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奇安信(688561)
icon
搜索文档
奇安信(688561) - 2024 Q4 - 年度业绩预告
2025-01-17 19:05
2024年财务数据 - 2024年预计营业收入42.00 - 45.00亿元,同比下降30.15% - 34.81%[3] - 2024年预计归母净利润 -145,000 - -125,000万元,上年同期为7,175.04万元[3][5] - 2024年预计扣非归母净利润 -165,000 - -145,000万元,上年同期为 -9,666.86万元[3][5] - 2024年销售回款约47.6亿元,同比下降约11%,高于收入规模[8]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约 -3.4亿元,同比改善约4.4亿元[8] - 2024年全年费用同比减少约5亿元[10] 业绩变动原因 - 主营业务收入下降因客户预算削减、项目延期及营销体系改革[7][8] - 净利润亏损增加因市场应对不足、盈利能力下滑和费用压降不充分[10] 2025年战略与目标 - 2025年公司将实施“四个聚焦”战略调整[11] - 2025年公司目标提升收入规模、改善现金流[11][12]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网络安全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经济网· 2025-01-03 06:55
文章核心观点 - 2025年网络安全行业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应把握人工智能机遇,深化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升级 [1][2][7] 行业发展背景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现实需求与未来蓝图相连,增强发展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利于网络安全行业发展 [2]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 - “数转智改”使细分场景安全需求激增,数字经济延伸让安全风险增多、个性化需求涌现 [3] - “大信创”时代驱动网络安全市场增长,“2+8+N”信创体系铺开将拉动安全增量市场 [4] - 省级单位安全建设加速落地,基础设施运营单位会加大安全投入增强保障能力 [6]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来机遇,相关国家对网络安全产品与服务需求上涨 [7] 公司举措与目标 - 奇安信响应号召开展AI驱动安全行动,研发网络安全大模型及AI安全解决方案,成果已被关键领域用户尝鲜 [5] - 奇安信未来将推动AI研发成果渗透各行业,促进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变革 [5]
奇安信(688561) -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07
2024-12-02 17:24
行业前景与公司机遇 - 明年网络安全行业是大年起始,有化债、信创、军工、出海、企业优势和龙头优势六大积极因素 [2] - 明年政府网络安全预算预计提升,若恢复到2023年水平,对应显著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政府收入下降46% [2] - 信创到2027年有结果导向,全面信创市场包括银行、央企等,网络安全面临全面信创化 [2][3] - 国际化机会增加,部分国家研发技术积累不足,需依靠中美,公司希望通过大项目扎根当地市场 [4] - 军工板块崛起,公司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军工板块收入占比已成规模且高速增长 [4] - 龙头企业优先发展,公司作为网安行业龙头,明年发展机会领先行业 [4] - 研发积累是竞争力源泉,除政府市场化债外,其余五个机会都拼研发积累,明年公司历史研发积累将转化为优势 [4] 海外业务布局 - 香港国际研发中心和服务中心进入实质性运转阶段,解决对海外市场理解和产品兼容性问题 [5] - 明年在优势国家深耕,打开大单并举局面,通过大项目培养人才,形成服务能力,进入当地商业市场 [5] - 国际局势变化使部分国家提出类似“信创”概念,公司抓住机会承建政府工程,拓展国际市场,目标未来国际收入比例达30%以上 [5][6] 新发展机遇 - 《可信数据空间发展行动计划(2024 - 2028年)》为数据安全带来机遇,构建可信管控能力需三类安全技术和一套安全治理体系,通过网络和数据安全运营中心落实 [6] - 公司位列国内数据安全市场份额第一,通过产品体系和运营服务能力,为建设可信数据空间贡献力量 [6] 算力安全领域 - 全国算力中心加速建设,公司将算力中心安全分为五个层次,重点布局前三个层次 [7] - 今年前三季度拿下两个金额千万级算力安全大单,特点是金额大、需求产品品类多,品类齐全且在人工智能及大数据领域投入早的厂商有优势 [7] 行业并购 - 经济调整期,网络安全行业客户预算削减,产能过剩,中小公司有被并购需求 [7] - 经济新阶段,网络安全行业增长出现变化,客户需求从单品转向防护体系化,进入产品组合阶段,公司不排除进行行业内收购和整合 [8] 信创合作 - 公司与麒麟操作系统深度融合提升其安全性,又与飞腾CPU深度融合,使CPU和操作系统安全联动 [9] - 公司是华为金牌合作伙伴,为信创厂商提供安全体系架构,基于优秀的硬件和操作系统底层安全能力 [9] 国家化债政策影响 - 中央化债政策对网络安全行业需求侧从复苏到增长构成利好,行业迎来拐点 [10] - 地方政府类客户网络安全预算逐渐恢复增长,央企、国企类客户数字化转型配套网络安全预算增长 [10] - 信创市场预计回暖,发展提速可期 [10] - 关基保护条例和网络数据安全条例执行力度加大,除国家级关基保护单位外,近两年确定省级关基保护单位近6000家,带来市场增量 [10] - 行业供给侧竞争格局优化,头部企业瘦身提质增效,中小规模企业部分出清,创造盈利空间 [10] - 下游客户拖欠账款问题预计改善,缓解行业和公司应收账款压力,利好长远发展 [10]
奇安信:2024年三季报点评:业绩短期承压,加强现金流管理
华创证券· 2024-11-05 12:3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强推"评级,目标价41元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短期承压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11亿元,同比下滑26.47%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11.76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2.23亿元 [1] - 归母扣非净利润亏损13.03亿元,上年同期亏损13.06亿元 [1] 企业用户构筑公司护城河 - 前三季度,企业级客户、政府客户、公检法司分布占主营比例为77.42%、16.07%、6.51%,企业级客户仍为公司收入主要来源 [2] - 百万级以上客户创收占营收比重超过67%,500万级以上大客户创收占营收比重接近50%,500万以上大客户单体创收增速超17% [2] 坚持提质增效,现金流管理助力健康发展 - 公司持续推进提质增效战略,前三季度费用总计同比下降23.63% [2] - 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3.70亿元,同比增加4.57亿元,改善措施效果显著 [2] 中国电子增持,战略协同加速 - 7月31日,中电金投拟增持公司5%的股份,10月9日已完成过户,目前中国电子合计控制公司23.10%的股份 [2] - 中国电子对奇安信的增持,双方未来将实现更为深入的战略协同,通过整合双方资源,助力中国电子保障国家网络安全,提升公司竞争力 [2] 财务数据总结 营收及利润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60.39/70.18/78.08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2/2.33/3.82亿元 [2] 主要财务指标 - 2023-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65.4%/60.4%/60.1%/59.7% [6] - 2023-2026年净利率分别为1.2%/1.4%/3.5%/5.1% [6] - 2023-2026年ROE分别为0.7%/0.8%/2.2%/3.5% [6] - 2023-2026年ROIC分别为0.7%/1.5%/2.8%/4.2% [6]
向创新要竞争力——访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
中国经济网· 2024-11-04 06:18
文章核心观点 - 民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占据了技术创新成果的70%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8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的90%以上[1] - 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保持长久竞争优势的必由之路[1] -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了重大政策支持,如支持民营企业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向民营企业开放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等[1] - 民营企业应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同频共振[1][2] 行业发展 - 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创新是企业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路径,不创新就意味着落后[1] - 民营企业可以构建创新联合体,发挥头部企业的资金实力、市场渠道和品牌影响力,以及专业化企业的技术积累,合作创造更大经济和科技价值[2] - 创新联合体有利于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突破产业发展技术瓶颈、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2] - 民营企业应通过资源共享、技术交流等方式,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化和协同创新[2] 公司发展 - 奇安信公司累计研发投入80亿元,研发人员超3000人,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超23%,创新成果不断落地应用[1] - 奇安信公司切实受益于政策"服务包"机制,解决了融资对接、人才引进等方面难题[3] - 奇安信公司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战略阶段,从外部看需求旺盛,从内部看具备实现目标的条件[3] - 奇安信公司正从"深度、广度、厚度、高度"四方面着手,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4]
奇安信2024年三季报点评:聚焦现金流质量提升,业务优势强化在途
国泰君安· 2024-11-01 10:4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上调目标价至45.37元(+11.96)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收入规模略有缩减 -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短期承压,实现营业收入27.11亿元,同比减少26.47%,归母净利润-11.76亿元,同比减亏0.47亿元 [4] - 2024年第三季度公司营收为9.27亿元,同比下降22.95%;归母净利润为-3.56亿元,同比增亏0.13亿元 [4] 公司重视现金流质量提升,费用端有效控制 - 公司前三季度经营质量大幅提升,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13.70亿元,同比增加4.57亿元 [4] - 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突出,2024年前三季度的三项主要费用合计26.09亿元,同比下降24.15% [4] - 第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为3.24亿元,同比下降4.30%,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4.91%,较去年同期增加6.80pct [4] 重点布局数据安全领域,中国电子增持强化业务优势 - 公司重点布局数据安全市场,并致力于提升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连续两年在数据安全软件市场排名第一 [4] - 今年7月中国电子全资子公司中电金投拟增持5%的公司股份,交易完成后中国电子将通过中电金投及明洛投资合计控制公司总股本的23.10% [4] - 中国电子与奇安信互相扎根在不同的安全领域,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业务互补性强,有望通过整合双方资源共同推进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 [4]
奇安信(688561) -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06
2024-10-31 18:13
经营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完成营业收入27.11亿元,同比下降26.47%,归母净利润-11.76亿元,同比增长3.84%[1][2][3] - 公司延续上半年整体经营思路,聚焦高价值、高投入、高增长的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和区域,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1] - 公司在算力安全、运营商安全等领域斩获多个千万元级大单[1][2] - 企业级客户、政府客户、公检法司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77.42%、16.07%、6.51%[2] - 公司在港澳、宁夏、云南等地区实现高速增长[2] 技术创新 - 公司累计研发投入71.95亿元,在零信任网络访问、网络检测与响应等多个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3] - 公司入选多个安全领域的代表供应商,如攻击面管理、软件组成分析等[3] 战略协同 - 中国电子增持公司5%股份,双方将实现更深入的战略协同[3][4] - 中国电子增持有助于提升自身网络安全核心能力,支持公司作为国家网络安全骨干力量的产业地位[3][4] 行业趋势 - 中央政府出台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将为网络安全行业带来重大利好[4] - 客户对网络安全需求从单品转向体系化需求,公司在产品组合创新方面具有优势[13][14] - 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头部企业纷纷提质增效,为行业盈利弹性创造空间[12] 公司展望 - 公司现金流管理和回款工作成效显著,有望实现全年经营性现金流打平[15] - 公司利润和收入指标有望继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15] - 公司将持续推进国际化战略,未来3-5年内海外收入占比有望达到30%以上[9][10]
奇安信(688561)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30 16:46
营业收入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927,474,008.67元,同比下降22.95%;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2,710,678,137.95元,同比下降26.47%[2]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7.11亿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36.86亿元减少26.47%[15] 净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55,569,963.80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1,175,976,593.20元[2]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448,956,861.32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1,302,522,240.22元[2]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 - 11.81亿元,2023年同期为 - 12.28亿元[17] - 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 11.76亿元,2023年同期为 - 12.23亿元[18] 每股收益情况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均为 -0.52元/股;年初至报告期末均为 -1.72元/股[2][3] - 2024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 - 1.72元/股,2023年同期为 - 1.79元/股[18] 净资产收益率情况 - 本报告期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 -3.87%,较上年减少0.11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为 -12.27%,较上年增加0.64个百分点[3] 研发投入情况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323,754,046.59元,同比下降4.30%;年初至报告期末研发投入1,039,189,967.73元,同比下降20.47%[3] - 本报告期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34.91%,较上年增加6.80个百分点;年初至报告期末为38.34%,较上年增加2.90个百分点[3] - 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10.39亿元,2023年同期为13.07亿元[17] 资产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14,775,630,003.14元,较上年度末下降9.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9,008,414,140.30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1.36%[3] - 2024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7.14亿元,较2023年末的20.62亿元减少65.36%[13] - 2024年9月30日应收票据为1904.55万元,较2023年末的1.46亿元减少86.96%[13]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62.93亿元,较2023年末的62.52亿元增加0.66%[13] - 2024年9月30日合同资产为5.66亿元,较2023年末的6.85亿元减少17.39%[13] - 2024年9月30日资产总计为147.76亿元,较2023年末的162.65亿元减少9.15%[14] 负债情况 - 2024年9月30日短期借款为21.36亿元,较2023年末的17.60亿元增加21.29%[14] - 2024年9月30日合同负债为1.82亿元,较2023年末的3.32亿元减少45.24%[14] - 2024年9月30日长期借款为1.75亿元,较2023年末的1亿元增加75%[14] 非经常性损益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非经常性损益合计126,545,647.02元[5] 股东数量及持股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20078[8] - 齐向东持股149,561,640股,持股比例21.83%[8]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明洛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121,962,240股,持股比例17.80%[8] -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安源创志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49,679,460股,持股比例7.25%[8] - 天津奇安壹号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40,653,900股,持股比例5.93%[8]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期初持股7,671,561股,比例1.12%,期末持股12,906,217股,比例1.88%[11]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期初持股22,940,654股,比例3.35%,期末持股21,389,277股,比例3.12%[11]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期初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数量合计115,300股,比例0.02%,期末为0[11] - 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期初转融通出借股份且尚未归还数量合计558,600股,比例0.08%,期末为0[11] - 上述股东均未通过投资者信用证券账户持有公司股份[10] 营业成本及费用情况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38.75亿元,较2023年前三季度的49.44亿元减少21.62%[15]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为11.98亿元,2023年同期为14.47亿元[17] - 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1.75亿元,2023年同期为16.59亿元[17]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情况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370,230,003.19元[2] - 2024年前三季度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5.56亿元,2023年同期为28.26亿元[19]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8.16亿元,2023年同期为31.33亿元[19]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1.87亿元,2023年同期为49.60亿元[19]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3.70亿元,2023年同期为 - 18.28亿元[19]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情况 -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205.306046万元和628.125418万元[20] - 购建固定资产等支付现金为19537.470233万元和9716.229666万元[20] - 投资支付现金为412万元和7258.10665万元[2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9949.470233万元和16974.336316万元[20]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 17744.164187万元和 - 16346.210898万元[20]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情况 - 吸收投资收到现金为15105.9846万元[20] - 取得借款收到现金为180992.682295万元和156494.346341万元[20] -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08855.986663万元和171600.330941万元[20]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378.175685万元和122188.507691万元[2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情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 124409.505913万元和 - 76927.998864万元[20]
奇安信(688561) - 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005
2024-09-13 17:44
分组1:业绩情况 -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83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8.17% [2] - 2024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8.20亿元,较去年减亏 [2]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净额 -8.2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5.73亿元 [3] 分组2:收入下降原因 - 把回款和现金流管理放首位,放弃预期回款不理想客户 [2] - 放弃总集成角色,硬件及其他收入大幅减少 [2] - 地方政府和公检法司类客户在收入结构中占比降低 [2] 分组3:归母净利润增长原因 - 重视业务高质量发展,提升自身经营、管理能力 [2][3] - 加强降本增效,做好财务预算管理,提高人员效率 [3] 分组4:市场拓展进展 - 企业级、政府、公检法司客户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0.81%、13.35%、5.84%,企业级占比较去年同期增长12.1个百分点 [3] - 百万级以上客户创收占营收比重超70%,单体创收增速接近38%;500万级以上客户创收占营收比重超50%,销售金额与去年基本持平 [3] - 港澳地区同比增长504.08%,重庆同比增长99.99%,河北同比增长38.67%,浙江同比增长25.15%,新疆同比增长19.22%,北京同比增长3.50% [3] - 以香港为桥头堡,加快印尼、阿曼、埃及等国家业务布局 [3] - 凭借优势在汽车等高端制造业出海进程中树立赛力斯等标杆案例 [3] 分组5:技术研发进展 - 强化产品体系化组合“总体能力”,斩获多个千万级大项目 [3][4] - “超大规模多领域融合联邦靶场(鹏城网络靶场)关键技术及系统”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4] - 某电子数据取证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评2023年公安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4] - 报告期内参与已发布网络安全国家标准9项,累计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等94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相关奖项26项,参与国家标准制定75项,牵头2项,已完成49项 [4] 分组6:新兴技术领域布局 大数据分析 - 构建“大禹”“诺亚”等网络安全研发平台,提升研发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4] - 态势感知品类满足市场主流需求,态势感知与安全运营平台(NGSOC)和威胁监测与分析系统(天眼)功能强大 [4][5] - 安全分析和情报市场份额连续四年排名第一,网络威胁检测与响应市场份额连续三年排名第一,今年6月NDR产品市场份额达22.5%,连续三年排名第一 [5] - 今年7月入选我国攻击面管理(ASM)领域代表厂商 [5] 云安全 - 提供全栈式云安全能力,满足多种云环境下客户需求 [5] - 以25.8%的占有率连续两年排名中国私有云云工作负载安全市场第一,在多个重要关基行业取得突破 [5] - 今年5月,Q - SASE与某大型央企联合申报项目获优秀案例奖 [5] - 今年7月,CSMP云安全资源池获5项满分(共6项维度)成绩 [5]
奇安信:聚焦高质量发展,利润与销售回款均改善
中泰证券· 2024-09-05 16: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公司评级为"增持"(下调)[1] 报告的核心观点 营收同比下降,公司聚焦核心优质客户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17.83亿元,同比下降28.17%;单Q2公司营业收入10.78亿元,同比下降30.76%。企业级客户、政府客户、公检法司分别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为80.81%、13.35%、5.84%。企业级客户中,从收入的体量分布上看,百万级以上客户创收占营收比重超过70%,百万级以上客户单体创收增速接近38%,其中五百万级以上客户创收占营收比重超过50%。收入的区域结构方面,港澳地区同比增长504.08%,重庆同比增长99.99%,河北同比增长38.67%,浙江同比增长25.15%,新疆同比增长19.22%,北京同比增长3.50%。[5] 公司从侧重规模转向侧重质量,重视回款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8.20亿元,亏损同比收窄6.78%;扣非归母净利润-8.54亿元,亏损较上年同期收窄12.78%。2024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回款18.38亿元,同比增长2.48%;经营性现金流净额-8.26亿元,同比增加5.73亿元,同比增长40.97%;三费金额同比下降27.67%。公司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以销售回款与毛利作为核心考核指标不动摇,实现了销售回款和净利润的双增长,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显著优于去年同期,三费金额同比进一步下降。[5] 成立"特区"联动作战,进一步推动海外布局 - 公司在江苏、浙江、陕西、新疆等地先后成立"特区",打通并融合了军团、区域和渠道这三大营销组织角色,加强行业与区域间的协同、直销与渠道间的协同,提升资源的联动效率。海外市场方面,上半年公司以国际研发中心和国际业务总部香港作为桥头堡,加快了在印尼、阿曼、埃及等国家的业务布局进度。[5] 财务数据总结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收入为66.43/73.24/82.91亿元,归母净利润为1.37/2.92/5.00亿元。公司2024/2025/2026年EPS分别为0.20/0.43/0.73元。[8] 主要财务指标 - 2023-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65.4%、66.7%、67.8%、69.1%;净利率分别为1.2%、2.1%、4.0%、6.0%;ROE分别为0.7%、1.4%、2.8%、4.7%;ROIC分别为0.7%、2.4%、4.3%、6.6%。[10] - 2023-20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7.4%、30.3%、30.6%、30.4%;流动比率分别为1.9、2.3、2.3、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