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美容护理行业周报:国货龙头38大促表现亮眼,上美24业绩高增
上海证券· 2025-03-11 10:3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李佳琦38预售同比增长2.5%,头部国货品牌表现亮眼,本土品牌GMV占比提升 [2] - 上美股份24年盈利预喜,利润同比增长62.4%-75.4%,多品牌多渠道布局增长势能有望延续 [3] - 长期医美渗透率有望继续提升,化妆品头部国货品牌有望持续领跑 [4] 各部分总结 李佳琦38预售情况 - 2月27日晚八点淘宝天猫3.8大促开启,李佳琦3.8预售首场直播美妆GMV超9.3亿元,同比增长2.5% [2] - 58个本土品牌参与,总GMV约3.88亿元,占直播间GMV的41.7%,同比提升6.4个百分点 [2] - 前20品牌中6个国货品牌上榜,珀莱雅、可复美、毛戈平、薇诺娜排名靠前且部分排名提升 [2] 上美股份24年业绩情况 - 预计24年营收约67-69亿元,同比增长59.9%-64.7%;利润约7.5-8.1亿元,同比增长63.4%-75.4% [3] - 韩束表现亮眼,2024年抖音GMV达67.84亿元,同比增长103%,登顶抖音美妆TOP1,势能外溢至全渠道 [3] - 公司通过双品牌布局覆盖母婴市场,拓展青少年护肤市场,推出多个系列产品 [3] - 渠道上以抖音为核心,拓展多渠道并重返线下,开拓新零售渠道合作 [3] 投资建议 - 医美领域建议关注巨子生物、锦波生物等公司 [4] - 化妆品领域建议关注毛戈平、润本股份等公司 [4]
彤程新材首次覆盖报告:光刻胶+橡胶助剂双龙头,电子材料业务乘国产替代之风
上海证券· 2025-03-11 10: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11][9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材料综合服务商,业务覆盖电子材料、汽车/轮胎特种材料、全生物降解材料三大领域,近年重点发展电子材料业务,随着产能释放和新品上量,经营业绩强劲增长 [2] - 预计公司2024 - 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32.78/37.50/43.70亿元,同比分别为11.37%/14.40%/16.53%;归母净利润分别5.72/6.56/7.6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40.57%/14.69%/17.19%;当前股价对应2024 - 2026年PE分别为36.82/32.10/27.39倍 [11][91] 各部分总结 彤程新材:业务多头并举,光刻胶及特种橡胶助剂双龙头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材料综合服务商,业务覆盖电子材料、汽车/轮胎特种材料、全生物降解材料三大领域,近年重点发展电子材料业务,致力于解决关键材料国产化 [18] - 公司发展分两阶段,1999 - 2019年从橡胶助剂代理商到生产商,成为特种橡胶助剂龙头;2020年至今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业务衍生至电子材料和可降解材料领域 [19] - 实控人Zhang Ning女士持股超60%,旗下子公司业务多头并举,2020年开始布局光刻胶业务,截至2024年中报,通过彤程电子分别持有北京科华70.53%股权,北旭电子81.14%股权 [24] - 橡胶主业稳健,电子材料业务放量推动业绩增长,2024年前三季度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0.45%;归母净利润4.39亿元,同比增长25.31% [27] - 公司研发投入增加,2018 - 2023年累计超7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1.48亿元,同比增长12.65%,构建专业研发平台,专利成果持续增长 [34] 电子材料:打造平台型公司,趁国产替代之风 - 光刻胶是电子化学品产业“皇冠上的明珠”,需求集中在半导体、平板显示、PCB三大领域,市场持续扩容,中国增速快于全球,但日美企业龙头垄断,国产替代加速 [38][39][40] - 中国半导体光刻胶市场持续扩大,2028年预计达70 - 80亿人民币,AI等应用驱动高端光刻胶需求增长,国内光刻胶厂商加速突破,公司收购北京科华发力半导体光刻胶业务,2024上半年营收1.28亿元,同比增长54.43% [44][46][54] - 光刻胶是彩色滤光片核心材料,中国面板光刻胶市场外资主导,国产化率低,公司收购北旭电子布局显示面板光刻胶领域,2024上半年营收1.59亿元,同比增长27.8%,国内市占率提升至25.9% [57][63] - 公司向上游延伸实现高纯配套试剂EBR量产出货,横向拓展CMP抛光垫业务,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约8亿元 [66][67] 特种橡胶助剂:特种橡胶助剂龙头,持续深耕行业 - 橡胶助剂是橡胶工业重要原材料,全球汽车产业链复苏拉动轮胎需求回升,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橡胶助剂生产国,市场未来将稳定增长 [70][71][75]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轮胎用特种材料供应商,市占率持续提升,2023年产量13.5万吨,同比增长16.7%,占国内约28.75%,产品线丰富,产业链衍生凸显优势 [79] 全生物降解材料:引入巴斯夫,成为行业引领者 - PBAT是应用前景最好的可降解材料之一,“限塑令”推动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产能快速增长,公司引入巴斯夫技术,上海化工区项目一期已建成 [83][84][85] 盈利预测 - 电子材料板块预计保持较快增长,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6.82/9.74/14.6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3.11%/42.90%/50.61% [87] - 特种橡胶助剂营收预计平稳增长,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25.38/27.37/28.7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1.33%/7.83%/5.00% [88] - 全生物降解材料行业不景气,公司2024年装置停车,预计2024 - 2026年营收分别为0.49/0.30/0.20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50.95%/-39.29%/-33.20% [89]
轻工纺服行业周报:低位消费估值修复,关注两会促消费政策提振-2025-03-11
上海证券· 2025-03-11 10:26
低位消费估值修复,关注两会促消费政 策提振 ——轻工纺服行业周报(20250303-0307) 一、行情回顾:本周(2025.03.03-2025.03.07),A股 SW纺织服饰行 业指数上涨 1.42%,轻工制造行业上涨 1.34%,而沪深 300 上涨 1.39%,上证指数上涨 1.56%。纺织服装在申万 31 个一级行业中涨幅 排名第 15 位,轻工制造在申万 31 个一级行业中涨幅排名第 16 位。 二、核心逻辑: 1)轻工行业:我们认为 DeepSeek 等 AI 新技术与轻工制造有望深度 融合,伴随以旧换新政策延续、财政持续发力、国家推动房地产市场 止跌回稳等,轻工内需有望逐步企稳,顺周期板块预期改善,估值有 望修复。 家居板块:电商平台家装定制纳入补贴,国补持续落地兑现。淘宝最 新消息显示,多地将装修厨卫品类纳入补贴上线平台。春季装修进入 旺季,浙江、海南、福建、上海等省市率先将智能家居等 6 大家装品 类纳入补贴范围,在淘宝发放补贴。其中,一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的 标准产品不高于 20%,非一级及以上能效或水效的标准产品不高于 15%。单人单套房补贴金额上限从 2000-30000 元不等。另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行业目标,促进提质升级
上海证券· 2025-03-10 20: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医药行业目标促进提质升级,涉及强化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改善医疗服务、优化药品集采政策、支持创新药发展、完善中医药机制、加强疾控体系建设、提高医保补助标准、推动医保省级统筹、深化医保支付改革、建立药品耗材追溯机制等方面 [1] - 人大代表建言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张伯礼代表认为AI大模型赋能医药工业,建议布局智能化战略规划与标准体系、设立AI医药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焦祺森代表提出通过跨省医联体联用推动医院制剂研究,建议修订调剂使用政策、建立质量监管机制、将制剂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建立信息共享平台、鼓励科研合作 [2] -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医药行业工作目标任务推进产业提质升级,建议关注恒瑞医药、华润三九、迈瑞医疗等 [6]
人形机器人行业周报-周观点: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进展频出,北京、重庆等地人形机器人相关政策落地
上海证券· 2025-03-07 11: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国内外产业端催化密集,入局者增多,国内车企、科技厂商加码具身智能,海外企业加速商业化量产,DeepSeek人工智能公司推动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产业链进入活跃阶段,进入工业场景是确定性较高的应用趋势,商业化落地可期,建议关注受益的国内零部件厂商及产业链相关事件催化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动态 - 2月28日北京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 - 2027年)》,目标到2027年突破超100项关键技术,产出超10项国际领先软硬件产品,产业链基本国产化,完善基础设施,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生态 [1] - 2月28日北京市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存续期15年的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领域 [2] - 重庆市经信委公布具身智能机器人方向第一批“揭榜挂帅”项目单,含3类共12个项目,赛力斯、长安汽车等企业项目入选 [2] 企业进展 - 2月25日智元机器人推出自主研发的大型仿真框架AgiBot Digital World,同步开源海量仿真数据 [2] - 众擎机器人获2亿元中东地区融资,用于研发和拓展解决方案,还完成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前空翻特技 [3] - 2月25日宇树科技展示机器人“功夫BOT:宇树G1”,算法升级后能学任意动作,可施展高难度武术动作 [8] - 2月26日星动纪元发布视频,星动STAR1成为“第一个能熟练使用筷子的人形机器人”,展现灵巧操作能力和应用空间 [8] - 2月27日Figure公司展示机器人包裹分拣技术,8小时训练数据就超越人类效率和精度,展现学习和适应能力 [9] 应用计划 - 2月28日北京经开区举办“全域人工智能之城 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发布会,将开放亦庄新城场景资源,两年内释放超万台、近50亿元具身机器人应用机会,用于9个典型场景 [8] 投资建议 - T链建议关注总成、传感器、减速器、丝杠、电机、设备相关企业,如三花智控、东华测试等 [10] - 华为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拓斯达、兆威机电等企业 [10] - 宇树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长盛轴承、奥比中光等企业 [10]
人形机器人行业周报:周观点: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进展频出,北京、重庆等地人形机器人相关政策落地
上海证券· 2025-03-07 09:5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国内外产业端催化密集,入局者增多,国内车企、科技厂商加码具身智能,海外企业加速商业化量产,通用机器人大模型发展助力人形机器人实现具身智能,产业链进入活跃阶段,进入工业场景成确定性趋势,商业化落地可期,建议关注受益的国内零部件厂商及产业链相关事件催化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动态 - 2月28日,北京发布《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 - 2027年)》,目标到2027年突破超100项关键技术,产出超10项国际领先软硬件产品,完善基础设施,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生态 [1] - 2月28日,北京市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存续期15年的政府投资基金,重点支持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领域 [2] - 重庆市经信委公布具身智能机器人方向第一批“揭榜挂帅”项目单,含3类共12个项目,赛力斯、长安汽车等企业项目入选 [2] 企业进展 - 2月25日,智元机器人推出自主研发的大型仿真框架AgiBot Digital World,同步开源海量仿真数据 [2] - 众擎机器人获2亿元中东地区融资,用于研发及拓展解决方案,还完成全球首例人形机器人前空翻特技 [3] - 2月25日,宇树科技展示机器人“功夫BOT:宇树G1”,能施展高难度武术动作 [8] - 2月26日,星动纪元发布视频,星动STAR1成“第一个能熟练使用筷子的人形机器人” [8] - 2月27日,Figure公司展示机器人包裹分拣技术,8小时训练数据就超越人类效率和精度 [9] 应用计划 - 2月28日,北京经开区举办“全域人工智能之城 万台机器人创新应用计划”发布会,将开放场景资源,两年内释放超万台、近50亿元具身机器人应用机会 [8] 投资建议 - T链建议关注总成、传感器、减速器、丝杠、电机、设备相关企业,如三花智控、东华测试等 [10] - 华为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拓斯达、兆威机电等企业 [10] - 宇树机器人产业链建议关注长盛轴承、奥比中光等企业 [10]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周报:小米SU7Ultra大定突破15000台,特斯拉FSD入华-2025-03-06
上海证券· 2025-03-06 15:53
-11% -5% 2% 8% 14% 20% 27% 33% 39% 03/24 05/24 07/24 10/24 12/24 02/25 汽车 沪深300 [Table_ReportInfo] 相关报告: 《上汽华为签署深度合作协议,尊界 S800 自主智能全新跃迁》 ——2025 年 02 月 24 日 《比亚迪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全国低空交 通一张网"项目正式启动》 [Table_Rating] 增持(维持) [Table_Summary] | [行业Table_Industry] : | 汽车 | | --- | --- | | 日期: | shzqdatemark 2025年03月03日 | | [Table_Author] 分析师: | 仇百良 | | E-mail: | qiubailiang@shzq.com | | SAC 编号: | S0870523100003 | | 分析师: | 李煦阳 | | E-mail: | lixuyang@shzq.com | | SAC 编号: | S0870523100001 | [Table_QuotePic] 最近一年行业指数与沪深 300 比较 ...
汽车与零部件行业周报:小米SU7 Ultra大定突破15000台,特斯拉FSD入华
上海证券· 2025-03-06 15: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行业上周表现不佳,申万汽车涨跌幅为 -2.72%,在 31 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24 [4] - 小米 SU7 Ultra 大定突破 15000 台,小米汽车全年交付目标 30 万辆 [6] - 2 月车企新能源销量发布,主要厂商基本实现同比高增,小鹏是新势力中唯一实现 3 万辆月销的厂商 [6] - 特斯拉 FSD 入华,销量陷入增长瓶颈,中国版 FSD 智能辅助驾驶目前仅为 L2 级别 [7] - 投资建议关注比亚迪、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等整车企业,以及沪光股份、凌云股份等零部件企业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回顾 - 过去一周,沪深 300 涨跌幅为 -2.22%,申万汽车涨跌幅为 -2.72%,在 31 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24 [4] - 子板块中,摩托车及其他 -1.04%、商用车 -1.06%、汽车零部件 -2.21%、汽车服务 -2.57%、乘用车 -4.36% [4] - 行业涨跌幅前五位公司为大地电气、海泰科、德尔股份、动力新科、苏轴股份,涨跌幅分别为 +27.98%、+26.45%、+26.03%、+25.1%、+22.73% [5] - 行业涨跌幅后五位公司为超达装备、隆盛科技、肇民科技、旭升集团、天普股份,涨跌幅分别为 -19.02%、-17.18%、-16.6%、-15.86%、-15.15% [5] - 2 月 1 - 23 日,乘用车市场零售 92.4 万辆,同比 +18%,环比 -30%;乘用车新能源市场零售 44.5 万辆,同比 +77%,环比 -16% [5] 周观点 - 2 月 27 日,小米 SU7 Ultra 上市,起售价 52.99 万元,2 月 28 日大定突破 15000 台,3 月 2 日开始首批交付 [6] - 2 月 SU7 连续五个月交付超 2 万辆,累计交付超 18 万辆,SUV 车型 YU7 预计年中上市 [6] - 二期工厂预计最迟 8 月投产,届时额定年产能达 30 万辆,小米全年交付目标 30 万辆 [6] - 2 月比亚迪月销 32.28 万辆,小鹏月销 3.05 万辆,理想、零跑、极氪、鸿蒙智行、小米月销破 2 万辆 [6] - 小鹏是新势力中唯一实现 3 万辆月销的厂商,销量同比 +570%,MONA M03 交付超 1.5 万辆、P7+ 销量破 1 万辆 [6] - 2025 款 G6 全系标配 P7i 同款 AI 鹰眼纯视觉方案,计划 3 月上旬上市交付,定价或将进一步降低 [6] - 特斯拉 FSD 入华,中国版 FSD 智能辅助驾驶目前仅为 L2 级别,订阅价 6.4 万元 [7] - 2024 年特斯拉交付新车 178.9 万辆,十年来首次下跌,比亚迪、长安等厂商开启智驾平权,对特斯拉产品竞争力形成冲击 [7] 投资建议 - 整车建议关注比亚迪、长城汽车、长安汽车 [8] - 零部件建议关注沪光股份、凌云股份、银轮股份、伯特利、保隆科技、隆盛科技、云意电气、浙江仙通、豪能股份、博俊科技 [8]
移远通信深度研究报告:移远天地,通达八方
上海证券· 2025-03-06 15: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移远通信,给予“买入”评级 [1][7][9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移远通信是国内领先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占据全球 IoT 模组市场主导地位,已迈入业务快速拓展期 [5] - 物联网发展路径明晰,产业链各环节发展趋势为模组厂带来降本、提价、量升的催化因子 [5] - 公司在边缘计算、卫星通信、车载电子等新兴业务超前布局,开启第二成长曲线 [6] - 公司全球布局研发中心,产品矩阵丰富,高效研发提升竞争力 [6] - 预计公司 24 - 26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物联网模组领军企业,跨多领域业务布局 - 移远通信可提供完备的 IoT 产品和服务,2022 年位列上海市 25 项重大功能性事项导入新城名单 [19] - 公司发展分早期业务发迹期(2010 - 2012)、高速成长期(2013 - 2016)、业务横向拓展期(2017 - 2023)三阶段,全球化布局和产品发布不断推进 [20][21] - 营收利润双端稳步增长,24 年成长态势回升,境外收入占比扩大,研发投入提升,存货增长,债务水平合理,现金流短期承压但有望扭转 [23][29][32][38] - 股权结构稳定,实际控制人持股 22.74%,机构投资者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也持有部分股权;高管履历丰富,技术与管理经验并重 [39][42] 2 产业链剖析:上中下游新发展趋势为模组厂发展带来三大催化因子:降本、提价、量升 - 物联网受政策关注,国家数字化发展规划政策对其发展有明确指引,从产业链上下游推测模组市场扩容持续性很重要 [45][46] - 产业上游,全球蜂窝物联网市场集中,高通领先,中国企业占 6 家份额超 55%,国产芯片厂有望在新竞争中占先,ODM 模式可提升价值量 [48][50][51] - 产业中游,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增长,国产模组占优势,移远通信排第一,但利润端短期承压,产品向智能/AI 模组升级将推动市场扩容 [52][54][59] - 产业下游,物联网连接数和设备同步扩容,预计 2024 - 2030 年连接数 CAGR 达 15%,设备 2030 年达 400 亿台,应用领域向生产、生活、公共三领域渗透 [61][65] 3 核心成长逻辑:三大新兴领域业务并进,第二成长阶段顺利开启 - “边缘计算 + 物联网”可解决智能制造难题,移远 2024 年 12 月推出集成边缘计算功能的 5G MBB 解决方案 [68][69][70] - NTN 网络重要性提升,Newspace 模式催化卫星物联网变革,移远提供多款卫星模组产品,通过认证并开展技术试验 [72][74][80] - Robotaxi 产业扩张,国内外关注度提升,移远推出多款 GNSS 模块,在车载领域产品布局完善,是多家车企和供应商的合作伙伴 [78][86][88] 4 公司运维优势:传统产品矩阵不断丰富,高效研发打造企业“护城河” - 公司全球有八处研发中心,积极推动多技术特性落地 5G 标准,截至 2023 年底递交多项提案和声明专利 [91] - 传统模组产品矩阵完善,包括 5G、智能、LTE、短距离模组等;解决方案推广迅速,新增多个综合解决方案;QIDI 平台在多行业获认可 [93][94][95] 5 盈利预测 - 24 - 26 年公司业绩驱动源于新兴业务探索(卫星通信、车载电子、边缘计算)和传统业务复苏(物联网市场扩容推动 LTE 产品升级和 LPWA 设备出货) [97] 6 估值分析 - 选取美格智能、广和通、高新兴为可比公司,移远通信在市值、24 - 26 预测每股收益、PE 值方面较可比公司平均有优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9]
移远通信(603236)深度研究报告:移远天地,通达八方
上海证券· 2025-03-06 15: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7][9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移远通信是国内领先的物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占据全球 IoT 模组市场主导地位,已迈入业务快速拓展期 [5] - 物联网产业链发展推动模组兴盛,公司新兴业务超前布局,开启第二成长曲线,产品矩阵丰富,研发高效,竞争力强 [5][6] - 预计公司 24 - 26 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有显著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物联网模组领军企业,跨多领域业务布局 - 技术与生产并重,全球化&多产品为首要表征:公司由八位高级工程师创建,发展历经早期业务发迹期、高速成长期、业务横向拓展期,产品和服务覆盖多领域 [19][20][21] - 利润水平稳步前行,毛利率持续优化改善:营收利润双端稳步增长,24 年成长态势回升,境外收入占比扩大,研发投入提升,存货增长,债务水平合理,现金流短期承压长期转好 [23][29][32] - 股权架构稳定,管理层技术&管理经验丰厚:股权结构稳定,多元投资者参与,高管履历丰富,技术与管理经验并重 [39][42] 2 产业链剖析:上中下游新发展趋势为模组厂发展带来三大催化因子:降本、提价、量升 - “物联”获得政策聚焦,产业分析不可或缺:物联网受政策关注,从产业链上下游推测模组市场扩容持续性很重要 [45][46] - 产业上游:芯片国有化利于模组降本,ODM 模式提升附加价值:全球蜂窝物联网市场集中,国产芯片有望在竞争中占优,ODM 模式可提升模组价值量 [48][50][51] - 产业中游:国产模组厂优势明显,产品升级为驱动关键: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增长,国产模组占优势,利润端短期承压,传统模组向智能/AI 模组升级将推动市场扩容 [52][54][59] - 产业下游:应用领域不断扩展,连接数迅速扩大:物联网连接数和设备数同步扩容,应用领域向生产、生活、公共三领域渗透 [61][65] 3 核心成长逻辑:三大新兴领域业务并进,第二成长阶段顺利开启 - “边缘计算 + 物联网”成 AI 时代下投资主题:边缘计算可解决智能制造难题,移远推出集成边缘计算功能的 5G MBB 解决方案 [68][69][70] - NTN 网络加速推进,移远布局卫星通信赛道:NTN 网络重要性提升,Newspace 模式催化卫星物联网变革,移远深耕卫星通信领域,产品和技术有突破 [72][74][80] - Robotaxi 强势崛起,物联网产业迎来新机遇:Robotaxi 产业扩张,国内外关注度提升,移远推出多款 GNSS 模块,在车载领域产品布局完善 [78][86][88] 4 公司运维优势:传统产品矩阵不断丰富,高效研发打造企业“护城河” - 推动技术创新,注入发展动力:公司全球布局八大研发中心,积极参与和推动多项技术特性落地 5G 标准 [91] - 传统模组产品矩阵完善,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公司在 5G、智能、LTE、短距离等模组方面有完善产品矩阵 [93] - 解决方案迅速推广,多领域加速落地:公司物联网平台及软件解决方案服务客户增多,新增多个综合解决方案 [94] - 积极探索工业智能化,QIDI 平台获高度认可:QIDI 平台在多个项目落地并获客户认可 [95] 5 盈利预测 - 24 - 26 年公司业绩驱动来源于新兴业务探索和传统业务复苏,新兴业务聚焦客户终端拓展和硬件软件布局,传统业务受益于市场扩容和产品升级 [97] 6 估值分析 - 选取美格智能、广和通、高新兴为可比公司,移远通信在市值、24 - 26 预测每股收益、PE 值三方面均较可比公司平均占有优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