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策医疗(600763)
搜索文档
通策医疗获融资买入1.35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3.8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31 08:23
融资交易情况 - 7月30日融资买入额1.35亿元 居沪深两市第141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1.46亿元 形成融资净卖出1066.35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28日-30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1.05亿元、1.42亿元和1.35亿元 [1] 融券交易情况 - 7月30日融券卖出0.91万股 [2] - 当日融券净卖出0.81万股 [2]
通策医疗获融资买入1.42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4.1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08:17
融资交易情况 - 7月29日融资买入额1.42亿元 居沪深两市第136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1.64亿元 净卖出2148.29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1.65亿元(25日)、1.05亿元(26日)、1.42亿元(29日) [1] 融券交易情况 - 7月29日融券卖出0.29万股 [2] - 当日融券净卖出0.07万股 [2]
通策医疗收盘上涨1.50%,滚动市盈率40.73倍,总市值208.6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18:25
股价与估值表现 - 7月29日收盘价46.64元 单日上涨1.50% 滚动市盈率40.73倍 总市值208.62亿元[1] - 市净率4.96倍 静态市盈率41.60倍[2] - 行业市盈率平均48.95倍 行业中值60.06倍 公司估值低于行业中值水平[1][2] 行业地位对比 - 医疗服务行业市盈率排名第23位[1] - 总市值208.62亿元 高于行业平均市值204.40亿元 远高于行业中值66.76亿元[2] - 市盈率低于药明康德(20.58倍) 康龙化成(31.26倍) 爱尔眼科(33.29倍)等同业公司[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83,145户 较前期减少1,346户[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 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1]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口腔医疗服务提供与研发[1] - 主要产品包括医疗服务 产品销售 建筑工程 综合服务费[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45亿元 同比增长5.11%[1] - 净利润1.84亿元 同比增长6.22%[1] - 销售毛利率44.21%[1] 同业估值比较 - 市盈率低于华厦眼科(41.05倍) 华康洁净(41.77倍) 凯莱英(44.60倍)等同业公司[2] - 市净率4.96倍高于行业平均4.33倍和行业中值3.28倍[2]
上证养老产业指数报7533.04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中免等
金融界· 2025-07-29 16:18
指数表现 - 上证养老产业指数报7533.04点 当日低开高走[1] - 近一个月上涨6.95% 近三个月上涨12.58% 年初至今上涨12.78%[1] 指数构成 - 从沪市选取40只涉及健康管理、休闲旅游、人寿保险等养老产业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1] - 指数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 以1000.0点为基点[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2] 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包括博瑞医药(4.66%)、科沃斯(3.2%)、新华保险(2.96%)、恒瑞医药(2.7%)、中国平安(2.64%)、中国太保(2.62%)、南京商旅(2.58%)、通策医疗(2.55%)、中国中免(2.54%)、石头科技(2.54%)[1] - 全部样本均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00%[2] 行业分布 - 可选消费占比36.84% 医药卫生占比36.08% 为主要两大权重行业[2] - 主要消费占比11.40% 金融占比10.76% 通信服务占比4.92%[2]
高盛聚焦“有钱的老年人”,脑机接口、基因药物是中国高端自费医疗的未来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11:53
银发经济崛起 - 中国50岁以上、净资产超过300万元的高净值老龄群体将成为推动国内高端医疗市场增长的关键力量 [2] - 该群体目前仅占50岁以上人口的3%,但贡献了5%的医疗支出,预计到2035年将提升至5%的人口占比和13%的支出贡献 [3][8] - 高净值老年群体医疗支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2210亿元增长至2035年的96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3% [3][7] 高净值老年群体特征 - 该群体作为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受益者,已积累雄厚财富,净资产约为城镇人口平均水平的两倍 [6] - 群体规模将从2024年的1500万人增长至2035年的2900万人,人均年医疗支出将从1.5万元增至3.4万元 [7] - 诺亚财富等财富管理公司超过60%的客户年龄在50-60岁之间,印证了该群体的消费实力 [6] 自费医疗市场趋势 - 自费支付比例将从2024年的65%提升至2035年的86%,意味着依赖医保报销的传统模式已无法满足高净值老年群体需求 [4][9] - 该群体更倾向于选择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的可选性、高端医疗服务,如多焦点人工晶体和带状疱疹疫苗等 [9] - 高端自费医疗市场将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尤其是脑机接口、基因药物和康复机器人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 [4][11] 重点发展领域 - 早期筛查、预防性护理(如高端疫苗)、高品质治疗(如专业药品或耗材)以及治疗后的护理与康复服务将是主要增长领域 [10] - 50岁以上人群在牙齿缺失、白内障、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相关医疗需求将持续增长 [10] - 拥有高端自费产品线的公司收入增长预计将达到13%-21%的年复合增长率,远高于其他业务板块 [11] 重点关注公司及技术 - 高盛重点关注六家公司:爱尔眼科、智飞生物、昊海生科、通策医疗、爱博医疗和士卓曼 [11] - 脑机接口技术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两类,侵入式如Neuralink适用于脊髓损伤、肢体截肢等医疗需求 [11] - 基因医学方面,随着CRISPR/Cas9技术发展和基因测序成本下降,个性化治疗将成为可能,全球市场规模达4.8万亿美元 [12] - 康复机器人领域,达芬奇系统在微创手术方面表现突出,傅里叶等公司通过AI技术为中风患者提供康复方案 [12]
上证养老产业指数报7521.2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通策医疗等
金融界· 2025-07-25 16:10
上证养老产业指数表现 - 上证养老产业指数报7521 21点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 33% [1] - 近一个月上涨8 07% 近三个月上涨11 86% 年至今上涨12 60% [2] 指数构成与样本 - 从沪市选取40只涉及健康管理 休闲旅游 人寿保险等养老产业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基日为2005年12月30日 基点为1000 0点 [2] - 十大权重股包括博瑞医药(4 55%) 科沃斯(3 05%) 新华保险(2 83%) 中国中免(2 72%) 通策医疗(2 64%) 中国平安(2 58%) 南京商旅(2 56%) 惠泰医疗(2 51%) 中国太保(2 51%) 恒瑞医药(2 5%) [2] 行业与市场分布 - 全部样本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00%) [3] - 行业分布为可选消费(37 07%) 医药卫生(36 05%) 主要消费(11 55%) 金融(10 39%) 通信服务(4 94%) [3]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3]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公司发生收购 合并 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3]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7、11-2025、7、24)-20250725
东莞证券· 2025-07-25 16: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SW医药生物行业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多数细分板块录得正收益,行业内约91%个股录得正收益,行业估值有所上升但处于相对低位区域 [4][14][15][16][22] - 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建议关注创新药产业链等板块投资机会,如医疗设备、医药商业、医美等板块 [5][3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SW医药生物行业跑赢沪深300指数,2025年7月11日 - 2025年7月24日上涨7.84%,跑赢约4.13个百分点 [4][14] - 多数细分板块均录得正收益,医疗研发外包和原料药板块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4.23%和9.30%,线下药店板块跌幅居前,下跌2.97% [4][15] - 行业内约91%个股录得正收益,涨幅榜博瑞医药涨幅最大为78.98%,跌幅榜江苏吴中跌幅最大为36.63% [16][19] - 截至2025年7月24日,SW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整体PE(TTM,整体法,剔除负值)约52.93倍,相对沪深300整体PE倍数为4.13倍,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区域 [22] 行业重要新闻 - 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工作方案(2025年版),继续开展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创建,每2年评估一次,2030年完成创建工作 [24][27] - 7月22日上海药事所介绍第十一批集采,开标前10天关闭线上填报系统,7月31日后新获批批文可报名但不在医疗机构报量范围,7月15日发布集采药品信息填报通知及拟纳入目录 [4][28] 上市公司重要公告 - 悦康药业子公司YKYY029注射液获FDA临床试验批准,该注射液是自主开发的靶向AGT基因的小干扰核糖核酸药物 [29] 行业周观点 - 维持对行业的超配评级,建议关注创新药产业链等板块投资机会,如医疗设备、医药商业、医美等板块 [5][30] - 给出部分建议关注标的理由,如通策医疗是国内领先口腔医疗服务平台,业绩有望疫后修复等 [33]
通策医疗收盘上涨10.01%,滚动市盈率41.45倍,总市值212.33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4 18:50
公司股价表现 - 7月24日收盘价47.47元 单日涨幅10.01% [1] - 滚动市盈率41.45倍 创87天新低 [1] - 总市值212.33亿元 [1] 行业估值对比 - 医疗服务行业平均市盈率46.96倍 中值54.55倍 [1] - 公司市盈率在行业中排名第26位 [1] - 市净率5.04倍 高于行业平均4.02倍和中值3.17倍 [2] 机构持仓情况 - 16家机构持仓 全部为基金 [1] - 合计持股1141.44万股 持股市值4.71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口腔医疗服务及研发 [1] - 主要产品包括医疗服务 产品销售 建筑工程 综合服务费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收7.45亿元 同比增长5.11% [1] - 净利润1.84亿元 同比增长6.22% [1] - 销售毛利率44.21% [1] 同业公司对比 - 药明康德市盈率22.35倍 总市值2498.83亿元 [2] - 爱尔眼科市盈率33.61倍 总市值1245.87亿元 [2] - 凯莱英市盈率41.09倍 总市值408.23亿元 [2]
【干货】2025年口腔种植行业产业链全景梳理及区域热力地图
前瞻网· 2025-07-21 16:44
中国口腔种植产业链全景梳理 - 产业链上游包括原材料与核心部件供应商(金属材料如钛及钛合金、陶瓷材料如氧化锆、生物降解材料等)、设备制造商(如美亚光电、爱迪特)以及软件开发商(如阳普医疗)[1][4] - 产业链中游包括种植体生产商(如通策医疗、正海生物、康拓医疗)和器械经销商(如国药控股、上海医药旗下平台)[1][4] - 产业链下游为口腔医疗机构(如瑞尔集团、牙博士口腔、美奥口腔)和终端患者[1][4] 中国口腔种植产业链区域热力地图 - 山东省产业链布局较密集,代表企业包括国瓷材料、正海生物、威高洁丽康[5] - 广东省上游企业集中,代表企业包括爱尔创、东方锆业、迈普医学[5] - 陕西、浙江等地区布局完善,代表企业如通策医疗(浙江)、康拓医疗(陕西)[5] 代表性企业口腔种植业务布局对比 - 通策医疗、牙博士、瑞尔集团在种植业务上营收较高,通策医疗医疗服务收入达27.32亿元(占比95.07%),牙博士种植服务收入8.16亿元(占比51.75%)[9][10] - 区域性特征明显:可恩口腔89.96%业务在山东,蓝天口腔100%在广西,华美牙科100%在四川,通策医疗89.86%在浙江[9][10] - 家鸿口腔是唯一境外业务为主的企业(51.43%),种植类产品收入0.78亿元(占比15.15%)[10] 代表性企业最新业务动态 - **牙博士**:2024年12月新三板挂牌,2025年4月获苏州市口腔医疗机构A级评价[12] - **可恩口腔**:2025年3月推出AI辅助诊疗系统,整合动态知识图谱技术优化临床决策[12] - **蓝天口腔**:2025年1月股权冻结846.225万元,4月拟收购安徽贝杰医疗55%股权以拓展全国布局[12] - **通策医疗**:2024年9月收购杭州海胤科创80%股权(5541.36万元),用于医疗产品研发中心建设[12] - **奥精医疗**:2025年4月参展德国科隆牙科展,展示HT RatioPlant®先锋种植系统;1-2月口腔修复膜产品在多家医院采购项目中中标[12] - **四川福睿医疗器械**:2025年4月发布模块化智能牙椅,整合智慧医疗生态平台[12]
股市必读:通策医疗(600763)7月18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856.59万元,占总成交额16.58%
搜狐财经· 2025-07-21 00:40
交易数据 - 通策医疗7月18日收盘价42.73元,上涨1.69%,换手率2.49%,成交量11.15万手,成交额4.7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7856.59万元,占总成交额16.58% [2][4] - 游资资金净流出3542.45万元,占总成交额7.48% [2] - 散户资金净流出4314.13万元,占总成交额9.1% [2] 股东质押情况 - 控股股东杭州宝群实业持有公司33.89%股份,本次质押123万股,占其持股0.81%,占总股本0.27% [2][4] - 宝群实业累计质押9909.15万股,占其持股65.37%,占总股本22.15% [2] - 一致行动人吕建明持股0.47%,未质押 [2] - 宝群实业及一致行动人合计质押比例64.48%,占总股本22.15% [2] - 质押融资资金用于体系外医疗项目,质押到期日为2028年7月3日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