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微半导9月15日获融资买入8173.06万元,融资余额6.3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4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5日公司股价上涨3.40% 成交额达4.66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8173.06万元 融资偿还6860.48万元 实现融资净买入1312.58万元 [1] - 融资余额6.36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6.10% 处于近一年90%分位的高位水平 [1] 融资融券数据 - 融资融券总余额6.37亿元 其中融资余额占比超过99% [1] - 融券余量3901股 对应余额33.24万元 处于近一年50%分位的较低水平 [1] - 当日融券卖出0股 融券偿还2600股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19万户 较上期微增0.49% [2] - 人均流通股10315股 较上期减少0.49%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16亿元 同比增长46.79%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2758.14万元 同比增长62.80% [2] 分红政策实施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3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总额达1.21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 2008年9月12日成立 2022年2月10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高性能功率器件研发与销售 产品聚焦工业及汽车中大功率应用领域 [1] - 收入构成:功率半导体产品95.24% 晶圆4.72% 其他业务0.04% [1]
优宁维9月15日获融资买入209.96万元,融资余额5920.8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4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5日股价下跌0.41% 成交额2294.43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09.96万元 融资偿还295.65万元 融资净卖出85.70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5920.87万元 占流通市值2.16% 超过近一年60%分位水平 [1] 融资融券状况 - 融资余额5920.87万元 处于较高水平 [1] -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 但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14万户 较上期增加5.02% [2] - 人均流通股4994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31.33%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05亿元 同比下降8.63% [2] - 归母净利润-1337.99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188.64% [2] 分红政策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82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1.38亿元 [3] 公司基本情况 -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 成立于2004年10月22日 2021年12月28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面向科研机构提供生命科学试剂及相关产品 [1] - 收入构成:生命科学试剂77.94% 仪器及耗材16.11% 综合技术服务5.95% [1]
亚信安全9月15日获融资买入1406.36万元,融资余额1.3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41
股价及融资交易表现 - 9月15日公司股价上涨1.11% 成交额达1.31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406.36万元 融资偿还918.43万元 实现净买入487.93万元[1] - 融资余额1.30亿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1.56% 处于近一年90%分位的高位水平[1] 融券交易状况 - 9月15日融券卖出与偿还量均为0股 融券余量0股 融券余额0元[1] - 融券余额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 同样处于高位[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8901户 较上期增长2.61%[2] - 人均流通股23492股 较上期减少2.54%[2] - 景顺长城研究精选股票A持股262.77万股 较上期减少392.21万股[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31.24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372.81%[2] - 同期归母净利润亏损3.56亿元 同比下降85.39%[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582.79万元[2] - 近三年累计派现982.65万元[2]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全称亚信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1] - 成立于2014年11月25日 于2022年2月9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向政府和企业提供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1] - 收入构成:数智业务占比52.42% 网络安全业务占比47.58%[1]
华兰疫苗9月15日获融资买入410.69万元,融资余额1.1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41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9月15日公司股价下跌1.24% 成交额3760.14万元[1] - 当日融资净卖出150.34万元(买入410.69万元/偿还561.04万元) 融资余额1.15亿元占流通市值1.04%[1] - 融券余量2.21万股对应余额40.62万元 融券偿还3200股/卖出400股[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80万户较上期减少5.26% 人均流通股增至7869股(增幅5.56%)[2] - 招商国证生物医药指数A减持11.51万股至253.51万股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37.79万股至189.85万股[3] -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30.92万股至166.09万股 华夏中证1000ETF新进持股98.39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996.18万元同比增长68.77%[2] - 同期归母净利润2079.72万元同比下降17.71%[2] - 疫苗制品收入占比98.11% 其他业务占比1.89%[1] 分红与资本运作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80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6.00亿元[3]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15亿元 融资余额超近一年50%分位水平[1]
统联精密9月15日获融资买入4987.38万元,融资余额2.8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41
股价与融资交易表现 - 9月15日股价下跌4.00% 成交额达3.61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4987.38万元 融资偿还5758.68万元 融资净流出771.30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2.84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3.87% 处于近一年90%分位高位水平 [1] 股东结构与持股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5843户 较上期减少10.30% [2] - 人均流通股27424股 较上期大幅增加66.36% [2] - 金鹰科技创新股票A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225.98万股 博时科创板定开混合增持43.82万股至178.16万股 信澳匠心臻选退出十大股东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2亿元 同比增长10.01% [2] - 归母净利润487.31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88.24% [2] 公司基本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高精度精密零部件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1] - 收入构成:其他金属工艺制品及塑胶制品66.47% MIM产品30.78% 模治具及设备1.43% 其他补充1.32% [1] 分红与资本运作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31亿元 [3] - 公司成立于2016年6月12日 于2021年12月27日上市 [1]
三维天地9月15日获融资买入179.45万元,融资余额5310.6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41
股价与交易数据 - 9月15日公司股价微涨0.11% 成交额达4416.28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179.45万元但融资偿还492.69万元 融资净流出313.24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5310.68万元 其中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1.96% 超过近一年50%分位水平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1.05万户 较上期减少1.05% [2] - 人均流通股4062股 较上期增加1.06%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926.30万元 同比增长4.60% [2] - 归母净利润-6057.69万元 亏损幅度同比收窄12.08% [2]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92.30万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773.50万元 [3]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检验检测信息化和数据资产管理软件 软件产品销售与实施占比77.40% 运维收入占比22.57% [1] - 成立于1995年7月3日 2022年1月7日上市 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1]
铜冠铜箔9月15日获融资买入1.16亿元,融资余额3.66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4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5日股价下跌2.87% 成交额达14.76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1.16亿元但融资净流出2299.11万元 融资余额3.66亿元占流通市值1.32%[1] - 融资余额和融券余额均处于近90%分位高位水平 融券余额180.90万元[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6.26万户 较上期增加2.47%[2] - 人均流通股13253股 较上期减少2.41%[2] - 香港中央结算增持150.35万股至275.15万股 南方中证1000ETF增持46.98万股至232.85万股[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97亿元 同比增长44.80%[2] - 归母净利润3495.40万元 同比增长159.47%[2] - 上市后累计派现2.57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1.33亿元[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PCB铜箔(56.84%)和锂电池铜箔(37.92%)[1] - 成立于2010年10月18日 2022年1月27日上市[1] - 注册地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1]
华康洁净9月15日获融资买入833.44万元,融资余额5910.7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4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5日股价下跌1.07% 成交额1.29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833.44万元 融资偿还1036.39万元 融资净卖出202.95万元[1] - 融资融券余额5910.71万元 占流通市值1.66% 处于近一年80%分位高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1.03万户 较上期减少8.37%[2] - 人均流通股7056股 较上期增加9.14%[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8.35亿元 同比增长50.73%[2] - 同期归母净利润1868.30万元 同比增长273.48%[2] 分红与股东回报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002.14万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2946.14万元[3] 机构持仓情况 - 安信医药健康股票A新进为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65.28万股[3] - 诺安多策略混合A新进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42.99万股[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医疗净化系统研发设计实施运维 占比85.24%[1] - 医疗耗材销售占比8.53% 医疗设备销售占比3.74% 运维服务占比1.88%[1] - 2022年1月28日上市 注册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1]
臻镭科技9月15日获融资买入7891.07万元,融资余额7.67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9-16 09:4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15日公司股价下跌1.75% 成交额达7.03亿元[1] - 当日融资买入7891.07万元 融资净买入583.28万元 融资余额7.67亿元占流通市值5.02% 处于近90%分位高位水平[1] - 融券余额147.50万元 融券余量2.07万股 处于近80%分位高位水平[1] 股东结构变化 - 股东户数达1.22万户 较上期增长27.59%[2] - 人均流通股11826股 较上期减少21.62%[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5亿元 同比增长73.64%[2] - 归母净利润6231.97万元 同比增长1006.99%[2] 业务构成分析 - 电源管理芯片占比50.10% 射频收发芯片及高速高精度ADC/DAC芯片占比39.47% 为主要收入来源[1] - 技术服务占比5.97% 微系统及模组占比2.49% 终端射频前端芯片占比1.93%[1] 机构持股动向 - 泰信中小盘精选混合持股394万股 较上期减少42万股 位列第三大流通股东[3] - 泰信鑫选混合A持股262万股 较上期增加22万股 位列第七大流通股东[3] - 长信国防军工量化混合A新进持股235.15万股 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3] 分红历史记录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8900.61万元[3] - 近三年累计派现5875.50万元[3]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2015年9月11日成立 2022年1月27日上市[1] - 主营业务为集成电路芯片和微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1]
润邦股份2025年半年度集体投资者会议问答实录
全景网· 2025-09-16 09:41
公司股东与市值管理 - 控股股东广州工控持股比例为21.26% 目前未明确增持股份计划 但提供包括市场、资金和资源在内的全方位赋能支持 [2] - 公司高度关注二级市场股价波动 将通过巩固发展高端装备业务提升基本面来稳定股价 [2][3] - 重视股东回报 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利润分配方案以增强股东获得感 [2][3] 财务状况与资金运用 - 账面货币资金达40多亿元 将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开展对外投资并进行合理资金安排 [2] - 采用成本加成模式进行产品报价 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对经营业绩影响有限 [3] - 通过购买远期结售汇、人民币结算等措施降低汇率波动影响 汇率波动对整体业绩影响很小 [2] 业务经营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船舶及配套装备业务收入为6296万元 较去年同期3亿多元下降79% 主要因产品交付量下降 [2] - 已承接多艘海工及化学品船舶订单 多个海洋工程船舶、特种运输船舶等热点项目订单正在积极洽谈中 [2] - 船舶海工装备业务将成为未来几年主要业绩增长点之一 [2] 订单与产能情况 - 公司在手订单充足 生产经营及市场拓展进展良好 团队和人员稳定 [2][3] - 通州湾装备制造基地正在积极推进 预计将尽快逐步投入使用 将在海洋工程装备、物料起重搬运装备、船舶及配套装备等领域布局 [2] - 正按计划有序推进相关船舶的生产建造和交付 [3] 市场战略与竞争优势 - 产品内销比例占20%多 非常注重国内市场拓展 已深耕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多年 拥有自有品牌和技术 [3] - 致力于成为全球知名工业装备制造企业 将根据市场动态和行业变化结合战略规划进行布局 [3] - 在集装箱港口起重机、移动式港口起重机、散料装卸及输送装备等产品已逐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研发应用 [3] 技术发展与创新 - 积极融入人工智能发展快车道 探索AI技术在产品应用场景中的实践 促进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3] - 人工智能技术与现有产业深度融合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助力客户打造自动化、无人化港口码头 [3] 环保业务与资产状况 - 目前环保业务生产经营正常 [3] - 相关案件法院判决已生效并进入执行阶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