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盛:国电南瑞-2025 年第一季度订单量同比增长超 50%,预计 2025 年特高压业务收入翻倍,建议买入
高盛· 2025-05-15 23: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对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投资评级为买入(CL)[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电南瑞2025年一季度订单同比增长超50%,预计特高压收入在2025年翻倍,看好其受益于中国智能电网结构性需求,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1.8元,有39%的上涨空间 [1] - 预计公司2025年营收同比增长13%,高于公司12%的目标,得益于2024年末积压订单和2025年一季度强劲的订单获取 [2] - 各业务板块中,电网自动化、电网数字化、海外业务等有增长潜力,而配电设备ASP下降影响有限 [1][5][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FY25指引 - 公司2025年目标营收645亿元,同比增长12%,分析师预计增长13%,受2024年末507亿元积压订单和2025年一季度订单同比超50%增长支撑 [2] 电网自动化 - 2024年该板块营收285亿元,同比增长10.7%,毛利率29.5%;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5%,毛利率略有提升 [4] - 2025年管理层预计该板块营收同比增长超10%,分析师预计增长16%,主要受特高压收入确认驱动 [4] 电网数字化 - 2024年该板块营收124亿元,同比增长11.1%,毛利率23%;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7%,毛利率略有下降 [5] - 2025年管理层预计该板块营收接近10%增长,分析师预计增长9%,长期受国家政策推动有增长潜力 [5] 特高压 - 2024年特高压收入约15亿元,预计2025年翻倍,2025年一季度有2 - 3条特高压线路投入运营,多个项目有积压订单 [7] 调度 - 2025年管理层预计调度收入同比温和增长,2021年推出的新调度系统省级层面推广接近完成,地方层面仍在进行中 [7] 配电设备 - 配电产品招标从省级转向国家级,国电南瑞提供相关产品,虽近期ASP下降,但影响有限,相关收入仅数亿元,占公司营收不到1% [7] 发电 - 2024年发电业务营收122亿元,同比增长26.4%,受储能收入和风光装机增长驱动;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1%,毛利率下降3个百分点 [8] - 预计2025年该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4%,公司将继续拓展海外储能销售 [8] 工业互联网 - 2024年该板块营收下降24%,主要因轨道交通项目实施延迟和地方政府市政项目预算收紧 [9] - 2025年管理层预计该板块恢复增长,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毛利率提高4 - 5个百分点,分析师预计全年营收同比增长4% [9] 海外业务 - 2024年海外营收32.8亿元,同比增长135%,占总营收6%;在东南亚、南美、欧洲和非洲等地有成功合同执行 [10] - 预计2025年海外市场继续快速增长,增速更趋正常化,达到公司营收的9%,公司正积极推进产品本地化战略 [10] 费用管理 - 公司预计2025年费用77.41亿元,同比增长19.6%,主要因研发费用增加和利息收入重新分类 [11] 投资论点 - 国电南瑞是中国领先的电力设备企业,在多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受益于电网现代化投资,预计2024 - 2030年营收和净利润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10%和12% [15] - 关键催化剂包括国家电网工作计划、15五能源/电网计划发布和人工智能相关资本支出增长消息,目前公司被低估,财务状况良好,有望获得估值溢价 [15] 估值方法 - 12个月目标价31.8元,基于2026年25倍市盈率 [16]
摩根士丹利:江波龙-2025 年中国国际电池技术交流会 展览会(BEST)反馈
摩根· 2025-05-15 23:2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Line”(与大盘表现一致) [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维持对深圳朗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增持评级,看好其企业业务增长和海外扩张,新收购资产展现出高效协同效应 [2] - 公司当前12个月远期市净率为4.4倍,较历史均值低1个标准差,反映出市场对宏观不确定下整体NAND周期的担忧 [2] - 主要供应商2025年下半年的产能利用率决策是下一个关键催化剂,持续的供应控制将为未来几个季度的价格趋势提供支撑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务与市场情况 - 公司预计二季度和三季度价格呈积极趋势,二季度国内拉动需求有限,智能手机客户库存水平保持健康 [5] - 库存水平略有上升,消费产品约100天(正常为80天),工业/汽车产品约200天,符合客户要求 [5] - 企业业务(eSSD + RDIMM)收入今年预计翻倍至20亿元人民币,新客户可能带来额外增长 [5] - 公司目标到2027年企业业务收入贡献达到1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25年预计收入的50% [5] - 海外扩张持续,Zilia目标实现同比50%的收入增长,Lexar同比增长30% [5] 公司财务数据 |指标|数值| | ---- | ---- | |股价(2025年5月9日收盘价)|77.56元人民币 [3]| |52周股价范围|116.91 - 60.59元人民币 [3]| |流通股数量(稀释后,百万股)|413 [3]| |市值(百万元人民币)|32,021.8 [3]| |企业价值(百万元人民币)|38,097.3 [3]| |日均交易价值(百万元人民币)|623 [3]| |每股收益(人民币)**|2024年:1.22;2025e:2.16;2026e:2.72;2027e:5.58 [3]| |净收入(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17,463;2025e:21,830;2026e:29,282;2027e:34,844 [3]| |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百万元人民币)|2024年:1,362;2025e:1,193;2026e:1,415;2027e:2,747 [3]| |市盈率|2024年:71.2;2025e:36.5;2026e:28.6;2027e:13.9 [3]| |市净率|2024年:5.5;2025e:4.4;2026e:3.8;2027e:3.0 [3]| |净资产收益率(%)|2024年:8.3;2025e:13.6;2026e:15.3;2027e:27.4 [3]| |企业价值/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2024年:30.5;2025e:30.0;2026e:25.7;2027e:12.8 [3]| |股息收益率(%)|2024年:0.1;2025e:0.1;2026e:0.2;2027e:0.4 [3]| |自由现金流收益率(%)**|2024年:(5.1);2025e:8.6;2026e:(2.2);2027e:3.8 [3]| |杠杆率(期末,%)|2024年:65.8;2025e:20.7;2026e:27.0;2027e:10.8 [3]|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列出了大中华区科技半导体行业多家公司的评级和价格,如ACM Research Inc评级为“O”(增持),2025年5月9日价格为22.19美元;Advanced Wireless Semiconductor Co评级为“E”(与大盘表现一致),价格为75.80新台币等 [59][61]
高盛:联芸科技_ 本地内存控制器芯片,拓展至 PCIe 5.0 解决方案及企业市场
高盛· 2025-05-14 11: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公司是本地内存控制器IC供应商,正从消费电子市场向企业市场拓展,产品从PCIe 4.0向PCIe 5.0迁移,有望受益于服务器市场需求增长和AI应用扩张,同时向智能手机嵌入式内存市场拓展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是本地内存控制器IC供应商,专注SSD市场,从消费电子市场起步,为分销渠道和PC OEM客户提供PCIe 4.0内存控制器IC,正拓展至企业市场,PCIe 5.0产品处于客户验证阶段,还为智能手机客户提供UFS芯片组 [3] - 主要客户包括朗科科技、佰维存储等内存模块供应商 [3] 关键要点 - **PCIe 5.0内存控制器IC扩张**:目前提供PCIe 4.0内存控制器IC,首款PCIe 5.0产品已开始小批量出货,第二款产品在MPW后正与多个客户进行验证,预计2025年开始批量出货,产品放量取决于终端市场对PCIe 5.0解决方案的需求 [4] - **市场拓展**:80%的内存产品面向消费电子市场,随着PCIe 5.0内存控制器IC量产,有望增加在企业市场的份额;在智能手机市场,将专注UFS市场,UFS 3.1芯片组正在客户验证中 [7] - **产品策略**:专注内存控制器IC市场,从消费电子客户起步,优先积累大规模生产经验和扩大规模,再拓展至高端企业和工业市场;主要提供标准化解决方案,适配不同NAND供应商的产品,具有高性价比和低功耗特点 [8]
摩根大通:中芯国际_ 第二季度指引放缓,平均售价一次性下降,下半年展望谨慎;维持减持评级
摩根· 2025-05-14 11: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中芯国际(SMIC)的投资评级为减持(Underweight),2025年12月目标价为32港元 [1][11][3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芯国际一季度营收低于指引但毛利率较高,二季度指引低于预期,2025年末需求可见性差,公司对智能手机和PC领域需求调整持谨慎态度,因指引疲软和高折旧成本对盈利能力的持续压力,维持减持评级 [1][6][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回顾与指引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22.472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和原指引,主要因Fab良率波动致ASP下降,出货量增长15%,特别是12英寸晶圆,得益于客户需求拉动、消费补贴和汽车工业领域补货需求;毛利率稳定在22.5%,高于市场预期170 - 190个基点,可能因产能利用率接近90%抵消了ASP下降和折旧负担上升的影响 [7][16] - 2025年第二季度营收指引为21.12 - 21.57亿美元,环比下降4 - 6%,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因良率问题导致ASP疲软,产能利用率和出货量保持稳定;毛利率指引为18 - 20% [17] 预测调整 - 季度预测调整:下调2025年二季度至四季度营收、净利润等多项指标预测,预计出货量和ASP有不同程度变化 [23] - 年度预测调整:下调2025年营收增长预期至10 - 11%(原为16%),2025 - 2026年净利润分别调整为7.05亿美元和8.18亿美元,预计产能、出货量和ASP有相应变化 [7][24] 投资论点与估值 - 维持减持评级,因2025年末营收指引疲软且可见性低,以及高折旧成本、成熟12英寸业务ASP持续承压对毛利率造成的压力 [11][35] - 2025年12月目标价32港元基于约1.5倍市净率,反映了对营收和毛利率走势的担忧 [11][36] 财务总结 - 年度财务:2023 - 2026年营收、毛利率、净利润等指标呈增长趋势,但增速有所变化;资本支出占比逐渐下降;净债务权益比有所上升 [38] - 季度财务:2025年各季度营收、毛利率、净利润等指标有波动 [38]
摩根士丹利:汇川技术_ 2025 年中国 BEST 大会反馈
摩根· 2025-05-14 11: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Equal - weight(等权重),行业观点为In - Line(符合预期),目标价格为人民币75.00元,较目标价格的涨跌幅度为8%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自动化订单同比呈高个位数增长,部分行业如PIMM、纺织、太阳能、3C和空气压缩机等动力较弱,而电池、机床、物流机械、包装和数据中心空调订单相对稳定,2025年第一季度流程行业需求因缺乏补贴支持而疲软,第二季度需进一步监测 [1] - 管理层对2025年自动化毛利率持积极态度,2025年第一季度自动化毛利率同比收缩不到1个百分点,预计全年毛利率与2024年相比保持稳定,年初至今未看到太多平均销售价格调整,认为国产化趋势将持续,传统国有企业更倾向使用国产品牌 [2] - 前五大新能源汽车客户贡献了50 - 60%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收入,理想汽车贡献20 - 30%居首,其次是广汽和奇瑞,外国汽车原始设备制造商客户总计贡献5 - 6% [3] - 汇川技术计划在2025年下半年推出多款重要人形产品,如电机、螺丝、模块等,并根据下游应用场景提供解决方案,预计很快推出协作机器人产品进行公开发售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公司财务数据 - 2025年5月9日收盘价为人民币69.47元,52周范围为人民币81.71 - 39.17元,稀释后流通股数为26.77亿股,当前市值为人民币1859.51亿元,企业价值为人民币1789.37亿元,日均交易价值为人民币13.68亿元 [5] - 预计2023 - 2026财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78元、1.82元、2.17元、2.54元(共识方法)和1.81元、1.84元、2.01元、2.43元(Refinitiv Estimates共识数据),净收入分别为304.20亿元、385.65亿元、465.62亿元、555.78亿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分别为55.22亿元、61.06亿元、73.27亿元、86.30亿元等 [5] 估值方法 - 目标价格推导:核心业务采用2025年预期市盈率30倍,参照2016 - 19年平均估值水平;人形业务采用2030年预期市销率5倍,与其他覆盖的有人形机器人业务的股票平均水平一致,综合得出新目标价格为人民币75元 [7]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对中国工业行业多家公司给出评级,如中国中铁(601390.SS)为E(等权重),中国建筑(601668.SS)为O(超配),汇川技术(300124.SZ)为E(等权重)等,股票评级可能会发生变化 [61][63]
野村:人工智能企业要点 -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设备、机器人技术、云、人工智能软件、液冷
野村· 2025-05-14 11: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兆威机电未评级 [1] - 荣耀电子未评级 [2] - 金蝶国际评级为买入 [3] - 营销力未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深圳人工智能企业日活动与中国人工智能供应链公司管理层和行业专家交流,得到各公司业务情况及行业趋势关键信息 [1] 各公司情况总结 兆威机电 - 2025年预计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电动汽车业务增长和工业业务本地化趋势推动,消费电子业务因智能手机市场波动需求或疲软 [1] - 电动汽车业务与国内主要OEM建立合作,智能座舱和车辆电子应用范围扩大支撑增长 [1] - 人形机器人业务进入“灵巧手”市场,与国内外客户洽谈,但营收贡献尚小 [1] - 消费电子业务受关税影响有限,非美国销售占海外销售大部分且设备主要从日本和欧洲采购 [1] 荣耀电子 - 主要专注消费电子、服务器和电动工具电源产品,2024年数据中心电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0%,因GPU服务器高功率产品渗透 [2] - 2025年数据中心电源业务收入预计同比增长超30%,国内GPU服务器电源市场份额达约30%,2025年一季度竞争加剧或压低利润率 [2] - 5.5kW+电源和电源架产品2025年一季度开始发货,但规模较小 [2] 金蝶国际 - 重申2025财年盈亏平衡目标,营收个位数同比增长,现金流状况良好,业务组合和人员优化将使未来几年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持续改善 [3] - 大型企业业务订单势头强劲,中小企业业务因关税影响面临不确定性 [3] - 已开启人工智能货币化进程,ARR超1000万元,主要产品面向金蝶银河客户中高层管理人员,5月将推出新人工智能代理,或增加2025年下半年人工智能收入 [4] 营销力 - “一体化”机器受政府和国有企业客户欢迎,将成为2025年关键增长引擎,该机器由未上市的DeepSeek大语言模型驱动 [5] - 人工智能代理已开始销售,未来1 - 2个月将推出更多,面向中小企业客户的人工智能代理可使现有SaaS产品平均每用户收入提高10 - 20%,面向关键客户的人工智能代理定价在50万元至200 - 300万元 [5][6] 各行业专家观点总结 大语言模型行业专家 - 中国多数大语言模型参与者近期将专注改进推理或思维模型,领先人工智能实验室或公司将继续追求通用人工智能,如DeepSeek下一代大语言模型可能很快推出 [7] - 人工智能代理是大语言模型行业参与者下一个竞争领域,将支撑计算能力需求,其普及需要标准化协议MCP,中国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参与者已采用,此外人工智能玩具和人工智能眼镜是两个关键方向,中国硬件供应链已准备好迎接市场繁荣 [8] 液冷行业专家 - 中国领先云服务提供商对采用液冷解决方案看法不同,部分用于普通服务器是因PUE和TCO更好,大语言模型训练工作负载中,中国北方部分云服务提供商使用数据中心且风冷仍是主流技术,但北方数据中心缺水问题加剧,能调整解决方案应对的热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将获得市场机会 [9] - 全球市场NVIDIA的GB200已使用液冷,GB300系统液冷渗透率将快速上升,中国市场多数基于H20的人工智能服务器仍使用风冷,华为基于910B芯片的系统已采用液冷并使用国内供应商 [10] - 中国数据中心液冷(不包括冷板等IT产品)价格约2000 - 3000元/千瓦,风冷约1000 - 1500元/千瓦,中国价格低于全球市场,因技术要求和竞争程度不同,这种价格竞争不可持续,中国领先供应商正关注“出海”战略并适应云服务提供商新技术和产品路线图 [11] 云计算行业专家 - 传统云计算(非人工智能)市场将保持竞争,未来2 - 3年字节跳动的火山引擎等后来者将凭借激进定价策略快速增长,云计算是领先科技公司基础业务,支撑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态系统,领先阵营公司不会放弃云计算竞争 [12] - H20禁令对平台无重大影响,因过去2 - 3年库存充足,甚至可向其他云服务提供商出租人工智能服务器,预计未来几个月NVIDIA将为中国推出新专用解决方案 [13] - 即使未来无法获得NVIDIA芯片,国内参与者仍有进展,部分解决方案已适用于人工智能推理和应用 [14]
摩根士丹利:隆基绿能_ BEST 大会关键要点
摩根· 2025-05-14 11:0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增持 [4] - 行业观点:有吸引力 [4] - 目标价格:28.94元人民币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隆基绿能预计2025年乐观情景下全球需求增长10%,但管理层认为2025年下半年国内需求不确定,欧洲和美国可能实现个位数增长,中东和印度等新兴市场需求强劲 [2][7] - 行业产能过剩可能持续到真正的转折点出现,最早可能在2025年第四季度/2026年第一季度,届时行业参与者将度过盈亏平衡点 [2][7] - 尽管需求温和但供应量大,管理层预计随着行业理性增强,平均销售价格未来不会出现大幅波动 [2][7] - 行业融资渠道收紧,融资成本上升 [2] - 马来西亚的电池生产设施仍能以约41%的反倾销/反补贴关税向太阳能电池供应短缺的美国市场供货 [2][7] - 截至2024年底,隆基绿能确认有效电池产能为60GW(TOPCon和BC),经过今年的产能升级,到2025年底BC第二代产能将达到50GW [2] - 2025年第一季度,BC组件出货量受抢装潮推动,尤其是分布式太阳能领域,出货量达4.3GW,其中BC第二代1.2GW,BC第一代3.1GW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估值方法 - 采用现金流折现(DCF)估值的基本情景,关键假设包括9.5%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WACC)和2%的终端增长率 [8] 行业覆盖 | 公司(股票代码) | 评级(截至日期) | 价格(2025年5月9日) | | --- | --- | --- | | CGN Power Co., Ltd (1816.HK) | O (2023年8月10日) | HK$2.47 | | CGN Power Co., Ltd (003816.SZ) | U (2021年3月29日) | Rmb3.57 | | China Gas Holdings (0384.HK) | E (2023年11月9日) | HK$7.08 | | China Resources Gas Group Ltd (1193.HK) | E (2025年2月19日) | HK$22.05 | | China Resources Power (0836.HK) | O (2024年4月18日) | HK$19.30 | |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0902.HK) | E (2022年6月30日) | HK$4.97 | | Huaneng Power International Inc. (600011.SS) | U (2021年4月7日) | Rmb7.45 | | Kunlun Energy (0135.HK) | O (2025年2月19日) | HK$7.54 | | China Longyuan Power Group (0916.HK) | O (2024年5月27日) | HK$6.37 | | China Longyuan Power Group (001289.SZ) | E (2024年8月6日) | Rmb17.13 | | China Yangtze Power Co. (600900.SS) | O (2023年11月14日) | Rmb29.55 | | Goldwind (002202.SZ) | E (2022年8月17日) | Rmb9.16 | | Goldwind (2208.HK) | E (2022年8月17日) | HK$5.98 | | Guangdong Investment (0270.HK) | O (2020年8月18日) | HK$6.16 | | Hangzhou First Applied Material Co. Ltd (603806.SS) | O (2023年1月18日) | Rmb12.39 | | Henan Pinggao Electric (600312.SS) | O (2024年1月18日) | Rmb16.67 | | Hoyuan Green Energy Co. Ltd (603185.SS) | E (2024年11月2日) | Rmb14.15 | | JA Solar Technology Co Ltd (002459.SZ) | O (2024年11月2日) | Rmb9.71 | | Jiangsu Zhongtian Technology Co. Ltd. (600522.SS) | O (2020年10月12日) | Rmb13.94 | | Jinlei Technology Co Ltd (300443.SZ) | O (2025年2月11日) | Rmb20.20 | |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601012.SS) | O (2024年11月2日) | Rmb14.92 | | Ming Yang Smart Energy (601615.SS) | U (2024年8月6日) | Rmb10.47 | | NARI Technology (600406.SS) | O (2015年11月1日) | Rmb22.89 | | Ningbo Orient Wires & Cables Co Ltd (603606.SS) | O (2022年8月17日) | Rmb52.29 | | Riyue Heavy Industry Co., Ltd. (603218.SS) | O (2025年2月11日) | Rmb12.37 | | Shanghai Electric (2727.HK) | U (2021年3月26日) | HK$2.67 | | Shanghai Electric (601727.SS) | U (2021年3月26日) | Rmb7.36 | | Sinoma Science & Technology Co. Ltd. (002080.SZ) | E (2025年2月11日) | Rmb14.57 | | Titan Wind Energy Suzhou Co Ltd (002531.SZ) | E (2024年8月6日) | Rmb6.54 | | Tongwei Co. Ltd. (600438.SS) | O (2024年11月2日) | Rmb16.50 | | XJ Electric (000400.SZ) | O (2024年1月18日) | Rmb21.80 | | Zhejiang Chint Electrics (601877.SS) | E (2022年12月6日) | Rmb22.92 | | Xinyi Solar Holdings Ltd (0968.HK) | O (2020年7月30日) | HK$2.48 | [63][65]
高盛:中国数据中心 - 2025 年第一季度展望 - 增长前景不变;估值调整后仍建议买入万国数据(GDS)和网宿科技(VNET)
高盛· 2025-05-13 13: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对 GDS ADR/H 股的买入评级,12 个月目标价为 42 美元/41 港元,有 65%/61%的上涨空间;维持对 VNET 的买入评级,12 个月目标价为 13 美元,有 118%的上涨空间;对 Sinnet 维持卖出评级,12 个月目标价为 10.5 元人民币,有 28%的下跌空间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中国数据中心行业整体利用率将从 2024 年的约 60%提高到 2026 年的 70%以上,但供应紧张和供应过剩并存 [20] - 国内芯片和大语言模型/云的最新发展将在中期带来更可持续的批发数据中心需求,并在短期内扭转零售数据中心需求 [37] - GDS 和 VNET 的最新融资进展使其有足够现金满足 2025 年资本支出需求 [7] - 预计 GDS 和 VNET 一季度营收和 EBITDA 与市场共识数据基本一致,并维持全年营收、EBITDA 和资本支出指引不变 [1][5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中国数据中心最新供需动态 - 预计行业整体利用率从 2024 年的约 60%提高到 2026 年的 70%以上,2024 - 2027 年需求复合年增长率为 21%,供应复合年增长率为 14% [20][22][23] - 供应紧张和供应过剩并存,包括低质量零售数据中心利用率低、AI 适用的批发数据中心供应有限、分散计算能力过剩以及国产芯片暂时未充分利用等问题 [36] 2. 人工智能最新发展对中国数据中心的影响 - 美国人工智能法规动态,对中国大陆数据中心无增量影响,对海外数据中心需关注新监管动态 [37] - 客户可能增加国产芯片采购以满足 AI 需求,国内芯片和基础设施的增加将满足云超大规模企业的 AI 投资需求并推动数据中心需求 [37][38] - 中国大语言模型发展迅速,AI 推理需求贡献大幅增加,将带来更可持续的批发数据中心需求和零售数据中心需求的潜在扭转 [41] 3. 最新融资进展及海外融资预期 - GDS 完成 ABS 发行并上市,公共 REIT 待进一步反馈,融资使其有 43 亿元人民币现金满足 2025 年资本支出需求 [51][50] - VNET 完成预 REIT 项目,私人 REIT(ABS)项目获批,发行 4.3 亿美元可转换优先票据,预计未来 1 - 2 年以国内银行贷款为主要融资方式,有 100 - 120 亿元人民币现金满足 2025 年资本支出需求 [55][50] 4. GDS/VNET 即将公布的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关注点 - 预计 GDS 和 VNET 一季度营收和 EBITDA 与市场共识数据基本一致,并维持全年营收、EBITDA 和资本支出指引不变 [1][59] - 关注过去几个月的新订单获取情况、数据中心入驻率、管理层对需求、下游芯片供应/国产芯片能力和扩张计划的展望,以及 DayOne 的扩张进展 [2][59] 5. 各公司具体情况 GDS Holdings - 预计 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6%至 28 亿元人民币,调整后 EBITDA 同比增长 18%至 13 亿元人民币;全年营收 115 亿元人民币,调整后 EBITDA 57 亿元人民币 [60] - 上调 2025 - 2027 年营收和 EBITDA 预测,预计 2025 年利用率达到 76%,净债务/调整后 EBITDA 比率到 2028 年降至 5.2 倍 [65][70] - 12 个月目标价上调至 42 美元/41 港元,基于 SOTP 估值,维持买入评级 [66] VNET Group - 预计 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8%至 22 亿元人民币,调整后 EBITDA 同比增长 13%至 6.1 亿元人民币;全年营收 93 亿元人民币,调整后 EBITDA 28 亿元人民币 [61] - 维持营收/调整后 EBITDA 预测基本不变,12 个月目标价调整为 13 美元,基于 12 倍 2026 年 EBITDA 的目标 EV/EBITDA 倍数,维持买入评级 [83] Sinnet Technology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 7%至 18.3 亿元人民币,净利润同比下降 58%至 5900 万元人民币 [62] - 下调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净利润预测,12 个月目标价下调至 10.5 元人民币,维持卖出评级 [89][90]
花旗:歌尔股份-宣布新员工持股计划;重申 2025 - 2026 年关键绩效指标不变
花旗· 2025-05-12 1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买入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歌尔股份于5月8日发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草案),2025/2026财务绩效目标与2023年员工持股计划相同 [1] - 2025年营收目标比花旗预期/可见阿尔法预期高41%/35%,净利润目标比花旗预期/可见阿尔法预期低26%/22%;2026年营收目标比花旗预期/可见阿尔法预期高59%/46%,净利润目标比花旗预期/可见阿尔法预期低26%/17% [1][2] - 行权价格定为22.10元,接近最新收盘价22.27元 [1][3] - 保守的员工持股计划目标有利于留住员工,可能是受宏观不确定性影响 [1] - 2025年AI智能手机、AI智能眼镜和非iOS智能可穿戴设备的MEMS麦克风升级推动增长,但可能被游戏机需求疲软和VR需求低迷部分抵消 [1][2] - 目标价25元基于2025年预期市盈率24倍,为其5年平均水平,反映其AirPods出货量稳定、AR/VR出货量恢复以及MEMS麦克风可能从2025年下半年升级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绩效目标 - 2025年营收应不低于1298.48亿元,或与2023年相比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40%(即26.11亿元) [2] - 2026年营收应不低于1548.79亿元,或与2023年相比净利润增长不低于180%(即30.47亿元) [2]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情况 - 员工持股计划将覆盖6302名员工,将通过发行新股授予6.806亿股(占总股本的1.95%) [3] 股价相关信息 - 截至5月8日15:00,价格为22.27元 [4] - 目标价为25元,预期股价回报率为12.3%,预期股息收益率为1.8%,预期总回报率为14.0% [4] - 市值为776.41亿元(107.46亿美元) [4]
摩根士丹利:均胜电子-2025 年中国最佳会议反馈
摩根· 2025-05-12 11: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为“Overweight”(增持),行业观点为“In-Line”(与基准市场表现一致),目标价格为人民币20.00元,较目标价格的上涨/下跌幅度为22%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宁波均胜电子近期获得基于黑芝麻C1296 AD芯片的A - DCU订单,将成为东风2025年内多款车型的独家DCU供应商 [1][4] - 均胜电子在人形机器人业务上有潜力,每台人形机器人可提供价值达人民币5万元的产品,包括传感器、电池管理系统和支撑框架,管理层认为其在规模化量产和域控制器技术方面有竞争优势 [2] - 均胜电子全球布局是竞争优势而非地缘政治风险,虽全球有50多家工厂,但美国销售的大部分零部件在墨西哥生产,符合USMCA要求,其全球布局有助于获得寻求在东盟、拉丁美洲和欧洲本地化生产的中国OEM的项目订单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财务数据 - 2025年5月9日收盘价为人民币16.46元,52周范围为人民币20.90 - 13.33元,流通股(摊薄)为13.59亿股,市值为人民币223.73亿元,企业价值为人民币447.40亿元,平均每日交易价值为人民币4.02亿元 [5] - 预计2024 - 2027财年每股收益(基于共识方法)分别为0.69元、0.94元、1.13元、1.27元;(共识数据)分别为0.96元、1.08元、1.31元、1.51元;净收入分别为558.64亿元、618.76亿元、670.45亿元、717.23亿元;EBITDA分别为46.20亿元、56.60亿元、62.49亿元、66.64亿元等 [5] 估值方法 - 基于DCF估值的基本情况,关键假设包括12.0%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4.5%的股权成本和6.3%的债务成本)、5%的中期增长率和3%的终端增长率 [7] 行业覆盖公司评级 - 报告列出了中国汽车及共享出行行业多家公司的评级和价格,如安徽江淮汽车评级为“E”(Equal - weight,持股观望),价格为人民币35.73元;北汽蓝谷新能源评级为“U”(Underweight,减持),价格为人民币7.46元等 [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