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601607)

搜索文档
上海地区生物医药行业CFO薪酬榜:上海医药CFO沈波排名第一,24年薪酬305.4万降幅45.84%
新浪财经· 2025-08-05 20:06
行业薪酬概况 - 2024年A股上市公司CFO薪酬总额达42.70亿元 平均年薪为81.48万元 [1] - 医药生物行业395家上市公司CFO平均年薪约为91.97万元 中位数约74.23万元 合计金额3.63亿元 [1] 区域薪酬分析 - 上海地区39家医药生物企业CFO薪酬总额达4442.62万元 平均年薪跃升至113.91万元 中位数约为102.20万元 [1] - 上海医药生物CFO平均年薪相比全市场平均值高出39.8%(+32.43万元) [1] 头部企业案例 - 上海医药CFO沈波2024年薪酬为305.40万元 较2023年563.87万元下降258.47万元 降幅达45.84% [1][4] - 沈波薪酬水平仍位列上海医药生物行业CFO薪酬榜首 [2] - 上海医药2024年实现总营收2752.51亿元 同比增长5.75% 归母净利润45.53亿元 同比增长20.82% [4] - 公司截至2024年末总市值为778.67亿元 年度股价涨幅25.52% [5] 人才价值评估 - 上海医药生物行业头部企业对顶尖财务管理人才支付高额溢价 [3][4] - 核心城市优质企业资深财务高管价值体现具有稳定性和市场认可度 [3][4]
洞察2025: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竞争格局及排名情况(附市场集中度、企业排名等)
前瞻网· 2025-08-04 14:33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 - 国药控股(01099 HK) 上海医药(601607 SH) 华润医药(03320 HK) 九州通(600998 SH) 南京医药(600713 SH) 华东医药(000963 SZ) 英特集团(000411 SZ) [1] 中国医药流通市场竞争梯队 - 第一梯队为全国性批发巨头 包括中国医药 上海医药 华润医药及九州通 收入在千亿以上水平 [1] - 第二梯队包括广州医药 南京医药等企业 [1]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零售药店排名 - 大参林排名第一 国大药房位居第二 益丰排名第三 [3] - 老百姓位列第4名 一心堂位列第5名 [3] - 前5名顺序与2022-2023年相比变化较大 [3] - 海王星辰大药房排名第6 全亿大药房排名第7 漱玉平民大药房排名第8 健之佳专业药房排名第9 北京同仁堂药房排名第10 [3]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电商品牌排名 - 方舟健客网上药店排名第一 采用H2H智慧医疗新生态模式 [3][4] - 1药网排名第二 是中国互联网医药健康的领军企业且在美股上市 [3][4] - 京东健康排名第三 用药助手排名第四 叮当快药排名第五 [4] - 药房网商城排名第六 药兜网排名第七 怡康到家排名第八 好药师排名第九 海王星辰排名第十 [4]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上市公司战略集群分析 - 华润医药 上海医药 九州通和国药控股被划分为导向者 收入超千亿 [5] - 这些企业进入行业较早 凭借经验优势发展较为成熟 [5]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 行业竞争激烈 参与者众多 包括医药批发企业 医药零售企业以及医药品牌运营企业 [7] - 药品和药械公司为降本增效逐步加入医药流通供应链市场 [7]
【行业深度】洞察2025: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竞争格局及排名情况(附市场集中度、企业排名等)
前瞻网· 2025-08-04 14:09
中国医药流通市场竞争梯队 - 行业企业划分为三个竞争梯队:第一梯队为全国性批发巨头(国药控股、上海医药、华润医药、九州通),收入超千亿 [1] - 第二梯队包括广州医药、南京医药、重庆医药等,营收低于千亿但已形成一定规模 [1] - 第三梯队为其他绝大多数中小企业 [1]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零售药店排名 - 大参林排名第一,国大药房第二,益丰第三,老百姓和一心堂分列第四、第五 [3] - 前10名还包括海王星辰、全亿健康、漱玉平民、健之佳、北京同仁堂 [3] - 河南张仲景大药房、西安怡康医药等连锁药店进入榜单前25位 [3]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电商品牌排名 - 方舟健客网上药店排名第一,采用H2H智慧医疗模式 [4] - 1药网为美股上市企业,主打T2B2C数字科技连接模式 [4] - 京东健康依托京东物流建立全国药品配送网络 [4]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上市公司战略集群 - 导向者企业(华润医药、上海医药、九州通、国药控股)营收超千亿,业务布局全面 [5] - 突出者企业(益丰药房、华东医药、大参林等)毛利率表现优异 [5] - 行业内无企业同时实现高收入和高毛利率 [5] 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竞争状态 - 行业竞争激烈,参与者包括批发企业、零售企业、品牌运营企业及电商 [7] - 上游供应链企业议价能力低,下游医疗机构和患者有一定议价能力 [7] - 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大(量化值1),替代品威胁较小(量化值0) [7]
上海医药(601607)8月1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576.03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2 09:06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 上海医药报收19 3元 上涨1 37% 换手率0 66% 成交量18 53万手 成交金额3 5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576 03万元 占比成交额4 4% 其中超大单净流入2346 78万元 占比6 55% 大单净流出770 75万元 占比2 15% [1] - 中单净流出1673 94万元 占比4 67% 小单净流入97 91万元 占比0 27% [1] 财务数据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707 63亿元 同比增长0 87% 归属净利润13 33亿元 同比减少13 56% 扣非净利润12 63亿元 同比减少8 10% [1] - 流动比率1 355 速动比率1 066 资产负债率62 23% [1] 公司基本信息 -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 位于上海市 从事零售业 注册资本370278 8059万人民币 实缴资本268891 0538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杨秋华 [1] 公司业务拓展 - 对外投资88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项目167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54条 专利信息196条 行政许可64个 [2]
上海医药(02607)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月份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1 16:38
股份与股本 - 截至2025年7月底,H股法定股份919,072,704股,面值1元,法定股本919,072,704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A股法定股份2,789,289,105股,面值1元,法定股本2,789,289,105元[1] - 2025年7月法定股本总额无增减,月底总额3,708,361,809元[1] 已发行股份 - 截至2025年7月底,H股已发行股份919,072,704股,库存股0股[2] - 截至2025年7月底,A股已发行股份2,789,289,105股,库存股0股[2] 期权相关 - 行使价20.16元的A股期权激励计划预留股票期权,7月底结存680,000股[3] - 2025年7月因行使期权所得资金总额为0元[3] 股份变动 - 2025年7月已发行股份和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股[5]
上海医药连续六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
证券日报· 2025-07-30 22:13
公司排名与荣誉 - 上海医药位居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第407位 连续第六年入选该榜单 [2] - 公司位列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第98名 位居医药类企业第二位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752.51亿元 同比增长5.75% [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5.53亿元 同比增长20.82% [2]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44.5亿元 同比增长约52% [2] 医药工业板块 - 在中国12个省市及海外建有药品生产基地 常年生产约800个药品品规和30多种剂型 [2] - 多个药品通过WHO、FDA、欧盟等质量认证并在海外市场销售 [2] - 截至2024年末新药管线达54项 已提交临床试验申请或进入后续临床试验阶段 [2] - 工业销售额过亿元产品数量达44个 其中2个产品过10亿元 [2] 医药商业板块 - 分销网络覆盖中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 [3] - 2024年商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2500亿元 [3] - 深化CSO模式 与赛诺菲、卫材等跨国药企合作开展创新药推广 [3] - 布局医美、器械大健康等高增长领域 [3] - 通过"上药云健康+镁信健康"打通"处方-药房-商保"闭环 [3] 国际化战略 - 以香港为桥头堡推进中成药注册上市 [3] - 加速拓展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 [3] - 逐步提升中国医药品牌全球影响力 [3] 未来发展策略 - 强化"链主"企业使命担当 以"筑牢底盘、做强核心、创新突破"为主线 [4] - 扎实推进"三横三纵"发展体系 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4] - 目标成为世界一流企业 为全球医药健康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4]
上海医药连续六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工商协同驱动高质量增长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21:16
世界500强排名与行业地位 - 公司位列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第407位 连续第六年入选该榜单 [2] - 公司位列2025年《财富》中国500强第98名 位居医药类企业第二位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52.51亿元 同比增长5.75% [4]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53亿元 同比增长20.82% [4]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44.5亿元 预计同比增长约52% [4] 医药工业板块发展 - 在中国12个省市及海外建有药品生产基地 常年生产约800个药品品规和30多种剂型 [4] - 多个药品通过WHO、FDA、欧盟等质量认证并在海外市场销售 [4] - 截至2024年末新药管线达54项 其中创新药40项和改良型新药14项 [5] - 工业销售额过亿元产品数量达44个 其中2个产品过10亿元 [5] 医药商业板块拓展 - 分销网络覆盖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5] - 深化CSO模式 与赛诺菲、卫材等跨国药企合作延伸至创新药推广 [5] - 布局医美、器械大健康等高增长领域 [5] - 依托"上药云健康+镁信健康"打通"处方—药房—商保"闭环 [5] - 2024年商业销售收入首次突破2500亿元 [5] 国际化战略布局 - 以香港为桥头堡推进中成药注册上市 [5] - 加速拓展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市场 [5] - 逐步提升中国医药品牌在全球影响力 [5] 未来发展策略 - 强化"链主"企业使命担当 [5] - 以"筑牢底盘、做强核心、创新突破"为主线 [5] - 扎实推进"三横三纵"发展体系 [5] - 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5]
【盘中播报】31只个股突破年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7-30 10:59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综指报3625.08点,涨幅0.43%,成交额8203.58亿元,指数位于年线上方 [1] 突破年线个股统计 - 当日共31只A股价格突破年线,其中乖离率最高个股为普冉股份(6.72%)、电连技术(6.34%)和华力创通(4.99%) [1] - 乖离率较低个股包括华熙生物(0.23%)、西安饮食(0.15%)等 [2] 个股突破年线详情 - 普冉股份(688766)最新价68.94元,较年线64.60元上涨6.72%,当日涨幅7.79% [1] - 电连技术(300679)最新价50.50元,较年线47.49元上涨6.34%,当日涨幅8.00% [1] - 华力创通(300045)最新价21.25元,较年线20.24元上涨4.99%,当日涨幅6.25% [1] - 泸州老窖(000568)最新价126.99元,较年线124.69元上涨1.84%,当日涨幅2.16% [1] - 陕西煤业(601225)最新价20.89元,较年线20.78元上涨0.52%,当日涨幅1.21% [2] - 青岛啤酒(600600)最新价69.20元,较年线68.75元上涨0.65%,当日涨幅0.76% [1]
12家总部在沪企业上榜世界500强
解放日报· 2025-07-30 10:03
世界500强榜单概况 - 沃尔玛连续12年位居世界500强榜首 亚马逊 中国电网 沙特阿美分列第二至第四位[1] - 中石油前进一名位列第五 中石化 联合健康 苹果公司 西维斯健康 伯克希尔-哈撒韦分列第六至第十位[1] - 中国共有130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 总部位于上海的企业共12家[1] 上海企业排名表现 - 上海是全球500强企业数量第四多城市 数量仅次于北京 东京 纽约[1] - 中国宝武连续上榜22年 上汽集团连续上榜21年 中远海运 交通银行 中国太保 绿地控股分别连续18年 17年 15年 14年上榜[2] - 12家总部在沪企业按排名顺序为:中国宝武(73) 上汽集团(138) 交通银行(168) 中远海运(212) 中国太保(251) 拼多多控股(266) 浦发银行(309) 苏商建设(338) 上海建工(374) 上海医药(407) 上海德龙钢铁集团(467) 绿地控股(480)[2] 拼多多业绩表现 - 拼多多排名从去年442名上升至今年266名 总计上升176名 成为中国上升最快 全球上升第二快企业[1] - 2024年拼多多总收入3938.4亿元 同比增长59%[1] - 交易服务收入达1959亿元 同比上涨108% 主要包括百亿补贴佣金 多多买菜佣金 Temu佣金和支付手续费[1] 企业财务指标 - 拼多多登顶中国企业ROE榜单 2024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124.4亿元 同比大增87%[2] - 中国太保排名从331上升至251名 提高80名 2024年营业收入4040.9亿元 同比增长24.7%[2] - 中国太保归母净利润449.6亿元 同比大增64.9%[2]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B019新适应症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30 01:34
项目基本信息 - B019注射液为靶向CD19和CD22的嵌合抗原受体自体T细胞注射液 剂型为注射剂 [1] - 国家药监局于2025年4月29日受理 受理号为CXSL2500344 通知书编号为2025LP01884 [1] - 获批开展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新适应症的临床试验 审批结论符合药品注册要求 [1] 研发及注册进展 - 采用双顺反子载体结构 可同时表达两个独立嵌合抗原受体分别靶向CD19和CD22蛋白 [2] - 复发或难治性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适应症于2023年10月获临床试验批准 [2] - 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适应症于2024年12月获批准 [2] - 新适应症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4.90万元人民币 [2] 市场竞争地位 - 全球范围内尚无同靶点同适应症(CD19/CD22靶向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药品上市 [3] 项目影响说明 - 需完成临床试验并获得批准后方可上市 研发周期长且投入大 [4] - 诊疗进展 试验结果及审批时间存在不确定性 [4] - 当前阶段对公司经营无重大影响 公司将按规推进项目并履行信披义务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