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冬瓜
icon
搜索文档
商务预报:7月21日至27日蔬菜零售价格略有下降
商务部网站· 2025-08-01 10:49
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夏季蔬菜市场供应总体充足,7月21日至27日,全国36个大中城市30 种蔬菜平均零售价格环比下降0.1%。瓜类蔬菜价格降幅明显,其中南瓜、冬瓜和黄瓜分别下降2.1%、 1.8%和1.7%。北方地区菜价降幅居前,其中兰州、呼和浩特和青岛分别下降4.6%、1.3%和0.9%。 ...
商务预报:7月21日-27日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零售价格情况
商务部网站· 2025-08-01 10:37
粮食价格变动 - 大米零售价格为6.54元/公斤,环比上涨0.2%,同比下降0.3% [1] - 面粉零售价格为6.14元/公斤,环比下降0.3%,同比下降3.0% [1] 食用油价格变动 - 豆油零售价格为12.82元/升,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2.3% [1] - 花生油零售价格为28.46元/升,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1.9% [1] - 菜籽油零售价格为16.78元/升,环比上涨0.1%,同比下降2.8% [1] - 调和油零售价格为15.61元/升,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6% [1] 肉类价格变动 - 猪肉后腿肉零售价格为27.86元/公斤,环比上涨0.5%,同比下降9.5% [1] - 白条鸡零售价格为24.66元/公斤,环比上涨0.5%,同比下降2.4% [1] 鸡蛋价格变动 - 鲜鸡蛋零售价格为9.83元/公斤,环比上涨2.1%,同比下降14.7% [1] 水产品价格变动 - 鲤鱼零售价格为22.13元/公斤,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0.7% [1] - 鲢鱼零售价格为22.39元/公斤,环比下降0.1%,同比上涨6.1% [1] - 草鱼零售价格为23.57元/公斤,环比下降0.9%,同比上涨8.0% [1] - 鲫鱼零售价格为30.30元/公斤,环比上涨0.3%,同比上涨3.6% [1] - 大带鱼零售价格为47.76元/公斤,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2.1% [1] - 大黄鱼零售价格为52.76元/公斤,环比下降0.8%,同比上涨8.4% [1] 蔬菜价格变动 - 蔬菜大类加权平均价格为6.78元/公斤,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7.9% [1] - 环比涨幅前五位:韭菜(8.42元/公斤,+3.6%)、菠菜(9.01元/公斤,+2.2%)、茄子(5.99元/公斤,+2.0%)、生菜(7.46元/公斤,+1.5%)、生姜(15.07元/公斤,+1.1%) [1] - 环比跌幅前五位:南瓜(4.70元/公斤,-2.1%)、冬瓜(3.86元/公斤,-1.8%)、黄瓜(5.93元/公斤,-1.7%)、西红柿(6.35元/公斤,-1.7%)、莲藕(11.39元/公斤,-0.9%) [1]
“数字火种”入乡野:千名乡村网红点燃网络强村引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0 19:19
记者丨 喻淑琴 编辑丨李振 数字练兵的"解渴"培训 剪辑 |王学权 李雪瑶 实习生罗奇宇 杨凌霜 一场关于乡村网红的"千名数字新农人广东练兵"正式收官,但它留下的数字基因,正在南粤乡 村悄然裂变。 7月28日晚,当第五期最后一批学员离开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时,刘倩仪的笔记本上多了一行 字:"一片荔枝林可以是生态课堂,一次捕捞可以是海洋教育,一间农房可以是乡愁民宿。"这 位阳江姑娘的话,道出了这场培训的深层逻辑——它不止于教会农民拍视频,更在探索"网络 强村"时代,乡村的价值如何被重新定义? 乡村最缺的不是好产品,而是让好产品被看见的能力——当徐闻菠萝通过网络销售提升20%销 量,当荔枝预售降低种植风险,当贡柑因原产地溯源视频圈粉而溢价30%……这些变化正在打 破传统农业的逻辑定式,改写农业经济学的叙事方式。 数据显示,全省平均每10个乡村仅有1名掌握数字技能的"网红",人才短板显著。而这场覆盖 21个地市的系统性培训计划,其可贵之处在于超越了"造星式"的短期培育。千名学员就像千 颗"数字种子",他们的任务不是成为"流量明星",而是长成"产业路由器";培训也不是要批量 制造网红主播,而是将数字基因植入乡村的产业肌理 ...
商务预报:7月14日至20日食用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略有下降
商务部网站· 2025-07-28 10:09
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变动 - 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环比下降0.4% [1] - 6种水果平均批发价格小幅下降,葡萄、柑橘、香蕉分别下降3.8%、2.3%和1.5% [1] - 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每公斤4.08元,下降1.0%,其中西红柿、冬瓜、莲藕分别下降6.1%、4.3%和4.1% [1] - 水产品批发价格略有下降,大带鱼、鲫鱼、草鱼分别下降1.5%、0.3%和0.1% [1] - 粮油批发价格总体平稳,豆油、菜籽油分别下降0.2%和0.1%,大米持平,面粉、花生油均上涨0.2% [1] - 肉类批发价格略有波动,猪肉每公斤20.63元下降1.0%,牛肉上涨0.2%,羊肉持平 [1] - 禽产品批发价格小幅波动,白条鸡下降0.3%,鸡蛋上涨2.0% [1] 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 - 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环比下降0.2% [2] - 成品油批发价格小幅下降,0号柴油、92号汽油、95号汽油分别下降1.3%、1.1%和1.1% [2] - 有色金属价格略有下降,铜、铝、锌分别下降0.9%、0.9%和0.8% [2] - 化肥价格以降为主,尿素下降0.4%,三元复合肥上涨0.1% [2] - 基础化学原料价格小幅波动,硫酸上涨0.8%,聚丙烯、甲醇、纯碱分别下降0.5%、0.3%和0.1% [2] - 煤炭价格以涨为主,炼焦煤、动力煤每吨934元和755元,分别上涨0.4%和0.3%,二号无烟块煤每吨1130元持平 [2] - 钢材价格略有上涨,螺纹钢、热轧带钢、高速线材每吨3401元、3538元、3584元,分别上涨0.6%、0.5%和0.4% [2] - 橡胶价格小幅上涨,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分别上涨1.3%和0.9% [2]
大暑养生关键词:清暑、祛湿、养心
新华社· 2025-07-20 15:50
中医养生建议 - 大暑时节"暑、湿、热"三邪交织,易伤阳气、耗津液,扰乱脏腑功能,养生防病重在健脾祛湿、清热解暑、固护阳气 [1] - 高温高湿导致人体阳气浮散于体表,内部脾胃阳气不足,表现为食欲下降、消化不良、腹泻 [1] - 湿气重浊黏滞,易阻碍脾胃运化功能,引发腹胀、肢体沉重、舌苔黄腻 [1] - 暑热通于心,易致心火过旺,引发心烦失眠、口舌生疮 [1] - 高温扰动心神,表现为焦躁易怒、注意力涣散 [1] 饮食调养 - 饮食调养宜以清补为主,兼顾祛湿,适当食用西瓜、绿豆、冬瓜、苦瓜、莲藕、黄瓜等清热生津之品 [1] - 饮用乌梅汤、酸梅汤等饮品以清热解暑 [1] - 茯苓、薏米、赤小豆、白扁豆、山药、芡实等健脾利湿食材煮粥 [1] - 适量食用生姜、陈皮、紫苏等以温化脾胃湿浊 [1] - 出汗多者可喝淡盐水或米汤,忌肥甘厚腻,避免过食甜食、冷饮 [1] 生活习惯调整 - 注意防暑降温,避免空调冷风直吹身体 [2] - 宜夜卧早起,中午小憩15至30分钟避暑养心,避免熬夜 [2] - 大汗后切勿立即冲冷水澡、喝冰饮 [2] - 清晨或傍晚可进行散步、八段锦、太极拳等运动,以微微出汗为宜 [2] - 听舒缓音乐、练习书法以保持心境平和,避免情绪过激 [2] 特殊人群健康管理 - 老年人应避免食用隔夜饭菜,宜少量多次饮用温水 [2] - 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者需定期监测血压、血糖,避免因出汗脱水导致指标异常 [2] - 儿童玩耍时宜选择阴凉处,每20分钟补充温水或淡盐水 [2] - 儿童出现厌食及脾胃失调可食用山药、小米粥调理 [2] 中医外治方法 - 按揉风池穴和大椎穴能够疏通经络、疏散风热,快速缓解因暑热引起的头痛、头晕等症状 [2]
人民网:武汉黄陂两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
人民网· 2025-07-15 10:25
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将军庙村获评2024年度省级美丽乡村引领示范村 [1] - 黄陂区蔡家榨街周仁湾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 [1] 将军庙村发展模式 - 采用"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模式打造"生态美、村庄美、生活美、乡风美"的"四美"新乡村 [2] - 投资400万元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和农村基础设施提升 [2] - 与7家企业合作培育草莓、南瓜、冬瓜、黄桃等特色农业产业 [2] - 2000亩冬瓜秧苗长势良好,30亩黄桃基地即将丰收 [2] - 预计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30万元 [2] 周仁湾村发展模式 - 坚持"规划引领、产村融合、宜居宜业"发展理念 [3] - 投资200万元建设武汉悦云庄精品民宿项目 [3] - 打造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乡村旅居于一体的农旅融合产业园 [3] - 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市场主体"机制实现村民增收50余万元 [3] - 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以上 [3] 乡村振兴成效 - 两村成为黄陂乡村振兴典范 [3] - 推动区域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3]
夏日降温误区:抱冬瓜、喝凉茶并非适合所有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7-15 07:22
高温降温方法 - 抱冬瓜降温法在社交媒体走红 网友让孩子尝试通过物理接触冬瓜降温 [3] - 医生证实冬瓜含水量高且导热性好 接触皮肤可通过传导系统实现降温祛暑 [5] - 使用需洗净表皮白毛并保留外皮 建议四肢降温且避免腹部直接接触 [8] 降温产品适用人群限制 - 阳气虚弱 怕冷或皮肤敏感者不适用抱冬瓜法 使用时间应控制在15-30分钟内 [10] - 传统手冲凉茶受高温推动需求增长 但实际为中药汤 含苦寒燥湿成分 [16] - 脾胃虚弱 阳气不足或苦夏人群饮用凉茶可能加重脾胃不适 [18] 防暑药品使用误区 - 藿香正气水被网络推荐用于敷肚脐或涂脚心 但含挥发性芳香药和酒精 可能刺激皮肤 [22] - 专家建议泡脚方式更合适 可缓解夏季恶心和食欲不振症状 [22]
抱冬瓜、喝凉茶……三伏天防暑降温 这些养生误区要避免
央视网· 2025-07-14 23:53
抱冬瓜降温现象 - 社交媒体上"抱冬瓜睡觉"降温助眠方法走红 不少网友让孩子尝试该方法 [3] - 医生表示冬瓜含水量高 导热性好 通过物理接触可传导寒凉之气达到降温祛暑效果 [3][4] - 冬瓜表皮有白色毛刺需洗净 使用时避免腹部直接接触 着重为四肢降温 [4] - 阳气虚弱 怕冷 易敏感皮肤人群不适用 使用时间建议控制在15-30分钟 避免整夜使用引起身体寒凉 [6] 凉茶市场升温 - 持续高温催热凉茶市场 传统手冲凉茶成为广西南宁消费者的热门降温选择 [7] - 消费者偏好菊花茶 雷公根等凉茶品种 认为可调节身体湿热 [9] - 正宗凉茶实为中药汤剂 含清热解毒 苦寒燥湿成分 脾胃虚弱 阳气不足人群饮用可能加重不适 [10][12] 藿香正气水使用争议 - 网络流传藿香正气水敷肚脐或涂脚心等新用法 专家提醒需谨慎使用 [12] - 该药物含挥发性芳香成分和酒精 直接敷贴可能刺激皮肤 泡脚方式相对更安全 [14] - 口服可有效治疗夏季肠胃病 感冒等症状 能发散湿邪寒邪 [14]
古法消暑受追捧 带来“低能耗”降温新体验
消费日报网· 2025-07-14 11:21
行业趋势 - 极端高温天气推动低碳环保降温方式需求增长 消费者对低成本可持续降温方案渴求持续升温 [2][3] - 天然材料降温产品市场正在兴起 竹席 凉感毛巾 薄荷喷雾 绿豆水等传统或天然材质产品日益受青睐 [3] - 行业向环保健康方向转型 企业将加大天然材料产品研发投入 可能催生新的细分市场 [3][4] 消费者行为 - 年轻消费者主动拥抱低碳低成本生活方式 对传统智慧再利用 同时反思现代消费主义 [2] - 社交媒体加速传播天然降温方式 冬瓜降温通过短视频平台迅速成为热点 [3] - 消费者选择天然降温产品时兼顾功能性(降温效果)与可持续性(可降解材料) [2][3] 产品特性 - 冬瓜具有物理降温特性 光滑寒凉的表面能带来直接舒适触感 符合中医"热者寒之"理念 [1] - 冬瓜皮属于药食同源材料 内服可利尿消肿消暑 外用具寒性物理降温效果 [1] - 天然降温产品需解决标准化与耐用性问题 以实现行业长期发展 [4] 市场影响 - 降温产品市场将受环保趋势影响 更多品牌将关注天然环保材料研发应用 [3] - 传统饮食智慧与现代需求结合 如南方冬瓜老鸭汤体现气候适应性创新 [1] - 市场需注意产品使用安全 如长时间接触后的食材氧化问题 [1]
镜头丨夏日农事忙
农业种植活动 - 浙江省永康市农民正忙于插秧,田间呈现规整的绿色秧苗景象 [1] - 重庆市合川区农民在夏日骄阳下采摘冬瓜,为丰年增收努力 [3] - 湖南省沅江市四季红镇采用"蔺稻共作"模式,实现经济作物与粮食双丰收 [4] - 河南省新密市农民在金黄麦田中收获,农机与劳动者共同完成夏收作业 [6] 特色养殖产业 - 安徽省利辛县程家集镇丰瓦社区村民正集中饲养大白鹅,形成特色养殖产业 [8] 农业技术支持 - 广西梧州市蒙山县文圩镇组织科技特派员指导水稻病虫害飞防作业,提升夏粮产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