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601607)
搜索文档
上海医药: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片获批准生产
新浪财经· 2025-11-06 17:16
上海医药公告,近日,下属上海上药中西制药有限公司的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片收到国家药品监督管理 局颁发的《药品注册证书》(证书编号:2025S03257),该药品获得批准生产。枸橼酸托法替布缓释 片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最早由Pfizer 公司研发,于2016年在美国上 市。2024年1月,上药中西就该药品向国家药监局提出注册上市申请,并获受理。截至本公告日,公司 针对该药品已投入研发费用约人民币 1941.92万元。 ...
医药商业板块11月4日跌0.5%,百洋医药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入3234.11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1-04 16:45
医药商业板块整体市场表现 - 2024年11月4日医药商业板块整体下跌0.5%,表现弱于上证指数(下跌0.41%)和深证成指(下跌1.71%)[1] - 板块内个股表现分化,合富中国以10.03%的涨幅领涨,百洋医药以6.09%的跌幅领跌[1][2] - 当日板块整体资金呈净流入状态,主力资金净流入3234.11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入876.02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出4110.12万元[2] 领涨个股表现 - 合富中国收盘价11.85元,涨幅10.03%,成交量24.70万手,成交额2.92亿元[1] - 人民同泰收盘价9.71元,涨幅8.01%,成交量55.03万手,成交额5.17亿元[1] - 建发致新收盘价35.42元,涨幅5.20%,成交量18.62万手,成交额6.46亿元[1] - 人民同泰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6303.91万元,主力净占比达12.19%[3] 领跌个股表现 - 百洋医药收盘价25.62元,跌幅6.09%,成交量10.67万手,成交额2.73亿元[2] - 益丰药房收盘价23.76元,跌幅3.22%,成交量9.84万手,成交额2.36亿元[2] - 塞力医疗收盘价24.78元,跌幅3.17%,成交量17.02万手,成交额4.22亿元[2] - 益丰药房虽股价下跌,但仍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600.98万元,同时获游资净流入1642.56万元[3] 资金流向分析 - 润达医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3252.36万元,主力净占比7.03%,尽管股价下跌1.64%[2][3] - 建发致新获主力资金净流入2299.22万元,主力净占比3.56%,同时获游资净流入1318.82万元[3] - 多数上涨个股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入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净流出的态势,显示机构资金主导当日板块表现[3]
大行评级丨花旗:上调上海医药目标价至14.2港元 维持“买入”评级
格隆汇APP· 2025-11-04 11:57
目标价与评级调整 - 花旗将上海医药目标价由13.1港元上调至14.2港元 [1] - 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1] 价值重估驱动因素 - 市场可能低估公司制造平台战略重组所创造的长期价值 [1] - 市场可能低估商业保险市场的巨大潜力 [1] - 市场可能低估公司成本优化进展明确带来的长期价值 [1] 财务预测调整 - 将公司2025至2027年的收入预测下调3%至6% [1] - 将公司2025至2027年的每股盈利预测下调12%至14% [1] - 收入预测下调反映核心业务持续承压 [1]
14只医药股应收账款超百亿元,血液制品企业普遍大增
北京商报· 2025-11-03 20:48
A股药企三季报应收账款总体情况 - 截至三季度末,A股上市药企中有14家公司应收账款超过100亿元,其中上海医药以887.83亿元位列第一,九州通以390.9亿元次之,重药控股以379.86亿元位列第三 [1][3] - 应收账款在1亿元以上的药企数量为380家 [3] - 多数应收账款高企的企业属于医药流通行业,排名前十的药企中有8家来自该行业 [3] 医药流通行业应收账款高企原因 - 行业下游客户主要为医疗机构,其中公立医院在交易中议价能力强,要求结算账期通常为6-12个月,而流通企业对上游药企的账期一般为3-6个月,导致流通企业处于资金回笼中间环节,应收账款累积 [3] - 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扩大份额,部分流通企业采取宽松信用政策,放宽客户信用额度和账期限制,短期内增加销售额的同时也导致应收账款大幅增加 [3] 血液制品行业应收账款变动 - 与上年同期相比,多家血液制品企业三季度末应收账款大幅增加,天坛生物应收账款从上年同期的0.25亿元增至11.2亿元 [5] - 博雅生物、博晖创新等血液制品企业应收账款均出现同比翻倍,派林生物应收账款从上年同期的5.71亿元增至6.44亿元 [5] - 应收账款增加原因包括企业为适应市场变化动态调整客户账期,以及为提升市场份额给予客户更宽松信用政策和延长付款期限 [5] 其他应收账款显著增长的个案 - 灵康药业、心脉医疗等企业应收账款同比增长率靠前,其中心脉医疗应收账款从上年同期的2.07亿元增至4.78亿元,原因系报告期内部分经销商回款延迟 [1][5][6] - 智飞生物应收账款同比大幅减少,从上年同期的213.92亿元降至128.14亿元 [4] 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重分析 - A股医药企业中有176家公司应收账款占总资产比例超过10%,30家公司超过30%,8家公司超过50% [8] - 人民同泰该比例最高,为62.1%,其三季度末应收账款为43.6亿元,总资产为70.22亿元,报告期内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5608.48万元 [9] - *ST苏吴该比例为56.28%,应收账款从上年同期的11.65亿元增至21.01亿元,重药控股和海王生物该比例也较为靠前,应收账款分别为379.86亿元和150.7亿元 [1][9][10] 高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 - 应收账款占用企业资金,降低资金周转率,增加机会成本,同时可能需计提更多坏账准备,导致信用减值损失增加,影响利润 [10] - 若应收账款回收周期长、金额大,可能出现客户违约风险,影响企业经营现金流和资金链,严重时可导致资金链断裂 [10] - 在特定情况下,高额应收账款若与营收、利润健康增长相匹配,且客户质量高、账期结构合理,则可能反映企业主动作为 [10]
上海医药(601607):创新药业务持续推进,医药商业板块稳健增长
平安证券· 2025-11-03 18:26
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上海医药的投资评级为“推荐”,且为“维持” [1] 核心观点 - 公司创新药业务持续推进,医药商业板块稳健增长 [1] - 尽管2025年行业环境存在压力,但随着创新药管线的逐步兑现、中药板块的持续增长以及商业板块的稳定发挥,公司未来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长 [6]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Q1-Q3公司实现收入2150.72亿元,同比增长2.60% [3] - 2025年Q1-Q3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51.47亿元,同比增长26.96%,主要受对和黄药业会计核算变更产生的一次性特殊收益影响 [3] - 扣除一次性特殊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为39.79亿元,同比下降1.85%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95亿元、56.89亿元、59.66亿元 [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917.66亿元、3107.31亿元、3309.28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6.0%、6.5%、6.5% [5] 业务板块进展 - 创新药业务:截至报告期末,新药管线共计57项,其中创新药管线45项 [6] - BCD-085项目针对强直性脊柱炎适应症的新药上市申请(NDA)已在报告期内提交 [6] - 参芪麝蓉丸的III期临床试验已完成全部受试者入组 [6] - B019注射液针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成人淋巴瘤的适应症处于I期临床阶段,针对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批准 [6] - 创新药业务实现销售收入407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5% [6] - 医药商业:进口总代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4% [6] - 器械大健康业务实现销售收入339.88亿元,同比增长超过4% [6] 盈利能力与效率 - 预计公司毛利率将从2024年的11.1%提升至2025年的11.5%,并在此后保持稳定 [5] - 预计净利率将从2024年的1.7%提升至2025年的1.8% [5]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将从2024年的6.4%逐步提升至2026年的7.2% [5] 估值指标 - 基于当前股价17.94元,对应2025年预测每股收益1.40元,市盈率为12.8倍 [5] - 对应2025年预测每股净资产20.34元,市净率为0.9倍 [5][6]
上海医药(02607) - 截至二零二五年十月三十一日止月份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11-03 17:06
FF301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H |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2607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 面值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919,072,704 | RMB | | 1 RMB | | 919,072,704 | | 增加 / 減少 (-) | | | 0 | | | RMB | | 0 | | 本月底結存 | | | 919,072,704 | RMB | | 1 RMB | | 919,072,704 | | 2.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A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否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601607 | 說明 | | ...
瑞银:升上海医药目标价至15港元 评级“买入”
智通财经· 2025-11-03 16:43
瑞银发布研报称,将上海医药(601607)(02607)2025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7%以反映合并SHPL的一次性 收益,但将2026/27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11%及10%,以考虑商业业务增长放缓、减值损失增加及少数股 东权益上升。估值基准向前滚动一年后,H股目标价由14.5港元升至15港元,评级"买入"。 报告引述管理层称,2025年余下时间将继续聚焦工业与商业板块的业务转型:前者着力创新药与中药, 后者专注CSO及创新药服务。该行预计重点中药产品与合并上海和黄医药(SHPL)将推动2025年工业收 入正增长,商业板块增速应持续领先行业。 上海医药首三季营业收入2,15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27%; 经常性归母净利润为27亿元,同比降26.8%。若剔除一次性项目,首三季归母净利润为39.8亿元,同比 降1.9%。第三季收入增长4.7%,归母净利润及经常性归母净利润下降38.1%及38.9%,该行认为该表现 未达市场预期。盈利表现主要受资产/信用减值损失拖累(第三季分别为3.79亿及2.01亿元,对比去年同 期的2,800万及1.39亿元)。 ...
瑞银:升上海医药(02607)目标价至15港元 评级“买入”
智通财经网· 2025-11-03 16:43
报告引述管理层称,2025年余下时间将继续聚焦工业与商业板块的业务转型:前者着力创新药与中药, 后者专注CSO及创新药服务。该行预计重点中药产品与合并上海和黄医药(SHPL)将推动2025年工业收 入正增长,商业板块增速应持续领先行业。 上海医药首三季营业收入2,151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6%;归母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27%; 经常性归母净利润为27亿元,同比降26.8%。若剔除一次性项目,首三季归母净利润为39.8亿元,同比 降1.9%。第三季收入增长4.7%,归母净利润及经常性归母净利润下降38.1%及38.9%,该行认为该表现 未达市场预期。盈利表现主要受资产/信用减值损失拖累(第三季分别为3.79亿及2.01亿元,对比去年同 期的2,800万及1.39亿元)。 智通财经APP获悉,瑞银发布研报称,将上海医药(02607)2025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7%以反映合并SHPL 的一次性收益,但将2026/27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11%及10%,以考虑商业业务增长放缓、减值损失增加 及少数股东权益上升。估值基准向前滚动一年后,H股目标价由14.5港元升至15港元,评级"买入"。 ...
大行评级丨瑞银:微升上海医药H股目标价至15港元 评级“买入”
格隆汇· 2025-11-03 15:32
瑞银将上海医药2025年每股盈利预测上调7%以反映合并SHPL的一次性收益,但将2026/27年每股盈利 预测下调11%及10%,以考虑商业业务增长放缓、减值损失增加及少数股东权益上升;估值基准向前滚 动一年后,H股目标价由14.5港元上调至15港元,评级"买入"。 瑞银发表报告指,上海医药首三季营业收入2151亿元,按年增长2.6%;归母净利润51.5亿元,按年增长 27%;经常性归母净利润为27亿元,按年降26.8%。第三季收入增长4.7%,归母净利润及经常性归母净 利润下降38.1%及38.9%,主要受资产/信用减值损失拖累,该行认为该表现未达市场预期。报告引述管 理层称,2025年余下时间将继续聚焦工业与商业板块的业务转型:前者着力创新药与中药,后者专注 CSO及创新药服务。该行预计重点中药产品与合并上海和黄医药(SHPL)将推动2025年工业收入正增 长,商业板块增速应持续领先行业。 ...
上海医药(601607.SH):2025年三季报净利润为51.47亿元、同比较去年同期上涨26.96%
新浪财经· 2025-10-31 12:14
营业总收入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150.72亿元,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 [1] - 营业总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54.43亿元,同比增长2.60% [1] - 营业总收入实现连续5年上涨 [1] 归母净利润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1.47亿元,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 [1] - 归母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加10.93亿元,同比增长26.96% [1] - 归母净利润实现连续2年上涨 [1] 现金流与每股收益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为23.50亿元,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2 [1] - 摊薄每股收益为1.39元,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4 [3] - 每股收益较去年同期增加0.30元,同比增长27.52%,实现连续2年上涨 [3] 盈利能力指标 - 最新毛利率为10.42% [3] - 最新净资产收益率为6.79%,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0 [3] - 净资产收益率较去年同期增加1.07个百分点 [3] 资产与运营效率 - 最新资产负债率为62.14%,较上季度减少0.5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0.69个百分点 [3] - 最新总资产周转率为0.94次,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1 [3] - 最新存货周转率为4.77次,在已披露同业公司中排名第14 [3] 股权结构 - 公司股东户数为9.29万户 [3] - 前十大股东持股数量为32.83亿股,占总股本比例为88.52% [3] - 前三大股东分别为HKSCC NOMINEES LIMITED(持股24.71%)、上海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9.3%)、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持股1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