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策医疗(600763)

搜索文档
医疗服务板块8月4日跌0.26%,昭衍新药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9.69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4 16:32
板块整体表现 - 医疗服务板块当日下跌0.26% 跑输上证指数(涨0.66%)和深证成指(涨0.46%)[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显著 涨幅最高为南模生物(20.01%) 跌幅最大为昭衍新药(-3.04%)[1][2] - 板块成交活跃 药明康德成交额达58.21亿元 昭衍新药成交12.46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南模生物强势涨停 收盘价43.73元 成交量4.08万手 成交额1.66亿元[1] - 阳光诺和大涨14.84% 收报66.54元 成交量12.60万手 成交额8.15亿元[1] - 诚达药业上涨4.04% 收盘价28.10元 成交量10.58万手 成交额2.93亿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9.69亿元 游资资金净流出4.86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4.55亿元[2] - 南模生物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081.34万元 主力净占比达18.51%[3] - 诚达药业获主力净流入3047.11万元 主力净占比10.42%[3] - 昭衍新药虽跌幅居前 但成交活跃 主力资金流向未在榜单前列显示[2] 重点公司交易情况 - 药明康德作为板块权重股下跌1.24% 收盘价91.85元 成交63.92万手[2] - 泰格医药下跌1.24% 收报66.18元 成交18.49万手 成交额12.06亿元[2] - 凯莱英下跌1.14% 收盘价110.08元 成交10.87万手[2]
通策医疗获融资买入0.82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3.34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2 08:18
融资交易 - 8月1日通策医疗融资买入额0.82亿元 位列沪深两市第205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98亿元 净卖出1637.27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1.35亿元 1.18亿元 0.82亿元 呈逐日递减趋势 [1] 融券交易 - 8月1日融券卖出0.38万股 净买入0.19万股 [2]
通策医疗获融资买入1.18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3.95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8-01 08:20
融资交易情况 - 7月31日融资买入额1.18亿元 位列沪深两市第174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1.15亿元 实现净买入240.43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持续超亿元 分别为1.42亿元(29日)、1.35亿元(30日)、1.18亿元(31日)[1] 融券交易情况 - 7月31日融券卖出0.17万股 [2] - 当日融券净买入0.78万股 [2]
高盛:“银发群体” 崛起带动高端自付治疗项目增长 关注其中受益的主要股票
智通财经网· 2025-07-31 11:17
核心观点 - 高端自费医疗项目受益于银发群体消费增长 高盛看好相关公司投资机会 [1][2] 目标群体分析 - 银发群体指50岁以上且净资产超300万元人群 具备强劲自费医疗支付能力 [2] - 该群体2024年占50岁以上总人口3% 贡献该年龄段医疗支出5% [2] - 预计到2035年将占50岁以上人口5% 医疗支出占比提升至13% [2] 市场增长预测 - 目标市场总体规模从2024年2210亿元增长至2035年9630亿元 复合年增长率14.3% [2] - 基准情景下医疗支出年增长率14% 乐观/悲观情景分别为19%和9% [2] - 增速显著高于50岁以上人群整体医疗支出增长率4.7%和全民医疗支出增长率5.3% [2] 受益领域 - 高端牙科种植体 白内障手术 特定疫苗等自费医疗项目最具增长潜力 [1] - 这些项目共同特征是不在国家医保范围或不受药品集采政策影响 [1] 公司评级调整 - 上调爱尔眼科(300015.SZ)至买入评级 [1] - 上调智飞生物(300122.SZ)至买入评级 [1] - 予普瑞眼科(301239.SZ)买入评级 [1] - 予Straumann(SAUHY.US)买入评级 [1] - 升通策医疗(600763.SH)评级至中性 [1]
通策医疗获融资买入1.35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3.8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31 08:23
融资交易情况 - 7月30日融资买入额1.35亿元 居沪深两市第141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1.46亿元 形成融资净卖出1066.35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28日-30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1.05亿元、1.42亿元和1.35亿元 [1] 融券交易情况 - 7月30日融券卖出0.91万股 [2] - 当日融券净卖出0.81万股 [2]
通策医疗获融资买入1.42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4.1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30 08:17
融资交易情况 - 7月29日融资买入额1.42亿元 居沪深两市第136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1.64亿元 净卖出2148.29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1.65亿元(25日)、1.05亿元(26日)、1.42亿元(29日) [1] 融券交易情况 - 7月29日融券卖出0.29万股 [2] - 当日融券净卖出0.07万股 [2]
通策医疗收盘上涨1.50%,滚动市盈率40.73倍,总市值208.62亿元
搜狐财经· 2025-07-29 18:25
股价与估值表现 - 7月29日收盘价46.64元 单日上涨1.50% 滚动市盈率40.73倍 总市值208.62亿元[1] - 市净率4.96倍 静态市盈率41.60倍[2] - 行业市盈率平均48.95倍 行业中值60.06倍 公司估值低于行业中值水平[1][2] 行业地位对比 - 医疗服务行业市盈率排名第23位[1] - 总市值208.62亿元 高于行业平均市值204.40亿元 远高于行业中值66.76亿元[2] - 市盈率低于药明康德(20.58倍) 康龙化成(31.26倍) 爱尔眼科(33.29倍)等同业公司[2]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83,145户 较前期减少1,346户[1] - 户均持股市值35.28万元 户均持股数量2.76万股[1] 主营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口腔医疗服务提供与研发[1] - 主要产品包括医疗服务 产品销售 建筑工程 综合服务费[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7.45亿元 同比增长5.11%[1] - 净利润1.84亿元 同比增长6.22%[1] - 销售毛利率44.21%[1] 同业估值比较 - 市盈率低于华厦眼科(41.05倍) 华康洁净(41.77倍) 凯莱英(44.60倍)等同业公司[2] - 市净率4.96倍高于行业平均4.33倍和行业中值3.28倍[2]
上证养老产业指数报7533.04点,前十大权重包含中国中免等
金融界· 2025-07-29 16:18
指数表现 - 上证养老产业指数报7533.04点 当日低开高走[1] - 近一个月上涨6.95% 近三个月上涨12.58% 年初至今上涨12.78%[1] 指数构成 - 从沪市选取40只涉及健康管理、休闲旅游、人寿保险等养老产业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1] - 指数以2005年12月30日为基日 以1000.0点为基点[1]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调整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2] 权重构成 - 十大权重股包括博瑞医药(4.66%)、科沃斯(3.2%)、新华保险(2.96%)、恒瑞医药(2.7%)、中国平安(2.64%)、中国太保(2.62%)、南京商旅(2.58%)、通策医疗(2.55%)、中国中免(2.54%)、石头科技(2.54%)[1] - 全部样本均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 占比100.00%[2] 行业分布 - 可选消费占比36.84% 医药卫生占比36.08% 为主要两大权重行业[2] - 主要消费占比11.40% 金融占比10.76% 通信服务占比4.92%[2]
高盛聚焦“有钱的老年人”,脑机接口、基因药物是中国高端自费医疗的未来
华尔街见闻· 2025-07-29 11:53
银发经济崛起 - 中国50岁以上、净资产超过300万元的高净值老龄群体将成为推动国内高端医疗市场增长的关键力量 [2] - 该群体目前仅占50岁以上人口的3%,但贡献了5%的医疗支出,预计到2035年将提升至5%的人口占比和13%的支出贡献 [3][8] - 高净值老年群体医疗支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2210亿元增长至2035年的96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4.3% [3][7] 高净值老年群体特征 - 该群体作为过去三十年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受益者,已积累雄厚财富,净资产约为城镇人口平均水平的两倍 [6] - 群体规模将从2024年的1500万人增长至2035年的2900万人,人均年医疗支出将从1.5万元增至3.4万元 [7] - 诺亚财富等财富管理公司超过60%的客户年龄在50-60岁之间,印证了该群体的消费实力 [6] 自费医疗市场趋势 - 自费支付比例将从2024年的65%提升至2035年的86%,意味着依赖医保报销的传统模式已无法满足高净值老年群体需求 [4][9] - 该群体更倾向于选择能显著改善生活质量的可选性、高端医疗服务,如多焦点人工晶体和带状疱疹疫苗等 [9] - 高端自费医疗市场将迎来结构性增长机遇,尤其是脑机接口、基因药物和康复机器人技术等前沿科技领域 [4][11] 重点发展领域 - 早期筛查、预防性护理(如高端疫苗)、高品质治疗(如专业药品或耗材)以及治疗后的护理与康复服务将是主要增长领域 [10] - 50岁以上人群在牙齿缺失、白内障、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相关医疗需求将持续增长 [10] - 拥有高端自费产品线的公司收入增长预计将达到13%-21%的年复合增长率,远高于其他业务板块 [11] 重点关注公司及技术 - 高盛重点关注六家公司:爱尔眼科、智飞生物、昊海生科、通策医疗、爱博医疗和士卓曼 [11] - 脑机接口技术分为侵入式和非侵入式两类,侵入式如Neuralink适用于脊髓损伤、肢体截肢等医疗需求 [11] - 基因医学方面,随着CRISPR/Cas9技术发展和基因测序成本下降,个性化治疗将成为可能,全球市场规模达4.8万亿美元 [12] - 康复机器人领域,达芬奇系统在微创手术方面表现突出,傅里叶等公司通过AI技术为中风患者提供康复方案 [12]
上证养老产业指数报7521.21点,前十大权重包含通策医疗等
金融界· 2025-07-25 16:10
上证养老产业指数表现 - 上证养老产业指数报7521 21点 当日上证指数下跌0 33% [1] - 近一个月上涨8 07% 近三个月上涨11 86% 年至今上涨12 60% [2] 指数构成与样本 - 从沪市选取40只涉及健康管理 休闲旅游 人寿保险等养老产业相关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基日为2005年12月30日 基点为1000 0点 [2] - 十大权重股包括博瑞医药(4 55%) 科沃斯(3 05%) 新华保险(2 83%) 中国中免(2 72%) 通策医疗(2 64%) 中国平安(2 58%) 南京商旅(2 56%) 惠泰医疗(2 51%) 中国太保(2 51%) 恒瑞医药(2 5%) [2] 行业与市场分布 - 全部样本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占比100 00%) [3] - 行业分布为可选消费(37 07%) 医药卫生(36 05%) 主要消费(11 55%) 金融(10 39%) 通信服务(4 94%) [3] 指数调整规则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 实施时间为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 [3] - 权重因子随样本定期调整而调整 特殊情况下进行临时调整 [3] - 样本退市时从指数中剔除 公司发生收购 合并 分拆等情形参照细则处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