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经济

搜索文档
数据看变化 | 热度、消费双提升!上半年文旅市场多维增长
央视网· 2025-08-02 14:04
国内旅游市场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达32.85亿,同比增长20.6% [1] - 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1] - 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和端午节假日旅游推动旅游经济高开高走 [4] - "北上冰雪,南下避寒"的冬季旅游格局形成,春季赏花游成为新亮点 [4] 入境旅游增长 - 上海接待入境游客424.8万人次,同比增长38.5% [9] - 上海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85% [9] - 海南入出境外国人66.3万人次,同比增长48%,其中旅游免签入境占比89% [9] - 过境免签政策扩大至55个国家,"即买即退"离境退税政策完善 [7] 文旅融合与消费升级 - 潮汕英歌舞、安徽鱼灯、湖南赛龙舟等民俗游热度攀升 [11] - 电影票房292.31亿元,观影人次6.41亿,同比分别增长22.91%和16.89% [14] - "跟着电影去旅游"和"为一场比赛奔赴一座城"成为消费新热点 [14] 暑期旅游与夜经济 - 贵州安龙千亩荷塘结合民族巡游和灯光秀吸引游客 [16] - 甘肃平凉崆峒古镇沉浸式古装游和武术表演受游客喜爱 [15] - 四川南充夏日啤酒音乐节带动美食市集和无人机表演 [21] - 江苏镇江"外籍船员一站式商文旅消费专线"吸引外籍游客 [23]
全国铁路发送旅客4.41亿人次
人民日报· 2025-08-02 08:09
客运表现 - 全国铁路暑运前31天累计发送旅客4.41亿人次,同比增长4.3%,日均发送旅客1421.3万人次 [1] - 全国铁路日均安排开行旅客列车11416列,同比增长9.3% [1] - 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279.4万人次,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1.8万人次 [1] 运力提升 - 编制实行暑期临客运行图,利用京哈高铁京沈段、沪昆高铁杭长段等新线新站能力 [1] - 开行亲子游、研学游、红色游等特色旅游列车266列 [1] - 持续开行中蒙、中俄、中越国际旅客列车 [1] 货运保障 - 7月份国家铁路累计发送电煤1.2亿吨 [2] - 全国371家铁路直供电厂存煤可耗天数稳定在25天以上 [2] - 重点保障大秦、浩吉、瓦日等煤运通道的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疆煤外运 [2]
“22.4亿人次”勾勒流动中国的活力“曲线” 各地“花式”丰富旅行体验
央视网· 2025-07-17 17:54
客运量增长 - 全国铁路上半年累计发送旅客22.4亿人次 同比增长6.7% 创历史同期新高 [1] - 全国铁路日均开行旅客列车11183列 同比增长7.5% [2] 运力提升 - 渝厦高铁重庆东至黔江段等新线开通运营 全国铁路新增营业里程301公里 [2] - 重庆东站 日照站等车站投入运营 新投用121组复兴号动车组列车 [2] 跨境客运表现 - 广深港高铁发送跨境旅客1503.3万人次 同比增长16.1% [6] - 中老铁路发送跨境旅客13.9万人次 同比增长19.1% [6] - 全国铁路发送外籍旅客914.8万人次 同比增长30.1% [6] - 黑龙江绥芬河站每天开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国际旅客列车 全程仅需1小时40分钟 [4] 旅游列车发展 - 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开行旅游列车972列 同比增长23.2% [7] - 推出森林游 避暑游 研学游等特色旅游列车线路 串联山河美景和历史名胜 [7] - 云南环线旅游列车串联昆明 大理 丽江 保山 普洱 西双版纳等热门站点 [7] - 打造"熊猫专列""京和号""大河之南""齐鲁1号"等旅游列车品牌 [9] - 山东泰山黄河号旅游列车全程票价仅41.5元 停靠7座车站 [9] 服务创新 - 推出老年常旅客会员积分优惠 计次票 定期票 旅游套票等新型票制拓展至72条线路 [11] - 探索"旅游列车+"服务 与文旅部门 景区 酒店合作 [11]
新加坡媒体:“中国6月超越日本,成新加坡人首选旅游目的地”
环球时报· 2025-07-04 06:54
旅游目的地偏好变化 - 中国6月取代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旅游目的地,游客数量同比激增58% [1] - 超过80%的新加坡人倾向于在亚洲境内旅行,中国、日本、韩国和泰国占据主导地位 [1] - 新加坡人对性价比导向型旅游的偏好增强,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大城市因物价实惠和丰富体验受青睐 [1] 中国旅游经济吸引力 - 泡泡玛特、海底捞和霸王茶姬等中国品牌成为探索当代中国生活方式的旅行者首选 [1] - 新加坡全国旅行社协会展会上中国旅游套餐最热门,占全天营业额的三成 [1] - 新元强劲和新中互免签证安排推动更多人选择中国旅游 [1] 旅游行程和消费趋势 - 新中两国落实30天互免签证安排,促使更多新加坡人考虑更长或深度旅游行程 [2] - TikTok等社媒上介绍中国热门景点的短视频推动中国游在新加坡兴起 [2] - 阿勒泰地区、内蒙古大草原等非传统目的地成为新加坡游客向往之地 [2] 购物消费差异 - 东北亚成为新加坡游客的购物天堂,消费金额比东南亚高出300% [2] - 游客偏爱中国名创优品、日本快时尚品牌GU、韩国美妆集合店欧利芙洋等零售店 [2]
访日游客数创历史新高,日本政府酝酿“废除免税制度”?
第一财经· 2025-06-20 16:09
访日游客数量创新高 - 2024年前5个月访日游客总数达1814万 超过2023年同期1464 17万的最高纪录 [1] - 5月单月访日游客369 33万人 同比增长21 5% 创历史新高 [1] - 2024年全年访日游客预计突破4000万 2023年全年为3686 99万 已超过2019年3188 21万的纪录 [1] 游客消费与经济贡献 - 2024年访日外国游客消费额达8 14万亿日元(约3794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 [1] - 旅游业对日本经济贡献预计达44 6万亿日元 较2019年增长5 7% 成为仅次于汽车产业的第二大外汇来源 [6] - 2024财年免税销售额约2 4万亿日元 相应消费税减免金额约2400亿日元 [6] 主要客源市场表现 - 5月韩国游客数量最多达82 58万 中国大陆游客78 99万 美国游客31 19万 [3] - 中国大陆游客同比增幅达44% 位居第一 美国游客增幅26 3% [3] - 中韩游客增长受两国法定假日及新航线开通推动 大阪世博会也成重要拉动因素 [3] 大阪世博会经济效应 - 大阪世博会展馆建设及运营预计带来2 92万亿日元(约1480亿元人民币)经济效应 [4] - 半年展期预计吸引2820万人次参观 大阪府市预测产生1 62万亿日元经济效应 [4] - 民间智库估算世博会经济效应为2 7457万亿日元 [4] 日本出境游恢复情况 - 5月日本出境游人数107 68万 同比增长14 3% 但未恢复至2019年前水平 [5] - 4月出境人数曾跌破100万 5月重回百万以上 [5] 免税政策调整动向 - 日本政府计划2026年11月实施"退税制度"替代现行免税制度以遏制转卖行为 [7] - 自民党建议废除免税制度 认为其存在被恶意利用问题 [6] - 旅游业担忧政策调整或降低游客购物意愿 当前免税制度与日元贬值同为吸引游客因素 [7]
今年前4个月迪拜共接待国际过夜游客715万人次,同比增长7%
快讯· 2025-06-18 19:13
迪拜旅游业表现 - 2025年1月至4月迪拜接待国际过夜游客715万人次 同比增长7% [1] - 2024年同期游客量为1,872万人次 实现连续第二年创纪录增长 [1] - 截至4月底迪拜酒店业客房总数达153,534间 所有关键绩效指标均实现强劲同比增长 [1]
陈茂波:香港前五月吸引约2000万人次旅客
快讯· 2025-06-08 15:52
香港旅游业表现 - 2023年前五月香港吸引约2000万人次旅客 其中内地旅客占比约75% 同比增长约10% [1] - 上半年举办各类活动预计吸引84万旅客参与 带来33亿港元消费额和18亿港元经济增加值 [1] - 香港政府将文化活动与旅游亮点结合 提升联乘效应和旅游体验 [1]
“火”力十足 连登三榜 端午假期深圳成为国内游、入境游、亲子游热门目的地
深圳商报· 2025-06-03 06:36
出入境游双向火热 - 端午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去年增长近九成 入境游门票GMV同比暴涨1.5倍 [1] - 出境游热门目的地集中在3小时飞行圈内 前五名为日本 中国香港 韩国 泰国 马来西亚 [1][2] - 巴厘岛 冲绳 济州岛等海岛目的地涨幅明显 其中冲绳机票订单增长81% 巴厘岛增长52% [2] 国内旅游市场表现 - 国内周边游本地游占比超60% 热门目的地为杭州 南京 上海 苏州 广州等 [1] - 广州 成都 重庆等城市酒店均价较五一节省超30% 较暑期优惠约两成 [1] - 深圳位列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第十 同时进入入境游热门目的地第五和亲子游热门第七 [1] 区域市场亮点 - 广东酒店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8% 佛山因"龙超"出圈带动旅游经济 [2] - 佛山端午假期机票订单同比大涨138% 酒店订单同比增长51% [2] - 入境游主要客源国/地区集中在3小时航行圈内 包括中国香港 韩国 泰国等 [2] 热门城市排名 - 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前十为北京 上海 成都 南京 杭州 广州 重庆 天津 深圳 青岛 [1] - 热门入境游目的地为上海 北京 广州 成都 深圳 重庆 杭州 青岛 西安 昆明 [2]
端午假期北京接待游客821.1万人次,旅游总花费达107.7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6-02 21:05
旅游市场表现 - 端午假期北京市接待游客821.1万人次同比增长5.4% 旅游总花费107.7亿元同比增长6.7% [1] - 北京市公园接待游客449.21万人次同比增长14.67% 天坛公园30.48万人次 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28.7万人次 颐和园26.34万人次 [4] - 北京位居国内热门目的地榜首 定制游服务预订人次同比翻倍增长 [4] - 北京入境游客6.7万人次同比增长35.8% 入境游客花费7.2亿元同比增长41.1% [7] 文旅活动 - 北京市推出1700余场活动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融合 [3] - 通州区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龙舟嘉年华活动接待观众约18万人次 [3] - 延庆区酒店预订热度同比增长两位数 八达岭机场直升机观光受欢迎 [4] - 为全球40余国270余位旅行商安排文化体验活动 [7] 细分市场 - 亲子游市场火爆 7条"山野寻踪"主题游线路受欢迎 [3] - 10条"跟着展览游北京"主题线路推出 游客享受商家优惠 [3] - 北京环球度假区等主题乐园受欢迎 [3] - 北京民宿订单同比上涨18% 最受"90后"带娃家庭欢迎 [5] 客源结构 - 广东 浙江 四川 上海 福建是北京旅游热门客源地 [4] - 北京成为端午旅游预订最热门国内游目的地之一 [4]
铁路端午假期运输启动 5月31日为客流最高峰
央视网· 2025-05-30 11:21
铁路端午假期运输概况 - 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8050万人次,客流最高峰为5月31日,预计发送旅客1830万人次 [1] - 客流主要由探亲流、旅游流构成,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及热门旅游城市客流集中 [3] - 热门出发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南京、郑州、深圳、武汉、西安 [3] - 热门到达城市包括北京、成都、上海、杭州、广州、南京、武汉、郑州、西安、长沙 [4] - 热门区间包括北京至上海、上海至北京、北京至济南、北京至郑州、北京至沈阳、郑州至北京、北京至太原、济南至北京、北京至南京、深圳至香港等 [4] 运力投放策略 - 全国铁路实行高峰运行图,日均计划开行旅客列车超1.1万列 [6] - 通过加开临时旅客列车、动车组重联、开行夜间高铁、普速列车加挂车辆等方式增加运力 [6] - 保持普速列车开行规模,持续开行公益性"慢火车"和"乡村振兴"旅客列车 [6] 旅游列车服务 - 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开行"熊猫专列""齐鲁1号"等特色旅游列车和银发专列 [8] - 与沿线酒店、景区、餐饮企业联动提供"一条龙"服务,拓展消费新场景 [8] - 组织跨境旅客运输,开行广深港高铁跨境列车和中老、中蒙、中俄、中越国际旅客列车 [8] 旅客服务优化 - 运用12306候补购票、在线选座、铁路畅行码、老年常旅客积分优惠等功能提升购票体验 [10] - 优化进出站换乘流线,增加关键处所引导力量,加强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服务 [10] - 提供地域特色端午美食,协调地方交通增加接驳班次,延长运营时间 [10] - 举办"美好旅途 粽享端午"文化互动活动,营造文明旅行环境 [10] 运输安全保障 - 加强节日值班值守,及时处置突发情况 [12] - 与气象部门联动掌握天气变化,严格落实汛期行车安全措施 [12] - 安排备用客车和乘务人员应对突发大客流 [12]