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死海

搜索文档
又一“国家任务”发布,哪些地方被委以重任?
搜狐财经· 2025-10-17 17:54
能源资源、金融领域,7月27日,由南方电网牵头建设的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能源领域电力方向)生态共建正式启动。 同一天,中国银联联合交通银行、复旦大学、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宣布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 (金融领域,普惠金融支付方向)项目正式启动。 多地启动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 智通财经消息,10月16日,在2025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开幕式上,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制造领域汽车方向)正式启动。 另据"东莞发布"消息,近日,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消费领域移动终端方向)正式获批,该基地由莞深两地携手共建, 目前已正式启动建设工作。报道指出,基地落子,不仅标志着人工智能从技术研发向规模化产业应用实现"关键一环"的跨越式 突破,更为莞深两地联合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高地注入澎湃动能。 解读:"达尔文死海"是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用来形容技术研发与市场生产脱节。而中试正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 室"走向"生产线"的关键环节。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为"人工智能+"行动按下加速键。其中明确提出,布局建设一 批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 ...
又一“国家任务”,哪些地方被委以重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7 00:09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在制造领域汽车方向于10月16日正式启动[1]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在消费领域移动终端方向由莞深两地共建并获批启动[1]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是推动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化、标准化、体系化发展的共性能力平台[1] - 能源领域电力方向中试基地于7月27日由南方电网牵头启动生态共建[2] - 金融领域普惠金融支付方向中试基地于7月27日由中国银联等机构联合启动[2] - 医疗领域临床医学科研方向中试基地于8月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获批建设[2] - 医疗领域智能专科医生方向中试基地于8月在浙江启动建设[2] - 医疗领域中试基地于9月在北京启动并由广州数字科技集团建设[2] - 交通领域首批3个中试基地于9月9日在青岛、绵阳、厦门全面启动建设[2] - 制造领域中试基地于9月11日在上海启动建设[3]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规划 - 国家计划到2027年底在全国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3] - 规划将提供超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以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3] - 该行动方案旨在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3] 能源领域氢能试点项目 - 国家能源局公布41个氢能试点项目和9个氢能试点区域[4] - 试点方向包括规模化新能源制氢、全链条发展以及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5] - 吉林长春松原白城区域试点和宁夏宁东区域试点方向为规模化新能源制氢[5] - 河北张承唐区域试点、内蒙古包头区域试点和广东湛江经开区试点方向为全链条发展[5] - 江苏沿江滨海、山东济南都市圈、湖北武汉都市圈和四川攀西区域试点方向为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5]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 全国政协常委苗圩表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上半场”已取得优势但决胜在“下半场”[9] - 中国产业优势包括丰富应用场景和服务需求、产业链协同创新及基础设施优势、清晰国家战略与系统政策体系[10] - 中国拥有复杂道路交通场景和海量场景数据优势对智能化产品接受度高的年轻消费主力军[10] - 激光雷达、车载智能计算平台等软硬件供应链逐渐形成并具备单车智能加车路云协同基础设施先发优势[10] - 工信部等部门联合启动智能驾驶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采取小切口切入方式稳步推进落地[10] 出入境与旅游数据 - 2025年三季度全国出入境人员达1.78亿人次同比上升12.9%[10] - 三季度内地居民出入境8937.2万人次同比上升13.8%港澳台居民出入境6873.1万人次同比上升6.2%[10] - 三季度外国人出入境2013.4万人次同比上升22.3%其中免签入境外国人724.6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72.2%同比上升48.3%[10] 安徽省民营企业百强 - 2025年安徽民企营收百强入围门槛为61.70亿元较上年增加0.09亿元增长0.15%[11] - 营收百强中有5家企业营收超500亿元其中2家超1000亿元[11] - 联宝电子以1186.97亿元营收位列第一合肥比亚迪以1019.36亿元位列第二阳光电源以778.57亿元位列第三[11][12] - 营收百强2024年度净利润总额达445.08亿元[11] - 十大主要行业包括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工及软件服务业等[11] - 前十强企业还包括蔚来控股营收666.08亿元安徽楚江科技新材料营收537.51亿元等[12]
城市24小时 | 又一“国家任务”,哪些地方被委以重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6 23:59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建设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在制造领域汽车方向正式启动,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从技术研发向规模化产业应用跨越[1] -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在消费领域移动终端方向获批并启动建设,由莞深两地携手共建[1] - 国家发改委明确应用中试基地是加速人工智能应用规模化、标准化、体系化发展的共性能力平台,聚焦"人工智能+"6大重点行动[1] 各领域中试基地落地进展 - 能源领域电力方向中试基地于7月27日由南方电网牵头启动生态共建,金融领域普惠金融支付方向中试基地同日由中国银联等机构启动[2] - 医疗领域在8月至9月密集启动多个中试基地,包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临床医学科研方向、浙江的智能专科医生方向以及北京、广州的医疗领域中试基地[2] - 交通领域于9月9日全面启动青岛、绵阳、厦门3个首批交通领域中试基地建设[2] - 制造领域中试基地于9月11日在上海启动建设[3] 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规划 - 国家六部门印发方案,目标到2027年底在全国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8000万辆电动汽车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翻倍增长[4] 氢能产业试点推进 - 国家能源局公布41个氢能项目和9个区域试点名单,支持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5] - 试点方向包括规模化新能源制氢、全链条发展、技术创新与应用拓展等,涉及吉林、宁夏、河北、内蒙古、广东、江苏、山东、湖北、四川等地[6] 数字贸易与市场建设 - 义乌全球数贸中心开业,作为浙江省提升开放能级、做强数字贸易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打造以跨境电商等数字贸易为核心的新一代市场综合体[7]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优势 -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丰富应用场景、产业链协同创新及基础设施、清晰国家战略与政策体系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11] - 中国采取小切口切入、附条件实施方式,稳步推进智能驾驶汽车落地[11] 出入境与旅游数据 - 2025年三季度全国出入境人员达1.78亿人次,同比增长12.9%,其中外国人入境2013.4万人次,同比增长22.3%[12] - 免签入境外国人达724.6万人次,占入境外国人72.2%,同比增长48.3%[12] 区域民营经济发展 - 2025年安徽民企营收百强入围门槛为61.70亿元,较上年增长0.15%,营收超500亿元企业5家,其中2家超1000亿元[13] - 联宝电子以1186.97亿元营收居首,合肥比亚迪以1019.36亿元位列第二,阳光电源以778.57亿元位列第三[14] - 营收百强2024年度净利润总额达445.08亿元,主要行业包括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化工及软件服务业等[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