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达(300179)
搜索文档
四方达(300179) - 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公告
2025-09-09 19:18
参会股东情况 - 出席股东大会股东及代表189人,代表股份147,927,941股,占比30.6172%[3][4] - 出席现场会议股东及代表4人,代表股份146,067,671股,占比30.2321%[4] - 网络投票出席股东185人,代表股份1,860,270股,占比0.3850%[4] - 出席中小股东及代表186人,代表股份8,123,467股,占比1.6813%[4] 议案表决情况 - 《关于注销部分回购股份并减少注册资本的议案》同意147,462,271股,占比99.6852%[5] - 《关于变更公司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的议案》同意147,456,471股,占比99.6813%[8] - 《关于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同意147,439,671股,占比99.6699%[9] - 《关于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同意147,395,771股,占比99.6403%[12] - 《关于修订<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的议案》同意147,396,771股,占比99.6409%[13] - 《关于修订<对外担保管理办法>的议案》同意147,390,071股,占比99.6364%[14] - 《关于修订<对外投资管理办法>的议案》同意147,391,271股,占比99.6372%,中小股东同意占比93.3936%[16] - 《关于修订<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的议案》同意147,215,971股,占比99.5187%,中小股东同意占比91.2356%[17] - 《关于修订<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的议案》同意147,220,471股,占比99.5217%,中小股东同意占比91.2910%[19] - 《关于补选公司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同意147,304,971股,占比99.5789%,中小股东同意占比92.3312%,钟晖当选[20][21] - 《关于补选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的议案》同意147,308,171股,占比99.5810%,中小股东同意占比92.3706%,张绍和当选[22][23] 其他情况 - 多项议案表决弃权股数中部分因未投票默认弃权,如《关于修订<对外投资管理办法>》等议案76,000股[16] - 律师认为本次股东会召集、召开及表决等程序符合规定,表决结果合法有效[24] - 公告由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9月9日发布[27]
四方达(300179) - 关于注销回购股份减少注册资本暨通知债权人的公告
2025-09-09 19:18
股份注销 - 公司拟注销184,900股回购股份,占总股本0.0381%[2] - 注销后总股本由485,908,830股变为485,723,930股[3] - 注销后注册资本由485,908,830元减至485,723,930元[3] 债权人权益 - 债权人45日内可要求清偿债务或提供担保[5] - 申报时间为2025年9月9日起45日内工作日特定时段[5] - 申报地点、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5][6]
四方达(300179) - 北京德恒(郑州)律师事务所关于河南四方达超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的法律意见
2025-09-09 19:18
会议安排 - 2025年8月17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9月9日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会[6] - 8月19日发布股东会通知,公告距会议20日[7] - 股东会股权登记日为9月3日,与会议间隔不多于7个工作日[10] 参会情况 - 出席股东会189人,代表股份147,927,941股,占比30.6172%[11] - 出席现场4人,代表股份146,067,671股,占比30.2321%[11] - 参加网络投票185人,代表股份1,860,270股,占比0.3850%[11] - 出席中小股东186人,代表股份8,123,467股,占比1.6813%[12] - 出席现场中小股东1人,代表股份6,263,197股,占比1.2963%[12] - 通过网络投票中小股东185人,代表股份1,860,270股,占比0.3850%[12] 议案表决 - 《关于注销部分回购股份并减少注册资本的议案》同意147,462,271股,占比99.6852%;中小股东同意7,657,797股,占比94.2676%[16] - 《关于变更公司注册资本、经营范围等议案》同意147,456,471股,占比99.6813%;中小股东同意7,651,997股,占比94.1962%[17][18] - 《关于修订〈股东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同意147,439,671股,占比99.6699%;中小股东同意7,635,197股,占比93.9894%[19] - 《关于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同意147,395,771股,占比99.6403%;中小股东同意7,591,297股,占比93.4490%[20][21] - 《关于修订〈关联交易管理办法〉的议案》同意147,396,771股,占比99.6409%;中小股东同意7,592,297股,占比93.4613%[22] - 《关于修订〈对外担保管理办法〉的议案》同意147,390,071股,占比99.6364%;中小股东同意7,585,597股,占比93.3788%[23][24] - 《关于修订〈对外投资管理办法〉的议案》同意147,391,271股,占比99.6372%;中小股东同意7,586,797股,占比93.3936%[25] - 《关于修订〈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管理制度〉的议案》同意147,215,971股,占比99.5187%[26] - 《关于修订〈独立董事工作制度〉的议案》股东同意147220471股,占比99.5217%;中小股东同意7415997股,占比91.2910%[28] - 《关于补选公司第六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股东同意147304971股,占比99.5789%;中小股东同意7500497股,占比92.3312%[29][30] - 《关于补选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独立董事的议案》股东同意147308171股,占比99.5810%;中小股东同意7503697股,占比92.3706%[31] 其他 - 股东会合并统计现场与网络投票结果,对中小投资者单独计票披露[14] - 股东会表决程序合规,结果合法有效[33]
四方达:公司年产70万克拉功能性金刚石产业化项目设备于2024年5月开始逐步调试生产
证券日报网· 2025-09-08 17:46
项目进展 - 年产70万克拉功能性金刚石产业化项目设备于2024年5月开始逐步调试生产 [1] - 预计2025年设备全部安装并调试完毕 [1] - 项目进展情况以公开披露信息为准 [1]
四方达:公司年产70万克拉功能性金刚石产业化项目预计2025年设备全部安装并调试完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8 09:29
项目进展 - 年产70万克拉功能性金刚石产业化项目设备于2024年5月开始逐步调试生产 [2] - 预计2025年设备全部安装并调试完毕 [2] - 项目进展情况以公司公开披露信息为准 [2]
2025年中国超硬材料行业细分市场结构分析—技术演进、应用突破与增长机遇
前瞻网· 2025-09-03 12:13
行业产品结构 - 行业产品体系细分为基础合成材料、功能性制品和高端应用材料三大结构层级 [2] - 基础合成材料包括工业人造金刚石(HPHT)、立方氮化硼(cBN)、金刚石微粉和纳米金刚石等超硬工具核心原料 [2] - 功能性制品包括聚晶金刚石(PCD)、聚晶立方氮化硼(PCBN)、金刚石锯片、砂轮、拉丝模、金刚线等复合工艺工具 [2] - 高端应用材料包括CVD金刚石薄膜、掺硼金刚石电极、金刚石导热基板等高附加值产品 [2] - 行业正从传统磨削切割结构向高性能、功能化、半导体化的高端材料方向演进 [3] 细分产品应用 - 人造金刚石(HPHT)主要用于切削、磨削、钻探等应用场景 [3] - 立方氮化硼(cBN)作为次于金刚石的超硬材料主要用于加工高温合金 [3] - 金刚石线材包括电镀线、树脂线应用于光伏晶硅片切割等高效加工 [3] - CVD金刚石薄膜应用于半导体基片、激光器、量子器件等高端领域 [3] - 掺硼金刚石(BDD)应用于电化学、传感器、电极材料等功能场景 [3] 市场需求格局 - 金属切削工具领域仍占据最大市场份额是传统制造业核心应用场景 [6] - 精密磨削与光伏硅片切割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6] - 半导体与光电领域以最快年复合增长率成为产业新引擎 [6] - 应用正从建筑、矿产等传统领域转向半导体、消费电子、新能源等高技术方向 [6] - 产业链需求正由规模型向质量型与功能型转变 [6] 产销状况分析 - 金刚石线材和微粉产品产销比接近100%显示成熟应用场景强劲需求 [7] - PCD/PCBN刀具与超硬砂轮产销比维持在95%左右表明传统制造稳定渗透率 [7] - CVD金刚石薄膜产销比仅为75%仍处于初期产业化阶段 [7] 市场份额分布 - 微粉类产品占据超过一半市场份额稳居行业核心地位 [10] - PCD/PCBN刀具占比接近五分之一成为产业升级重要推动力 [10] - CVD金刚石薄膜当前占比不足10%但已成为高成长品类 [10] - 市场正由传统高体量板块向高附加值细分加快转型 [10] 行业发展前景 - 半导体/光电领域以8%增速成为新增长极 [1] - CVD薄膜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亿元 [1] - 行业正加速向半导体、新能源等高端领域转型 [1] - 形成基础材料、功能制品和高端应用三级产品梯队 [1]
四方达: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无逾期担保情形
证券日报网· 2025-08-29 20:46
担保状况披露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无逾期担保情形 [1] - 无向合并报表外单位提供担保的情形 [1] - 无涉及诉讼的对外担保及因担保被判决败诉而应承担损失的情形 [1]
四方达(300179) - 关于公司及控股子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担保的进展公告
2025-08-29 16:20
担保情况 - 天璇新材料拟申请最高4亿元授信额度,公司最高担保1.8725亿元,河南天璇最高担保4亿元[3] - 天璇新材料向浦发银行申请2亿元贷款,公司按46.8125%担保,预计最高9362.5万元,河南天璇全额担保2亿元[6] - 本次担保前实际担保余额2.4993亿元,剩余可用额度4亿元;担保后实际担保余额4.4993亿元,剩余可用额度2亿元[7] - 《保证合同》(四方达)担保范围含主债权及相关费用,担保金额不超9362.5万元,有反担保[13] - 《保证合同》(河南天璇)担保范围含主债权及相关费用,担保金额不超2亿元,无反担保[13][14] -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担保余额为24993.00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20.39%[17] - 本次提供担保后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担保总余额为44993.00万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的36.71%[17] 财务数据 - 天璇新材料2024年底资产总额8.344084亿元,负债总额7.48206亿元,资产负债率89.67%[10] - 天璇新材料2025年6月底资产总额8.851158亿元,负债总额8.297798亿元,资产负债率93.75%[10] - 天璇新材料2024年度营业收入0元,2025年1 - 6月964.77万元[10] - 天璇新材料2024年度净利润 - 1307.81万元,2025年1 - 6月 - 3086.65万元[10] 公司结构 - 天璇新材料注册资本1亿元,河南天璇认缴1亿元,出资比例100%[9] 其他 - 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无逾期担保、向合并报表外单位担保、涉及诉讼对外担保及因担保被判决败诉承担损失的情形[17]
四方达涨2.00%,成交额1.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28.3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11:49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8月25日盘中股价上涨2.00%至10.69元/股 成交额1.20亿元 换手率3.02% 总市值51.94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28.35万元 特大单买入855.65万元(占比7.14%)/卖出1096.38万元(占比9.14%) 大单买入2973.91万元(占比24.81%)/卖出2504.83万元(占比20.89%) [1] - 年内股价下跌3.27% 近5日跌2.91% 近20日涨1.81% 近60日涨7.65% [1]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资源开采/工程施工类60.34% 精密加工类30.20% 其他9.46% [1] - 公司属于机械设备-通用设备-磨具磨料行业 涉及油气勘探、金刚石、培育钻石、机械、页岩气等概念板块 [1] 股东结构与财务数据 - 股东户数3.49万户 较上期减少8.09% 人均流通股10750股 较上期增加8.80%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1亿元 同比减少1.06% 归母净利润5321.84万元 同比减少15.4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5.79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93亿元 [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河南自贸试验区郑州片区(经开)第十大街109号 成立于1997年3月5日 2011年2月15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超硬材料及相关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2025年中国超硬材料行业政策发展分析—政策驱动“产学研”是解决卡脖子的关键要素
前瞻网· 2025-08-22 13:09
政策发展历程 - 行业起步于2012年"十二五"规划首次将超硬材料及制品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2][3] - 成长期以《中国制造2025》为标志 将超硬材料纳入"先进结构材料"重点领域 要求突破高性能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制备技术[2] - 2018-2020年进入提速发展阶段 多项规范指导目录明确超硬材料项目地位和鼓励开发方向 初现"卡脖子"风险意识[2][3] - 2021年"十四五"起进入转型突破期 重点突破高端生产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2][3] 河南省产业战略布局 - 河南省将超硬材料作为千亿级产业集群重点培育 目标2025年建成全球最大研发生产基地并培育国家级产业集群[5][6] - 形成"一核多点"联动模式:郑州为产业核心与技术中心 许昌/商丘/漯河/南阳等城市进行特色化细分领域布局[6] - 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原材料到终端产品)和横向拓展(与5G/芯片/医疗/生物等领域跨界融合)[6] - 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产业园区建设提供多维支持 推动企业规模化国际化发展[6] 技术创新与研发重点 - 重点支持复合超硬材料制品/宝石级金刚石/高导热高透光多晶金刚石等高端产品制备[7][8] - 技术突破核心领域包括纳米聚晶金刚石制备技术/功能性金刚石产业化研发/聚晶金刚石复合片创新升级[7][8] - 建设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平台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共建协同创新生态圈[7][8] - 推动超硬材料与芯片制造/5G通信/生物医疗等高附加值产业深度融合[7][8] 未来发展趋势 - 政策转向精准技术攻关与产业链高端环节扶持 更聚焦核心技术突破[9][10] - 强化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制造与超硬材料产业深度融合[9][10] - 加强国际产业合作 支持龙头企业参与国际技术标准制定和全球产业布局[9][10] - 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平台强化国际市场布局与供应链安全保障[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