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
搜索文档
国际友人点赞乌镇峰会:在这里,看见中国科技的力量
中国新闻网· 2025-11-08 20:28
会议概况 -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浙江乌镇开幕 [1] 国际合作与评价 - 来自伊朗、尼泊尔以及厄立特里亚的代表点赞中国新科技 [1] - 多国期待与中国在科技领域加深合作 [1] 会议主题与愿景 - 会议主题为共绘数字时代新图景 [1] - 强调通过合作实现共赢 [1]
数字时代,教育何为?350余位中外中小学校长大咖齐聚苏州共探A I挑战
扬子晚报网· 2025-11-06 21:14
据悉,江苏省自2005年起举办中小学校长国际交流与协作会,培育了一批教育国际交流项目,取得了系列务实成果,已经成为江苏省教育对外开放的品牌 项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张晋通过视频发出倡议,希望与会各方以平台促联通,共筑合作新网络,建立健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长效交流 机制。以开放促融合,共建育人新范式,培育兼具创新能力和人文精神的时代新人。 11月6日,由江苏省教育厅和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教育国际交流服务中心和苏州市教育局承办的第二十届江苏中小学校长国际交流与协作会在苏 州举行。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6个国家的教育行政部门代表、教育组织机构代表和中小学校长,省外办、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人,省 内13个设区市教育局和对外交流处负责人及江苏中小学校长代表等350余人参加会议,是协作会举办以来,与会外宾国别数和人员规模最大的一次。 数字时代、教育何为? 中外学校合力打造人工智能新样态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全面重塑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教育正处于这场变革的最前沿。数字时代学生人工智能素养培养已经成为全世界需要 共同回答的时代课题。本届协作会以"数字时代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的核心构成与 ...
AI的普遍应用如何影响就业?学者探讨数字时代公共生活变化
新京报· 2025-10-27 17:15
"人工智能代替人力,这是数字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大规模失业是一个必然现象。"中 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李石在新书《数字时代的政治》中,试图探究数字时代公共生活发生的根 本性变化,并审视新技术的应用可能对政治理想造成的伤害,尝试从学者的视角提出相关建议,如何建 设一个美好的数字未来。在"谁关心分配正义"一章中,他对"人工智能与失业大潮"进行了探讨。 李石表示,数字社会的职业培训与传统经济形态下的职业培训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在传统的经济形态 下,哪些技能是市场所需要的、哪些就业岗位需要新生力量,这些信息较为明确。但数字社会技术更新 换代加速,网络环境日新月异,使得人们很难把握当下稀缺的新技术是什么,国家和政府也很难提供任 何职业培训的既定课程。 但这并不意味着被技术所淘汰的就业者很难再就业。因为数字社会的一大特征是教育资源的极大丰富。 在自媒体兴起的背景下,任何有某项技能的人都可能在网络上授课,网络教育资源的售价也比较低。这 些新情况对于想要学习的人们来说是一种极大的福利。 李石表示,于个人而言,可以依据自己的特长和意愿选择某种教育资源,并通过学习而努力适应新的经 济形态。与此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 ...
今日视点:5亿用户叩开智能时代的大门
新浪财经· 2025-10-23 06:21
行业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 [1] - 与2024年底相比,用户规模在半年内增长2.66亿,增幅高达106.6% [1] - 截至2025年8月,中国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 [1] 技术成熟度与产品竞争力 - 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体系 [1] - 国产AIGC产品在逻辑推理能力、多模态能力方面取得显著进步,模型推理成本显著降低 [1] - 超过90%的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 [1] 应用场景渗透 - 应用场景覆盖回答问题、日常办公、休闲娱乐、内容创作等多个领域 [1] - 技术应用正从消费端向生产端、从通用场景向行业核心场景纵深渗透 [1] - AIGC工具极大降低了专业内容生产门槛,小团队或个人可产出接近专业水准的内容 [3] 产业变革与生产逻辑重塑 - 生产逻辑从“流程驱动”进入“人机协同”,催生“生成式生产”模式 [2] - 人工智能不仅替代重复性劳动,更开始承担知识性、创意性工作的初级部分 [2] - 在研发领域,AIGC能通过挖掘数据和模拟场景发现新规律,极大压缩研发周期和成本 [2] 产业组织形态演变 - 产业组织从“链式生态”发展到“网状生态”,打破固有产业边界 [3] - 大模型通过API成为基础设施,中小企业可无需自建团队而按需调用AI能力 [3] - 催生出更加灵活的网络状生态和“去中心化”的生产与创作模式 [3] 企业竞争核心转变 - 企业竞争逻辑从“规模”转向“生态”,竞争焦点转向动态的数据生态和用户体验优化能力 [3] - 拥有丰富场景并能形成“用户使用-产生数据-优化模型”闭环的企业将建立动态护城河 [3] - 对于应用型企业,核心能力在于对垂直行业需求的深刻理解及与业务场景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能力 [3]
5亿用户叩开智能时代的大门
证券日报· 2025-10-23 00:40
行业用户规模与市场阶段 - 截至2025年6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用户规模达5.15亿人,普及率为36.5% [1] - 与2024年底相比,用户规模在半年内增长2.66亿,增幅高达106.6% [1] - 市场爆发前夜已过,行业正从数字时代迈向智能时代 [1] 技术成熟与产品供给 - 已形成覆盖基础层、框架层、模型层、应用层的完整人工智能产业体系 [1] - 国产AIGC产品取得显著进步,具体表现为逻辑推理能力提升、多模态能力跨越式发展、模型推理成本降低 [1] - 超过90%的用户首选国产大模型 [1] - 截至2025年8月,累计有538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完成备案 [1] 应用场景渗透与发展 - 应用场景覆盖回答问题、日常办公、休闲娱乐、内容创作等多个领域 [1] - 技术体系正从消费端向生产端、从通用场景向行业核心场景纵深渗透 [1] - AIGC成为实实在在的工具,以大模型为核心的技术体系逐步下沉至千行百业 [1] 产业生产逻辑变革 - 生产逻辑从流程驱动进入人机协同,催生生成式生产模式 [2] - 人工智能不仅替代重复性劳动,更开始承担知识性、创意性工作的初级部分 [2] - 在编程、设计、文案、法律文书、市场分析等领域,人工智能可生成草稿、提供方案、排查错误 [2] - 在药品研发、材料科学、工程架构等领域,AIGC能通过挖掘数据和模拟场景发现规律,压缩研发周期和成本 [2] 产业组织形态演变 - 产业组织从链式生态发展到网状生态,AIGC渗透打破固有产业边界 [3] - 在媒体、娱乐、教育等内容产业,AIGC工具极大降低专业内容生产门槛 [3] - 大模型通过API成为基础设施,中小企业无需自建AI团队即可按需调用AI能力 [3] 企业竞争逻辑转变 - 企业竞争逻辑从规模转向生态,模型性能高度依赖高质量数据和用户反馈 [3] - 拥有丰富场景并能形成用户使用、产生数据、优化模型、提升体验闭环的企业将建立动态护城河 [3] - 竞争焦点从静态规模经济转向动态数据生态和用户体验优化能力 [3] - 对应用型企业而言,核心能力是对垂直行业需求的理解及将AI与业务场景融合的最后一公里能力 [3]
园区行活动携首都学子漫步南中轴,邂逅“文化+科技”赋能新场景
新京报· 2025-10-22 22:27
园区转型升级背景与规划 - 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前身为大红门地区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服装批发市场大红门服装商贸城 [2] - 项目于2022年10月启动改造升级 通过违建拆除 增加室内中庭和室外屋顶花园等交互空间 [2] - 园区目前已成为集产业办公 商业配套 人才公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优质文化产业园区 [2] - 改造理念是让存量建筑焕发新的生机 打造开放友好的科技文化广场 与自然和谐过渡并吸引周边市民 [4] - 园区定位为以文化+科技为主题 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 元宇宙为特色的高品质园区 [4] 核心技术应用与展示 - 园区内设有数智创新中心 展示数字人对话等互动体验 如学生可与数字人苏轼进行实时交流 [1][6] - XR云演艺中心利用XR技术和摄像机追踪系统与实时渲染技术拍摄 无需切换真实背景并可降低后期制作成本 [6] - 技术可实现人物站在大屏幕前 显示器自动合成逼真画面并同步备份有绿幕背景的视频 [6] - 学生体验到理疗机器人按摩手臂等高科技产品 这些应用均与计算机等专业相关并将在生活中应用 [6] 活动意义与产业影响 - 活动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多部门主办 旨在让高校学生了解园区从服装商圈到元宇宙秀场的转型升级之路 [2] - 学生通过活动拓宽视野 了解文化企业在文化底蕴赋能下进行空间和产业重塑 实现涅槃重生 [7][8] - 活动有助于专业院校学生了解优秀文化及文化科技融合 对其文化学习和未来工作有非常大帮助 [7] - 园区位于有700多年历史的南中轴线上 在保留基因的情况下进行重塑 希望年轻人感受文化科技融合与城市发展 [8]
模特走秀、中医养生、AI自拍……“银龄”项目为老年生活添彩
央视新闻· 2025-10-22 08:37
活动概述 -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于10月举办第16个全国“敬老月”主题日活动,主题为“银龄精彩·共育未来” [1] 传统艺术体验 - 活动现场同步开放书法、国画、版画三大传统艺术体验区,吸引众多老年人参与 [3] - 参与者表示心情愉悦,认为心情好对生活至关重要 [4] 多元化课程设置 - 中心为老年朋友提供老年模特走秀、创意舞蹈、茶道、中医养生等多种体验课程,以满足其多样化学习需求 [4] - 模特走秀课程对参与者保持体型和提升气质有显著帮助 [6] 智慧科技应用 - 智慧科技与生活类课程帮助老年人体验数字时代便捷,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使用AI工具将自拍照片生成动态视频和卡通形象 [6] - 参与者认为老年人需要更新知识,跟上时代,以新方法为退休生活增添乐趣 [8]
英媒称英国皇家邮政计划告别“邮票时代”
环球网· 2025-10-20 09:00
公司现代化战略 - 计划取消信封上的邮票和地址栏,通过应用程序生成包含地址和已付邮资的数字代码或条形码供用户打印粘贴 [1] - 此项变革由首席执行官马丁·赛登伯格主导,旨在让拥有500多年历史的邮政服务适应数字时代发展 [1] - 首席执行官表示未来寄信不再需要邮票,只需购买一组数字贴在信上即可寄出 [1] 行业背景与运营压力 - 传统邮政服务为维持“覆盖全国、每日递送”的目标导致成本快速上升,一等邮票价格已上涨至1.7英镑 [1] - 传统邮政服务规模快速萎缩,信件年处理量从20年前的200亿封降至2024年的70亿封 [1] - 为控制成本,经监管机构批准,二等邮票信件递送服务从每日递送改为隔日递送,预计每年可节省2.5亿至4.25亿英镑 [1] 基础设施升级计划 - 从一级方程式威廉姆斯车队招募顶尖工程师,以推动邮政基础设施升级 [2] - 工程团队核心任务是改造11.5万个邮筒,新增光伏供电和包裹扫描功能,使其成为智能包裹投递点 [2] - 鉴于英国盗窃案件增加,安全的邮政站点吸引力上升,公司目标在未来5年内拥有4.5万个完成改造的邮政站点 [2] 邮票的未来定位 - 尽管推动数字化,但公司认为邮票不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因为其对于人们具有特殊意义,代表着寄信者的心意和情感寄托 [2] - 目前公司每年仍发行大量特别版邮票,涵盖史努比、哈利·波特及蒸汽火车等经典IP或主题 [2]
英媒:英国皇家邮政计划告别“邮票时代”
环球时报· 2025-10-13 06:46
公司战略转型 - 英国皇家邮政计划取消信封上的邮票和地址栏,以推进企业现代化 [1][3] - 公司计划开发一款应用程序,用户输入地址后生成可扫描的数字代码或条形码,打印后粘贴至信封或包裹上,系统在生成代码时已完成邮资支付 [3] - 首席执行官马丁·赛登伯格主导此次变革,旨在让拥有超过500年历史的公司适应数字时代发展 [3] 行业背景与成本压力 - 传统邮政服务为维持“覆盖全国、每日递送”的目标,成本正快速上升,购买一等邮票(1个工作日内送达)的价格已上涨至1.7英镑 [3] - 英国传统邮政服务规模快速萎缩,20年前信件年处理量达200亿封,2024年处理量仅为70亿封 [3] - 为控制运营成本,经英国通信管理局批准,贴有二等邮票(2至3个工作日内送达)的信件已从每日递送改为隔日递送,预计每年可节省2.5亿至4.25亿英镑 [3] 基础设施升级计划 - 公司从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威廉姆斯车队招募一名顶尖工程师,以推动邮政基础设施升级 [4] - 工程团队核心任务是改造公司管控下的11.5万个邮筒,新增光伏供电和包裹扫描功能,使其成为智能包裹投递点 [4] - 由于英国盗窃案件增加,放在家门口的包裹易被“门廊窃贼”盗取,安全的邮政站点对城市居民吸引力增大,公司希望在未来5年内拥有4.5万个完成改造的邮政站点 [4] 传统业务与情感价值 - 目前英国皇家邮政每年仍发行大量特别版邮票,涵盖史努比、哈利·波特及蒸汽火车等经典IP或主题 [4] - 首席执行官认为邮票在未来不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因其对人们具有特殊意义,代表着寄信者的心意和情感寄托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