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依法纳税
icon
搜索文档
税务部门曝光案例严惩骗享税费优惠行为
新华网· 2025-11-17 16:21
文章核心观点 - 税务部门集中曝光6起通过拆分、隐匿收入等方式骗享税费优惠的偷税案件,旨在警示市场经营主体合规经营 [1] - 国家出台的惠企税费政策旨在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降低经营成本,但部分企业动歪心思进行偷税 [1] - 违法经营主体将面临追缴税款、滞纳金、罚款以及多部门联合惩戒等严重后果,得不偿失 [2] 违法手段 - 设置内外两套账,人为拆分真实营收 [1] - 利用员工个人账户交叉收款,隐匿真实销售收入,减少当期销项税额 [1] - 开立并控制多个个体工商户拆分营业收入,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1] - 企业连续12个月销售总额超过500万元后需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便用空壳个体户拆分收入以骗享小规模纳税人优惠 [1] 执法与监管趋势 - 税务部门加快建设“以数治税”的税收征管体系,与海关、医保等部门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机制 [2] - 通过税收大数据比对申报数据与银行流水、用工数据等多源数据,能够快速识别异常经营特征,为精准识别和依法查处提供支撑 [2] 违法后果 - 违法经营主体除被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外,还将面临不缴或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至五倍的罚款 [2] - 情节严重者将被纳入税收违法“黑名单”,承受多部门联合惩戒与市场信誉损失 [2]
税务曝光六起案例释放电商征税严监管信号
第一财经· 2025-11-04 20:41
税务监管环境变化 - 税务总局近期一次性披露6起网红和网店偷税典型案例,涉及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手法,涉及税额从几十万到上百万元不等[2] - 超过6500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已按新规向税务部门提供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及收入信息[2] - 税务部门可将经营者申报收入与平台报送数据进行比对,并对申报收入明显偏低的经营者进行合规申报服务提醒[2] 偷税行为后果 - 通报的六起案例中,最终补缴的税款、滞纳金及罚款总额是偷税金额的1.6至2.3倍[3] - 例如,常州以马内利塑业有限公司偷税101.67万元,最终被追缴税费、滞纳金及罚款共计225.28万元[3] - 根据法规,对偷税行为可处不缴或少缴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并加收滞纳金(滞纳税款的万分之五)[3] 行业合规趋势 - 专家指出平台经济需从"野蛮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合规是必由之路,偷逃税赚快钱的模式不可持续[4] - 偷逃税行为导致税收成本"外部化",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损害市场公平竞争[4] - 税务部门提醒平台内经营者如收到合规申报提醒,应及时核对收入并更正申报,避免产生滞纳金[4]
树立“依法纳税、诚信经营”观念 《微短剧行业依法纳税倡议书》今日发布
中国经营报· 2025-10-29 20:08
行业监管倡议核心观点 -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微短剧工委会发布《微短剧行业依法纳税倡议书》,号召从业者树立依法纳税、诚信经营观念 [1] - 倡议书紧密结合微短剧行业特点与财税监管要求,从四大维度明确合规方向 [1] - 首批签署单位有22家,包括爱奇艺、抖音、快手、芒果TV、腾讯视频等主要平台和公司 [1] 纳税责任与义务合规方向 - 厘清从业者纳税责任边界,严禁个人以“税后片酬”“税后分成”变相转嫁纳税义务 [1] - 要求企业落实代扣代缴法定责任 [1] 企业财务与业务管理合规方向 - 强化企业票据与资金管理,严把业务真实关 [1] - 反对以“阴阳合同”“私户收款”等手段隐匿收入 [1] 体系化合规能力建设方向 - 推动企业构建体系化合规能力,鼓励建立内部税务审核机制 [1] - 将税务合规作为合作的必要前提,抵制用偷逃税款等违法违规手段博取收益的恶性竞争行为 [1] 行业共治与持续学习方向 - 倡导全行业参与共治,要求从业者主动学习最新政策、配合监管 [1] - 从业者需对风险作及时核查整改,加强依法纳税培训与税务合规经验共享 [1] 微短剧工委会背景信息 - 微短剧工委会于今年1月获批设立,在10月27日正式举行成立仪式 [2] - 工委会首任理事长由国家广电总局网络司副司长杨铮担任,秘书长由网络司内容处处长曹云霞担任 [2] - 首批70多位成员包括微短剧各主要平台、头部公司、部分长剧公司、地方协会负责人及专家学者 [2] - 《倡议书》是微短剧工委会向行业发布的首个倡议 [2]
网红偷逃税被追缴罚款2300万,何来硬气叫嚣?
新京报· 2025-10-23 19:07
近日,一则关于近千万粉丝网红"小影夫妇"因偷逃税被查处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 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和市场主体应尽的义务。任何行业、任何身份都不能成为逃税的理由。"小影夫 妇"通过注册多个主体、频繁注销店铺、使用私人账户收款等方式隐匿收入,已经不是简单的税务疏 漏,而是有组织、有计划的违法行为。被查处后仍口出狂言,既是对法律尊严的漠视,也是对公共价值 观的挑战。 这种"嚣张"背后,或许隐藏着某种侥幸心理。近年来,网络直播行业快速发展,部分从业者误以为"流 量即特权",甚至有人觉得"大家都这么干",形成"法不责众"的错觉。"小影夫妇"在直播中声称"没有一 个达人的税是规范的",恰恰暴露出这种扭曲的认知。殊不知,法治社会从来没有"灰色地带",更没 有"特权豁免"。 本次事件中,23位消费者的实名举报起到了关键作用。这种"较真"精神,正是法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 力。每一位公民都可以成为税收监管的眼睛,每一个举报都可能推动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据华商报大风新闻报道,实名举报人樊女士称,她已拿到税务部门出具的查处结果告知书,900多万粉 丝抖音网红"小影夫妇",因偷逃税被广东佛山市税务局稽查局查处,合计追缴税费17824796. ...
粉丝近千万,网红夫妇被追缴、罚款超2300万元!23人实名举报其偷逃税:他们找各种理由不开发票
新浪财经· 2025-10-23 16:33
公司税务违规事件 - 短视频博主“小影夫妇”及其名下关联公司因涉嫌偷税漏税被查实,合计被追缴税费17,824,796.59元,并处罚款5,973,287.46元 [2][21] - 被查处的纳税主体共13个,其中以邹德艳为法定代表人的佛山市金臣丽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被查补税费合计593万余元 [21][23] - 公司在被举报后注销原有店铺,并使用家人朋友名义注册新店铺以规避监管 [13] 公司业务与运营 - “小影夫妇”抖音账号粉丝数量达934.5万,获赞2.0亿,为平台头部主播 [14][16] - 公司主营直播带货,销售全品类商品,包括以其名字命名的“御影”护肤品和咖啡,宣称自有研发生产 [4] - 账号实名认证为丁影影,其丈夫邹德臣创立了广州金臣丽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14] 消费者投诉与产品问题 - 消费者反映使用其推荐的护肤品后出现过敏现象,并质疑其销售保质期长达36年的“贵妇膏”产品合理性 [10] - 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公司以各种理由拒绝开具发票,最终补开的是免税发票,引发对其税务问题的怀疑 [3][13] - 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及税务疑点进行联合举报,共涉及23名实名举报人 [2][13] 行业监管环境 - 国家税务总局强调网络直播从业人员应增强依法纳税意识,并公布一批网络主播和MCN机构税务违法案例 [24][25] - 专家指出部分网络主播通过隐匿收入、虚假申报等方式偷逃税款,破坏市场秩序 [26] - 国务院出台《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旨在促进平台经济合规经营与公平竞争 [27]
粉丝近千万,网红夫妇被追缴、罚款超2300万元!23人实名举报其偷逃税:他们找各种理由不开发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3 00:35
公司事件 - 抖音平台粉丝近千万的短视频博主“小影夫妇”及其关联公司因偷税行为被查处,合计追缴税费1782.48万元,罚款597.33万元 [1][13] - 被查处的纳税主体包括佛山市金臣丽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13个纳税人,其中以邹德艳为法定代表人的佛山市金臣丽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被查补税费合计593万余元 [13][16] - 涉事主播在直播带货过程中存在不开发票、销售涉嫌虚假宣传(如保质期36年的贵妇膏)及质量问题(如护肤品导致过敏)的产品等行为 [2][5][7] - 涉事公司在被举报后注销原有店铺,并使用家人朋友名义注册新店铺以规避监管 [7] 行业监管 - 国家税务总局强调网络直播从业人员应自觉增强依法纳税意识,MCN机构需履行纳税义务和代扣代缴义务 [16] - 税务部门持续对网络主播偷逃税行为进行依法查处,以引导行业长期规范健康发展,营造公平税收营商环境 [16][17] - 部分网络主播通过私人账户收款、注册个体工商户虚假申报、与MCN机构串通等方式隐匿收入,少缴不缴税款 [17] - 国务院出台《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旨在促进平台经营者依法纳税、合规经营,推动线上与线下市场公平竞争 [18]
优化环境激活力 引导合规助成长
搜狐财经· 2025-10-18 14:45
政策宣讲与服务活动 - 天津市河西区税务局联合市场监管、人社等多部门为个体工商户举办政策宣讲会 [1] - 活动通过解读优惠政策滥用案例以案释法,引导个体工商户树立合规经营、依法纳税理念 [1] - 税务干部针对数电票开具、纳税申报表填写等高频涉税业务进行逐步操作演示,提升线上办理效率 [1] - 市场监管部门辅导年报填报及信用修复流程,人社部门梳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工商银行介绍个体户专属融资方案 [1] 常态化服务与支持措施 - 河西区税务局持续强化对个体工商户的指导和服务,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成长型”“发展型”“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做大做强 [2] - 根据日常开票、申报情况,定期筛选开票频次较高、经营规模较大、有发展潜力的个体工商户,通过在线辅导、远程帮办推送最新政策 [2] - 延伸征纳互动服务,在网上业务审核中发现信息报送不全或开票有误时,及时通过“反向拉起”功能辅导修改更正,避免涉税风险 [2] 未来工作方向 - 河西区税务局下一步将继续聚焦个体工商户成长中的困难和诉求,以更优服务更实举措引导其合规经营、依法纳税 [2]
6起!税务部门再曝光
中国能源报· 2025-09-29 09:27
行业监管动态 - 2025年1月至8月全国税务部门累计查处高风险加油站3042户 [1] - 查补税费款和加收滞纳金、罚款共计29.43亿元 [1] - 税务部门协同相关部门依法查处加油站偷逃税等违法行为以维护税收秩序 [1] 典型违法手段 - 通过清除加油站管理系统数据、第三方支付平台收款拆分收入等手段隐匿销售收入 [1][5] - 使用个人银行账户收款、在账簿凭证上少列收入进行虚假纳税申报 [2][4] - 采取更换加油机主板芯片、利用第三方收款软件拆分收入等方式逃税 [4] 个案查处详情(德惠市天赐加油站) - 2021年至2023年通过隐匿销售收入少缴增值税等税费763.81万元 [1] - 2025年4月被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430.53万元 [1] - 因拒不执行税务机关处理决定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责 [1] 个案查处详情(鹤壁市国用商贸有限公司加油站) - 2021年至2023年通过隐匿销售收入少缴增值税等税费349.09万元 [2] - 2025年4月被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678.72万元 [2] - 涉案款项均已追缴入库 [2] 个案查处详情(潞城市雨田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加油站) - 2021年至2023年通过隐匿销售收入少缴增值税等税费308.12万元 [2] - 2025年3月被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662.45万元 [2] - 涉案款项均已追缴入库 [2] 个案查处详情(泰州市姜堰区胜利加油站) - 2019年至2022年通过隐匿销售收入少缴增值税等税费158.38万元 [3] - 2025年2月被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344.88万元 [3] - 涉案款项均已追缴入库 [3] 个案查处详情(九江市浔西能源有限公司经开区加油站) - 2022年至2024年通过隐匿销售收入少缴增值税等税费192.94万元 [4] - 2025年6月被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310.83万元 [4] - 涉案款项均已追缴入库 [4] 个案查处详情(湖南省陈攀好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加油站) - 2022年至2024年通过隐匿销售收入少缴增值税等税费126.93万元 [5] - 2025年5月被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216.91万元 [5] - 涉案款项均已追缴入库 [5]
新闻分析:合规经营是平台经营主体谋发展的立身之本
新华社· 2025-09-19 16:03
行业规模与现状 - 截至2025年5月,中国网络表演经纪机构数量达2.9万家 [1] - MCN行业市场规模达636亿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突破700亿元人民币 [1] 行业暴露的税务问题 - 部分MCN机构为降低运营成本、争夺主播资源,虚化代扣代缴职责,将避税作为吸引主播的手段 [2] - MCN机构通过拆分收入、虚构业务、设立空壳公司等手段帮助主播逃避纳税义务,甚至自身也通过虚开发票抵扣税费,形成双向逃税的恶性循环 [2] - 2021年以来,税务部门查处网络主播偷逃税案件达360余起,查补税款30多亿元人民币 [3] 违规操作的具体手段 - 网络主播通过私人账户收取打赏和佣金以隐瞒真实收入 [3] - 网络主播注册个体工商户,隐匿收入伪装成小规模纳税人进行虚假申报 [3] - 网络主播与MCN机构串通,进行少缴或不缴税款的行为 [3] 监管政策与影响 - 2024年6月,国务院公布《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相关公告明确操作细节 [3] - 新规旨在促进平台经营者依法纳税、合规经营,引导平台间、商户间及线上线下市场更公平竞争 [3] - 新规倒逼平台内部建立严格内控机制,对平台内经营者收入及MCN机构合作模式进行合规审查,从源头上减少违规行为 [3]
百万粉丝网红纳税5万被查,补税金罚款超400万元
第一财经· 2025-09-19 14:13
税务部门严打行动概述 - 税务部门持续曝光并查处网络主播及MCN机构偷漏税典型案例 [1][2][4] - 行动覆盖网络主播通过个人账户收款隐匿收入以及MCN机构虚开发票、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等多种违法方式 [2][4] - 税务总局强调MCN机构需按规定报送涉税信息并履行纳税及代扣代缴义务 [5] 网络主播偷漏税案例(李呈祥) - 网络主播李呈祥在2021年11月至2023年8月期间实际缴纳税款仅约5万元 [2] - 其网店拥有粉丝量192.6万,商品总销量达351.4万件,税务部门保守估算其应税销售额至少7000万元,远高于其申报的增值税销售额694.60万元 [2] - 税务部门查实其通过个人账户收款隐匿销售收入,进行虚假申报,少缴税费243.50万元 [2] - 最终处理决定为追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402.14万元,款项已追缴入库 [3] MCN机构偷漏税案例(河北楚鸣文化) - 河北楚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虚开发票、虚抵进项税额、多列成本等方式,少缴税费1261.51万元 [4] - 该公司通过个人银行账户向主播发放劳务报酬,未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359.70万元 [4] - 税务部门对其作出补缴税费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2010.06万元的处理决定,并对其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处以罚款215.82万元 [4] - 该公司涉嫌虚开发票线索已移送公安机关,案件已由公安部门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4] MCN机构偷漏税案例(湖南颜客文化) - 湖南颜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对支付旗下主播的工资薪金及劳务报酬,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共计208.86万元 [4] - 当地税务机关依法对其未履行代扣代缴义务行为处以罚款104.43万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