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恒生物(688639)
icon
搜索文档
工信部公示:《高性能生物反应器创新任务》入围揭榜单位名单
仪器信息网· 2025-11-07 17:09
文章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开展高性能生物反应器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旨在通过“串珠成链”集成创新强化核心组件、关键部件和操作系统,增强生物制造关键装备供给能力 [2] - 任务聚焦反应器系统、关键部件与耗材、工业操作系统3类共9项榜单,旨在遴选培育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优势单位,突破标志性技术装备并培育典型应用场景 [2] - 多家行业领先公司及科研院所入围揭榜单位名单,包括中科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广州艾贝泰生物、上海东富龙、楚天科技等,覆盖生物反应器全产业链环节 [2][5][6] 反应器系统类任务与参与单位 - 微生物平行生物反应器任务由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牵头,联合天津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华熙生物等公司 [5] - 细胞平行生物反应器任务由迪必尔生物工程(上海)和广州市艾贝泰生物科技分别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多家研究所及汉腾生物、国药中生等企业 [5] - 大型细胞生物反应器任务由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东富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先声生物制药、江南大学等单位 [5] 关键部件与耗材类任务与参与单位 - 细胞培养微载体规模化制备任务由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百林科(兰州)新材料有限公司等牵头,联合中科森辉、华兰生物疫苗等公司 [5][6] - 核心理化参数原位监测传感器任务由微基智慧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参与 [5][6] - 核心传质组件任务由浙江长城搅拌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牵头,联合多家高校与企业 [6] 工业操作系统类任务与参与单位 - 生物反应器智能工业操作系统任务由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等国科新智(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牵头,联合和利时自动化、微康益生菌等企业 [6] - 交变切向流灌流系统任务由艾力特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和成都英德生物医药设备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康希诺生物等公司 [6]
华恒生物(688639) - 安徽华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会会议资料
2025-11-05 16:00
董事会换届 - 公司开展董事会换届选举工作[11] - 提名郭恒华等5人为第五届非独立董事候选人,任期三年[11] - 提名陈继忠等3人为第五届独立董事候选人,任期三年[14] 会议表决 - 对非独立董事和独立董事候选人采用累积投票制分项表决[12][14] - 会议采取现场和网络投票结合方式表决[6]
510亿元央企新兴产业发展基金启航,六氟磷酸锂价格涨势不止
华安证券· 2025-11-04 14:12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增持 [1] 核心观点 - 2025年化工行业景气度将延续分化趋势,推荐关注合成生物学、农药、层析介质、代糖、维生素、轻烃化工、COC聚合物、MDI等行业 [4] - 化工板块本周(2025/10/27-2025/10/31)表现强势,涨跌幅为2.50%,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4位,跑赢上证综指2.38个百分点,跑赢创业板指1.99个百分点 [3] - 510亿元央企新兴产业发展基金正式启航,将投资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34] 重点推荐赛道与逻辑 - **合成生物学**:能源结构调整背景下,化石基材料面临冲击,生物基材料成本下降及"非粮"原料突破有望推动需求爆发,推荐关注凯赛生物、华恒生物 [4] - **三代制冷剂**:配额政策落地在即,供给进入"定额+持续削减"阶段,需求端因热泵、冷链市场发展及空调存量扩张而稳定增长,供需缺口将持续扩大,相关公司包括巨化股份、三美股份、昊华科技、永和股份 [5] - **电子特气**:作为电子工业"粮食",国产替代机遇显著,下游集成电路、面板、光伏三轮驱动高端产能需求,核心竞争力在于提纯技术、混合配方及多品类供应潜力,相关公司有金宏气体、华特气体、中船特气 [6][8] - **轻烃化工**:烯烃原料轻质化(乙烷、丙烷)已成为全球不可逆趋势,具有流程短、收率高、成本低、低碳排等优势,副产氢气可降低用氢成本,推荐关注卫星化学 [8] - **COC/COP聚合物**:性能优越的光学材料,主用于手机摄像镜头,国内产业化进程加速得益于技术突破及下游供应链安全担忧推动国产替代,建议关注阿科力 [9] - **钾肥**:国际巨头Canpotex撤回报价、Nutrien宣布减产导致供给下滑,叠加俄罗斯终止《黑海粮食外运协议》推高农产品价格及种植意愿,钾肥价格有望触底回升,建议关注亚钾国际、盐湖股份、藏格矿业等 [10] - **MDI**:高技术壁垒形成寡头垄断格局,全球前5家厂商产能占比达90.85%,需求端受益于聚氨酯材料应用拓展,供给格局有望向好,推荐关注万华化学 [12] 行业市场表现 - **板块表现**:本周化工板块涨幅2.50%,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4,涨幅前三的板块分别为电力设备(4.29%)、有色金属(2.56%)、钢铁(2.55%)[22] - **子板块表现**:化工细分板块中上涨个数为22个,下跌9个,涨幅排名前三的子板块为氟化工(8.40%)、无机盐(7.68%)、磷肥及磷化工(5.84%)[23] - **个股表现**:本周涨幅前十的化工个股中,先锋新材上涨43.49%、振华股份上涨34.30%、多氟多上涨33.15%,其中2家属于氟化工,3家属于电池化学品 [28] 产品价格与价差跟踪 - **价格涨幅前五**:液氯(华东)上涨56.78%、NYMEX天然气(期货)上涨19.73%、六氟磷酸锂上涨14.59%、硝酸(安徽)98%上涨6.45%、百草枯上涨5.88% [13][38] - **价格跌幅前五**:丁二烯(东南亚CFR)下跌5.49%、丙烯酸(精酸华东)下跌4.55%、SBS(国内现货价格)下跌3.71%、甲醇(华东)下跌3.68%、醋酸(华东)下跌3.08% [13][38] - **价差涨幅前五**:PTA价差上涨714.20%、黄磷价差上涨47.62%、磷肥DAP价差上涨28.38%、DMF价差上涨13.45%、PVA价差上涨13.35% [13][41] - **价差跌幅前五**:甲醇价差下跌62.18%、PET价差下跌11.73%、涤纶短纤价差下跌9.99%、环氧丙烷价差下跌5.54%、烧碱价差下跌5.22% [13][41] 行业供给侧跟踪 - 本周行业内主要化工产品共有155家企业产能状况受到影响,其中新增检修1家(四川石化,生产丁二烯),装置重启8家(涉及丙烯、丁二烯、PX、PTA、乙二醇、DMF、合成氨等产品)[14][44] 重要行业动态 - **央企战新基金启航**:首期募集510亿元,将投资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国资央企补齐产业短板 [34] - **六氟磷酸锂价格持续上涨**:市场主流价格达103,500元/吨,较上周上涨15%,供给端大厂超负荷生产,需求端储能市场订单增量明显 [34] - **巴斯夫投资半导体化学品**:将在德国路德维希港增设电子级氢氧化铵生产装置,预计2027年投产,以满足欧洲半导体产业对高纯度化学品的需求 [35]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生物基产品行业政策、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开发方向分析: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31亿美元,约占全球52.73%[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1-03 09:27
行业定义与分类 - 生物基产品是指利用生物质或生物过程生产的产品,主要分为生物基能源和生物基材料两大类 [2] - 生物基能源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形态,如生物柴油和生物甲烷;生物基材料包括大分子材料、小分子化学品和再合成材料,如生物塑料和生物润滑油 [2] - 生物基产品可替代传统化石燃料为基础的产品,应用范围涵盖润滑剂、清洁剂、油墨、肥料及生物塑料等 [4]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生物基产品市场规模增至421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481亿美元,未来五年后全球规模将突破800亿美元 [1][5] - 2024年中国生物基产品市场规模为199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47.27%,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231亿美元,占比提升至48.02% [1][5] - 全球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228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421亿美元,同期中国市场规模从86亿美元增长至199亿美元 [5] 行业发展驱动力 - 生物基产品以可再生资源为基础,被认为是“碳中性”,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替代化石产品的重要方式 [1][5] - 在全球石化资源日益匮乏和气候变暖问题加剧的背景下,发展可持续的“绿色经济”日益受到关注 [1][5] - 各国政府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发展,中国已将非粮生物基材料纳入多项国家战略和规划文件 [5][8] 行业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为小麦、谷物、玉米等粮食作物,以及秸秆、竹、木等植物性废弃物和动物、微生物等生物质原材料 [6] - 产业链中游由相关企业将生物质原料经过加工和转化,生产出各种生物基材料 [6] - 产业链下游应用于包装、餐饮、纺织、农林业、日用消费品、交通运输等领域 [6]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生物基产品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多元化、梯队化、生态化”特征 [11] - 主要上市企业包括丰倍生物、凯塞生物、金丹科技、万华化学、华恒生物、元利科技等 [2][11] - 代表企业华恒生物2024年生物制造行业营业收入18.05亿元,毛利率28.87%;凯塞生物2024年合成生物材料行业营业收入28.19亿元,毛利率36.97% [11][12] 技术路径与开发方向 - 生物基产品制造方法主要分为传统生物制造技术和合成生物学技术两类 [4] - 采用生物方法将生物质转化为生物能源及生物基产品具有重要意义,是向可持续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式 [13][14] - 在生物基产品生产技术不断突破、成本降低、性能提高的背景下,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 [15]
华恒生物的前世今生:郭恒华掌舵多年打造氨基酸龙头,氨基酸业务营收可观,新品扩张前景可期
新浪证券· 2025-10-31 18:16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13日,于2021年4月2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是领先的生物制造企业,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产品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产品研发、生产、销售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 - 化学制品 - 食品及饲料添加剂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1.94亿元,在24家同业公司中排名第8,行业平均营收为35.71亿元 [2] - 2025年三季度净利润为1.59亿元,在24家同业公司中排名第9,行业平均净利润为5.39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梅花生物营收182.15亿元,净利润30.25亿元,第二名新和成营收166.42亿元,净利润53.54亿元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42.5%,归属净利润1.7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3% [5] 财务状况分析 - 2025年三季度资产负债率为52.96%,高于行业平均的28.46%,但较去年同期的60.56%有所下降 [3]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为23.55%,低于行业平均的28.77%,且较去年同期的28.13%有所下滑 [3] 股东结构与公司治理 - 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均为董事长兼总经理郭恒华 [4] - 郭恒华薪酬从2023年的102.6万提升至2024年的175.4万,同比增加72.8万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1.02万,较上期增加23.84%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45万,较上期减少19.25% [5] 业务发展与未来展望 - 公司加大对1,3-丙二醇等生物基新材料单体的产业化投入,相关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5] - 对现有生产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可交替柔性生产多种产品 [5] - 打造高效开放式研发体系,推动"生物+AI"技术融合 [5]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净利润为2.5、3.6、5.1亿元 [5]
华恒生物(688639):Q3业绩同比实现增长,新产品未来可期
长江证券· 2025-10-30 17:41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9] 核心观点 - 公司Q3业绩同比实现显著增长,新产品布局和产能扩张为未来增长奠定基础 [1][2][6] - 作为领先的生物制造企业,公司产品技术壁垒较高,新品种未来放量值得期待 [8] - 公司积极推动“生物+AI”技术融合,打造高效开放式研发体系,为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12]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42.5%;归属净利润1.7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3%;归属扣非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0.8% [2][6] - 2025年Q3单季度实现收入7.0亿元,同比增长34.7%,环比下降12.2%;归属净利润0.53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1.2%,环比下降17.3%;归属扣非净利润0.5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88.0%,环比下降18.5% [2][6] - 2025年Q3公司销售毛利率为22.4%,同比提升1.0个百分点,环比下降1.6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为7.1%,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3个百分点 [7] 业务运营与市场表现 - Q3制冷剂实现外销量7.6万吨,同比下降10.6%,环比下降10.3%;实现税后均价4.30万元/吨,同比大幅上涨52.6%,环比上涨5.0%;实现营业收入32.7亿元,同比增长36.4%,环比下降5.8% [7] - Q3石化材料均价为6957元/吨,同比下降10.0%,环比基本持平;外销量14.4万吨,同比增长6.4%,环比下降6.4%;实现收入10.0亿元,同比下降4.2%,环比下降6.5% [12] - Q3基础化工品及其他板块均价为1456元/吨,同比下降16.7%,环比下降3.6%;外销量49.3万吨,同比增长17.5%,环比下降6.0%;实现收入7.2亿元,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9.4% [12] - Q3氟化工原料均价3103元/吨,同比下降14.3%,环比下降12.0%;外销量10.1万吨,同比增长5.3%,环比基本持平;实现收入3.1亿元,同比下降9.7%,环比下降11.9% [12] 新产品与产能布局 - 公司加大对1,3-丙二醇等生物基新材料单体的产业化投入,相关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12] - 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实现柔性生产,如在现有苹果酸装置基础上可交替生产苹果酸或色氨酸;在现有丁二酸装置基础上可交替生产丁二酸、L-缬氨酸和肌醇 [12] - 多个在建项目稳步推进,包括“赤峰基地丁二酸联产缬氨酸/肌醇项目”、“年产5万吨的生物基1,3-丙二醇建设项目”、“秦皇岛基地建设苹果酸联产色氨酸项目”等,Q3在建工程为12.5亿元 [12] - 公司“丁二酸联产缬氨酸/肌醇项目”、“苹果酸联产色氨酸项目”、“生物法交替年产2.5万吨缬氨酸、精氨酸及年产1000吨肌醇建设项目”已于2025年上半年实现部分转固 [12] 行业展望与公司前景 - 预计2025-2027年归属净利润分别为2.5亿元、3.6亿元、5.1亿元 [8] - 三代制冷剂景气持续上行,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 [12] - 公司非周期性行业特征逐步凸显,产品价格上涨有望成为新模式下的常态 [8]
华恒生物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61.22%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13:48
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营业收入为7.04亿元,同比增长34.73% [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272.94万元,同比增长161.22% [1] - 第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5220.68万元,同比增长187.98% [1]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为21.94亿元,同比增长42.53% [1] 研发与创新 - 公司为全球领先的合成生物技术企业,高度重视研发创新 [1] - 内部研究团队以自主研究及合作开放创新为基础,专注于市场需求 [1] - 已建立多个高端研究平台,包括自主研发平台、战略合作平台、联合实验室及院士博士后工作站 [1] - 外部合作机构的研发团队在菌株构建、技术扩展及创新管理等领域提供全面支持 [1] 战略发展 - 公司已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以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 [1] - 若H股发行成功,将有助于公司借助国际资本市场资源与机制优势,优化资本结构 [2] - H股发行旨在拓宽多元融资渠道,更好地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实现业绩稳定增长 [2]
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2.53% 华恒生物夯实生物基全球竞争力
证券时报网· 2025-10-28 20:1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7.04亿元,同比增长34.73% [1] - 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272.94万元,同比增长161.22% [1]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5220.68万元,同比增长187.98% [1] - 2025年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000.98万元,同比增长84.95%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1.94亿元,同比增长42.53% [1] 行业地位与市场 - 公司是全球通过合成生物技术实现商业化应用产品最全面的生物基产品企业之一 [1] - 公司是全球首家实现系列氨基酸(包括L-丙氨酸及L-缬氨酸)厌氧发酵法产业化的企业 [1] - 以2024年收入衡量,公司L-丙氨酸及L-缬氨酸的市场份额分别位居全球第一 [1] - 全球生物基产品市场预期在2024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1.3% [2] 业务与客户基础 - 公司产品组合主要包括氨基酸系列、维生素系列及其他生物基产品,应用于动物营养、日化护理、食品饮料、先进材料、植物营养等行业 [2]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与亚洲、欧洲及美洲85个国家的超过768个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2] - 公司与部分知名跨国企业已维持超过10年的业务关系 [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内部研究团队专注于市场需求,以自主研究及合作开放创新为基础 [2] - 公司已建立多个高端研究平台,包括自主研发平台、战略合作平台、与研究院及大学的联合实验室,以及院士博士后工作站 [2] - 外部合作机构的研发团队在菌株构建、技术扩展及创新管理等领域提供支持 [2] 战略发展举措 - 公司已正式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以深入推进全球化发展战略 [3] - 若H股发行成功,将有助于公司借助国际资本市场资源,优化资本结构,拓宽多元融资渠道 [3]
华恒生物(688639.SH):前三季度净利润1.68亿元,同比下降1.34%
格隆汇APP· 2025-10-27 22:30
营业总收入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1.94亿元 [1]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2.53% [1] 净利润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68亿元 [1]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1.34% [1] 每股收益 - 2025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67元 [1]
华恒生物:选举第五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7 22:09
公司治理变动 - 公司于2025年10月27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职工代表大会 [1] - 会议选举MAO JIANWEN(毛建文)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职工代表董事 [1] - 相关公告于2025年10月27日晚间发布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