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力达(688330)
搜索文档
宏力达(688330)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7 17:05
根据您提供的财报关键点,我已严格按照要求,按单一维度主题进行分组,并保留了原始关键点及其文档ID引用。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与利润 - 营业收入为3.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58%[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863.8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6%[2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188.9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52%[24] - 基本每股收益为0.7112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9%[21] - 稀释每股收益为0.7112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9%[21]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2.60%,同比下降0.03个百分点[21] - 公司2025年半年度营业总收入为3.85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6%[166] - 净利润为9705.19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9%[167]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6.9%至3.86亿元(2024年同期:4.64亿元)[170] - 净利润同比增长13.8%至7742万元(2024年同期:6804万元)[17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77,420,748.65元[186] - 公司本期综合收益总额为68,040,113.92元人民币[18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3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91%[24]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上升30.91%至1.35亿元,因采购付款及税费减少[91][93]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提升30.9%至1.35亿元(2024年同期:1.03亿元)[174]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26.1%,从1.02亿元增至1.29亿元[177]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同比下降13.7%至4.01亿元[173]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现金同比下降36.1%至1.36亿元[174]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同比下降13.8%,由4.39亿元降至3.78亿元[177] -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同比下降31.7%,从2.20亿元降至1.51亿元[177] - 支付的各项税费同比减少43.0%,由6025万元降至3436万元[177] -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同比增长135.1%,由632万元增至1486万元[17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与费用 - 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2.92%至1.83亿元,因不同毛利率产品销售占比变化[93] - 管理费用同比上升21.05%至3074万元,因人员薪酬及折旧摊销增加[91][93] - 财务费用为-70.6万元,同比变动不适用,因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减少[91][93] - 研发费用2037.3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4%[166] - 研发费用保持稳定为1419万元(同比微降2.1%)[170] - 信用减值损失-3375.49万元人民币,同比改善43.6%[167] - 信用减值损失同比改善43.4%至-3280万元(2024年同期:-5791万元)[170][171] - 货币资金利息收入166.0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3.9%[166] 研发投入与活动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29%,同比增加0.77个百分点[21] - 费用化研发投入为20.37百万元,同比下降2.38%[77] - 研发投入总额为20.37百万元,同比下降2.38%[77] - 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5.29%,同比增加0.77个百分点[77] - 研发投入总额及资本化比重未发生重大变化[78] - 研发投入总额为427,134,845.59元,其中资本化金额为335,357,800.36元[81] - 研发人员数量为76人,占总员工比例19.39%,较上年同期78人略有下降[83] - 研发人员薪酬合计824.63万元,人均薪酬10.85万元[83] - 硕士及以上学历研发人员占比9.21%,本科占比69.74%[83] - 31-40岁研发人员占比57.89%,为研发主力年龄层[83] - 物联网专网通信模块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42.80百万元,本期投入1.52百万元,累计投入44.08百万元[79] - 配电网故障智能监测设备及平台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84.30百万元,本期投入0.75百万元,累计投入55.50百万元[79] - 一二次深度融合智能开关设备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255.48百万元,本期投入17.49百万元,累计投入202.38百万元[80] - 低压配电网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为32.03百万元,本期投入0.31百万元,累计投入24.84百万元[80] 产品与技术 - 公司智能配电网产品包括智能柱上开关、故障指示器、线路状态智能分析装置[33] - 智能柱上开关产品线涵盖20kV版本、5G通信版本、光纤通信版本及量子加密版本等多个版本[40][42][44][45][46][47] - 开关操控单元整体相间故障切除时间通常不大于45毫秒[50] - 测控单元测量精度可达±0.2%或更高[51] - 控制终端支持4G、5G、北斗、光纤及量子通信多种通信方式[52] - 产品具备四遥功能(遥信、遥测、遥控、遥调)可实时监测三相电压、电流、功率等数据[38][39] - 采用量子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安全并满足远程遥控需求[47] - 产品采用一体化固封极柱工艺提升绝缘性能与机械稳定性[50] - 控制终端具备边缘计算能力实现就地故障研判与自主决策[38] - 公司研发升级智能终端(FTU)保障配网故障研判准确率[55] - 公司优化高性能低功耗高加密通信模块提升电网数据传输可靠性和安全性[55] - 公司针对海外市场研发智能开关产品(处于送检阶段)[55] - 公司研发环保气体柱上开关、智能环网柜、固体绝缘真空断路器及电子式电压电流互感器(多项获第三方认证)[55] - 公司跟踪研发高精度电子传感器、外置电容取电装置及人工智能故障研判定位技术[55] - 公司新增24V供电模式智能开关,满足无后备电源情况下超级电容直接控制开关分合闸功能[69] - 公司已完成基于5G通信的智能柱上开关研发,支持5G NR独立组网和LTE Cat 4双模通信[69] - 公司已完成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配网智能快速合解环终端试点并挂网运行[70] - 公司控制终端核心芯片实现国产化替代,新增电源和采样芯片国产化应用[70] 业务与市场 - 公司配电终端产品主要应用于10kV及以上配电网[11] - 公司高压设备定义对地电压1kV及以上[11] - 公司业务涉及高压配电网10kV以上和中压配电网10/6/3kV[11] - 公司断路器产品按使用范围划分为3kV以上高压电器[11] - 公司柱上开关设备用于架空配电网的户外高压开关[11] - 公司一次设备包括变压器、开关、断路器等高压设备[11] - 公司二次设备包括熔断器、控制开关、继电器等低压电器[11] - 2025年配电网目标承载5亿千瓦分布式新能源接入能力[30] - 2030年目标基本完成配电网柔性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31] - 2025年配电网目标支撑1200万台充电桩接入能力[30] -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零部件销售明显增长[47] - 公司通过开关操控单元和测控单元等组件扩展客户范围[33] - 公司深化与行业合作伙伴战略合作(通过零部件组件供货扩展客户范围)[56] - 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存在业务集中风险[85] 生产与运营 -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适量库存的生产模式并结合自主生产与外协加工[53] - 公司依托泉州上海生产基地实现仓库电子化管理提高库容率及精准配送效率[57] - 公司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供应链全链条可视化及物料可追溯管理[57] - 公司拥有泉州和上海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极大提升研发试制和生产能力[62] - 公司具备物料可追溯管理技术,避免批次质量问题[61] - 公司自主研发自动化测试设备,实现测试自动化、智能化、批量化[62] 资产与投资状况 - 总资产为41.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66%[24]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38.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6%[24] - 货币资金同比下降40.64%至4.94亿元,占总资产11.82%,因闲置资金用于现金管理[95] - 其他流动资产同比大幅上升232.97%至1.94亿元,因购买可转让大额存单增加[95] - 长期股权投资同比上升55.48%至8923万元,因增加对联营企业投资[95] - 投资收益同比大幅上升104.25%至2011万元,因交易性金融资产及理财收益增加[91][93] - 报告期投资额同比大幅增长513.27%至9199万元[102] - 流动资产合计31.5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减少4.7%[163] - 非流动资产合计9.20亿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6.7%[163] - 长期股权投资1.39亿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7.7%[163] - 投资收益大幅增长129.9%至2263万元(2024年同期:985万元)[17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17.94亿元,主要由于投资支付17.63亿元[174]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达18.00亿元,其中投资支付现金占比98.0%达17.64亿元[17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降至3.72亿元(期初:8.30亿元)[175]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较期初下降55.8%,由8.00亿元降至3.54亿元[178] - 货币资金减少至4.94亿元,较期初8.32亿元下降40.7%[159] - 交易性金融资产增长至12.66亿元,较期初10.47亿元上升20.9%[159] - 应收账款稳定在8.96亿元,较期初8.93亿元微增0.3%[159] - 存货减少至0.89亿元,较期初1.44亿元下降38.1%[159] - 其他流动资产增长至1.94亿元,较期初0.58亿元大幅上升233%[159] - 短期借款减少至0.56亿元,较期初0.68亿元下降17.9%[160] - 合同负债减少至0.97亿元,较期初1.42亿元下降31.8%[160] - 未分配利润增长至14.78亿元,较期初14.27亿元上升3.6%[161] - 母公司货币资金减少至4.75亿元,较期初8.01亿元下降40.7%[162] - 母公司其他应收款减少至0.09亿元,较期初0.48亿元下降81.0%[162] - 合同负债9486.04万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32.2%[163] 具体投资项目 - 公司投资元康安心交易基金初始成本3000万元,期末账面价值2962.1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128.3万元[104] - 元康宏观机遇基金初始投资成本1.254亿元,期末账面价值8606.1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653.7万元[104] - 中信保诚宏享资管计划初始投资1.5亿元,期末账面价值1.4936亿元,公允价值收益678.8万元[104] - 中信建投基金投资2000万元,期末账面价值1922.4万元,公允价值损失77.6万元[104] - 私募股权投资总额3.253亿元,期末账面价值3.202亿元,公允价值净损失180.8万元[105] - 青岛浦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投资1000万元,报告期利润416.1万元,累计利润421.9万元[107] - 嘉兴久奕能元创业投资出资9500万元,报告期亏损95.95万元,累计亏损95.95万元[107][108] - 嘉兴久奕鑫芫新能源投资5000万元,报告期亏损72万元,累计亏损72万元[108] - 嘉兴久奕雍珩创业投资出资600万元,持股比例37.04%[108] - 福建宏科子公司净资产3.358亿元,报告期净利润2417.9万元[111] 知识产权与创新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申请48项,其中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7项[75] - 报告期内新增专利获得41项,其中发明专利11项,实用新型专利14项,外观设计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7项,其他6项[75] - 公司累计专利申请总数达519项,累计获得专利335项[75] - 公司研发投入持续多年,在配网自动化、传感器、电源等16项核心技术领域形成优势[65] - 公司参编团体标准17项,涵盖智能配电、物联网及电力通信等领域[73] -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参与多项行业及团体标准编制[63] 荣誉与资质 - 公司获得2024年上海市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一二次融合智能柱上开关)[58] - 公司获得2024年松江区九亭镇领军企业奖、投资促进奖及爱心公益奖[58] - 公司2019年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2022年通过复审[67][68] - 公司通过KEMA见证试验并获得第三方检测报告[67] - 公司获得2024年上海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荣誉[74] - 福建宏科2024年度纳税超1000万元[74] 公司治理与股权 - 公司报告经负责人章辉、冷春田及张占保证真实准确完整[5] - 公司董事会确认报告无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4] - 公司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 于义广 金玉婷 吕凡不再担任监事[114] - 2025年半年度未拟定利润分配或资本公积金转增预案[114] - 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为每股14.76元[116] -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总授予量为130.1916万股(含预留)[116] - 向29名激励对象首次授予122.2216万股限制性股票[116] - 激励计划首次授予日确定为2025年4月15日[116] - 公司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于4月9日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16] - 激励对象名单于3月20日至3月29日完成内部公示且无异议[116]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8,055户[148] - 第一大股东上海鸿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5,267,722股,占总股本18.05%[150] - 第二大股东上海越海投资中心持股14,799,666股,占总股本10.57%[150] - 第三大股东俞旺帮持股10,829,024股,占总股本7.74%[150] - 公司总股本为1.4亿股,回购专户持股1,301,916股占总股本0.93%[151] - 第一大股东上海鸿元投资集团持有无限售流通股25,267,722股占比18.05%[151] - 一致行动人上海鸿元投资集团及其关联方合计持股超59,920,599股占比42.8%[151] -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新授予高管及核心技术人员合计386,400股[152][153] - 副董事长江咏获授170,000股限制性股票占比新授予总量44%[152] - 财务总监张占获授57,600股限制性股票[152] - 副总经理袁敏捷获授48,000股限制性股票[152] - 董事会秘书宫文静获授48,000股限制性股票[152] - 核心技术人员赵金科获授32,900股限制性股票[152] - 核心技术人员郑资获授29,900股限制性股票[152] - 公司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40,000,000元人民币[187][189] - 公司资本公积为2,168,308,402.53元人民币[187] - 公司注册资本14,000万元人民币[189] - 公司股份总数140,000,000股[189] 股东承诺与股份锁定 - 控股股东鸿元投资及其一致行动人承诺自上市之日起36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19] - 若上市后6个月内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低于发行价,锁定期自动延长6个月[119] - 锁定期届满后2年内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除权除息调整后)[119] - 持股5%以上股东减持需严格遵守《上市公司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120] - 公司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时,控股股东承诺不减持股份直至股票终止上市[120] - 时任董事、监事承诺自上市之日起12个月内不转让所持股份[120] - 公司董事、监事离职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股份[120] - 控股股东违规减持所得收益需全部上缴公司[120] - 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六个月内不转让所持公司股份[121] - 核心技术人员每年减持首发前股份比例不超过上市时持股总数的25%[121] - 核心技术人员减持价格不低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121] - 股份锁定期满后四年内减持比例可累积使用[121] - 违规减持收益需上缴发行人[121] - 章辉、冷春田、赖安定自愿延长直接
宏力达(688330) - 宏力达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2025-08-27 17:03
业绩数据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约0.99亿元,同比升2.56%[1] - 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额约1.35亿元,同比增30.91%[1]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037.39万元,占比5.29%[4] 研发情况 - 2025年上半年新增专利28项,累计208项[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研发人员76人,占比19.39%[4] 激励措施 - 2025年4月15日向29人首次授122.2216万股限制性股票[10] - 2025年7月28日向3人授予预留7.9700万股限制性股票[10] 公司治理 - 2025年上半年修订内部管理制度[7] - 2025年6月完成董事会换届,新增1名职工代表董事[7] - 2025年股东大会通过取消监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职权[7] 信息披露 - 2025年上半年完成26份临时公告等披露[12] - 2025年5月27日举办业绩说明会[12] 利润分配 - 2025年6月通过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每10股派3.4元[13] - 截至目前完成2024年度权益分派,派现约4716万元[13]
宏力达(688330) - 宏力达关于2025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2025-08-27 17:01
证券代码:688330 证券简称:宏力达 公告编号:2025-032 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半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8 月 27 日 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 2025 年半年度计提资产 减值准备的议案》,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情况概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相关规定,为了真实、 准确地反映公司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的财务状况,本着谨慎性原则,公司对截 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对可能发生减值 损失的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准备。2025 年半年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2,974.63 万 元。具体情况如下: 单位:元 | 序号 | 项目 | 2025 年半年度 计提金额 | 备注 | | --- | --- | --- | --- | | 1 | 信用减 ...
宏力达(688330) - 宏力达关于2025年半年度募集资金存放、管理与实际使用情况的专项报告的公告
2025-08-27 17:01
募资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2500万股A股,发行价每股88.23元,募集资金总额22.0575亿元,净额20.663049332亿元[2] 资金使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以前年度以募集资金置换预先自筹资金4327.618504万元[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以前年度募投项目支出62968.041793万元[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以前年度永久补充流动资金61294.64万元[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以前年度回购股份3001.347922万元[3] - 报告期募投项目支出1657.537711万元[3] 收益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以前年度理财收益14766.567599万元,扣除手续费后利息收入1275.085161万元[3] - 报告期理财收益604.229207万元,扣除手续费后利息收入51.994468万元[3] 资金余额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期末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余额90079.183825万元,其中专户存款余额4726.183821万元,理财产品余额85353万元[3] 现金管理 - 2024年9月26日,公司同意使用不超过12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报告期内取得理财收益604.229207万元[10] - 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合计金额为8.5353亿元,涉及厦门国际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银行[11] 超募资金 - 2022年公司同意使用2.59亿元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占超募资金总额的29.90%,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使用[11][12] 项目结项 - 2022年泉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结项,节余募集资金2.50664亿元,其中0.5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3] - 2024年上海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和总部大楼建设项目结项,节余募集资金3.039464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使用3.539464亿元节余资金[14] 项目进度 - 上海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和总部大楼建设项目承诺投资554,594,600.00元,报告期投入16,575,377.11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281,275,369.67元,投入进度50.72%,预计2024年9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6] - 泉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原承诺投资341,391,100.00元,调整后为104,248,949.14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104,242,310.41元,投入进度99.99%,已于2022年7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26] - 补充流动资金承诺投资304,014,300.00元,截至期末累计投入304,014,300.00元,投入进度100.00%[26] 项目主体变更 - 2020年新增福建省宏科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为泉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主体[14] - 2022年泉州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实施主体由泉州宏力达及福建宏科变更为福建宏科[15][16] - 2024年新增上海宏颢威为上海生产基地及研发中心和总部大楼建设项目实施主体[18][19] 其他 - 本报告期内公司不存在变更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情况,募集资金使用披露与实际相符,无违规使用情形[20][21] - 回购股份实际使用30,013,479.22元,超支13,479.22元,由转入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资金产生的利息支付[27][28]
宏力达(688330) - 宏力达关于变更证券事务代表的公告
2025-08-27 17:01
人事变动 - 2025年8月27日公司通过变更证券事务代表议案,聘任李家瑜担任[1] - 董事会秘书宫文静不再兼任证券事务代表[1] 人员信息 - 李家瑜1992年出生,本科,中级经济师[4] - 有上海数据港等工作经历,现任职公司证券事务专员[4] - 未持股,无关联关系,无处罚惩戒记录[1]
2025年上半年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企业有37051个,同比增长4.44%
产业信息网· 2025-08-25 10:54
行业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上半年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企业数量达37,051个 同比增长4.44% [1] - 行业企业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1,576个 占工业总体企业比重达7.12% [1] 重点上市公司 - 行业涵盖十四家上市公司 包括许继电气(000400) 东方电子(000682) 金智科技(002090) 科陆电子(002121) [1] - 涉及智光电气(002169) 积成电子(002339) 新联电子(002546) 三晖电气(002857) [1] - 包含四方股份(601126) 科林电气(603050) 海兴电力(603556) 智洋创新(688191) 宏力达(688330) 煜邦电力(688597) [1] 数据来源与统计口径 -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及智研咨询整理 [3] - 统计范围限定于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1]
2025年中国智能柱上开关市场政策汇总、产业链图谱、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智能电网建设不断推进,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15 09:36
核心观点 - 智能柱上开关是配电网自动化核心设备 国家电网招标量从2018年6.38万台增至2024年23.22万台 行业受政策驱动持续增长 [1][13] - 行业竞争格局分散 2024年国家电网柱上断路器招标共有255家中标企业 总金额94.6亿元 [16] - 技术向一二次融合深度发展 AI算法和5G通信将提升故障研判准确率和响应速度 [24] 市场概况 - 智能柱上开关是集成智能控制器、传感器和通信模块的电力开关设备 实现故障自动识别、隔离与恢复功能 [2] - 国家电网采用协议库存采购方式 协议有效期1年 招标量受宏观环境、政策及项目进度影响存在波动 [13] - 2024年招标总量达23.22万台/套 较2018年6.38万台/套增长264% [1][13] 政策环境 - 行业属于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中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 多项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5] - 重要政策包括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指导意见、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方案、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等 [7] - 政策要求加快老旧电网设备更新 推动电力装备智能化升级 加强新形势下电力系统稳定工作 [7]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原材料包括开关本体、互感器、磷酸铁锂电池等 直接材料成本占比超90% [8][9] - 下游应用涵盖电网工程、新能源并网和轨道交通 电网公司为主要采购方 [8] - 企业需与上游供应商建立深度协同关系 通过联合研发降低材料成本 [9] 竞争格局 - 2024年国家电网柱上断路器招标金额94.6亿元 中标企业255家 市场集中度低 [16] - 中标金额前列企业包括: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3.21亿元)、科大智能电气(2.19亿元)、珠海许继电气(1.76亿元) [17] - 主要上市公司包括宏力达、许继电气、金冠电气、双杰电气等 [1][16] 代表企业表现 - 宏力达2024年营业收入9.79亿元 毛利润4.48亿元 毛利率45.73% [20] - 金冠电气2024年营业收入6.58亿元 毛利润2.14亿元 毛利率32.54% [22] - 两家公司核心产品均包含一二次融合柱上开关 [20][22] 技术发展趋势 - 一二次融合技术将持续完善 提升设备互换性与即插即用能力 [24] - AI算法应用将提高故障研判准确率 缩短研判时间 [24] - 5G通信技术实现毫秒级控制指令传输 提升电网运维效率 [24]
2025H1中国锂电池隔膜出货量TOP10
起点锂电· 2025-08-10 15:16
锂电池隔膜行业2025H1出货量分析 - 2025H1中国锂电池隔膜总出货量达13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47.6% [2] - 湿法隔膜出货量109.5亿平方米,占比82.3%,同比提升11.1个百分点;干法隔膜出货23.5亿平方米,占比17.7% [2] - 湿法隔膜占比提升主因储能领域314Ah大容量电芯渗透率提高,湿法技术适配性更强 [2] 2025H1中国锂电池隔膜企业竞争格局 - 出货量TOP10企业依次为:恩捷股份、星源材质、金力股份、中材科技、厚生新能源、康辉新材、惠强新能源、中兴新材、沧州明珠、璞泰来 [2] - 恩捷股份位列榜首,星源材质、金力股份分居第二、第三 [3] 行业研究框架 - 行业白皮书涵盖锂电池隔膜定义、功能特性、产业链定位及201-2025年里程碑事件 [3] - 研究维度包括市场规模分析、增长动力机制等章节 [3] 其他行业动态 - 储能电芯价格波动受三大因素驱动 [7] - 海外工商储市场趋势分析报告已发布 [7] - 行业技术论坛及全固态电池国际峰会将于2025年9月、11月分别在深圳、广州举办 [7]
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决议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7-29 04:46
董事会会议决议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于2025年7月28日以现场结合通讯形式召开,应到董事8名,实际出席8名,会议召集和召开符合《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 [2] - 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向公司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激励对象授予预留限制性股票的议案》,同意以2025年7月28日为预留授予日,授予价格为14.76元/股,向3名激励对象授予7.9700万股限制性股票 [2] - 表决结果为全票通过(8票赞成,0票反对,0票弃权) [3] 权益分派方案 - 公司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方案为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34元(含税),总股本1.4亿股中1,301,916股回购股份不参与分配,实际参与分配股本1.38698亿股,合计派发现金红利47,157,348.56元 [8][9] - 差异化分红方案维持现金分红总额不变,若股权登记日前总股本变动将调整每股分配金额,虚拟分派的每股现金红利为0.33684元 [8][9] - 除权(息)参考价格计算公式为:前收盘价格-0.33684元/股 [9] 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 预留部分授予3名激励对象7.9700万股限制性股票,占公司总股本0.06%,授予价格14.76元/股,股票来源为二级市场回购或定向发行 [15][17] - 激励计划有效期最长48个月,预留授予的限制性股票分两期归属,归属条件包括公司业绩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 [25][27] - 预留授予的激励对象为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不涉及董事或高级管理人员 [28][29] 财务影响测算 - 采用Black-Scholes模型测算限制性股票公允价值,参数包括授予日收盘价27.17元/股、上证指数波动率19.9344%(12个月)和16.9239%(24个月)、1年期国债收益率1.3835% [30] - 预留授予部分预计总费用1,175,412元,2025-2026年分别摊销587,706元,对净利润产生影响但有助于提升团队稳定性 [31] - 法律意见认为本次授予符合《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独立财务顾问确认授予程序合规 [31][32]
宏力达: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关于上海宏力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差异化分红事项之专项法律意见书
证券之星· 2025-07-29 00:27
差异化分红原因 - 公司回购专用账户中的股份不享有利润分配权,不参与2024年年度利润分配 [2] - 公司于2023年9月6日通过董事会决议,使用超募资金回购1,301,916股股份,计划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2] 差异化分红方案 - 公司拟以扣除回购股份后的股本138,698,084股为基数,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4元(含税) [3] - 若股权登记日前总股本变动,将维持现金分红总额不变,调整每股分配金额 [3] 差异化分红计算依据 - 除权(息)参考价格计算公式为(前收盘价格-现金红利)÷(1+流通股份变动比例) [4] - 以2025年7月11日收盘价26.18元/股计算,实际分派现金红利为0.34元/股,除权参考价为25.84元/股 [4] - 虚拟分派现金红利为0.33684元/股,除权参考价为25.84316元/股,对参考价格影响绝对值低于1% [5] 法律合规性 - 差异化分红事项符合《公司法》《证券法》《回购规则》等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规定 [5] - 不存在损害公司及全体股东利益的情形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