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凯盛新能(600876)
icon
搜索文档
凯盛新能(600876)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9 19:15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16.7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3.82%[22] - 利润总额亏损5.03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恶化[2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4.4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恶化[22] - 基本每股收益-0.70元/股,同比大幅下降[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亏损4.59亿元人民币[22] - 公司营业收入为16.73亿元,同比下降43.8%[29] - 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49亿元,亏损额进一步扩大[29]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3.82%至16.73亿元,主要因光伏玻璃市场需求不足及行业竞争加剧[35] - 公司净利润大幅恶化,净亏损达5.032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扩大949%[101] - 营业利润亏损扩大至5.04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26%[101]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4898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720%[10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0元/股,较去年同期-0.08元恶化775%[101] - 母公司营业收入155.6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104] - 母公司净利润亏损1386.08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3.9%[10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4.49亿元(-448,984,121.51元)[1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亏损5,478万元(-54,781,826.93元)[114]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30.48%至19.27亿元,因销量及成本降低[35] - 研发费用下降42.1%,从1.16亿元降至6685万元[100] - 母公司财务费用351.72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8%[104] - 利息费用5640.93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101] - 其他收益828.25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67%[101] - 信用减值损失激增至4600.3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088%[101] 现金流表现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7.4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890.11%[2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3,890.11%至-7.45亿元,因营收规模下降及经营亏损加剧[35]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58.2% 从22.69亿元降至9.50亿元[106]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恶化 从-1866.68万元扩大至-7.45亿元[106] - 支付给职工现金同比下降28.5% 从2.28亿元降至1.63亿元[106]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27亿元 其中购建长期资产支付2.27亿元[107]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大幅增加91.8% 从11.68亿元增至22.40亿元[10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82.9% 从11.38亿元增至20.81亿元[107] - 母公司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50亿元 主要用于投资支付[110] - 母公司筹资活动现金流入19.51亿元 其中其他筹资收款17.11亿元[11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45亿元 较期初增加1398.86万元[107] - 母公司期末现金余额4481.32万元 较期初减少8145.92万元[110] - 存款业务本期发生额合计存入39.34亿元,取出39.65亿元[73] 资产和负债状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5.6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18%[22] - 总资产136.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7%[22] - 公司总资产136.31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0.8%[29] - 归母净资产为35.68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1.2%[29] - 短期借款同比增加37.87%至22.62亿元,占总资产比例16.59%[38] - 应付账款同比增加54.40%至24.61亿元,主要因合并范围扩大[38] - 合同负债同比大幅增长366.91%至3,915万元,因预收客户货款增加[38] - 应收账款同比增加25.27%至12.87亿元,占总资产9.44%[38] - 公司短期借款余额为人民币22.62亿元,其中信用借款占20.88亿元[51] - 公司长期借款余额为人民币39.81亿元,含一年内到期部分8.27亿元[51]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45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0.14亿元[53] - 流动负债为人民币63.76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24.97%[53] - 非流动负债为人民币33.3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7.76%[5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为人民币35.68亿元,较2024年末减少11.18%[53] - 流动比率0.53(2024年末0.65),速动比率0.33(2024年末0.41)[54] - 资本与负债比率268.01%,较2024年末上升73.83个百分点[54] - 货币资金增加至1.477亿元,较期初增长5.2%[93] - 应收账款增长至12.868亿元,增幅25.3%[93] - 固定资产显著增加至53.629亿元,较期初增长15.4%[93] - 在建工程增至38.257亿元,较期初增长12.9%[93] - 短期借款大幅上升至22.618亿元,增幅37.9%[94] - 应付账款增至24.612亿元,增幅54.4%[94] - 长期借款增至31.535亿元,较期初增长15.6%[94] - 未分配利润亏损扩大至-9.096亿元,较期初增亏97.5%[95] - 总资产增长至136.308亿元,较期初增长10.8%[93] - 总负债增至97.077亿元,较期初增长22.4%[94] - 公司总资产从544亿元下降至540亿元,减少0.7%[97][98] - 货币资金减少64.5%,从1.26亿元降至4481万元[96] - 长期股权投资增加3.7%,从41.03亿元增至42.53亿元[97] - 其他应收款减少14.3%,从9.22亿元降至7.89亿元[96] - 短期借款减少1.8%,从2.87亿元降至2.82亿元[97] - 其他应付款大幅下降74.2%,从2.09亿元降至5374万元[97] - 未分配利润亏损扩大至6.68亿元[98] - 公司2025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亏损9.10亿元(-909,622,409.07元)[112] - 公司2025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9.23亿元(3,923,163,830.95元)[112] - 公司2024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9,451万元(94,510,205.17元)[116] - 公司2024年期末所有者权益合计为50.05亿元(5,005,258,239.05元)[116] - 公司实收资本保持稳定为6.46亿元(645,674,963.00元)[112][116] - 公司实收资本(股本)为645,674,963.00元[117][118][119] - 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886,342,471.48元,较期初减少13,860,814.47元(下降0.36%)[117] - 2025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3,860,814.47元,导致未分配利润减少至-668,287,394.64元[117]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4,418,411.61元,未分配利润为-671,087,108.88元[118][119] - 资本公积保持稳定为3,857,589,394.08元[117][118][119] - 盈余公积保持51,365,509.04元未变动[117][118][119] - 公司资产负债率为71.22%[125] - 公司流动资产低于流动负债3,017,172,424.61元[125] - 公司可用融资授信额度超30亿元[125] 业务线和产能发展 - 公司大吨位产能占比达到约70%[30] - 江苏凯盛年产150万吨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一期项目首条1200t/d生产线投产[30] - 北方玻璃1200t/d超薄压延光伏玻璃生产线完成点火投产[30] - 自贡新能源2000t/d光伏组件超薄封装材料项目计划下半年开工建设[30] - 原材料集中采购覆盖面达90%[31] - 公司以增资并购方式取得江苏凯盛74.60%股权,首期增资款1.5亿元[41] - 自贡新能源2000t/d光伏玻璃项目总投资额13.99亿元,预计2025年内开工[42] - 北方玻璃1200t/d生产线已投产,累计投资额10.49亿元,占总资产7.7%[42] - 主要子公司合肥新能源总资产20.76亿元,净利润亏损1.06亿元[45] - 主要子公司桐城新能源总资产23.44亿元,净利润亏损0.69亿元[45] -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玻璃生产销售,属于玻璃制造业[120] - 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包括8家附属公司(5家全资+3家控股)[122] 关联交易和托管事项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968.29万元,其中政府补助贡献935.49万元[24][25] - 与凯盛科技集团原材料采购交易额达66,370万元,占年度上限520,000万元的12.8%[69] - 在中国建材财务公司存款业务期末余额为9,456万元,利率范围0.55%-1.35%[73] - 向凯盛科技集团销售光伏玻璃等产品实际交易额为0元,年度上限35,000万元未使用[69] - 中国建材集团提供备品备件交易额473万元,占年度上限14,000万元的3.4%[69] - 中国建材财务公司贷款业务期末余额236万元,利率2.30%[75] - 江苏凯盛股权收购完成工商变更,注册资本增至50,000万元[70] - 中国建材集团工程设备材料供应实际交易额为0元,年度上限580,000万元未执行[68] - 中国建材集团技术服务交易额31万元,仅占年度上限2,300万元的1.3%[68] - 其他金融服务业务实际发生额为0元,总额度3,000万元未使用[77] - 公司托管盛世新能源资产涉及金额1亿元人民币[78] - 公司托管盛世新材料资产涉及金额1亿元人民币[78] - 公司托管沭阳鑫达资产涉及金额1.5亿元人民币[78] - 公司托管江苏光年资产涉及金额1.5亿元人民币[78] - 公司托管凯盛玻璃控股资产涉及金额9.5388亿元人民币[78] 公司治理和股东结构 - 公司2025年半年度无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每10股派息、送红股及转增数均为0[58] - 公司无股权激励计划、员工持股计划或其他员工激励措施[59] - 公司纳入环境信息依法披露企业名单的主要子公司数量为5个[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册员工总数为2,780人[62] - 公司董事不建议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息[62] - 公司自2025年6月27日起取消监事会,职权由董事会审计与风险委员会行使[57] - 报告期内公司无股份回购、出售或赎回情况,且无库存股份[61] - 公司严格遵守联交所《企业管治守则》及《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62]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关联方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承诺持续有效且严格履行[64] - 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及违规担保情况[6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30,369户[81] - 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数量为248,238,789股,占总股本比例为24.82%[83] - 中国洛阳浮法玻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期末持股数量为111,195,912股,占总股本比例为17.22%[83] - 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期末持股数量为63,835,499股,占总股本比例为9.89%[83] - 中国建材集团通过受控制法团合计持有A股204,932,781股,占总股本比例为31.74%[86] - 公司普通股总数645,674,963股,在港交所及上交所上市[120] - 2025年半年度所有者权益变动全部来自综合收益亏损,无资本变动[117] 会计政策和重要标准 - 重要应收款项坏账准备计提标准为金额≥100万元[131] - 重要应收款项核销标准为金额≥50万元[131] - 重要预付款项标准为账龄超1年且金额≥500万元[131] - 重要在建工程标准为项目预算≥50,000万元[131] - 重要应付账款标准为账龄超1年且金额≥500万元[131] - 重要非全资子公司标准为净资产占合并净资产5%或净利润占合并净利润10%[132] - 重要研发项目资本化标准为累计金额≥500万元[132] - 合营安排分为共同经营和合营企业两类,公司按份额确认共同持有的资产和共同承担的负债[138] - 现金等价物为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且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139] - 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40] - 金融资产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三类[141]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摊销或确认减值时计入当期损益[142]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或损失从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143]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终止确认时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入留存收益[144] - 金融资产重分类仅发生在业务模式变更时,在变更后首个报告期第一天进行[145]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46] - 金融负债包括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等四种情形[147] - 公司金融负债定义为需无条件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履行的合同义务[148] - 衍生金融工具初始及后续均以公允价值计量 正值为资产负值为负债[148] - 嵌入衍生工具若与主合同经济特征不紧密需分拆为独立衍生工具处理[149] - 公允价值计量优先采用活跃市场报价 缺乏活跃市场时采用估值技术[150] - 公允价值层次分为三级:第一层活跃市场报价 第二层可观察输入值 第三层不可观察输入值[150] - 金融资产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 涵盖摊余成本计量资产及应收款项等[151] - 预期信用损失按三阶段计量:阶段1未来12个月损失 阶段2全存续期损失 阶段3已发生减值损失[152] - 应收票据分银行承兑汇票与商业承兑汇票组合计量信用损失[153] - 应收账款分关联方客户与一般客户组合 一般客户参考历史损失率计算[153] - 其他应收款按光伏补贴款/保证金/关联方等6类组合计算预期信用损失[154] - 公司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日与初始确认日违约风险评估金融工具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155] - 评估信用风险显著增加时公司考虑合理且有依据的前瞻性信息包括债务人支付违约和信用评级恶化等[155] - 金融资产信用减值证据包括债务人重大财务困难、合同违约或破产重组等可观察信息[155] - 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准备增减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156]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损失准备抵减资产负债表账面价值[156] - 不再预期金融资产现金流量可收回时直接减记账面余额构成终止确认[156] - 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计提跌价准备[161] - 存货跌价准备通常按单个或类别项目计提影响因素消失时在原计提金额内转回[161] - 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主要通过出售而非持续使用收回账面价值[166] - 处置组包括作为整体一并处置的资产组及相关负债特定情况下含企业合并商誉[166] - 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账面价值高于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净额差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167] - 持有待售处置组资产减值损失先抵减商誉账面价值再按比例抵减非流动资产账面价值[167] - 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后续公允价值减出售费用净额增加可转回以前减记金额计入当期损益[167] - 持有待售非流动资产和处置组中资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168] - 终止经营需满足代表独立主要业务或主要经营地区等条件之一[169] - 终止经营损益在利润表中单独列示持有待售资产减值损失和处置损益作为终止经营损益列报[169] - 长期股权投资对子公司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171] - 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72] -
凯盛新能(600876) - 凯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在中国建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开展金融业务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2025-08-29 19:10
凯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在中国建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 开展金融业务的风险持续评估报告 凯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通过查验中国 建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财务公司")《金融许可证》《营 业执照》等证件资料,并审阅了财务公司验资报告,对财务公司的经 营资质、业务和风险状况进行了评估,现将有关风险评估情况报告如 下: 中国建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3 年 4 月 23 日,是经原中 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财务公司已经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包括:公司章程、各项 一、中国建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注册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 17 号 2 号楼 9 层 法定代表人:陶铮 金融许可证机构编码:L0174H211000001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00071783642X5 注册资本:47.21 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以 下简称"中国建材集团")出资 36.79 亿元,占比 77.93%;中国建 材股份有限公司出资 10.42 亿元,占比 22.07%。 经营范围:吸收成员单位存款;办理成员单位贷款;办理成员单 位票据贴现;办理成员 ...
玻璃玻纤板块8月28日涨5.37%,国际复材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8.7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8 16:43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当日上涨5.37%,显著跑赢上证指数(上涨1.14%)和深证成指(上涨2.25%)[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4只个股下跌,上涨个股占比71.4%[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8.76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3.3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出5.46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国际复材(301526)以19.97%涨幅领涨板块,收盘价7.87元,成交量290.13万手,成交额21.33亿元[1] - 宏和科技(603256)涨停10%,收盘价44.89元,成交量42.37万手,成交额18.17亿元[1] - 再升科技(603601)上涨5.88%,收盘价6.30元,成交量138.14万手,成交额8.47亿元[1] - 中国巨石(600176)上涨5.42%,收盘价14.19元,成交量129.16万手,成交额17.96亿元[1] 资金流向突出的个股 - 中材科技(002080)成交额达21.22亿元,涨幅3.91%,成交量58.49万手[1][2] - 旗滨集团(601636)成交额3.56亿元,涨幅3.41%,成交量56.26万手[1][2] - 山东玻纤(605006)涨幅3.50%,收盘价8.27元,成交量24.44万手[1][2] 下跌个股表现 - 金晶科技(600586)下跌0.61%,收盘价4.89元,成交量31.69万手,成交额1.54亿元[2] - 凯盛新能(600876)下跌0.46%,收盘价10.88元,成交量4.42万手,成交额4781.94万元[2] - 南玻A(000012)下跌0.42%,收盘价4.77元,成交量19.07万手,成交额9062.05万元[2]
玻璃玻纤板块8月26日跌1.27%,宏和科技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7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6 16:36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当日下跌1.27%,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下跌0.39%)但深证成指上涨0.26% [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其中国际复材上涨2.54%领涨,宏和科技下跌4.89%领跌 [1][2] - 板块整体资金呈净流出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出1.7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08亿元,但散户资金净流入2.86亿元 [2] 个股涨跌表现 - 涨幅前列个股包括国际复材(上涨2.54%至6.85元)、中国巨石(上涨1.40%至13.77元)、九鼎新材(上涨0.82%至8.56元) [1] - 跌幅较大个股包括宏和科技(下跌4.89%至39.65元)、中材科技(下跌3.09%至36.97元)、再升科技(下跌1.74%至6.22元) [2] - 成交量最大的个股为再升科技(136.12万手)和北玻股份(67.74万手),成交额最高的为宏和科技(12.13亿元)和中国巨石(11.22亿元) [1][2] 资金流向分析 - 中国巨石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37亿元(净占比12.21%),但遭遇游资净流出4545.20万元和散户净流出9158.64万元 [3] - 再升科技虽股价下跌1.74%,但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870.31万元(净占比1.02%) [3] - 金晶科技主力资金净流出501.99万元(净占比4.45%),但获得游资净流入550.87万元(净占比4.88%) [3] - 多数个股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状态,其中耀皮玻璃主力净流出381.87万元(净占比5.92%),北玻股份主力净流出402.38万元(净占比1.36%) [3]
玻璃玻纤板块8月25日涨2.91%,中材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794.27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5 16:47
玻璃玻纤板块市场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整体上涨2.91% 领涨个股为中材科技(涨幅8.10%) [1] - 上证指数上涨1.51%至3883.56点 深证成指上涨2.26%至12441.07点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 4只个股下跌 其中九鼎新材涨4.30% 再升科技涨3.77% 国际复材涨3.09% [1][2] 个股交易数据 - 中材科技成交70.14万手 成交额26.53亿元 居板块首位 [1] - 中国巨石成交量89.91万手 成交额12.15亿元 涨幅0.30% [1][2] - 再升科技成交量197.86万手为最高 成交额12.76亿元 [1] - 国际复材成交量213.03万手 成交额14.35亿元 [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794.27万元 游资净流出1.04亿元 散户资金净流入1.22亿元 [2] - 再升科技主力净流入1.25亿元(占比9.83%) 但游资净流出5464.21万元 [3] - 中国巨石获主力净流入6084.22万元(占比5.01%) 游资净流入1472.32万元 [3] - 九鼎新材主力净流入4372.67万元(占比12.64%) 为板块最高占比 [3] - 三峡新材主力净流出1488.41万元(占比12.48%) 为流出占比最高个股 [3]
周观点:建材中的“抱团”与“切换”-20250825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25 15:11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整体行业投资评级 但针对细分领域和个股给出积极看法[2][6][7] 核心观点 - 建材行业存在"抱团"科技产业链(如电子布)和"切换"至传统基建复苏两条主线[2] - 电子布受益AI算力需求爆发 低介电产品(Q布)量产预期提前 头部企业产能扩张明确[3][4][7] - 西部基建(新疆西藏)主题升温 雅下水电开工和新藏铁路公司成立(注册资本950亿)提升需求置信度[11][12][31] - 消费建材基本面进入右侧 地产销售和开工数据筑底 Q3起营收同比企稳改善预期增强[13][14][24] - 水泥行业反内卷政策(限制超产)和治理改善是关键 旺季提价但需关注政策执行力度[15][29][30] - 光伏玻璃库存下降价格稳中偏强 行业平均现金亏损推动冷修加速[48] - 玻纤粗纱产销分化 电子布保持景气 高端低介电产品紧缺[51][52] 细分领域总结 电子布与AI产业链 - 中材科技H1特种布销量895万米 Q2近600万米环比提速[3] - Q布量产预期提前 年底核心企业产能有望提升至20万米/月[3] - 低介电布迭代路径明确 M9级别交换机采用Q布带动需求[3][52] - 中国巨石D/E系列薄布价格强势 旺季可能提价[7] 西部基建主题 - 新疆西藏水泥格局优 价格全国最高 中央工程聚集[11][31] - 中吉乌铁路、川藏铁路、新藏铁路等确定性项目催化需求[12][32] - 青松建化、西藏天路、华新水泥等地域标的受益[12][32] 消费建材 - 防水行业东方雨虹、科顺股份、北新建材同步提价 盈利底部确认[24] - 三棵树中报降费改善盈利逻辑兑现[24] - 兔宝宝2025年预期净利7.5亿 PE12倍 现金流和分红领先[25] - 北新建材2025年预期净利45亿 PE11倍 防水和涂料业务进取[26] 水泥行业 - 全国水泥价格周环比上涨0.7% 长三角提价10-30元/吨[32][58] - 海螺水泥Q1销量5873万吨同比+5.06% 吨毛利65元/吨同比+12元[38] - 华新水泥H1扣非净利10.61-10.95亿同比+56%-61% Q2汇兑转正[38] - 天山股份Q2扣非净利3.5-6.5亿同比扭亏[39] 玻璃行业 - 浮法玻璃均价1205.78元/吨周环比下跌29.88元 库存5636万重量箱[40][64] - 环保标准提升可能加速冷修 行业现金亏损加剧[41][42] - 信义玻璃H1收入98.21亿同比-9.7% 净利10.13亿同比-59.6% 汽车玻璃毛利率54.5%[43] 光伏玻璃 - 2.0mm镀膜面板价格11元/平方米环比上涨0-0.5元 库存天数24.02天环比降5.15%[48] - 行业现金亏损推动冷修 海外价格高于国内3元/平[48] 玻纤与碳纤维 - 粗纱价格3100-3700元/吨维稳 电子纱G75报价8300-9200元/吨[66] - 碳纤维风电需求环比修复 原丝价格维稳[56] 个股逻辑 - 再升科技收购迈科隆打通VIP板全产业链 预计26年渗透率40% 增量盈利1.08亿[17][18] - 濮耐股份活性氧化镁获格林美50万吨采购协议 25年末产能达17万吨[20] - 悍高集团定位性价比优势 渠道让利推动高周转 2025-2026预期净利6.5亿/7.5亿[22][23]
玻璃玻纤板块8月22日涨5.11%,中材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5.4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2 16:46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单日上涨5.11%,显著跑赢上证指数(涨1.45%)和深证成指(涨2.07%)[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6只个股下跌,上涨个股占比62.5%[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5.49亿元,游资净流出3.3亿元,散户净流出2.18亿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中材科技(002080)涨停,涨幅10.01%,收盘价35.29元,成交额20.5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66亿元,净占比17.82%[1][3] - 宏和科技(603256)涨停,涨幅9.99%,收盘价40.50元,成交额5.5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46亿元,净占比26.24%[1][3] - 长海股份(300196)上涨4.44%,收盘价16.70元,成交额4.8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4363.49万元,净占比8.93%[1][3] 权重股资金流向 - 中国巨石(600176)上涨4.15%,成交额13.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4亿元,净占比8.66%[1][3] - 国际复材(301526)上涨4.01%,成交额15.6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31亿元,净占比8.42%[1][3] - 旗滨集团(601636)上涨1.77%,成交额2.26亿元[1] 资金流出个股 - 再升科技(603601)下跌4.84%,主力资金净流出数据未显示但股价表现最差[2] - 北玻股份(002613)下跌4.36%,成交额8.27亿元[2] - 凯盛新能(600876)下跌1.05%,主力资金净流出336.04万元,净占比-6.08%[2][3] 成交活跃度 - 国际复材成交量最高,达239.57万手,成交额15.61亿元[1] - 中国巨石成交量98.37万手,成交额13.20亿元,位列第二[1] - 北玻股份成交量184.58万手,成交额8.27亿元,但股价下跌4.36%[2]
凯盛新能股价微跌0.52% 盘中快速反弹成交近亿
金融界· 2025-08-22 02:22
股价表现 - 8月21日收盘价11.39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06元 跌幅0.52% [1] - 当日开盘价11.25元 最高价11.53元 最低价11.20元 [1] - 盘中10点05分出现快速反弹 五分钟内股价拉升超过2% [1] 交易数据 - 成交量86435手 成交金额0.98亿元 [1] - 快速反弹期间成交额达5342.92万元 [1] 资金流向 - 8月2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64.61万元 [1] - 近五个交易日累计主力资金净流入1033.96万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光伏设备制造 [1] - 主要产品包括玻璃基板 [1] - 河南地区上市公司 [1] - 被纳入沪股通标的 [1]
玻璃玻纤板块8月21日跌0.05%,国际复材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1.8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1 16:38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整体下跌0.05%,跑输上证指数(上涨0.13%)和深证成指(下跌0.06%)[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显著,涨幅最高为北玻股份(10.07%),跌幅最大为国际复材(-2.96%)[1][2]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入1.86亿元,但游资资金净流出2.61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7505.9万元[2] 个股价格变动 - 北玻股份收盘价4.59元,涨幅10.07%,成交量188.21万手,成交额8.46亿元[1] - 再升科技收盘价6.41元,涨幅9.95%,成交量212.39万手,成交额13.36亿元[1] - 国际复材收盘价6.23元,跌幅2.96%,成交量159.78万手,成交额10.00亿元[2] - 长海股份收盘价66元(ST状态),跌幅2.44%,成交量16.36万手,成交额2.63亿元[2] 资金流向分布 - 再升科技主力净流入2.61亿元(占成交额19.56%),但游资净流出1.47亿元(-10.97%)[3] - 北玻股份主力净流入2.39亿元(占成交额28.27%),游资净流出1.36亿元(-16.06%)[3] - 宏和科技主力净流入1744.96万元(占成交额1.21%),游资净流出1513.90万元(-1.05%)[3] - 九鼎新材主力净流出1798.26万元(-10.08%),游资净流入767.79万元(4.31%)[3] 成交活跃度 - 再升科技成交额13.36亿元居板块首位,成交量212.39万手[1] - 宏和科技成交额14.41亿元,成交量40.46万手[1][2] - 中国巨石成交额6.21亿元,成交量47.51万手[2] - 中材科技成交额9.78亿元,成交量30.73万手[1][2]
玻璃玻纤板块8月20日涨0.03%,宏和科技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2.95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0 16:44
板块整体表现 - 玻璃玻纤板块当日微涨0.03%,表现弱于上证指数(涨1.04%)和深证成指(涨0.89%)[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宏和科技领涨2.79%,再升科技领跌4.74%[1][2] - 板块成交活跃,中国巨石成交额达8.17亿元,国际复材成交量达167.52万手[1][2] 个股价格表现 - 涨幅前列个股:宏和科技(36.80元,+2.79%)、凯盛新能(11.45元,+1.96%)、北玻股份(4.17元,+1.96%)[1] - 跌幅显著个股:再升科技(5.83元,-4.74%)、国际复材(6.42元,-2.28%)、中材科技(32.28元,-1.85%)[2] - 权重股表现:中国巨石(13.10元,+0.85%)、旗滨集团(6.25元,+0.32%)[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2.95亿元,游资净流入5594.46万元,散户净流入2.39亿元[2] - 主力资金净流入个股:耀皮玻璃(1079.16万元,占比9.86%)、中国巨石(294.32万元,占比0.36%)、三峡新材(172.94万元,占比2.33%)[3] - 主力资金大幅流出个股:九鼎新材(-2729.25万元,占比-12.54%)、北玻股份(-1837.18万元,占比-7.55%)、金晶科技(-1671.10万元,占比-14.13%)[3] 成交活跃度 - 成交量前列个股:国际复材(167.52万手)、再升科技(143.63万手)、中国巨石(62.74万手)[1][2] - 成交额超亿元个股共9只,其中中国巨石(8.17亿元)、中材科技(11.50亿元)、国际复材(10.85亿元)位列前三[1][2] - 中小市值个股交易活跃:北玻股份成交2.43亿元,山东玻纤成交2.56亿元[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