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上海医药(601607)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医药(601607) -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获得美国FDA批准文号的公告
2025-05-20 16:46
新产品研发 - 信谊瑞爵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简略新药申请获美国FDA批准[2] - 公司针对该药品已投入研发费用约4944.89万元[2] 业绩总结 - 该药品2023年在美国销售额约4370万美元[3] - 2024年1 - 3季度在美国销售额约3345万美元[3] 其他新策略 - 制剂出口业务受海外法规政策、市场环境变化及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4]
上海医药:常州制药厂利伐沙班片获美国FDA批准
快讯· 2025-05-20 16:25
公司动态 - 下属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的利伐沙班片简略新药申请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1] - 该药品用于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和全身性栓塞风险 [1] - 常州制药厂于2021年12月提出ANDA申请 [1] - 公司已投入研发费用约820万元 [1] 市场表现 - 2023年利伐沙班片在美国销售额约81.3亿美元 [1] - 2024年1-3季度销售额约63.3亿美元 [1] 战略意义 - 本次批准对公司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1]
上海医药(601607) -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温经汤颗粒获得批准生产的公告
2025-05-14 16:01
新产品研发 - 上海医药下属上药国风温经汤颗粒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1] - 规格为每袋相当于饮片20g,注册分类为中药3.1类[2] - 2024年7月提出注册上市申请并获受理[3] 数据相关 - 截至公告日,研发投入约469万元[3] - 境内已获批厂家为华润三九[4] - IQVIA暂无2024年大陆医院采购数据[4] 未来展望 - 获批生产提供新产品,提升竞争力[5] - 研制注册为后续新药积累经验[5] - 受因素影响,销售可能不达预期[5]
上海医药(601607) -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维立西呱原料药上市申请获得批准的公告
2025-05-12 16:30
新产品研发 - 公司下属南通常佑维立西呱原料药获国家药监局批准生产[1] - 截至公告日,公司针对维立西呱已投入研发费用约363万元[3] 市场数据 - 2024年中国大陆医院采购维立西呱制剂金额约8421万元[4] - 截至公告日,中国境内暂无维立西呱原料药其他生产厂家[4] 未来展望 - 维立西呱原料药获批可在国内销售,为后续申报积累经验[5] - 该药物销售有不达预期等不确定性[5]
上海医药: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09 17:13
证券代码:601607 证券简称:上海医药 公告编号:临 2025-053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上实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保证向本公 司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与信息披露义务人提供的信息一致。 重要内容提示: 地址:香港湾仔告士打道 39 号夏悫大厦 27 楼、上海市淮海中路 98 号金钟 广场 21 楼 身份类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 ? 本次权益变动系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医药"或"公 司")控股股东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集团")及其一致行 动人上实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国际")履行此前披露的增持股份计 划所致,不触及要约收购,不会导致公司股份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亦不会导致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 本次权益变动前,上实集团合计持有上海医药 1,371,116,337 股,占公司 总股本的 36.974%。本次权益变动后,上实集团合计持有上海医药 1,372,1 ...
上海医药(601607) -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2025-05-09 16:32
证券代码:601607 证券简称:上海医药 公告编号:临 2025-053 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权益变动触及1%刻度的提示性公告 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上实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保证向本公 司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公告内容与信息披露义务人提供的信息一致。 重要内容提示: 名称:上实国际投资有限公司 本次权益变动系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医药"或"公 司")控股股东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集团")及其一致行 动人上实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国际")履行此前披露的增持股份计 划所致,不触及要约收购,不会导致公司股份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亦不会导致 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 本次权益变动前,上实集团合计持有上海医药 1,371,116,337 股,占公司 总股本的 36.974%。本次权益变动后,上实集团合计持有上海医药 1,372,116,337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37.001%。本次增持计划尚未实施完毕,增持主体将继续按照 相关增持计划,在增持计划实施 ...
上海医药(601607):2025年一季报点评:商业增长稳健,创新业务表现亮眼
华福证券· 2025-05-06 14: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上海医药25Q1商业板块增长稳健,创新业务表现亮眼,但工业板块业绩有所承压,盈利能力有所波动,考虑收入增速略下调盈利预测 [2][3][5][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公司公布25Q1业绩,报告期内实现收入707.6亿元(+0.87%),归母净利润13.3亿元(-13.6%),扣非归母净利润12.6亿元(-8.1%) [2] 商业板块 - 25Q1商业板块实现收入649亿元(+2.6%),净利润8.3亿元(+0.2%),整体增长稳健 [4] - 进口总代业务收入86亿元(+9%),创新药业务收入125亿元(+23.2%),CSO业务收入约18.7亿元(+9.9%),创新业务表现亮眼 [4] - Q1非药业务收入109亿元(+6.9%),实现快速增长 [4] 工业板块 - 25Q1工业板块实现收入58.9亿元(-15.3%),净利润5.32亿元(-21.1%),业绩有所承压 [5] - 多个创新药研发管线有序推进,I001提交发补材料,B001完成58例受试者入组,B007多个适应症II期临床完成不同例数受试者入组 [5] 财务分析 - 25Q1毛利率10.25%(-1.19pct),净利率2.32%(-0.34pct),盈利能力有所波动 [6] - 25Q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104.6天,相比24Q1增加5.7天 [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2891/3057/3250亿元(前值为2990/3255/356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7.8/53.7/60.8亿元(前值为50.2/57/65亿元),对应当前PE分别为14/12/11倍 [7] - 公司作为全国流通行业龙头之一,商业板块创新业务快速发展,工业板块创新转型持续落地,维持“买入”评级 [7] 财务数据和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60,295|275,251|289,077|305,664|325,048| |增长率|12%|6%|5%|6%|6%| |净利润(百万元)|3,768|4,553|4,777|5,366|6,083| |增长率|-33%|21%|5%|12%|13%| |EPS(元/股)|1.02|1.23|1.29|1.45|1.64| |市盈率(P/E)|17.7|14.6|13.9|12.4|10.9| |市净率(P/B)|1.0|0.9|0.9|0.8|0.8| [8] 基本数据 - 日期:2025 - 04 - 30 - 收盘价:17.96元 - 总股本/流通股本(百万股):3,708.36/2,789.21 - 流通A股市值(百万元):50,094.17 - 每股净资产(元):19.69 - 资产负债率(%):62.23 - 一年内最高/最低价(元):23.20/17.28 [9]
资源整合与专业赋能,益普生与上药控股达成战略合作
战略合作概述 - 全球特药领域生物制药公司益普生与上药控股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1] - 合作围绕达菲林展开,重点加强资源整合和渠道覆盖,推动该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深度渗透 [1] - 合作模式被视为医药行业的新范例,强调创新与患者福祉 [1] 合作细节 - 益普生中国总经理戴纪尧表示合作是提升药物可及性的里程碑,体现公司"在中国,为中国"的承诺 [1] - 上海医药执行董事李永忠强调双方将融合益普生的品牌影响力与上药控股的全国终端覆盖网络,形成协同效应 [1] - 上药控股将依托CSO(合同销售组织)团队近10年的行业经验及全国医疗机构服务网络,深化达菲林的渠道覆盖 [1][2] 公司背景与产品 - 益普生深耕中国市场30余年,专注于特药领域,致力于引入优质产品如达菲林 [1] - 达菲林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药物(GnRHa),应用于前列腺癌、中枢性性早熟、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多种疾病治疗 [1] - 上药控股以科技创新与数智化为核心,构建医药健康全链条智慧服务体系,并拥有专业化CSO团队 [2] 合作目标 - 双方计划通过上药控股的医学推广能力与达菲林的临床认可度,实现产品在合作渠道的广域覆盖 [2] - 合作旨在提升创新药物可及性,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力量 [1] - 上海医药提及在外部环境不确定的背景下,将加大对创新业务CSO的推进力度 [1]
上海医药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公司 上海医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07.63亿元,同比增长0.87%,其中医药工业销售收入58.85亿元,医药商业销售收入648.78亿元[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3.33亿元,扣非后12.63亿元,工业板块贡献5.32亿元,商业板块贡献8.34亿元,参股企业贡献1.96亿元[2][3] 2. **研发投入与创新进展** -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6.12亿元,研发费用4.97亿元,多个创新药研发及中药二次开发项目有进展[4] - I001高血压适应症推进药学核查,1,001、1,007四个适应症推进临床受试者入组,D001罕见病治疗项目完成58例入组[2][4] - 与头部院校及科研机构共建创新生态,包括前沿新药技术概念验证中心等[5] 3. **新品上市情况** - 常州制药厂的熊去氧胆酸胶囊和上药信谊的奥美拉唑碳酸氢钠干混悬剂获批生产,8个产品、13个品规申报生产[6] - 新增3个品种、3个品规通过一致性评价,累计77个品种、106个品规过评[2][6] 4. **中药业务发展** - 大品种二次开发有序推进,淤血痹、胃复春等品种循证医学研究取得多项进展[7] 5. **医药商业板块亮点** - 进口总代业务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9%;创新药服务业务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3.2%;CSO器械大健康业务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6.9%[2][8] - 2025年一季度商业创新药板块销售超125亿元,同比增长23%,新增超10个进口总代品规;器械及大健康业务销售近110亿元,同比增长6.9%;CSO业务同比增幅近10%[4][13] 6. **未来研发规划** - 聚焦优势项目,2001高血压适应症小分子肾素抑制剂预计2025年进行NDA申报,D001罕见病治疗项目预计2025年完成入驻,2026年提交NDA申报[2][10] - 推进B007抗体注册型新研发项目及透景生命二期临床试验数据收集工作,布局自体免疫心血管及精神健康领域等临床前管线[10] 7. **工业板块降本增效** - 2024年完成多家工业企业整合,节省上千万运营成本,工业三项费用率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2][11] - 2025年围绕六个方面优化生产布局,一季度立项110个精益项目,制定100余项降本举措,工业三项费率同比下降2.36个百分点[11] - 通过智能化系统建设与实施,提高生产效率,实现智能制造[11] 8. **商业板块创新业务发展** - 聚焦创新药及进口服务、器械及大健康业务、药品合约销售组织业务以及科技赋能相关业态[13] - 2025年定义为AI元年,依托流量数据发展新模式,推进“要云健康”处方药新零售业务,利用美信健康在商业健康险领域优势助力医保多元化支付体系建设[13] 9. **院外市场布局规划** - 以大健康及OTC新零售板块为重要赛道,构建产品矩阵,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开展电商新零售营销模式探索和推进[14][15] - 从全渠道数字化升级、品牌换新和生态协同等方面加强布局[15] 10. **外延式并购计划** - 完成对上海和黄10%股权交割,联合收购增持至60%,获得麝香保心丸,增强中药板块实力[4][16] - 商业流通领域坚持寻找合适标的并购,关注经营质量;工业领域构建大BD概念,引进核心治疗领域品种,参与生物医药基金及转化基金二期[18][19] 11. **未来发展重点** - 中药领域寻找合适标的控股型并购,仿制药领域围绕二级企业核心治疗领域进行品种并购,“一院四所”机制下布局院外市场及大健康产品并购[20][2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中美关税战对器械及大健康业务造成一定影响,但公司仍关注并应对相关变化[13] - 公司在药品合约销售组织(CSO)业务方面依靠多年积累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与诸多跨国药企建立深厚合作关系[13]
上海医药一季度净利13.3亿 布局全产业链数字化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23:3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7.63亿元,同比增长0.87% [1] - 医药工业销售收入58.85亿元,医药商业销售收入648.78亿元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3.33亿元,研发投入6.12亿元 [1] 医药工业板块 - 创新药研发管线有序推进:I001(高血压适应症)提交发补材料,B001(NMOSD适应症)完成58例受试者入组,B007(膜性肾病)II期临床完成67例入组,重症肌无力II期临床完成41例入组,天疱疮II期临床完成全部入组 [2] - 研发体系完善:前沿新药技术概念验证中心、创新免疫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产教融合中心、上海市创新靶标抗体偶联药物重点实验室揭牌 [2] - 新品获批:熊去氧胆酸胶囊、奥美拉唑碳酸氢钠干混悬剂(Ⅱ)获生产批文,8个产品(13个品规)申报生产 [2] - 一致性评价:新增3个品种(3个品规)过评,累计77个品种(106个品规)过评 [2] 中药业务 - 大品种二次开发进展:瘀血痹、胃复春、养心氏等循证医学研究取得突破,养心氏片药学研究文章发表于《Talanta》,相关课题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3] - 中药资源布局:实施"大基地、大品种、大品牌、大健康"战略,建立GAP标准化管控模型和全产业链追溯体系 [3] 医药商业板块 - 进口总代业务销售收入86亿元,同比增长9.0%,临港新片区药械进出口服务中心揭牌 [4] - 创新药业务销售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23.2%,与安斯泰来、康方生物等达成战略合作 [4] - 器械大健康业务销售收入109亿元,同比增长6.9%,构建从产品交付到终身服务的闭环管理体系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