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药一致(000028)
搜索文档
国药一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9.57亿元,同比下降10.18%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16:24
智通财经APP讯,国药一致(000028.SZ)披露2025年度前三季度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1.24亿 元,同比下降2.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7亿元,同比下降10.18%,相应的基本每股收益同 比下降9.95%。 2025年1-9月,分销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05.94亿元,同比下降0.59%;实现净利润7.23亿元,同比下降 7.32%。第三季度,分销业务面临的政策与市场竞争压力仍然存在,但公司通过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分 销收入实现企稳回升。同时,受部分下游客户回款周期较长影响,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同比增加,导致利 润下滑,但公司坚持业务调整与成本管控,利润降幅呈收窄态势。零售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52.26亿元, 同比下降7.14%;实现净利润0.13亿元,同比增长133.91%。 ...
国药一致(000028.SZ)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9.57亿元,同比下降10.18%
智通财经网· 2025-10-21 16:23
2025年1-9月,分销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05.94亿元,同比下降0.59%;实现净利润7.23亿元,同比下降 7.32%。第三季度,分销业务面临的政策与市场竞争压力仍然存在,但公司通过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分 销收入实现企稳回升。同时,受部分下游客户回款周期较长影响,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同比增加,导致利 润下滑,但公司坚持业务调整与成本管控,利润降幅呈收窄态势。零售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52.26亿元, 同比下降7.14%;实现净利润0.13亿元,同比增长133.91%。 智通财经APP讯,国药一致(000028.SZ)披露2025年度前三季度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1.24亿 元,同比下降2.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7亿元,同比下降10.18%,相应的基本每股收益同 比下降9.95%。 ...
国药一致(000028) - 2025 Q3 - 季度业绩
2025-10-21 16:15
收入和利润(同比)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551.24亿元,同比下降2.38%[4][9]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7亿元,同比下降10.18%[4][9]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总收入183.28亿元,同比下降1.89%[7][9] - 2025年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1亿元,同比下降9.58%[7][9]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23亿元,同比下降9.87%[4] 分销板块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分销板块营业收入405.94亿元,同比下降0.59%[9] - 2025年前三季度分销板块净利润7.23亿元,同比下降7.32%[9] 零售板块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零售板块(国大药房)营业收入152.26亿元,同比下降7.14%[9] - 2025年前三季度零售板块(国大药房)净利润0.13亿元,同比增长133.91%[9] 其他财务数据 - 2025年前三季度总资产505.5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31%[5]
国药一致:前三季度净利润9.57亿元,同比下降10.18%
新浪财经· 2025-10-21 16:13
国药一致发布业绩快报,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551.24亿元,同比下降2.38%。净利润9.57亿元,同比下 降10.18%。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将坚定不移地聚焦"开源、节流、提效"的重点方向,加速数 字化转型、深化组织变革与精细化管理、调整业务结构,持续提升经营质量与抗风险能力,实现稳健发 展。 ...
医疗耗材供应链SPD板块10月20日涨0.41%,建发致新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4396.72万元
搜狐财经· 2025-10-20 16:56
板块整体表现 - 10月20日医疗耗材供应链SPD板块整体上涨0.41%,领先个股为建发致新,涨幅达4.46% [1] - 当日上证指数上涨0.63%至3863.89点,深证成指上涨0.98%至12813.21点,板块表现与大盘基本同步 [1] - 板块内资金流向呈现分化,主力资金净流出4396.72万元,而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入2763.62万元和1633.1万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建发致新(301584)表现突出,收盘价29.30元,上涨4.46%,成交量为18.64万手,成交额达5.34亿元 [1] - 达嘉维康(301126)上涨3.07%至11.75元,成交5.35万手,成交额6221.88万元 [1] - 健摩信息(605186)和合富中国(603122)分别上涨2.68%和1.91%,成交额分别为3343.23万元和2806.45万元 [1] 个股资金流向 - 塞力医疗(603716)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1283.25万元,主力净占比2.55%,但游资净流出1261.48万元 [3] - 达嘉维康(301126)主力净流入523.79万元,占比8.42%,游资净流入67.42万元,但散户净流出591.22万元 [3] - 瑞康医药(002589)和华东医药(000963)分别获得主力净流入343.12万元和236.86万元,主力净占比分别为9.25%和1.18% [3] 其他活跃个股 - 朗玛信息(300288)上涨1.48%至13.68元,成交3.64万手,成交额4968.35万元 [1] - 浙江震元(000705)和国科恒泰(301370)分别上涨1.07%和1.06%,成交额分别为6335.84万元和3126.31万元 [1] - 达实智能(002421)和开开实业(600272)涨幅较小,分别为0.94%和0.86%,成交额分别为1.19亿元和2373.17万元 [1]
医药商业板块10月9日涨0.56%,塞力医疗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入239.97万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10-09 17:03
板块整体表现 - 医药商业板块在10月9日较上一交易日上涨0.56% [1] - 当日上证指数报收于3933.97点,上涨1.32%,深证成指报收于13725.56点,上涨1.47% [1] - 板块整体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入239.97万元,游资资金净流出4578.89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338.92万元 [2] 领涨个股表现 - 塞力医疗领涨板块,收盘价为25.92元,涨幅为4.22%,成交量为23.04万手,成交额为5.75亿元 [1] - 上海医药涨幅为1.89%,收盘价为18.29元,成交量为31.63万手,成交额为5.74亿元 [1] - 中国医药涨幅为1.52%,收盘价为11.32元,成交量为32.41万手,成交额为3.63亿元 [1] - 九州通涨幅为1.44%,收盘价为4.92元,成交量为34.29万手,成交额为1.67亿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百洋医药领跌板块,跌幅为2.96%,收盘价为27.17元,成交量为5.74万手,成交额为1.58亿元 [2] - C建发致跌幅为2.90%,收盘价为28.15元,成交量为21.71万手,成交额为6.15亿元 [2] - 第一医药跌幅为2.76%,收盘价为13.38元,成交量为8.11万手 [2] 个股资金流向 - 上海医药主力资金净流入1.22亿元,主力净占比为21.16%,但游资和散户资金分别净流出6568.04万元和5586.32万元 [3] - 九州通主力资金净流入1567.86万元,主力净占比为9.36% [3] - 国药一致主力资金净流入774.02万元,主力净占比为9.94% [3] - 塞力医疗主力资金净流入766.00万元,主力净占比为1.33%,同时散户资金净流入996.75万元 [3]
线下药店“关店”频现 多家上市药店中报业绩承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9-30 08:37
行业核心观点 - 线下药店行业扩张拐点已至,正从规模增长转向精细化、多元化运营模式 [1][7] - 行业面临营收增速下滑至个位数甚至负增长,持续20年的高增长或已结束 [2] - 政策和市场双重驱动促使行业进入整合期,竞争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6][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中报显示多家上市公司业绩承压,益丰药房、老百姓、一心堂营收均出现下滑 [2] - 零售药店主要上市公司2024年营收增速下滑至个位数甚至负增长,2025年上半年负增长趋势更明显 [2] - 益丰药房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0.35%,但通过关店和降本增效,净利润同比增长10.32% [5] 门店数量变化 - 国大药房2024年战略性关闭1270余家直营门店,年末门店总数降至9569家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国大药房门店总数降至8591家,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2111家(近两成) [3] - 2025年一季度全国药店数量环比净减少约3000家,总数跌破70万家 [6] - 2025年上半年四大连锁药店上市公司直营门店数量较年初均下降:大参林降1.30%、老百姓降2.00%、益丰药房降1.80%、一心堂降1.10% [3] 行业整体规模 - 2025年7月中国实体药店零售规模为487亿元,与2024年6月相比出现4%的跌幅 [3] - 2025年1至7月实体药店累计规模为3448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2.4% [3] - 医保药店减少、消费者购药渠道转变、经营成本增加导致行业整体疲软 [3] 战略调整与成效 - 连锁药店放缓门店扩张速度,聚焦存量门店发展和控费提效 [5] - 2024年益丰药房关闭1078家门店,大参林关闭733家,一心堂关闭358家 [5] - 国大药房通过"一店一策"提升经营质量,2025年上半年新增开店24家,闭店864家,亏损门店占比大幅降低 [6] - 行业整合提速,大型连锁药店凭借合规运营、精细管理和选品服务能力展现更强竞争力 [6] 驱动因素与未来趋势 - 医保门诊统筹改革导致个账缩水和严格监管,压缩药店发展空间 [7] - 医药分家深化加速医院处方外流,带量采购品种范围扩大推动品种转战院外 [8] - 门诊共济为纳入门诊统筹的药店带来机会,有望承接更多医院处方和客流 [8] - 行业发展方向将以处方药为主的院边店和以大健康产品为主的社区店逐步分流 [8]
商业医疗险报告一:见微知著,医保承压下商保或为破局之法
平安证券· 2025-09-22 18: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生物医药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1]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卫生费用持续增长 2023年达9.06万亿元 占GDP比重7.2% 增速高于GDP增速 在老龄化趋势下预计将持续增长[3][15] - 医保基金承压 2024年医保收入3.49万亿元(同比增长4.20%) 支出2.98万亿元(同比增长5.51%) 支出增速快于收入增速 累计结余负增长[20] - 商业健康险快速发展 保费规模从2014年1587亿元增长至2024年9974亿元 医疗险为赔付主力 2023年保费规模约4336.8亿元 占比48%[3][27] - 政策推动商业健康险发展 2025年首次增加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 纳入超出基本医保定位的创新药[3][74] - 预计2030年有超1.7万亿元医疗费用缺口需商业健康险补充[22] 中国卫生保障体系 - 2022年卫生总费用85328亿元 筹资端构成:政府支出24041亿元(占比28%) 社会支出38346亿元(占比45%) 个人支出22941亿元(占比27%)[10] - 目标至2030年个人卫生支出占比降至25% 社会支出将成为核心增长驱动力[10][15] - 医保为社会筹资核心来源 2022年占比62.9%[3] 健康险支付增量 - 商业健康险2024年保费规模达9774亿元 医疗险2022年赔付金额约2500亿元 赔付率68.8%[3][27] - 重疾险2022年赔付率仅19.05% 医疗险为医疗行业资金增量主力[27][31] - 医保参保率已达95% 收入端提升空间有限 商业健康险覆盖率低 处于成长期 最具增长潜力[20] 医疗险核心品种 - 惠民保特点:低门槛、低保费(平均108元)、高保额(200-300万元)、高赔付率(超70%)[35][36][41] - 惠民保2022年参保人数增速56.44% 保费收入增速83.51% 2023年产品累计294款[46][52] - 惠民保面临参保率不足问题 2023年53款产品参保率均值仅18.9%[61] - 百万医疗险2016年保费10亿元 预计2025年达2010亿元 增速趋稳[65][67] 政策推进 - 2009年以来多项政策支持商业健康险发展 目标2025年市场规模超2万亿元[71] - 医保与商保数据共享推进 2025年首次建立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74] - 商保目录纳入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3][74] 投资建议 - 创新药领域:关注管线布局丰富的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中国生物制药等 创新药单品潜力大的一品红、三生制药等 前沿技术平台领先的东诚药业、远大医药等[3][77] - DTP药房领域:医药商业公司如上海医药、九州通等 传统零售药店如益丰药房、大参林等 互联网药房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3][77] - TPA行业:思派健康、镁信健康等头部企业[3][77] - 创新器械:医保覆盖不全的PFA房颤治疗术式、心脏起搏器等(惠泰医疗、微电生理等) 创新升级术式定制化骨科产品等(心脉医疗、三友医疗等) 高端家用医疗器械如家用呼吸机、CGM等(怡和嘉业、鱼跃医疗等)[4][77] - 医疗服务:具备医技能力壁垒的眼科专科医院(爱尔眼科、华厦眼科等) 综合医疗服务机构(国际医学、海吉亚医疗等)[4][77]
今日15只股长线走稳 站上年线
证券时报网· 2025-09-18 16:20
市场表现 - 上证综指收报3831.66点 当日下跌1.15% [1] - A股单日总成交额达31666.43亿元 [1] 技术突破个股 - 15只A股价格突破年线 其中公元股份以8.27%乖离率居首 [1] - 华阳国际乖离率达7.83% 换手率为8.81% [1] - 中国汽研突破年线幅度为5.07% 最新价19.04元 [1] - 永信至诚突破年线幅度2.64% 换手率9.21% [1] - 凯华材料突破年线幅度2.53% 换手率5.25% [1] - 富乐德突破年线幅度2.05% 换手率13.65% [1] - ST易购乖离率仅0.03% 换手率0.65% [1] - 国药一致乖离率0.32% 杭州热电乖离率0.50% [1]
因销售不合格药品案,国药一致全资子公司被行政处罚
齐鲁晚报· 2025-09-15 07:31
行政处罚事件 - 国药控股深圳健民有限公司因销售不合格药品被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 没收违法所得24115.56元 [1][3] - 处罚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七十五条 公司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所销售药品为假药劣药 因此免除其他行政处罚 [1][3] - 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为深市监处罚〔2025〕福4号 处罚决定日期为2025年9月12日 [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成立于1982年3月2日 法定代表人为牛志福 注册资本2000万元人民币 [4][6] - 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 是国药集团一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00028 SZ)全资子公司 [3][6] - 公司登记状态为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营业期限至2032年6月 登记机关为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4][6] 公司经营范围 - 经营范围包括一类医疗器械批发 二类医疗器械(含体外诊断试剂) 三类医疗器材 中药饮片 化学原料药 抗生素制剂等药品批发 [5] - 同时开展医护人员防护用品批发零售 保健食品销售 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销售等业务 [5] - 公司还涉及自有房屋租赁 商务信息咨询 企业管理咨询等非医疗业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