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珠集团(000513)

搜索文档
丽珠集团(000513) - 2019年11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16
产品增长情况 - 艾普拉唑肠溶片前三季度增长超50%,原因是公司优化营销改革、精细化销售管理、强化学术推广,且该品种纳入2017版全国医保 [2] - 亮丙瑞林微球去年销售收入7.61亿元,本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速24.67% [2] - 辅助生殖(促性激素)领域2019年前三季度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速15% [2] - 精神领域氟伏沙明、哌罗匹隆今年前三季度合计收入1.4亿元 [3] 产品布局与研发 微球制剂 - 已上市品种亮丙瑞林微球,在研品种有醋酸曲普瑞林微球(一个月)处于I期临床、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三个月)已获临床批件,后续立项品种包括奥曲肽微球、阿立哌唑微球、戈舍瑞林植入剂等 [2] 辅助生殖领域 - 重点品种有亮丙瑞林微球、尿促卵泡素、尿促性素、绒促性素;重组人绒促性素已申报生产,争取明年上半年获生产批件,高纯度尿促性素已启动临床研究,还探索其他重组品种研究;积极研究海外市场 [2][3] 精神领域 - 已有氟伏沙明、哌罗匹隆,哌罗匹隆纳入今年国家医保目录;后续研发管线有阿立哌唑微球、布南色林等品种,建立专科销售团队 [3] 原料药 - 完成产品由大宗原料药转型为高端特色原料药、市场由非规范市场转型为欧美等规范市场两大转型;调整产品结构,减少头孢粗品出口,整体毛利率提升;布局短、中、长期产品研发管线,高端抗生素及高端宠物药的原料药品种有多个在研 [3][4] 生物药 - 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已申报生产;重组抗IL - 6R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处于III期临床;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正在进行Ib期临床试验;重组人源化抗PD - 1单克隆抗体即将进入Ib期临床试验;储备两到三个全球性创新药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4] 产品战略 - 参芪扶正注射液关注低产医院上量及空白医院开发,推广自费市场;进行大样本真实世界临床价值研究,后续收入端有望稳定 [4] 现金分配计划 - 优先用于现有临床前及临床研发项目;重点考虑通过授权许可、引进或战略合作丰富研发与销售管线;积极考虑外延式并购投资机会 [5]
丽珠集团(000513) - 2019年11月1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16
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参与单位为华夏基金,人员为基金经理彭海伟,时间为2019年11月14日10:30 - 11:30,地点在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创业北路38号丽珠工业园,接待人员为董事会秘书杨亮和投资者关系高级经理陈文霞 [1] 公司化学制剂各领域情况 - 消化道领域:前三季度收入13.8亿元,同比增长44%,得益于艾普拉唑等品种增长,丽珠得乐、维三联等表现良好 [1][2] - 促性激素领域:前三季度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速15%,亮丙瑞林微球收入7.3亿元,增速25%,重组绒促性素预计明年获生产批件 [2] - 抗感染领域:重点品种有伏立康唑,后续在研管线有万古霉素等品种 [2] - 精神领域:已有氟伏沙明、哌罗匹隆,哌罗匹隆纳入国家医保,后续微球平台有阿立哌唑在研 [2] 参芪、鼠神品种影响 - 2016年公司营业收入76.5亿元,参芪扶正销售收入16.8亿元,鼠神经生长因子4.9亿元,两品种合计占比28%,亮丙瑞林及艾普拉唑合计销售收入6.7亿元 [2] - 2019年前三季度,参芪扶正及鼠神经生长因子两品种合计收入占比不足14%,亮丙瑞林、艾普拉唑单品销售规模与曾经最大单品参芪扶正相当,公司产品结构变化大,参芪、鼠神影响变小 [2] 制剂产品增长动力 - 整体市场情况:部分领域市场大,如消化道PPI国内市场两百多亿元,丽珠品种市场占有率提升空间大;部分产品竞争格局好,如促性激素品种、精神类药品 [3] - 营销优化改革:紧抓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市场,处方药团队考核涉及医院覆盖率、上量情况等,利于产品销售 [3] 微球制剂及产品布局 - 微球制剂采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为骨架材料包裹药物,可减少给药次数、降低血药浓度波动,达到长效、缓释目的 [3] - 已上市品种亮丙瑞林微球去年销售收入7.61亿元,前三季度同比增速24.67%;在研品种中,醋酸曲普瑞林微球(一个月)项目处于I期临床,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三个月)已获临床批件,后续立项品种包括奥曲肽微球、阿立哌唑微球、戈舍瑞林等 [3] 带量采购影响 - 近期:整体影响有限,试点品种无丽珠重点品种,重点产品多为独家品种,主力品种多为注射剂,受影响小 [4] - 中长期:公司聚焦创新,已上市品种中艾普拉唑是创新药,后续研发以创新药为主,推进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应对行业变革 [4] 期权激励计划 - 2018年9月5日,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获股东大会审议通过,首次授予的股票期权行权价格为36.16元/A股,分三期行权,等待期为自相应授予登记完成之日起12个月 [4] - 2018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首次授予第一个行权期行权条件已完成,截至2020年9月27日,1033名激励对象可行权898.5262万份股票期权 [4]
丽珠集团(000513) - 2017年12月1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1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参与单位包括国金证券、兴业证券、交银施罗德等多家机构 [2][3] - 活动时间为2017年12月13日10:00 - 11:30,地点在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丽珠工业园 [3]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微球中心常务副主任徐朋博士、主任助理王燕清和投资者关系经理陈文霞 [3] 微球中心情况介绍 平台历史及概况 - 2012年12月成立,前身为研究院化药研究所下的微球室 [3] - 2015年从研究所独立,成立“缓控释微球制剂工程中心” [3] - 2015年3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成立“长效微球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3] - 2016年底,从研究院划拨单设,参照集团二级企业运营 [4] 微球制剂介绍 - 采用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为骨架材料包裹药物,供注射给药,可在几周或几个月内以一定速率释放药物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4] - 可减少给药次数,降低血药浓度波动,达到长效、缓释目的 [4] 发展现状 - 2015年,全球市场微球品种约20个,市场规模500亿元人民币,中国市场约20亿元人民币 [4] - 国产微球品种仅有亮丙瑞林微球,国内亮丙瑞林微球市场原研厂家为日本武田,国内企业有丽珠医药、北京博恩特,丽珠上市的为一个月缓释剂型 [4] 研发情况 - 在研品种多为国内首仿药物或新药,包括多肽类药物及精神药物 [5] - 曲普瑞林微球(1个月缓释)已获批临床,奥曲肽、曲普瑞林(3个月缓释)、阿立哌唑等已立项,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5] 问答环节要点 微球研究难度 - 微球生产工艺复杂,产业化有较高壁垒,不能直线放大,重复性和稳定性有难度,技术主要集中在国际巨头药企 [5] 产业化及产能情况 - 微球平台在产品产业化上有显著优势,处于世界水平,是国内唯一拥有微球辅料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 [6] - 现有2个微球车间,新建3个生产车间按美国FDA的GMP标准设计,单生产线生产能力在150万支/年以上 [6] 研发团队情况 - 团队总人数65人,本科以上占90%以上,有博士8人,其中3人为有至少20年国外知名企业研发经验的海归博士,10年以上工作经验人员超10人 [6] - 徐朋博士等多位专业人才加入,为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6][7] 戈舍瑞林剂型选择 - 戈舍瑞林植入剂市场空间大,去年国内销售超10亿,且微球存在部分不确定因素,所以优先选择植入剂 [8] 参芪及鼠神经产品预期 - 参芪收入增速预计进一步放缓,公司将加大市场推广和空白医院开发,向二级医院市场渗透,预计利润贡献占比还会下降 [8] - 鼠神经生长因子今年销售承压,公司将关注招标动态,优化招投标策略,今明年增速预计放缓 [8][9] 单抗公司在研品种进展 - 在研项目12个,适应症包括自身免疫、癌症等,以创新药为主 [9] - 多个品种处于不同临床试验阶段,重组全人抗RANKL单克隆抗体已完成国内新药注册申报,正在CDE审评中 [9]
丽珠集团(000513) - 2019年11月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12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1] - 参与单位为民森投资,参与人员包括投资研究部副总经理葛峥等 [1] - 活动时间为2019年11月1日10:00 - 12:00,地点在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创业北路38号丽珠工业园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集团执行董事、总裁唐阳刚等 [1] 总裁履历 - 唐总是四川大学微生物学专业,2008年加入丽珠集团,先后担任新北江公司技术总监等职,带领原料药业务扭亏为盈,2019年初接任集团总裁 [2] 工作重点 - 工作重点是抓研发、补短板、聚焦重点、加快临床,销售抓医院覆盖率及产品上量,力争实现期权激励目标 [2] 生物药研发项目进展 - 重组抗IL - 6R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启动III期临床,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进行Ib期临床试验,重组人源化抗PD - 1单克隆抗体即将进入Ib期临床试验 [3] - 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已申报生产,争取2020年上半年获生产批件,同时探索海外高端兽用市场 [3] - 储备两到三个全球性创新药,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 [3] 微球研发项目进展 - 醋酸曲普瑞林微球(一个月)项目处于I期临床,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三个月)获临床批件,后续立项品种包括奥曲肽微球等 [3] 产品销售影响 - 2019年前三季度,参芪扶正注射液销售收入6.70亿元,鼠神经生长因子销售收入3.07亿元,两品种合计收入占比降至13.4%,预计对公司整体影响越来越小 [4]
丽珠集团(000513) - 2020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8:00
疫情对公司经营及复工复产的影响 - 疫情期间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门诊及住院量下降,公司化学制剂产品收入同比下降 8.78%,但中药领域重点品种抗病毒颗粒销售迅猛,一季度公司整体受疫情影响不大 [2] - 疫情期间研发和生产人员紧急复工,大部分员工在家远程办公,湖北员工复工延迟,未对正常经营造成太大影响,目前公司已全面复工复产 [2] 受疫情影响制剂药的恢复情况 - 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就诊情况、药店销售正逐步恢复常态,产品销售情况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2][3] 新冠试剂盒销售及招标情况 - 2020 年 3 月中旬,丽珠试剂公司的新型冠状病毒 IgM/IgG 抗体检测试剂盒获批上市,已取得欧盟 CE 认证,一季度实现试剂出口销售捷克 50 万人份 [3] - 4 月 26 日,丽珠试剂公司在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相关检测试剂集中采购拟中选企业公示名单中,有望促进产品国内市场销售,提升公司品牌影响力 [3] 生物药及微球平台研发进展 - 生物药重点品种: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申报生产,完成国家局临床现场核查,生产现场核查进行中;重组人源化抗人 IL - 6R 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进行 III 期临床试验;重组抗 HER2 结构域 II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即将完成 Ib 期临床试验;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 PD - 1 单克隆抗体进行 Ib 期临床试验,新适应症临床也在开展;重组抗人 IL - 17A/F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临床试验申报获 CDE 受理 [4] - 微球研发平台:醋酸曲普瑞林微球(1 个月缓释)项目准备 III 期临床;醋酸亮丙瑞林微球(3 个月缓释)项目进行临床试验准备工作;醋酸奥曲肽微球(1 个月缓释)申报生产;阿立哌唑微球(1 个月缓释)申报临床 [4] 研发投入情况 - 公司坚持研发创新驱动,随着现有研发品种陆续进入临床,未来研发费用会上升,使用更注重效率与效果,加速重点品种上市进程 [5] 高管团队及研发变化 - 2019 年初集团管理团队调整,董事会希望高管团队结构向国际化、年轻化、高效化转变,强调业务聚焦与组织执行力和效率提升 [5] - 研发分成 BD、CMC、临床医学、临床运营等板块,分工精细,部门间互相协作,加强医学团队和临床团队,与营销团队配合,整体研发效率不断加快 [5][6]
丽珠集团(000513) - 2020年5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7:56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三大主营业务为制剂药、原料药及中间体、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 [2] - 2019年制剂药销售收入占比约67%,包括化药及中药制剂,重点领域有促性激素、消化、抗感染、精神及神经领域等,一线品种有艾普拉唑、亮丙瑞林微球等 [2] - 2019年原料药收入占比约25%,近年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优化,加大高毛利特色品种市场推广,涉及阿卡波糖、万古霉素等品种 [2] - 体外诊断试剂及仪器收入占比约8%,近年试剂公司逐步转型,研发渐出成果,自有品种收入占比扩大 [2] 新冠诊断品种 - 2020年3月中旬,丽珠试剂公司新型冠状病毒(2019 - nCoV)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获批上市,已取得欧盟CE认证并在多国申请进口注册,已向丹麦、捷克、西班牙等国出口 [2][3] - 获批时国内疫情基本控制,国内订单有限,海外疫情爆发,公司开拓海外订单,产品在湖北、黑龙江等省份中标,后续订单争取中,预计二季度开始贡献业绩 [3] 微球平台情况 - 目前国产化微球品种仅有亮丙瑞林微球,由丽珠及另一家国内企业生产,国内有涉足微球研发企业,丽珠是国内微球开发领先企业 [3] - 微球制剂最大壁垒是产业化,生产不能直线放大,工艺复杂,重复性和稳定性有难度 [4] - 在研项目中,亮丙瑞林微球和曲普瑞林微球用于前列腺癌等疾病;奥曲肽微球治疗肢端肥大症及胃肠胰酶内分泌肿瘤;阿立哌唑微球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4] A01项目 - A01全称为“重组肿瘤酶干扰素α - 2b Fc融合蛋白”,是长效靶向性细胞因子前体药物,全球创新药物,国内外无同类产品上市及申报临床,半衰期长,副作用小,可用于广谱抗肿瘤,如宫颈癌、膀胱癌、头颈部癌等,该前体药物平台技术可研发一系列抗肿瘤药物 [4] 在研生物药项目 - 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为生物类似物,用于女性不孕症诊疗与体外辅助生殖技术,目前仅有默克雪兰诺的艾泽在中国上市 [5] - 重组人源化抗人IL - 6R单克隆抗体为生物类似物,适应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同靶点原研产品雅美罗已在国内上市,全球年销售额约21亿美金 [5] - 重组抗HER2结构域II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为创新药,与Herceptin联合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一线治疗,避开Herceptin类似药国内激烈竞争,国内目前仅有Perjeta于2018年底上市 [5] - 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PD - 1单克隆抗体为创新药,同类药物已有境内外企业上市,丽珠正在探索新适应症,推进临床进展 [5] 原料药情况 - 原料药利润持续增长原因:一是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二是转型优化,产品由大宗原料药转型为高端特色原料药,市场由非规范市场转型为欧美等规范市场,2016 - 2019年毛利率从19%提升至31%,预计未来几年仍能提供较好利润贡献 [6] - 一季度个别交货因航班减少推迟,总体疫情对原料药经营未造成较大影响 [6] 研发投入 - 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约8.28亿元 [6]
丽珠集团(000513) - 2020年5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7:50
业务恢复情况 - 国内疫情得到控制,各级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就诊及产品销售逐步恢复正常 [1][2] 研发进展 生物药 - 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申报生产,完成国家局临床现场核查 - 重组人源化抗人IL - 6R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进行II期临床试验 - 重组抗人HER2结构域II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即将完成III期临床试验 - 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人IL - 17A/F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 [2] 微球平台 - 醋酸亮丙瑞林微球(1个月缓释)项目III期临床入组 - 醋酸亮丙瑞林微球(3个月缓释)项目准备临床试验 - 醋酸奥曲肽微球(1个月缓释)申报生产 - 阿立哌唑微球(未提及缓释时长)取得临床试验通知书 [2] 研发人员与激励 - 截至年初,集团研发人员约730人 - 2014年及2018年分别推出A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和A股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覆盖研发骨干 - 2019年推出集团中长期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 - 过去两年在原料药事业部/子公司、丽珠单抗公司及丽珠试剂公司推行激励方案,涵盖部分研发骨干 [3] 研发投入预期 - 随着现有研发品种进入临床,尤其是部分单抗药物进入三期及微球品种开始临床,以及一致性评价工作开展,未来研发投入将上升 [3] 艾普拉唑针剂情况 - 2019年PPI药物国内市场约230亿人民币,注射剂占比超65% - 2019年艾普拉唑肠溶片销售收入8.68亿元,注射用艾普拉唑钠销售收入1.06亿元 - 注射用艾普拉唑钠谈判目录进入后,预计今年逐步放量 - 艾普拉唑系列未列入带量采购清单,医保支付价格156元/支,2020 - 2021年无降价风险 [3][4] 高管团队变化 - 2019年初管理团队调整,董事会希望高管团队向国际化、年轻化、高效化转变,强调业务聚焦与组织执行力和效率提升 [4] 制剂药品研发领域 - 重点布局辅助生殖、消化道、精神及神经、肿瘤及免疫等领域,已布局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痛风等 - 聚焦自主创新及高壁垒仿制,满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关注创新研发平台或给药技术 [4][5] 诊断试剂版块 业务布局 - 试剂公司调整转型,保证代理品种增长,开发自有品种,自产品种收入占比提高 - 自主研发的X射线血液辐照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等品种获证上市 [5] 疫情中销售情况 - 2020年3月中旬,新型冠状病毒(2019 - nCoV)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获批上市,取得欧盟CE认证 - 获批时国内疫情基本控制,国内订单有限,海外疫情爆发,重点开拓海外订单 - 该抗体检测试剂产品在国内部分省份中标 [5][6]
丽珠集团(000513) - 2020年6月3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7:42
微球平台情况 - 微球产品全球近三年总销售额分别为56.06、58.2、61.96亿美元,国内已上市利培酮、奥曲肽等微球制剂多为进口企业产品,国产化微球品种仅有亮丙瑞林微球,由丽珠及另一家国内企业生产,2019年丽珠亮丙瑞林微球销售收入9.26亿元,同比增长21.75% [3] - 上海丽珠公司生产线主要生产亮丙瑞林微球(一个月),微球公司新建5个生产车间,3个已投入使用,用于奥曲肽微球等临床用药及后续商业化生产,生产优势明显,每条生产线设计生产能力150万支/年 [4] - 曲普瑞林微球(1个月)项目III期临床正在入组,亮丙瑞林微球(3个月)项目准备临床试验,奥曲肽微球(1个月)申报生产,阿立哌唑微球(1个月)取得临床试验通知书 [4] - 微球制剂最大壁垒是产业化,亮丙瑞林微球和曲普瑞林微球用于前列腺癌等疾病,奥曲肽微球治疗肢端肥大症等,阿立哌唑微球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5] - 微球品种在PK上达到与原研一致性有难度,公司积极探索研究,亮丙瑞林微球(1个月)已启动一致性评价工作 [5] 阿立哌唑相关情况 - 阿立哌唑片由大冢研发,2014年全球销售峰值达84亿美元,丽珠获临床批件的阿立哌唑微球为2.2类,每月注射一次,可降低给药频次,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 [5] - 国内精神领域市场有较大空间,公司已上市的马来酸氟伏沙明片及盐酸哌罗匹隆片销售收入分别为1.29亿元和0.53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26.28%和49.40%,公司建立的精神领域销售团队为阿立哌唑微球销售打下基础 [6] 其他业务情况 - 微球公司下设创新药研发部门,探索其他长效缓控释技术及品种 [6] - 2020年3月中旬,丽珠试剂公司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 - nCoV)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获批上市,已取得欧盟CE认证并向多国出口,国内在湖北、黑龙江等省份中标,预计二季度贡献一定业绩 [6][7] - A01全称为“重组肿瘤酶干扰素α - 2b Fc融合蛋白”,是全球创新药物,可用于广谱抗肿瘤,其前体药物平台技术可研发一系列抗肿瘤药物 [7] - 公司原料药利润持续增长,一是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二是转型优化,毛利率从2016年的19%提升至2019年的31%,疫情对原料药经营影响不大 [8] - 公司约20人的BD团队负责集团BD工作,2016年参股AbCyte,2019年附属公司卡迪生物增资羿尊医药,2020年初附属公司与新元素医药开展合作 [8][9] - 注射用艾普拉唑钠医保支付价格为156元/支,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无降价风险,较同类药品优势明显,公司将做好相关研究工作 [9]
丽珠集团(000513) - 2020年8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7:4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1] - 参与单位有国君医药、富国基金等,人员包括首席分析师、基金经理、分析师等 [1] - 活动时间为2020年8月28日10:30 - 12:00,地点在丽珠集团微球大楼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集团副总裁徐朋、集团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杨亮、投资者关系高级经理陈文霞 [1][2] 微球品种市场与研发情况 对标产品国际销售收入 - 2019年曲普瑞林长效制剂4.98亿美元、亮丙瑞林长效制剂25.54亿美元、奥曲肽长效制剂14.12亿美元、戈舍瑞林长效制剂8.05亿美元、阿立哌唑(微晶)涉及的抗精神病药长效制剂62.38亿美元 [2] 研发进展 - 注射用醋酸曲普瑞林微球(1个月缓释)处于III期临床入组,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前列腺癌患者 [2] - 注射用醋酸奥曲肽微球申报生产,适应症为肢端肥大症、胃肠胰内分泌瘤 [2] - 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1个月缓释)处于I期临床研究,阿立哌唑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全球销售峰值超80亿美元 [2][3] - 注射用双羟萘酸曲普瑞林微球完成药学及临床前研究 [3] - 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1个月缓释)处于药学研究工艺优化阶段 [3] 微球平台相关问题 壁垒与公司优势 - 微球制剂最大壁垒是产业化,生产不能直线放大,工艺复杂,重复性和稳定性有难度 [3] - 公司是国内微球开发领先企业,立足产业化壁垒,优化工艺并布局系列在研产品,有高销售潜力重磅品种 [3] 探索性项目 - 储备项目包括长效眼部用药、长效大分子药、栓塞放射微球肿瘤用药、减肥药品等,完善了短、中、长期研发管线布局 [3][4] 一致性评价 - 微球品种在PK上达到与原研一致性有难度,公司积极探索,亮丙瑞林微球(1个月)已启动一致性评价工作 [4] 研发投入与生物药研发进展 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投入增长不大因疫情使部分研发项目临床入组放慢,现已恢复正常 [4] - 公司坚持研发创新,未来研发费用会上升,使用更注重效率与效果,加速重点品种上市进程 [4][5] 生物药研发进展 - 注射用重组人绒促性素已申报生产,6月初通过药品注册生产现场核查 [5] - 重组人源化抗人IL - 6R单克隆抗体注射液III期临床试验入组完毕 [5] - 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PD - 1单克隆抗体正在进行Ib/II期胸腺癌适应症临床试验 [5] - 注射用重组肿瘤酶特异性干扰素α - 2b Fc融合蛋白及重组抗人IL - 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获批临床,准备I期临床启动 [5] - 人源化双特异性自体CAR - T细胞注射液正在开展POC临床 [5] - 重组人促卵泡激素注射液正在临床前研究 [5] 原料药与未来研发战略 原料药毛利率提升原因 - 一是高毛利品种销售增长,二是工艺提升带来成本下降 [6] - 原料药品种结构扩充优化,海外认证产品丰富,市场向欧美等规范市场拓展,盈利能力提高 [6] 未来研发战略规划 - 创新药艾普拉唑、高壁垒仿制药亮丙瑞林微球是业绩增长引擎 [6] - 在高端复杂制剂(微球)、免疫及细胞治疗、化药、中药、多肽制剂五大研发平台布局辅助生殖、肿瘤、免疫、消化、精神以及代谢疾病的创新药及高壁垒仿制药 [6]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平台,优化产品管线结构,以高壁垒成就差异化,创新药驱动高成长 [6]
丽珠集团(000513) - 2020年7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2-12-04 17:28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线上交流活动,时间是2020年7月20日11:00 - 11:30、15:30 - 16:15,地点为网络接入 [1]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集团执行董事、总裁唐阳刚等多位高管 [1][2] - 参与单位及人员众多,涉及西部证券、中投公司等数百家机构 [10 - 25] 微球业务情况 - 微球平台技术积累和产业化经验前沿,立项选有竞争优势项目,把握市场和技术方向,关注产品注册申报临床要求 [2][3] - 微球平台经近10年技术经验积累,目前产业化问题不大 [3] - 近几年微球发展步伐加快,生产线生产临床药品,研发速度提升,储备项目多,有更大发展计划,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4] 其他产品业务情况 - 胶束产品可减毒增效,争取与公司PD - 1等生物药联用,做了市场、价格、临床适用范围等详尽分析并制定开发计划 [3] - 原料药投入集中在老产品技术升级和新产品研发,包括高端抗生素、宠物用药、多肽等,在代谢和免疫类疾病方面加大投入 [5] 研发相关情况 - 去年公司进行结构和运作模式改革,提升研发效率,未来打造国际一流研发队伍,提升产品创新度 [4] - 生物药首席科学家刘博士曾在多家药企任职,领导和参与近百个生物药研发,包括12个上市重磅生物药,将全方位参与单抗公司工作 [6] 业务策略与规划 - BD工作各阶段都会考虑,创新药BD重点在早期,围绕6大领域布局,重点是消化道、肿瘤和精神神经 [6][7] - 创新项目早期引进比例大,借助全球研发单位;改良型创新靠内部研发,内外部最终要内化 [7] - PD - 1适应症优先考虑胸腺癌,探索小适应症推进上市,让更多患者受益 [8] 下半年工作安排 - 销售方面改革落地,实现销售增长预期 [8] - 研发方面快速推进在研项目,完成新项目探索和立项,确保获批,提升研发团队建设 [8][9] - 生产环节围绕成本、质量、安全、环保开展,确保产品质量形成竞争力 [9] BD部门情况 - BD部门共十几人,按三个职能区分,运行机制是项目小组制,参与BD和投资项目全流程管理,融入研发业务需求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