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机械行业周报:工程机械内需回暖,人形机器人政策端和产业端催化密集
上海证券· 2025-03-06 12: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工程机械内需回暖,人形机器人政策端和产业端催化密集 [4] - CMI指数延续扩张态势,工程机械板块存在机会;新增地方专项债资金投入有望带动上游设备需求;若俄乌冲突年内和平解决,地区重建或带来机遇 [5] - 北京推出人形机器人扶持政策,有望吸引更多地方跟进,加速产业发展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板块行情 - 过去一周(2025.2.24 - 2025.2.28),中信机械行业下跌1.84%,表现中下游,在一级行业中涨跌幅排名第19;沪深300指数下跌2.22%,中小板指数下跌3.78%,创业板指数下跌4.87% [4][16] - 细分板块中,工程机械上涨3.77%,通用设备下跌4.31%,专用设备下跌1.58%,仪器仪表下跌3.40%,金属制品下跌0.79%,运输设备下跌1.72% [4][17] 个股行情 - 过去一周涨幅排名前10的个股:春光药装+62.06%、华丰股份+60.97%等;跌幅排名前10的个股:冀凯股份 - 20.20%、三丰智能 - 19.11%等 [22] 行业高频数据跟踪 工程机械设备 - 2025年2月PMI为50.2%,环比+1.1个百分点 [23] - 2024年12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额累计同比+9.2%,增速较上月 - 0.1个百分点 [23] - 2024年12月中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 - 10.6%,增速较上月 - 0.2个百分点 [23] - 2025年1月叉车销量9.4万台,同比 - 15.4%,环比 - 15.9% [23] - 2025年1月挖掘机销量1.3万台,同比+1.1%,环比 - 35.4% [24] - 2025年1月小松挖掘机开工小时66.2小时,同比 - 17.3%,环比 - 38.7% [24] - 2025年1月汽车起重机销量同比 - 21.5%,增速较上月 - 26.8个百分点 [24] - 2025年1月装载机销量7920台,同比+1.5%,环比 - 15.8% [24] 自动化设备 - 2025年1月M1、M2分别同比+0.4%、+7.0%,增速分别较上月 - 0.8、 - 0.3个百分点 [28] - 2024年12月工业机器人产量7.1万台,同比+70.0%,环比+33.2%,同比增速较上月+22.6个百分点 [28] - 2024年12月中国电梯、自动扶梯及升降机产量13.9万台,同比 - 0.7%,环比+8.6%,同比增速较上月+3.8个百分点 [28] - 2024年12月金属切削机床产量当月值8.1万台,同比+37.3%,环比+27.9% [28] 锂电设备 - 2025年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94.4万辆,同比+29.5%,环比 - 40.9% [33] - 2025年1月动力电池装车量3.9万兆瓦时,同比+20.1%,环比 - 48.5% [33] 半导体设备 - 2024年12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569.7亿美元,同比+17.1%,环比 - 1.2% [35] - 2024年12月中国半导体销售额155.3亿美元,同比+2.6%,环比 - 3.8% [35] 光伏设备 - 截至2月26日,致密料均价39.00元/千克,周环比持平,年初至今持平 [40] - 截至2月28日,P型硅片/N型硅片价格分别为1.05/1.20元/片,分别环比持平/+1.69% [40] - 截至2月26日,单晶PERC电池片/TOPCon电池片价格分别为0.33/0.29元/瓦,均环比持平 [40] - 截至2月26日,单晶PERC组件/TOPCon双玻组件/HJT双玻组件价格分别为0.65/0.70/0.85元/片,分别环比持平/+0.72%/0.72% [40] 原材料价格及汇率走势 - 截至2月28日,LME铜现货结算价9361.00美元/吨,较上周环比 - 1.62%,年初至今+6.36%;LME铝现货结算价2604.00美元/吨,较上周环比 - 2.67%,年初至今+2.97% [44] - 截至2月28日,中国塑料城价格指数867.13,较上周环比 - 0.33%,年初至今 - 2.51% [44] - 截至2月28日,钢材价格指数95.79,较上周环比 - 0.40%,年初至今 - 1.23% [44] - 截至2月28日,美元对人民币最新汇率7.28,较上周环比+0.39%,年初至今 - 0.21% [44] - 截至2月28日,上海HRB400 20mm螺纹钢最新价格3330.00元/吨,较上周环比 - 1.48%,年初至今 - 2.06% [44] - 截至2月28日,动力煤期货结算价(活跃合约)699.00元/吨,较上周环比 - 0.29%,年初至今 - 12.78% [44] - 截至2月28日,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连续)73.18美元/桶,较上周环比 - 1.68%,年初至今 - 3.62% [44] - 截至2月28日,全国液化天然气LNG最新价格4292.00元/吨,较上周环比+3.32%,年初至今 - 0.83% [44] 投资建议 - 工程机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 [11] - 通用板块:叉车(安徽合力、杭叉集团)等 [11] - 人形机器人:总成(拓普集团、三花智控)等 [11] - 3C板块:创世纪、博众精工等 [11] - 船舶:中国船舶、中国重工等 [11] - 核电:中核科技等 [11] - 半导体设备: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等 [11]
九号公司:科赋消费,智能化+机器人双驱动-20250306
上海证券· 2025-03-06 12: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2][12][9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智能短交通和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创新企业,商业模式围绕智能短交通和服务机器人创新与销售,具备超越行业的内生增长潜力 [6] - 2024 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高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各业务协同发展推动整体营收增长 [7][25] - 公司在智能化、底层技术储备、业务布局、销售网络和产品质量服务等方面优势显著,有望受益于行业发展趋势,实现长期增长 [9][11][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科技为基、产品为核,智能短交龙头业务多点开花 - 投资逻辑:聚焦创新短交通和服务类机器人领域,打造高端化、年轻化智能科技产品,通过产品创新和资本赋能开拓商业版图,商业模式围绕相关领域创新发展,未来增长关键在于紧跟行业生态变化、聚焦智能化定位和持续产品创新 [21][22] - 平衡车和滑板车稳健,两轮车、机器人打造多元增长极:收入基本盘从平衡车&滑板车转变为两轮车,新拓业务成增长引擎,24H1 各新业务营收同比增长,整体毛利率有望提升;国内市场表现稳健,海外业务高歌猛进,内外销占比趋于均衡;渠道调整接近尾声,自主品牌业务快速增长 [30][31][34] 两轮车:卡位智能化、高端化赛道,新国标及国补刺激需求释放 - 国内市场:千亿级市场空间广阔,新国标和以旧换新政策等催化换车潮,智能两轮车替换成趋势;行业洗牌加速出清,竞争格局持续优化,集中度向合规龙头提升 [37][44][46] - 海外市场:海外市场增长空间广阔,需求多元化,东南亚市场电动摩托车替换空间大;国产电动两轮车加速出海,寻求新增量 [48][51] - 公司:产品矩阵丰富,覆盖不同用户群体和价格段,2024 年多款新品发布;高端化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在高端化市场具备优势;电动两轮车智能化、安全性领跑行业,具备多种智能技术功能 [55][56][59] 平衡车&滑板车:B 端业务调整完成,自主品牌助力增长恢复 - 行业:全球智能短交产品需求方兴未艾,可匹配短途交通需求;电动平衡车海外有市场,国内无路权,预计 2030 年市场销售额达 6.62 亿美元;电动滑板车行业规模有望持续提升,预计 2030 年销售额达 50.68 亿美元,欧美、亚太部分地区已放开路权,国内路权释放有望加速需求释放 [63][64][65] - 公司:平衡车&滑板车为早期业务基本盘,渠道调整结束、自主品牌助力增长恢复,2023 年自主品牌滑板车收入占比 87%左右;产品矩阵丰富,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累计出货量可观,服务多家共享微出行运营商 [74][76] 机器人:智能化趋势显著,蓝海市场前景广阔 - 割草机器人:市场在多因素驱动下快速发展,预计 2030 年全球市场规模达 13.39 亿美元,欧美为主要消费市场,渗透率有差异;竞争格局高度集中,中国企业通过创新提高竞争力;公司推出无边界割草机器人品牌 Navimow,业务营收高速增长,新品提升产品竞争力 [78][79][82] - 其他服务机器人: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增长,需求持续增长,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地位重要;公司业务逐步扩展,产品线持续扩充,配送机器人应用领域广泛,累计配送上亿次 [83][84][86] 全地形车:国际龙头占据主导,九号制造进军海外市场 - 行业:欧美地区为全地形车主流市场,国内市场有增长潜力,全球市场规模预计 CAGR2023 - 2028 为 8.3%;市场高度集中,头部企业为欧美老牌厂商,国内企业有望凭借优势打开海外市场 [86][87][88] - 公司:全地形车产品投入市场后获认可,实现销量和收入增长,2023 年推出混动全地形车;截至 24H1 产品涵盖三大系列,伴随全球布局深入,有望快速放量贡献业绩增量 [9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预计 2024 - 2026 年电动两轮车、平衡车&滑板车、机器人和其他产品收入均实现增长,毛利率有望提升 [92][93] - 投资建议:公司积累技术研发优势,产品矩阵丰富,传统主业稳健,新业务培育放量,具备长期增长动力,预计 2024 - 2026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实现高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6][97]
计算机行业简评:DeepSeek加速人形机器人落地,煤矿或是最佳B端应用场景
上海证券· 2025-03-05 18: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DeepSeek有望加速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其在降低训练成本、增强能力和拓展场景等方面为人形机器人领域注入动力;煤矿或是人形机器人最佳B端应用场景,政策推动煤矿“机器换人”且潜在市场空间广阔 [1][2]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梅安森、宝通科技、北路智控、龙软科技、云鼎科技等 [3] 行业发展现状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拐点临近,国外特斯拉计划2025年生产1万台Optimus,2027年达50万台,FigureAI未来4年将量产10万台;国内智元机器人等企业已开启小规模量产 [1] 政策推动情况 - 国家相关文件提出加快智能化矿山建设,到2026年煤矿危险繁重岗位作业智能装备或机器人替代率不低于30%;北京要求加快危险、重复、繁重岗位作业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替代 [2] 市场空间情况 - 以巡检机器人为例,全国至少有近40万台巡检机器人需求,市场达千亿级;煤矿需要的机器人包括5大类38种 [2]
通信行业周报:MaaS商业模式迎边际改善,AIDC厂商或迎分化
上海证券· 2025-03-05 09:49
[Table_Rating] 增持(维持) ◼[Table_Summary] 行业走势 [行业Table_Industry] : 通信 日期: shzqdatemark [Table_Author] 分析师: 刘京昭 E-mail: liujingzhao@shzq.com SAC 编号: S0870523040005 [Table_QuotePic] 最近一年行业指数与沪深 300 比较 [Table_ReportInfo] 相关报告: -13% -7% 0% 6% 13% 19% 26% 32% 39% 03/24 05/24 07/24 10/24 12/24 02/25 通信 沪深300 2025年03月04日 《微信全面拥抱 DeepSeek,AI 逻辑持续 发散》 ——2025 年 02 月 20 日 《DeepSeek题材持续发酵,模型迭代加速 推进》 ——2025 年 02 月 11 日 《算力长逻辑不改,短期聚焦应用》 ——2025 年 02 月 07 日 MaaS 商业模式迎边际改善,AIDC 厂商或迎分化 ——通信行业周报(2025.2.24-2025.2.28) 行情回顾:2025.2 ...
电子行业周报:小米发布旗舰机型15 Ultra及首款AI PC,苹果折叠屏手机出现新进展
上海证券· 2025-03-05 09: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电子行业“增持”评级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旗舰机型小米 15 Ultra 及 REDMI Book Pro 2025 系列,小米 15 Ultra 硬件配置高且具备创新功能,有望提升小米在高端市场表现,其国产供应商包括蓝思科技等;REDMI Book Pro 2025 系列新增 AI 算力调度,可按需调度算力资源实现性能、续航双提升 [4] - 苹果计划 2025 年 4 月前确定折叠屏 iPhone 最终供应链,预计下半年大规模生产元器件,2026 年下半年发布,其与三星及铰链供应商合作解决折叠屏折痕问题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行情回顾 - 过去一周(02.24 - 02.28),SW 电子指数下跌 4.87%,板块整体跑输沪深 300 指数 2.64 个百分点,六大子板块半导体、光学光电子、电子化学品Ⅱ、其他电子Ⅱ、消费电子、元件涨跌幅分别为 -3.62%、-3.93%、-4.00%、-5.99%、-6.06%、-9.78% [3] 投资建议 - 认为电子半导体 2025 年有望全面复苏,产业竞争格局加速出清修复,产业盈利周期和相关公司利润持续复苏,建议关注半导体设计领域部分超跌且具备真实业绩和较低 PE/PEG 的个股,如 AIOT SoC 芯片的中科蓝讯和炬芯科技、模拟芯片的美芯晟和南芯科技、驱动芯片领域的峰岹科技和新相微;半导体设备材料的华海诚科和昌红科技;折叠机产业链的统联精密及金太阳;军工电子的紫光国微和复旦微电;华为供货商汇创达 [6]
电子行业周报:小米发布旗舰机型15Ultra及首款AIPC,苹果折叠屏手机出现新进展
上海证券· 2025-03-05 09:35
[Table_Rating] 增持(维持) [◼Table_Summary] 核心观点 [行业Table_Industry] : 电子 日期: shzqdatemark 2025年03月04日 [Table_Author] 分析师: 王红兵 SAC 编号: S0870523060002 -13% -5% 2% 10% 18% 25% 33% 40% 48% 03/24 05/24 07/24 10/24 12/24 02/25 电子 沪深300 [Table_ReportInfo] 相关报告: 《周观点:OpenAI 发布 GPT-4.5 研究预览 版,英伟达发布 2025 财年业绩》 ——2025 年 03 月 03 日 《周观点:马斯克官宣 Grok-3 全家桶,阿 里未来三年 CAPEX 超 3800 亿元》 ——2025 年 02 月 25 日 《2024 年全球半导体销售超 6200亿美元, 全球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持续增长》 ——2025 年 02 月 25 日 小米发布旗舰机型 15 Ultra 及首款 AI PC,苹果折叠屏手机出现新进展 ——电子行业周报(2025.2.24-2025.2.28) ...
计算机行业周报:DeepSeek开源周收官,具身智能商业化或将加速
上海证券· 2025-03-04 09: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过去一周(2.24 - 2.28)计算机(申万)指数下跌7.82%,跑输上证综指6.10个百分点,跑输创业板指2.95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指数5.60个百分点,位列全行业第29名 [1] - DeepSeek开源周收官,开源多个项目和代码库,覆盖AI开发核心环节,将促进AI平权,加速AI应用爆发;同时大模型军备竞赛火热,OpenAI、阿里、xAI等均有新模型推出 [2] - 北京发布具身智能培育行动计划,多地设立相关基金,具身智能技术持续升级,商业化在即 [3][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周观点 - DeepSeek开源周自2月24日至2月28日,开源FlashMLA、DeepEP、DeepGEMM和3FS等项目及DualPipe、EPLB等代码库,其官方团队对DeepSeek - V3 / R1推理系统给出技术解读,理论上一天总收入为$562,027,成本利润率545% [2] - 大模型军备竞赛方面,OpenAI于2月27日推出GPT - 4.5模型,计算效率比GPT - 4提升10倍以上,价格上涨;阿里于2月25日推出QwQ - Max - Preview深度思考模型;xAI于2月18日发布Grok - 3模型,并推出智能搜索引擎,2月23日Grok语音模式早期测试版上线 [2] 市场回顾 - 给出最近一年计算机行业指数与沪深300比较情况 [4] 具身智能发展情况 - 北京市等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底的发展目标 [6] - 多地设立相关基金,北京1000亿元、深圳100亿元、上海两只基金首期规模均为10亿元 [6] - 宇树科技G1机器人算法升级,支持“任意动作任意学”;Figure公司机器人包裹分拣技术仅用8小时训练数据就超越人类效率和精度 [6]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AIDC相关企业如润建股份、科华数据等;一体机相关企业如科大讯飞、深信服等;国资云相关企业如运营商、深桑达等;AI应用相关企业如金桥信息、博思软件等 [7]
电子行业先进科技主题周观点:OpenAI发布GPT-4.5研究预览版,英伟达发布2025财年业绩
上海证券· 2025-03-04 09:15
——2025 年 02 月 25 日 《周观点: DeepSeek 官方发布 R1 模型推 荐设置,多款产品接入 DeepSeek R1》 ——2025 年 02 月 19 日 周观点:OpenAI 发布 GPT-4.5 研究预 览版,英伟达发布 2025 财年业绩 ——先进科技主题 20250224-20250302 [Table_Rating] 增持(维持) [◼Table_Summary] 主要观点 [行业Table_Industry] : 电子 日期: shzqdatemark 2025年03月03日 [Table_Author] 分析师: 王红兵 SAC 编号: S0870523060002 [Table_QuotePic] 最近一年行业指数与沪深 300 比较 -8% 0% 9% 18% 27% 35% 44% 53% 62% 02/24 05/24 07/24 10/24 12/24 02/25 电子 沪深300 [Table_ReportInfo] 相关报告: 《周观点:马斯克官宣 Grok-3 全家桶,阿 里未来三年 CAPEX 超 3800 亿元》 ——2025 年 02 月 25 日 《 ...
开立医疗:深度报告:“硬核”创新频出,多元化战略成型-20250303
上海证券· 2025-03-03 19: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首次)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多产品线格局初步形成,超声、内镜等产品在细分行业地位稳固,未来各产品线竞争力有望跻身国际前列 [5] - 设备更新项目进展火热,开立医疗有望充分受益,业绩修复可期 [6] - 预计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 2.10%/20.20%/21.1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 64.27%/95.71%/51.70%,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横纵并拓,多点开花 超声 + 内镜双轮驱动,海内外携手并进 - 国产超声、软镜龙头,多产品线布局初见雏形,产品线从内科到“内科 + 外科”等扩张 [16] - 实控人行业经验丰富,股权较为集中,截至2024Q3,两人合计持有公司44.24%的股份 [17] - 扎根全球,深耕细作,2004年起拓展海外市场,2020 - 2023年海外业务收入CAGR达23.71%,海外收入占比接近一半 [17] 业绩短期承压,研发、销售维持高投入 - 2023年业绩迈上新台阶,2024年前三季度受行业整顿等影响,收入、利润双承压,2024Q1 - 3营业收入13.98亿元,同比下降4.74%;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降66.01% [23] - 超声稳健,内镜高增,2020 - 2023年超声业务收入CAGR为15.98%,2020 - 2023年内窥镜及镜下治疗器具业务收入CAGR达40.27% [30] - 2024Q1 - 3毛利率为66.59%,同比下降2.13个百分点;净利率为7.79%,同比下降14.05个百分点,主要系费用支出增加 [34] - 重视技术创新,截至2023年末,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925件境内外已授权专利,2024Q1 - 3研发费用为3.38亿元,同比增长28.33% [36] 多线并起,产品版图持续焕新 超声:推陈出新,更高端、更专业 - 基层扩容与进口替代并行,驱动我国超声市场稳步增长,预计2030年我国超声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216.2亿元,2023 - 2030年CAGR为7.22% [36] - 开立超声全球前十,国内第四,2024H1在全球超声行业排名前十,国内市占排名第四 [44] - 设备更新招标规模持续维持高位,超声、内镜相关企业有望充分受益,开立彩超和内窥镜及镜下治疗器具两大业务板块收入合计占营收比例超95% [45] - 三年一迭代,产品不断步入更高端,2023年推出新一代超高端彩超平台S80/P80系列 [46] - “设备 + AI”技术引领革新,2023年搭载第五代人工智能产前超声筛查技术凤眼S - Fetus 5.0完成临床验证 [47] - 单晶探头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国产超声设备厂家最为丰富的超声探头类型 [49] - 高端机型装机海外,加速本土化步伐,2024H1多台高端彩超产品进驻欧盟国家公立医院 [50] 内镜:撕开重围,全面突破 - 我国消化道肿瘤高发,内镜取活检是确诊的“金标准”,2022年我国消化道肿瘤中的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的发病人数为124.35万人 [51] - 肿瘤早诊早治渐成共识,释放内镜诊疗需求,预计2033年全球医用软镜市场规模将增长至167.3亿美元,2023 - 2033年CAGR为6.42% [56] - 开立突破外资封锁,市占率提升显著,2023年开立医疗软镜市占率达11.80%,位列国产第一 [56] - 拥有覆盖多科室应用的产品系列,2023年推出HD - 580系列及国内首款支气管内窥镜用超声探头UM - 1720 [60] - HD - 580系列具有优异性能,有望成为新的旗舰内镜产品,国内三级医院进步空间较大 [61] - 自研多LED冷光源 + 双染色图像处理技术,牢筑产品护城河 [62] - 高端多镜种突破,填补国产空白区,2022年推出多款特殊镜种和高端镜种,多款为国产首发 [63] - 全球第四,国内首家,2024H1开立超声内镜市占率跻身前三,超声内镜产品综合性能达到同类产品国际先进水平 [66] - 软镜4K大势所趋,开立计划于2025H1发布全新4K超高清内镜系统 [70] 微创外科:步入正轨,开辟第三增长曲线可期 - 全球微创外科市场规模超百亿美元,预计2030年我国微创外科手术量将增长至约3423万台,2025 - 2030年CAGR为10.3% [72] - 硬镜摄像系统技术壁垒较高,公司产品出新速度快,性能优越,预计2025H1发布新一代高端腔镜摄像系统 [74][75] - 三重竞争优势有望促进公司微创外科业务快速发展,包括产品种类齐全、一站式解决方案、强强联合 [76] IVUS:长期培育,蓄势突破 - IVUS成为精准介入的“金标准”,我国PCI中IVUS的渗透率显著攀升,预计我国IVUS市场规模有望从2021年约11.5亿元增长至2030年约66.9亿元,CAGR为21.6% [78][80] - 开立IVUS产品临床效果比肩国际品牌,具有国内分辨率最高、外径最小、一键式自动解决方案等优势 [82] - 中标联盟集采,终端加速渗透,2024年1月IVUS导管省际联盟集采中选,未来将以IVUS为基础拓展心血管相关产品 [83] 盈利预测 - 彩超业务预计2024 - 2026年同比增速分别为 - 6.50%/13.00%/11.00% [85] - 内窥镜及镜下治疗器具业务预计2024 - 2026年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5.00%/30.00%/33.00% [85] - 预计2024 - 2026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 - 2.10%/20.20%/21.14%,毛利率分别为66.64%/67.58%/68.49% [86]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问止中医拟赴港上市,AI助力中医提升诊疗效能
上海证券· 2025-03-03 11:04
问止中医拟赴港上市,AI 助力中医提升诊疗 效能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20250224-0228) 中医诊疗服务企业问止中医拟赴港上市。近期,问止中医科技(以下 简称"问止中医")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主板挂牌上市。问止 中医成立于2018年6月,是一家人工智能赋能的中医医疗服务提供 商,以线上互联网医院、线下中医诊所的医疗服务为其主营业务,同 时也有推广销售中医生活产品和提供"中医大脑"订阅服务。根据公 司招股书,公司近年超过90%的收入来自线上诊疗,九成患者就诊通 过线上完成。问止中医自主开发的"中医大脑"作为中医人工智能辅 助诊疗系统,可以支持医师为患者提供准确、个性化及有效治疗。截 至2024年9月30日,该系统已积累超过亿级参数及超过10000首方剂, 涵盖3000多类病症,目的是能够让医师最大限度减少对其个人知识及 经验的依赖。根据灼识咨询报告,这是全球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内最大 的临床中医知识图谱。 人工智能赋能中医诊疗行业,带来新的可持续增长机遇。人工智能赋 能的中医解决方案透过舌诊、脉诊、面诊等标准化的检查方式,为中 医从业人员提供客观的诊断支持,同时能整合多元的中医治疗理念, 提升整体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