] 董事会成员 - 公告日期董事会执行董事为陈永安等4人[3] - 公告日期董事会非执行董事为何炳基先生[3] - 公告日期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麦炳良等3人[3]
太兴集团发盈喜:料中期溢利约4000万-4500万港元
格隆汇APP· 2025-08-11 13:33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6月底止中期股东应占溢利约4000万至45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71.9万港元显著增长[1] 业务发展 - 公司持续优化餐厅网络,新增一个新品牌,门店净增长6间[1] - 完成翻新门店共7间,提升运营效率[1] - 公司通过发展多元品牌策略推动收入增长[1] 成本控制 - 公司实施审慎理财政策和严谨成本控制措施[1] - 人力成本及租赁开支对收益比例按年下降,促进溢利增长[1]
太兴集团预计上半年纯利约4000万港元至4500万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11 13:20
财务表现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将达4000万港元至4500万港元 较2024年同期的1071.9万港元显著增长 [1] 业务扩张 - 公司通过开设新店实现净增6间门店 并翻新7间门店以提升顾客体验 [1] - 新增一个新品牌 持续发展多元品牌策略以增加收入 [1] 运营优化 - 公司采取谨慎的新店选址策略 并与业主及供应商协商优惠条款 [1] - 通过精简营运流程和优化企业架构提升生产和营运效率 [1] - 人力成本和租赁开支占收益的比例下降 促进溢利增长 [1]
太兴集团(06811.HK)发盈喜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加至约4000万-4500万港元
金融界· 2025-08-11 12:41
太兴集团盈利预期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东应占溢利约为4000万港元至4500万港元 [1]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东应占溢利约为1071.9万港元 [1] - 预期盈利同比增长约273%至320% [1]
太兴集团发盈喜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加至约4000万-4500万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11 12:31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为4000万至45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71.9万港元增长273%至320%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业务扩张与品牌优化 - 新增1个新品牌,门店净增长6间,完成7间门店翻新,通过多元化品牌策略推动收入增长 [1] - 持续优化餐厅网络,提升顾客用餐体验 [1]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实施审慎理财政策,包括新店选址谨慎化、与业主及供应商协商优惠条款 [1] - 精简营运流程并优化企业架构,人力成本及租赁开支占收益比例同比下降 [1]
太兴集团(06811)发盈喜 预计中期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加至约4000万-4500万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8-11 12:29
财务表现 - 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股东应占溢利为4000万港元至450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71.9万港元显著增长 [1]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业务扩张与品牌优化 - 公司持续优化餐厅网络,新增1个新品牌,门店净增长6间,完成翻新门店7间,通过多元品牌策略推动收入增长 [1] 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 公司实施审慎理财政策,包括谨慎选址、优化供应商条款、精简营运流程,人力成本及租赁开支占收益比例同比下降 [1]
太兴集团(06811) - 正面盈利预告
2025-08-11 12:16
业绩预测 - 公司预计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约4000万 - 4500万港元,2024年同期约为1071.9万港元[3] - 公司预计2025年8月底前刊发中期业绩公告[5] 业务进展 - 回顾期间新增1个新品牌,门店净增6间,完成翻新门店7间[3] 成本情况 - 回顾期间人力成本及租赁开支对收益比例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