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飘飘股价微跌0.65% 临时股东大会即将召开
金融界· 2025-07-30 02:36
截至7月29日收盘,香飘飘股价报13.71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65%。当日成交额达0.56亿元,成交量 40563手,股价波动区间为13.61元至14.00元。 香飘飘主营业务为固体奶茶、果汁茶等饮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主要包括"香飘飘"品牌 杯装奶茶、"MECO蜜谷"果汁茶等系列饮品。作为国内杯装奶茶市场的代表性企业,公司产品覆盖全国 各主要销售渠道。 公司公告显示,将于7月30日下午在杭州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将审议《关于修订 <公 司章程> 并办理工商变更的议案》等重要事项。股东可通过现场或网络投票方式参与表决。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红墙股份股价12.53元 混凝土外加剂业务覆盖国内外水利工程
金融界· 2025-07-30 02:36
公司在互动平台表示,其混凝土外加剂产品已应用于甘肃省天水曲溪城乡供水工程和非洲几内亚阿玛利 亚水电站等国内外水利工程项目。公司产品具有减少用水量、节约水泥用量、提高建筑质量等技术优 势。 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367.78万元,占流通市值的0.78%。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红墙股份7月29日报收12.53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1.18%。当日成交1.29亿元,换手率达7.45%。 红墙股份属于化学制品行业,主营业务为混凝土外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 工程领域,能够改善混凝土性能、节约资源并提高建筑质量。 ...
招商证券积极服务实体经济 书写金融央国企使命担当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32
公司战略 - 公司明确了新五年战略期"集约化、数智化、科技型、国际化"发展新路径 [1] - 公司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为主线,围绕金融"五篇大文章"展开工作 [1] - 公司积极服务实体经济,体现金融央企国企的使命担当 [2] 科技金融服务 - 公司以"投行+投研+投资"三投联动模式聚焦数智科技、绿色科技、生命科技三大赛道 [3] - 公司系统梳理91条重点产业链,完成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产业知识库搭建 [3] - 2024年完成8单科技创新股权融资项目总金额104.58亿元,承销科技创新债券297.38亿元同比增长110.10% [3] - 2020年以来累计投资硬科技企业约78.6亿元 [3] - 私募股权子公司2024年完成12家企业投资,金额7.67亿元 [4] - 另类投资子公司2024年新增投资规模约1.5亿元 [4] 绿色金融服务 - 公司构建"投融资+产品创新+产业服务"绿色金融生态体系 [5] - 2022年以来助力"双碳"相关企业股权融资245.7亿元 [5] - 承销境内绿色相关债券、资产支持证券规模432.3亿元 [5] - 2024年承销绿色债券166.01亿元同比增长54% [5] - 推出国内首个"寒潮及降水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等创新产品 [6] - 发布国内首个"招商万得可持续发展商品指数" [6] - 完成市场首单光伏公募REITs [6] 数智化转型 - 公司推进"AI证券公司"规划,加速数智化基础设施和数字安全体系建设 [6] - 落地数智化战略项目覆盖投行、财富管理等全业务线 [6] - 围绕三类客群优化业务场景提升服务质效 [6] 普惠金融服务 - "羚跃计划"累计入库企业554家,总投资25亿元 [7] - 近百家入库企业完成投行或投资业务转化 [7] - 2024年组织产业链对接活动,促成50余家企业与链主企业业务对接 [8] - 基金投顾业务服务客户8.02万户,保有规模约51.12亿元 [8] - 扩大"保险+期货"业务规模支持农业生产 [9] 养老金融服务 - 作为首批获得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销售资格的券商,已发行2只相关产品 [9] - 推出APP长辈版界面优化老年客户体验 [9] - 通过线下活动提升居民养老金融认知 [9]
恩华药业上半年净利增11%研发投入近4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2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8.93%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亿元,同比增长11.38%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99亿元,同比增长10.33% [2] 产品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和生产,拥有60个新药制剂产品和98个品规 [2] - 拥有7个独家上市品种和15个首家上市品种 [2] - 29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9个品种销售额超过亿元 [2] - 是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定点生产企业 [2] 研发投入与成果 - 在研科研项目70余项,研发投入3.95亿元,同比增长23.97% [2] - 17项在研创新药项目,包括1项完成Ⅲ期临床研究、2项完成Ⅱ期临床研究、2项开展Ⅱ期临床研究、6项开展I期临床研究 [3] - 与三晟医药签署协议获得部分在研药品合作的优先谈判权 [3] - 从丹麦灵北引进的1类创新药NHL35700即将进入临床三期研究 [3] - 与哈佛医学院、天境生物合作开发的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Protollin即将进入临床II期研究 [3] - 与成都苑东生物制药就奥沙西泮片产品达成商业化合作 [3]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成立三大汽车央企格局成形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29
公司重组与成立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7月29日在重庆正式成立,成为首家总部落户重庆的一级央企,标志着我国形成中国一汽、东风公司、中国长安汽车三大央企汽车集团格局 [1] - 公司注册资本为200亿元,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位列中央企业名录第73位,是国资委管理的第100家央企 [1] - 公司由原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而来,拥有117家分子公司,主要经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汽车销售、金融及物流服务、摩托车等业务 [3] 管理层与品牌调整 - 朱华荣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其此前担任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并兼任长安福特董事长、阿维塔科技董事长 [1] - 长安汽车、阿维塔、长安启源等子品牌官方社交媒体头像已更换为"新长安"字样,同时"新长安"官方微博及公众号已上线 [1] - 原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辰致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市场解读为让渡"名字"给新央企的动作 [2] 业务战略与规划 - 公司将着力打造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新生态 [3] - 加速全球化发展,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 [3] - 公司以新能源与智能化差异化定位,避免与一汽、东风的同质竞争,推动资源向高增长赛道集中 [3] 市场表现与数据 - 长安汽车2024年上半年销量达135.5万辆,同比增长6.8%,创近8年同期新高 [2] - 新能源汽车销量45万辆,同比增长48.8%,海外销量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49%,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2] 行业影响与区域经济 - 公司成立被视为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推动央企改革从"规模整合"转向"专业聚焦" [3] - 重庆作为直辖市填补了央企"空白",有望带动西南地区GDP增长、高端人才集聚及产业链掌控力提升 [4]
长春高新控股子公司药品 在美国获批上市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28
产品获批信息 - 长春高新控股子公司倍利年研发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溶液用冻干粉获FDA批准上市 获批适应症包括6岁以上及成人高血压、成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血管痉挛性心绞痛和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 [1] - 该产品为505B2改良型创新药 专门针对6岁以上儿童和存在吞咽困难的成人高血压患者 能够降低血压并减少致命和非致命心血管事件风险 [2] 市场需求与疾病背景 - 美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47.7% 6-17岁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为3.8% [1] - 氨氯地平是儿童高血压治疗初始阶段的首选药物 治疗目标是降低靶器官损伤风险及成人期心血管疾病风险 [1] 产品技术优势 - 产品改剂型自已获批同类原研药 具有临床使用方便、用药计量准确、口感易接受等特点 显著提升儿童用药便利性和依从性 [2] - 产品在室温下贮存 无需冷链运输和储存 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性和准确性 [2] 公司战略布局 - 产品获批将丰富倍利年美国产品线 增强长春高新在医药市场的竞争力 [2] - 公司将积极推进该产品的市场推广、生产和销售工作 扩大市场应用并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 [2]
恩华药业上半年净利增11% 研发投入近4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2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8.93%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亿元,同比增长11.38%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99亿元,同比增长10.33% [1] - 科研经费投入约3.95亿元,同比增长23.97% [1] 产品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专注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和生产 [1] - 已获批上市新药制剂产品60个,品规98个 [1] - 拥有独家上市品种7个,首家上市品种15个 [1] - 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的产品29个 [1] - 亿元以上品种9个 [1] - 是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定点生产企业 [1] 研发进展 - 在研科研项目70余项 [1] - 共有17项在研创新药项目 [2] - 完成Ⅲ期临床研究项目1项(NH600001乳状注射液) [2] - 完成Ⅱ期临床研究项目2项(NHL35700片、YH1910-Z02注射液) [2] - 开展Ⅱ期临床研究项目2项(NH102片、YH1910-Z01鼻喷剂) [2] - 开展I期临床研究项目6项 [2] - 获得临床试验通知书项目1项(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 [2] 合作与引进 - 入股三晟医药并获得部分在研药品合作的优先谈判权 [2] - 从丹麦灵北引进的1类创新药NHL35700即将进入临床三期研究 [2] - 与哈佛医学院、天境生物合作开发的Protollin项目即将进入临床II期研究 [2] - 与成都苑东生物制药就奥沙西泮片产品达成商业化合作 [2]
华媒控股股价微跌0.62% 托育行业政策推动市场整合
搜狐财经· 2025-07-30 02:28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行业竞争加剧及政策落地效果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公司业务发展。 来源:金融界 消息面上,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近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构 建"1+N"托育服务体系。行业数据显示,托育市场集中度正加速提升,头部企业通过自建与并购扩张, 而中小机构面临较大经营压力。华媒控股作为行业参与者之一,其托育业务或受益于政策支持及行业整 合趋势。 资金方面,7月29日华媒控股主力资金净流出1515.22万元,占流通市值0.36%。 截至2025年7月29日收盘,华媒控股股价报4.82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62%,成交额1.72亿元,换手率 4.02%。 华媒控股属于文化传媒板块,同时涉及托育服务、职业教育等领域。公司旗下托育品牌"华媒一米国"在 杭州运营6家普惠性托育机构,参与区域化托育服务网络建设。 ...
股市必读:中远海发(601866)7月29日主力资金净流出2089.17万元,占总成交额8.96%
搜狐财经· 2025-07-30 02:28
截至2025年7月29日收盘,中远海发(601866)报收于2.56元,下跌0.39%,换手率0.93%,成交量91.07万 手,成交额2.33亿元。 当日关注点 交易信息汇总 7月29日,中远海发的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2089.17万元,占总成交额8.96%;游资资金净流 入1505.25万元,占总成交额6.46%;散户资金净流入583.91万元,占总成交额2.51%。 公司公告汇总中远海发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议公告 2025年7月29日,中远海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注 册资本的议案及取消监事会并修订《公司章程》及相关治理制度的议案。公司自2023年2月1日至2025年 4月15日,回购并注销了219,321,500股股份,并因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行权新增2,638,706股A股股份。综 合上述情况,公司总股本减少216,682,794股,拟相应减少注册资本人民币216,682,794元。本次减资后, 公司注册资本从人民币13,573,299,906元变更为人民币13,356,617,112元。根据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及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挂牌成立 三大汽车央企格局成形
证券时报· 2025-07-30 02:28
公司重组与成立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于7月29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200亿元,成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第100家央企[1] - 公司由原兵器装备集团汽车业务分立而来,拥有117家分子公司,主要经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销售、金融物流等业务[3] - 长安汽车、阿维塔、长安启源等子品牌官方社交媒体已更换为"新长安"标识[1] 管理层与战略规划 - 朱华荣任中国长安汽车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此前担任长安汽车董事长及长安福特、阿维塔科技董事长[1] - 新集团将聚焦智能汽车机器人、飞行汽车、具身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探索海陆空立体出行生态[3] - 加速全球化布局,重点开拓东南亚、中东非洲、中南美洲、欧亚、欧洲五大区域市场[3] 行业影响与定位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成为继中国一汽、东风公司后第三家汽车央企,形成三大央企汽车集团格局[1][3] - 公司以新能源与智能化差异化定位,避免与一汽、东风同质竞争,推动资源向高增长赛道集中[3] - 重组体现央企改革从"规模整合"转向"专业聚焦",优化资源配置[3] 区域经济与产业链 - 集团总部落户重庆,填补直辖市央企空白,促进西南地区GDP增长及高端人才集聚[4] - 提升区域产业链掌控力,形成央企与地方良性互动发展模式[4] 经营数据与子品牌 - 长安汽车2024年上半年销量135.5万辆,同比增长6.8%,创8年同期新高[2] - 新能源汽车销量45万辆(同比+48.8%),海外销量30万辆(同比+49%)[2] - 子品牌将于7月30日媒体沟通会披露2025年上半年业绩及下半年规划[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