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
搜索文档
黄圣依、杨子直播带货后,商家集体报警!真相揭晓……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21:32
"明星亲自带货, 保销量1:10, 卖不掉可退款!" 听到这样的承诺, 2024年初,涉及杨子、黄圣依夫妇的"1·16覃进展直播带货翻车事件"一度引发公众关注,6名涉事公司工作人员被上海警方刑拘。 10月27日,《案件聚焦》栏目报道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最新进展。 "明星直播"招商火爆 当天却"翻车" 2024年1月16日,杨子、黄圣依夫妇到抖音达人@表哥(覃进展)的直播间带货。全国不少中小商户被吸引,纷纷掏出5万、10万,甚至更多服务费,只为搏 一个爆款机会。 本以为如此豪华的带货阵容,商家肯定是赚得盆满钵满,但没想到这些商家被狠狠地坑了一把:直播草草收场,产品无人问津,货品堆积如山,带货的公 司却人去楼空。 黄圣依、杨子、李彩桦、麦家琪等多位明星、网红牵涉其中,受骗商家高达200多户,被骗金额约3000多万元。事件引起全网关注。 2024年1月16日,直播开始。张女士和团队早早守在电脑前,准备迎接"爆单"时刻。可现实却像一盆浇下的冰水:匆忙的直播中,张女士产品展示仅仅两 三分钟就草草结束,最终也只卖出十几单。 更离谱的是,还有很多商家的产品根本没被介绍,仅仅以链接形式一闪而过。 "我们投了几十万备货,全积压 ...
黄圣依、杨子直播带货后,商家集体报警!真相揭晓:做局者明星、商家两头骗,还有2500多万元款项未退;法院判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21:12
每经编辑|金冥羽 "明星亲自带货, 保销量1:10, 卖不掉可退款!" 听到这样的承诺, 你会心动吗? 2024年初,涉及杨子、黄圣依夫妇的"1·16覃进展直播带货翻车事件"一度引发公众关注,6名涉事公司工作人员被上海警方刑拘。 10月27日,《案件聚焦》栏目报道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最新进展。 "明星直播"招商火爆 当天却"翻车" 2024年1月16日,杨子、黄圣依夫妇到抖音达人@表哥(覃进展)的直播间带货。全国不少中小商户被吸引,纷纷掏出5万、10万,甚至更多服务费,只为搏 一个爆款机会。 本以为如此豪华的带货阵容,商家肯定是赚得盆满钵满,但没想到这些商家被狠狠地坑了一把:直播草草收场,产品无人问津,货品堆积如山,带货的公 司却人去楼空。 黄圣依、杨子、李彩桦、麦家琪等多位明星、网红牵涉其中,受骗商家高达200多户,被骗金额约3000多万元。事件引起全网关注。 据报道,被相关"明星直播"的招商视频吸引而来的商家多达330余家。包括来自贵州的腊肉老板、浙江的日化品创业者、山东的养生酒经销商……他们被 这些"零风险、高回报"的承诺吸引,纷纷报名。 张女士(化名)是其中一员。她经营一家小型日用品公司,为了年底冲销 ...
黄圣依、杨子直播带货后,商家集体报警!上海法院正式判决来了
第一财经· 2025-10-28 17:44
本文字数:2567,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来源 | 新闻坊、 《案件聚焦》 2024年初,涉及杨子、黄圣依夫妇的"1·16腊肉直播事件"一度引发公众关注,6名涉事公司工作人员 被上海警方刑拘。 10月27日,《案件聚焦》栏目报道了该事件的详细情况和最新进展。目前,仍有2500余万元的商家 服务费没有退款,这些钱款最终都被认定为三名被告人的犯罪金额。 9月29日,闵行区人民法院,依法对本案作出一审宣判: 三名被告人犯合同诈骗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 刑十年十个月至十一年三个月不等,并处罚金。 一审判决后,三名被告人已向上海市一中院提起上 诉。 "明星直播"大火爆,当天却大翻车 2024年1月 16日,杨子、黄圣依夫妇到抖音达人@表哥(覃进展)的直播间带货。全国不少中小商户被 吸引,纷纷掏出5万、10万,甚至更多服务费,只为搏一个爆款机会。 2025.10. 28 本以为如此豪华的带货阵容,商家肯定是赚得盆满钵满,但 没想到这些商家 被狠狠地坑了一把: 直 播草草收场,产品无人问津,货品堆积如山,带货的公司却人去楼空。 黄圣依、杨子、李彩桦、麦家琪 等多位明星、网红牵涉其中, 受骗商家高达200多户,被骗金额约 3000 ...
虚假交易“薅羊毛”,骗取购物平台补贴2130万元!法院判了!
环球网· 2025-09-24 20:55
案件概况 - 南京某信息科技公司通过虚假交易骗取京东和天猫平台补贴总计2130万元[1][2] - 10名涉案人员均被判刑 主犯朱某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6个月[1][5] - 案件时间跨度从2022年1月至2024年3月案发[2] 作案手法 - 通过"黄牛"组织"刷手"在店铺下单虚假交易[5] - 采用虚假发货方式 实际发送矿泉水以逃避平台监测[5] - 在平台开展百亿补贴和优惠券补贴期间进行操作[2] 具体交易数据 - 2024年1月30日至2月2日四天内通过542台电脑虚假交易骗取京东补贴18.97万元[1] - 单笔交易中笔记本电脑标价4829元 刷单公司获得60元佣金 犯罪嫌疑人套取350元补贴款[2] - 总计骗取京东和天猫平台补贴款2130多万元[2] 案件发现与处理 - 京东因交易订单异常向南京警方报警[2] - 检察机关认定构成合同诈骗罪[5] - 涉案人员已退赔京东和天猫的全部损失[5]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微创光电现“自买自卖式”交易链
新浪证券· 2025-09-23 11:39
创意信息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因财务造假被实施ST 股票简称变更为ST创意 证券代码300366 [1][3] - 公司2022年与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开展协同一体机销售业务 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导致多计营业收入 2022年年报多计营业收入2678464万元 占当期营业收入1222% 2023年半年报多计营业收入1247034万元 占当期营业收入1584% [2] - 公司分别于2024年4月和2025年9月发布两次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2] 涉及川综能与国宁睿能的上市公司 - 川综能、国宁睿能牵涉多家A股上市公司 包括科创信息、微创光电、兴源环境、实达集团等 [2] - 创意信息、科创信息、微创光电曾公告遭遇川综能、国宁睿能合同诈骗 [2] - 国宁睿能股东穿透后为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天眼查标注其为假冒国企 该公司原名华创绿色能源控股(深圳)有限公司 曾被中国华能列入虚假出资企业名单 [5] 微创光电交易与调查情况 - 2022年与川综能签订物资采购合同总金额77422万元 确认收入68515万元 [7] - 2023年与川综能补充签订合同总金额1229966万元 与湖北省智慧数字技术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总金额743795万元 而智慧数字的销售方也为川综能 形成自买自卖式交易 [7] - 2024年4月29日发布会计差错更正公告 对2022年年报营业收入调减685万元 调减比例535% 对2023年三季报营业收入调减116亿元 调减比例7216% [9] - 2025年7月25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 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9] - 2025年1-6月营业总收入353936万元 同比下滑1377% 净利润-40898万元 [9] 川综能股权结构 - 川综能由三大股东持有 其中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51% 股权穿透后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持股29% 四川科锐得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0% [4][5]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科创信息差错调整金额大
新浪证券· 2025-09-23 11:39
创意信息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因财务造假被实施ST 股票于2025年9月23日复牌并更名"ST创意" 日涨跌幅限制仍为20% [1][3] - 2022年与川综能等交易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 导致2022年年报多计营业收入26784.64万元(占当期12.22%)2023年半年报多计12470.34万元(占当期15.84%) [2] 涉事交易方背景 - 川综能最大股东为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持股51%) 股权穿透后实际控制人为国家电网 [4] - 国宁睿能股东穿透后为深圳鼎浩文化传播 天眼查标注其为假冒国企 且被中国华能列入96家虚假登记企业名单 [5] 关联上市公司风险 - 科创信息、微创光电、兴源环境、实达集团等均与川综能、国宁睿能有业务交集 部分公司公告称遭遇合同诈骗 [2] - 科创信息2023年因川综能相关交易调减营收9836.97万元 导致归母净利润减少8179万元 并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8][9][12] 科创信息财务调整细节 - 2023年三季报营收调整金额近1亿元 占调整后收入比例近40% 同期净利润多计提1亿元 [10] - 应收账款更正前3.61亿元 调减9715.19万元 存货调减3321.71万元 信用减值损失调减9124.97万元 [10] 监管措施与业绩影响 - 科创信息因业绩预告披露不准确被监管出具警示函 董事长费耀平及总经理李杰被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11][1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406.45万元(同比下降53.01%) 归母净利润-5104.99万元(同比下降27.51%) [12]
隋田力式骗局再现?川综能牵涉多家上市公司 创意信息被认定财务造假
新浪证券· 2025-09-23 11:36
创意信息财务造假事件 - 公司因财务造假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ST创意 证券代码仍为300366 日涨跌幅限制仍为20% [1][3] - 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多计营业收入26784.64万元 占当期报告记载营业收入的12.22% 2023年半年度报告多计营业收入12470.34万元 占当期报告记载营业收入的15.84% [2] - 公司从事协同一体机销售业务和大数据平台硬件及软件销售业务时不具有对商品的控制权 在知悉业务交易模式的情形下仍采用总额法确认收入 [2] 涉及交易方背景 - 财务造假主要源自公司与国网四川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川综能)和国宁睿能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国宁睿能)之间的交易 [2] - 川综能股权穿透后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其中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51%股权 [4] - 国宁睿能股东穿透后为深圳鼎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天眼查将其标注为假冒国企 中国华能曾声明该公司虚假登记为所属企业出资企业 [6] 异常交易模式 - 贸易链条被人为增加 表面上川综能为下游客户 但实际货物购买方是国宁睿能 [8] - 公司在仅收到3898.83万元预付款(约占合同总价款3.64亿元的10%)的情况下 向供应商支付了32880.13万元的全额合同款项 存在超2亿元资金风险敞口 [9][10] - 公司资金垫付完毕一年后才发现合同异样 国宁睿能未按约定支付剩余货款32490.25万元 [10] 相关上市公司影响 - 川综能和国宁睿能牵涉多家A股上市公司 包括科创信息 微创光电 兴源环境 实达集团等 [2] - 创意信息 科创信息 微创光电曾公告称遭遇川综能 国宁睿能等合同诈骗 [2] 公司历史业绩表现 - 公司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7.8亿元 同比下滑758.55% 主要由于子公司格蒂电力和邦讯信息业绩不达预期导致商誉减值 [11][12] - 公司2020年后陷入持续亏损状态 董事长曾表示研发投入较高的数据库和5G等业务因市场爆发周期延迟导致业绩承压明显 [12][13]
800吨鸭肉冒充牛羊肉骗贷调查:银行损失近4000万元,明星企业家何以坠落
华夏时报· 2025-09-07 11:48
公司欺诈行为 - 内蒙古绿色大地农牧业有限公司以808.74吨注水鸭肉冒充牛羊肉作为质押物 向锡林浩特农村合作银行骗取贷款超4000万元 其中真实牛羊肉仅65吨 [8] - 公司法定代表人胡国栋因骗取贷款罪和合同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并处罚金20万元 [7] - 骗贷行为导致银行实际损失达3986万元 质押物变卖仅收回80.87万元 [9] 资金链断裂与经营困境 - 公司自2020年起出现资金紧张 为维持屠宰量采取高价收购低价销售策略 导致持续亏损 [17] - 截至2022年11月 公司负债逾5700万元 已严重资不抵债 [13] - 曾计划在2020年出售企业 因疫情未能实现 最终资金链断裂 [17] 合同诈骗细节 - 2021年9月至2022年11月期间 公司在资不抵债情况下仍以高于市场价承诺骗取74名牧民牛羊 涉及金额2030万元 造成1690万元无法追回 [13] - 通过虚构延期付款补贴 运费补贴等方式诱导牧民交付牲畜 销售后未按约定付款 [13] - 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 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 [14] 行业运营特性 - 锡林郭勒盟羊肉出栏季节性强 淡旺季明显 企业多依赖冻品加工 普遍面临利润压力 [17] - 牛羊肉加工企业需维持足够屠宰量来保持征信 但成本高导致经营压力巨大 [17] - "仓融通"信贷产品允许以存货质押 贷款额度最高达货物市值65% 依赖第三方监管公司 [9] 企业背景与社会贡献 - 公司为内蒙古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 拥有年加工30万只羊和5000头牛的生产能力 冷藏能力2000余吨 [5][15] - 2017年与政府签订扶贫协议 为贫困户提供每只羊5元运费补贴和保价收购服务 [16] - 曾累计出资16.2万元资助20名贫困家庭学生 法定代表人胡国栋曾获盟级劳动模范和旗人大代表称号 [16] 监管机制缺陷 - 第三方监管公司(内蒙古恒金担保品管理有限公司和内蒙古益牧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未持续值守冷库 仅通过共享监控和锁具管理 未核实质押物清单 [10] - 银行在贷款审批中过度依赖第三方材料 未进行实质性核查 贷后缺乏持续检查机制 [11] - 监管公司被指失职失责 导致质押物被调包而银行未能及时发现 [10]
女校长涉嫌诈骗5000万跳江身亡,3000余万充值游戏
中国基金报· 2025-07-09 15:29
案件背景 - 29名原告起诉童某荣、财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广州网易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一案二审开庭 [1] - 原告称被童敏诈骗几千万元 童敏生前曾任泸州某知名民办学校校长 [1] - 童敏谎称有投资入股机会 欺骗29人将巨额资金交付 涉案款项不少被用于网络游戏充值 [1] - 童敏于2021年5月自杀身亡 案件撤销 童某荣是其遗产继承人 [1] 涉案金额 - 受害人总计涉案金额高达5000多万元 [2] - 已查实用于"大唐无双"游戏充值的金额超过3000万元 [2] - 童敏通过11个实名账号向网易公司充值700余万元 [2] - 童敏向游戏代理三人转款净额合计2577.7372万元 全部用于"大唐无双"游戏充值 [2] 诉讼进展 - 二审中上诉人撤回对财付通的一审起诉和上诉 [1] - 主要诉请广州网易公司返还童敏游戏充值款项给童某荣 由童某荣还给受害人 [1] - 网易公司代理律师宣称的充值金额与审计报告显示金额有较大出入 [2] - 上诉人代理律师认为可能涉嫌洗钱等其他犯罪活动 要求中止审理 移交公安机关继续侦查 [2]
财务造假抬高公司市值导致并购方损失数十亿元,公司老板被判无期
新京报· 2025-06-09 15:51
案件概述 - 某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廖某茂通过财务造假手段虚增公司经营业绩,包括私刻交易方印章、伪造采购销售单据及流水等方式 [1] - 2016年12月某机电公司以34亿元收购该科技公司全部股份,廖某茂通过造假获得的股份价值达19亿余元 [1] - 经评估科技公司实际股权价值仅为9.8亿元,造假导致的评估价值差额达24.2亿元 [1] 法律判决 -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廖某茂构成合同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2] - 法院依法追缴廖某茂犯罪所得19亿余元并发还被害单位某机电公司 [2] -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驳回廖某茂上诉 [2] 司法导向 - 最高人民法院强调对财务造假型合同诈骗行为依法严惩,维护市场秩序和交易安全 [2] - 司法机关将追赃挽损与定罪量刑置于同等重要位置,确保犯罪者不得利、被害企业不受损 [2] - 对所有市场主体犯罪行为适用法律平等,坚持合法权益平等保护与违法犯罪一律惩治原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