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造业中试平台
icon
搜索文档
工信部发文!建设无机非金属行业中试平台,聚焦高纯石英等领域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工信部发布通知旨在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以推进新型工业化 [1] - 政策坚持科学布局、因地制宜、标准引领、梯度培育原则统筹推进中试平台做优做强 [1] - 核心目标是发挥中试连接创新链、技术链和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 [1] 原材料工业中试重点方向 - 原材料工业重点方向涵盖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无机非金属及前沿材料等领域 [2] - 无机非金属行业中试平台聚焦高性能人工晶体生长、高纯石英制品合成、高性能陶瓷粉体制备等关键共性技术 [2] - 平台建设旨在完善中试基础条件和技术支撑能力实现固态电池电解质、特种陶瓷、功能晶体等关键材料产业化 [2] 信息技术中试重点方向 - 信息技术重点方向包括集成电路、基础电子、能源电子、工业控制设备及系统、信息显示等领域 [2] - 新型显示中试平台聚焦8.5代及以上LCD、AMOLED主流技术及MicroLED、硅基OLED等前瞻显示技术 [3] - 平台将开展材料性能提升、工艺验证优化、元器件稳定性等验证服务健全中试验证标准体系推动成果转化 [3]
制造业中试平台“建什么、谁来建、怎么建”?
中国经济网· 2025-11-13 13:52
政策核心内容 - 政策明确制造业中试平台的定义是为试制阶段的样品转化到生产过程提供中试服务的载体 [1] - 政策旨在解决平台“建什么、谁来建、怎么建”的问题 [1] 平台建设重点领域 - 平台建设将围绕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信息技术、新兴和未来产业、共性需求等6个关键领域布局 [2] - 具体涵盖37个行业重点方向以建设产业发展急需的中试平台 [2] 平台建设主体 - 中试平台可由政府、高校院所、企业等主体投资建设 [3] - 建设策略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加大高质量中试供给 [3] 平台建设保障机制 - 平台发展需资金、技术、人才等多维要素协同保障 [4] - 从投入、运行、支持三方面系统构建保障机制并加大资金、土地、人才等政策供给 [4] - 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并从实际出发推进平台布局建设 [4]
城市24小时 | 抢占又一万亿级市场 旅游大省“盯”上过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00:31
云南旅居产业发展规划 - 云南省在弥勒市举办“旅居云南”高质量发展推介会,预发布《“旅居云南”发展专项规划(2025—2030年)》,并公布首批26个高质量发展试点名单,覆盖全省16个州市,聚焦九大发展方向[1] - 规划提出构建“两轴三带六区”全域旅居发展格局,依托中老铁路、渝昆高铁等交通干线,打造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区域[1] - 自2023年起,云南持续打造旅居品牌,2024年发布《加快推进旅居云南建设三年行动》,目标到2027年培育3000个以上乡村旅居重点村,并推出措施吸引“旅居人才”[2] 云南旅居市场现状与机遇 - 2024年云南接待游客7亿人次,旅游总花费达1.14万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7%[3] - 传统旅游消费结构中,交通花费占比约40%,住宿花费约30%,餐饮花费约10%,景区花费约10%,其他花费约10%[3] - 2024年云南旅居人数达389.8万人,消费规模突破425.6亿元,其中餐饮、住宿、娱乐等在地消费占比超60%,今年前9个月旅居人数达393.47万人,超去年全年规模,同比增长51.5%[3] 全国旅居市场竞争格局 - 贵州、海南、浙江、黑龙江等地均推出措施发展旅居业态,培育本地旅居消费市场[4] - 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全国旅居市场潜在需求可达6亿人次,整体规模预计接近3万亿元[4] 微短剧行业高速增长 - 2025年1—8月,海外微短剧市场总收入达15.25亿美元(约108.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4.9%,总下载量约7.3亿次,同比增长370.4%[14] - 2025年1—8月,我国主要综合视频平台上线325部横屏微短剧,同比增长24.52%,预计2025年全年上线竖屏剧数量约4万部[10] - 国内现存微短剧相关企业达10.02万家,2025年前9个月新注册1.68万家,同比增长12.57%,微短剧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达120.5分钟,较1月增幅达25.9%[12] 制造业与科技创新支持 - 我国发布通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目标到2027年初步形成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围绕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等6个关键领域和37个行业重点方向布局[5] - 中国科学院大学福建学院(晋江)项目计划2026年建成,将打造国家级智能制造创新型人才培育高地,规划面积445亩,建筑面积23.8万平方米[8] 上市公司创新发展环境 - 报告显示,从A股上市公司创新发展综合指数看,北京上市公司平均分值最高,在上市公司数量超300家的省份中,北京、上海和浙江整体表现较好[17] - 2024年政府创新支持力度同比增长3.87%,华东和华南地区支持力度较强,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位列前五[17] - 从创新发展软硬环境及营商环境视角看,华东地区表现最好,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浙江位列省份前五[18]
城市24小时 | 抢占又一万亿级市场,旅游大省“盯”上过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00:11
云南旅居产业发展规划 - 系统预发布《“旅居云南”发展专项规划(2025—2030年)》,提出构建“两轴三带六区”全域旅居发展格局 [1] - 正式公布首批26个“旅居云南”高质量发展试点名单,覆盖全省16个州市,聚焦九大发展方向 [1] - 目标到2027年培育3000个以上乡村旅居重点村,并出台措施吸引“旅居人才” [2] 云南旅居市场现状与动因 - 2024年云南接待游客7亿人次,旅游总花费达1.14万亿元,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7% [3] - 传统旅游消费结构中交通花费占比约40%,而旅居模式在地消费(餐饮、住宿、娱乐等)占比超60% [3] - 2024年云南旅居人数达389.8万人,消费规模突破425.6亿元,今年前9个月旅居人数达393.47万人,超去年全年规模,同比增长51.5% [3] 全国旅居市场竞争格局 - 贵州、海南、浙江、黑龙江等地均推出措施发展特色旅居业态,培育本地旅居市场 [4] - 全国旅居市场潜在需求可达6亿人次,整体规模预计接近3万亿元 [4] 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 - 我国发布通知提出到2027年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 [5] - 将围绕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等6个关键领域和37个行业重点方向布局建设中试平台 [5] 微短剧行业发展数据 - 2025年1—8月海外微短剧市场总收入达15.25亿美元(约108.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4.9% [11][15] - 海外微短剧应用总下载量约7.3亿次,同比增长370.4%,中国企业占主导地位 [15] - 2025年1—8月我国主要综合视频平台上线横屏微短剧325部,同比增长24.52% [11] 上市公司创新发展指数 - 从A股上市公司创新发展综合指数看,北京上市公司平均分值最高,上海和浙江整体表现较好 [18] - 2024年政府创新支持力度同比增长3.87%,北京、广东、江苏、浙江、上海位列省份前五 [18] - 在创新发展软硬环境及营商环境视角下,上海、北京、江苏、广东、浙江均位列前五 [19]
中试平台迎利好!工信部发文,打通科技转化 “最后一公里”
扬子晚报网· 2025-11-12 20:34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 旨在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1][3] - 政策核心目标是推进新型工业化 统筹推进中试平台做优做强[3] - 到2027年底 目标为高水平中试平台力量壮大 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基本建立 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初步形成[3] 中试环节的战略重要性 - 中试是连接实验室创新与产业化生产的关键环节 可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3] - 经过中试的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以上 未经过中试的成功率仅为30%左右[3] - 政策旨在强化中试平台的桥梁作用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3] 平台建设重点任务与路径 - 采用"做强一批、激活一批、补齐一批"的推进思路[3] - "做强"路径为引导平台按"储备中试平台—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向更高水平迈进[3] - "激活"路径为聚焦具备公共服务属性但能力有待提升的平台 通过多样化方式增强其内生动力和竞争力[3] 关键行业领域布局 - "补齐"方面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清洁低碳氢、生物医药、工业母机、仪器仪表等关键行业领域[4] - 布局领域还包括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关系未来发展、关乎产业安全的领域[4] - 同等条件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优先支持补齐领域的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管理[4] 具体建设指引与领域 - 政策发布了《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指引(2025版)》和《制造业中试平台重点方向建设要点(2025版)》[4] - 指导地方围绕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信息技术、新兴和未来产业、共性需求等6个关键领域布局[4] - 具体涵盖37个行业重点方向 以布局建设产业发展急需的中试平台[4]
新华解码 | 加快建设制造业中试平台 实施路径明确
新华社· 2025-11-12 20:28
政策核心与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旨在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 [1] - 政策目标是解决创新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转化过程中的“达尔文死海”难题,中试是跨越该阶段的重要工具 [1] - 政策对于全面提升中试服务能级、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2] 中试平台现状与作用 - 全国已建设2400余个中试平台,首批遴选出241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平台 [2] - 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共承担中试服务项目2.5万项,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支撑 [2] - 以蜂鸟智造中试基地为例,其提供的全链条成果转化服务已助推300多款产品成功量产上市 [2] 平台建设内容与方向 - 建设指引界定了中试平台是为样品转化到生产过程提供中试服务的载体 [3] - 建设要点提出围绕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消费品工业、信息技术、新兴和未来产业、共性需求等6个关键领域和37个行业重点方向进行布局 [3] - 建设方案需规划平台建设、完善试验条件、构建技术支撑体系、打造专业服务能力和科学管理机制 [3] 平台建设主体与模式 - 中试平台可由政府、高校院所、企业等主体投资建设,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进 [3] - 采取“一类一策”模式推进,充分发挥各类主体优势,避免建设主体单一和协同不足的问题 [3] 保障机制与资源协同 - 建设指引从投入、运行、支持三方面系统构建保障机制,要求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 [4] - 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赋能中试平台发展,建立多元稳定的投入机制以解决建设投入大、资金短缺问题 [4] 平台布局与资源优化 - 政策要求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研条件推进布局,防止一哄而上和盲目推进 [5] - 旨在实现中试平台功能互补、资源互享、业务互促,解决当前存在的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问题 [5]
进一步推进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
人民日报· 2025-11-12 07:22
政策核心目标 - 推进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加强高水平中试平台建设 [1] - 目标是到2027年底,高水平中试平台力量壮大,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基本建立,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1] 具体推进路径 - 按照"做强一批、激活一批、补齐一批"的思路引导中试平台发展 [1] - 平台发展路径为"储备中试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 [1] 重点布局领域 - 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关系未来发展、关乎产业安全、中试供给紧缺的关键行业领域 [1] -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需结合特色优势选择补齐领域,依托产学研用等主体布局建设中试平台 [1] 配套指导文件 - 发布了《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指引(2025版)》 [2]
利好!工信部,最新发文!
证券时报· 2025-11-11 23:34
政策发布与核心目标 -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25年11月11日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的通知》[1][2] - 政策核心目标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计划到2027年底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并形成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4] - 中试是连接实验室创新与产业化生产的关键环节,可将科技成果产业化成功率从约30%大幅提升至80%以上[4] 重点任务与推进思路 - 采用“做强一批、激活一批、补齐一批”的推进思路来明确三项重点任务[4] - “做强”任务引导中试平台按“储备-部重点培育-国家级”路径分级发展,打造服务网络的基础、中坚和核心力量[4] - “激活”任务聚焦具备公共服务属性但能力待提升的平台,通过分类施策和精准扶持增强其内生动力和竞争力[4] 关键行业领域与建设指引 - “补齐”任务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生物医药、工业母机、新材料等关系未来发展和产业安全的关键领域[5] - 发布《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指引(2025版)》和《重点方向建设要点(2025版)》,指导地方围绕6大关键领域和37个行业重点方向布局[5] - 建设指引系统阐释了中试平台“建什么、谁来建、怎么建”的核心命题,为破解建设困局提供明确路径指引[5]
工信部:到2027年底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中国新闻网· 2025-11-11 21:51
政策目标 - 到2027年底,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初步形成,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基本建立 [1] - 高水平中试平台力量进一步壮大,形成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多层次服务的网络 [1] 核心推进思路 - 以“做强一批、激活一批、补齐一批”为核心推进思路,统筹推进中试平台做优做强 [1] - 有效发挥中试连接创新链、技术链和产业链的关键节点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 [1] “做强一批”具体措施 - 引导中试平台按照“储备中试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的路径梯次推进、培优育强 [1] “激活一批”具体措施 - 对具备公共服务属性但能力有待提升的平台,通过智能诊断、靶向提升等多样化方式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竞争力 [1] “补齐一批”重点领域 - 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清洁低碳氢、生物医药、工业母机、仪器仪表等关键行业领域补齐中试平台 [2] - 结合特色优势选择补齐领域,不断充实高水平中试平台新生力量 [2]
利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文
上海证券报· 2025-11-11 21:03
文章核心观点 -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通知,旨在加快制造业中试平台的体系化布局和高水平建设,以连接创新链、技术链和产业链,推动科技成果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 [1][3] - 设定明确目标,到2027年底,基本建立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初步形成多主体参与、多领域布局、多层次服务的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 [1][3] 总体要求与目标 - 总体要求以推进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坚持科学布局、因地制宜、标准引领、梯度培育的原则 [3] - 到2027年底,实现高水平中试平台力量壮大,现代化中试平台体系基本建立,全国制造业中试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3] 主要任务:平台建设路径 - 采用“做强一批、激活一批、补齐一批”的推进思路,系统化推动中试平台建设发展 [4] - “做强一批”路径为“储备中试平台—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培育中试平台—国家级制造业中试平台”,打造基础、中坚和核心力量 [4] - “激活一批”通过智能诊断、靶向提升、战略性重组等方式,指导平台突破发展痛点,盘活资源释放潜力 [5] - “补齐一批”聚焦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生物医药、工业母机等关键行业领域,依托产学研用主体布局建设新平台 [5] 重点发展行业领域 - 明确将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量子科技、清洁低碳氢、生物医药、工业母机、仪器仪表、重大技术装备、新材料、信息技术等列为中试供给紧缺的关键行业领域 [5] - 工业和信息化部优先支持这些补齐领域的中试平台纳入重点培育管理 [6] 工作安排与时间节点 -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需在11月28日前动员平台依托单位完成储备中试平台的线上申报 [7] - 需在12月15日前完成储备中试平台的遴选并上传汇总表 [7] -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要求每年6月和12月的最后5个工作日内更新平台名单及激活、补齐情况信息 [7] 资源支持与协同机制 - 要求建立健全多元稳定的投入机制,加大资金、土地、人才等政策供给和资源支持 [8] - 强调中试平台建设需与科技创新平台基地、国家高新区、工业园区、先进制造业集群等一体化推进,形成叠加和聚合效应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