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BYDDY)
icon
搜索文档
BYD rolls out driver assistance tech across its EV models — with DeepSeek's AI help
CNBC· 2025-02-11 12:19
文章核心观点 比亚迪借助DeepSeek全面投入驾驶辅助领域,改变竞争策略,推出“DiPilot”系统并集成人工智能技术 [1][3] 分组1:公司动态 - 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宣布将DeepSeek集成到其人工智能模型,用于新的驾驶辅助技术 [1] - 比亚迪创始人兼董事长王传福称高级智能驾驶将成标准安全配置,公司发布“DiPilot”辅助驾驶系统,覆盖包括69,800元低价车在内的全系车型 [2] - 比亚迪将中国初创公司DeepSeek的人工智能集成到至少最新驾驶辅助系统的最先进版本中 [4] 分组2:行业影响 - 野村分析师认为比亚迪可能是中国首家为低于7万元车辆提供先进驾驶辅助功能的汽车制造商,且2025年竞争策略从降价转为功能升级 [3]
比亚迪:天神之眼技术矩阵落地,智驾平权带动公司新增长
国盛证券· 2025-02-11 12: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举办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发布全民智驾战略,构建天神之眼技术矩阵补齐智驾短板,21款智驾车型“平价”上市有望开启新一轮强产品周期,国内基本盘强势且全球化稳步推进,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393/491/59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4/20/16倍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天神之眼技术矩阵 - 天神之眼分A/B/C三个版本,A为高阶智驾三激光版搭载于仰望旗舰车型,B是高阶智驾激光版搭载在腾势部分车型及比亚迪高端车型,C是高阶智驾三目版搭载于比亚迪王朝和海洋网剩余车型 [1] - 天神之眼C配备前视三目5R12V感知硬件及端到端控制算法,适配DM和e平台,实现架构、传感器、算法、数据四大领先,有“二郎神”前视三目摄像头等新技术亮点 [1] - 公司“璇玑架构”全面接入DeepSeek,赋能车端/云端AI双循环 [1] 智驾车型上市情况 - 与新智驾系统配套,公司公布首批21款智驾版新车售价,改款车型覆盖7 - 20万级,包括王朝网10款、海洋网11款,均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定价与旧款相比维持不变,入门款最低价海鸥6.98万元起 [2] 市场情况 - 国内市场以旧换新政策持续发力,混动/纯电平台同步迭代,新车力度强,市占率有望维持高位,中长期技术标签深入人心,高端化路径清晰,品牌力持续向上 [2] - 海外市场短期有望加强车型导入,中长期海外工厂陆续落地,预计仍将贡献公司重要增量 [2]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393/491/597亿元,对应PE分别为24/20/16倍 [2] 财务指标 |指标|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24,061|602,315|771,688|946,987|1,117,437| |增长率yoy(%)|96.2|42.0|28.1|22.7|18.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622|30,041|39,315|49,134|59,654| |增长率yoy(%)|445.9|80.7|30.9|25.0|21.4| |EPS最新摊薄(元/股)|5.71|10.33|13.51|16.89|20.50| |净资产收益率(%)|15.0|21.6|24.9|30.2|38.0| |P/E(倍)|57.8|32.0|24.4|19.5|16.1| |P/B(倍)|8.7|6.9|6.1|5.9|6.1| [4] 股票信息 - 行业为乘用车,前次评级为买入,2025年02月10日收盘价330.13元,总市值960,435.94百万元,总股本2,909.27百万股,自由流通股占比77.70%,30日日均成交量12.11百万股 [5]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展示了2022A - 2026E各年度相关财务数据,包括流动资产、现金、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多项指标 [9]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方面,如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资产负债率等 [9]
比亚迪: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发布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开创全民智驾新时代
开源证券· 2025-02-11 11: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定位下探,主流价位段统治力增强,高端品牌产品力提升,上调公司2024 - 2026年业绩预测,预计2024 - 2026年归母净利润为400.2(+20.7)/523.7(+32.1)/638.6(+43.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24.0/18.3/15.0倍,看好公司长期发展,维持“买入”评级[4]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概况 - 2025年2月10日,当前股价330.13元,一年最高最低为338.04/176.66元,总市值9,604.36亿元,流通市值3,837.62亿元,总股本29.09亿股,流通股本11.62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62.46%[1] 智驾业务优势 - 比亚迪拥有超440万搭载L2及以上智驾功能车辆,智驾行驶里程超37亿公里,2024年日新增训练里程7200万公里,每7天迭代一次模型,2025年底预计日训练里程达1.5亿公里;智驾工程师超5000人;整车智能“璇玑架构”将接入Deepseek - R1大模型;有望自研部分域控、传感器等实现降本[5] 智驾方案特点 - 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方案搭载“前视三目”技术,可实现高速领航功能,全系标配代客泊车功能,城市记忆领航功能年底前OTA升级;通过纯视觉方案降本,海鸥智驾版将高阶智驾带入7万级市场,10万级主流价位段大量车型上车;多数智驾版新车型与老款价格一致,产品力提升;汉、唐及腾势等高端系列通过城市NOA功能补齐智驾短板,方程豹已搭载华为高阶智驾技术[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2A|2023A|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424,061|602,315|740,105|890,217|1,006,394| |YOY(%)|96.2|42.0|22.9|20.3|13.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622|30,041|40,022|52,366|63,860| |YOY(%)|445.9|80.7|33.2|30.8|21.9| |毛利率(%)|17.0|20.2|21.1|21.6|21.8| |净利率(%)|3.9|5.0|5.4|5.9|6.3| |ROE(%)|14.6|20.8|22.8|23.3|22.4| |EPS(摊薄/元)|5.71|10.33|13.76|18.00|21.95| |P/E(倍)|57.8|32.0|24.0|18.3|15.0| |P/B(倍)|8.7|6.9|5.7|4.4|3.4|[7]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如成长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在2022A - 2026E期间的情况[11]
“天神之眼”来了!比亚迪开启“全民智驾时代”?
证券时报网· 2025-02-11 09:05
文章核心观点 比亚迪举行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宣布全系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开启“全民智驾时代”,这一举措使比亚迪股价上涨,带动供应商及概念股活跃,有望加速“智驾平权”时代到来,且智驾加速渗透关键在于降本 [1][2][24] 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情况 - 2月10日晚比亚迪在深圳举行智能化战略发布会,董事长王传福表示将全系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开启“全民智驾时代” [1] - “天神之眼”分A、B、C三个版本,分别应用于仰望、腾势和比亚迪品牌等不同车型,且全系车型包括不同价位段都将搭载 [2] 股价及市值变化 - 2月6日发布会海报发布后,比亚迪A股涨停,港股单日涨幅11.51%,次日A股再涨5.09%,仅两个交易日A股股票市值累计涨超1000亿元,上一次A股涨停在2021年8月 [2][3][4][5] - 2月10日比亚迪A股股价继续收涨,涨幅0.99% [6] 供应商及产业链情况 - 比亚迪2025年产销总量中60%以上车型将搭载高速NOA及以上智驾技术,按500万辆产销目标推算将带来超300万台搭载智驾能力新能源车,对供应链是利好 [7] - 受比亚迪智能化战略消息影响,比亚迪概念股近日持续活跃,2月6日多家涨停,2月7日部分持续涨停,2月10日联创电子又涨停 [10] - 比亚迪智驾供应商包括速腾聚创(激光雷达)、联创电子(车载摄像头)、黑芝麻智能(智驾芯片)、地平线(提供计算底座支持)、电连技术(连接器)、立讯(部分品类线束与连接器)等 [10][11][12] 行业现状及预期 - 2024年以来比亚迪在智驾领域发展迅速,团队规模膨胀近50倍,王传福宣布投入1000亿元发展智能化技术 [9] - 2024年比亚迪(含腾势)国内市场交付新车的L2及以上(含NOA)搭载率是40.86%,整体市场是49.16%,2024年上半年中国乘用车L2级辅助驾驶及以上新车渗透率达55.7%,具备领航辅助驾驶(NOA)功能的新车渗透率达到11%,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可能接近65% [16][17] - 2025年高速NOA在10万元 - 20万元价位汽车中普及会快速提升,对智驾供应链是利好,目前该价位段高速NOA搭载率有提升空间 [14] - 比亚迪智驾车型是否标配激光雷达存在不确定性,“摄像头 + 毫米波雷达”低成本版高速NOA可能性较大 [17][21] “智驾平权”相关情况 - 浙商证券称2025年L2级别自动驾驶将迎来普及,比亚迪入局有望推升行业渗透率,“智驾平权”时代有望到来 [22] - “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应属于L4级高度自动驾驶,与L2级辅助驾驶在算力、传感器配置和智能化程度等方面有显著提升 [22] - 比亚迪通过技术下放推广高阶智驾功能到中低端车型,降低硬件成本和算力需求,推动“智驾平权”,加剧行业竞争带动产业链发展 [23][24] - 智驾加速渗透关键在于降本,近几年整车硬件成本每年持续下探,运用相关技术有望降低城市NOA硬件成本触发低价车型标配潮 [24][25]
今夜,汽车圈重磅!比亚迪大消息
证券时报网· 2025-02-10 23:27
文章核心观点 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推进全民智驾战略,机构认为其智能化转型意义重大,有望补齐短板、巩固新能源龙头地位,产业链核心公司将受益,此前相关概念股已大涨 [1][3][6][11] 比亚迪发布高阶智驾系统 - 2月10日晚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 [1][3] - “天神之眼”分三个版本,A为三激光版本搭载于仰望品牌,B为激光版搭载于腾势、比亚迪等品牌,C为三目版本主要搭载于比亚迪品牌 [3] - 比亚迪全系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10万级及以上全系标配,10万级以下多数搭载,首批涉及21款车型 [3] - “天神之眼”可实现全程高速0接管,泊车方面可实现自动泊车、遥控泊车、代客泊车 [3] - 王传福称比亚迪2018年就提出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观点,回应“不重视智驾”传闻 [3] 比亚迪智能化发展规划 - 2024年初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将投入1000亿元实现整车全面智能化进阶 [4] - 2024年1月比亚迪璇玑架构发布,4月代客泊车功能上线,12月“天神之眼”全国开通无图城市领航 [4] - 王传福称2025年买车看智驾,未来2 - 3年智驾将成必不可少配置 [5] 比亚迪智驾实力与技术接入 - 全民智驾有三大底气,即最大车云数据库、最大规模智驾研发团队、最大规模新能源车制造体系 [5] - “天神之眼”位居全球第一梯队,驱动全栈自研 [5] - 整车智能“璇玑架构”将接入Deepseek - R1大模型提升车端和云端AI能力 [5] 比亚迪智能化转型意义 - 标志着比亚迪在智能驾驶领域迈出重要一步,让用户享受高阶智能驾驶便利 [6] - 中信证券认为2025年比亚迪迎来智能化车型大周期、智驾渗透率有望高增 [6] - 开源证券认为比亚迪智能化发力有望补齐短板、巩固新能源龙头地位 [6] - “天神之眼”已迭代至BAS 3.0 +超人类辅助驾驶,智驾大概率迎头赶上 [7] 行业竞争情况 - 2024年比亚迪汽车全球销量427万辆,同比增长41%,是全球第五大、中国第一大销量车企 [8] - 新能源渗透率已突破50%,汽车公司聚焦高阶智驾助力销量增长 [8] - 中信建投证券认为2025年是智驾跨越式发展关键节点,全球车企加速布局高阶智驾赛道 [9] - 国内鸿蒙智行、小鹏、理想等品牌已在高端车型实现智驾技术落地 [10] - 特斯拉今年6月将在美国得州推全自动驾驶版本,推进智能辅助驾驶系统2025年进入欧中市场,无人驾驶出租车预计2026年量产 [10] 概念股表现与市场预期 - 发布会前比亚迪及相关概念股已大涨,比亚迪A股2月6日涨停,近3日连涨,H股2月7日一度创历史新高 [13] - 港股比亚迪电子2月6日涨幅一度近20%,速腾聚创等股价异动上涨;A股通达电气等走出3连板,经纬恒润等跟涨 [13] - 华泰证券预计全球智能驾驶市场规模未来几年高速增长,假设2025年比亚迪智能驾驶普及率达40%,市场规模有望达110亿元 [13] - 国联民生证券认为比亚迪有望推动自主品牌跟进,智驾产业将加速 [13] 智驾产业影响 - 智驾产业加速,主机厂获自动驾驶软件增值收入,技术领先和销量能兑现的车企更受益 [14] - 零部件感知、决策、执行层需求全面释放,产业链优质企业受益 [14] - 华安证券认为2025年投资主线在于智驾标签提振车企销量,带动传感器套件放量,商业生态迎拐点 [14] - 2025年乘用车以旧换新政策支撑汽车总量,智能化进入拐点,部分整车有望受益 [14]
China's BYD goes all-in on self-driving, with even its $9,500 EV getting 'high-level' autonomous features
Business Insider· 2025-02-10 22:15
文章核心观点 比亚迪为争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公司头衔,拓展智能驾驶系统以应对激烈竞争,虽销售业绩良好,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或面临整合[1][5][6] 比亚迪智能驾驶系统拓展情况 - 公司周一公布智能驾驶系统大规模拓展计划,欲以高科技新车应对竞争[1] - 公司将在海洋品牌推出11款搭载“上帝之眼”自动驾驶技术的车型[2] - 售价约9550美元的海鸥电动车将具备“高级”智能驾驶功能[2][7] - 公司以中国朝代命名的六个主要品牌将全面升级新技术[3] 行业竞争态势 - 智能手机制造商小米的SU7自去年推出后销量超目标,其他制造商也推出智能汽车[4] - 比亚迪“上帝之眼”驾驶辅助技术将面临小鹏、蔚来等竞争,还将与特斯拉抗衡[5] - 特斯拉称今年将在中国销售其完全自动驾驶技术[5] 比亚迪销售业绩 - 1月比亚迪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销量达296446辆,同比增长47%[5] 行业市场趋势 -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激烈,车企向电动智能汽车转型[3] - 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或面临整合期,东风和长安宣布重组,股价飙升[6] 比亚迪投资计划 - 比亚迪承诺至少投入140亿美元用于制造“智能”汽车[4]
比亚迪,王炸!开创全民智驾时代,王传福宣布:全系都有!
证券时报网· 2025-02-10 21:14
文章核心观点 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推动“全民智驾”时代到来,认为2025年将成为高阶智驾和全民智驾的元年,通过全栈自研硬件、接入新技术、针对需求优化功能及降低价格等举措,提升智驾实力并促进普及 [1][6] 分组1:智驾系统发布与行业地位 - 2月10日比亚迪在深圳总部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发布“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其硬件全栈自研,是全球首款由整车厂自己设计开发、生产的车载计算平台 [1] - 中国智驾技术应用规模全球最大、迭代最快,已成为全球智驾创新新高地,引领全球智驾发展方向 [1] 分组2:公司销量与智能化战略布局 - 2023年比亚迪成为中国汽车70年来首次进入全球销量前10的中国车企,位列第九;2024年位列全球车企第六、全球汽车品牌第四,销量373万辆,是国内唯一进入前十的品牌 [2] - 2018年比亚迪提出“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2024年1月发布整车智能战略,通过“璇玑架构”打通电动化和智能化板块,开发出多项创新功能,2月10日宣布“璇玑架构”将全面接入DeepSeek [2] 分组3:智驾技术矩阵与实力 - 比亚迪形成“天神之眼”智能驾驶技术矩阵,包括“天神之眼A”“天神之眼B”“天神之眼C”,分别搭载于不同品牌车型 [3] - 比亚迪“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实现“全程高速0接管,城区稳如老司机”,智驾实力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3] - 比亚迪智驾已搭载到超440万辆L2级以上车辆,智驾行驶里程超37亿公里,AEB触发次数超277万次 [3] 分组4:智驾普及需求与功能优势 - 比亚迪认为智驾是安全出行的最强守护,要成为智驾普及推动者,超80%智驾使用场景集中在高快领航和智能泊车 [4] - 比亚迪高快领航功能可做到智驾1000公里以上,AEB功能可做到100公里时速稳定刹车,代客泊车成功率高达99% [5] 分组5:智驾普及价格障碍与解决方案 - 普及智驾最大障碍是高昂价格,2024年中国售出车辆不到10%有高阶智驾,70%消费者购买20万元以下车,绝大部分人没机会接触智驾 [5] - 比亚迪全系车型将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20万级、15万级、10万级车型全系标配,10万级以下车型多数搭载 [5] 分组6:智驾车型配置与行业趋势 - 搭载比亚迪“天神之眼”的首批21款车型将稍后上市,全部标配5个毫米波雷达、12个摄像头及端到端大模型 [6] - 主流大厂“All in”智驾,2025年或把高速领航功能下放至10万元级别车型,2024年1 - 9月我国L2.5及以上智驾功能渗透率仅20.8%,2025年中高阶智驾功能有望加速向下普及 [6]
比亚迪- H&A_ 置于正面催化剂观察: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进步与采用. Thu Feb 06 2025
-· 2025-02-10 16:5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汽车行业 - **公司**:比亚迪(包括比亚迪 - H 和比亚迪 - A),还提及东风、长城、吉利、广汽、上汽、理想、蔚来、小鹏、零跑、中升、永达等汽车相关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比亚迪发展趋势与市场表现 - **增长趋势**:2025 年借助自动驾驶解决方案采用率提升和开拓海外机会实现增长,本年迄今比亚迪 - H 股上涨 18%,同期恒生国企指数上涨 6% [1] - **市场主导因素**:2025 年中国汽车市场被两大投资主题主导,一是国内市场物料成本下降推动 L2 以上高级自动驾驶功能渗透率大幅提升,二是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份额有望扩大,因多数外国同业受美国加征关税面临财务和运营压力 [1] 正面催化剂事件 - **自动驾驶技术亮相**:2 月 10 日自动驾驶技术首次亮相,2 月 11 日举行反向路演/试驾活动,将展示最新城市和公路自动导航辅助驾驶(NOA)解决方案“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基于英伟达或地平线芯片,软件由 Momenta 赋能;比亚迪能提升行业渗透率,因其有广泛分销渠道且产品覆盖所有价位车型;未来配置公路 NOA 功能新车型起步价约 9 - 10 万元,城市 NOA 功能新车型起步价约 18 - 20 万元,因物料成本大幅下降 [3] - **业绩和预测上调**:3 月下旬公布 2024 年 4 季度业绩和举行业绩交流会后,预计 2025 年数据的市场一致预期将上调,摩根大通预测比市场一致预期高 10% [3] - **海外工厂产能爬坡**:2025 年下半年海外工厂完工并开始产能爬坡,计划年底前完成印尼、巴西、匈牙利和土耳其组装厂建设,总计提供超 50 万辆产能,通过本地化生产缓解关税不利因素;预计到 2030 年中国品牌海外市场份额从去年 6% 翻番至 12% 左右,比亚迪海外业务估值应高于国内 [3] 投资理据 - **交付量与市场份额**:预计到 2026 年全球交付量达 650 万辆,海外交付约 150 万辆,全球轻型汽车市场份额从 2023 年 3% 扩大至 7%,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维持在 22% 左右;2026 年是全球拓展重要转折点,四个海外生产基地将建成提产 [11][19][26] - **海外竞争策略**:虽欧盟将提高关税,但比亚迪致力于通过配置或产品而非价格在海外竞争,国内插混领域机遇增大,海外也可能如此,带来更多商机 [11][19][26] - **估值上升动力**:未来一年比亚迪估值将上升,动力来自全球扩张和快速增长的插混机遇 [11][19][26] 估值 - **目标价**:截至 2025 年 12 月,比亚迪 - H 目标价 475 港元(由 477 港元隐含公允价值取整得出),比亚迪 - A 目标价 440 元(由 442 元隐含公允价值取整得出),均基于分类加总估值法 [12][19][27] - **估值方法**:电动汽车电池业务采用 13 倍 2025 财年预期市盈率;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务采用 1.4 倍 2025 年预期市销率,较历史均值高 1 个标准差;电池/光伏业务估值为 2.0 倍 2025 财年预期市净率;考虑比亚迪电子市值及股份、单轨业务 10 倍 2025 财年预期市盈率、比亚迪半导体子公司上市后估算市值、剩余账面价值 2.0 倍 2025 财年预期市净率 [12][27] 风险 - **下行风险**:销量不及预期,以及来自中外大众市场品牌的行业竞争,如大众、吉利、长城等 [14][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物料成本变化**:公路 NOA 物料成本将从 2024 年的 4,000 - 5,000 元降至 2025 年的 3,000 元左右,城市级 NOA 物料成本将从 2 万元左右下降到 1.0 - 1.5 万元,推动公路和城市级 NOA 渗透率大幅上升 [5] - **财务数据**:提供了比亚迪 2022 - 2026 财年的详细财务数据,包括收入、利润、现金流、利润率、财务比率等指标的预测和变化情况 [18][24][32][37] - **风格敞口**:展示了比亚迪 - H 和比亚迪 - A 在价值、成长、动量、质量、低波动性、ESG 量化得分等量化因子的当前排名和历史排名情况 [10][25] - **股价表现驱动因素**:给出了市场、地区、宏观、风格等因子与比亚迪股价的 6 个月和 1 年相关性数据 [20] - **摩根大通相关情况**:摩根大通是比亚迪 - H 和比亚迪 - A 或相关实体的做市商和/或流动性提供方;预计未来三个月内获比亚迪相关实体投资银行服务报酬;过去 12 个月为其提供非投资银行服务并获报酬;可能持有其发行债务证券头寸;介绍了摩根大通评级体系、研究覆盖范围、股票研究评级分布等信息 [39][40][43][44][45]
摩根大通:比亚迪
摩根大通· 2025-02-08 20: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BYD - H和BYD - A的评级均为“Overweight”(增持)[6][12][3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中国汽车市场有两大投资主题,即L2 +高级自动驾驶功能渗透率大幅提升和中国品牌海外市场份额持续增加,比亚迪有望受益于此[2] - 预计到2026年比亚迪全球交付量达650万辆,海外市场150万辆,全球轻型汽车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3%提升至7%,新能源汽车领域保持约22%,2026年是其全球战略重要转折点[14][21][32] - 尽管面临欧盟关税上升,比亚迪将以产品内容而非价格参与海外竞争,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带来更多商机,预计明年将迎来估值重估[14][21][3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驱动 - 2月10日比亚迪将展示最新城市和高速NOA解决方案“比亚迪天眼系统”,基于英伟达或地平线芯片,软件由Momenta提供,搭载高速NOA功能新车起售价约9 - 10万元,城市级约18 - 20万元[5] - 3月下旬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业绩,预计市场上调2025年盈利预测,摩根大通预测比市场共识高10%[5] - 2025年下半年海外工厂建成并逐步投产,印尼、巴西、匈牙利和土耳其工厂总产能超50万辆,预计到2030年中国品牌海外市场份额从去年的6%提升至12%,海外业务应获更高估值[5] 成本与价格趋势 - 2025年高速NOA的BOM成本将从2024年的4000 - 5000元降至约3000元,城市级NOA从约20000元降至10000 - 15000元[7][8] - 搭载城市级NOA功能汽车价格从去年的20万元以上降至今年的18 - 20万元,高速NOA汽车价格从去年的15万元以上降至今年的9 - 10万元[8] 盈利预测对比 - 摩根大通对多家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2024 - 2025年的盈利和营收预测与彭博共识存在差异,其中比亚迪2025年净利润预测比共识高10%[9] 风格暴露 - BYD - H和BYD - A在价值、增长、动量、质量、低波动和ESGQ等量化因子上有不同的当前排名和历史百分位排名[12][30] 估值 - BYD - H的2025年12月目标价为475港元,基于SOTP估值,对各业务板块采用不同估值倍数[15][16] - BYD - A的2025年12月目标价为440元人民币,同样基于SOTP估值,对各业务板块采用不同估值倍数[33][34] 财务总结 - 报告提供了BYD - H和BYD - A从2022年到2026年的财务数据,包括收入、成本、利润、现金流、资产负债等方面,并分析了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和比率[28][45]
比亚迪智驾投资机会
2025-02-08 20:3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智能驾驶、汽车芯片、车载市场、激光雷达、高速连接器、手机等行业 - **公司**:比亚迪、英伟达、地平线科技、黑芝麻科技、特斯拉、小米、理想、吉利、长城、长安、华为、小鹏、荷赛科技、速腾科技、电联、宇通、舜宇、宇彤、联创、美格智能、兰特、法雷奥、安波福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比亚迪智能驾驶发展规划** - 2025年大规模配置D - Pilot 100,预计覆盖300万辆车,采用英伟达Orin或地平线征程6E/6M芯片;D - Pilot 300升级为双Orin X芯片并增加激光雷达,推送城市领航功能;D - Pilot 600可能搭载双Orin X芯片并首次应用 [2][6] - 董事长王传福决定重点发展天眼系统,投入和配置显著变化 [5] 2. **市场反应和估值** - 比亚迪发布智能驾驶邀请函及活动后,相关股票大幅上涨,带动智能驾驶板块涨幅显著;目前估值基本符合2025年业绩预期,未来可能按终局市值天花板评估 [3] 3. **感知层面进展** - 2025年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大范围应用,比亚迪计划搭载8颗以上摄像头车辆达200 - 300万辆,整体增幅超100%,前置一体机数量翻倍;理想、小米等企业激光雷达预计翻倍增长 [4][8] 4. **决策层面优势企业** - 比亚迪、小米和理想在决策层面有明显优势,比亚迪预计首发索尔平台,小米推出首发车型,理想重新设计纯电动系列推三款新车 [4][9] 5. **汽车芯片企业情况** - 黑芝麻科技2025年营收预计从约5亿元翻倍至10亿元,与比亚迪合作智能底盘和悬架,计划推出A2000系列芯片,解禁后市值或波动,不同情景下市场规模可观 [4][11][12] - 地平线科技与理想合作升级,出货价值量预计从650元翻倍至1500元;比亚迪若大规模配置其芯片,营收可观;4月底解禁,五月底入通 [4][14] 6. **比亚迪对行业影响** - 高阶智驾技术推动技术下沉,应用于10 - 20万元车型将促使其他自主品牌跟进,推动行业发展 [4][15] 7. **高阶智驾市场潜力** - 南美、东南亚和非洲等地区覆盖车辆可达3000万辆,不同价值量计算下市场规模大,能支撑两到三家市值数百亿公司 [12][16] 8. **2025年市场表现** - 比亚迪及其他新势力销量翻倍,市场规模翻倍;特斯拉2025年6月美国推L3功能,全球推广高阶智驾,2026年底或爆发 [17][18] 9. **比亚迪产业链供应商** - 包括地平线、黑芝麻、英伟达、舜宇、宇彤、联创、比亚迪电子、电联、速腾、美格智能等 [19] 10. **智能驾驶对零部件供应商影响** - 舜宇、宇彤、联创、速腾等公司受益,未来市场份额和业绩将提升 [20] 11. **未来智能驾驶市场空间** - 到2030年中国国内1200万辆车、海外八九百万台搭载高级别自动驾驶功能,总体2000万台,未来五年市场空间可能翻三倍 [21] 12. **受益公司情况** - 荷赛科技、速腾、电联、宇通等核心受益,荷赛科技估值未反映业绩潜力,定点项目有望超预期;25年比亚迪带来弹性大,26 - 27年全球订单和自主品牌渗透率提升 [23][24] 13. **车载市场前景** - 理想和小米2025年增量强劲,车载市场出货量可达100万辆且有上修空间 [25] 14. **激光雷达企业情况** - 禾赛机器人2025年出货量可能达三四万台,收入增加反映在利润端,预计2025年市值200亿元;全球乘用车激光雷达市场中,禾赛、速腾等占据重要份额,长期成长性好 [26][27][28] - 速腾科技2025年出货量预计增长30%达约90万颗,对应营收约25亿元,长期具备全球竞争力 [30] 15. **镜头企业情况** - 宇瞳光学汽车镜头成重要增长点,与比亚迪合作切入高端市场,若占汽车镜头市场15%份额,收入可达25 - 30亿,净利率约15%;涉足模造玻璃领域,与特斯拉合作扩展产能 [30] - 舜宇、宇通和兰特通过大力光进行图纸验证,安防与车载镜头市场远期利润空间约七至八亿元,对应市值约一百五十亿 [31] 16. **电联情况** - 在高速连接器领域表现突出,有望替代海外企业;2025年车载连接器收入约25亿元,利润8.5 - 9亿元,远期汽车锂电池市场有利润空间 [33][34] - 手机业务稳定,新品业务增长有机会,能实现20亿利润目标;与华为合作紧密,有望实现20 - 25亿利润目标 [35][3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全市场搭配8颗以上摄像头车辆销量约200万辆,其中特斯拉60万辆、理想50万辆、小鹏、华为等合计50万辆;约1000万辆车配前置一体机 [8] - 2024年高工数据显示整体标配NA系统规模约200万台,加上选配后总计250万台左右 [15] - 禾赛科技2024年12月销量达每月2万台;速腾激光雷达指引从2.5万左右增长至10万 [26] - 宇瞳光学原安防镜头业务占70%业务份额 [30] - 电联是国内首家大规模量产高速流电器的公司,2024 - 2025年与海外主机厂验证,2025年小批量订单,2026年放量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