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印刷OLED
icon
搜索文档
TCL科技的前世今生:李东生掌舵四十年推动多业务发展,半导体显示营收占比近七成,投建8.6代印刷OLED产线开启新篇
新浪财经· 2025-10-30 23:1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是全球半导体显示龙头企业,在印刷OLED技术领域具备深厚积累和先发优势,拥有超1200件相关专利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半导体显示产品及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产业金融、投资及创投业务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光学光电子-面板,涉及电子纸、在线教育等多个概念板块 [1]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达1359.43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京东方A的1545.48亿元,远高于行业平均数116.37亿元和中位数18.83亿元 [2] - 公司当期净利润为4.83亿元,行业排名第三,高于行业平均数6680.87万元和中位数3317.39万元 [2] - 主营业务构成中,半导体显示器件收入575.51亿元占比67.26%,电子产品分销收入146.75亿元占比17.15%,新能源光伏及其他硅材料收入133.98亿元占比15.66% [2] 财务指标分析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7.58%,高于去年同期的65.31%,且高于行业平均45.77% [3] - 当期毛利率为12.76%,较去年同期的11.98%有所提升,但低于行业平均14.89%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A股股东户数为67.11万,较上期减少2.22%;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2.7万,较上期增加2.28% [5]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9.45亿股,相比上期增加9102.36万股 [5]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和光伏ETF持股分别增加1921.49万股和1797.28万股,而易方达沪深300ETF持股减少1709.22万股 [5] 战略项目与前景 - 公司拟与广州市相关方共同建设一条8.6代印刷OLED产线,项目预计总投资约295亿元,规划建设周期2年,预计2025年11月开工 [6] - 该项目旨在抢占IT市场OLED升级机遇,印刷OLED是国内面板厂先发主导技术路线,公司在该技术专利超1200件,已具备量产能力 [6] - 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营收分别为1939.9亿元、2275.9亿元和2694.0亿元,受增发影响总股本变动为208亿股 [6] - 预计公司2025至2027年EPS分别为0.29元、0.40元和0.56元 [6]
TCL科技:前三季度营收135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99.8%
新浪科技· 2025-10-30 21:57
公司整体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9亿元,同比增长10.5% [1] - 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99.8% [1] - 前三季度经营现金流338.4亿元,同比增长53.8%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1.6亿元,环比增长33.6% [1] 面板业务业绩 - 面板业务是业绩劲增的主要原因 [1] - 前三季度TCL华星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80.1亿元,同比增长17.5% [1] - 前三季度TCL华星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53.5% [1] - 前三季度归属TCL科技股东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41.9% [1] 各细分业务表现 - 大尺寸领域在TV及商用显示市场份额提升至25% [1] - 中小尺寸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1] - IT领域显示器销量同比增长10%,笔记本面板销量激增63% [1] - 移动终端领域LCD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28% [1] - 平板面板市场份额升至13%,全球排名跃居第二 [1] - 车载显示出货面积同比增长47% [1] 产能整合与技术布局 - t11产线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单位成本显著下降 [2] - t9产线聚焦高端市场,t11承接主流需求,形成高低搭配格局 [2] - t4产线柔性OLED手机市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四 [2] - 8.6代印刷OLED产线已开工建设 [2] - 现有G5.5代印刷OLED产线产能正从3K/月提升至9K/月 [2] - 医疗显示产品已稳定出货,并正向NB、MNT客户推广 [2] - Micro LED技术将于年底前实现规模量产与稳定交付 [2]
京东方、TCL科技、深天马、彩虹股份等6家面板厂公布最新业绩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10-30 20:39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京东方、TCL科技、深天马、彩虹股份、友达光电、和辉光电六家主要面板企业相继披露营收 [1] - 多数公司营收实现同比增长,其中TCL科技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7.71%至503.83亿元,增速领先 [5] - 净利润表现分化,TCL科技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19.44%至11.63亿元,而彩虹股份和和辉光电则出现净亏损 [5][13][18] 京东方业绩与运营 - 第三季度实现营收532.69亿元,同比增长5.81%;归母净利润13.54亿元,同比增长32.07% [2]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545.48亿元,同比增长7.53%;累计归母净利润46.01亿元,同比增长39.03% [2] - 业绩增长得益于销售规模扩大、政府补助增加以及处置长期股权投资带来的投资收益上升 [3] - 2025年6月以48.49亿元完成对彩虹光电30%股权的收购,以巩固和扩大竞争优势 [4] - 第8.6代AMOLED显示器件生产线首台工艺设备已于5月搬入,较同业更早进入产线运营阶段 [4] TCL科技业绩与战略 - 第三季度营收503.83亿元,同比增长17.71%;归母净利润11.63亿元,同比增长119.44% [5]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1359.43亿元,同比增长10.50%;累计归母净利润30.47亿元,同比增长99.75% [5] - TCL华星前三季度营收780.1亿元,同比增长17.5%;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53.5% [6] - 全球面板市场供需改善,电视、笔记本、车载显示等多领域需求同步增长 [7] - t11产线并购整合后单位成本显著下降,产能利用率保持高位,与t9产线形成高低端市场协同 [7] - 印刷OLED产线(t12)产能正从每月3K提升至9K,医疗显示产品已稳定出货 [8] - Micro LED将于年底前实现规模量产,AR眼镜市场成长超预期,预计2035年全球出货量突破1亿台 [8] - 印度市场TV大尺寸产品翻倍增长,越南模组工厂预计第四季度批量出货 [8] 深天马业绩与技术 - 第三季度营收91.88亿元,同比增长13.19%;归母净利润1.07亿元 [9]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266.62亿元,同比增长11.03%;累计归母净利润3.13亿元 [9] - 第6代OLED面板产线总投资约480亿元,产品面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车载显示等领域 [10] - 9月发布"天工屏",全局亮度2500nits,峰值亮度8000nits,采用自研"风车像素"结构 [11] - 前三季度已为理想、小鹏、坦克等多款车型提供车载显示屏幕 [12] 彩虹股份业务调整 - 第三季度营收29.75亿元,同比增长1.51%;净亏损7229万元 [13] - 前三季度营收86.39亿元,同比减少4.04%;净利润3.79亿元,同比减少62.49% [13] - 2025年上半年以48.49亿元向京东方转让彩虹光电30%股权,以聚焦基板玻璃业务 [14] - 向控股子公司虹阳显示增资,加快推进咸阳基地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建设 [14] 友达光电市场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合并营业额新台币699.1亿元(约人民币162亿元),同比减少10.1% [15] - 第三季度归属母公司净损新台币12.8亿元(约人民币2.97亿元) [15] - 前三季累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新台币40亿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大幅改善 [17] - Display显示科技业务受台币升值及面板价格下降影响,旺季效应不如往年 [17] 和辉光电运营与融资 - 第三季度营收13.32亿元,同比增长2.25%;净亏损5.30亿元 [18]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40亿元,同比增长8.25%;净亏损13.70亿元 [18] - 中大尺寸AMOLED面板收入增长较多,毛利率同比改善9.77个百分点 [20] - 2025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H股上市申请,10月获中国证监会备案,旨在增强国际化战略和融资能力 [20]
TCL科技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99.8%,显示中小尺寸业务成增长引擎
格隆汇· 2025-10-30 20:22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9亿元,同比增长10.5%,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99.8%,经营现金流338.4亿元,同比增长53.8%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1.6亿元,环比增长33.6%,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1] - 面板业务子公司TCL华星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80.1亿元,同比增长17.5%,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53.5%,归属TCL科技股东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41.9% [1] 面板业务各领域表现 - 大尺寸领域在TV及商用显示市场份额提升至25%,保持全球领先盈利水平 [1] - 中小尺寸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IT领域显示器销量同比增长10%,笔记本面板销量激增63% [1] - 移动终端领域LCD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28%,平板面板市场份额升至13%全球排名第二,车载显示出货面积同比增长47% [1] 产能整合与技术布局 - t11产线单位成本显著下降,与t9产线深化协同,形成高低搭配、优势互补的业务格局 [2] - t4产线柔性OLED手机市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四,高端机型出货占比不断提升 [2] - 印刷OLED商业化进程加快,t8产线已开工建设,t12产线产能从3K/月提升至9K/月,医疗显示产品已稳定出货 [2] 前沿技术与海外拓展 - Micro LED技术将于年底前实现规模量产与稳定交付 [2] - 印度市场TV大尺寸产品实现翻倍增长,带动模组工厂经营持续向好 [2] - 越南新建模组厂预计四季度批量出货,将成为海外业务新增长点 [2] 未来展望 - 行业回暖趋势不减,技术红利逐渐释放,公司正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 - 印刷OLED与Micro LED等新业务进入客户验证密集期,有望在新一轮技术周期抢占先发优势 [3]
TCL科技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99.8% 显示中小尺寸业务成增长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20:12
财务业绩摘要 -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9亿元,同比增长10.5%,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99.8%,经营现金流338.4亿元,同比增长53.8% [1] - 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11.6亿元,环比增长33.6%,盈利能力持续修复 [1] - 面板业务子公司TCL华星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80.1亿元,同比增长17.5%,净利润61亿元,同比增长53.5%,归属TCL科技股东净利润39亿元,同比增长41.9% [1] 面板业务表现 - 大尺寸面板在TV及商用显示市场份额提升至25%,保持全球领先盈利水平 [1] - 中小尺寸业务实现系统性突破:IT领域显示器销量同比增长10%,笔记本面板销量激增63% [1] - 移动终端领域LCD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28%,平板面板市场份额升至13%、全球排名跃居第二,车载显示出货面积同比增长47% [1] 产能整合与技术布局 - t11产线单位成本显著下降,与t9产线形成高低搭配、优势互补的业务格局 [2] - t4(G6代线)柔性OLED手机市场出货量稳居全球第四,高端机型出货占比不断提升 [2] - 印刷OLED商业化进程加快:8.6代产线(t8)已开工建设,现有G5.5代产线(t12)产能从3K/月提升至9K/月,医疗显示产品已稳定出货 [2] - MicroLED技术将于年底前实现规模量产与稳定交付 [2] 海外市场拓展 - 印度市场TV大尺寸产品实现翻倍增长,带动模组工厂经营持续向好 [2] - 越南新建模组厂预计四季度批量出货,将成为海外业务新增长点 [2] 未来展望 - 行业回暖趋势不减、技术红利逐渐释放,公司正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 - 印刷OLED与MicroLED等新业务进入客户验证密集期,有望在新一轮技术周期抢占先发优势 [3]
9379万!国产设备中标厦门天马G6代OLED面板产线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10-29 16:43
奥来德中标事件 - 奥来德全资子公司上海升翕中标厦门天马显示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线蒸发源设备,中标金额为9,379万元 [1][2] - 此次中标预计将巩固公司在6代线蒸发源市场的领先地位,并对2026年度及2027年度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4] - 厦门天马显示的TM18产线总投资约480亿元,产品面向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车载显示等领域 [4] 显示设备市场动态 - 厦门天马显示持续为TM18产线采购新设备,范围涵盖点/线性蒸发源、蒸镀冷却器等,属于对现有生产线的补充性投入,旨在提高产线稼动率 [5] - 厦门天马显示于今年8月启动喷墨打印设备招标,由美国设备公司Kateeva的子公司柯狄显示科技中标 [5] 印刷OLED技术发展 - TCL华星于今年10月启动第8.6代印刷OLED产线建设,玻璃基板尺寸为2290mm×2620mm,规划月产能2.25万片,产品涵盖平板、笔记本电脑等 [5] - TCL华星投建8.6代产线是对现有5.5代产能的补充,旨在为未来市场需求做好产能储备 [5] - TCL科技牵头的国创科公司自主开发的G6全尺寸新型显示喷墨打印成套装备主体已完成组装,设备具备微米级液滴控制与高精度图案打印能力 [7] - 京东方在合肥的8.5代线拥有产能约2K/月的印刷产线及相关技术储备,但公司指出目前光刻与印刷工艺在产品良率方面仍不明朗 [7]
TCL华星t8项目正式开工 加速构建印刷OLED生态
证券时报· 2025-10-22 01:37
项目概况与投资 - TCL华星t8项目于10月21日正式开工,总投资金额约295亿元,由TCL华星与广州市人民政府、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共同出资建设 [2] - t8项目是全球第一条规模化量产的G8.6代印刷OLED产线,设计月加工玻璃基板(2290mm×2620mm)能力约2.25万片 [2][3] 技术与战略意义 - 该项目是中国显示企业首次在高世代AMOLED领域具备超越式技术引领与市场主导潜力,是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局部领跑”的关键突破 [2] - TCL华星在印刷OLED技术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生态主导权,并已持续投入12年实现量产,武汉G5.5代印刷OLED生产线(t12)已于2024年11月起实现量产及产品交付 [2][3] - 项目将应用工业机器人、AI大模型、新材料与新能源等创新技术,推进高质量发展,构筑显示产业的“新质生产力” [2] 产业链与生态影响 - t8项目落地广州将加速印刷OLED关键材料、核心装备、核心元器件等上下游企业集群落地,形成覆盖“材料—装备—面板—终端”的全产业链生态 [2] - 目前已有多家全球领先的材料与设备供应商明确将与TCL华星开展合作,共同推动印刷OLED配套体系建设 [2] - 联想集团表示该项目将为其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显示解决方案,并助力中国显示技术实现跨越 [3] 市场应用与产能规划 - 印刷OLED产品将优先应用于显示器、笔记本电脑、平板等中尺寸领域,未来会拓展到更多高附加值的显示应用场景 [3] - 项目将加速推动印刷OLED技术在全球中高端市场的规模化落地,进一步满足印刷OLED全尺寸产品族的规模化量产需求 [3] - 项目将为市场提供低蓝光、稳定广色域、无彩边、多屏同质同色的印刷OLED显示解决方案 [3]
TCL科技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89.26% 半导体显示业务保持高增长
证券日报网· 2025-08-30 12:46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55.60亿元 同比增长6.65%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83亿元 同比增长89.26%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2.74亿元 同比增长115.90% [1] - 子公司TCL华星实现营业收入504.3亿元 同比增长14.4% [1] - TCL华星实现净利润43.2亿元 同比增长74.0% [1] - TCL华星归属TCL科技股东净利润26.3亿元 同比增长51% [1] 业务表现 - 半导体显示业务保持高增长态势 [1] - 大尺寸产品领域市占率达24% 同比增长4个百分点 [1] - TV和商显产品综合竞争力及EBITDA利润率全球领先 [1] - 中小尺寸产品销量实现全面增长 包括显示器/笔电/车载/手机/专显等领域 [1] - OLED业务持续增长 上半年产品销量同比提升8.7% [2] - 柔性OLED手机出货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四 [2] - 折叠产品市场出货稳居全球前三 [2] - 穿戴产品实现规模化量产出货 [2] 产能建设与技术布局 - t4工厂产能稼动率/投入产出及EBITDA率保持国内行业领先 [2] - G5.5印刷OLED生产线(t12)产能从3k/月提升至9k/月 [2] - 生产工艺/效率和产品质量等方面持续优化 [2] - 在苏州建成首条MLED生产线 积极布局MicroLED产业 [2] - 完成广州t9项目二期建设工作 [3] 并购重组 - 完成对乐金显示(中国)及乐金显示(广州)的收购 整合命名为t11 [3] - 收购项目自第二季度起对经营业绩贡献逐步提升 [3] - t9与t11形成良好产业协同效应 增强中小尺寸业务规模和竞争力 [3] - 完成对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21.53%股权的收购 [3] - 并购重组增强半导体显示业务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贡献 [3] 行业展望 - 主要显示产品价格有望趋于稳定 [3] - 供给端良好竞争格局及按需生产策略推动行业供需均衡发展 [3] - 大尺寸化趋势驱动需求面积持续增长 [3] - 行业盈利预计保持稳定增长 [3] - TCL华星作为龙头企业有望引领显示产业价值链升级 [3]
ChinaJoy 2025:TCL 携全球伙伴亮相,展现电竞显示与智能终端创新实力
金投网· 2025-08-11 10:22
参展概况 - TCL科技与TCL实业联合三星、联想、华硕等十余家品牌参展ChinaJoy 2025 集中展示电竞显示与智能终端创新成果 [1] - 展会覆盖全尺寸、全场景、全品类的电竞显示解决方案 并发布新技术及设立客户联展区 [1][4] 显示技术突破 - TCL华星推出116英寸2.5K 240Hz印刷OLED笔电显示 支持百万级画质与真实色彩 [1] - 27英寸4K 120Hz印刷OLED显示器采用三边无边框设计 14英寸印刷OLED平板适配商务娱乐双场景 [1] - 发布HVA Fast、HVA Black、HFS Shoot三项新型显示技术 针对性匹配竞速/3A/FPS类游戏需求 [4] - 印刷OLED医疗专业显示器实现量产 具备广色域、低功耗、高分辨率及柔性显示优势 [3] - Micro LED/Mini LED技术应用于AR眼镜等多元业务领域 [3] 智能终端产品 - TCL冷布丁冰箱支持60分钟极速制冰 配备-40℃深冷锁鲜技术 [2] - TCL AI超级筒洗烘一体机搭载伏羲AI大模型 洗净比达行业最高1.31 筒径为540mm [2] 技术研发体系 - 大尺寸业务依托高世代线实现画质升级与节能创新 中尺寸覆盖A-Si/OXIDE/LTPS/OLED全技术 [2] - 小尺寸领域折叠屏出货份额升至全球第三 持续推动低功耗技术迭代 [2] - 印刷OLED可用发明专利数量全球第一 累计全球专利申请65319件 授权24060件 [3] - 牵头发布21项行业标准 参与制定118项标准 [3] 生态战略布局 - 联合三星、联想等品牌打造"屏宇宙"电竞生态 展示高刷显示器/游戏掌机/电竞手机护眼屏等产品 [4] - 作为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 以显示技术+智能终端双优势推动电竞产业发展 [4] - 通过场景生态创新与前沿技术攻坚双轮驱动 构建新型显示生态体系 [4]
TCL科技:显示业绩持续向好,光伏25年有望回暖-20250508
华西证券· 2025-05-08 10: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是买入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面板行业受益于供需格局持续释放业绩,TCL中环2024年受行业周期波动影响,有望在2025年持续改善,调整盈利预测后持续看好显示行业长期竞争格局改善和产业链战略价值的提升,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总营业收入1649.63亿元,同比减少5.44%;归母净利润15.64亿元,同比减少29.38%;2025Q1实现总营业收入401.19亿元,同比增长0.43%;归母净利润10.13亿元,同比增长321.96% [2] 各业务板块情况 半导体显示业务 - 2024年营收1043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5%,净利润62.3亿元,较2023年增长62.4亿元;2025Q1营业收入275亿元,同比增长18%,净利润23.3亿元,同比增长329%,环比增长30%,经营净现金流125亿元,受益于大尺寸化及国补政策催化,行业供需关系改善,主流产品价格高于去年同期 [2] TCL中环业务 - 2024年受行业周期下行等影响,经营业绩大幅下降,全年营收284亿元,影响TCL科技归母净利润 - 29.4亿元;2025Q1主产业链供需比改善,价格回升,营收61亿元,归属其股东净利润 - 19.06亿元,环比改善49%,影响TCL科技归母净利润 - 5.7亿元,光伏行业竞争格局优化,其经营情况大幅改善 [3] 显示业务增长因素 大尺寸领域 - 受益于TV面板大尺寸化与高端化趋势,2024年产品结构优化,55吋及以上尺寸TV面板面积占比提升至82%,65吋及以上占比提升至56%,85吋、98吋产品快速放量;电视面板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二,55吋、65吋、75吋份额全球第一;商显领域交互白板、广告机等产品竞争力强化,份额居全球前三 [3] 中尺寸领域 - IT与车载等业务多元布局,T9产线推进产能爬坡与品牌导入,6代LTPS线调整业务结构;2024年显示器整体出货排名提升至全球第二,电竞显示器市场份额全球第一;笔电和平板产品出货量稳步增长,LTPS笔电和平板位列全球第一;车载领域紧抓大屏化与高端化趋势,LTPS车载屏供货多家头部车企高端车型,出货面积提升至全球第三 [4] 小尺寸领域 - 聚焦高端市场,2024年LTPS手机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二,柔性OLED手机面板市占率提升至全球第四;完成t4产线LTPO和Tandem产能改造升级,LTPO产品出货量同比增长185%,折叠屏出货份额提升至全球第三;在柔性OLED新技术达行业领先水准,供应头部客户旗舰手机 [5] 新技术研发与收购情况 - 坚持原创性创新,21.6吋印刷OLED医疗专业显示器已量产出货;在Micro - LED、Mini - LED直显以及硅基Micro - LED技术取得突破,推进相关产品应用推广;完成LGD广州产线收购并于25Q2开始并表,推进2条11代线少数股权收购,推动显示技术矩阵多元化升级 [6] 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调整 - 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由2258.5/2721.0/N/A亿元调整为1939.9/2275.9/2694.0亿元,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由0.33/0.45/N/A元调整为0.32/0.45/0.62元,对应2025年05月07日4.26元/股收盘价PE分别为13.25/9.50/6.83倍 [8] 财务数据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74446|164963|193994|227592|269396| |YoY(%)|4.7%|-5.4%|17.6%|17.3%|18.4%|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15|1564|6037|8424|11708| |YoY(%)|747.6%|-29.4%|286.0%|39.5%|39.0%| |毛利率(%)|14.2%|11.6%|15.6%|17.0%|17.7%| |每股收益(元)|0.12|0.08|0.32|0.45|0.62| |ROE|4.2%|2.9%|10.2%|12.5%|14.8%| |市盈率|35.65|50.59|13.25|9.50|6.83| [10]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及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主要财务指标数据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