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有股份(600462)
搜索文档
A股13家退市企业牵连11家券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1:47
退市新规与市场影响 - 2025年1月1日退市新规结束过渡期后,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增加 [6] - 截至10月15日,年内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指标的上市公司数量创下历史新高,达13家 [1][7] - 13家退市公司中,8家已摘牌,5家已被启动退市程序 [7] 涉事券商投行概况 - 13家退市公司背后涉及11家券商投行,包括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第一创业、东吴证券等 [7] - 券商投行是否需为上市公司造假担责,取决于其是否尽到勤勉尽责义务,最终结果有待监管调查 [7] - 第一创业作为ST东通定增的保荐机构,该公司在2019至2022年连续四年财务造假并构成欺诈发行 [8] - 五矿证券是广道数字的保荐机构,该公司于2018年至2024年上半年累计虚增营业收入高达14.65亿元 [8] 投行履职情况分析 - 部分问题公司在造假期间频繁更换投行,例如高鸿数据在长达数年的造假周期内接连更换了四家服务机构 [2][10] - 多数涉事投行在督导期内为后来被证实造假的公司出具了“无异议”或“未发现问题”的背书报告 [2] - 国融证券是11家涉事券商投行中唯一一家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上市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的机构 [12] - 持续督导业务因收入较低,导致投行投入精力有限,易出现未能发现上市公司问题的情况 [14] 行业应对与监管趋势 - 随着全面从严监管推进,越来越多投行因持续督导环节问题收到罚单,对该环节的人力投入显著增加 [15] - 多家投行已全面加大股权项目尽职调查力度,尤其关注此前投入较少的持续督导期间 [15] - 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方面也增强精力投入,新增独立复核流程并加派人手,适当延长审计时间 [15]
13家退市企业牵连11家券商,第一创业、五矿证券被重点点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5:43
退市新规与市场背景 - 2025年A股市场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上市公司数量创历史新高,截至10月15日达到13家 [1][5] - 退市新规于2025年1月1日结束过渡期,证监会全面从严监管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导致因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公司数量明显增加 [4][5] - 在13家触及退市指标的公司中,8家已完成摘牌,包括卓朗科技、东方集团等,另外5家如*ST元成、*ST东通等已被启动退市程序 [5][6] 涉及的中介机构概况 - 13家退市公司背后涉及11家券商投行,包括海通证券、国泰君安、第一创业、五矿证券等 [2][6] - 中介机构是否需承担责任取决于其是否尽到勤勉尽责义务,最终结果有待监管调查 [6] - 除券商投行外,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也可能因公司涉及民事赔偿且赔付能力有限而承担先行赔付责任 [6] 已受处罚的券商投行案例 - 第一创业因其保荐的*ST东通欺诈发行被深交所出具警示函,两名保代被指未审慎核查发行人董事及高管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的信息 [2][7] - 五矿证券因未能发现广道数字财务造假被深交所采取书面警示监管措施,该公司虚增营业收入高达14.65亿元 [2][8] - 五矿证券拟牵头设立规模约2.2亿元的先行赔付专项基金,此案成为北交所首单先行赔付案例 [8] 投行履职的复杂图景与风险警示案例 - 部分问题公司在造假期间频繁更换投行,例如高鸿数据在2015年至2023年造假周期内接连更换了四家服务机构 [4][9] - 国融证券是11家涉事投行中唯一在持续督导期间对九有股份发出风险警示的机构,指出其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12][13] - 大多数涉事投行在督导期内为后来被证实造假的公司出具了“无异议”或“未发现问题”的背书报告,例如国泰君安对锦州港、海通证券对普利制药等 [4][13][14] 行业执业操守的变化与应对 - 随着监管全面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因持续督导环节问题收到罚单的投行增多,多家投行已全面加大股权项目尽职调查力度 [15] - 投行对持续督导环节的人力投入显著增加,过去可能仅由一名保代完成尽调,现在则派多人仔细调查 [15] - 会计师事务所也在加大投入,新增独立复核流程,并在一线审计方面加派人手,适当延长审计时间 [15]
A股常态化退市节奏加快,年内23家公司摘牌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8-04 20:28
退市节奏加快 - 近一个月A股退市公司数量达10家,占年内总数23家的43% [1][2] - 退市新规实施后强制退市标准更加严格,近百家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预警 [1][3] - 2021年至今退市公司数量达186家,占A股退市总数312家的60% [6] 退市原因分布 - 财务类退市占主导,多家公司因"净利润为负+营收低于3亿元"组合指标触发风险 [2][3] - 面值退市数量同比减少,今年仅5家涉及面值退市,去年同期达17家 [4][5] - 重大违法退市常态化,退市锦港、退市卓朗均因财务造假退市 [2][5] 具体退市案例 - 退市锦港因虚假贸易业务虚增利润,于7月25日终止上市 [1][2] - 中程退和退市九有因2023年末净资产为负,且2024年审计报告被出具非标意见,于7月21日摘牌 [2] - 恒立退因未按时披露2024年年报被强制退市,该公司2023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 [3] 退市制度演变 - 2024年4月新"国九条"提出深化退市改革,严格四类强制退市标准 [6] - 主动退市案例增加,今年出现3例主动退市,去年同期为零 [5] - 监管强调加强对已退市公司的追责,健全投资者维权机制 [6][7]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0724





华宝证券· 2025-07-24 17:14
股票信息 - *ST紫天(300280)、广生堂(300436)等多只股票有权益提示或异常波动情况[1] - *ST广道(839680)可能暂停上市,汽配ETF(562260)基金将于2025年7月28日终止上市[6] 可转债信息 - 广核转债(127110)将于2025年7月25日上市,合兴转债(128071)等多只可转债有转股价格调整[6] - 楚江转债(128109)等多只可转债有赎回登记日安排,23新化K1(148437)等多只债券有回售申报期安排[6] 可交换债信息 - 23新华EB(137179)换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7月26日,23希望E1(117205)换股价格调整生效日期为2025年7月25日[6]
财务造假乱象频出,*ST元成、退市九有等上市企业被查
新浪财经· 2025-07-17 08:15
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例汇总 - 四家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等信披违规行为被立案调查或处罚,包括*ST元成、退市九有、ST智知、ST中青宝 [1] - 违规手段包括虚增利润、隐瞒关联交易、虚构业务、资金空转等 [1] *ST元成财务造假详情 - 公司因涉嫌年报等定期报告财务数据虚假披露被立案调查 [2] - 2020-2022年年报及2023年半年报中营业收入、利润等信息披露不准确 [2] - 未按规定披露与实际控制人祝昌人的非经营性资金往来 [2] - 2017-2022年年报未完整披露关联方 [2] - 与赛石集团的股权交易披露不完整 [2] 退市九有财务造假详情 - 公司因财务造假被终止上市,2025年7月21日为摘牌日 [3] - 2020年通过关联自然人李明的股权赠与虚增利润6397.32万元,占披露利润总额的471.03% [3] - 2021-2023年通过子公司虚构业务累计虚增营业收入3.59亿元,虚增利润3435.92万元 [4] - 2022年虚增营收1.51亿元,占披露营收的49.44% [4] - 2023年虚增营收1.64亿元,占披露营收的40.64% [4] ST智知财务造假详情 - 公司通过子公司虚构业务收入,导致2019-2021年年度报告财务数据失真 [5] ST中青宝财务造假详情 - 2019-2021年通过子公司宝腾互联与高德信进行资金闭环交易虚增营收和利润 [6] - 2019年虚增营收3361.32万元(占披露营收7.17%)、利润833.40万元(占披露利润绝对值14.96%) [6] - 2020年虚增营收2809.43万元(占9.56%)、利润698.11万元(占5.45%) [6] - 2021年虚增营收1787.83万元(占5.03%)、虚减利润721.39万元(占披露利润绝对值13.17%) [6] - 未及时披露实控人张云霞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信披滞后超过3个月 [7]
A股平均股价12.00元 43股股价不足2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7-16 17:07
A股市场低价股概况 - 截至7月16日收盘,沪指报收3503 78点,A股平均股价为12 00元,低价股(股价低于2元)共43只,最低为退市九有(0 21元),其次为中程退(0 31元)和退市锦港(0 61元)[1] - 低价股中ST股占比27 91%(12只),行业分布包括通信、综合、交通运输、钢铁、房地产等[1] 低价股市场表现 - 43只低价股中,16只上涨,涨幅最高为退市锦港(10 91%)、申华控股(1 57%)、海航控股(1 45%)[1] - 17只下跌,跌幅最大为*ST天茂(-4 98%)、凌钢股份(-2 59%)、普邦股份(-1 60%)[1] 低价股行业分布特征 - 钢铁行业占比显著,包括重庆钢铁(1 40元)、山东钢铁(1 43元)、凌钢股份(1 88元)等,市净率普遍低于1倍(如山东钢铁0 82倍)[1][2] - 房地产行业涉及荣盛发展(1 41元)、*ST金科(1 46元)、北辰实业(1 80元)等,市净率多低于1倍(如荣盛发展0 44倍)[1][2] - 交通运输行业含海航控股(1 40元)、辽港股份(1 52元),市净率分化明显(海航控股24 17倍 vs 辽港股份0 91倍)[1][2] 极端估值个股 - 众泰汽车市净率达75 37倍(股价1 97元),美邦服饰市净率16 85倍(股价1 93元),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 - 部分ST股如*ST星光(1 89元)市净率7 24倍,ST明诚(1 98元)市净率16 20倍,显示高风险特征[2]
退市九有(600462) - 关于聘请主办券商的公告
2025-07-15 17:15
退市信息 - 2025年6月16日收到上交所终止上市决定[3] - 6月24日起进入15个交易日退市整理期,最后交易日7月14日[3] - 退市整理期届满后5个交易日内上交所摘牌[3] 后续安排 - 保证摘牌之日起45个交易日内股票可转让[3] - 聘请长城国瑞证券为主办券商[3] - 股票摘牌后股份确权等手续及安排另行公告[6]
退市九有: 关于股票终止上市暨摘牌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4 17:18
终止上市决定 - 上海证券交易所于2025年6月16日决定终止公司股票上市 [1][2] - 终止上市原因为2023年度期末净资产为负且2024年财务会计报告和内部控制报告均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2] - 公司股票自2024年5月6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2] 退市安排时间表 - 退市整理期最后交易日为2025年7月14日 [1] - 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15日起连续停牌 [1] - 终止上市暨摘牌日为2025年7月21日 [1][4] - 退市整理期为15个交易日 首个交易日无涨跌幅限制 其他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为10% [3] 退市后股份转让安排 - 公司股票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退市公司板块挂牌转让 [1][5] - 主办券商原则上应在摘牌后45个交易日内完成挂牌手续 [5] - 投资者需办理股份确权手续及加挂资金账户等交易结算手续 [2][6] - 中国结算上海分公司将为投资者提供证券账户初步转换服务 [6] 公司联系方式 - 联系人:公司证券部 [7] - 联系电话:010-81377048 [7] - 电子邮箱:en_2010@126.com [7] -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前永康胡同27号 [7]
退市九有(600462) -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
2025-07-14 17:16
股价与经营 - 2025年7月10 - 14日公司股票连续三日收盘涨幅偏离值累计超20%[2] - 公司生产经营正常,主营业务未变[2] 信息披露 - 截至公告日无应披露未披露的股价敏感信息[3] - 未发现影响股价的媒体报道、传闻及热点概念[3] 退市情况 - 2025年6月16日收到股票终止上市决定[5] - 2025年7月14日退市整理期届满,7月21日摘牌[6] 监管立案 - 2024年12月19日被中国证监会立案,2025年6月16日收到处罚告知书[6]
退市九有(600462) - 关于股票终止上市暨摘牌的公告
2025-07-14 16:46
退市情况 - 2025年6月16日收到上交所终止股票上市决定[5] - 2025年6月24日进入退市整理期,为期15个交易日[11] - 2025年7月21日股票终止上市暨摘牌[3] 前期警示与报告 - 2024年5月6日起股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8] - 2024年年报财务和内控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8] 后续安排 - 终止上市后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转让[4] - 主办券商应在摘牌后45个交易日内完成挂牌手续[13] - 投资者需关注股份确权公告并完成手续[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