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钢研纳克(300797)
icon
搜索文档
钢研纳克(300797) - 上海荣正企业咨询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回购注销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相关事项之独立财务顾问报告
2025-08-26 19:22
激励计划进展 - 2021年12月21日,公司审议通过激励计划相关议案[10] - 2022年4月19日,公司收到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批复[11] - 2022年6月29日,公司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权益首次授予681万股登记完成[13] - 2023年5月18日,公司首期限制性股票预留部分授予登记完成,授予12人60万股[15] - 2024年6月19日,公司同意对首次授予的101名激励对象329.175万股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16] - 2025年2月11日,公司审议通过回购注销部分限制性股票议案[19] - 2025年6月27日,公司同意对107名激励对象342.045万股限制性股票解除限售[20] 股份变动 - 2023年7月6日,公司回购2名激励对象16万股,股份总数由25561万股变更为25545万股[15] - 2024年8月27日,公司回购7.5万股,股份总数由38317.5万股变更为38310万股[18] - 2025年5月29日,公司回购注销31.62万股,总股本由38310万股减少至38278.38万股[19] - 本次拟回购注销1名激励对象55590股,约占公司目前股本总额0.01%[24] 分红情况 - 2022年以255450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1.34元现金并每10股转增5股[23] - 2023年以3831750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1.00元现金[23] - 2024年以382783800股为基数,每10股派1.20元现金[23] 价格调整 - 本次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调整前为8.38元/股[25] - 经调整后,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的回购价格为5.2773元/股[25]
钢研纳克(300797) -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关于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回购注销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部分限制性股票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2025-08-26 19:22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 关于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回购注销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部分限制性股票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中国·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建外大街甲 14 号广播大厦 5/9/10/13/17 层 邮编:100022 电话:(010)65219696 传真:(010)88381869 法律意见书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 关于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回购注销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部分限制性股票相关事项的法律意见书 致: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本所"或"海润天睿")接受钢研纳克检测 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钢研纳克"、"公司"或"上市公司")的委托,根据《中 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 简称"《证券法》")、《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工作指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及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以下简称"《公司章程》")、《钢研纳克 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首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修订稿)》(以下简称"《激励计 划(修订稿 ...
钢研纳克(300797) - 2025 Q2 - 季度财报
2025-08-26 18:4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4.99亿元,同比增长9.24%[20] -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9.24%至499,394,337.08元[47] - 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9.2%至4.99亿元(2024年同期:4.57亿元)[13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826.41万元,同比增长20.92%[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707.48万元,同比增长3.57%[20]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20.9%至5826.4万元(2024年同期:4818.2万元)[138] - 基本每股收益为0.1551元/股,同比增长19.86%[20] - 稀释每股收益为0.1543元/股,同比增长19.80%[20]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4.79%,同比增长0.32个百分点[20] - 基本每股收益增长19.9%至0.1551元(2024年同期:0.1294元)[1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9.10%至275,007,519.82元[47] -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8.46%至69,258,045.12元[47] - 研发费用大幅增长28.5%至6925.8万元(2024年同期:5391.2万元)[137] - 销售费用增长15.5%至7203.4万元(2024年同期:6238.1万元)[137] - 财务费用下降52.8%至131.0万元(2024年同期:277.7万元)[137] - 信用减值损失转正为461.0万元(2024年同期:280.2万元)[137] - 信用减值损失占利润总额9.33%达4,610,061.69元[52] - 所得税费用下降30.9%至132.9万元(2024年同期:192.4万元)[13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检测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3.22%至278,023,491.82元[50] - 检测分析仪器收入同比增长5.97%至120,466,864.51元[50] - 腐蚀防护工程与产品收入同比增长34.28%至22,682,191.02元[50] - 标准物质/标准样品收入同比下降7.89%至45,435,189.34元[50] - 能力验证服务收入同比下降11.75%至7,758,349.13元[50] - 能力验证服务每年提供约700余项能力验证和650项测量审核服务[33] - 公司检测分析仪器共有60多种产品型号[30] - 公司研制千余种标准物质/标准样品[31] 子公司表现 - 子公司钢研纳克江苏检测技术研究院净利润达2196万元,营业收入1.42亿元[67] - 纳克微束(北京)有限公司报告期净利润亏损1194.16万元,营业收入419.64万元[68] - 钢研纳克沈阳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净利润亏损505.04万元,营业收入2320.42万元[68] 现金流量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05万元,同比改善99.35%[20]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改善99.35%至-610,468.97元[47]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0,468.97元,较上年同期的-93,337,200.49元有显著改善[14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8,921,854.45元,较上年同期的-39,779,705.91元进一步扩大[143]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773,909.54元,较上年同期的7,677,463.43元增长40.3%[145] - 母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8,335,134.37元,较上年同期的-132,940,016.17元改善33.5%[146] - 母公司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820,897.49元,较上年同期的10,839,336.66元增长193.6%[14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显著增长27.0%至5.22亿元(2024年同期:4.11亿元)[142] -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42,110,405.80元,较上年同期的220,567,131.66元增长9.8%[143]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为59,169,323.51元,较上年同期的39,933,880.27元增长48.2%[143] -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为27,987,563.30元,较上年同期的25,265,214.65元增长10.8%[143] - 母公司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为43,785,548.73元,较上年同期的17,058,477.66元增长156.7%[146] 资产和负债变化 - 货币资金减少至2.019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下降2.52%至9.47%[56] - 应收账款增加至3.474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2.24%至16.30%[56] - 存货增长至3.365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74%至15.78%[56] - 固定资产增至6.998亿元,占总资产比例微升0.83%至32.83%[56] - 合同负债增长至1.701亿元,占总资产比例上升1.15%至7.98%[56]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201,904,107.98元,较期初减少49,234,209.22元[129] -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347,419,433.29元,较期初增加52,959,701.58元[129] - 存货期末余额336,466,605.93元,较期初增加42,403,459.20元[129] - 流动资产合计1,146,612,618.21元,较期初增加27,818,139.65元[129]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70,755,672.04元,较期初减少51,045,745.79元[129] - 公司总资产从20,944.87百万元增至21,318.49百万元,增长1.8%[130][131] - 固定资产从670.15百万元增至699.80百万元,增长4.4%[130] - 在建工程从21.01百万元增至30.60百万元,增长45.7%[130] - 合同负债从142.99百万元增至170.11百万元,增长19.0%[130] - 未分配利润从540.15百万元增至598.41百万元,增长10.8%[131] - 母公司货币资金从245.66百万元降至187.16百万元,减少23.8%[132] - 母公司应收账款从357.06百万元增至413.08百万元,增长15.7%[132] - 母公司存货从171.34百万元增至200.32百万元,增长16.9%[132] - 母公司短期借款保持15.92百万元不变[134] - 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从464.69百万元增至536.68百万元,增长15.5%[13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01,113,094.95元,较上年同期的137,101,761.61元增长46.7%[145] 投资活动 - 报告期投资额达5916.93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48.17%[58] - 母公司投资收益激增158.0%至4378.6万元(2024年同期:1696.8万元)[141] 非经常性损益 - 非经常性损益合计为2118.93万元,其中政府补助为2439.55万元[24] - 增值税即征即退金额为253.13万元被界定为经常性损益[25] -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金额为96.03万元被界定为经常性损益[25]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1.33万元[24] -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金额为91.11万元[24] - 所得税影响额为381.21万元[24] -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为39.14万元[24] 所有者权益和股本变化 - 总资产为21.32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78%[2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2.48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18%[20] - 公司于2025年5月29日回购注销316,200股限制性股票,总股本由383,100,000股减少至382,783,800股[77] - 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对107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3,420,450股限制性股票[78] - 报告期内公司总股本减少316,200股至382,783,800股[112] - 有限售条件股份减少275,325股至7,313,205股(占比1.91%)[112] - 无限售条件股份减少40,875股至375,470,595股(占比98.09%)[112] - 股份变动原因包括高管离职转股及股权激励股票回购注销[112][114] - 公司已完成316,200股股权激励限售股的回购注销[114] - 公司回购注销限制性股票316,200股,占总股本0.0825%[116] - 公司总股本从383,100,000股减少至382,783,800股[117] - 限售股份变动中期末限售股数减少275,325股至163,500股[11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58,233,341.01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部分为58,264,122.18元[147] - 2025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增长53,165,083.76元,期末余额达到1,243,796,770.02元[147][14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3,247,977.04元[147] - 2025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权益减少8,316,234.29元,期末余额为-4,220,653.24元[147][14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增加58,264,122.18元,期末余额为598,412,989.79元[147][149]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48,128,782.57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部分为48,182,090.29元[151] - 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增长40,471,202.12元,期末余额为1,072,723,043.53元[151] - 2024年上半年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为5,282,936.88元[151] - 2024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权益减少12,940,517.33元[151] - 公司股本从2024年末的383,175,000.00元减少至2025年中的382,783,800.00元[147][15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末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1.87亿元,较期初增长6.76%[155][157]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7198.76万元,同比增长7.65%[155][160] - 期末未分配利润为5.37亿元,较期初增长15.48%[155][157] - 资本公积增加183.20万元至2.43亿元,主要来自股份支付[155] - 库存股减少173.21万元至3907.29万元,因普通股回购[155] - 股本减少31.62万元至3.83亿元,反映股份回购行为[155] - 2024年同期综合收益总额为6687.71万元,低于2025年同期[160] - 2024年资本公积增加528.29万元,增幅低于2025年[160] - 盈余公积保持6461.31万元未发生变动[155][157] - 2024年期末未分配利润为4.69亿元,较2025年同期低14.52%[160][162] - 公司注册资本为3.831亿元人民币,股份总数382,783,800股[163] - 有限售条件流通A股7,313,205股,无限售条件流通A股375,470,595股[163]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19,602人[120] - 第一大股东中国钢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31,359,631股,占比60.44%[120] 关联交易 - 关联交易总额为9,139.12万元,其中向控股股东租入房产及支付水电物业费金额为2,248.58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68.99%[94] - 向控股股东采购原材料及劳务金额为183.77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90%[94] - 向控股股东销售检测仪器等产品金额为91.85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0.76%[94] - 向钢铁研究总院提供检测服务金额为3,355.14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12.07%[94] - 向北京钢研高纳提供检测服务金额为2,403.14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8.64%[94] - 向控股股东其他子公司提供检测服务金额为856.64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3.08%[94] - 公司租赁控股股东多处房产,租赁期限涵盖2018-2027年及2025年度[103]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7] - 公司半年度不进行现金分红、红股送转及公积金转增股本[76] - 公司董事会秘书及财务总监刘彬于2025年1月16日离任[75] - 公司董事会秘书及财务总监肖萍于2025年6月27日聘任[75] - 公司未制定市值管理制度[73] - 公司未披露估值提升计划[73] - 公司未披露"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73]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参与制定并发布《零碳园区评价技术规范》并通过"零碳工厂"认证[82] - 公司通过北京科技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发放奖学金累计48万元[83] - 半年度财务报告未经审计[89] - 公司报告期无重大诉讼、违规担保及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情况[87][88][91] - 公司不存在控股股东承诺未履行事项及破产重整情况[86][90] -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为公司带来的损益达到公司报告期利润总额10%以上的租赁项目[105] - 公司对子公司钢研纳克(沈阳)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担保金额为3,640万元[107] - 报告期末公司实际担保余额合计为3,640万元[107] - 实际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为2.92%[107] - 公司不存在需要说明的其他重大事项[109] - 货币资金中79.10万元因保函保证金受限[57] - 财务报表批准报出日期为2025年8月25日[164] - 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171] 会计政策与金融工具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利得或损失计入当期损益[189]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因公司自身信用风险变动引起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190] - 财务担保合同及低于市场利率的贷款承诺按损失准备金额与初始确认金额扣除累计摊销额后余额的较高者后续计量[192] -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采用实际利率法计量,利得或损失在终止确认或摊销时计入当期损益[193] -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条件包括收取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或转移满足金融资产终止确认规定[194] - 金融资产转移满足终止确认条件时,账面价值与对价及原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197] - 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确定优先使用活跃市场未经调整报价(第一层次输入值)[198] - 金融工具减值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涵盖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等[199] - 租赁应收款及收入准则规范的应收款项按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金额计量损失准备[200] - 金融工具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显著增加时按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计量准备,未显著增加时按未来12个月预期信用损失计量[200] - 重要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单项金额标准超过资产总额5%[172] - 重要境外经营实体认定标准超过集团资产总额15%[172] - 重要子公司认定标准超过集团利润总额15%[172]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单项重要性标准为超过资产总额0.3%[172] - 在建工程单项重要性标准为工程投资额超过资产总额0.3%[172] - 承诺事项/或有事项重要性标准为影响金额超过资产总额0.3%[172]
钢研纳克:主要从事金属材料检测相关业务
证券日报· 2025-08-07 17:13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从事金属材料检测相关业务 [2] - 检测能力包括航空航天所涉及的金属等材料 [2] - 在航空航天相关重大项目中承担了材料检测等任务 [2] - 部分分析仪器如光谱仪、质谱仪等产品也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材料检测 [2] 行业应用 - 公司业务涉及航空航天领域的材料检测 [2] - 分析仪器产品在航空航天材料检测中有应用 [2]
钢研纳克:公司聚焦于金属材料检测细分市场
证券日报网· 2025-08-01 20:45
公司业务聚焦 - 公司聚焦于金属材料检测细分市场 [1] - 公司致力于材料检测服务和材料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发与制造 [1]
钢研纳克(300797)7月31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678.80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7-31 20:05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31日收盘,钢研纳克报收于14.53元,下跌1.36% [1] - 换手率1.66%,成交量6.28万手,成交金额9197.96万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78.80万元,占比成交额18.25% [1] - 超大单净流出739.48万元、占成交额8.04%,大单净流出939.32万元、占成交额10.21% [1] - 中单净流出328.11万元、占成交额3.57%,小单净流入2006.91万元、占成交额21.82% [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报营业总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7.18% [1] - 归属净利润1608.11万元,同比增长33.28%,扣非净利润754.24万元,同比增长7.14% [1] - 流动比率2.104、速动比率1.459、资产负债率41.08% [1] 公司基本信息 - 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北京市 [1] - 公司从事研究和试验发展,注册资本38310万人民币,实缴资本17183.3万人民币 [1] - 法定代表人杨植岗 [1] 公司业务拓展 - 对外投资7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203次 [2] - 拥有商标信息71条,专利信息313条,行政许可141个 [2]
钢研纳克股价下跌1.12% 公司选举新任职工代表监事
金融界· 2025-07-30 01:36
股价表现 - 7月29日收盘价14.97元 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17元 跌幅1.12% [1] - 当日开盘价15.07元 最高价15.08元 最低价14.79元 [1] - 成交量67661手 成交金额1.01亿元 [1]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00.04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0.28% [1] 公司治理 - 职工代表监事王晓锐因个人原因辞职 [1] - 职工代表大会选举范英泽为新任职工代表监事 任期至第三届监事会届满 [1] 业务概况 - 公司属于专业服务板块 主营金属材料检测技术研发与服务 [1] - 业务涵盖材料检测 认证评价 仪器装备研发 [1] - 服务领域包括航空航天 轨道交通 能源电力等行业 [1]
钢研纳克: 关于变更职工代表监事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29 00:26
公司人事变动 - 钢研纳克职工代表监事王晓锐因个人原因辞职,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 [1] - 王晓锐原定任期为2024年9月27日至2027年9月27日,辞职报告将在补选新职工代表监事后生效 [1] - 王晓锐未持有公司股份,无未履行承诺事项 [1] 新任监事任命 - 公司于2025年7月25日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选举范英泽为第三届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 [1] - 范英泽任期自选举通过日起至第三届监事会届满日止 [1] - 范英泽历任公司党务主管、第一届及第二届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现任党委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副主任 [2] 监事资格合规性 - 新任监事范英泽符合《公司法》《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规关于监事任职资格的规定 [1][2] - 监事会中职工代表比例调整后不低于三分之一,符合法定要求 [1] - 范英泽未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股份,与主要股东及高管无关联关系,无违规处罚记录 [2]
钢研纳克(300797) - 关于变更职工代表监事的公告
2025-07-28 18:30
人事变动 - 王晓锐因个人原因辞去职工代表监事职务,辞职报告待新监事选出生效[2] - 公司选举范英泽为第三届监事会职工代表监事,任期至第三届监事会届满[2] 新监事信息 - 范英泽1988年生,硕士学历,历任公司党务相关职务[5] - 截至公告日未持股,与大股东无关联,任职资格合规[5]
钢研纳克(300797) - 300797钢研纳克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25
2025-07-25 19:24
公司概况 - 公司是从事金属材料检测技术研究、开发和应用的创新型企业,提供检测服务、仪器、标准物质等产品,应用于多领域,在国内金属材料检测领域知名度和公信力高,获批筹建的国家先进钢铁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正在建设 [2] 财务数据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9,767.42 万元,同比增长 15.60%;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4,502.23 万元,同比增长 15.37%;基本每股收益为 0.3861 元,同比增长 15.25% [3] -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1,906.40 万元,同比增长 7.1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1,608.11 万元,同比增长 33.28%;基本每股收益为 0.0428 元,同比增长 32.10% [3] 行业布局与发展方向 - 以客户为导向在重点地区布局,已建成北京、昆山等多地检测基地,服务覆盖多地区,主要为金属材料检测业务 [3] - 未来继续发展检测业务,扩充服务品类,推进实验室布点建设,向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提升一体化解决方案能力 [3] 核电行业应用场景 - 涉及核电建设工程金属材料检测、核电设备在线金相和材料性能分析、核电汽轮机失效原因分析、核电国产化材料等效性评价等 [4] 客户行业分布 - 检测业务中高温合金材料相关检测业务占比较高,客户主要是商飞、航发等 [5] - 仪器业务产品服务于钢铁、冶金等多领域客户 [5] 仪器业务优势与重点发展产品 - 仪器产品覆盖多类,广泛应用于多领域,火花直读光谱仪获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气体分析仪等产品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金奖,销量行业领先 [6] - 重点关注并推进无损检测仪器、质谱仪和 X 射线荧光光谱仪等高端检测仪器研发 [6] 检测业务增长原因 - 过去几年得益于新材料产业发展,业务量实现增长,同时在挖掘客户需求、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发展复合材料检测等方面加大投入,服务品类扩张有较大贡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