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融资性贸易
icon
搜索文档
信贷审核中,融资性贸易风险如何识别?
搜狐财经· 2025-04-30 15:41
融资性贸易业务是以贸易业务为名,实为出借资金、无商业实质的违规业务。在业务实践中,部分贸易公司开展虚假贸易形成大额坏账,导致企业经营出 现较大风险。 【举个例子】: 现有甲公司(出资方)、乙公司(通道方)、丙公司(中间方)和丁公司(用资方)。这四家公司通过一系列看似复杂的买卖合同,试图掩盖 真实的资金流动目的。 甲公司作为资金的提供者,名义上是购买货物;乙公司作为通道,负责资金的流转;丙公司作为中间方,利用其国有企业背景为交易提供信用 背书;而丁公司则是实际使用资金的一方。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粮食采购合同》,合同金额高达2990万元。紧接着,丙公司与甲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 同》,合同金额为3109.6万元。最后,丙公司又与丁公司签订了一份《销售合同》,金额为3227.6万元。 表面上看,这是一系列的粮食买卖交易,但实际上,粮食并没有真正交付,资金却在这些公司之间流转,最终回到了甲公司,用于偿还丁公司之前的债 务。 融资性贸易典型特征 1、签订虚假买卖合同 虽然都签订了合同,且有标的物,但货物却从未真正交付,虚构交易背景。 2、上下游之间存在特定利益关系 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均为同一 ...
沐邦高科能否被质疑财务造假?客商疑云再起
新浪证券· 2025-04-16 10:30
核心观点 - 沐邦高科业绩高增长背后存在财务数据异常,包括收现比显著低于往年水平(2022年35%、2023年51%,而2020-2021年均超100%)[6][8] - 公司存在收入确认后被“撤回”现象,2024年前三季度因合同取消导致1.98亿元营收作废,归母净利润减少5120万元[2][3] - 供应商与客户重叠问题突出,如注册资本仅200万元的常州晨羲既是公司大客户(销售额1.3亿元)又是供应商(采购额0.5亿元)[15][16] 财务数据异常 - 2022年及2023年营收增速分别达192.84%、75.15%,但收现比骤降至35%、51%,显著偏离2020-2021年超100%的水平[4][6] - 2024年会计差错更正显示前三季度营收4.86亿元已超过全年预测值(3.3-3.5亿元),引发多确认收入质疑[1][2] - 在建工程达15.9亿元远超固定资产6.8亿元,鹰眼预警提示可能存在隐藏成本费用嫌疑[16] 供应链与交易风险 - 2023年新增第一大供应商南昌市国资供应链金融公司(交易额4.66亿元,占比32.28%),该公司2020年营收仅4600万元且疑似为地方政府关联企业[9][10][11] - 公司与该供应商签订3亿元授信额度合同,并由子公司提供连带担保,交易合理性存疑[13] - 供应商南昌国资供应链穿透后实控人为南昌政府,与公司实控人廖志远家族存在潜在交集(通过南昌红谷滩政府关联基金)[14] 商誉与资产问题 - 公司跨界光伏收购豪安能源形成商誉7.83亿元,2023年硅片价格跌超50%但未计提减值,2024年业绩预告或一次性计提[19][20] - 豪安能源硅片业务毛利率从19.30%腰斩至8.24%,商誉减值计提时点合理性受质疑[20] - 多个光伏项目实际投入远低于规划(如梧州项目投14.2亿元vs铜陵项目仅1亿元),50亿元未来投入压力与账面资金2.85亿元不匹配[16][17] 监管与市场质疑 - 上交所问询函要求公司说明销售退回细节(客户关联关系、会计处理等),直指会计差错或业绩调节可能性[3] - 财务造假嫌疑案例对比:紫晶存储(收现比59%-80%)、广誉远(46%-77%)等公司虚增收入特征与沐邦高科相似[8] - 公司解释甘肃潮讯退货原因为“行业不景气”,但合同解除补偿款仅320万元(占原合同金额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