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河钢股份(000709)
icon
搜索文档
河钢股份: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取消监事会的受托管理事务临时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16:16
公司治理结构变更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拟取消监事会 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 该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1] - 此次取消监事会属于正常人员变更 不会对公司日常管理、生产经营及偿债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 债券受托管理事项 - 华泰联合证券作为债券受托管理人 针对公司债券重大事项出具受托管理事务临时报告 涉及债券包括24河钢Y4(148922 SZ)、24河钢Y3(148862 SZ)等存续债券[1][2] - 受托管理人已及时与发行人进行沟通 并将持续关注债券本息偿付及其他对债券持有人有重大影响的事项[2]
河钢股份: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取消监事会的临时受托管理临时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9-04 16:16
公司治理变更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拟取消监事会 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2] - 该事项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2] 债券信息 - 涉及债券为河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一期) 简称24HBIS01 代码148581.SZ[1][2] 影响评估 - 取消监事会属于正常人员变更 不会对公司日常管理、生产经营及偿债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2] 受托管理 - 中信建投证券作为债券受托管理人出具本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1][2] - 受托管理人已及时与发行人进行沟通[2] - 受托管理人将继续密切关注债券本息偿付及其他对债券持有人有重大影响的事项[3]
河钢股份(000709) -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取消监事会的受托管理事务临时报告
2025-09-04 15:56
债券信息 - 债券代码148301.SZ、148862.SZ、148922.SZ,简称23HBIS01、24河钢Y3、河钢24Y4[1] - 华泰联合证券是相关债券受托管理人[7] 公司决策 - 2025年8月29日河钢股份拟取消监事会,由审计委员会行使职权,待股东大会审议[7] - 取消监事会属正常人员变更,不产生重大不利影响[8] 后续行动 - 华泰联合证券沟通后出具临时报告,将关注债券本息偿付及重大事项[8]
河钢股份(000709) -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取消监事会的临时受托管理事务临时报告
2025-09-04 15:56
债券信息 - “23HBIS02”债券期限3年,利率3.50%,规模10亿,余额10亿[10] - “24河钢Y1”期限3+N年,利率2.46%,规模7亿[9] - “24河钢Y2”期限5+N年,利率2.61%,规模8亿[9] - “25河钢Y1”期限3+N年,利率2.70%,规模10亿[11] - “25河钢Y2”期限3+N年,利率2.48%,规模15亿[12] 公司治理 - 拟取消监事会,由审计委员会履职,需股东大会审议[13] 风险保障 - 光大证券保障投资人利益并关注重大事项[14][16] - 提请投资者关注债券风险并独立判断[17]
河钢股份(000709)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取消监事会的临时受托管理临时报告
2025-09-04 15:56
公司事项 - 河钢股份拟取消监事会,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职权,待股东大会审议[4] - 取消监事会事项于2025年8月29日披露[4] - 取消属正常人员变更,不影响日常管理、经营及偿债能力[5] 报告相关 - 报告为24HBIS01债券取消监事会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1] - 报告编制依据法规、协议及发行人资料[3] 后续安排 - 受托管理人沟通后出具报告,后续关注债券本息偿付及重大影响事项[5]
技经指标持续创优突破 河钢股份2025H1扣非净利同比增逾六成至3.55亿元
全景网· 2025-09-02 15:5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663.08亿元 同比增长12.7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8亿元 同比增长44.75%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5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63.71%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60.63亿元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643.31亿元 [1] 生产运营数据 - 生铁产量1648万吨 粗钢产量1573万吨 钢材产量1436万吨 [1] - 钒渣产量13.25万吨 [1] - 期末资产总计2670.60亿元 [1] 业务结构分析 - 板材业务收入470.28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重70.92% 同比增长18.97% [2] - 华北地区贡献收入418.66亿元 同比增长34.40% 占营收比重63.13% [2] - 境外市场收入16.08亿元 同比激增84.46% [2] 研发创新投入 - 研发费用合计9.39亿元 同比增长3.09% [2] - 形成"3级"研发体系 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个 CNAS认可理化试验室3个 [3] - 拥有省级产业研究院2个 重点实验室4个 省级技术创新中心3个 [3] - 设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 国家级职工创新工作室4个 [3] 战略发展方向 - 围绕提升钢铁主业竞争力核心任务 强化运营管控 [1] - 优化客户结构 建立直供比提升管理与跟踪机制 [2] - 紧跟行业发展前沿与高端客户需求 释放新研产品竞争优势 [2] - 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 加快钢铁行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3]
2025年1-7月全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出口货值为1160.6亿元,累计下滑1.3%
产业信息网· 2025-09-02 11:44
行业出口表现 - 2025年7月全国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出口货值159.8亿元 同比下降1.2% [1] - 2025年1-7月行业累计出口货值1160.6亿元 累计同比下降1.3% [1] 行业研究覆盖 - 研究机构发布《2025-2031年中国黑色金属矿采选业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1] - 统计数据显示2019-2025年1-7月行业出口货值变化趋势 [1] 相关上市公司 - 涉及黑色金属产业链多家上市公司包括中信特钢 河钢股份 中南股份 本钢板材 三钢闽光 久立特材等 [1] - 覆盖企业包含钢铁生产 特种钢材制造 管道制造等细分领域 [1]
普钢板块9月1日跌0.1%,包钢股份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1.9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9-01 16:39
板块整体表现 - 普钢板块较上一交易日下跌0.1% [1] - 上证指数报收3875.53点,上涨0.46%;深证成指报收12828.95点,上涨1.05% [1] - 板块内10只个股上涨,10只个股下跌,2只个股持平 [1][2] 领涨个股表现 - 杭钢股份涨幅2.64%,收盘价10.49元,成交量247.42万手,成交额26.56亿元 [1] - 八一钢铁涨幅2.30%,收盘价4.45元,成交量53.66万手,成交额2.36亿元 [1] - 本钢板材涨幅1.96%,收盘价3.65元,成交量15.57万手,成交额5619.16万元 [1] 领跌个股表现 - 包钢股份跌幅1.43%,收盘价2.75元,成交量1680.29万手,成交额46.01亿元 [2] - 河钢股份跌幅1.21%,收盘价2.44元,成交量139.09万手 [2] - 友发集团跌幅0.67%,收盘价5.89元,成交量10.65万手,成交额6271.43万元 [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1.9亿元 [2] - 游资资金净流入4.83亿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7.08亿元 [2] - 重庆钢铁主力净流入2785.11万元,净占比12.97% [3] - 首钢股份主力净流入873.17万元,净占比4.99% [3] - 鞍钢股份主力净流入753.32万元,净占比6.91% [3]
河钢股份2025年中报简析: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短期债务压力上升
证券之星· 2025-08-30 06: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业总收入663.08亿元,同比增长12.73%,第二季度单季收入337.67亿元,同比增长16.15% [1] - 归母净利润5.98亿元,同比增长44.75%,第二季度单季净利润3.66亿元,同比增长43.96% [1] - 扣非净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63.71% [1] - 净利率1.07%,同比提升30.61%,但毛利率8.57%同比下降2.9% [1] - 三费占营收比6.27%,同比下降13.01%,费用总额41.55亿元 [1] 资产负债结构 - 货币资金260.37亿元,同比下降31.86% [1] - 应收账款14.91亿元,同比下降4.59% [1] - 有息负债1429.55亿元,同比增长7.76%,有息资产负债率达48.99% [1][4] - 流动比率0.44,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21.85% [1][4] - 每股净资产4.98元,同比增长0.57% [1] 现金流与收益质量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59元,同比增长10.15% [1] - 近三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8.43% [4] - 财务费用/近三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达61.57% [4] - 应收账款/利润达210.76% [4] - 每股收益0.05元,同比增长59% [1] 投资回报与商业模式 - 2024年ROIC为2.76%,资本回报率不强 [3] - 近10年中位数ROIC为3.35%,2015年最低为1.95% [3]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研发及资本开支驱动 [3] - 需重点关注资本开支项目效益及资金压力 [3] 机构持仓变动 - 国泰中证钢铁ETF(515210)持有1544.20万股,较上期减持 [5] - 摩根动态多因子混合A(001219)新进十大持仓,持有71.07万股 [5] - 永赢中证500指数增强发起A(022311)新进十大持仓,持有41.10万股 [5] - 民生加银中证500指数增强A(012926)新进十大持仓,持有21.49万股 [5] - 国泰中证钢铁ETF规模11.59亿元,近一年上涨46.18% [5]
研判2025!中国集装箱房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企业分析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661.2亿元,未来海外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29 09:35
行业定义与分类 - 集装箱房是以集装箱为基本结构模块改造而成的可居住或办公建筑形式 具有模块化设计 灵活组合 拆卸运输 耐用环保 成本低廉 适应性强等优点 [3] - 主要分为三类 传统货柜集装箱房利用废弃货柜 坚固耐用 全新焊接式活动房以运输安装便捷和成本低著称 使用寿命达20余年 可拆装箱式活动房融合活动板房与集装箱房优点 通过模块化生产拆解为标准零部件 现场快速组装 降低运输成本 [5] 行业发展历程 - 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欧美国家军事临时营地 中国在改革开放初期沿海地区出现少量进口集装箱改造临时工棚 [6] - 20世纪90年代外资企业引入标准化集装箱办公室 如1993年德国企业在苏州工业园区用6个40尺集装箱拼接两层办公楼 [6] - 2001年北京申奥推动临时建筑需求 奥林匹克公园使用拼装式箱体 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促使企业研发加强型箱体结构 [6] - 2020年新冠疫情增加临时住房需求 国内集装箱房市场迎来爆发期 疫情后市场增速逐步放缓 国内企业积极出海寻求新增量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包括钢材 铝材 玻璃等基础材料及螺丝 铆钉 密封条等零部件 钢材是关键原材料 供应稳定性与质量对安全性和耐用性至关重要 大型钢铁企业如宝武钢铁 鞍钢集团凭借规模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占据主导地位 铝材因耐腐蚀性 轻质高强特性在高端市场应用增多 [6] - 中游为生产制造环节 企业负责加工组装原材料和零部件形成成品 过程包括钢板切割 成型焊接 门窗安装及内部装修 [6] - 下游应用环节涉及房地产开发商 建筑公司 物流企业 政府机构等用户群体 用于临时办公 售楼处 施工现场临时宿舍办公室 仓储配送中心 救灾应急响应 旅游度假区 商业展销活动等场景 [6] - 钢材产量从2017年10.46亿吨增长至2024年14亿吨 2025年1-6月产量达7.34亿吨 同比上涨4.6% 预计未来持续上涨 为行业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保障供应稳定性 推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7] 市场规模与增长 - 受城市化进程加速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增加及临时住房需求攀升驱动 集装箱房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10] - 2020-2022年中国集装箱房行业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 增速均达10%以上 [10] - 2024年中国集装箱房市场规模达661.2亿元 同比上涨3.1% 较2023年下降6.9个百分点 [10] - 增速放缓原因包括行业进入洗牌阶段 大量短期跟风入局企业及过剩产能被加速淘汰 以及集装箱作为全周期耐用品 拆解后二手箱优先在国内市场循环流转 平抑新增需求增长节奏 [10] - 国内市场增长需求放缓 但中国集装箱房凭借便捷 环保 价廉等优势受到海外市场关注 预计未来海外需求不断上涨 [10] - 装配式模块化建筑作为预制程度最高的装配式建筑 应用范围包括酒店 学生宿舍 住宅等 [9] - 2024年中国装配式模块化建筑市场规模达1500亿元以上 同比上涨3.1% [9] - 装配式模块化建筑中集装箱占比最高达43.50% 混凝土 钢结构及其他分别占比13.18%和43.32% [10] 竞争格局 - 呈现头部企业主导 中小企业差异化竞争格局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壁垒和产业链整合能力占据高端市场与大型项目份额 中小企业通过聚焦细分领域如旅游度假 住宅别墅 公共商业或区域市场实现差异化竞争 [11] - 相关企业包括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雅致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北京浩石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上海互集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诚栋国际营地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等 [11] 主要企业分析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全球市场提供物流装备和能源装备 集装箱业务包含传统集装箱业务(干货箱 冷藏箱 常规特箱) 集装箱+业务(模块化建筑 集成装备 增量特箱)及创新业务(冷链 复合材料 地板 智能制造) 2024年集装箱制造营业收入622.05亿元 同比上涨105.89% [11] - 深圳雅致集成房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 致力于新型集成建筑及特种集装箱开发和经营 拥有打包箱 特种集装箱 模块化建筑等系列产品 应用于国内外建筑营地 能源矿山营地 政府安置 部队营房 应急保障 旅游度假 酒店 公寓 医疗 学校 住宅别墅 多式联运 环保节能 5G基建 新能源储备等领域 江苏常熟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0万台以上 产品远销全球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12] 行业发展趋势 - 应用场景多元化发展 突破传统建筑工地与野外作业局限 向文旅民宿 商业门店 应急医疗等新兴领域延伸 文旅领域集装箱民宿凭借独特设计风格与快速部署能力成为景区住宿创新选择 商业领域集装箱咖啡馆 书店等新型业态凭借低成本与高灵活性成为城市商业空间改造热门方案 模块化结构与标准化生产模式可快速响应自然灾害后临时安置需求 [12] - 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国内市场需求放缓 容量趋于饱和 企业将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发展中国家面临住房短缺 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难题 集装箱房凭借建设周期短和成本低优势成为解决住房困境优选 欧美发达国家环保理念深入 对绿色可循环建筑需求增长 集装箱房以废旧集装箱为基础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模块化设计便于改造移动 满足个性化居住办公需求 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推进 企业将加速拓展东南亚 中东等基建需求旺盛地区 注重本土化运营 结合当地市场需求与文化特色开发定制化产品与服务 [13] - 政策驱动下行业规范化 国家层面通过《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等政策明确要求装配式建筑占比提升 推动行业向标准化 模块化方向发展 地方政府通过税收优惠 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研发绿色建材与节能技术 政策导向下行业逐步建立消防 抗震等认证体系 推动产品品质与安全性能提升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