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特变电工(600089)
icon
搜索文档
特变电工(600089) -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公告
2025-05-12 18:00
会议信息 - 2025年5月12日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2] - 出席会议股东和代理人4332人,持股1102551977股,占比21.9621%[2] - 11位董事9人出席,5位监事4人出席,董事会秘书出席[2] 议案表决 - 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同意票1085146288,比例98.4213%[4] - 2024年度监事会工作报告同意票1084843842,比例98.3938%[4] - 2024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同意票1084466376,比例98.3596%[4] - 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同意票1083527065,比例98.2744%[4] - 2024年年度报告及摘要同意票1086366312,比例98.5319%[5] - 2025年度续聘会计师事务所议案同意票1083919981,比例98.3101%[5] - 董事长2025年度薪酬方案同意票1079089462,比例97.8719%[5]
37载沉浮!特变电工从巅峰跌落,62岁张新如何破局重生?
搜狐财经· 2025-05-06 22:45
公司业绩表现 - 2019-2022年收入呈现较好增长曲线,但2022-2024年进入增长停滞期,2024年收入下降0.35% [2] - 净利润在2022年达到顶峰后连续两年下滑,2023年下跌32.62%,2024年加速下滑61.37%,2025年一季度再跌19.74% [2] - 2019-2024年收入走势图(单位:亿元) [3] - 2019-2024年利润走势图(单位:亿元) [4] 新能源业务困境 - 新能源板块曾是增长引擎,现成为业绩重灾区,多晶硅料价格2024年4月起跌破成本并持续低位运行 [6] - 新特能源2024年末存货高达47.25亿元,较上年增加29.19% [6] - 公司采取减产、计提存货跌价等措施应对行业亏损 [6] 煤炭业务挑战 - 2024年煤炭板块营收增长但毛利润减少26.19%,为2014年成为主营业务以来首次利润下滑 [7] - 业务布局局限于新疆内部市场,外运成本高、产能规模小(7400万吨/年核定产能),缺乏规模效应 [7] - 与行业巨头相比抗风险能力不足,在行业波动中逐渐失去竞争优势 [7] 管理层与战略问题 - 创始人张新1988年以3万元贷款起家,5年内工厂净资产飙升至1100万元,1997年带领公司成为中国变压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8] - 2004年因期货套期保值操作权分散、管理不善导致亏损4254.61万元,暴露管理漏洞 [8] - 当前战略被质疑与市场趋势脱节,传统经验可能无法应对新兴风险和市场变化 [9] - 管理层团队构成多元且股权分散(大股东持股11.50%),接班人问题未解决 [10] 市场反应 - 自2022年以来股价腰斩,市盈率跌至10.4倍,机构投资者撤离 [9] - 2024年底持仓基金数量较2022年高峰期大幅减少 [9]
特变电工(600089) -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2025-05-06 18:30
业绩总结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7.82亿元,利润总额50.22亿元,净利润35.9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35亿元[6] - 2024年末资产总额207.62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8%;负债总额117.58亿元,增长13%;权益总额90.04亿元,增长3%[59] - 2024年度营业收入97.78亿元,较2023年度下降0.35%;利润总额5.02亿元,下降70%;净利润3.60亿元,下降74%[59] - 2024年电气设备产品收入2236363万元,较上年增长20.98%;新能源产品及工程收入1853113万元,较上年减少33.94%[81] - 2024年电气设备产品毛利率17.58%,较2023年增加1.93个百分点;新能源产品及工程毛利率1.41%,较2023年减少29.94个百分点[82] 产品数据 - 2024年度公司输变电产业国内市场签约491亿元[7] - 2024年度公司高纯多晶硅产量19.88万吨,销量19.92万吨[7] - 2024年公司完成并确认收入的风光电站建设项目装机约3GW,年末并网发电运营电站累计装机3.61GW,发电量80.57亿千瓦时[7] - 2024年公司煤炭疆外销售占比超25%,火电发电量180.41亿千瓦时[7] - 2024年度公司高纯铝产品销售4.13万吨,电子铝箔产品销售1.80万吨,化成箔产品销售2163.55万平方米,合金产品销售15.01万吨,铝制品产品销售3.69万吨[8] 市场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国际成套项目正在执行未确认收入及待履行合同金额超50亿美元[9] - 2024年度公司产品出口签约超1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超70%[9] 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入1050亿元,营业成本控制在840亿元以内[35] - 2025年公司预计与第一大股东新疆特变电工集团有限公司发生日常性关联交易[100] 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 - 2024年底公司逆变器数字化生产线部分投产,产能进一步提升[10] - 2024年公司准能2×660MW火电项目、巴州2×350MW热电联产项目、10万吨工业硅数字化项目投运[10] 公司治理 - 2024年度公司累计召开19次董事会会议,审议74项议案;累计召集召开5次股东大会,审议19项议案;召开10次监事会会议,审议15项议案[20][21][46] - 2024年度公司财务报告经审计,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49] - 董事会对公司2024年12月31日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无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54] - 公司董事会进行换届选举,提名委员会对候选人进行资格审查并同意提名人选[167] - 公司董事长和高级管理人员2024年度薪酬体系结合实际经营情况确定[187] - 公司对2022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相关事项审议,决策程序合法合规[187]
特变电工(600089):2024年、2025年一季报点评:国际市场开拓卓见成效,2025年计划实现收入超千亿
光大证券· 2025-04-28 19: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受硅料价格及盈利承压、计提减值等影响业绩不佳,但黄金收入大幅提升,输变电产业新签订单稳步增长且国际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1][2][3] - 2025Q1环比扭亏,公司计划2025年实现营业收入1050亿元,其他板块高景气度有望支撑目标实现 [4] - 基于对2026年光伏市场需求和硅料价格的不确定性,下调2026年盈利预测,预计25 - 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72/84/91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4] 公司业绩情况 2024年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978.67亿元,同比 - 0.35%,归母净利润41.35亿元,同比 - 61.37% [1] - 硅料销量同比减少1.82%至19.92万吨,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下降约60%,新能源产品及工程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减少33.94%,毛利率同比减少29.94个pct [2] - 黄金业务营业收入同比高增187.75%,毛利率同比减少13.76个pct [2] - 计提多晶硅和自营电站业务相关的资产减值准备共21.49亿元,影响业绩 [2] - 输变电产业各项业务收入规模稳健增长,国内市场签约491亿元,同比增长约21%,国际成套项目未确认收入及待履行合同金额超50亿美元,产品出口签约超12亿美元,同比增速超70% [3] 2025Q1业绩 - 实现营业收入233.83亿元,同比 - 0.77%,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 - 19.74%,环比扭亏 [1] 盈利预测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98,206|97,867|103,118|116,217|124,671| |营业收入增长率|2.29%|-0.35%|5.37%|12.70%|7.2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703|4,135|7,227|8,385|9,13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2.62%|-61.37%|74.79%|16.02%|8.88%| |EPS(元)|2.12|0.82|1.43|1.66|1.81|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7.11%|6.13%|9.85%|10.55%|10.62%| |P/E|5|14|8|7|6| |P/B|0.9|0.9|0.8|0.7|0.7| [5] 财务报表情况 利润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98,206|97,867|103,118|116,217|124,671| |营业成本(百万元)|71,108|80,060|81,972|92,330|99,546|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4,875|5,782|6,433|6,909|7,387|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323|1,541|1,650|1,859|1,995| |销售费用(百万元)|2,812|3,106|3,228|3,254|3,241| |管理费用(百万元)|3,470|3,633|3,712|4,068|4,239| |研发费用(百万元)|1,284|1,354|1,237|1,395|1,496| |财务费用(百万元)|1,240|1,431|1,654|1,737|1,718| |投资收益(百万元)|161|748|150|150|150| |营业利润(百万元)|16,909|4,874|10,486|12,402|13,441| |利润总额(百万元)|16,901|5,022|10,785|12,402|13,441| |所得税(百万元)|2,808|1,424|3,058|3,516|3,811| |净利润(百万元)|14,093|3,598|7,727|8,885|9,630| |少数股东损益(百万元)|3,390|-537|500|500|50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0,703|4,135|7,227|8,385|9,130| |EPS(元)|2.12|0.82|1.43|1.66|1.81| [10] 现金流量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5,812|12,949|16,522|20,362|21,449| |净利润(百万元)|10,703|4,135|7,227|8,385|9,130| |折旧摊销(百万元)|4,875|5,782|6,433|6,909|7,387| |净营运资金增加(百万元)|-7,266|-6,660|13|949|-328| |其他(百万元)|17,500|9,692|2,849|4,119|5,259| |投资活动产生现金流(百万元)|-17,720|-15,403|-10,750|-10,850|-10,850| |净资本支出(百万元)|-18,893|-16,731|-11,000|-11,000|-11,000| |长期投资变化(百万元)|790|926|0|0|0| |其他资产变化(百万元)|382|402|250|150|150| |融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049|2,692|-2,972|-4,144|-3,383| |股本变化(百万元)|1,167|0|0|0|0| |债务净变化(百万元)|8,422|1,023|-55|-89|1,000| |无息负债变化(百万元)|5,571|12,390|-5,188|6,016|4,259| |净现金流(百万元)|9,142|189|2,799|5,368|7,216| [10] 资产负债表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总资产(百万元)|191,898|207,623|208,845|221,339|233,562| |货币资金(百万元)|25,371|28,136|30,935|36,304|43,519| |交易性金融资产(百万元)|615|764|764|764|764| |应收账款(百万元)|13,470|16,920|13,921|14,481|14,262| |应收票据(百万元)|1,742|1,821|2,062|2,324|2,493| |其他应收款(合计)(百万元)|943|1,184|1,150|1,281|1,366| |存货(百万元)|14,424|16,220|15,310|17,082|18,225| |其他流动资产(百万元)|9,315|6,930|6,930|6,930|6,930| |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76,758|83,854|80,508|88,911|97,522| |其他权益工具(百万元)|303|200|200|200|200| |长期股权投资(百万元)|790|926|926|926|926| |固定资产(百万元)|72,604|82,223|86,291|89,963|93,221| |在建工程(百万元)|14,110|13,904|14,178|14,383|14,538| |无形资产(百万元)|11,578|13,102|13,346|13,577|13,795| |商誉(百万元)|130|260|260|260|260| |其他非流动资产(百万元)|6,869|3,577|3,577|3,577|3,577| |非流动资产合计(百万元)|115,140|123,769|128,337|132,427|136,040| |总负债(百万元)|104,166|117,580|112,337|118,264|123,523| |短期借款(百万元)|3,181|2,144|1,089|0|0| |应付账款(百万元)|21,656|26,021|24,592|27,699|29,864| |应付票据(百万元)|19,347|23,891|20,493|23,082|24,886| |预收账款(百万元)|0|1|0|0|0| |其他流动负债(百万元)|1,085|1,102|1,102|1,102|1,102| |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63,375|73,133|67,495|72,421|76,681| |长期借款(百万元)|31,742|32,986|33,986|34,986|35,986| |应付债券(百万元)|1,303|1,364|1,364|1,364|1,364| |其他非流动负债(百万元)|1,776|2,120|2,120|2,120|2,120| |非流动负债合计(百万元)|40,791|44,447|44,843|45,843|46,843| |股东权益(百万元)|87,732|90,043|96,507|103,075|110,039| |股本(百万元)|5,053|5,053|5,053|5,053|5,053| |公积金(百万元)|13,279|13,686|13,686|13,686|13,686| |未分配利润(百万元)|40,045|42,630|48,595|54,662|61,126| |归属母公司权益(百万元)|62,563|67,440|73,404|79,471|85,936|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25,169|22,603|23,103|23,603|24,103| [11] 公司指标情况 盈利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27.6|18.2|20.5|20.6|20.2| |EBITDA率|26.2|19.0|18.6|18.7|18.6| |EBIT率|21.0|13.0|12.3|12.8|12.6| |税前净利润率|17.2|5.1|10.5|10.7|10.8| |归母净利润率|10.9|4.2|7.0|7.2|7.3| |ROA|7.3|1.7|3.7|4.0|4.1| |ROE(摊薄)|17.1|6.1|9.8|10.6|10.6| |经营性ROIC|14.1|7.4|7.1|8.0|8.3| [12] 偿债能力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资产负债率|54%|57%|54%|53%|53%| |流动比率|1.21|1.15|1.19|1.23|1.27| |速动比率|0.98|0.92|0.97|0.99|1.03| |归母权益/有息债务|1.48|1.56|1.70|1.84|1.94| |有形资产/有息债务|4.17|4.36|4.39|4.68|4.84| [12] 费用率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销售费用率|2.86%|3.17%|3.13%|2.80%|2.60%| |管理费用率|3.53%|
特变电工20250126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公司 特变电工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 - 2024 年营收 977.82 亿元,利润总额 50.22 亿元,归母净利润 41.35 亿元;输变电产业收入 429.87 亿元,新能源产业收入 185.31 亿元,多晶硅收入同比减少 60.29%,毛利率显著下降;煤炭销售收入 192.64 亿元,同比增长 5.67%,但毛利率下降[2]。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 233 亿元,利润总额 21 亿元,净利润 16 亿元;输变电产业国内市场签约 121 亿元,同比增长近 20%;新能源产品及工程收入 24 亿元,多晶硅生产收入同比减少 87%,ECC 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63%;煤炭业务收入同比下降 25%,发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40%[2]。 2. **特高压建设影响及预期** - 特高压建设是电气设备领域增长关键驱动力,预计未来持续快速发展,基于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增长,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提供基础[5]。 - 2025 年国家电网计划投资 6500 亿元,南方电网计划投资 1750 亿元,聚焦主电网、特高压电网和配电网络建设等[2]。 3. **多晶硅行业挑战及应对** - 行业面临产能过剩和价格下跌挑战,全行业普遍亏损,价格从 5.81 万元跌至 3.65 万元[3]。 - 公司将开机率控制在 20%左右,进行设备检修和技术升级,通过期货交割实现销售,控制存货,保持与下游合作[8]。 4. **未来经营战略方向** - 战略重心放在西部地区绿色能源发展机遇,尤其是新疆,规划建设三个超 1 亿千瓦级绿色能源基地,总投资约 3 万亿元,每年可输送约 1.2 万亿 - 1.5 万亿度电[3]。 - 致力于高端化、智能化等发展,目标成为中国双碳及绿色发展引领者,预计 2025 年输变电工程收入保持增长[3]。 - 积极布局铝基材料,计划年底或明年初完成高纯铝项目,参与坑口大型煤制天然气和煤化工项目[3]。 5. **各业务领域举措及发展情况** - **输变电领域**:以特高压交流和直流换流变压器为主体,推动全产业链系统保障,拓展全球市场,预计 2025 年输变电工程收入保持百分之二三十增长[12][13]。 - **光伏组件领域**:形成全产业链,推动全价值链数字化、智能化制造[14]。 - **分布式光伏发电与新能源**:发挥产业链等优势,带动产业链全面发展[15]。 - **多晶硅及下游组件**:打造高质量多晶硅,优化生产,创新设备和技术,一季度收购合容电子后数倍增长[16]。 6. **其他业务相关情况** - **海外业务**:2024 年海外业务收入约 120 亿元,分区域包括亚洲、中东、非洲等,2024 年总体签约额增长 70%,2025 年一季度单机产品增长 61%,预计今年增速远高于去年[27][29]。 - **发电业务**:计划未来三年每年新增 3 - 4 吉瓦新能源装机规模,截至今年 3 月底,总发电装机容量 8781 兆瓦[2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2024 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 1.1 万亿元,电网工程完成投资 6083 亿元,新增发电装机容量 427GW,同比增长 20.63%,风光新能源累计装机 1450GW 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3]。 2. 到 2030 年,特高压建设预计长期高位投入,今年预计完工四交五直特高压和省间互济工程,新招标两条交流线路和五条直流线路,每年新开工直流线路预计维持在 4 - 5 条[7]。 3. 众合计划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完成高纯铝项目,构建完整产业链[19]。 4. 新疆煤炭储量丰富,昌吉准东地区煤炭储量超 3000 亿吨,特变电工在坑口建设大型低排放绿色煤电项目,发电成本不足三分钱,新疆是国家煤炭保供基地,去年供应超 2000 万吨,今年预计新增超 1 亿吨[20]。 5. 国家正在打通南新通道,规划若羌 - 格尔木输电通道[21]。 6. 特变电工参与坑口大型煤制天然气和煤化工项目,预计明年初建成并进入西气东输主管网,首期规划 160 亿方[22]。 7. 去年中国天然气需求超 4400 亿方,进口接近 50%,国家部署加快能源自给自足[23]。 8. 特变电工与科研院所合作研究 CCUS 和 CCS 技术处理二氧化碳[24]。 9. 公司在美国出口因涉疆制裁基本为零,过去每年对美直接出口曾达 3000 万 - 5000 万美元[28]。 10. 公司在几内亚拥有大量铝土矿资源储备和产能,未来与上市公司形成协同效应[30]。 11. 董事长会考虑实际控制人增持股份[31]。 12. 特变电工拥有两个大型露天煤矿区,总规模 7400 万吨,已获发改委核准并规划建设[32]。 13. 特变电工正在建设两条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参与中东地区大型露天煤矿开发,计划今年或明年加快核电产能增加[34]。 14. 特变电工推动传统直流输电技术向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升级,实现国产化阀片挂网运行,与多机构合作推动新一代技术发展[35]。
特变电工去年营业收入超977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4-23 00:40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特变电工营收微降、净利润大幅下降,公司多业务协同发展,各业务发展均衡,能平衡资源配置、提升效率、对冲利润波动,2025年公司持续加码多业务协同发展,投资建设煤制天然气项目 [1][2][3]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77.82亿元,同比下降0.3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35亿元,同比下降61.37% [1]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 [1] 公司业务格局 -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输变电业务、新能源业务、能源业务及新材料业务,已形成四大产业协同、互补发展的格局,有助于分散风险、抓住增长机遇、减少产业周期影响 [1] 输变电业务情况 -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高压电缆 + 附件 + 施工”一体化集成服务能力的企业,2024年输变电产业国内市场签约491亿元 [1] - 2024年公司以智能制造为核心,聚焦产业链瓶颈突破,数字化工厂陆续投产,完成合容电气收购,补全电容器、空心电抗器等产业链,增强竞争力 [2] 行业投资情况 - 2025年国家电网投资将首次超过6500亿元,南方电网计划投资总额1750亿元,两网总投资预计超过8250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5%,投资聚焦优化主电网、补强配电网、提高新能源接入消纳能力,将支撑电网设备公司业绩增长 [2] 公司多元化发展原因 - 公司多元化经营思路与自身战略布局有关,也因所处新疆拥有丰富自然资源,为多元化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2] 公司新项目情况 - 2025年3月31日公司控股子公司天池能源以全资子公司准能化工为主体,拟投资170.4亿元建设年产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 [2] - 该项目依托公司庞大煤炭储量和成熟煤制天然气技术,能发挥能源产业集群效益,延长煤炭业务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能、开拓新盈利点,增强发展韧性 [3]
特变电工2024年营收978亿元拟分红12.55亿元 国际业务激增体现能源全产业链优势
证券时报网· 2025-04-21 23:14
文章核心观点 - 特变电工2024年坚持稳健经营实现平稳发展,营收、利润可观,国内国际业务表现良好,核心竞争力强,产品营收和利润率增长,还披露了利润分配预案,未来将开拓市场升级转型 [1][2][4][5] 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977.82亿元,利润总额50.22亿元,净利润35.9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35亿元 [1] 业务情况 国内业务 - 输变电产业推进平台建设,国内市场签约491亿元 [2] - 新能源产业高纯多晶硅产量19.88万吨、销量19.92万吨,完成并确认收入的电站建设项目装机约3GW,并网发电运营电站累计装机3.61GW,发电量80.57亿千瓦时,逆变器等关键设备制造业务发展良好,低频柔直换流阀海上风电商业化应用有新突破 [2] - 能源产业煤炭满产满销,疆外销售占比超25%,火电机组发电量180.41亿千瓦时 [2] 国际业务 - 国际成套项目正在执行未确认收入及待履行合同金额超50亿美元,产品出口累积签约超12亿美元 [2] 核心竞争力 自主创新 - 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承担多项国家课题,参与标准制定,2024年新增授权专利417项(发明专利135项),7项国家标准实施,获多项科技奖项 [3] 规模优势 - 在多地建设输变电产品研发制造基地,变压器、电抗器产量4.20亿kVA居行业前三,具备“高压电缆+附件+施工”一体化服务能力,多晶硅生产、煤炭产能、高纯铝及电极箔等研发生产能力居行业前列 [3] 装备和质量 - 有高起点建设项目和高于国家行业标准的内部质量标准体系,产品质量领先 [4] 产品营收和利润率 - 核心产品中电气设备、电线电缆、发电业务营收规模分别较上年增长20.98%、15.81%、30.99%,电气设备产品毛利率增长1.93%达17.58% [4] 未来展望 - 尽管面临“供强需弱”等问题,但公司将开拓国内外市场,由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升级转型,培育新增长点,激发发展活力,打造全球信赖的能源服务商 [4] 利润分配 - 2024年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0元(含税),派发现金红利12.55亿元,占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35% [5]
特变电工(600089) -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关联交易公告
2025-04-21 19:23
关联交易 - 2024年公司向特变集团购产品20.19亿、接受劳务12.79亿、服务2.15亿,销售等2.05亿[2] - 2024年1月至公告披露日同类关联交易4232.13万元[2] - 天池能源18036.03万元购188套商品房及配套[2][4] 股权结构 - 截至2025年3月31日特变集团持公司11.50%股权[5] - 昌吉房地产公司特变集团子公司分别持股95.00%、5.00%[6] 公司业绩 - 2024年9月30日昌吉房地产营收67953.58万,净利润6442.11万[8] - 2023年12月31日昌吉房地产营收15422.23万,净利润 - 383.62万[8] 决策流程 - 2025年4月18日独立董事专门会议同意关联交易议案[16] - 2025年4月20日董事会、监事会审议通过关联交易议案[17][18] - 特变电工召开三次会议并形成决议[21]
特变电工(600089) -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2025-04-21 19:23
业绩总结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3][5] -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合并报表资产总额之比95.23%,营收合计占比91.36%[6] 内部控制情况 - 财务与非财务报告内控缺陷评价定量标准[11][13] - 财务与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缺陷定性标准[12][13][14] - 报告期公司无财务报告内控重大和重要缺陷,有一般缺陷[14] - 报告期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和重要缺陷,有一般缺陷[15][16] - 评价基准日公司无未完成整改的财务和非财务报告内控重大和重要缺陷[15][17]
特变电工(600089) -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会计政策变更公告
2025-04-21 19:23
会计政策变更 - 公司根据财政部17号和18号解释变更会计政策[2] - 自2024年1月1日起执行变更后政策[3] - 采用追溯调整法调整可比期间报表[7] 数据调整 - 2023年度营业成本调整后为71,333,104,145.65元[8] - 2023年度销售费用调整后为2,586,649,110.17元[8] 影响说明 - 变更不会对财务、经营和现金流产生重大影响[2] - 能更客观公允反映公司财务和经营成果[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