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文档
广钢气体:24Q2业绩环比改善,电子大宗项目稳步推进
太平洋证券· 2024-08-13 13: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电子大宗气体供应商,氦气供应链体系日趋完善,电子大宗项目稳步推进 [12] - 公司拓展电子特气业务布局,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为电子半导体行业提供更全面的气体产品服务 [12] - 随着项目逐步落地,预期公司未来业绩将会稳步增长 [12] 公司营收和利润情况 - 2024H1公司实现营收9.73亿元,同比+8.60%;实现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14.39% [6] - 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5.12亿元,同比+6.25%,环比+11.04%;实现归母净利润0.69亿元,同比-18.14%,环比+2.19% [6] - 预计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50亿、4.67亿、6.10亿 [12] 电子大宗气体业务 - 2024H1电子大宗气体营收为7.05亿元,受氦气价格低迷影响,电子大宗气体毛利率为32.98% [7] - 2024H1,公司获取了武汉楚兴(二期)、珠海华灿等电子大宗气体项目,在存量项目中陆续实现北京集电、方正微、武汉楚兴(一期)等多个项目的商业化运营 [7] 通用工业气体业务 - 2024H1通用工业气体营收为2.23亿元,毛利率为17.69% [7] - 2024H1,公司成功中标赤峰金通二期铜冶炼项目配套空分项目 [7] 研发和创新能力 - 2024H1公司研发支出合计投入5073.4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66% [9] - 公司自主研发"Super-N""Fast-N"系列制氮装置,达到外资气体公司先进技术水平 [9] - 公司智能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在杭州建德正式奠基开工,提升核心装备的自主制造能力 [9] - 2024H1,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共申请专利9项,获得专利授权18项,累计获得专利授权129项,同比增长32.99% [9] 电子特气业务布局 - 公司在安徽合肥、内蒙古赤峰布局的电子特气研发生产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实施,处于产业化过程中的电子特气产品包括三氟化氮(NF3)、六氟丁二烯(C4F6)、氯化氢(HCl)、溴化氢(HBr)等 [8] - 随着电子特气项目逐步建成投产,将完善公司在电子气体的业务布局版图,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气体产品服务 [8]
生物医药行业CNS创新药系列报告(三):多款DMT进入3期阶段,PD药物市场有望快速成长
太平洋证券· 2024-08-12 19:15
现有 PD 药物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 目前国内外已上市的 PD 药物主要作用是增加大脑内多巴胺含量,或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多巴胺能刺激,促进多巴胺合成和代谢 [21][22][23] - 尽管目前临床上有多种可以改善症状的药物(ST),但缺乏具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的有疾病修饰作用的药物(DMT) [21][22][32][33] - 长期服用左旋多巴等药物会产生运动并发症,通过药物调整找到最佳的症状控制与避免发生运动并发症之间平衡点的过程可能相当复杂 [33][34][35][36][40] 疾病修饰疗法成为 PD 药物研发热点 - 随着对 PD 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更多潜在致病靶点被发现,让有望改变疾病进展的 PD 药物研发出现了更多可能 [45][46][49] - 有望减缓甚至阻止疾病发展进程的疾病修饰疗法 DMT 成为近年来 PD 药物研发的热点 [45][46][49] - 2023 年 PD 在研管线中研究最多的 DMT 靶点为 α-突触核蛋白(α-syn),其次分别为细胞疗法、肠道菌群疗法以及 GLP-1 受体激动剂等 [49][50][51][74][98] PD 药物治疗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 中国 PD 患者预计 2030 年将达 500 万人,几乎占到全球 PD 患者人数的一半 [110][111][112][113] - 全球 PD 药物市场规模将稳步增长,预计 2029 年将达到 66.3 亿美元 [114][115][116][117] - 中国 PD 药物市场成长空间大,2023 年 PD 药物整体市场规模达 32.72 亿元 [121][122][123][124][125] 重点上市公司推荐 - 绿叶制药:罗替高汀缓释微球 LY03003 获批上市 [127][128][129][130][131] - 恒瑞医药:全球首款双基因药物 RGL-193 完成首例患者给药 [132][133][134]
太平洋证券:家电行业周报:TCL智家2024Q2业绩超预期,光峰提供享界S9核心器件-20240812
太平洋证券· 2024-08-12 19: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无评级 [5][6]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TCL 智家 2024Q2 业绩超预期 [52] 2) 兆驰股份 2024H1 利润端高增 [50] 3) 创科实业 2024H1 业绩双位数增长 [51] 4) 萤石网络 2024H1 收入增长 13.08% [53] 5) 比依股份 2024Q2 收入增长 14.26% [54] 6) 2024H1 家电行业内销先扬后抑、外销持续增长 [55] 7) 2024H1 智能投影市场销售规模同比下降,激光投影逆势增长 [59] 8) 享界 S9 搭载车规级投影巨幕,由光峰科技提供核心器件 [61] 分行业总结 白电、厨电及电工照明 1) 估值较低,建议关注和左侧布局 [62] 2) 受益于地产板块修复,景气度有望提升 [62] 厨房小家电 1) 受益于大促,营收及业绩有望实现增长 [62] 上游零部件 1) 空调升级换代,销量高增,或利好上游零部件市场规模扩容 [62]
行动教育:业绩高增长符合预期,关注下半年订单落地情况
太平洋证券· 2024-08-12 17:4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买入"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业绩高增长符合预期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943.50万元,同比+35.16%;实现归母净利润13,618.80万元,同比+29.19% [6] - Q2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859.07万元,同比+39.5%;实现归母净利润11,219.93万元,同比+28.12% [6] 大客户战略驱动业绩增长 - 公司以大客户为开发重点,以"匹配强需求、引领新需求、战略深合作"为抓手,精准制定客户画像,打造大客户特战队,提供专业的服务支持 [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大客户贡献订单占比58%,平均每家大客户贡献收入超过200万 [7] 合同负债创新高,保障未来收入稳定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订单4.52亿元,同比增长11.6% [7] - 合同负债10.01亿元,较2023年底增长0.43亿元,创历史新高,为2024年和2025年的收入提供了大额保证 [7] 毛利率和净利率略有下滑,期间费用持续优化 - 2024H公司整体毛利率76.14%,同比下降2.21个百分点;24H净利率35.33%,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 [7] - 主要因为管理咨询收入占比大幅提升,该业务毛利率相对管理培训课程毛利率偏低 [7] - 期间费用率方面:销售费用率23.02%/-2.39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11.34%/-2.33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2.74%/-1.2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率-3.16%/+1.4个百分点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务结构 - 管理培训课程收入3.13亿元/+23.72%,占比80.44%,毛利率83.55% [7] - 管理咨询业务收入7313万元/+122.82%,占比18.78%,毛利率46.12% [7] - 其他收入(主要为图书销售)304万元,占比0.78%,毛利率34.45% [7] 盈利预测 - 预计2024-2026年行动教育将实现归母净利润2.9亿元、3.78亿元和4.79亿元,同比增速32.09%、30.47%和26.59% [7] - 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2.46元/股、3.21元/股和4.06元/股,2024-2026年PE分别为14X、11X和9X [7] 股东回报 - 公司发布半年度利润分配预案,计划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合计派发1.18亿元,占上半年归母净利润的86.7% [7] - 根据公司发布的《未来三年回报股东计划》,未来三年,公司在无重大资金支出安排的情况下,分红比例不低于80% [7]
米奥会展:展会排期影响中期业绩,关注下半年订单情况
太平洋证券· 2024-08-12 17:45
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展会排期的差异是造成公司上半年业绩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下半年将举办分布在10个国家的10场展会,关注下半年订单情况。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票数据 - 总股本/流通(亿股): 2.29/2.29 - 总市值/流通(亿元): 35.52/35.52 - 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元): 43.55/14.71 [3] 公司业绩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010.55万元,同比下降26.39%;实现归母净利润4072.22万元,同比下降46.56%;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3656.33万元,同比下降50.23% [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专业展从8大行业扩大到11大行业,印尼、越南、阿联酋的联展采用1+N(1个联展多个专业展会同档期举办)的形式展出,提升了办展效果和成交效率。上半年单场展会平均展位数800+,比去年同期的600+有较大幅度提升。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54.18%,同比提升2.4pct [7] 投资建议 - 预计2024-2026年米奥会展将实现归母净利润2.47亿元、3.26亿元和4.24亿元,同比增速30.18%、23.9%和22.71%。预计2024-2026年EPS分别为1.08元/股、1.42元/股和1.85元/股,2024-2026年PE分别为14X、11X和8X。看好公司在海外自办展行业的持续发展,给予"买入"评级 [7]
科伦药业:三发驱动差异化加速转型,迈向创新成长新阶段
太平洋证券· 2024-08-12 12:50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科伦药业的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科伦药业实施“三发驱动、创新增长”的发展战略,已成功转型为大输液+原料药中间体+仿制药+创新药复合驱动的综合型制药公司[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科伦药业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四川成都,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目前形成由科伦药业、川宁生物、科伦博泰构成的“品”字型架构运营平台[21] -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控股多家子公司协同布局,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刘革新先生,持股比例为25.29%[25] - 公司管理团队任职多年,稳定且经验丰富,董事长刘革新自1996年创建科伦大药厂,担任公司董事长至今[27] 输液/仿制药 大输液龙头地位稳固,产品升级持续推动业绩增长 - 科伦药业在大输液领域国内龙头地位稳固,公司共有135个品种共297种规格的输液产品,持续向高附加值包材迭代,高毛利营养及治疗型产品拓展[61] - 大输液行业消费规模将呈缓慢增长态势,中国每年大输液产量超过100亿瓶(袋),行业供需基本稳定[68] - 公司大输液市场份额保持市场第一,龙头地位稳固,2023年公司大输液销量达到43.8亿瓶/袋,在8家头部大输液企业中销量市占率达到45.7%[71] 输液包材持续优化升级,不断提升盈利能力 - 输液包材由玻瓶塑瓶向软袋迭代,国内存量大输液结构升级潜力巨大,公司持续推进安全密闭式输液替代半密闭式输液进程,密闭式输液占比持续提升,2023年达到53.25%[81] - 公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全密闭可立袋®,抗摔耐压性强应用场景广泛,公司密闭式输液量销售占比持续提升,大输液盈利能力优化升级[84] 肠外营养领域优势巩固,新品持续注入动力 - 肠外营养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的营养素,公司共获批16个肠外营养产品,其中8个三腔袋产品,4个双室袋产品,4个单袋/瓶产品[97] - 全合一工业化三腔袋支为即全有效,常力大,公司三腔袋产品均为国内首仿或首家过评[100] 集采助力仿制药放量,高端仿制药/改良创新药管线进入兑现期 - 存量集采风险有望出清,仿制药业绩有望企稳回升,公司存量大品种已基本纳入了国家集采,截至第九批集采,公司共中标47款产品[101] - 持续布局高端仿制药/改良创新管线,新产品进入兑现期,公司在研管线丰富,重点品种争取做到国内首仿,预计未来几年每年申报仿制药40个左右,有望每年获批约30个[122] 原料药 抗生素中间体市场平稳增长,公司三大抗生素中间体产能行业领先 - 抗生素中间体市场需求稳定,规模平稳增长,全球抗生素制剂市场规模在500亿美元以上,2022年国内抗生素市场规模达到1,945亿元,行业整体增速保持在4%以上[126] - 硫氰酸红霉素是红霉素及其衍生物中间体,下游主要为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等大环内酯类药物,同时也可作兽药,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和支原体感染[134] - 头孢类中间体:7-ACA、D-7ACA和7-ADCA,公司7-ACA、D-7ACA和7-ADCA合计拥有3000余吨/年的产能,且在一套生产体系下生产提取,公司根据下游产品市场需求和行业供给情况灵活制定生产计划,合理配置生产资源,保证生产效益最大化[140] 抗生素中间体业务基本盘稳固,盈利能力提升明显 - 2022年公司抗生素中间体业务业绩迎来拐点,受市场需求恢复带动主要产品量价齐升,降本增效等影响,2022年以来川宁生物营收及净利润快速增长,2022及2023年,营收分别同比增加18.2%和26.2%,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加269.6%和128.6%[161] - 抗生素中间体业务基本盘稳固,盈利能力提升明显,2023年,公司三大核心抗生素中间体产品:青霉素类中间体、硫氰酸红霉素和头孢类中间体的营收占比分别为43%、34%和21%[166]
7月贸易数据点评:贸易顺差收敛,外需现走弱迹象
太平洋证券· 2024-08-11 23:18
外需支撑减弱,出口增速放缓 - 7月出口同比增长7.0%,相比6月下行1.6个百分点[4] - 外需拉动的走弱导致出口增速边际放缓[7] - 全球经济放缓压力加大,外需虽仍有韧性,但支撑不及前期强劲[7] 基数与数量因素支撑进口反弹超预期 - 7月进口同比增长7.2%,明显高于市场预期[30] - 基数走低带动进口同比超预期回升[30] - 数量因素为进口边际改善的主要支撑[33] 外需面临不确定性,提振内需必要性凸显 - 出口存在潜在风险,需要着力于内需的提振[37] - 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37] - 关注后续产业、财政及货币政策的发力情况[37] 风险提示 -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39] - 海外贸易保护超预期[39]
萤石网络:2024Q2盈利能力短期承压,智能入户业务实现高增
太平洋证券· 2024-08-11 23: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给予萤石网络"买入"评级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行业端 - 随着 AI 交互式大模型技术快速发展,智能家居正在走向自主感知、自主反馈、自主交互、自主控制的阶段,未来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化智能服务阶段有望加速到来 [12] 公司端 1) "现金牛"智能家居摄像机业务不断推新 [12] 2) 智能入户业务持续高速发展 [12] 3) 积极布局智能服务机器人业务 [12] 4) 物联网云平台智能化升级持续推动且业务韧性显著 [12] 5) 智能家居+物联网云平台双主业稳步发展,共同助力公司收入业绩提升 [12] 根据报告目录分别总结 2024Q2 财务表现 1) 2024Q2 总营收 13.47 亿元,同比增长 11.70% [7] 2) 2024Q2 归母净利润 1.56 亿元,同比下降 6.55% [7] 3) 2024Q2 毛利率 43.91%,同比下降 0.70个百分点,主要受智能家居产品毛利率下降拖累 [8] 4) 2024Q2 净利率 11.62%,同比下降 2.26个百分点,主要受所得税费用率上升影响 [8] 5) 2024Q2 期间费用率整体控制较为合理 [8] 2024H1 业务表现 1) 2024H1 公司实现营收 25.83 亿元,同比增长 13.05% [6] 2) 2024H1 归母净利润 2.82 亿元,同比增长 8.88% [6] 3) 2024H1 智能入户业务实现 3.28 亿元收入,同比增长 68.97%,成为公司第二增长引擎 [7] 4) 2024H1 智能服务机器人业务收入表现亮眼,达 0.55 亿元,同比增长 273.34% [7] 5) 2024H1 公司内销收入 17.35 亿元,同比增长 6.35%;外销收入 8.49 亿元,同比增长 29.86%,境外营收占比升至 32.85% [7] 渠道和产品创新 1) 国内市场,公司持续加大电商平台布局,2024H1 主流销售产品的电商业务出货占比超 40% [9] 2) 海外市场,公司着重发展线下连锁 KA 渠道,拓展经销商、街边店、电工五金等分销渠道,同时积极发展数字营销及电商业务 [9] 3) 2024H1 公司发布多款融合 AI 技术的智能化新品,如带屏视频通话摄像机、宠物看护摄像机、AI 三摄全自动人脸视频锁、AI 代理家庭助理机器人等 [9] 盈利预测和财务指标 1)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3/7.91/9.67亿元,对应EPS为0.84/1.00/1.23元 [12] 2) 当前股价对应PE为34.32/28.76/23.52倍 [12][14] 3)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7.15/68.13/81.84亿元,营收增速为18.09%/19.20%/20.13% [14] 4) 预计2024-2026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42.93%/43.05%/43.29% [15] 5)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净利率分别为11.59%/11.61%/11.81% [15]
比依股份:2024Q2业绩环比明显改善,收入双位数增长向好
太平洋证券· 2024-08-11 23: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收入端 1) 2024H1 空气炸锅、空气烤箱/油炸锅收入分别为 7.81/0.55 亿元,分别同比+1.68/-8.31%,空炸类产品稳健增长,油炸锅收入收窄 [6] 2) 2024H1 公司海外/国内收入分别为 8.17/0.41 亿元,分别同比+3.35/-29.11%,外销占比提升至 94.98%(+2.09pct) [6] 3) 头部客户 Versuni(飞利浦)全线产品同步投产加深合作,新客户积极接洽,区域市场不断拓宽 [6] 盈利端 1) 2024Q2 毛利率 19.14%(同比-2.93pct),或系主要客户新订单投产前期利润水平较薄所致,但环比 Q1 已呈现明显改善(+6.19pct) [7] 2) 2024Q2 净利率 10.40%(同比-6.67pct,环比+7.28pct),降幅大于毛利率,或系费用端有所增加 [7] 3) 2024Q2 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 0.84/2.02/2.79/-0.92% ,分别同比 -0.27/-1.58/-1.19/+5.92pct,生产管理效率改善,财务费用率增加或系去年同期汇兑收益较高所致 [7] 产能和研发 1) 至 2024H1 中意产业园智能厨房家电项目所有厂房均已进入地上层面关键施工节点,海外泰国第一期工程部分厂房建设预计 2024Q4 完成 [8] 2) 公司积极搭建自有 AI 智慧平台,深耕智能化创新;拟以自有资金出资 1000 万元,对外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佛山市安依创新有限公司",加大研发投入专注技术创新 [8] 3) 积极布局制冰机、环境电器等潜力赛道,至 2024H1 已实现小批量投产 [8] 财务预测 1) 预计 2024-2026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91/2.08/2.69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1.01/1.10/1.43 元 [9] 2) 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3.09/12.00/9.29 倍 [9]
创科实业:2024H1业绩双位数增长,MILWAUKEE贡献动力
太平洋证券· 2024-08-11 23: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据报告,行业整体被评为"看好"评级,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高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 [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收入端 1) 2024H1 MILWAUKEE旗舰业务双位数增长,澳洲及亚洲地区表现较好 [5] 2) 电动工具业务收入69亿美元(+7.1%),其中MILWAUKEE双位数增长(+11.2%) [5] 3) 地板护理及清洁业务收入4.28亿美元(-0.40%),表现稳健 [5] 4) 公司在北美/欧洲/澳洲及亚洲地区收入分别同比+5.6/+7.9/+13.0%,澳洲及亚洲市场增长较好 [5] 盈利端 1) 2024H1毛利率39.94%(+0.67pct),主要得益于高利润率的MILWAUKEE业务、电池的售后业务发展及新产品推出 [5] 2) 2024H1净利率7.53%(+0.61pct),盈利能力有所改善 [5] 3) 费用端: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7.02/10.39/4.08/0.89%,供应链效率不断提升,新品研发力度加大利好长期发展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1) 2024H1营业收入73.12亿美元(+6.29%);归母净利润5.50亿美元(+15.68%) [5] 2) 预计2024-2026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22/12.80/14.19亿美元,对应EPS分别为0.61/0.70/0.77美元 [6] 3) 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7.20%/7.54%/6.95%,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4.91%/14.05%/10.89% [7] 估值分析 1) 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19.85/17.41/15.70倍 [6] 2) 公司资产负债率2023-2026年分别为53.66%/51.69%/46.92%/42.37%,偿债能力持续改善 [12] 投资建议 1) 行业端,北美建筑市场和欧洲住宅房地产市场有望保持较好增长,或带动电动工具及清洁电器行业增长 [6] 2) 公司端,作为全球电动工具龙头有望受益于行业恢复性增长,MILWAUKEE+RYOBI新品推出或拉动产品结构优化及市占率提升 [6] 3) 内部效率提升有望带动盈利能力改善,给予"买入"评级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