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比亚迪(BYDDY)
icon
搜索文档
第五代DM首搭秦L、海豹06,全球插混进入比亚迪时刻
太平洋· 2024-05-30 16: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第五代DM技术发布,实现全球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6.06%、全球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L和全球最长综合续航2100公里,开创油耗2时代,重新定义插混技术新标杆 [1][2] - 第五代DM技术首搭车型秦L DM-i和海豹06 DM-i,开启上市和交付,这两款车型推出了五个版本,售价在9.98至13.98万元之间,油耗仅为燃油车的三分之一,综合续航是燃油车的三倍 [2] - 比亚迪带领自主品牌份额持续提升,第四代DM-i让中国品牌的车辆的油耗进入了"3升时代",新一代DM技术将以更高的发动机热效率与更低的亏电油耗,在续航里程上实现2000KM级别突破 [3] 财务数据总结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营收7657.24/9105.98/10533.80亿元,同比+27.1%/18.9%/15.7% [6]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67.22/456.63/547.96亿元,同比+22.2%/24.3%/20.0% [6] - 公司当前PE估值分别为18/14/12倍 [4]
比亚迪:DM5.0以及新车型震撼发布,开创插混新时代
财通证券· 2024-05-30 16: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对比亚迪的"增持"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第五代DM技术创新 - 第五代DM技术在动力架构、热管理架构和电子电气架构上实现了多项创新 [2][3] - 第五代DM技术的发布将进一步加速汽车市场油转电的进程 [3] 全新车型发布 - 秦L DM-i和海豹06 DM-i首次搭载第五代DM技术,共推出5个版本,售价9.98万-13.98万元 [4] - 这两款全新的插混车型油耗只有燃油车的三分之一,综合续航是燃油车的3倍,开创油耗2时代 [4] 财务数据总结 营收和利润预测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16.32/362.36/396.15亿元 [5] - 对应PE分别为20.67/18.04/16.50倍 [5] 财务指标 - 公司2022-2026年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等主要财务指标均保持较高增长 [7] - 公司盈利能力、运营效率和偿债能力等财务指标保持良好 [8] 风险提示 - 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 - 行业竞争加剧 - 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6]
比亚迪:系列点评十:油耗2.0时代开启,格局优化逻辑再加强
民生证券· 2024-05-30 14: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油耗 2.0 时代开启 格局优化逻辑再加强 - 公司推出荣耀版改款,以价换量效果显著,2024Q1、2024年4月,比亚迪在20万元以下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7.5%、24.2%;在20万元以下混动市场份额分别达到60.1%、65.7% [2] - 本次DMi5.0技术实现油耗、续航的再次突破,有望强化公司在插混领域技术领先地位,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2] - 中国10万元以下/10-15万元/15-20万元市场空间约280/640/40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约46%/25%/41%,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混动市场格局优化,公司今年400万辆销量置信度提升,占新能源市场份额30+% [2] 秦L、海豹06上市,加速抢夺合资燃油市场份额 - 秦L、海豹06定价超出此前预期,最低价下探至9.98万元,有望进一步抢夺合资份额 [2] - 后续伴随5.0新车型进一步上市,20万以下市场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有望进一步抢夺合资燃油车市场份额,实现销量向上 [2] - 2024Q1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率28%,同比+7.3pct,环比+3.0pct,预计降价对整体利润影响有限 [2] 2024加大海外布局 出海贡献利润增量 - 2024年,比亚迪出海保持强劲势头,将加大海外市场投入,布局工厂,加速出口,有望在欧洲、东南亚、澳新迎来快速发展 [2] - 2024年出口销量有望达50万辆,同比+105.8%,出海亦有望提振盈利 [2] 财务指标总结 - 预计2024-2026年营收为8,336.0/10,003.3/11,603.8亿元,归母净利润398.1/511.8/636.1亿元,EPS 13.68/17.58/21.85元 [3] - 2024年PE为16倍 [3]
比亚迪:系列点评十:油耗2.0时代开启 格局优化逻辑再加强
民生证券· 2024-05-30 14: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油耗 2.0 时代开启 格局优化逻辑再加强 - 公司推出荣耀版改款,以价换量效果显著,2024Q1、2024年4月,比亚迪在20万元以下市场份额分别为17.5%、24.2%;在20万元以下混动市场份额分别为60.1%、65.7% [2] - 本次DMi5.0技术实现油耗、续航的再次突破,有望强化公司在插混领域技术领先地位,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2] - 中国10万元以下/10-15万元/15-20万元市场空间约280/640/40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约46%/25%/41%,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混动市场格局优化,公司今年400万辆销量置信度提升,占新能源市场份额30+% [2] 秦L、海豹06上市,加速抢夺合资燃油市场份额 - 秦L、海豹06定价超出此前预期,最低价下探至9.98万元,有望进一步抢夺合资份额 [2] - 后续伴随5.0新车型进一步上市,20万以下市场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有望进一步抢夺合资燃油车市场份额,实现销量向上 [2] - 2024Q1比亚迪汽车业务毛利率28%,同比+7.3pct,环比+3.0pct,预计降价对整体利润影响有限 [2] 2024加大海外布局 出海贡献利润增量 - 2024年,比亚迪出海保持强劲势头,公司将加大海外市场投入,布局工厂,加速出口,有望在欧洲、东南亚、澳新迎来快速发展 [2] - 2024年出口销量有望达50万辆,同比+105.8%,出海亦有望提振盈利 [2] 财务指标总结 - 预计2024-2026年营收为8,336.0/10,003.3/11,603.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398.1/511.8/636.1亿元,EPS为13.68/17.58/21.85元 [3] - 2024年PE为16倍 [3]
比亚迪近期更新
观点指数· 2024-05-30 12:56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比亚迪发布了第五代DMI 5.0混动技术,其参数表现突出,包括全球最高发动机热效率46.06%、全球最低百公里亏电油耗2.9升、综合续航里程超2100公里[1][2][3] - 搭载DMI 5.0技术的两款新车前L和海豹06定价从9.98万到13.98万,同时提供最高1.5万元的置换补贴,性价比非常高,有望对合资燃油车形成冲击[3] - 比亚迪通过DMI 5.0技术的推出和新车型的上市,预计2023年销量增速将达到30%以上,有望达到400万辆[4][5] - 比亚迪在2023年通过价格带下沉和新车型的推出,进一步巩固了在5-15万元价格区间的市场地位,市占率大幅提升[5][6][7] 利润层面分析 - 2022年比亚迪平均单车收入从15.2万下降到13.5万,主要是由于产品结构向中低端倾斜,但毛利率逆势提升至23%[9][10] - 公司2022年四季度资本开支大幅下滑,新增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转固均放缓,预计未来折旧压力将有所下降[11][12] - 2022年研发费用投入400亿元,同比增长97%,但公司已基本全部费用化,未来对利润影响较小[13][14] 未来发展展望 - 公司将持续推出新车型,包括王朝系列、海洋系列等,进一步丰富产品线,满足不同客户需求[15] - 出口业务增长迅速,2023年有望达到50万辆,盈利能力较好[16] - 公司在智能化领域持续加大投入,未来有望在20万元车型上搭载L2+级别智能驾驶系统[16] - 综合来看,公司2023年有望实现400亿元左右的利润,市值有望达到8000亿元[16]
比亚迪:开启新车型周期,行业加速优化
申万宏源· 2024-05-29 15:31
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评级 [1] 核心观点 - 报告公司发布DMi5.0技术及首发车型秦L,入门款售价9.98万元,定价具有进攻性,直接挑战B级燃油车市场,目前少有合资品牌或自主品牌燃油车型可与之竞争(考虑购置税)[1] - 后续"L"系列定价预计顺势下压,汉改款有望进一步下探1-1.5万元,为24H2即将上市的"汉L"留出价格带,宋L和唐L定价逻辑类似,形成DMi4和DMi5双车高低配矩阵夹击对手[1] - 前2周观望潜客有望集中兑现订单,未来几周进店客流和订单将大幅增长,复现3月荣耀版上市盛况,带动其他车型销量,但竞争对手面临此消彼长困境[1] - 燃油车与新能源此消彼长将加速新能源渗透率达50%分水岭,供需关系格局改善环节更受益[1] - 看好快速变革下持续提升市占率的公司,综合考虑海外市场表现、高端产品份额提升及国内原材料成本降幅缓慢释放,维持2024-26年营收预测8105/9307/10506亿元,净利润预测336/415/506亿元,对应PE为18/15/12倍[1] 财务数据 - 2024Q1营业总收入124944百万元,同比增长4.0%[7] - 2024Q1归母净利润4569百万元,同比增长10.6%[7] - 2024E营业总收入810536百万元,同比增长34.6%[7] - 2024E归母净利润33608百万元,同比增长11.9%[7] - 2025E营业总收入930691百万元,同比增长14.8%[7] - 2025E归母净利润41534百万元,同比增长23.6%[7] - 2026E营业总收入1050558百万元,同比增长12.9%[7] - 2026E归母净利润50587百万元,同比增长21.8%[7] - 2024Q1毛利率21.9%,2024E毛利率19.3%[7] - 2024Q1 ROE 3.2%,2024E ROE 19.4%[7] 市场数据 - 2024年05月28日收盘价207.38元[4] - 一年内最高价276.58元,最低价162.77元[4] - 市净率4.2[4] - 流通A股市值241073百万元[4] - 每股净资产49.15元[5] - 资产负债率77.14%[5] - 总股本2909百万股,流通A股1162百万股[5]
比亚迪秦L/海豹06 DM-i发布:定价大超预期,龙头地位稳固
国金证券· 2024-05-29 11: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比亚迪作为全球电车龙头,24年产品周期向上、海外市场加速、智能化厚积薄发,规模效应下成本优势明显 [3] - 结合公司新车周期及出海战略的持续推进,维持公司24 - 26年净利355.3/440.6/530.9亿元的预测,对应18.1/14.6/12.1倍PE,维持“买入”评级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车发布情况 - 5月28日晚,比亚迪召开发布会,正式发布比亚迪DM - i 5.0技术,及比亚迪秦L/海豹06 DM - i两款新车,定价超预期 [2] - DM - i 5.0技术搭载1.5L插混专用发动机,功率74kw,热效率提升至46.06%全球最高,并配备插混专用功率型刀片电池,能量密度115wh/kg ,带电量分别为10.08/15.87kwh;NEDC亏电油耗2.9L/100km,CLTC电耗10.7kwh/100km,百公里加速7.5s,满油满电情形下续航2100km,实测最长超2500km [2] - 相较DM - i 4.0,新技术发动机进一步轻量化,功率降低但通过提高压缩比实现热效率的突破;峰值扭矩降低但电机功率提升;同时,油箱容量从48L提升至65L [2] - 秦L车身尺寸4830/1900/1495mm,轴距2790mm,均高于秦PLUS;海豹06 DM - i车身尺寸4770/1900/1660mm,轴距2810mm;两款新车纯电续航均为80 - 120km,定价均为9.98 - 13.98万元,定价大超预期 [2] 公司优势 - 本次新车定价超预期,凸显公司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目前比亚迪在中低端市场表现强势,2月降价后公司定价权凸显,3/4月销量连续破30万 [3] - 新车主要竞争对手为五菱星光PHEV/长安启源A07/吉利银河L6等,油车则主要为日产轩逸/大众朗逸/丰田卡罗拉等;新车定价/尺寸/空间/智能化相对传统油车/电车竞品均占优,将成下一代爆款,进一步巩固公司在细分市场中的优势地位 [3] 车型结构与毛利 - 2月起秦PLUS等荣耀版新车上市,降价后公司在部分价格带出现空缺,本次秦L/海豹06 DM - i上市开启了公司在中低端市场的新一轮新车周期,填补原有价格区间,引领公司单车ASP及毛利率持续向上 [3] 24年展望 - 公司正处新车周期,腾势/仰望/方程豹新车在北京车展亮相,将带动公司持续冲击高端市场,伴随规模效应提升&车型结构优化,公司净利在Q2 - Q3有望迎来拐点 [3] - 公司海外表现强势,24年新进入墨西哥市场,在泰国/巴西/以色列等国持续放量,24年出口存在超预期可能;伴随车型供给增加&海外工厂投产,26年起在海外有望大规模放量;目前海外车企电动化实力薄弱,公司海外市场空间广阔 [3] 财务预测 |项目|2022|2023|2024E|2025E|2026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424,061|602,315|739,541|875,308|1,005,176| |营业收入增长率|96.20%|42.04%|22.78%|18.36%|14.8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622|30,041|35,525|44,063|53,09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445.86%|80.72%|18.26%|24.03%|20.49%|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4.97%|21.64%|24.78%|27.40%|26.13%| |P/E|P/B|45.00 19|18.14 14.63 12.14|6.74 4.17 4.50 4.01 3.17| [5]
比亚迪:发布:定价大超预期,龙头地位稳固
国金证券· 2024-05-29 11:12
报告评级 - 报告给予公司"买入(维持评级)"的投资评级[1] 报告核心观点 1. 公司优势地位愈发稳固,新车定价超预期,凸显公司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3] 2. 新车周期引领车型结构优化,毛利有望持续改善[3] 3. 公司未来几年仍将保持强势,新车周期、海外市场加速、智能化厚积薄发,规模效应下成本优势明显[3] 分类总结 公司优势 1. 公司在中低端市场表现强势,定价权凸显,销量连续破30万[3] 2. 新车定价/尺寸/空间/智能化相对传统油车/电车竞品均占优,将成下一代爆款[3] 3. 公司海外表现强势,未来几年新进入多个海外市场,海外市场空间广阔[3] 财务数据 1. 2022-2026年营业收入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22.78%[3] 2. 2022-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年复合增长率为24.03%[3] 3. 2022-2026年毛利率预计从17.0%提升至20.0%[3] 投资建议 1. 维持公司2024-2026年净利355.3/440.6/530.9亿元的预测,对应18.1/14.6/12.1倍PE[3] 2. 维持"买入"评级[1]
Why Are BYD Shares So Much Cheaper Than Tesla's?
seekingalpha.com· 2024-05-29 01:47
文章核心观点 - 比亚迪是特斯拉的主要竞争对手,在成本、车型推出速度等方面具有优势,虽目前估值低于特斯拉,但财务表现良好且前景光明 [1][18] 公司对比 产品竞争力 - 比亚迪能生产更便宜的汽车,主要因自产电池和集成化组装方式,如元PLUS在中国售价19,283美元,在德国售价42,789美元仍具竞争力;特斯拉在自动驾驶数据积累、充电网络和车险业务方面有优势 [1] 财务指标 - **增长**:一季度比亚迪和特斯拉表现不佳,但比亚迪自2022年年中以来增长速度超过特斯拉,其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3%,3月销售强劲复苏 [2] - **利润率**:比亚迪已缩小与特斯拉的运营利润率差距,甚至在毛利率上实现超越 [3] - **现金流**:比亚迪产生的运营现金流近特斯拉两倍,去年在现金流方面超越特斯拉 [4][5] - **股价表现**:特斯拉股价表现更好,但比亚迪在收益和每股收益方面与特斯拉的差距正在缩小 [6][7] - **资本支出**:比亚迪资本支出占收入比例超19%,是特斯拉两倍多,有望保持更快增长 [8] 车型推出 - 比亚迪推出新车型速度远超特斯拉,2023年上海车展至少推出8款新车型,2024年还有多款新车型;特斯拉多年来除Cybertruck外未推出新车型 [9] 技术创新 - 比亚迪将推出新平台降低成本,下一代DM - i系统使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续航超2000公里;第二代刀片电池预计今年推出,能量密度将提升至190Wh/kg;还成立钠电池合资企业 [11] 行业环境 政策影响 - 美国政府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关税,欧盟可能出台贸易限制措施;比亚迪未在美国销售电动汽车,受美国关税影响小,但欧盟限制措施可能带来挑战 [10][13] 市场反应 - 美国汽车制造商面临压力,福特CEO计划设计新小型电动汽车;若比亚迪在墨西哥建厂,可能绕过美国关税 [12] 比亚迪Q1/24情况 业绩表现 - 一季度营收仅增长3.9%,未达预期;净利润增长11%;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14%至62万辆,出口增长153%至9.8万辆;3月销售表现良好,销量同比增长46% [13] 费用情况 - 销售和营销费用增长46.3%至68亿元,研发费用增长70.1%至106亿元,导致运营现金流下降29.3%至102亿元 [13][14] 其他财务指标 - 政府补助等其他收入增长161.2%至18亿元,投资收益增长153.3%至6.22亿元;长期递延支出和预付款项增加,现金状况恶化,但库存增加,若需求回升现金状况有望改善 [14] 估值分析 - 特斯拉和比亚迪之间存在巨大估值差距,可能是特斯拉被高估而非比亚迪被低估;比亚迪股票具有吸引力,按销售额计算价格便宜,虽研发和资本支出大,但现金流强,应享有更高盈利倍数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