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润啤酒(CRHKY)
icon
搜索文档
华润啤酒24H1点评:啤酒高端化放缓,白酒投入增加
华安证券· 2024-08-20 15: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中期业绩收入 237.4 亿(-0.5%),归母 47.1 亿(+1.2%),收入符合、利润略低于市场预期;经营净现金 60.1 亿(+25.6%),中期分红 0.373 元/股(+30%),分红率 26%(+6pct)[3] - 业绩不及预期源于次高端以上放缓及白酒费用投入,预计全年在高端化持续、H2 低基数及成本下降红利下仍可维持利润正增,分红率有望较历史 40%比例提升[6] - 考虑需求复苏仍需时间,下调盈利预测,预计 2024 - 2026 年营业收入 396/410/427 亿元,同比+1.6%/+3.7%/+4.0%;归母净利润 53.3/61.5/69.8 亿元,同比+3.5%/+15.2%/+13.7%;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3/12/10 倍,估值处近 5 年较低水平,维持“买入”评级[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啤酒业务 - 收入端:H1 额/量/价分别同比-1.4%/-3.4%/+2.0%,次高端以上量同比+1.1%,电商渠道量同比+60%,高端量同比增 10%+,喜力/老雪/红爵量同比增 20%+、纯生正增,但受 23H1 高基数、局部降雨及餐饮景气不佳影响,次高端以上量增弱于预期[4] - 盈利端:H1 吨成本同比+0.9%,结构升级致毛利率同比+0.6pct 至 45.8%,费率基本持平,核心 EBIT 率+0.8pct 至 28.3%[4] 白酒业务 - 收入端:H1 收入 11.8 亿,同比+20.6%,摘要收入同比+50%、占白酒收入比例约 70%[5] - 盈利端:白酒毛利率 67.6%,同比+2.1pct,费用投入增加致 EBITDA 率同比-7.4pct 至 35.1%,EBIT 0.48 亿,同比-32.4%,EBIT 率 4.1%,同比-3.2pct,预计白酒净利润略亏[5]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3|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38932|41028|42662| |收入同比(%)|10.4%|1.6%|3.7%|4.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5153|6145|6984| |归母净利润同比(%)|18.6%|3.5%|15.2%|13.7%| |ROE(%)|17.01%|15.92%|16.53%|16.88%| |每股收益(元)| - |1.59|1.89|2.15| |市盈率(P/E)| - |13.90|11.66|10.26|[7]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资产负债表:预计 2024 - 2026 年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资产总计、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负债合计、普通股股本、储备、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少数股东权益、股东权益合计、负债和股东权益有相应变化[8] - 利润表:预计 2024 - 2026 年营业收入、其他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除税前溢利、所得税、净利润、少数股东损益、归属母公司净利润、EBIT、EBITDA、EPS 有相应变化[8] - 现金流量表:预计 2024 - 2026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筹资活动现金流、现金净增加额有相应变化[8] - 主要财务比率:预计 2024 - 2026 年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有相应变化[8]
华润啤酒:啤酒消费需求疲软 白酒业务持续整合
申万宏源· 2024-08-20 11: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华润啤酒2024H1业绩符合预期 啤酒业务虽有挑战但有增长潜力白酒业务处于整合阶段且有望贡献更多利润[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数据 - 2024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7.44亿 同比下降0.5% 股东应占利润47亿 同比增长1.2%[4] - 2024H1公司啤酒业务实现收入225.66亿 同比下降1.4% 销量634.8万吨 同比下降3.4% 吨价3555元/吨 同比增长2%[4] - 2024H1公司白酒业务实现收入11.78亿 同比增长20.6%[5] 盈利预测 - 下调盈利预测 预测2024 - 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56.3/63.7/71.9亿(前次为63.35/74.74/86.59亿) 分别同比增长9%/13%/13%[4] - 当前股价对应24 - 26年PE分别为13/11/10x[4] 业务发展 - 啤酒业务次高端以上价格带啤酒销量实现单位数增长 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增长超10% 其中喜力老雪红爵等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超20%[4] - 啤酒业务持续降本增效 叠加包材成本回落 24H1啤酒业务毛利率45.8% 同比提升0.6pct 息税前利润率28.2% 同比提升1.1pct 剔除相关影响后息税前利润率达到28.3% 创历史新高[4] - 白酒业务全国性大单品摘要销量同比增长超50% 贡献白酒业务收入的70% 24H1白酒业务毛利率67.6% 同比提升2.1pct[5]
华润啤酒:2024年中报点评:升级仍在前行,安全边际突出
华创证券· 2024-08-20 11: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投资评级为"强推"[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消费力与天气压制销售,高档表现相对较好,高基数下啤酒收入微降[1] - 啤酒加大费投,成本红利与管理提效支撑EBIT实现微增[1] - 白酒摘要表现亮眼,金沙推进品牌梳理,低基数下收入同增约20%[1] - 外部压力下布局升级新阶段,稳增持续性可看更长[1] 分组1 - 报告公司2024年中期实现营业收入237.4亿元,同降0.53%;实现归母净利润47.05亿元,同增1.2%[1] - 公司派发中期股息0.373元/股,同增30%,半年度分红率从20.1%提升至25.7%[1] - 公司调整2024-2026年EPS预测至1.71/1.86/1.99元,对应24-26E PE约13/12/11X[1] 分组2 - 公司2024年中期啤酒业务实现收入225.66亿元,同降1.43%;啤酒销量634.8万千升,同降3.4%[1] - 公司2024年中期啤酒业务实现毛利率45.8%,同增0.6pcts;吨成本1926元/千升,同增0.9%[1] - 公司2024年中期白酒业务实现收入11.78亿元,同增20.6%;毛利率67.6%,同增2.1pcts[1]
华润啤酒:啤酒高端化趋势不改,白酒拖累整体业绩
中泰证券· 2024-08-20 10:4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H1公司营业额同比降0.5%,EBIT同比增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1.2%,整体毛利率同比升0.9个pct,中期股利支付率同比升5.7个pct [5] - 啤酒销量承压但高端化推升盈利能力,2024H1啤酒收入同比降1.4%,销量同比降3.4%,均价同比升2%,中档及以上销量占比首超50%,高档及以上销量同比增10%+,毛利率同比升0.6个pct [5] - 白酒收入增长强劲但盈利能力承压,2024H1白酒收入同比增20.6%,但EBITDA Margin和EBIT Margin分别降7.4和3.2个pct [5] - 展望下半年,预计啤酒销量回暖,规模效应增强,ASP良性增长,下调2024 - 2026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基本状况 - 总股本3244百万股,流通股本3244百万股,市价23.90港元,市值77536百万港元,流通市值77536百万港元 [3] 财务预测 - 2024 - 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407.54、419.02、430.2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2%、3%、3%;净利润分别为54.03、60.80、66.4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5%、13%、9% [2] - 资产负债表方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项目有相应变化,如2024E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927百万元 [6] - 利润表方面,营业总收入等项目有变化,如2024E营业总收入为40754百万元 [6] - 现金流量表方面,经营活动现金流等项目有变化,如2024E经营活动现金流为7510百万元 [6] 财务比率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8%、2.9%、2.8%,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4.9%、12.5%、9.3% [6] - 盈利能力方面,2024 - 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42.7%、43.9%、44.7%,净利率分别为13.6%、14.9%、15.9% [6] - 偿债能力方面,2024 - 20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7.8%、44.3%、41.2%,流动比率分别为0.9、1.1、1.4 [6] 每股指标与估值比率 - 每股指标方面,2024 - 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67、1.87、2.05元,每股经营现金流分别为2.31、2.51、2.67元 [6] - 估值比率方面,2024 - 2026年P/E分别为13.1、11.7、10.7倍,P/B分别为2.0、1.7、1.5 [2][6]
华润啤酒(0029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19 12:03
分组1:营业额和利润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综合营业额为人民币237.44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47.05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2%[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237.4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3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营业额为237.4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0.3%[43] - 对外销售总额为237.4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0.3%[43] - 股东应占溢利为人民币4705百万元,同比增长1.2%[6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本期溢利为47.3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34]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45元,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34] - 每股基本盈利根据股东应占溢利4705百万元计算[53] 分组2:啤酒业务 - 啤酒业务方面,整体实现啤酒销量约634.8万千升,同比下降3.4%,中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占比首次于上半年超过50%[4] - 公司整体实现啤酒销量约6,348,000千升,同比下降3.4%[20] - 公司啤酒业务上半年未审计综合营业额为人民币22,566,000,000元[20] - 公司高端啤酒产品持续发力,中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占比首次超过50%,次高檔及以上啤酒销量实现单位数增长,其中电商渠道销量增长约60%[20] - 公司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0%,其中「喜力®」、「老雪」和「红爵」等产品销量增长超过20%[22] - 公司啤酒业务上半年毛利率上升0.6个百分点至45.8%,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为人民币6,365,000,000元,增长约2.6%,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提升1.1个百分点至28.2%[23]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111.3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34] - 啤酒销量约6348000千升,同比下降3.4%[69] - 中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占比首次超过50%[69] - 次高檔及以上啤酒销量实现单位数增长,电商渠道销量增长约60%[69] - 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增长超过10%,“喜力®”、“老雪”和“红爵”等产品销量增长超过20%[69]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啤酒业务综合营业额为人民币225.66亿元[70] - 啤酒业务毛利率上升0.6个百分点至45.8%[70] - 啤酒业务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为人民币63.65亿元,增长2.6%[70] - 啤酒业务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率提升1.1个百分点至28.2%[70] 分组3:白酒业务 - 白酒业务方面,未经审计的综合营业额为人民币11.78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20.6%,毛利率上升2.1个百分点至67.6%[6] - 公司白酒业务上半年未审计综合营业额为人民币1,178,000,000元,增长约20.6%,毛利率上升2.1个百分点至67.6%[24] - 公司白酒业务中,全国性高端大单品「摘要」销量增长超过50%,贡献白酒业务营业额约70%[24] - 公司白酒业务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人民币413,000,000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2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白酒业务综合营业额为人民币11.78亿元,增长20.6%[75] - 白酒业务毛利率上升2.1个百分点至67.6%[75] - 白酒业务中,高端大单品“摘要”销量增长超过50%,贡献白酒业务营业额约70%[75] 分组4:财务状况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466.6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3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为171.28亿元人民币,商誉为168.06亿元人民币[3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流动资产中,存货为90.15亿元人民币,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64.99亿元人民币[3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流动负债中,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44.26亿元人民币,短期银行贷款为3.73亿元人民币[3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非流动负债中,长期银行贷款为10.05亿元人民币,递延税项负债为45.06亿元人民币[3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总权益为367.72亿元人民币,其中股本为140.90亿元人民币,储备为187.75亿元人民币[37] - 公司现金及银行结存为人民币65.17亿元[79] - 公司贷款总额为人民币13.78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贷款为人民币3.73亿元[79] - 公司流动负债为人民币252.57亿元,流动比率为0.75[81] 分组5:股息和分红 - 公司宣布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373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0%[8] - 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373元,总金额约人民币1210百万元[52] - 公司宣布于2024年10月23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人民币0.373元,相当于每股港币0.407元[89] 分组6:未来计划和战略 - 公司计划在下半年继续追求高质量增长,优化管理模式,深化「啤酒+白酒」双赋能业务模式,控制资本性开支,争取全年营业额和利润增长[25] - 公司将通过品牌、质量、产品和文化等多维度推动「啤酒新世界」和「白酒新世界」的发展[30] 分组7:其他财务信息 - 分部业绩为64.13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2%[43] - 添置非流动资产总额为160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7.5%[43] - 折旧及摊销总额为11.4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3.1%[43] - 已确认固定資產及存货减值亏损为1.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48.1%[43] - 利息收入为1.02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51%[45] - 财务成本为0.5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下降58.5%[46] - 税项为16.8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3.8%[46] - 本期溢利已扣除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为21.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10.7%[50] - 应收对价公允价值约为人民币3718百万元,期间计入损益的公允价值收益约人民币2百万元[60]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同比增长25.6%[6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聘用约27,000人,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2,882,000,000元[87] 分组8:公司治理和人事 - 公司执行董事包括侯孝海先生(主席)、赵春武先生(总裁)及赵伟先生(首席
华润啤酒20240707
2024-07-08 20:35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对啤酒行业的观点和结论,包括天气因素和消费力对啤酒需求的影响 [1][2][3][4][5] - 对啤酒投资的商业模式和投资框架分析,包括规模效应、竞争格局等特点 [7][8][9][10] - 以华润啤酒为例,分析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行业发展趋势 [11][12][13][14][15][16][17][18][19][20]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无相关内容
华润啤酒20240705
2024-07-07 21:08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 公司上半年整体销量和收入情况,预计下半年有望恢复 [1][2][3] - 行业价格竞争压力,公司高端产品增长仍然良好 [2][6][7] - 公司在山东的产能布局和销售计划 [4][5] - 公司洗力业务的销量和盈利情况 [7][8] - 公司费用管控和利润率提升空间 [8][9][19][20]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人提问** 公司7-8月份整体销量和高端销量目标增速 [9] **公司回答** 如果7-8月份销量能达到中单位数增长,就应该与去年持平;高端销量增速也应该与去年相当 [9] 问题2 **投资人提问** 公司员工人数大幅下降但成本只降11%的原因 [9][10] **公司回答** 公司通过减少员工数量,同时提高员工技能和效率,将节省的人工成本投入到高端化转型上,从而带动收入增长 [10] 问题3 **投资人提问** 公司今年营销费用投放计划 [10][11] **公司回答** 上半年营销费用略有增加,但全年计划保持稳定,不会大幅增加 [10][11]
华润啤酒:港股公司首次覆盖报告:聚击高端,拾级而上
开源证券· 2024-06-27 22:31
行业:新常态结构升级、高端化仍是主旋律 1.1 需求:趋于稳定,升级仍是主旋律 [11][13] - 需求逐渐企稳,预计未来保持稳定。2013-2017 年期间行业需求回落,2018 年以来整体需求端趋于平稳 - 结构升级仍是主旋律,中高端啤酒扩容带动行业升级。2016-2017 年啤酒行业相对其他消费品结构升级速度滞后,2017 年-2020 年结构升级成为啤酒行业发展主旋律 1.2 格局趋于稳定,竞争有所缓和 [15][16] - 格局逐渐改善,竞争趋于缓和。2014 年-2016 年期间行业面临需求下滑和产能过剩压力,竞争格局加剧恶化,2017 年以来随着需求逐渐企稳,行业洗牌后格局逐渐趋稳 - 区域格局趋于稳固,区域市场垄断结构升级逐次推进。龙头企业均有自己的垄断或基地市场,构成企业核心利润池 1.3 供给端延续去产能趋势,降费提效空间仍存 [17][18] - 关闭过剩产能,产能利用率提升。龙头企业逐渐大规模关闭低效工厂,产能利用效率普遍升高 - 降费空间仍存,费效有望持续改善。2017 年后行业集中度提升,竞争缓和,费用结构上低端啤酒的费用投入将继续缩减 企业复盘:领跑啤酒行业,逐鹿高端之战 2.1 资本雄厚,份额领先 [20][22][26] - 华润啤酒是国内最大的啤酒龙头,凭借华润集团强劲的资本支撑快速扩张,连续多年稳居国内市场份额第一 - 营收增长稳定,净利润快速增长。2016年以来营业收入每年实现正增长,净利润率稳步上行 - 央企巨头为最大股东,联手喜力注入国际基因。2018年与喜力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收购喜力中国业务 2.2 决战高端,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29][30][31][32] - 2001-2014年:资本跑马圈地,打造全国雪花品牌 - 2014年后:产能过剩问题初现,销量虽大但利润较低 - 2016年开始:加快推出高端产品,提出"3+3+3"发展战略决战高端市场 份额龙头,决战高端 3.1 高端化战略转型,乘势而上 [45][46] - 2016年提出"3+3+3"战略,分三个阶段有针对性地部署高端化改革 - 打造4+4品牌矩阵,完善高端产品体系,覆盖次高端以上市场 3.2 引入国际品牌喜力,打开高端市场新增量 [51][52][54] - 2018年与喜力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引入国际高端品牌喜力 - 喜力产品表现强劲,成为近年来除乌苏以外的增长最快的大单品 3.3 高端化效果显著,结构持续优化 [55][56][57] - 次高端以上产品规模迅速扩张,占比逐步提升 - 吨酒价格和毛利率持续上升,带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3.4 渠道二次改造领跑,大客户平台剑指高端 [59][62] - 率先完成渠道二次改造,适应高端化发展需求 - 构建华鼎会、华樽会、华爵会大客户平台,拓宽高端渠道 3.5 集约优化产能,降费提升效率 [64][65][67] - 产能优化集约,单厂产能持续扩大,生产效率明显改善 - 人效大幅提升,员工激励机制显著改善
华润啤酒20240620
2024-06-21 09:19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上半年业绩受到技术、天气等因素影响,低端产品销量下滑,但中高端产品保持较好增长 [1][2][3] - 公司对七八月份旺季保持乐观,预计能实现中单位数增长 [4][7] - 公司将继续保持品牌投入和营销活动,不会因短期波动大幅调整 [4][5][10] 行业动态分析 - 行业整体呈现良性竞争,没有出现大规模价格战 [6] - 行业低端产品普遍面临下滑压力,但中高端产品需求仍然较好 [3][6] - 消费者对产品品质和性价比的追求有所提升,高端化趋势持续 [3][4][5] 公司应对策略 - 公司将继续推进高端化战略,加大品牌投入和营销活动 [4][5][7] - 公司将优化产品结构,加强中高端产品的推广 [4][7] - 公司将进一步提升数字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28][29]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李笑提问** - 公司是否观察到消费者长期消费习惯的变化,如非生活渠道表现较好、消费者自带啤酒到餐饮店等 [23][24] - 这些消费习惯变化对公司高端化和销量的中长期影响 [24][25] **梁总回答** - 公司认为非生活渠道占比上升是长期趋势,但不会对高端化和销量产生太大影响 [25][26][27] - 高端化是公司长期发展方向,未来会推出更多个性化、健康类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26][27][30] - 公司将通过数字化管理等方式提高运营效率,应对销量波动 [28][29] 问题2 **杨柏提问** - 公司白酒业务如何利用啤酒渠道进行协同发展 [31][32] - 公司在一些重点区域的白酒业务发展情况如何 [32] **梁总回答** - 公司正在推动啤酒和白酒业务在渠道、网络等方面的协同发展,但两个业务保持各自的KPI考核 [31] - 公司在一些重点区域如四川、安徽等地白酒业务发展情况较好,未来将继续深化区域布局 [32]
华润啤酒策略会交流
民生证券· 2024-06-20 12:08
会议主要讨论的核心内容 公司业务情况 - 公司上半年业绩受到技术、天气等因素影响,低端产品销量下滑 [1][2][3] - 公司高端产品销量仍保持20%-30%的增长,但需要持续投入品牌推广 [4][5] - 公司对7-8月旺季保持乐观,预计可实现中单位数字增长 [6][13] 行业动态 - 行业整体面临经济压力,但竞争环境相对良性 [5][7] - 消费者追求性价比,但高端化需求仍存在 [15][16][17] - 线下渠道变化,如夜场、餐饮等场景发生转变 [19][20][25] 公司应对策略 - 继续推进高端化战略,加强品牌投入和渠道建设 [4][5][16][17] - 优化成本管控,提升运营效率 [28][29] - 关注7-8月旺季表现,适时调整全年目标 [6][13]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李孝军提问** - 公司是否观察到消费者长期消费习惯的变化,对高端化和销量有何影响 [23][24] **梁总回答** - 消费者追求高端化和健康化是长期趋势,公司将持续推进高端化战略 [26][27][30] - 销量短期可能有波动,但整体仍有增长空间,公司将持续优化运营效率 [29][30] 问题2 **提问者** - 公司白酒业务与啤酒业务的协同情况如何 [31][32] **梁总回答** - 公司正在推进白酒与啤酒渠道的协同,但两业务各自独立考核 [31][32] - 未来将进一步探索跨品类协同的机会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